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超對接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1 01:06:2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超對接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超對接指導方案

為進一步做好“農超對接”工作,探索建立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推動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提高全市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滿意消費惠萬家”活動為總抓手,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合作共贏”的原則,支持農產品流通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調整經營結構,延伸產業鏈條,創新流通方式,在全市范圍內推進“農超對接”區域全覆蓋、行業全覆蓋和產品全覆蓋,逐步建立起產銷關系穩定、流通渠道暢通、質量安全可靠的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

二、任務目標

到2012年,基本建立起從產地到零售終端的鮮活農產品加工配送和冷鏈物流系統,農產品流通企業農產品產地直采比例達到85%,連鎖經營企業設立與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對接的農產品銷售專區(專柜)20處以上,“農超對接”銷售規模達到5億元以上。

(一)培育壯大一批骨干農產品流通企業。支持大型連鎖經營企業在不斷增加農產品銷售種類、擴大農產品經營面積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直營連鎖和特許經營,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快低成本擴張和跨地區發展,以連鎖化推動規?;M苿哟笮娃r產品加工流通企業采取貿工農一體化、內外貿相結合的經營模式,打造一批下聯基地帶農戶、上聯全國拓市場,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農業產業化企業。到2012年,全市培育銷售收入過億元的大型農產品流通企業5戶。

查看全文

全市農超對接整體意見

為進一步做好“農超對接”工作,探索建立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推動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根據商務部、財政部、農業部《關于做好農產品“農超對接”試點工作的通知》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意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滿意消費惠萬家”活動為總抓手,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合作共贏”的原則,支持農產品流通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調整經營結構,延伸產業鏈條,創新流通方式,在全市范圍內推進“農超對接”區域全覆蓋、行業全覆蓋和產品全覆蓋,逐步建立起產銷關系穩定、流通渠道暢通、質量安全可靠的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力爭在全省乃至全國起到示范帶動作用。

二、任務目標

到2012年,基本建立起從產地到零售終端的鮮活農產品加工配送和冷鏈物流系統,農產品流通企業農產品產地直采比例達到85%,連鎖經營企業設立與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對接的農產品銷售專區(專柜)200處以上,“農超對接”銷售規模達到60億元以上。

(一)培育壯大一批骨干農產品流通企業。支持大型連鎖經營企業在不斷增加農產品銷售種類、擴大農產品經營面積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直營連鎖和特許經營,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快低成本擴張和跨地區發展,以連鎖化推動規?;?。推動大型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采取貿工農一體化、內外貿相結合的經營模式,不斷提高優勢農產品市場營銷水平,進一步壯大企業規模。到2012年,全市培育銷售收入過10億元的大型農產品流通企業20戶。

查看全文

農產品農超對接總體意見

為深入開展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工作,加快構建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推進連鎖超市與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對接,構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產銷一體化鏈條,實現商家、農民、消費者三方共贏,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新一輪“菜藍子”工程建設的意見》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推進農產品“農超對接”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思路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推進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建設,通過擴大“農超對接”規模、完善基地冷鏈設施、發展訂單農業生產,建立長效的農商利益聯結機制,構建以連鎖超市為龍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基礎,覆蓋農產品生產、加工、運輸、銷售全過程的新型農產品流通網絡,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力爭“十二五”期間縣級以上城市生鮮農產品超市銷售比重超過30%,連鎖超市“農超對接”農產品經營比重超過70%。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按市場規律辦事,引導連鎖超市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自由結合,充分發揮超市和合作社、龍頭企業的積極性、主動性。

(二)堅持探索多種形式的對接模式,最大程度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流通成本,實現超市、農民、消費者三方共贏。

查看全文

B2C農超對接商品流通模式策略

摘要:在大數據背景下,隨著農超對接商品流通企業的逐漸擴大,其流通數據的處理也愈加智能化、科學化。相較于傳統的商品流通模式,利用B2C型電子商務對農超對接商品流通的成本較低,信息獲取速度快,流通效率高。B2C電子商務這種靈活運用各種數據分析的新型商業流通模式,已然成為當下企業經營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更為農超對接模式帶來了廣闊的發展前景。為此,本文就大數據下B2C電子商務的內涵及其特征做出簡要闡述,進而從農超對接商品流通觀念、流通方式、流通費用等方面來分析B2C對農超對接模式的創新,并對其未來的發展進行展望,這對農超對接商品流通企業的快速發展具有積極和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B2C電子商務;商品流通;農超對接;大數據

