禁煙運動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6 19:47:4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禁煙運動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禁煙運動

清政府禁煙運動研究論文

為了挽救即將衰亡的政權,20世紀初清政府實施了一系列新政措施,內容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外交和社會風俗改良等各個層面,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是其重要內容之一。這次禁煙律令嚴明,成績突出,與其他改革措施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和推動了清末的新政步伐。

一、財政困境下禁煙的緣由

清末,滿清王朝一方面需要支付巨額的皇室開支,一方面又要應付數額巨大的戰爭賠款,尤其是在甲午戰爭之后,清廷的財政狀況每況愈下。然而,不道德的鴉片貿易稅收在晚清財政體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誠然,“在中國,財政無疑像一塊礁石,而國家這只航船很可能觸礁沉沒?!盵1](P651)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晚清政府冒著財政崩潰和政權滅亡的危險掀起了這次全國性的禁煙運動呢?

第一,鴉片煙毒耗銀費財,導致國家白銀大量外流。鴉片戰爭爆發前,西方列強對華鴉片輸入給中華民族帶來了無窮的災難,“因鴉片的輸入而引起的白銀不斷外流,開始破壞天朝的國庫收支和貨幣流通”。[2](P28)白銀的大量外流,引起政府的極度恐慌。從1870年到1890年的二十年間,每年輸入中國的鴉片都在90000擔以上,洋藥價值每年平均三、四千萬兩,相當于鴉片戰爭前夕的二至三倍。[3](P859)尤其是在1865年之后,洋藥進口每年五萬余擔,“價值銀三千余萬兩,而民間完納稅厘,加以販運水腳,及至煎膏吸食,視原來之價約加一倍,是洋藥一項每年民間已耗銀六千萬兩矣⋯⋯土藥價值雖較洋藥僅及其半,然出產之數視洋藥多至六倍有余,則其價值之銀計尚不止三倍。雖稅厘較輕,販運水腳較少,然至煎食之時亦必視原價加十之五,是土藥一項每年民間耗銀一萬四五千萬兩矣??傆嬔笏幫了巸身?民間所耗之銀,每年當在二萬萬兩以外。”[4]禁煙諭令頒布前夕,還有朝廷重臣上陳奏折,力主清廷禁煙,并進一步分析了鴉片對中國經濟的嚴重危害。

第二,鴉片貿易合法化之后,土種鴉片的產量驟然上漲,致使晚清農業受到嚴重影響,整個社會經濟為鴉片所累。第二次鴉片戰爭后,為緩解財政困境,清政府在西方列強的威逼利誘之下,施行“寓禁于征”的禁煙政策,使鴉片貿易走上了合法化的道路,從此鴉片流毒一發而不可收拾。1839年,煙土輸入5萬擔左右,本土1萬箱左右,計600萬斤左右,煙地30~40萬畝。[5](P90)1906年,土煙洋煙合計有64萬擔,是道光時的12倍。中國本土大量種植鴉片,煙地達到18713,600畝,生產鴉片584800擔。[6](P457)吸食鴉片的煙民遍及各個地域,幾乎滲透了所有的行業,1906年竟達到2000萬人。[5](P197)故此,清政府嚴厲禁止國內種植鴉片,督促和提倡種植棉花或五谷雜糧等,力圖減少鴉片貿易造成的經濟損失。清末,不僅洋煙大量合法進口,而且本土鴉片產量驟增,甚至超出進口鴉片。國內土產鴉片數量的遽然增加,雖然客觀上抵制了洋藥進口,但也使整個晚清社會陷入鴉片毒害之中,人民因之而失志,農業因之而減收。

