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碑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3 12:06:5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里程碑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論國際貿易里程碑
摘要:通過對克魯格曼1980年代的四篇經典論文的研讀試圖對產業內貿易理論和克魯格曼國際貿易新理論做一些淺析??唆敻衤谶@些論文中對國際貿易的基本問題進行了研究和分析:他引入一系列的模型并通過模型的推導來解釋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決定國際分工模式的因素、貿易政策的后果的問題。
關鍵詞:規模報酬遞增;不完全競爭;產業內貿易;國際貿易新理論
不同于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用比較優勢理論來解釋貿易的產生,克魯格曼指出:國家之間比較優勢的不同只是國際貿易產生的一個基本原因,而規模報酬遞增則是另一個基本原因。不同于傳統的貿易理論建立在完全競爭和規模報酬不變的假設之上,克魯格曼的國際貿易新理論以規模報酬遞增和壟斷競爭為前提,能更好的解釋現實中的問題:為什么比較優勢基本相同的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額遠遠超過比較優勢有明顯差別的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貿易額。為什么各個國家的工資率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在克魯格曼之前也有很多經濟學家研究過規模經濟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在俄林理論(1933年)中的一個重要分課題就是大規模生產的經濟作用,巴拉薩(1967年)和克拉維斯(1971年)也曾提到規模經濟理論在解釋戰后工業國家間國際貿易不斷增長的現象時所起的關鍵作用。而克魯格曼在前人的分析和研究上,創新的將規模報酬遞增作為貿易產生的一個原因并結合均衡貿易理論和張伯倫壟斷競爭模型系統的做出理論分析。
一、克魯格曼論文中主要使用的模型和推導脈絡
在克魯格曼的論文中有諸多的假設并引用了多個模型,它們對理解克魯格曼經典論文、產業內貿易理論和國際貿易新理論中的推導和結論很有幫助。在這四篇克魯格曼的經典論文中有許多相似的假設,其分析和推導方式也很有類似之處??唆敻衤谡撐闹?,假設規模經濟是企業內生的,并且假定市場具有張伯倫壟斷競爭模型的市場結構。同時,引入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的DS模型并對其作了一些修改。首先,在封閉經濟條件下對這些理論加以變化并進行推導和分析:他將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的DS模型簡化。只考慮一種生產要素(勞動力),并假定所有居民具有相同的效用函數,所有產品以相同成本函數進行生產。其中和分別為勞動投入量和產量。并且假定,產量等于消費量,其中,成本函數表明:每件產品生產中使用的勞動力數量是產量的線性函數,并且隨著產出的增加平均成本遞減,邊際成本則保持不變。很明顯,這是一個規模經濟的成本函數。而后,克魯格曼假定經濟處于充分就業狀態,勞動力全部用于各個產品的生產中,所以有且所有的產品都是對稱的??唆敻衤鶕鲜黾僭O和模型,從效用函數開始,結合效用最大化原理推導出需求函數;根據企業利潤最大化原則求出產品價格;根據企業可以自由進入市場并且均衡利潤為0的假設(張伯倫壟斷競爭模型的市場結構)得出生產產品的種類。在分析完封閉經濟之后,克魯格曼在各篇論文中進一步進行了推廣和引申,或是考慮要素流動,或是加入運輸成本,或是考慮要素比例,或是考慮自由貿易的福利效應,使得理論推導更具有現實意義,更能說明現實的問題。
石油物業企業安全里程碑活動思考
一、石油物業企業安全里程碑活動要有具體的目標和內容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開展活動前,應就基層單位安全現狀和隊伍狀況進行詳細的調查摸底,有針對性地制定活動方案,對目標、內容、形式、考核、獎懲等提出明確要求?;顒幽繕艘r明突出,可以針對企業不同業務、不同規模、不同層級、不同管控難度等,分級分類分階段制定活動目標,如物業企業所屬大隊、基層隊和班組,逐級挑戰100天、1年、2年等階段里程碑目標?;顒觾热菀o密結合實際,如結合水電氣暖入戶安全檢查、安全社區創建,明確“關注業主生活安全,確保小區公共安全”;針對生產經營特點,明確“確保雨季安全,防止觸電事故發生”;可與具體工作緊密聯系,明確“節日亮化,安全運行”、“做好春季排污設備檢修工作,保證安全運行”、“春節期間高層建筑禁止燃放鞭炮,保證小區安全”等主題;可以與崗位工作結合起來,明確“加強衛生消毒工作”、“加強變電巡檢工作,消除各類事故隱患”、“正確佩戴勞保用品、提高勞保意識”等目標內容,方便在工作中具體操作實施,取得實實在在、事半功倍的效果。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必須有醒目的里程碑標志牌,可以制作經濟實用的手工標志牌,可以利用辦公場所、住宅小區LED顯示屏,可以在電燈開關、水龍頭等位置粘貼小標貼,等等,使安全里程碑活動的目標和內容“目視化”,起到提示經?;淖饔?。
