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巷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7 05:24:0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煤巷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煤巷掘進進尺對策的研究

眾所周知,隨著煤礦開采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生產能力的加大,對煤礦的采掘接替關系也要求越來越嚴格和緊張,在目前的技術水平的限制下,能夠確保我礦實現正常采掘銜接關系,其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要提高煤巷掘進的進尺,這樣才能保證煤礦正常生產,達到預期的生產計劃和目標,因此,有效的提高煤巷掘進的進尺和掘進速度勢在必行,提高煤巷掘進進尺對于保證采區正常采掘接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為了能夠找到一種實現煤巷掘進快速的施工方法,包括實施先進科學的施工組織管理和采用較為先進一些的施工機械和設備。有效地避免由于遇到一些突發的地質構造和礦壓而停滯了掘進速度.完不成正常的銜接,影響了礦上的整體部署,影響了煤炭產量。這是擺在每一位煤礦管理者和工程技術人員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我礦在各個掘進隊中開展了工作面寫真記實活動,并且從中找出了影響掘進單進的因素,提出了提高煤巷掘進單進的具體措施及辦法。下面就如何提高煤巷掘進進尺談一些看法。

1提高機械化掘進率

通過對寫真記實的分析顯示,從而可以看出,鉆爆法掘進是我礦煤巷掘進趕進尺的領頭羊和中堅力量,而且這種掘進方法需要的人員投入也比較少,成本也比較低。因此,在我礦生產技術條件允許的條件下,應該盡可能的增加鉆爆法掘進設備,加大對鉆爆法掘進隊伍的投入,提高鉆爆法掘進隊伍的綜合素質是使得煤巷掘進進尺得到提高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也是保證煤礦正常生產和正常接替的主要方法。

2從技術上入手,提高掘進單進

影響煤巷掘進進尺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掘進的煤巷的巷道斷面大小以及對巷道所采取的支護型式。對于巷道斷面大小的優化設計和巷道的支護型式的選擇都是提高煤巷掘進的前提和基礎。經過我們的施工實踐以及有關資料都顯示,在煤礦生產滿足條件的前提下和允許的情況下,合理設計巷道斷面和開挖量,盡可能的符合要求,這是提高煤巷掘進速度的有效方法和途徑之一,我們可以在不影響巷道掘進的前提下,盡可能的縮小巷道斷面,使得煤巷的開挖量減少,并且這樣還能夠縮短正規循環時間。選擇合理可靠的支護方式也提高煤巷掘進速度的有效方式之一,支護形式的選擇必須要考慮到機械化施工和工人的勞動強度以及操作的方便性,在進行煤巷施工時,支護形式的選擇應該與煤巷的地質條件和支護參數有關,由于我礦的一些特殊地質條件,我礦采用的支護方式是礦用11#工字鋼梯形架棚支護,這種支護方式,能夠很好的滿足煤礦回采巷道服務時間的要求,并且還能夠加快掘進進度和施工速度。

3抓質量、保安全、促單進

查看全文

煤巷綜掘迅速掘進技術綜述

1概述

隨著煤礦產業的發展,高產高效礦井的是煤礦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具體要求有以下幾點:①以大功率、高可靠性長壁綜采生產技術為核心,提高工作面單產,減少回采面數目,簡化巷道布置,減少生產環節,實現高效集約化生產;②改革礦井巷道布置、巷道掘進支護,改革礦井提升和運輸系統,擴大采區(盤區)尺寸,增加工作面推進長度,加大巷道的有效斷面,以實現綜采工作面的連續、高效生產;③大力采用煤巷綜合機械化掘進技術,加快煤巷掘進速度,以適應高產高效工作面快速推進的需要;④改進和發展煤巷錨桿支護技術,解決長距離、大斷面煤巷合理支護問題,便于實現高產高效工作面連續、安全生產。其中,采用綜合機械化掘進技術,是實現煤巷快速掘進的主要途徑。所以要適應工作面快速推進的需要,就必須發展綜掘技術,廣泛應用錨桿和錨網支護,在有條件的礦井實現掘錨一體化,以及推廣應用連續采煤機,實現煤巷快速掘進。

