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壓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9 09:22:4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抗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混凝土低周抗壓研究論文

摘要:本文研究了素混凝土、碳纖維混凝土和鋼纖維混凝土在軸壓疲勞荷載下的破壞機理,試驗研究了碳纖維、不同品種鋼纖維、纖維摻量、加載應力水平對于疲勞壽命及能量吸收的影響規律,探討了疲勞累積損傷特性。研究表明:在較低的應力水平下纖維混凝土的疲勞壽命、能量吸收值均比高應力水平時明顯增大。

關鍵詞:碳纖維鋼纖維混凝土疲勞損傷

近幾年來,纖維混凝土已廣泛應用于對抗疲勞、抗震和抗沖擊等有較高要求的土木工程領域,這些工程在其服役期內通常承受隨機或周期性反復荷載的作用,因此,研究纖維混凝土在不同加載應力水平下的疲勞壽命、能量吸收和疲勞累積損傷特性是極其重要的,它是建立纖維混凝土疲勞累積損傷理論和正確估算結構剩余疲勞壽命等工作的基礎。過去關于素混凝土及鋼纖維混凝土疲勞特性的研究較多[1~4],但關于碳纖維混凝土疲勞特性的研究未見報道。本文對碳纖維和鋼纖維增強混凝土的疲勞特性作了對比試驗,重點研究了碳纖維摻量、加載應力水平對疲勞壽命、能量吸收值及疲勞累積損傷變量的影響規律。研究表明:鋼纖維和碳纖維混凝土均具有良好的抗疲勞特性,鋼纖維混凝土的疲勞壽命是素混凝土的7.9~13.7倍,能量吸收是素混凝土7.4~14.5倍,碳纖維混凝土的疲勞壽命是素混凝土2.1~9.3倍,能量吸收是素混凝土1.53~4.2倍;與高應力水平相比,纖維混凝土在較低應力水平下的疲勞壽命、能量吸收均有明顯增大的趨勢。

1試驗過程

表1纖維混凝土力學性能

--------------------------------------------------------------------------------

查看全文

碳纖維混凝土抗壓強度性能試驗研究

摘要:為研究碳纖維對混凝土力學性能的影響,首先分析了不同碳纖維摻量(0%、0.2%、0.4%、0.6%、0.8%、1.0%)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改善規律;其次,分析在0.4moL/L的NaCl溶液腐蝕環境下腐蝕時間對碳纖維混凝土力學性能的影響及在凍融循環作用下碳纖維對混凝土力學性能的影響;最后,基于兩種試驗構建了腐蝕凍融耦合循環試驗,以此來分析碳纖維混凝土力學性能變化。試驗結果表明,當碳纖維摻量為0.8%時,混凝土的力學性能提高最多;單一凍融循環對混凝土力學性能影響程度高于單一腐蝕環境對混凝土力學性能的影響程度;腐蝕和凍融環境對混凝土的破壞是相互的,即耦合環境下混凝土力學性能損傷要高于單一環境下混凝土力學性能損傷。

關鍵詞:腐蝕環境;凍融循環;腐蝕凍融耦合循環;碳纖維摻量;抗壓強度

1引言

混凝土作為建筑工程中使用最為廣泛的材料之一,提升其力學性能一直是研究熱點[1,2]。目前,主要通過在混凝土中摻入不同的纖維類材料、活性材料和外加劑等來達到提升混凝土力學性能的目的。本文選擇摻入碳纖維材料來改善混凝土的力學性能,該類纖維材料被廣泛用于提高混凝土的力學性能和耐久性能[3-5];構建了腐蝕凍融耦合循環試驗,分析在耦合環境下的混凝土力學性能的變化規律,以期為工程實踐提供參考。

2材料與方法

2.1材料

查看全文

鋼纖維混凝土抗壓管理論文

近幾年來,纖維混凝土已廣泛應用于對抗疲勞、抗震和抗沖擊等有較高要求的土木工程領域,這些工程在其服役期內通常承受隨機或周期性反復荷載的作用,因此,研究纖維混凝土在不同加載應力水平下的疲勞壽命、能量吸收和疲勞累積損傷特性是極其重要的,它是建立纖維混凝土疲勞累積損傷理論和正確估算結構剩余疲勞壽命等工作的基礎。過去關于素混凝土及鋼纖維混凝土疲勞特性的研究較多[1~4],但關于碳纖維混凝土疲勞特性的研究未見報道。本文對碳纖維和鋼纖維增強混凝土的疲勞特性作了對比試驗,重點研究了碳纖維摻量、加載應力水平對疲勞壽命、能量吸收值及疲勞累積損傷變量的影響規律。研究表明:鋼纖維和碳纖維混凝土均具有良好的抗疲勞特性,鋼纖維混凝土的疲勞壽命是素混凝土的7.9~13.7倍,能量吸收是素混凝土7.4~14.5倍,碳纖維混凝土的疲勞壽命是素混凝土2.1~9.3倍,能量吸收是素混凝土1.53~4.2倍;與高應力水平相比,纖維混凝土在較低應力水平下的疲勞壽命、能量吸收均有明顯增大的趨勢。