二、石油物業企業安全里程碑活動要抓住關鍵的運行因素
影響安全里程碑活動效果的因素很多,筆者認為,主要因素有四個。一是管理者的示范引領?!盎疖嚺艿每?,全靠車頭帶”,企業各級管理者必須高度重視,明確在活動中的職責,帶頭參加活動組織機構,帶頭進行研究部署,帶頭制定活動方案,帶頭檢查指導、解決問題,齊抓共管,確?;顒訄绦械轿弧6前踩R的普及?!爸笔恰靶小钡幕A,要以生動的故事和畫面警示、震撼員工“要安全”的自覺性,以深入淺出、全面詳細的安全技能灌輸增強員工“會安全”的本領。三是全員參與。采取員工喜聞樂見的形式,利用報紙、網絡、展板、專欄等媒介,開展大討論、大排查、安全經驗分享等,最大限度地吸引職工群眾參與。四是嚴格獎懲。制定詳細的檢查考核辦法,嚴考核、硬兌現,獎勵先進、鞭策后進,必要時嚴格追究責任,使基層單位和員工嘗到甜頭、有所奔頭、避免苦頭,不斷向著更高級的安全目標邁進。
三、安全里程碑活動要逐步固化成文化
物質容易湮滅,文化卻可以千古流傳。安全里程碑活動上升為安全文化,才能長久地指導和轉化成員工的自覺行動。一是固化活動中形成的理念。充分尊重和發揮員工群眾的首創精神,及時總結提煉“我的安全我負責、你的安全我有責”、“無違章、無傷害、無污染、無事故”、“零傷害、零三違、零事故”等員工的認識、體會、期盼,以理念的形式轉變成企業和全體員工的共同意志、共同愿景,時刻激勵企業員工。二是健全完善安全管理方面的規章制度。一方面可以將經常教育普及、實際行之有效的安全知識轉變成規定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將安全里程碑活動的流程、步驟等固化成制度,還要針對安全活動中出現的問題,修訂規章制度、堵塞管理漏洞。注重制度的配套,教育、檢查、考核、獎懲等環節相互銜接,形成完整的長效運行機制。三是固化安全里程碑的行為。通過推廣典型經驗,現場觀摩資料,經常學習討論交流,將安全里程碑的好的做法經驗變成企業各級組織的共同行動。也可以將活動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固化成制度,確保安全里程碑活動長效化、常態化。
馬克思主義發展新里程碑
新的時代呼喚新的思想,偉大變革必然產生偉大理論。凡是重要的歷史發展時期,凡遇重大的社會變革實踐,總能出現能夠反映時代特征,揭示社會發展規律,統御和引導歷史前進,產生深遠重大影響,具有新里程碑意義的理論創新成果。從馬克思主義誕生到列寧主義、思想創立無不如此。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創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同樣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具有新里程碑意義的理論創新成果。
馬克思主義是關于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它是應指導歐洲工人運動實踐的需要而產生的,是伴隨著引領和指導俄國十月革命、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改革開放和現代化事業等重大社會變革實踐活動的發展而不斷豐富發展的。在每一個重要歷史時期產生的相應理論創新成果,推動著工人階級及其先進政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共產黨執政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指導著人類改造世界實踐活動的持續深入,以新里程碑的歷史姿態豐富、發展著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寶庫,彰顯著這一科學理論的強大生命力。
一、馬克思主義誕生,是在自由資本主義時代,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具有嶄新里程碑意義的開創性的起點標志
在19世紀上半葉,自由資本主義正處于上升時期、并被人們宣揚為“永恒的社會”、社會主義運動剛剛興起的時候,隨著工人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英國、德國、法國等歐洲工人階級運動的發展,迫切需要先進的理論來武裝和指導的時候,迫切需要回答“什么是資本主義不可克服的矛盾,它能不能被社會主義所取代”這一重大和帶有根本性問題的時候,馬克思主義應運而生。馬克斯、恩克斯充分借鑒和批判地吸收前人研究的重要成就,總結了自然科學的最新成果,結合工人運動的實踐經驗,以超凡的理論開拓精神,進行了獨樹一幟的偉大理論創造,為人類貢獻了剩余價值理論、歷史唯物主義哲學,創立了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等理論在內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立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開創性的起點標志。