第三,國際社會禁煙浪潮迭起,使清廷禁絕鴉片的信心日益增強。20世紀初,世界格局發生巨大變化,美國實力已超出英國,雄居世界榜首,在世界政治格局中逐步取代英國充當領袖角色。此時,與英國積極開展對華鴉片貿易相反,美國在世界范圍內倡導禁煙,尤其是在東方積極支持清政府的禁煙運動,對中國禁煙起了很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1903年美國同意中國限制進口嗎啡,1905年又聯合日本等國呼吁英國停止鴉片貿易,認為鴉片貿易“不但有損中國,亦有損于世界各文明國”。1906年美國總統羅斯福又以屬地菲律賓煙患嚴重為由向英國提議,由美、英、法、荷、德、中、日等國組成委員會,共同調查遠東鴉片貿易問題,給予中國禁煙運動以國際支持,客觀上也促成了《中英禁煙條件》的簽訂。國際政治格局的變化和世界范圍內的禁煙輿論,為清末的禁煙運動創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也為世界范圍內禁毒運動的興起提供了契機。

查看全文

林則徐禁煙運動評析論文

一百六十年前林則徐在中國發動了一場"禁煙運動",不僅在當時轟動世界,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始,林則徐也從此成為中國的"民族英雄"而名揚中華,流芳百世。今天,一百多年后,我們重新審視歷史,再度就林則徐當時的"禁煙運動"進行分析,就會發現有許多問題需要人們進行新的認識,特別把林則徐的行為完全稱之為"愛國行為"有許多值得懷疑和商榷的地方。本文就此做分析,以引起人們爭論。

一、林則徐"禁煙運動"前的中國

從十四世紀開始發展起來的西方現代文明,隨著人們思想的解放,新航線的開通,現代工業的興起,縮小了世界不同地區之間的相互的距離。古老的東方,特別是充滿神迷感的中國,西方各國早就意欲打開閉關鎖國的古老中國的大門。最早來華的是十六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這些當時海上的強國,葡萄牙是自西而東,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印度,明朝正德九年到十一年間(公元一五一四至一五一六年)間到達廣州沿海,在廣州附近的一些小島做一些中介商人,正德十二年(一五一七年)有八條葡萄牙船來到廣州珠江口岸。明朝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八年),在寧波,明朝官兵還與葡萄牙人發生武裝沖突,據西方人記載,葡萄牙死于此役的有五百多人。一五六一年左右來華的葡萄牙人因船上貨物濕水,需要"借地晾曬",重金賄賂廣東地方官,租下了澳門,每年完納地租銀一千兩,一七四0年減少為五百兩,歷來均向山縣繳繳納。

西班牙來華的方向則是自東而西,由南美洲到達菲律賓,一五七一年在菲律賓的西班牙人曾幫助當時的明朝政府夾攻以林鳳為首的中國海盜,這樣便開始了與中國最初的關系,但是當時的交往只限于在福建??谶M行通商,一五七五年西班牙首次到達了中國大陸,要求與中國通商,得到了明朝政府的允許。

繼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荷蘭也開始尋找與中國發生關系,荷蘭是一個后起的西方強國,明朝萬歷二十九年(一六0一年),荷蘭的商船首次來到了廣州,要求與中國通商。但是未得到明朝政府的允許,以后荷蘭人曾兩次占領澎湖列島,明天啟四年,明朝官兵奪回澎湖列島,接著荷蘭人又占領了中國臺灣,到了清朝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年)中國民族英雄鄭成功從臺灣趕走了荷蘭人,荷蘭人的"武力通商"的辦法才告結束。

英國是從十六世紀開始,英國女王伊利莎白曾兩次致書中國皇帝,要求建立關系,但都沒有成功。一六三七年英國派了四只軍艦來華,駛入珠江和廣州,要求與中國建立關系,結果與中國發生了最初的沖突。一七九二年,英國又以補賀干隆皇帝八十壽辰為名,派遣馬嘎爾尼為首的使團啟程來華,九月在熱河覲見了皇帝,提出開放寧波、舟山、天津通商口岸,設立商館等建議,均被干隆皇帝向英王頒發"敕諭"拒絕,馬嘎爾尼被迫掃興而去。一八一六年,英國又派遣阿美士德為首的使團來華,主要目的是謀求駐使北京,開放北方通商口岸及爭取廣州的的英商有更大的自由。但是,因阿美士德等人堅持不行跪叩之禮,同清延爭執不下被逐回。一八三二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派遣一個名叫禮士的船主,帶領廣東商館職員林塞,化名胡夏,及傳教士郭士立,化名甲利,一行七十多人,對中國進行實地貿易考察。

