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9 02:09:4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耐火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廠房耐火防火管理論文

摘要:對鋼結構必須采取措施進行保護。一是對鋼構件進行耐火保護,使其在火災時溫度升高不超過臨界溫度,結構在火災中就能保護穩定性;二是對廠房內部進行有效的防火分區,防止火勢向其他區域蔓延、擴散。不過對于現代輕鋼結構廠房的大跨度、大空間來說,防火分區的設置具有一定難度。

關鍵詞:廠房耐火保護防火分區

輕型鋼結構廠房辦公樓具有造型美觀、色彩鮮艷、建筑體型多樣化、造價低、建設周期短、機械化程度高、安裝施工簡便、平面布局靈活易改造,同時鋼材具有重量輕、材質均勻、力學計算模型與實際受力比較符合等諸多優點,所以在現代工業廠房中大量采用。但鋼材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不耐火。鋼材雖然是不燃材料,但在火災高溫作用下,其力學性能如屈服強度、彈性模量等卻會隨溫度升高而降低,在550攝氏度左右時,降低幅度更為明顯,一般在15min左右就會喪失承重能力而垮塌。

因此,對鋼結構必須采取措施進行保護。一是對鋼構件進行耐火保護,使其在火災時溫度升高不超過臨界溫度,結構在火災中就能保護穩定性;二是對廠房內部進行有效的防火分區,防止火勢向其他區域蔓延、擴散。不過對于現代輕鋼結構廠房的大跨度、大空間來說,防火分區的設置具有一定難度。

1、輕鋼結構廠房的防火分區

防火分區在普通民用建筑中較易實現,如在門、廳、樓梯等處采取一些技術措施,用防火墻、防火門、防火卷簾加水幕都可以較好地解決。若建筑內設有自動噴水滅火設備,每層最大允許防火分區面積還可以增加l倍。但若試圖把這些技術措施轉移至大面積的輕鋼結構廠房,就會遇到新的問題。

查看全文

工業用耐火建筑材料的應用

1前言

上世紀70年代時,國際經濟兩次受到石油危機造成嚴重的損失。隨著石油價格的不斷攀升,建筑材料成本也在逐漸的增加,為了減少成本造成的壓力,各國科研人員開始著重研發新型窯爐,帶動了高溫技術的重大改革,推動了建筑耐火材料的更新換代。將用油和氣為燃料的水泥窯改造成以煤和廢棄的熱能原料為燃料進行加工,同時為了減少熱損耗,開始大力推廣預分解水泥生產技術。該技術的應用大大降低了熱損耗,同時使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但是這種技術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對燒成條件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水泥預分解窯還以廢棄的輪胎、橡膠、塑料和一些低品位高碳物質等作為燃料,雖然使資源損耗和水泥生產成本有所降低,但是這些燃料具有較多的揮發性的物質,從而造成了窯壁結皮,影響水泥窯的正常運轉,對耐火材料造成了極大的損害。在進行玻璃熔制時,隨著加工工藝的不斷改善,浮法玻璃熔窯內的高溫物理化學反應更加的強烈,對窯內的耐火材料使用條件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2建筑材料中耐火材料的發展過程

我國在改革開始后,大量的引進了現代化的水泥、玻璃和陶瓷加工的生產技術,經過不斷的學習和經驗積累,具有類似屬性的生產線大量出現。但是這些窯爐所使用的耐火材料始終都是依賴于進口。為了打破這一局面,從1981年開始,我國以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為主要研究部門,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新興耐火材料的研發。在多次試驗下,我國制造出了鎂鉻磚和尖晶石磚等材料用于水泥窯高溫帶的結合和多種耐火澆注料。直到上世紀90年代,我國完成了用于水泥窯、浮法玻璃窯和陶瓷的耐火材料研究,研發了熔鑄錯剛玉磚的氧化熔融工藝,隨后又要發出了熔鑄a一p氧化鋁和熔鑄p一氧化鋁磚。我國開始將大量的冶金系統耐火材料投入到建材市場中。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大量的耐火材料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推動了我國耐火材料的發展,拉近了與發達國家間的差距。在過去的幾年中,雖然我國工業用耐火建筑材料的技術水平得到了發展,但是能耗依然高于高達國家,我國經濟遭到了能源問題的考驗,為此,我國政府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的產業政策,這一政策為我國工業用耐火建筑材料的發展提供了機會與挑戰。在未來階段下,工業用耐火建筑材料的發展需要滿足兩個要求,第一就是耐火材料產品結構需要滿足節能要求;第二就是在耐火材料生成中,要盡可能的減低能耗。