而這個標志起始于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產黨宣言》的發表。盡管在馬克思、恩格斯在世時就已發現《宣言》的“有些地方已經過時了”,但它的基本原理至今還是正確的。其基本結論是: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是其不可克服的痼疾,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這個結論有力地鼓舞和指導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蓬勃發展。
二、列寧主義的創立,是在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階段,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具有嶄新里程碑意義的理論創新成果
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在于它與時代同行,與本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指導實踐取得成功,不斷產生理論創新成果。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階段即帝國主義階段,世界進入了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而處于帝國主義各種矛盾交匯點的俄國,由于沙皇專制統治、國家政權處于風雨飄搖之中。俄國人民此起彼伏的革命斗爭發展,迫切需要布爾什維克黨人從理論上正確回答:“社會主義革命能不能首先在俄國取得勝利”這個新時代必須解決的重大和帶有根本性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直接涉及到社會主義革命在資本主義統治薄弱鏈條的俄國能否首先取得成功。因為馬克思、恩克斯曾認為,社會主義要想取代資本主義,“將在一切文明國家里,至少在英國、美國、德國同時發生革命”。列寧從不拘泥于馬克思主義的個別論斷,他說:“只有不可救藥的書呆子,才會單靠馬克思關于另一歷史時代的某一論斷,來解決當前發生的獨特而復雜的問題?!彼⒆阌诋斍?,立足于俄國實際,全面、系統分析了帝國主義的主要特征,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的絕對規律,得出了“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或者甚至在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取勝利”的基本結論。這就為俄國十月革命提供了科學的指南,指明了勝利的前景。1916年發表的《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等著作,是列寧主義代表性和標志性著作,是帝國主義與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初期,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具有新里程碑意義的理論創新成果。它不僅指導了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而且鼓舞和推動了世界工人運動。
“三個代表”,興國安邦的里程碑
“三個代表”,興國安邦的里程碑
滋潤百花的是甘露,暈映神州的是朝霞,光芒四射的是日出,指引我們前進的是燈塔,在新世紀的開啟之初,我們的黨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進黨章,這在國際共運史上又樹立了新的里程碑,為馬列主義理論寶庫譜寫了劃時代的新篇章。
回憶20世紀的中國,有倉桑,有巨變。(來自)多災多難的20世紀上半葉,中國共產黨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與解放,揭桿振臂,平地一聲雷,拉開民族解放的序幕。20世紀的中葉,經過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百折不撓的斗爭,終于建立起了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20世紀的下半葉,我們黨為了富國強民,幾經探索,終于尋找到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落后就要挨打,新世紀開啟,“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確出臺,更能說明我們的黨是正確的黨、發展的黨、前進的黨。
“三個代表”,你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