2綜掘技術簡介

綜合機械化掘進技術是由掘進機、轉載機、輸送機等組成的綜合性配套技術,在~條用掘進機掘的巷道內,將測量定向掘進、運煤、通風、除塵、材料運輸、巷道支護、供水、供電、排水系統等設備配套成龍,形成一條效率高、相互配合、連續均衡生產的、完整的掘進系統??梢詫崿F巷道掘進、轉載、運輸、支護機械化作業,從而提高掘進速度和經濟效益。

3煤巷快速掘進的措施

3.1選用性能優良的掘進機.提高設備可靠性掘進機是實現煤巷快速掘進的關鍵設備。巷道掘進效率及其經濟效益的提高取決于選擇適應工作狀況和條件的掘進機。掘進設備的工作對象是煤巖及部分礦物,工作時振動沖擊大,加之井下環境惡劣,因此要根據使用條件進行選擇,要求掘進設備必須保持長期連續工作。通過引進和國產化工作,我國掘進機的制造水平和使用已邁上了新臺階,開始了我國掘進機技術的自主發展。國產掘進機在液壓、電氣.元件的選用上,必須嚴格篩選,嚴把質量關,對部分國內產品難以過關的關鍵元器件應當選用先進國家的產品。在齒輪傳動裝置及機械連接裝置方面,盡量減少串聯系統,采用獨立部件或組件。在有條件的地方以嵌裝式結構代替螺栓組結構,采用模塊組裝方式,既可簡化結構,便于機械的拆裝檢修,又可大大提高設備可靠性。最終達到機器穩定性好,截割效率高,操作、維修方便,運行安全可靠的目的。

查看全文

錨網索支護在煤巷的實施

摘要:為了確保開采作業順利進行,降低事故發生幾率,要加強對各種施工技術的探討,特別是錨網索支護在煤巷中的應用。此論述對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有所幫助,促進煤礦行業發展。

關鍵詞:錨網索支護;煤礦開采;煤巷;錨桿施工

錨桿支護是煤礦開采證的一種主動支護方式,通過對其進行應用,可以加固圍巖,通過對圍巖自身強度的應用,共同承擔荷載,從而減少圍巖變形現象的發生。隨著綜采放頂煤技術的應用及大功率高效綜采設備的引進與應用,提高作業面開采效率,為了滿足作業快速開采要求,采用錨網索支護,為開采作業順利進行提供強有力支持。

1工程概況

某煤礦工程16層六分段下塊為綜采二隊接續面,對該區域地質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地質結構相對簡單,煤層賦存穩定,整體性良好,底板巖石以致密堅硬灰白色細砂巖為主,16層煤厚約為14.8m,巷道掘進于16層底板巖石中,在遇到16層煤之后,沿著16層煤底板開展后續開采作業。

2設計巷道支護參數

查看全文

小議殘煤開采的巷道布置

摘要:文章根據衰老礦井的實際,分析了殘煤開采的適用條件,提出了殘煤開采中合理布置巷道的方案。對衰老、儲量枯竭的礦井,應利用現有生產系統和設備進行改造與延深,以提高資源回收。在巷道布置和采煤方法的選擇上,應本著殘煤不殘采的原則,充分利用綜采放頂煤等先進技術,保證在安全生產的基礎上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殘煤開采巷道布置防火頂板

西安煤礦是20世紀50年產的老礦井,原設計井田開拓方式為立井階段石門,開采范圍走向長3.7km,寬1.0km,面積為3.7km2,開采標高-65~-390m水平之間,可采煤層有兩層,上煤厚6~8m,下煤厚16~20m,自燃發火期為3~6個月,設計年產量為90萬噸/年。立井報廢后改為斜井片盤分區石門開拓。到“十五”末期,已經全部進入殘采和復采階段。