1試驗過程

表1纖維混凝土力學性能

--------------------------------------------------------------------------------

試件編號

纖維體積率(%)

查看全文

水泥土無側抗壓分析論文

摘要:本文系統地闡述了決策與優化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并參照現行規范制定養護標準,在計算機上實現該子系統。并經過實際試用,證明效果良好。

關鍵詞:張亮黃曉明金志強蔣磊

1概述

建立水泥混凝土路面管理系統的一個主要目的,是提供有關最佳養護和改建對策和最佳資金分配方案的分析,以便決策者選擇最經濟合理的方案,合理地分配和使用有限的資金。因此,進行項目排序、方案優化和輔助決策是路面管理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

路面管理系統包括項目級和網級兩個層次。對于項目級路面管理系統而言,決策與優化指在進行科學的路面的使用性能和結構狀況評價后,根據其結果確定是否需要修復或改建,何時進行改建,應采取何種修復或改建對策。而對于網級系統,須考慮網內所有路段,根據各路段的使用狀態和結構狀態,以及各路段在路網中的地位,作出科學、合理的決策。因此,不同于項目級決策,它在分析中要著重考慮項目間的平衡和資金限制問題。為此,要用排序和優化以幫助作出管理決策。排序和優化方法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根據路面的使用性能參數進行排序,例如現時服務能力指數(PSI)、路面狀況指數(PCI)等。這類方法以客觀路況進行分等,使用迅速簡便,但所得的結果可能遠非最優。

查看全文

粉噴樁地基技術研究管理論文

水泥土的抗拉強度試驗采用8字模進行拉斷試驗,室內試樣的抗壓強度fcu=1.49~5.12Mpa時,其抗拉強度=0.103~0.432Mpa,即=(0.03~0.32)fcu??估瓘姸鹊挠绊懸蛩睾妥兓幝膳c抗壓強度大體一致,變化趨勢與抗壓強度相似,但在變化幅度上要小。根據試驗結果的回歸分析,水泥土抗拉強度隨無側限抗壓強度fcu的增大而提高,兩者之間有以下關系:

=0.03217+0.05258fcu(R=0.991,S=0.006,N=12,P<0.001)

從抗剪參數的變化過程可以看出,粘聚力隨著摻入比的增加而提高,隨抗壓強度的增加而增加,當fcu=1.45~5.12Mpa時,其粘聚力c=0.4~1.11,內摩擦角變化幅度為17o~400。與原狀淤泥質粘土相比,粘聚力和內摩擦角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說明水泥土的抗剪強度遠大于原狀土。這是因為水泥混入土體后的硬凝作用產生的水泥水化硬凝物質增加了加固土的糙度,從而加大了剪切面的摩擦系數,提高了抗剪強度。根本原因在于抗壓破壞與抗剪破壞的方式不同,抗壓、抗拉依靠的是土顆粒間的聯結力和結構支撐力起主導作用,而抗剪時土顆粒間粘聚力和土顆粒間的摩擦力起主導作用。另外,拉、壓破壞面不是一個規則平面。如果土體中土顆粒不是完全被水泥石顆粒包圍,破壞可以沿顆粒間的軟弱面發生,當剪切破壞則是沿一相對平整的面,剪切對土體的破壞面不能繞過水泥土顆粒,這些顆粒起著抗剪切作用,從而提高了水泥石的抗剪強度。

根據試驗的數據進行的回歸結果來看,水泥土的粘聚力c與其無側限抗壓強度fcu大致呈線性關系,回歸方程式如下:

c=0.18849+0.17043fcu(R=0.93761,S=0.07862,N=12,P<0.001)

擬合結果如下圖所示:

查看全文

建筑垃圾渣土試驗結果分析

目前,我國正處于基礎設施大量建設時期,城建項目、舊城改造和軌道交通等工程進展產生的大量渣土,作為固體廢棄物嚴重制約著城市發展。據估計,目前我國城市建筑渣土的堆積量達到100億t,且以每年3億t的速度增長;而礦山資源保護力度逐年增大,工程建設所需建材存在缺口,尤其是用量較大的路基材料,以固化渣土替代傳統道路填筑材料成為解決建材原料供需緊張的有效途徑。土壤固化是指在土壤中添加一定量的增強土壤粘結性,改善土體工程技術性能的固化材料。按材料種類劃分,土壤固化材料分為無機固化劑、有機固化劑和離子類固化劑,其中無機固化劑主要為水泥、石灰、粉煤灰、礦渣等無機結合料,通過自身反應生成的膠凝材料形成穩定密實的結構[1];有機固化劑通過包裹土壤顆粒,增強土壤表面吸附力使顆粒聚集固化[2];離子類固化劑具有較高的電荷強度,解離出的陽離子置換出土壤顆粒中的陽離子后可降低土體之間的相互排斥力,在壓實功的作用下使固化土體達到一定強度[3,4]。目前我國路基填料固化土多采用水泥、石灰等無機固化劑,但無機固化土體存在多種問題,如水泥固化土體存在收縮大、易開裂問題,石灰固化土體存在早期強度低、強度增長慢、水穩定差等缺點。因此,以離子固化劑增強無機固化的方式,分析不同固化材料摻量、渣土顆粒組成對固化土性能的影響規律,提供一系列滿足工程需求的配合比,尋求經濟效益最佳方案,為路基填料用固化土的工程應用提供依據。

1原材料及試驗設計

1.1原材料

1.1.1水泥試驗采用北京金隅琉水環??萍加邢薰旧a的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其主要性能指標如表1所示。1.1.2石灰試驗所用石灰有效鈣鎂含量為60%,其中大于0.3mm顆粒含量為0.3%。1.1.3渣土試驗所采用渣土為首鋼資源綜合利用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建筑垃圾處理線篩余渣土,渣土中4.75mm以上顆粒占比23.1%,4.75mm以下顆粒占比76.9%(篩分結果見表2),4.75mm以上顆粒壓碎值為17.1。為提高固化土強度,需保證一定量的粗骨料含量,本試驗所用渣土控制4.75mm以上顆粒含量為75±5%。依據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試驗所用渣土的塑性指數屬粉質粘土類(塑性指數10≤IP≤17),液塑限試驗結果見表3。1.1.4固化劑試驗所用固化劑為美國貝塞爾固化劑,棕色,液態、離子型固化劑。

1.2試驗設計

固化土基本性能試驗選定離子類固化劑(以下簡稱固化劑)的摻量和水泥、石灰、渣土的比例。在渣土顆粒級配的3種影響因素中,固化劑摻量對固化土性能的影響選用單因素研究法,固化劑摻量分別為0,0.01%,0.02%,0.03%,0.04%,0.05%,0.06%,以外摻方式添加,水泥、石灰、渣土摻量及渣土顆粒級配對固化土性能的影響以三角等焓圖方法設計配合比。三角等焓圖指三角等值線圖類似地形的等高線圖,可用于觀察某性能指標的最高值區域和最低值區域。三角等焓圖的設計原則為三種因素之和為100%,圖1研究了水泥、石灰、渣土摻量對固化土7d無側限抗壓強度的影響,水泥的含量從0到8%,石灰的摻量從0增加到8%,渣土的摻量從92%增加到100%。三角等焓圖坐標的讀取方法為平行線法,以G點為例,按圖中箭頭方向作三角形三邊的平行線,平行線與“渣土摻量(%)”坐標線的交點即為渣土的摻量94%,平行線與“水泥摻量(%)”坐標線的交點即為水泥的摻量2%,平行線與“石灰摻量(%)”坐標線的交點即為石灰的摻量4%,三者之加和為100%。右側為抗壓強度標簽值,三角等焓圖內的各點所對應的顏色即為不同配比下凈漿的強度。

查看全文

建筑砂漿外加劑的性能研究論文

摘要:SG系列高效建筑砂漿外加劑是一種新型的水泥砂漿拌合物外加劑,摻入后不僅能改善建筑砂漿的和易性和保水性,而且能明顯提高砂漿的各項性能指標。詳細地介紹了摻SG外加劑建筑砂漿的性能指標,并與末摻外加劑的砂漿作對比。該產品已在多項建筑工程中,技術效益顯著。