查看全文

林則徐禁煙運動新評

一百六十年前林則徐在中國發動了一場"禁煙運動",不僅在當時轟動世界,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始,林則徐也從此成為中國的"民族英雄"而名揚中華,流芳百世。今天,一百多年后,我們重新審視歷史,再度就林則徐當時的"禁煙運動"進行分析,就會發現有許多問題需要人們進行新的認識,特別把林則徐的行為完全稱之為"愛國行為"有許多值得懷疑和商榷的地方。本文就此做分析,以引起人們爭論。

一、林則徐"禁煙運動"前的中國

從十四世紀開始發展起來的西方現代文明,隨著人們思想的解放,新航線的開通,現代工業的興起,縮小了世界不同地區之間的相互的距離。古老的東方,特別是充滿神迷感的中國,西方各國早就意欲打開閉關鎖國的古老中國的大門。最早來華的是十六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這些當時海上的強國,葡萄牙是自西而東,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印度,明朝正德九年到十一年間(公元一五一四至一五一六年)間到達廣州沿海,在廣州附近的一些小島做一些中介商人,正德十二年(一五一七年)有八條葡萄牙船來到廣州珠江口岸。明朝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八年),在寧波,明朝官兵還與葡萄牙人發生武裝沖突,據西方人記載,葡萄牙死于此役的有五百多人。一五六一年左右來華的葡萄牙人因船上貨物濕水,需要"借地晾曬",重金賄賂廣東地方官,租下了澳門,每年完納地租銀一千兩,一七四0年減少為五百兩,歷來均向山縣繳繳納。

西班牙來華的方向則是自東而西,由南美洲到達菲律賓,一五七一年在菲律賓的西班牙人曾幫助當時的明朝政府夾攻以林鳳為首的中國海盜,這樣便開始了與中國最初的關系,但是當時的交往只限于在福建海口進行通商,一五七五年西班牙首次到達了中國大陸,要求與中國通商,得到了明朝政府的允許。

繼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荷蘭也開始尋找與中國發生關系,荷蘭是一個后起的西方強國,明朝萬歷二十九年(一六0一年),荷蘭的商船首次來到了廣州,要求與中國通商。但是未得到明朝政府的允許,以后荷蘭人曾兩次占領澎湖列島,明天啟四年,明朝官兵奪回澎湖列島,接著荷蘭人又占領了中國臺灣,到了清朝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年)中國民族英雄鄭成功從臺灣趕走了荷蘭人,荷蘭人的"武力通商"的辦法才告結束。

英國是從十六世紀開始,英國女王伊利莎白曾兩次致書中國皇帝,要求建立關系,但都沒有成功。一六三七年英國派了四只軍艦來華,駛入珠江和廣州,要求與中國建立關系,結果與中國發生了最初的沖突。一七九二年,英國又以補賀干隆皇帝八十壽辰為名,派遣馬嘎爾尼為首的使團啟程來華,九月在熱河覲見了皇帝,提出開放寧波、舟山、天津通商口岸,設立商館等建議,均被干隆皇帝向英王頒發"敕諭"拒絕,馬嘎爾尼被迫掃興而去。一八一六年,英國又派遣阿美士德為首的使團來華,主要目的是謀求駐使北京,開放北方通商口岸及爭取廣州的的英商有更大的自由。但是,因阿美士德等人堅持不行跪叩之禮,同清延爭執不下被逐回。一八三二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派遣一個名叫禮士的船主,帶領廣東商館職員林塞,化名胡夏,及傳教士郭士立,化名甲利,一行七十多人,對中國進行實地貿易考察。

查看全文

林則徐禁煙運動評價論文

一百六十年前林則徐在中國發動了一場"禁煙運動",不僅在當時轟動世界,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始,林則徐也從此成為中國的"民族英雄"而名揚中華,流芳百世。今天,一百多年后,我們重新審視歷史,再度就林則徐當時的"禁煙運動"進行分析,就會發現有許多問題需要人們進行新的認識,特別把林則徐的行為完全稱之為"愛國行為"有許多值得懷疑和商榷的地方。本文就此做分析,以引起人們爭論。