3耐火材料技術進步的特點

3.1高純化

查看全文

耐火材料荷重軟化溫度檢測方法

摘要:主要研究了耐火材料荷重軟化溫度檢測原理及現行國內外檢測標準的主要特點,分析了檢驗方法、設備條件、升溫速率、載荷重量及材料本身等對荷重軟化溫度檢測結果的影響,并對YB/T370檢測結果質量控制方法進行了說明,指出在實際生產應用中需要科學界定材料使用性能與檢驗結果之間的差異。

關鍵詞:耐火材料;荷重軟化溫度;影響因素;質量控制

耐火材料作為高溫工業的基礎材料,其質量可靠性事關各類高溫工業窯爐的運行安全。荷重軟化溫度是耐火材料高溫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它表示材料對高溫和荷重同時作用的抵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材料在其使用條件相仿情況下的結構強度,也表示在此溫度下材料出現了明顯的塑性變形[1]。

1檢測原理與標準現狀

荷重軟化溫度是耐火材料在規定的升溫條件下,承受恒定荷載產生規定變形時的溫度。荷重軟化溫度的測試原理為圓柱體試樣在規定的恒定載荷和升溫速率下加熱,直到其產生規定的壓縮形變,記錄升溫時試樣的形變,測定在產生規定形變量時的相應溫度[2]。根據測試條件不同又主要分為示差法與非示差法兩大類。目前與耐火材料相關的國內外荷重軟化溫度標準及主要技術特點見表1。

2檢測結果的影響因素

查看全文

鋼結構耐火性措施論文

摘要:鋼結構具有自重輕、強度高、抗震性能好,施工時間短、材料可回收再生等諸多優點,但由于鋼材本身不能耐高溫的特點,影響了鋼結構建筑的安全性,阻礙了鋼結構的發展。本文對鋼結構的耐火性能做了簡單介紹,并在設計以及施工方面提出了提高鋼結構耐火性能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鋼結構耐火性措施

引言

建筑鋼結構的優點多多,相比較傳統的混凝土結構和砌體結構等,它性能穩定,質量輕強度高,抗震性能好,施工時可以在廠房進行加工再到現場裝配,不僅裝配的完整度好精密度高,而且能夠大大的加快施工進度縮短工期。同時它還被稱為“綠色建筑”,基礎造價低,材料可回收和再生,節能、省地、節水。作為一種綠色環保建筑,近年來,鋼結構住宅已被建設部列為重點推廣項目。然而,這么好的建筑結構形式卻有一處致命傷,那就是耐火性能差。由于鋼結構建筑本身具有一定的可燃物,而鋼結構本身又有受熱強度降低極易造成建筑物倒塌等特性,因此鋼結構建筑一旦發生火災往往造成群死群傷等惡性火災事故的發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的“911”事件,事件的主角是美國世貿中心大樓,是典型的鋼結構高層建筑,坐落于美國紐約市曼哈頓鬧市區南部、紐約海港旁,由5幢建筑物組成,其主樓呈雙塔形,使用鋼材7.8萬噸,樓的外圍有密置的鋼柱,墻面由鋁板和玻璃窗組成,素有“世界之窗”之稱?!?.11”恐怖襲擊中,在大火的作用下主樓僅僅經過30分鐘便轟然倒塌,造成了死亡2797人、損失360億美元的舉世震驚慘案。因此,要想大力推廣鋼結構,首先必須提高鋼結構的耐火性,只有這樣,才能使這種節能環保的建筑結構得到普及并真正發揮它的優勢。

一、鋼結構的耐火性能

鋼結構的耐火性能取決于鋼材,鋼材本身不燃燒,也具有較好的耐熱性,但是鋼材不耐高溫,隨著溫度的升高,鋼材的強度是呈下降趨勢的,同時變形增大。在200℃以內,鋼材性能沒有很大變化:430℃~540℃之間強度急劇下降;600℃時強度很低不能承擔荷載。

查看全文

關于打造耐火材料專業鎮的調查思考

*鎮位于*市南10公里處洧水河畔,總面積70平方公里,轄24個行政村,285個村民組,7.2萬人,4.2萬畝土地。

近幾年來,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工業強市,再創經濟優勢”的指導思想,以工業經濟發展為重點,突出鎮域專業經濟特色,強力打造全國耐火材料專業鎮,初步形成了在全省乃至在全國比較突出的集群優勢,成為具有產業特色、又有一定影響力和輻射力的耐火材料專業鎮。