一、殘煤賦存特征

所謂殘煤是指生產礦井儲量損失表已經填報的那一部分損失量(主要是設計損失和地質及水文地質損失)以及轉出、注銷、報損及表外儲量。一般為井田煤柱,區間(階段)煤柱,落后采煤法的損失量,丟失的頂底煤,遺棄薄、劣煤以及零星塊段等。

1.煤柱。

查看全文

窄礦柱沿空巷道頂煤變形控制研究

在窄礦柱沿空巷道中,由于多種作用下[1]導致巷道圍巖變形破壞。巷道兩側的變形量大于頂板和底板的變形量。因此,保持巷道窄礦柱壁的穩定性是沿空掘進巷道變形與控制研究的重點[2]。在相關研究中關于頂煤變形與頂煤支護強度、窄柱寬度、頂煤剛度之間關系的研究較少?,F場調查表明,對頂煤變形應變條件的分析對研究窄礦柱綜放煤巷道的整體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

1沿空掘進巷道頂煤應力與變形分析

1.1頂煤力學模型

綜放采空區沿空回采巷道一側為巷旁綜合煤,另一側為窄礦柱。工作面上部直接頂冒落后,主頂發生斷裂、回轉和下沉。下段在煤體中形成側向的“楔形塊梁”結構,即“大結構”[3]。沿空掘進巷道后,頂煤、底板、兩幫、窄柱和錨桿作為巷道的支護對象成一個整體,稱為“小結構”[4]。沿空掘進巷道支護的重點是保持小結構的穩定性。沿窄柱采空區掘進巷道與上覆巖層結構的關系如圖1所示。以頂煤水平中心線為軸,以頂煤采空區側面終點為原點O,以巷道旁采煤側向方向為正方向,建立坐標。點A、點B分別表示沿空入井的兩堵墻,C點為頂煤深部應力集中區邊界,頂煤巖層用OD表示,D為足夠遠且不影響計算的隨機點,上覆巖層應力為q1(x),頂煤下的窄煤柱、采空區側面巷道和巷道旁的整體煤柱分別用OA、AB和BD表示,其寬度分別為l、L和a+x0,它們是由窄柱共同作用的q2(x),支持強度p和功率q3(x)。設綜采巷道旁BC側的應力集中系數為α1,窄礦柱OA頂煤為α2。相對巖石應力系數為α3。工作面所受荷載仍為上覆巖層重力γ2H,其中γ2為平均權重,N/m2;H為上覆巖層厚度,m。1.2頂板凹陷曲線以頂板煤層為均質各向同性線彈性材料,梁OD撓度曲線方程為下頁式(5):參數γ1,γ2,h0,h1,H,α1,α2,α3,E,I1,L,l,a,p是根據采空區巷道現場實際情況和試驗所得的觀測量。將這些參數代入式(6),利用式(6)~式(9)計算c的值c1,c2,c3…,c15,c16通過仿真得到頂煤頂板凹陷曲線。

2頂煤變形影響因素分析

根據地質條件、工作面參數及現場試驗,得到:H=460m,h0=3.10m,h1=5.00m,L=5m,I=10.417,α1=3.00,α2=1.50,α3=0.30,a=19.6m,k1=110MPa,k2=310MPa。室內實驗結果表明,E=1.1GPa,γ1=13.50kN/m3,γ2=26.00kN/m3。計算頂板凹陷值,發現頂板凹陷最大值偏向窄煤柱。

查看全文

“煤巷化”設計理念探索與實踐

隨著煤礦“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程度不斷提高,劉莊煤礦設計工作以“掘進四化”即“采區上山煤巷化、煤巷掘錨一體化、巖巷掘進機械化、矸石運輸連續化”思路為引導,結合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應用,設計思維和理念也在不斷推陳出新,從設計源頭強化工程功能集成,努力實現采區巷道“少掘、快掘、優掘”,提高工程效益,有效防范采掘接續緊張局面,有利于井工煤礦實現生產高度自動化、技術經濟合理化和安全高效開采。