關鍵詞:建筑砂漿外加劑砌筑砂漿抹灰砂漿

l前言

當前,我國建筑工程中60%以上的建筑物仍沿用磚、砌塊等墻體材料。砌筑、抹灰施工中使用的建筑砂漿都為水泥砂漿或混合砂漿。所謂混合砂漿就是在水泥砂漿中摻加一定量的石灰膏或石灰粉,以改善其和易性,使之容易施工操作。但由于石灰質量不穩定,導致所配制的砂漿強度低、粘結性差,砌體工程質量,而且由于石灰粉摻加時粉塵大,施工現場勞動條件差,環境污染嚴重,不利于文明施工。因此,如何提高和穩定建筑砂漿的質量,改善施工操作條件等是建筑施工中亟待解決的現實。國外建材市場采用干拌料商品供應砌筑、抹灰用砂漿材料,使用較方便,性能較穩定,但成本很高。國內自70年代末開始,一些地方采用微沫劑來改善砂漿的和易性,即在水泥砂漿中摻入松香皂來代替部分或全部石灰。實踐證明,砂漿中摻入微沫劑后,能改善和易性,而對其強度有一定影響,加量過多將明顯降低砂漿的強度和粘結性,故已很少使用,有的地區已明文規定禁止使用。SG系列高效建筑砂漿外加劑(以下簡稱SG系列外加劑)是一種新型的水泥砂漿拌合物添加劑,它完全不同于微沫劑,它的摻入不僅能顯著改善建筑砂漿的和易性和保水性,而且能明顯提高水泥砂漿的各項性能指標。

2配制

SG系列外加劑是根據水泥拌合物的水化機理,選用多種無機材料、有機高聚物、表面活性劑、偶聯添加劑等專用材料配制而成的。為了滿足不同施工要求,SG系列外加劑分為SG—l型(砌筑用)及SG—2型(粉刷抹灰用)2種。

查看全文

煤礦廢棄物煤矸石制備泡沫陶瓷探討

摘要:目前煤礦廢棄物煤矸石堆積量大,采用煤矸石和廢棄陶瓷片為主要原料,添加助熔劑滑石粉,造孔劑碳酸鈉,壓制后在不同溫度下燒結制備泡沫陶瓷。通過XRF對原料成分進行分析,采用SEM對其氣孔形貌進行表征,采用萬能試驗機進行抗壓強度測試,研究不同的燒成溫度對泡沫陶瓷體積密度、顯氣孔率、抗壓強度和宏觀孔隙特征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燒成溫度的提高,泡沫陶瓷的體積密度先下降后升高,氣孔率先增加后減小,抗壓強度逐漸降低,在1000℃時氣孔率達42.3%,抗壓強度可達22MPa。

關鍵詞:煤矸石;泡沫陶瓷;抗壓強度

煤炭作為主要燃料,在開采煤炭時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物煤矸石,而陽泉市作為采煤主力軍,存在很多煤矸石堆,據報道,我國現有煤矸石堆約5000多個,而且每年還在新增[1],這樣大量的堆積不但占用了大量土地資源,同時還會嚴重污染環境[2],對煤矸石的利用成為比較熱門的一大研究課題,而目前我國煤矸石的綜合利用率僅為65%左右,主要利用煤矸石制備燒結磚[3-4]。泡沫陶瓷,也稱多孔陶瓷,微孔分布均勻且相互之間貫通,具有耐腐蝕、透過性高、比表面積大、耐高溫等特點,可應用于保溫隔熱隔音材料等[5]。胡明玉等[4]研究了煤矸石、頁巖、滑石和拋光渣等的用量對泡沫隔熱陶瓷密度、吸水率等的影響,同時研究發現滑石可降低燒成溫度??娝商m[6]等以拋光廢渣為主要原料,添加粘土類原料和溶劑類原料制備輕質陶瓷材料,研制出了以閉氣孔為主的輕質陶瓷材料。蔡紅玉等[7]以a-SiC為原料,Al2O3及SiO2為燒結助劑制備了SiC泡沫陶瓷,研究結果表明,燒結助劑有利于實現液相燒結并且降低燒結溫度。楊瑩等[8]以Al2O3、Y2O3作為燒結助劑,改善泡沫陶瓷致密度的問題,采用有機模板復制法及多次浸漬涂覆工藝制備了高強度碳化硅泡沫陶瓷材料,研究表明隨著燒結溫度的提高,孔棱致密度增加,抗壓強度顯著提高。周新濤[9]研究了用粉煤灰制備磷酸鹽泡沫陶瓷新工藝,并通過工藝的優化得到了綜合性能優越的泡沫陶瓷。文章采用煤矸石塊、廢棄陶瓷片為主要原料,添加助溶劑滑石粉,造孔劑碳酸鈉,經壓制后分別在800℃、900℃、1000℃及1100℃下燒結制備煤矸石泡沫陶瓷,研究在不同燒成溫度下,其表觀密度、氣孔率、抗壓強度及宏觀氣孔形貌的變化。