實踐“三個代表”,必須堅持與時俱進,堅定地站在時代潮流的前列。當今世界瞬息萬變,惟有把握時代前進的脈搏,把握風云變幻的局勢,“用發展中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我們黨將更加生機勃勃,我們的事業將更加蒸蒸日上。
實踐“三個代表”,堅持加快發展,這是興國安邦的第一要務。綜觀全局,21世紀的頭二十年,對于我國來說,是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鞍l展才是硬道理,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奔缲撌姑?,加快發展,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我們一定能讓沸騰的沿海掀起陣陣改革巨浪,讓神奇的西部在大開發中勇立潮頭,讓東北工業老區重現生機,讓文明古國跨入信息時代,讓載人飛船暢游浩瀚的宇宙,高峽出平湖,衛星邀明月,馬頭琴奏響大西北的旋律,達甫鼓鳴放新時代的樂章。我們一定能繪出新“三步走”的宏偉藍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炎黃子孫的夢寐以求。
國際貿易發展里程碑分析論文
摘要:通過對克魯格曼1980年代的四篇經典論文的研讀試圖對產業內貿易理論和克魯格曼國際貿易新理論做一些淺析??唆敻衤谶@些論文中對國際貿易的基本問題進行了研究和分析:他引入一系列的模型并通過模型的推導來解釋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決定國際分工模式的因素、貿易政策的后果的問題。
關鍵詞:規模報酬遞增;不完全競爭;產業內貿易;國際貿易新理論
不同于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用比較優勢理論來解釋貿易的產生,克魯格曼指出:國家之間比較優勢的不同只是國際貿易產生的一個基本原因,而規模報酬遞增則是另一個基本原因。不同于傳統的貿易理論建立在完全競爭和規模報酬不變的假設之上,克魯格曼的國際貿易新理論以規模報酬遞增和壟斷競爭為前提,能更好的解釋現實中的問題:為什么比較優勢基本相同的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額遠遠超過比較優勢有明顯差別的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貿易額。為什么各個國家的工資率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在克魯格曼之前也有很多經濟學家研究過規模經濟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在俄林理論(1933年)中的一個重要分課題就是大規模生產的經濟作用,巴拉薩(1967年)和克拉維斯(1971年)也曾提到規模經濟理論在解釋戰后工業國家間國際貿易不斷增長的現象時所起的關鍵作用。而克魯格曼在前人的分析和研究上,創新的將規模報酬遞增作為貿易產生的一個原因并結合均衡貿易理論和張伯倫壟斷競爭模型系統的做出理論分析。
一、克魯格曼論文中主要使用的模型和推導脈絡
在克魯格曼的論文中有諸多的假設并引用了多個模型,它們對理解克魯格曼經典論文、產業內貿易理論和國際貿易新理論中的推導和結論很有幫助。在這四篇克魯格曼的經典論文中有許多相似的假設,其分析和推導方式也很有類似之處??唆敻衤谡撐闹?,假設規模經濟是企業內生的,并且假定市場具有張伯倫壟斷競爭模型的市場結構。同時,引入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的DS模型并對其作了一些修改。首先,在封閉經濟條件下對這些理論加以變化并進行推導和分析:他將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的DS模型簡化。只考慮一種生產要素(勞動力),并假定所有居民具有相同的效用函數,所有產品以相同成本函數進行生產。其中和分別為勞動投入量和產量。并且假定,產量等于消費量,其中,成本函數表明:每件產品生產中使用的勞動力數量是產量的線性函數,并且隨著產出的增加平均成本遞減,邊際成本則保持不變。很明顯,這是一個規模經濟的成本函數。而后,克魯格曼假定經濟處于充分就業狀態,勞動力全部用于各個產品的生產中,所以有且所有的產品都是對稱的??唆敻衤鶕鲜黾僭O和模型,從效用函數開始,結合效用最大化原理推導出需求函數;根據企業利潤最大化原則求出產品價格;根據企業可以自由進入市場并且均衡利潤為0的假設(張伯倫壟斷競爭模型的市場結構)得出生產產品的種類。在分析完封閉經濟之后,克魯格曼在各篇論文中進一步進行了推廣和引申,或是考慮要素流動,或是加入運輸成本,或是考慮要素比例,或是考慮自由貿易的福利效應,使得理論推導更具有現實意義,更能說明現實的問題。
詮釋西方國際貿易發展的里程碑
摘要:通過對克魯格曼1980年代的四篇經典論文的研讀試圖對產業內貿易理論和克魯格曼國際貿易新理論做一些淺析??唆敻衤谶@些論文中對國際貿易的基本問題進行了研究和分析:他引入一系列的模型并通過模型的推導來解釋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決定國際分工模式的因素、貿易政策的后果的問題。