一、專業鎮建設的背景

*經濟是依靠耐火材料發展起來的資源型經濟,經過30多年的積累發展,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經濟規模和市場占有量優勢。近年來,隨著耐火材料資源的枯竭,如何利用有限資源保持可持續發展,成為擺在*經濟發展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為迅速沖出和打破這一困境,*鎮黨委、政府經過認真研究,決定派員出外考察,學習借鑒南方沿海發達地區專業鎮建設的成功經驗,通過考察論證,結合*經濟發展實際,使他們最終選擇了建設耐火材料專業鎮,加快發展鎮域經濟之路。據此,2001年他們制定了《*鎮建設“全國耐火材料專業鎮”(2001—2005)發展規劃》,并于2002年項目通過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省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省科委、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省科技局、省耐材協會、鄭州大學高溫材料研究所等單位專家的論證,為打造耐火材料專業鎮,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專業鎮建設的成效

(一)全鎮經濟總量快速增長。自2001年提出打造全國耐火材料專業鎮的目標之后,到2002年稅收突破4000萬元,比2000年的3000萬元增加1000萬元;2003年稅收突破5000萬元,每年遞增1000萬元;2004年全鎮完成稅收8702萬元(不含退稅部分),同比增長64.6%,同口徑凈增4000多萬元。財政收入完成2628萬元,同比增長88.3%。2003年被國家建設部確定為“全國重點鎮”。目前,耐火材料工業經濟收入占全鎮經濟總量的75%,耐火材料上交稅金占全鎮稅金總額的80%以上。

查看全文

礦物絕緣電纜分析論文

摘要:在現代的配電系統中礦物絕緣電纜有著廣泛的使用空間,其耐火性、耐久性、安全性、可靠性、施工便捷和經濟性是傳統的電力電纜所無法取代的。

關鍵詞:礦物絕緣電纜重要場所危險場所消防電氣火災安全性

礦物絕緣電纜(MineralInsulatedCables)簡稱MI電纜,是一種無機材料電纜。電纜外層為無縫銅護套,護套與金屬線芯之間是一層經緊密壓實的氧化鎂絕緣層。按用途不同可分為:配線電纜(WiringCables)、加熱電纜和加熱元件(HeatingCablesandHeatingElements)、熱電偶電纜及補償電纜(ThermocoupleCablesandCompensating)、特種電纜(SpecialCables),在實際應用中最常用的是配線電纜,本文著重介紹配線電纜在工程應用中的主要特性。

安全性:

據統計,1997年我國電氣火災發生次數占火災總次數的26.5%,造成的損失為總損失的43.9%。1998年相應比例為27.5%和37.3%,電氣火災的發生次數以及所造成的損失均屬各類火災之首。據分析,其中由線路引發的占電氣火災的一半之多,所以合理地選擇電纜是避免電氣火災或即使發生火災也能可靠保證消防設備供電的連續性,進而盡早滅火,減少損失的重要環節。

礦物絕緣電纜是由銅和氧化鎂制成。銅的熔點為1083℃,氧化鎂的熔點是2800℃。所以在其溫度不超過1000℃時,電纜結構不會出現問題。因此在絕大部分場所是不會因熔化或燃燒而解體的,更不會傳播火種。

查看全文

民用建筑國內外防火標準對比

近年來,超高層民用建筑在我國呈快速發展之勢,建筑高度不斷被刷新,高層建筑密集區不斷涌現,其消防安全問題已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而現行防火規范對超高層建筑的防火要求,除了火災自動報警和自動滅火系統設置方面高于一般高層建筑外,在其他方面還沒有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對于超過250m的高層建筑,在規范中也只是規定“當高層民用建筑的建筑高度超過250m時,建筑設計采取的特殊的防火措施,應提交國家消防主管部門組織專題研究、論證”,各地組織召開的專家論證會不同程度存在對相近問題有不同建議等問題。為此,筆者認為需要研究加強超高層民用建筑的具體防火要求,如結構耐火性能、防火間距、避難設施、消防救援等。