一、林則徐"禁煙運動"前的中國

從十四世紀開始發展起來的西方現代文明,隨著人們思想的解放,新航線的開通,現代工業的興起,縮小了世界不同地區之間的相互的距離。古老的東方,特別是充滿神迷感的中國,西方各國早就意欲打開閉關鎖國的古老中國的大門。最早來華的是十六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這些當時海上的強國,葡萄牙是自西而東,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印度,明朝正德九年到十一年間(公元一五一四至一五一六年)間到達廣州沿海,在廣州附近的一些小島做一些中介商人,正德十二年(一五一七年)有八條葡萄牙船來到廣州珠江口岸。明朝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八年),在寧波,明朝官兵還與葡萄牙人發生武裝沖突,據西方人記載,葡萄牙死于此役的有五百多人。一五六一年左右來華的葡萄牙人因船上貨物濕水,需要"借地晾曬",重金賄賂廣東地方官,租下了澳門,每年完納地租銀一千兩,一七四0年減少為五百兩,歷來均向山縣繳繳納。

西班牙來華的方向則是自東而西,由南美洲到達菲律賓,一五七一年在菲律賓的西班牙人曾幫助當時的明朝政府夾攻以林鳳為首的中國海盜,這樣便開始了與中國最初的關系,但是當時的交往只限于在福建??谶M行通商,一五七五年西班牙首次到達了中國大陸,要求與中國通商,得到了明朝政府的允許。

繼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荷蘭也開始尋找與中國發生關系,荷蘭是一個后起的西方強國,明朝萬歷二十九年(一六0一年),荷蘭的商船首次來到了廣州,要求與中國通商。但是未得到明朝政府的允許,以后荷蘭人曾兩次占領澎湖列島,明天啟四年,明朝官兵奪回澎湖列島,接著荷蘭人又占領了中國臺灣,到了清朝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年)中國民族英雄鄭成功從臺灣趕走了荷蘭人,荷蘭人的"武力通商"的辦法才告結束。

英國是從十六世紀開始,英國女王伊利莎白曾兩次致書中國皇帝,要求建立關系,但都沒有成功。一六三七年英國派了四只軍艦來華,駛入珠江和廣州,要求與中國建立關系,結果與中國發生了最初的沖突。一七九二年,英國又以補賀干隆皇帝八十壽辰為名,派遣馬嘎爾尼為首的使團啟程來華,九月在熱河覲見了皇帝,提出開放寧波、舟山、天津通商口岸,設立商館等建議,均被干隆皇帝向英王頒發"敕諭"拒絕,馬嘎爾尼被迫掃興而去。一八一六年,英國又派遣阿美士德為首的使團來華,主要目的是謀求駐使北京,開放北方通商口岸及爭取廣州的的英商有更大的自由。但是,因阿美士德等人堅持不行跪叩之禮,同清延爭執不下被逐回。一八三二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派遣一個名叫禮士的船主,帶領廣東商館職員林塞,化名胡夏,及傳教士郭士立,化名甲利,一行七十多人,對中國進行實地貿易考察。

查看全文

林則徐禁煙運動研討論文

一百六十年前林則徐在中國發動了一場"禁煙運動",不僅在當時轟動世界,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始,林則徐也從此成為中國的"民族英雄"而名揚中華,流芳百世。今天,一百多年后,我們重新審視歷史,再度就林則徐當時的"禁煙運動"進行分析,就會發現有許多問題需要人們進行新的認識,特別把林則徐的行為完全稱之為"愛國行為"有許多值得懷疑和商榷的地方。本文就此做分析,以引起人們爭論。