關鍵詞:規模報酬遞增;不完全競爭;產業內貿易;國際貿易新理論
不同于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用比較優勢理論來解釋貿易的產生,克魯格曼指出:國家之間比較優勢的不同只是國際貿易產生的一個基本原因,而規模報酬遞增則是另一個基本原因。不同于傳統的貿易理論建立在完全競爭和規模報酬不變的假設之上,克魯格曼的國際貿易新理論以規模報酬遞增和壟斷競爭為前提,能更好的解釋現實中的問題:為什么比較優勢基本相同的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額遠遠超過比較優勢有明顯差別的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貿易額。為什么各個國家的工資率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在克魯格曼之前也有很多經濟學家研究過規模經濟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在俄林理論(1933年)中的一個重要分課題就是大規模生產的經濟作用,巴拉薩(1967年)和克拉維斯(1971年)也曾提到規模經濟理論在解釋戰后工業國家間國際貿易不斷增長的現象時所起的關鍵作用。而克魯格曼在前人的分析和研究上,創新的將規模報酬遞增作為貿易產生的一個原因并結合均衡貿易理論和張伯倫壟斷競爭模型系統的做出理論分析。
一、克魯格曼論文中主要使用的模型和推導脈絡
在克魯格曼的論文中有諸多的假設并引用了多個模型,它們對理解克魯格曼經典論文、產業內貿易理論和國際貿易新理論中的推導和結論很有幫助。在這四篇克魯格曼的經典論文中有許多相似的假設,其分析和推導方式也很有類似之處??唆敻衤谡撐闹校僭O規模經濟是企業內生的,并且假定市場具有張伯倫壟斷競爭模型的市場結構。同時,引入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的DS模型并對其作了一些修改。首先,在封閉經濟條件下對這些理論加以變化并進行推導和分析:他將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的DS模型簡化。只考慮一種生產要素(勞動力),并假定所有居民具有相同的效用函數,所有產品以相同成本函數進行生產。其中和分別為勞動投入量和產量。并且假定,產量等于消費量,其中,成本函數表明:每件產品生產中使用的勞動力數量是產量的線性函數,并且隨著產出的增加平均成本遞減,邊際成本則保持不變。很明顯,這是一個規模經濟的成本函數。而后,克魯格曼假定經濟處于充分就業狀態,勞動力全部用于各個產品的生產中,所以有且所有的產品都是對稱的??唆敻衤鶕鲜黾僭O和模型,從效用函數開始,結合效用最大化原理推導出需求函數;根據企業利潤最大化原則求出產品價格;根據企業可以自由進入市場并且均衡利潤為0的假設(張伯倫壟斷競爭模型的市場結構)得出生產產品的種類。在分析完封閉經濟之后,克魯格曼在各篇論文中進一步進行了推廣和引申,或是考慮要素流動,或是加入運輸成本,或是考慮要素比例,或是考慮自由貿易的福利效應,使得理論推導更具有現實意義,更能說明現實的問題。
實事求是的里程碑研究論文
[摘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個歷史過程,即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日益結合的過程。在一定意義上說,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馬克思主義,井在實踐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根本特征,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其精神實質就是實事求是;而實事求是的根本要求,就是要把普遍真理與兵體實踐相結合。
[關鍵詞]實事求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次歷史性飛躍;邏輯聯系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也就是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歷史過程。在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即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歷史過程中,我們黨在理論和實踐上實現了兩次歷史性飛躍,分別形成了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這兩次歷史性飛躍,既具有體現馬克思主義科學原則和鮮明中國特色的活的靈魂,又具有科學嚴謹、有機統一的內在邏輯結構。
一