1礦井概況

劉莊煤礦隸屬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境內,設計生產能力800萬t/a,核定生產能力1100萬t/a。井田東西走向長16.0km,南北傾斜寬3.5~8.0km。井田內共含煤30余層,13層可采煤層,其中5層主要可采煤層,分別為13-1煤、11-2煤、8煤、5煤和1煤。礦井為煤與瓦斯突出礦井?,F揭露的煤層中13-1煤層為突出煤層,11-2、8、6、5煤層為非突出煤層,現礦井13-1煤層的所有采掘活動均處在無突出危險區。礦井水文地質類型為復雜型。礦井采用立井、主要石門、集中大巷、分區開拓的開拓方式,分區通風、集中出煤。以F25斷層為界劃分為東區和西區。東區工業場地內設有主井、副井、矸石井和中央風井四個井筒,東風井工業場地布置1個東回風井,西區工業場地設有進、回風井兩個井筒。東區劃分為東一、東二、東三采區,西區劃分為西一、西三、西四采區。

2采區開拓開采系統

1311采區位于劉莊井田東部,采區范圍:采區西為F31斷層保護煤柱線,東為F5斷層保護煤柱線,北為11-2煤層露頭防水煤柱線和東風井保護煤柱線,南至11-2煤-762m煤層等高線。采區內總體構造形態為一單斜構造,煤層走向近東西,傾向南,平均傾角為16º,平均煤厚2.14m。11-2煤層直接頂板多為泥巖、砂質泥巖,局部為砂巖,平均厚1.96m?;卷斠苑邸⒓毶皫r為主,局部發育為中砂及石英砂巖,平均厚8.38m。1311采區設計可采儲量866.8萬t,設計年產400萬t,采區生產能力200萬t/a,服務年限3.6a。東三采區布置一組大巷到采區中部,從東三大巷開門布置軌道、膠帶、回風石門進入東三11-2煤,再利用東三石門生根布置采區下部車場和采區上山,采用兩翼走向長壁布置工作面。另布置一條東三矸石膠帶機巷和矸石倉作為東三采區出矸系統。采區上部布置一條回風石門與東回風井相連,作為采區回風系統。

3采區方案

查看全文

半煤巷快速掘進施工工藝分析

1工程概況

泰安煤業為晉能集團忻州有限公司下屬煤企,開采11號煤層,煤層自身構造相對簡單,薄煤層,緩傾斜。開展半煤巷掘進施工作業時,采用破底方式,主要是針對粉砂巖和泥巖等進行截割施工。11102工作面運輸順槽坡度10°,巷道總長1120m,半煤巷設計長度600m。半煤巷工作面順槽標高+770~+782m。11號煤層偽頂為0.1~0.7m的泥巖,直接頂為2~3.21m的含鈣泥巖,基本頂為4.15~4.6m的泥質粉砂巖;直接底為2.32~7.84m的泥巖。

2半煤巷掘進施工工藝選擇

2.1按照半煤巷的長度加以確定。半煤巖巷長度對其掘進施工工藝影響較大,當巷道長度值較短時,應用鉆孔爆破作業工藝較為合適,同時還需要配置相應的裝載機械和耙斗機械;當巷道長度值較長時,應用綜掘機械開采工藝則更為合適。該礦井半煤巷長度較長,故選擇綜掘機械開采工藝。2.2按照半煤巷巖石性質選擇。半煤巖巷巖石性質對掘進施工工藝也具有較大影響,當半煤巷掘進過程中,進行截割處理的巖石結構厚度較大,而且巖體的強度值較高時,適宜采用綜掘機械化開采技術,配置重型硬巖掘進機械,這樣才能確保半煤巷掘進作業的效率。并且,在半煤巷的掘進作業過程中,也可以輔助以松動爆破施工技術,輔助綜合機械化掘進作業。根據該礦實際地質條件,選擇采用綜掘機械化開采技術,同時還需要配置重型硬巖掘進機械。