1國內外防火規范的比較

1.1高層建筑劃分《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規定,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為超高層建筑?!蹲≌ㄖ幏丁?GB50368-2005)規定,35層及35層以上的住宅建筑應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陡邔用裼媒ㄖO計防火規范》(GB50045-95,2005年版)規定,當高層建筑的建筑高度超過250m時,建筑設計采取的特殊的防火措施,應提交國家消防主管部門組織專題研究、論證。美國《國際建筑規范》(2009年版)規定,有人員使用的樓面到消防車可以到達的地面的高差大于22.9m的建筑為高層建筑。對于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28m的建筑,可采用ⅠB類耐火等級的結構替代ⅠA類耐火等級的結構,但承重柱的耐火極限不應降低。英國《建筑設計、管理及使用消防安全技術規范》(BS9999∶2008)規定,頂層樓板到地面的高度超過18m時,應設置消防電梯和防煙樓梯間且前室內設置消火栓。此外該規范按照頂層樓面高度的不同對建筑耐火等級作了規定,如A2類建筑(人員處于清醒狀態且熟悉環境,火災增長速率為中速火),當頂層樓面高度超過60m時,構件耐火極限不低于2.50h。法國《高層建筑防火安全法規》(2007年版)規定,建筑高度大于50m的住宅及建筑高度大于28m的其他類型的建筑為高層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00m的建筑為超高層建筑。1972年的國際高層建筑會議將高層建筑分為4類:第一類為9~16層(最高50m),第二類為17~25層(最高75m),第三類為26~40層(最高100m),第四類為40層以上(高于100m)。由此可見,各國對于高層建筑均作了規定,但對超高層建筑的劃分并不完全一致。有關高層建筑高度劃分標準如下:美國23m、英國30m、法國28m(其中住宅50m)、我國24m,可見幾個國家的規定相對而言差別不大,總體上,我國的規定比較適中。我國和法國明確界定了超高層建筑的劃分高度,我國為100m,法國為200m,其中我國規范對建筑高度大于250m的建筑作了專門要求。美國和英國沒有單獨規定超高層建筑,但從消防救援以及建筑耐火等級角度對超過某一建筑高度的高層建筑作了特殊規定。如美國規定對于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28m的建筑,可采用ⅠB類耐火等級的結構替代ⅠA類耐火等級的結構,但承重柱的耐火極限不應降低;英國規定人員處于清醒狀態且熟悉環境、火災增長速率為中速火的建筑,當頂層樓面高度超過60m時,承重構件耐火極限均不低于2.50h。

1.2耐火等級各國規范均根據建筑高度及使用功能規定了相應建筑的耐火等級,有關超高層民用建筑主要承重構件的耐火極限要求對比情況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我國規范中有關柱、梁、承重墻等承重構件的耐火極限要求與其他國家的規定比較接近,但樓板的耐火極限相對偏低。根據國內建筑火災統計資料,火災延續時間在1.50h以內的占88%,在1.00h以內的占80%。與之對應國內規范將一級耐火等級建筑物樓板的耐火極限定為1.50h,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物樓板的耐火極限定為1.00h。我國二級耐火等級建筑占多數,這樣大部分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不會被燒垮。當然,建筑構件的耐火極限定得越高,發生火災時燒垮的可能性就越小,但建筑的造價要增加。

1.3防火間距各國規范均通過限定防火間距作為防止火災在建筑之間蔓延的措施,美國規范詳細規定了建筑相鄰部位的開口要求,當間距大于9.1m時,則對外墻耐火極限沒有要求。英國采用相鄰建筑外墻所受熱輻射強度來確定防火間距,以是否達到引燃木材的熱輻射強度12.6kW•m-2作為判定條件,要求建筑到達公共邊界或者假定的邊界(而非相鄰建筑物)的距離為其達到熱輻射要求的計算距離的一半。例如,在火災規模為30MW的情況下,距離著火建筑7.9m的距離處即可達到12.6kW•m-2的輻射強度,從而可以引燃木材。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要求其到達與相鄰建筑公共邊界的距離取7.9m的一半,即不小于4m。法國規范要求相鄰高層建筑外墻的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或具有8m的防火間距。我國規范也有限制外墻開口的類似規定,如開口面積小于外墻面積的5%時,防火間距可減少25%。對于耐火等級均為一、二級的相鄰建筑,高民用層建筑與相鄰高層建筑的防火間距為13m,與相鄰多層建筑的防火間距為9m。我國規范中有關高層建筑與多層建筑的防火間距規定與國外規范相比較為接近。