列寧指出:“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薄皼]有革命的理論,就不可能有被壓迫階級,即歷史上最革命的階級的世界上最偉大的解放運動?!痹谂f中國那樣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中國共產黨要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并領導億萬人民群眾為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偉大事業而奮斗,如果沒有科學理論的指導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是,正如馬克思所說:“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取決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瘪R克思列寧主義理論之所以在中國大地上根深葉茂地蓬勃發展,正是因為中國的社會歷史條件有了這樣的迫切需要,而馬克思列寧主義又極大地滿足了這樣的需要,所以它成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成為救國救民的科學真理。然而從中國和世界革命的歷史來看,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在一個國家能否得到實現,不僅僅取決于它能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而:目,取決于這個國家的共產黨人能否正確地掌握和運用它。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出:“中國人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真理,中國的面貌就起了變化了?!币粋€顯著的變化就是中國的先進分子開始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思考自己的問題,懂得了要救中國,要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只有走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另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中國無產階的先進分子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過程中成立了中國共產黨,這是中國近代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中國產生了一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行動指南、以共產主義為奮斗目標的新型的工人階級政黨,這是中國歷史上破天荒的大事。從此,中國的共產主義運動、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向著不斷勝利的道路邁進,中國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淺論西方國際貿易發展里程碑
摘要:通過對克魯格曼1980年代的四篇經典論文的研讀試圖對產業內貿易理論和克魯格曼國際貿易新理論做一些淺析??唆敻衤谶@些論文中對國際貿易的基本問題進行了研究和分析:他引入一系列的模型并通過模型的推導來解釋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決定國際分工模式的因素、貿易政策的后果的問題。
關鍵詞:規模報酬遞增;不完全競爭;產業內貿易;國際貿易新理論
不同于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用比較優勢理論來解釋貿易的產生,克魯格曼指出:國家之間比較優勢的不同只是國際貿易產生的一個基本原因,而規模報酬遞增則是另一個基本原因。不同于傳統的貿易理論建立在完全競爭和規模報酬不變的假設之上,克魯格曼的國際貿易新理論以規模報酬遞增和壟斷競爭為前提,能更好的解釋現實中的問題:為什么比較優勢基本相同的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額遠遠超過比較優勢有明顯差別的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貿易額。為什么各個國家的工資率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在克魯格曼之前也有很多經濟學家研究過規模經濟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在俄林理論(1933年)中的一個重要分課題就是大規模生產的經濟作用,巴拉薩(1967年)和克拉維斯(1971年)也曾提到規模經濟理論在解釋戰后工業國家間國際貿易不斷增長的現象時所起的關鍵作用。而克魯格曼在前人的分析和研究上,創新的將規模報酬遞增作為貿易產生的一個原因并結合均衡貿易理論和張伯倫壟斷競爭模型系統的做出理論分析。
一、克魯格曼論文中主要使用的模型和推導脈絡