1實驗

1.1實驗原料

實驗所用的主要原料有山西省陽泉市新景煤礦的煤矸石、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瑩玉陶瓷有限公司的廢棄陶瓷,輔助原料有起助溶劑作用的滑石粉以及起發泡作用的碳酸鈉。

查看全文

柳杉物理力學性質綜述

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Hooibrenk)為杉科柳杉屬常綠喬木,既是高山速生用材樹種,又是優良的庭園觀賞樹種,成為我國珍貴用材樹種之一,具有廣泛的用途[1-2]。同時柳杉作為廣西東南地區的引進樹種之一,在廣西具有相當大的資源優勢。但迄今為止,對柳杉材性的研究鮮見報道,而木材物理力學性質對木材加工處理和利用均有重要意義[3]。因此,筆者對柳杉木材主要物理力學性質進行了測定,以期為柳杉木材材質改良和合理、全面利用該樹種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選擇柳杉為研究對象,試材采自廣西國營六萬林場,采集按照國家標準GB/T1927-2009《木材物理力學試材采集方法》規定,選取生長良好、無病蟲害、樹干通直且代表性強的作為試驗樣木。共采集14株,其中樹齡為20年生的5株,30年生的9株。

1.2試驗方法

試件的加工和測定按照國家標準GB/T1927~1943-2009《木材物理力學性質試驗方法》要求進行。測定指標包括木材基本密度、氣干密度、全干密度,木材弦向、徑向和體積氣干干縮率、全干縮率及干縮系數,從全干至氣干的濕脹率和從全干至飽水的濕脹率,吸水率,順紋抗壓強度,橫紋全部抗壓強度,抗彎強度,抗彎彈性模量,沖擊韌性等。各項力學性質在萬能力學試驗機和擺錘式沖擊試驗機上測定,試驗結果均換算成含水率為12%時的數據。

查看全文

建筑砂漿外加劑使用管理論文

摘要:當前,我國建筑工程中60%以上的建筑物仍沿用磚、砌塊等墻體材料。砌筑、抹灰施工中使用的建筑砂漿都為水泥砂漿或混合砂漿。

關鍵詞:建筑砂漿外加劑

當前,我國建筑工程中60%以上的建筑物仍沿用磚、砌塊等墻體材料。砌筑、抹灰施工中使用的建筑砂漿都為水泥砂漿或混合砂漿。所謂混合砂漿就是在水泥砂漿中摻加一定量的石灰膏或石灰粉,以改善其和易性,使之容易施工操作。但由于石灰質量不穩定,導致所配制的砂漿強度低、粘結性差,影響砌體工程質量,而且由于石灰粉摻加時粉塵大,施工現場勞動條件差,環境污染嚴重,不利于文明施工。因此,如何提高和穩定建筑砂漿的質量,改善施工操作條件等是建筑施工中亟待研究解決的現實問題。國外建材市場采用干拌料商品供應砌筑、抹灰用砂漿材料,使用較方便,性能較穩定,但成本很高。國內自70年代末開始,一些地方采用微沫劑來改善砂漿的和易性,即在水泥砂漿中摻入松香皂來代替部分或全部石灰。實踐證明,砂漿中摻入微沫劑后,能改善和易性,而對其強度有一定影響,加量過多將明顯降低砂漿的強度和粘結性,故目前已很少使用,有的地區已明文規定禁止使用。SG系列高效建筑砂漿外加劑(以下簡稱SG系列外加劑)是一種新型的水泥砂漿拌合物添加劑,它完全不同于微沫劑,它的摻入不僅能顯著改善建筑砂漿的和易性和保水性,而且能明顯提高水泥砂漿的各項性能指標。

一、配制

SG系列外加劑是根據水泥拌合物的水化機理,選用多種無機材料、有機高聚物、表面活性劑、偶聯添加劑等專用材料配制而成的。為了滿足不同施工要求,SG系列外加劑分為SG—l型(砌筑用)及SG—2型(粉刷抹灰用)2種。

二、性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