傳統的農超對接商品流通業成本較高,流通效率較低,這主要源于其流通環節較為繁瑣,信息獲取速度較慢,信息量較少。而在大數據背景下,農超對接商品流通企業靈活運用各項數據分析手段,其數據處理工具愈加智能化,處理速度越來越快,價格成本也越來越低。加之網絡的發展與電子商務的普及,B2C電子商務模式也逐漸成為當下農超對接商品流通企業經營運行的主要手段,同時也為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根據數據顯示,自2011年以來,國內電子商務的行業規模逐漸擴大,從行業格局來看,B2C占整體行業的7.3%,其市場規模也已經達到了近7萬億萬[1]??梢哉f,電子商務的普及對傳統農超對接商品流通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具體表現為B2C電子商務對現代農超對接商品流通模式的創新,如商品流通觀念、流通方式、流通組織、流通費用等方面的變革。同時隨著整個社會經濟形態的進步,現代農超對接商品流通業發展也出現了新的特征[2]。在未來的發展中,國內的B2C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逐年增長,到目前為止,各大農超對接商品流通企業通過電子交易完成的商品貿易額已經占總體交易額的70%,可見其行業交易規模增長潛力巨大。而其未來的發展目標更在于完善大數據下B2C電子商務支撐體系以及整合構建物流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等兩大發展方向,進而始終保持其投資的吸引力,發揮B2C電子商務行業在農超對接商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推進國民經濟發展。

一、大數據下B2C電子商務的內涵及其特征

大數據是指在云計算、物聯網相繼誕生之后,IT行業又一次的技術大變革,對企業的發展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其中,電子商務所整理出的數據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大數據,如雙11期間淘寶網一天便實現了1682億元。在此背景下,B2C則主要依托于現代網絡信息技術,集信息管理化、商品信息網絡化、電子金融化于一體,旨在使物流、商品流、客戶流、交易流、資金流能夠達到和諧統一目的的新型商品流通模式[3]。(一)B2C電子商務的內涵。B2C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興商務模式,越來越被廣大消費者所認可。所謂B2C電子商務,即企業或商家通過互聯網為消費者營造一個新的購物環境——網上商店,網上商店可以通過電子化、數字化、網絡化的電子商務系統,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產品和服務,實現企業、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各類商務活動、交易活動以及金融活動等諸多綜合性服務活動.借助網上交易平臺,客戶瀏覽琳瑯滿目的商品信息,大大節省客戶與企業雙方的時間與空間,減少物流的中間環節,讓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傳輸和處理愈加高效,是消費者利用互聯網直接參與經濟活動的一種新型模式[4]。企業、商家可以通過B2C電子商務所提供的網絡設施,如支付平臺、管理平臺、安全平臺等諸多共享資源開展有效、低成本的商業活動。同時也為我國商品流通業在世界范圍內開辟了更為廣闊、公平、競爭力的市場。(二)B2C電子商務的特征。B2C電子商務可分為無形產品和勞務的模式、實物商品的模式以及綜合模式等,為制造者、銷售者以及消費者提供了更為便捷,滿足各自所需的新型流通模式。其主要特征為商家通過互聯網銷售,將有形或者無形的商品銷售到顧客手中的過程。與傳統的商業方式相比,具有如下特點:1.交易虛擬化。商品流通企業通過B2C電子商務網站建立網上商店,將商品或服務的信息公布在互聯網上提供給客戶,客戶通過網絡瀏覽商店的商品目錄,可以直接在網上訂貨,或通過電話等方式訂貨。客戶與商家不用面對面的進行交易,其整體的交易過程均通過計算機互聯網絡完成。大多數的商品都有庫存,當網上商店接到訂單或貨款時立即發貨,實現了整個商品交易過程的虛擬化??梢哉f,B2C電子商務的發展打破了傳統商業模式明確的組織環節,出現了虛擬企業、形成了實體商店與虛擬網店的動態化聯盟,對商品流通業的經營和銷售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2.交易成本低。商品流通企業通過建立虛擬商店,電子中介店這類商店作為銷售渠道,大大降低了買賣雙方的交易成本。一是商品流通的信息化不僅能夠縮短交易時間,還能減少交易的有關環節。讓商家與客戶進行直銷,減少了分銷商以及其他物流環節的費用。雖然此類商店沒有自己的庫存,但能夠依據網絡訂單完成銷售,這種“空賣空買”的銷售模式不僅能夠減少商家庫存和基礎設施的費用,還能通過網絡進行產品介紹、宣傳,大大節約了交易成本,促進商品流通業的發展。3.交易效率高。為盡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訂單任務,要求訂單的處理過程更短,與商家建立穩定良好的關系和穩定的商品供應鏈。而B2C電子商務的優勢就在于縮短了商品流通的距離,精簡了傳統商業模式的中間環節,大大提高了商品交易的效率。與此同時,B2C電子商務充分運用自動化的物流設施和技術,實現了商品物流信息化、自動化、網絡化,物流管理和物流技術的水平大大提高,進而促進商品交易效率的提升。4.交易透明化。B2C電子商務的內部組織信息化能夠準確度量實物、貨幣經濟的運行狀況,在商品流通的各個環節可以做到物流全過程的實時控制。其中,物流環節的透明化管理已經引入了B2C電子商務的物流環節。正如我們在網絡購物的過程中,可以對商品的物流信息進行準確查詢,若商品丟失或損壞可以有據可依,減少商家和顧客不必要的損失,做到交易過程的透明化。