1.4避難設施避難層(間)作為高層建筑尤其是超高層建筑重要的安全疏散設施,各國規范均有詳細規定。美國規范規定電梯候梯廳在采取防煙措施的條件下可兼做避難區域,同時對避難區域提出了雙向疏散要求。對人員疏散存在困難的醫療建筑,美國規范要求可供患者睡覺休息或治療的樓層以及其他人員荷載超過50人的樓層均應采用擋煙設施分為至少兩個煙氣控制區,并對該類建筑中的避難區域面積作了規定,臥床病人按照2.8m2•人-1、其他人按照0.56m2•人-1確定避難面積。英國規范允許避難區域設置在受保護的樓梯間內。此外,美國、英國規范均考慮了使用輪椅等行動不便人員的避難需求,其每人占用的面積美國為0.9m2,英國為1.3m2。我國規范對超高層公共建筑設置避難層作了明確的規定,但對超高層住宅建筑,《民用建筑設計通則》要求設置避難層(間),而防火設計規范沒有相應的規定,有關超高層住宅設置避難設施的技術要求仍需要進一步完善。

查看全文

消防設備電氣配線設計論文

摘要摘要:火災發生時消防設備的正常運行對于人員平安疏散、控制火勢蔓延、減少火災損失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因此消防設備的電氣配電線路配電系統應滿足可靠性、耐火性、平安性、有效性、科學性的要求,以保證火災時消防設備供電不會中斷,保障人身平安,保證供電持續時間,確保供電質量并力求系統接線簡單,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摘要:消防設備電氣配線設計礦物絕緣電纜

火災發生時消防設備的正常運行對于人員平安疏散、控制火勢蔓延、減少火災損失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因此消防設備的電氣配電線路配電系統應滿足可靠性、耐火性、平安性、有效性、科學性的要求,以保證火災時消防設備供電不會中斷,保障人身平安,保證供電持續時間,確保供電質量并力求系統接線簡單,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1.消防設備電氣配線設計

在對消防電氣配線的具體設計過程中,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為主,以《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為輔,同時兼顧《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根據不同消防設備其配電線路應選用耐火配線或耐熱配線。消防設備的耐火配線是指按照時間-溫度標準曲線對消防設備配電線路進行試驗,從受火的功能起,到火災升溫達到840℃時,在30min內仍能繼續有效供電的線路;消防設備的耐熱配線是指按照時間-溫度標準曲線的1/2曲線,對消防設備配電線路進行試驗,從受到火的功能起,到火災升溫達到380℃時,在15min內仍能有效供電的線路。建筑消防設備配電線路的具體防火設計,應將變配電所低壓母線、應急母線和動力電纜出線到具體消防設備最末級配電箱的所有配電線路作為耐火耐熱配線的考慮范圍,并分不同系統考慮各自消防設備的耐火耐熱配線方案。

1.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配電線路

查看全文

關于建筑性能化防火設計研究

摘要:本文以建筑性能化防火設計為切入點,對結構耐火性能分析的目的、方法進行總結;對影響結構耐火性能的主要因素、結構及構件分析模型的選取進行明確;對結構耐火性能分析的溫度場建立、結構材料溫度性能確定以及結構整體和單個構件的抗火驗算等步驟做了簡要概括,希望對結構專業從業人員在建筑性能化防火設計中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有所幫助。

關鍵詞:性能化;防火設計;結構;耐火性能分析

20世紀70年代“性能化防火設計”的概念被提出。性能化防火設計是指根據工程使用功能和消防安全要求,運用消防安全工程學原理,采用先進適用的計算分析工具和方法,通過對建筑環境中設定火災場景的火災風險量化和分析進而對建設工程消防設計、方案進行綜合分析評估,判斷建筑抵御火災的性能指標是否滿足預設的消防安全目標,從而優化消防設計方案的工作方法。結構耐火性能分析是建筑性能化防火設計的主要內容之一。本文詳細梳理結構耐火性能分析的一般實施過程,通過對各階段的把握和準確理解,提高結構專業從業人員對建筑性能化防火設計的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結構耐火性能分析要點