一、林則徐"禁煙運動"前的中國

從十四世紀開始發展起來的西方現代文明,隨著人們思想的解放,新航線的開通,現代工業的興起,縮小了世界不同地區之間的相互的距離。古老的東方,特別是充滿神迷感的中國,西方各國早就意欲打開閉關鎖國的古老中國的大門。最早來華的是十六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這些當時海上的強國,葡萄牙是自西而東,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印度,明朝正德九年到十一年間(公元一五一四至一五一六年)間到達廣州沿海,在廣州附近的一些小島做一些中介商人,正德十二年(一五一七年)有八條葡萄牙船來到廣州珠江口岸。明朝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八年),在寧波,明朝官兵還與葡萄牙人發生武裝沖突,據西方人記載,葡萄牙死于此役的有五百多人。一五六一年左右來華的葡萄牙人因船上貨物濕水,需要"借地晾曬",重金賄賂廣東地方官,租下了澳門,每年完納地租銀一千兩,一七四0年減少為五百兩,歷來均向山縣繳繳納。

西班牙來華的方向則是自東而西,由南美洲到達菲律賓,一五七一年在菲律賓的西班牙人曾幫助當時的明朝政府夾攻以林鳳為首的中國海盜,這樣便開始了與中國最初的關系,但是當時的交往只限于在福建海口進行通商,一五七五年西班牙首次到達了中國大陸,要求與中國通商,得到了明朝政府的允許。

繼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荷蘭也開始尋找與中國發生關系,荷蘭是一個后起的西方強國,明朝萬歷二十九年(一六0一年),荷蘭的商船首次來到了廣州,要求與中國通商。但是未得到明朝政府的允許,以后荷蘭人曾兩次占領澎湖列島,明天啟四年,明朝官兵奪回澎湖列島,接著荷蘭人又占領了中國臺灣,到了清朝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年)中國民族英雄鄭成功從臺灣趕走了荷蘭人,荷蘭人的"武力通商"的辦法才告結束。

英國是從十六世紀開始,英國女王伊利莎白曾兩次致書中國皇帝,要求建立關系,但都沒有成功。一六三七年英國派了四只軍艦來華,駛入珠江和廣州,要求與中國建立關系,結果與中國發生了最初的沖突。一七九二年,英國又以補賀干隆皇帝八十壽辰為名,派遣馬嘎爾尼為首的使團啟程來華,九月在熱河覲見了皇帝,提出開放寧波、舟山、天津通商口岸,設立商館等建議,均被干隆皇帝向英王頒發"敕諭"拒絕,馬嘎爾尼被迫掃興而去。一八一六年,英國又派遣阿美士德為首的使團來華,主要目的是謀求駐使北京,開放北方通商口岸及爭取廣州的的英商有更大的自由。但是,因阿美士德等人堅持不行跪叩之禮,同清延爭執不下被逐回。一八三二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派遣一個名叫禮士的船主,帶領廣東商館職員林塞,化名胡夏,及傳教士郭士立,化名甲利,一行七十多人,對中國進行實地貿易考察。

查看全文

清朝吏治腐敗探究論文

摘要近代偉大的民族英雄林則徐,不僅領導了禁煙運動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的堅強決心,而且開啟了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先河,提出了“師夷長技”的思想。但由于清朝吏治的腐敗注定了林則徐的悲劇結局。

關鍵詞禁煙師夷長技

提到林則徐稍有點中國近代史知識的人都知道他領導了中國人民的偉大的禁煙運動。虎門銷煙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國侵略的堅強決心,領導禁煙運動的林則徐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英雄。如果近代史知識再多一點,還會知道林則徐是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么,這樣一位干國忠良怎么落得被充軍發配的下場呢?又怎樣從他的被充軍反映出清朝的吏治腐敗呢?