二、大數據下B2C電子商務對現代農超對接商品流通模式的創新

查看全文

農超對接電子商務運用

一、當前我國農村電子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

1.新型的農村電子商務中介組織出現。隨著網絡經濟的發展,網上經紀人也開始在農村出現,極大地促進了中國農村電子商務向理性化發展。網上經紀人通過收集各種農業信息,爭取農產品銷售權等,幫助周圍的農民進行農貿產品的網上交易,服務范圍從農村擴大到國際。這是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具有前瞻性的探索。

2.農業信息化建設已開始起步。目前,我國農業信息化已逐步、健康地開展。農業信息隊伍建設及資金投人不斷增加。按照城鄉統籌發展思路,已經開通的“中國農村科技信息網”、“中國興農網”,解決了農村信息“最后一公里”問題。各種涉農網站了大量蔬菜、瓜果、樹苗、畜禽、養殖等農業供求信息和相關的經濟、招商引資信息,為搞活農產品流通、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

3.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網站有了一定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2年1月,我國涉農網站已經增至八千個,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主要沿海省份,西部地區農業網站數量較少。目前,全國農村電子商務網站已超過三千多個,部分農村電子商務網站已經取得效益,成為農產品供求、農業科技和農業貿易的活躍地帶。

二、電子商務在農超對接中發揮的作用

自2010年至今,菜價經歷了過山車式價格波動,“蒜你狠”、“豆你玩”的高價到“白送沒人要”的廢棄,甚至出現菜農因蔬菜價格超低而自殺的現象。年初菜價奇高,春末卻出現菜價奇低,菜價牽動億萬國人的心。大力實施農超對接是解決此問題的方法之一,以信息化為依托,提高信息化水平,不僅可以使農戶得到更多的農產品信息,也是壯大農業合作組織的一種途徑。“農超對接”的本質是將現代流通方式引向廣闊農村,通過農超對接連結“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構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產銷一體化鏈條,市場需要什么,農民就生產什么,既可避免生產的盲目性,還可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據統計,亞太地區農產品經超市銷售的比重達70%以上,美國達80%,而我國只有15%左右,所以說農超對接在國內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國外成功的農超對接模式,是與當地的信息化水平是相關的,與超市的售賣信息以及產品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密不可分。隨著我電子商務在農業的應用,大型連鎖超市和各種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組織的快速發展,部分地區已經具備了鮮活農產品從產地直接進入超市的基本條件。農超對接的一種模式是訂單農業,所以應該更多地依靠電子商務。

查看全文

多元增收惠民工程實施方案

為貫徹全區九屆八次全委(擴大)會議和全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培育我區農村主導產業健康穩定發展,進一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特制定此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認真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培育農村主導產業健康發展,優化高原夏菜、西甜瓜和林果品種,提升農產品質量,實現以質增收;引導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開拓農產品銷售市場,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實現以價增收;加大科技扶持力度,提高農作物產品,實現以量增收。發展和規范頭營、民族、二營、大洼山等村現有50多家農家樂,加大對農家樂服務人員的培訓,提升農家樂軟件檔次。引導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形成土地規?;洜I與集約利用,促進農民多元增收。

二、主要任務

1.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大力發展無公害標準化高原夏菜產業,在街道積極推廣雪潔70、雪霸等適宜高海拔山區種植的優良菜花新品種,進一步加大品牌培育力度,真正實現以品牌增收;加大農業技術指導力度,在繼續進行日光溫室統一育苗,鼓勵農民利用自家日光溫室自己育苗,進一步提高農作物產量,真正實現以量增收;在街道堿水溝、灣、楊家灣沿黃三村實施沿黃灌區特菜生產5000畝,在灣引進向陽春蘿卜、花紅莧菜、油麥菜、上海青、特級四九皇菜心、香芹、苦苣等特菜新品種進行試驗示范,進一步提升沿黃灌區蔬菜質量水平,真正實現以質增收;進一步增強灣蔬菜專業合作社的市場競爭力,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真正實現以價增收。