1.1明確目的。結構耐火性能分析的首要目的即為驗算結構和構件的耐火性能是否滿足現行規范要求。通常來講,建筑方案的確定是以消防安全設計符合規范為前提的,建筑性能化防火設計也不例外。與傳統設計方法不同的是,性能化防火設計對現行規范難以解決的消防設計問題給予了科學的延伸,但這并不意味著性能化防火設計突破了規范,而是以等同于現行規范的安全水平為前提的。因此,無論是傳統的建筑防火設計方法還是性能化防火設計,結構耐火性能分析的目的都是不變的。1.2明確方法。從建筑和結構兩方面分析確定,我們通常采用兩種結構耐火性能分析的方法。第一種方法,驗算結構和構件的耐火極限是否滿足規范的要求。結構和構件的耐火極限要求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和其他相關的國家標準中均有嚴格且明確的規定。通過對耐火極限的限定,在建筑專業考量上已經滿足各方面防火安全的要求,因而等同于結構的耐火性能滿足設計要求。第二種方法,規范規定的耐火極限的火災溫度場作用下,結構和構件的承載能力是否大于荷載效應組合。目前,相關規范的編制過程中也提出了基于計算的結構及構件抗火驗算方法。將火災發生的概率數字化,定義為偶然荷載工況。因此,放寬結構驗算標準,即火災下只驗算結構或構件的承載力極限狀態,對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不做驗算要求。承載力極限狀態一般包括:1)軸心受力構件截面屈服;2)受彎構件產生足夠的塑性鉸而成為可變機構;3)構件整體喪失穩定;4)構件達到不適于繼續承載的變形[1]。一般的建筑結構僅需驗算構件的承載能力,而對于比較重要的建筑結構還要進行整體結構的承載能力驗算。從安全和可靠性上考慮,以上兩種方法是等效的。1.3明確影響因素。1.3.1結構的類型。鋼結構的耐火性能較差,需要對鋼構件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鋼筋混凝土結構比單純的鋼結構耐火性能有所提高,處于被包裹狀態下的鋼筋會得到有效保護,從而提高結構的耐火性能;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是將型鋼埋入鋼筋混凝土結構,型鋼得到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包裹后,大大提高了材料的耐火性能,因而此種結構形式是目前為止耐火性能最好的結構類型之一。1.3.2結構的荷載比。這里所謂的荷載比指的是結構承受荷載與其所能承受的極限荷載的比值。對于結構材料,隨著溫度的升高,其承載能力會逐步降低。對于荷載比較大的結構而言,伴隨火場溫度的升高,這種材料受力缺陷同樣會被溫度放大,因而荷載比越大,構件的耐火極限越小。1.3.3結構所處的火災規模。火災規模包括火災溫度和火災持續時間?;馂臏囟仁菢嫾郎氐脑瓌恿Γ饕ㄟ^對流和輻射兩種方式將熱量向構件傳遞。作為構件升溫的驅動者,火災規模對構件溫度場有明顯的影響。與此同時,溫度越高,結構材料性能劣化越嚴重[1]。1.4明確分析模型的選取。綜合國內外普遍運用的結構耐火性能計算方法,一般包括三種方法:1)整體結構計算模型;2)子結構計算模型;3)單一構件計算模型。我國在關于鋼結構防火技術方面也做出了嘗試,相關規范也在不斷完善之中。關于鋼結構的耐火性能計算(也可稱為抗火驗算)規范大多以結構的跨度、是否采用預應力方式等參數做出規定,重要性結構要求采用整體結構計算模型補充驗算;一般結構的相對重要部分可采用子結構計算模型,并要求考慮相應的邊界條件予以限定;單一構件計算模型適用于對結構局部體系的某一處構件抗火驗算,是結構耐火性能計算的基本方法。

2結構耐火性能分析步驟

查看全文

循環流化床鍋爐長周期運行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循環流化床鍋爐設備運行過程

[論文摘要]重點分析影響循環流化床鍋爐運行周期的前期設備管理、控制風量、負荷以及鍋爐防磨等運行中的問題,并提出解決辦法。

一、前言

循環流化床鍋爐作為一種高效、低污染的新型鍋爐,采用流態化循環燃燒,燃料適應性好,可燃用煙煤、無煙煤、貧煤,也可燃用褐煤、煤泥、煤矸石等低熱值燃料,且燃燒效率高,達94%。由于采用低溫燃燒,大幅降低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另一顯著特點是可燃用高硫煤,通過向爐內添加石灰石,顯著地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濃度,以達到良好的環保效果。另外,灰渣活性較好,可以用做水泥等材料的摻合料。縱觀我國循環流化床鍋爐的運行情況,磨損嚴重和運行周期短的問題已成為普遍現象,主要表現在爐膛水冷壁、省煤器、過熱器的磨損,耐火材料的脫落損壞等。下面結合我公司2臺哈鍋產260t/h和兩臺東鍋產410t/h循環流化床鍋爐的運行情況,分析一下循環流化床鍋爐延長運行周期,穩定生產方法。

二、注重設備前期管理

(一)搞好設備的進廠檢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