一、禁煙

十九世紀中期的中國,在政治上雖仍處于封建專制統治之下,但是封建社會即將走到盡頭;在經濟上,產生于明朝中后期的資本主義萌芽由于受到占統治地位的以家庭為單位的“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以及歷代統治者奉行的“重農抑商”政策的壓制,正在緩慢地發展著;在對外關系上,極力推行“閉關鎖國”政策,企圖割斷與世界的聯系,繼續沉醉在天朝上國的迷夢中。然而,此時英國已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法美緊隨其后,為奪取更多的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加緊對外進行侵略擴張。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國弱民窮的中國成為他們理想的對象,但由于自然經濟的頑強抵抗,西方國家的商品在中國銷路不暢。從1781年到1790年中國賣給英國的茶葉的總值為九千六百多萬銀元,而1781年到1793年英國賣給中國的貨物的總值僅為一千六百多萬銀元,只及茶價的六分之一。①為扭轉貿易逆差,英國殖民者無恥地向中國走私鴉片。他們賄賂清政府官員充當鴉片走私的保護傘,有的官員還直接參與走私。廣州水師巡船“每月受規銀三萬六千兩,放私入口”。水師副將韓肇慶專門護送走私,走私鴉片干脆由水師包辦運輸,每萬箱抽數百箱報功。韓肇慶竟因此“保擢總兵,賞戴孔雀翎”。福建水師居然全靠協辦走私鴉片為業,甚至“夷船之鴉片一時不能進口往往寄頓于炮臺附近”。浙江官軍也不甘落后。可見,鴉片走私發展成為由軍隊參與的武裝押運儲存販賣的巨大的走私網。英國政府藍皮書稱:“在過去二十年中,中國高級官吏與政府人員,對于走私鴉片的默許,前任和現任巡撫都從中取利,聽說北京的軍機處也暗中允許”,“他們縱容煙販從外國船上取走鴉片,有時甚至將官船借以轉運”。在軍隊官吏的保護下,鴉片公開走私。致使英國輸入中國的鴉片從1799年的4000多箱激增到1839年的40200箱。增長了10倍之多。②造成中國白銀大量外流?!白缘拦馊曛潦荒辏?823年~1831年),歲漏銀一千七八百萬兩。自道光十一年至十四年(1831年~1834年)歲漏銀二千余萬兩,自道光十四年至今(即1838年)漸漏至三千余萬兩之多。此外福建江浙山東天津各??诤现鄶登в嗳f兩”。③為了維護民族利益和清朝統治,當林則徐向道光帝提出禁煙主張時,清政府內部引起巨大的爭論,遭到以軍機大臣穆彰阿和直隸總督琦善為首的官員的反對。如果他們也是從民族利益出發那么他們的爭論尚屬政見的不同,但事實上并非如此,他們之所以反對就連道光帝也認為他們是鴉片走私的最大的受益者。如果鴉片走私一旦被禁止,他們將失去巨額財富。但是由于道光帝支持林則徐禁煙,他們也只好暗中作梗俟機報復落井下石了。他們為了一己之私不惜用民族的利益去換取,可見當時清朝的吏治是多么的腐敗。難怪馬克思也在當時的報紙上發表評論說:“那些縱容鴉片走私聚斂私財的官吏的貪污行為,都逐漸腐蝕著這個廣大的國家機器的各部分之間的唯一精神聯系?!碑斀裰袊趷簞萘χ栽酱蛟讲?。竟和當初鴉片走私驚人的相似。這難道與某些官員利用手中的權力進行權錢交易沒有關系嗎?這些官員自甘沉淪喪失了人民公仆的起碼的尊嚴,死心塌地地充當黑惡勢力的保護傘。執法機關一旦要對黑惡勢力采取行動,他們就通風報信使行動落空。這類事件在現實生活和影視作品中我們已經見得不少了。因此要徹底鏟除黑惡勢力,必須撕破他們的保護傘,清除腐敗分子。還社會一片藍天,還人民一個安寧。二、師夷長技