2.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大力發展旱作農業和設施農業。在街道民族等5個村和街道石溝村推廣全膜雙壟玉米溝播生產2000畝,大力推廣適宜高海拔山區種植的玉米良種。積極引進鮮食玉米新品種食葵新品種,在地區試驗示范;加快設施農業發展步伐,打造西甜瓜生產基地,在街道道石門溝村推廣西甜瓜2300畝。

查看全文

商務局農產品整治工作意見

一、主要任務和支持方向

(一)主要任務。

1.加強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和改造交易、倉儲、加工配送等設施,不斷完善商品集散、價格形成、信息等功能;推動農貿市場改造交易和配套等設施,提供良好的消費環境;支持農產品連鎖超市建立鮮活農產品配送中心,提高農產品配送率;支持農產品冷鏈設施建設,鼓勵企業建設和改造冷庫,配置冷藏車等設施,延長農產品銷售期。

2.打造現代化農產品流通鏈條。開展“農超對接”,鼓勵大型連鎖超市與鮮活農產品生產基地進行產銷對接;引導批發市場緊密聯系農產品生產基地,開展團體、超市配送服務和網絡交易,進而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費用和農產品損耗。

3.推行農產品品牌化和包裝化。創新農產品流通模式,鼓勵農產品流通企業和批發市場大經銷商開展訂單農業,采用農產品購銷標準,對鮮活農產品實行分級包裝,培育自有品牌,為建立農產品追蹤溯源體系打下基礎。

(二)支持方向。

查看全文

物價局招商引資工作方案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大、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精神及全縣招商引資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以解決民生問題為指導,努力吸引“農超對接”、平價商店建設資金來投資為重點,促進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2013年度全局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500萬元;完成爭資立項到位資金300萬元。

二、任務分配

1、爭資立項任務。以煤炭價格調節基金治理煤礦采空區地質災害項目為依托,積極聯系省市煤炭價格調節基金領導小組辦公室,上報我縣需治理的煤礦采空區地質災害項目,以搬遷避讓項目水、電、路“三通”為標準,爭取資金扶持,力爭年內到位資金300萬元。

2、招商引資任務。以吸引“農超對接”超市、平價商店建設資金來投資為重點,努力發動全局上下親情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上門招商等,形成人人招商的良好局面,力爭年內建設“農超對接”超市、平價商店3-5家,到位資金500萬元。

查看全文

商業局對接項目工作報告

3月2日至6日,我局利用2012年產業招商推介會的時機,在市商貿委主任喻德火率領下(各縣區商貿委主任、局長都參加)赴國家商務部進行項目對接和匯報工作。我們拜會了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商貿服務管理司、市場運行司等相關司局的司長、處長,得到了對方的熱情接待。相關司局領導對我市商貿物流業的發展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介紹了國家商務部2012年促進內需和商貿發展的扶持政策。返昌后,我局于3月12日,根據商務部有關政策,結合我縣實際,正式向市商貿委提出須頃斜和扶持的幾個項目資金,總計約700萬元。下面,就有關爭取的資金、政策扶持的情況匯報如下:

1、“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建設

商務部分配省指標為7000個,對每個“農家店”補助7000元,市力爭指標600—800個,縣已要求250—300個;

2、“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配送中心建設

商務部分配省指標為40個,對每個配送中心補助70萬元,市力爭指標4—5個,縣新宏發超市在建一個配送中心,項目已上報;

3、農村集貿市場改造

查看全文

鮮活農產品物流發展論文

一、生鮮農產品的特點

隨著生鮮農產品專業化和市場化的發展,其市場特點也在逐步變化,主要體現在需求、生產和流通方式上。

1、需求特點

生鮮農產品是城鎮居民生活中必需的產品,需求具有多樣性和廣泛性。雖然單位需求量不多,但總的市場需求量大。生鮮農產品本身的品質和鮮活度引起了消費者越來越多的關注,這種需求觀念的變化決定了流通中應該建立完善的配送體系,做到快速流通和銷售,盡量減少不必要的中間環節,把生鮮農產品在流通中間的損耗降低。

2、生產特點

生鮮農產品的生產具有較強的周期性、分散性和季節性,因此物流運作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