3半煤巷快速掘進施工效果

3.1施工效果按照。上述設計的各項作業參數,工作面順槽掘進速率較高,成巷質量同樣也得以改善。依據半煤巷作業現場的相關數據來看,半煤巷從2017年5月開展首次作業之后,到2017年8月作業完工,工期經過了90d的時間,共進行了533個循環作業,掘進的總長度達到近500m,超出了之前預設的月進度目標。在作業完成之后,巖體的塊度也相應減少,而且巖體粒徑變得更加均勻,對于裝巖施工是非常有利的。半煤巷的成巷作業也全部達到要求,優良率超過了86%,同時沒有出現欠挖現象,最大超挖值被有效控制在150mm之內。3.2圍巖位移監測。(1)圍巖位移監測站和監測點的設置從半煤巷進行掘進施工作業起始,每間隔距離為30m加設監測站點,監測站點的編號分別為1#~4#,一共設置有四個監測站點。在對測點的位移進行測量過程中,采用的方法為十字交叉法,全面測量半煤巷頂板結構和兩幫結構位移量。(2)半煤巷位移監測數據分析由于工作面作業使用的工藝技術為傾斜長壁采煤工藝,煤層的傾斜角度值平均約為10°左右,故巷道掘進施工是沿著煤層走向開展掘進作業的,半煤巷深度值同樣也要隨著開采作業不斷進行而有所增大,各個監測站點便會存在相應垂直距離。由于煤層傾斜角相對較小,所以各個監測站點的垂直距離相對較小,這對于監測結果的影響不大。1#站點至4#站點測量的兩幫結構和頂板結構移近量數據如圖1和圖2所示。由圖1中數據可以得出,半煤巷掘進施工的90d時間之內,兩幫結構移近量最大數值為178.5mm。從4#監測站點的現場監測數據信息可以得到,兩幫結構監測到的移近量,沿半煤巷下山方向有著不斷增加發展趨勢,但是具體增加值不大,增加值只有6mm左右。由于在采用快速掘進施工作業之前,半煤巷已完成掘進量達140m左右,而半煤巷的設計長度僅僅有600m,因此,半煤巷最深部位兩幫結構發生位移的數值也不會太大。整體上看,巷道的整個服務期限之內,基本上可以正常的應用。由圖2中數據可以得出,半煤巷頂板結構出現形變情況下,形變速率在掘進作業開始實施之后約1月后位移速率才逐漸增加,最大的位移速率約為6.3mm/d,在經過兩個月的快速掘進作業施工之后,頂板位移速率慢慢地趨向穩定,頂板變形量最大值為150mm左右,同時圍巖的收斂相對較小。因此,從圖中可以看出,由于巷道支護應用了錨網索帶聯合支護技術,可以顯著地控制頂板結構位移,有效地改善圍巖結構強度值,確保煤炭資源開采作業更加安全與經濟。

查看全文

煤巷合理支護技術及施工工藝探討

摘要:研究了錨桿支護技術在煤礦掘進巷道發展中的作用理論及施工設備的工藝要求,從而有效提高錨桿支護技術的運作效率及施工的安全性。

關鍵詞:掘進巷道;錨桿支護;施工工藝

在煤礦巷道掘進技術生產過程中,采用合理的支護技術會使煤礦生產得到有效的安全保障,同時也會促進煤礦的經濟發展。目前煤礦開采工作大多采用錨桿支護技術,同傳統的木支護技術及型鋼支護技術相比,煤礦開采效率大大提高,具有安全高效的特點,在開采過程中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錨桿支護技術從整體效果來看,不斷提高中國的煤礦開采水平及成巷進度,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取得較好的發展技術及經濟效益,目前是中國現代化煤礦開采技術發展的必要階段。