鴉片戰爭前的清朝依舊做著“天朝上國”的迷夢,皇帝和多數大臣閉目塞聽不了解也不愿意了解外部的世界和時代的變化。早在乾隆時期英國派使者馬戛爾尼到中國商討通商事宜。馬戛爾尼邀請大將軍福安康觀看他的衛隊演習歐洲新式的火器操法,福安康卻冷淡地說:“看亦可,不看亦可。這火器操法諒來沒有什么希奇!”正是由于長期以來清朝統治集團虛驕自大,不愿意了解西方情況,所以到鴉片戰爭爆發以后,清朝統治集團對敵情的無知達到了驚人的地步,中英交戰兩年了,道光帝還不知道英國在何方。他派人審問英俘竟提出這樣的問題:“究竟該國地方周圍幾許?”“英吉利到回疆有無旱路可通?”“與俄羅斯是否接壤?”④清政府就是在不知己更不知彼的情況下同英國進行較量的。林則徐率先從虛驕自大的狀態中驚醒,在廣州主持禁煙期間,設立譯館將“所得夷書就地翻譯”,還組織編譯出《各國律例》和《四洲志》直接為抗英斗爭服務,在鴉片戰爭期間,林則徐積極仿制西方戰艦還提出建設一支新式海軍的主張,邁出了“師夷長技”的第一步,遭到了頑固派的攻擊和滿清貴族的猜忌。清入關后為了確立對全國的統治,平息漢人的抵抗,開始籠絡漢人上層為其統治服務但對漢人又保持高度的戒備心理和排斥,阻止漢人的權力太重,為此,清政府實行“滿漢雙制”。所以當林則徐提出“師夷長技”時,如不加以阻止,就勢必提高林則徐的聲望,很多不滿于清朝統治現狀的漢人,就會聚集在林則徐的周圍而形成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這是滿清貴族最不愿意和最害怕的結果。還有林則徐提出的建設一支新式海軍的主張。由于林則徐已經設法購買了英制大炮,又從美國商人手里購買了一艘英國制造的商船并改造成為一只戰艦,接著又捐資仿制兩艘歐式雙桅戰艦,還搜集并繪制了多種新式戰艦圖樣交給工匠研制。⑤這說明林則徐在提出建設一支新式海軍主張的同時,已經著手前期的準備工作了,他的這一主張一經道光帝批準,大清國的新式海軍即告問世,國防狀況也因之而改變。那么,林則徐在清政府中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滿清貴族的權力將會受到漢人集團的有力挑戰。這當然更是滿清貴族和一些別有用心的漢人官僚不希望的,所以他們瘋狂地跳起來進行阻撓以一己之私而置民族利益于不顧。清政府的吏治腐敗昭然若揭。

查看全文

高三歷史單元復習課論文

歷史高考越來越重視學科能力的考查。而考試的結果表明,中學歷史教學的現狀與高考的要求形成較大的反差。要使這種現狀有所改善,命題者和中學教師均需共同努力。前者要克服脫離中學教學實際的傾向,把每年試題的難度控制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上;后者要加快教學改革步伐,加大改革的力度,積極探索培養能力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單元復習,是高三教學極重要的一環,相對于專題復習而言,它是基礎?;A打不好,就無綜合可言。單元復習,首要任務是落實基礎知識,兼顧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如何使二者有機統一起來?現以高中《中國近代現代史》(上冊)第一章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例,作些探討,以求教于同仁。

一、從掌握教材的知識結構入手

所謂知識結構,其基本含義有二:一指構成教材的基本內容,二指這些內容是按怎樣的方式聯結起來的,即通常所指的內在聯系。學生掌握了知識結構,就掌握了閱讀教材的一把鑰匙,就能把看起來分散的知識納入一定的系統之中,從而產生“皰丁解牛”的效應。掌握知識結構的基本做法:1、先讓學生用幾個字分別對本章十個子目的內容進行概括。如第一目“鴉片戰爭前的中國和世界”,可概括為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2、引導學生弄清子目間的內在聯系。如第二目“英國的鴉片走私和中國禁煙運動”與第一目講的都是戰爭的原因,但一個是根本原因,一個是戰爭的借口。3、幫助學生歸納本章的知識結構:

(附圖{圖})

二、將觀點教育、基礎知識的落實和能力的培養納入新知識框

查看全文

鴉片戰爭歷史教案

教學目標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原因和經過;中國軍民的英勇抗爭;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的主要內容;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的簽訂;第一批不平等條約對中國的危害;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通過對《南京條約》及其附件、《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內容的分析,使學生明確其嚴重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導致封建經濟逐漸解體,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通過指導學生結合史實討論中國戰敗的原因,培養學生利用科學觀點分析歷史因果關系的能力,以及論從史出的史學研究方法。