在克魯格曼的論文中有諸多的假設并引用了多個模型,它們對理解克魯格曼經典論文、產業內貿易理論和國際貿易新理論中的推導和結論很有幫助。在這四篇克魯格曼的經典論文中有許多相似的假設,其分析和推導方式也很有類似之處??唆敻衤谡撐闹?,假設規模經濟是企業內生的,并且假定市場具有張伯倫壟斷競爭模型的市場結構。同時,引入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的DS模型并對其作了一些修改。首先,在封閉經濟條件下對這些理論加以變化并進行推導和分析:他將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的DS模型簡化。只考慮一種生產要素(勞動力),并假定所有居民具有相同的效用函數,所有產品以相同成本函數進行生產。其中和分別為勞動投入量和產量。并且假定,產量等于消費量,其中,成本函數表明:每件產品生產中使用的勞動力數量是產量的線性函數,并且隨著產出的增加平均成本遞減,邊際成本則保持不變。很明顯,這是一個規模經濟的成本函數。而后,克魯格曼假定經濟處于充分就業狀態,勞動力全部用于各個產品的生產中,所以有且所有的產品都是對稱的??唆敻衤鶕鲜黾僭O和模型,從效用函數開始,結合效用最大化原理推導出需求函數;根據企業利潤最大化原則求出產品價格;根據企業可以自由進入市場并且均衡利潤為0的假設(張伯倫壟斷競爭模型的市場結構)得出生產產品的種類。在分析完封閉經濟之后,克魯格曼在各篇論文中進一步進行了推廣和引申,或是考慮要素流動,或是加入運輸成本,或是考慮要素比例,或是考慮自由貿易的福利效應,使得理論推導更具有現實意義,更能說明現實的問題。
我國憲政史里程碑分析論文
(一)
2004年3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這是中國憲政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
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權的發展經歷了三個歷史階段:
1949年-1978年:中國人民獲得國家獨立和國家權力,也獲得了生存和發展的政治保障。
1978年至今: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經濟、文化和社會權利得到進一步改善。
2004年3月14日憲法修正案的通過,標志著中國人權事業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對反腐敗具有里程碑意義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的出臺對現實的反腐敗斗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具有里程碑性的意義。
為什么因為這一《條例》從制度層面上解決了長期困擾中國反腐敗斗爭的最大難題即從實踐上解決了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在權力層面上的權力制約問題。
執政黨的監督問題——即能不能強化權力制約,的確是一個事關其政權興衰、存亡的重大問題。因而,當中國共產黨還沒有執政時就開始認真思考、認真探索執政黨的監督問題,1944年與郭沫若的關于《甲申三百年祭》的對話,以及1945年與黃炎培關于“政怠宦成”、“人亡政息”的“政權交替周期律”的討論,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
《條例》的出臺,為治理當今社會突出的、難治的“一把手”腐敗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共中央關于印發《條例》的通知中指出“頒布實施《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是加強黨的建設的一個重要舉措,對于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推動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蹦敲?對反腐敗斗爭而言,《條例》究竟提供了哪些制度保障呢
第一,提供了對“一把手”監督的合法性保障
《條例》明確提出“黨內監督的重點對象是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边@就是說,它非常清楚地向社會發出了這樣一個信號在中國共產黨黨內沒有任何人可以不接受監督的,越是主要負責人,越要接受監督,在這個問題上,任何權力者都不存在不接受監督的特權。這就是說,從這個條例公布之日起,各級領導都要接受監督。過去,的確誰都沒有說過“一把手”不能被監督,但是在人們的潛意識中,尤其是在一些位高權重的“一把手”的潛意識中,存在相當嚴重的不能被監督的特權意識。例如,河北的程維高將試圖對自己監督的郭光允,羅列了一個所謂“反對省主要領導人”這一罪名。沈陽市原市長慕綏新自稱“黨內個體戶”,重大決策幾乎從來不經集體討論。云南省原省長李嘉廷以巨額受賄罪被判刑入獄后曾痛心疾首地說“要是當初有人敢于監督、自己又樂于接受監督,該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