1錨桿支護的本質作用

錨桿支護技術的本質是利用錨桿固定住巷道淺層的巖體,并實現承載結構的穩定性。為了實現錨桿支護的作用效果,要保持錨桿加固的結構完整性,避免出現大面積泄露或網兜現象;錨桿支護的重要作用是加固巖層結構的承載力,通常會根據承載結構內壓的實際大小及預應力的擴散面積來判斷承載能力,錨桿支護必須具有良好的剛度及預應力效果,預應力的擴散作用對支護技術有著重要的影響效果,比如留巷的巷道具有相對較大的承載能力,而動壓巷道與靜壓巷道相對來說承載能力較弱;承載結構要有足夠適當載壓的內部煤層體,當煤巖層發生較大強度的深巖來襲,要利用錨桿支護結構來控制深巖強度破壞,而錨桿支護結構能適當地向外推出整體的承載結構。此時應該保持承載結構的完整性,避免因失效的支護結構而引發重大的冒頂片幫等事故,因此要控制錨桿支護在動壓較強的煤礦巷道內存在過長的錨桿長度,避免造成錨桿由于動壓作用而發生斷裂,影響施工效果[1]。

2錨桿支護技術的作用原理及施工要求

查看全文

煤炭企業高效掘進技術的應用

1煤炭企業高效掘進技術的應用現狀

1.1半煤巖巷掘進應用的技術

通常來講,大中型煤炭企業都配備有完善的技術團隊。在巷道掘進施工作業開始前,參照相關技術標準和地質條件實際,技術人員會對施工現場是否屬于半煤巖巷進行論證。當施工礦井被判定為半煤巖巷是,針對半煤巖實行掘進,需要結合地質等實際情況,借助必要的輔助作業方式,除利用機械操作外,還可以利用高效工具。通過高效掘進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度降低半煤巖巷作業中的安全事故,保障安全的煤礦開采環境。

1.2煤巷掘進技術的應用現狀

煤巷屬于煤礦掘進的途徑,煤巷掘進技術主要由三項技術組成,配套、懸臂和單體,主要是滿足多樣化煤礦開采的環境要求。懸臂與單體這種機械類的掘進技術,在現代煤礦中較為常用,可以提高掘進效率。目前被很多煤炭企業開始應用的高效掘進機,重點應用于煤巷掘進中,一方面滿足煤巷開采,另一方面體現高效支護,隨著技術應用的穩定和高效,今后一定會更好地滿足煤巷開采掘進作業的需要。

2煤礦高效掘進技術未來的發展趨勢

查看全文

沖擊地壓煤礦采區技術經濟分析

1工程概況

1.1采區現狀

千秋煤礦二一采區為二水平下山采區,采區內工作面開采采用雙翼下行、順序開采,標高為+50~-350m。對應地面標高+502.7~+646.5m,采區采深521.5~923.2m,平均采深722.4m。其中二一采區西翼大部分已經回采,東翼上分層已開采,下分層小部分已經回采。二一采區共有四條下山:二一采區軌道下山巷道,擔負二一采區材料、矸石運輸和進風;二水平膠帶運輸大巷、二一采區膠帶下山巷道,擔負二一采區煤炭運輸和進風;二一區纜車下山巷道,擔負二一采區人員運輸和進風;二一采區專用回風下山巷道,擔負二一采區總回風。四條下山均布置在煤層中,其中二一采區纜車下山沿煤層底板布置,其余三條下山沿煤層頂板布置。

1.2煤層賦存條件

本井田含煤地層為義馬組,含煤兩組,3~5層,上部為一煤組,含1-1煤、1-2煤。其中1-1煤被剝蝕殆盡,1-2煤局部可采。下部為二煤組,含2-1煤、2-2煤和2-3煤。2-1煤和2-3煤在+230~+250m合并為一層,合并后統稱2-3煤。二一采區開采煤層為2-1煤和2-3煤,在采區深部2-1煤與2-3煤合并,合并后統稱2-3煤,煤層傾角11~14°,煤層開采標高+50~-350m。2-3煤合并后全煤層厚5.59~37.48m,平均厚16.29m。其中:純煤厚3.89~33.26m,平均厚13.81m。含夾矸一般6~7層,夾矸以砂巖、泥巖及炭質泥巖為主,結構復雜,屬較穩定型厚煤層。二一采區剩余可采儲量3593.7萬t。

1.3地質條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