通過分析使學生明確,鴉片戰爭是英國發動的蓄謀已久的侵略中國的非正義戰爭。通過介紹鴉片戰爭中為國捐軀的愛國將領,培養學生崇敬英雄、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操,喚起他們的歷史責任感和獻身精神,樹立正確的“社會—個人”的社會價值和生存價值觀。

教學建議

1.教材分析:

查看全文

高中歷史教案:鴉片戰爭

高中歷史教案

引言分析

本章引言分為四段:

第一段指出從17世紀開始,東方文明古國——中國已經落后于世界歷史發展的潮流。

第二段指出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性質及其對中國社會的影響?!?9世紀上半期,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資本主義頭號強國。為了擴大海外殖民地和商品市場,英國迫切要求打開中國的大門?!敝趁裰髁x的本質在于侵略和掠奪。這句話揭示了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蠔駝獬≌秸男災省Q黃秸災泄緇嵊跋煬藪蟆T諮黃秸校逭槳?,中国蛹喗z悸儻脛趁竦匕敕飩ㄉ緇幔謊黃秸曛咀胖泄返目肌?/SPAN>

第三段指出了兩個問題,一個是被鴉片戰爭驚醒了的先進的中國人,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策略,做出了積極的回應;再一個是鴉片戰爭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終于釀成了太平天國運動?!昂樾闳I導的太平天國運動,是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爭,是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薄胺辞致浴边@點,是鴉片戰爭以后時代賦予太平天國運動的新內容和新意義。

查看全文

歷史學習方法論文

一、課前備課兼顧學法

備課就是對教學各環節的策劃,也是教學中的起始環節,它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為使學法指導既具針對性,又具實效性,必須在備課中兼顧學法指導,并對此作精心設計,這是搞好學法指導的先決條件。

1.精心設計教學方案

歷史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教會學生掌握探求歷史真理的方法,使之能多角度、深層次地認識歷史現象,解決歷史問題,從而為提高歷史認識創造前提條件。這就要求我們在備課中,根據典型材料改進教學設計,加強學習和研究方法的指導,這是學好歷史的基礎之一。例如,《鴉片戰爭》的備課中,傳統的教學設計是:①戰爭前中西方社會的對比。②鴉片的輸入及危害。③中國的禁煙運動。④第一次鴉片戰爭。⑤中國戰敗的原因分析。這樣的組織雖然面面俱到,但既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也不能使學生掌握歷史分析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即不能發展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能力。如果改為這樣的設計:①中國落后于西方的根源是什么?體現了什么樣的哲學原理?(傳授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②林則徐是地主階級的代表人物,為何稱之為民族英雄?(傳授評價歷史人物的基本理論)③當時的階級矛盾十分尖銳,人民群眾為何會支持林則徐的禁煙斗爭和以后的抗英斗爭?(傳授階級矛盾服從于民族矛盾的原理)④是否可以認為沒有禁煙運動就不會發生鴉片戰爭?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傳授偶然性與必然性辯證關系的觀點)⑤是否認同“鴉片戰爭中中國戰敗是必然的”觀點?(傳授現象與本質辯證關系的觀點)⑥“落后應該挨打”、“落后必然挨打”的觀點中,你贊同哪一種?為什么?(引導學生理解歷史定論)通過這樣的“政史結合”,既加強了方法的指導和理論的傳授,又為學生的學習與思考創設了一個良好的氛圍。

2.以典型材料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動力是能否學好歷史的根本問題,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有關材料,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歷史學科在這方面的優勢是得天獨厚的,備課中必須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具體可以從四方面著手:①利用直觀手段(如實地參觀、圖像資料等),以生動傳神的課堂描述、加強歷史與現實的聯系、合適的鄉土材料等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情感教育。②利用著名歷史人物的優秀業績、高貴品質、治學態度等——進行意志品格教育。③史論結合,傳授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觀點——進行方法論教育。④利用典型材料,培養學生正確而高尚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進行思想素質教育。學生一旦形成了崇高的思想境界,就必然表現出崇高的責任感,學習知識、鉆研學法也就有了更高的自覺性。二、課堂教學滲透學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