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3 03:23:4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配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透析色彩與彩妝配色技巧

[摘要]不管運用哪種配色技巧,都必須注重對比色、補色關系等,避開禁忌色的搭配。一般來說,配色要講究配色技巧,注意色彩的過度。要想搭配出完美、協調的色彩關系,體現精致的妝容,就必須讓色彩關系完美的融入彩妝配色中,用最簡單的色彩關系體現自然與人之間的關系,達到自然和諧的效果。

[關鍵詞]色彩化妝調和搭配

又是一年春來到,五彩繽紛的顏色又—一印入眼中,春天也是色彩在臉頰絢爛的季節,顏色無時無刻都在變化不定,掌握一定的色彩規律,了解色彩之間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能夠指導彩妝的配色,引領彩妝時尚的潮流,解訣彩妝中碰到的疑難問題。

自然界的顏色千變萬化,但最基本的是紅、黃、藍三種,稱為原色。以這三種原色按不同比例調配混合而成的另一種顏色,稱為復色。每一種顏色都可用3個參數來確定,即色調、明度和飽和度。色調是彩色彼此相互區別的特征,決定于光源的色譜組成和物體表面所發射的各波長對人眼產生的感覺,可區別紅、黃、綠、藍、紫等特征。明度,也稱為亮度,是表示物體表面明暗程度變化的特征值;通過比較各種顏色的明度,顏色就有了明亮和深暗之分。飽和度,也稱為彩度,是表示物體表面顏色濃淡的特征值,使色彩有了鮮艷與陰晦之別。色調、明度和飽和度構成了一個立體的色彩系統,用這三者建立標度,我們就能用數字來標量顏色。

在配色過程中,加入白色可將原色或復色沖淡,就可得到“飽和度”不同的顏色;加入不同分量的黑色,可得到“明度”不同的各種色彩。補色加入復色中會使顏色變暗、甚至變為灰色或黑色,所以一些學生在畫新娘或日妝時,妝面顯得臟、花,就是沒有掌握好補色和復色的關系。另除金屬閃光色(如金、銀閃光色)以外的顏色,稱為本色。

一、顏色的功能

查看全文

談論色彩與彩妝配色技巧

又是一年春來到,五彩繽紛的顏色又—一印入眼中,春天也是色彩在臉頰絢爛的季節,顏色無時無刻都在變化不定,掌握一定的色彩規律,了解色彩之間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能夠指導彩妝的配色,引領彩妝時尚的潮流,解訣彩妝中碰到的疑難問題。

自然界的顏色千變萬化,但最基本的是紅、黃、藍三種,稱為原色。以這三種原色按不同比例調配混合而成的另一種顏色,稱為復色。每一種顏色都可用3個參數來確定,即色調、明度和飽和度。色調是彩色彼此相互區別的特征,決定于光源的色譜組成和物體表面所發射的各波長對人眼產生的感覺,可區別紅、黃、綠、藍、紫等特征。明度,也稱為亮度,是表示物體表面明暗程度變化的特征值;通過比較各種顏色的明度,顏色就有了明亮和深暗之分。飽和度,也稱為彩度,是表示物體表面顏色濃淡的特征值,使色彩有了鮮艷與陰晦之別。色調、明度和飽和度構成了一個立體的色彩系統,用這三者建立標度,我們就能用數字來標量顏色。

在配色過程中,加入白色可將原色或復色沖淡,就可得到“飽和度”不同的顏色;加入不同分量的黑色,可得到“明度”不同的各種色彩。補色加入復色中會使顏色變暗、甚至變為灰色或黑色,所以一些學生在畫新娘或日妝時,妝面顯得臟、花,就是沒有掌握好補色和復色的關系。另除金屬閃光色(如金、銀閃光色)以外的顏色,稱為本色。

一、顏色的功能

色彩安排在彩妝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合理的配色能夠使妝面更立體,揚長避短,起到更好的修飾作用。色彩也有自己的語言,例如:紅、橙、黃系列,使人聯想到太陽、火焰而產生熱烈、溫暖的感覺。冷色調:如綠、藍、紫顏色系列,使人產生涼爽、高貴的感覺。降低色彩的鮮艷度,可避免產生補色殘像;色彩多而雜的配色,降低照明光的顏色接近自然光時可防止眼睛和全身的疲勞。紅色,是強烈的刺激色,又叫興奮色,多用于提示危險的標志;黃色,是醒目色,在交通管理中,用作警示的作用;藍色,是冷色,具有平靜、涼爽的特點;綠色,是背景色,對人的心理不起刺激作用,不易產生視覺疲勞,給人以安全感。其他顏色,也有廣泛的應用,尤其是白色,具有減色作用,減少強烈的色彩時,加入適量的白色來解決。

二、顏色的測定和評判

查看全文

服裝配色要因人而異

首先,服裝配色要與年齡、體型相協調不同年齡的人,在穿著打扮上應各有特點。少年兒童天真爛漫、稚嫩可愛,在穿著上就要避免成人化。其服裝的配色宜花哨自由,色彩鮮艷濃厚、對比強烈、明亮歡快。如大紅、粉紅、天藍、嫩綠、明黃、象牙白等色彩適于童裝。青年人朝氣蓬勃、風華正茂。在服飾上應穿出自己的色彩,并突出青春美。一般來講,青年人的服裝用色應力求明快、鮮艷,宜選擇彩度較純的黃色、綠色以及海藍、銀灰、雪青、洋紅等色。

身材矮胖的青年,不要穿色彩對比強烈的上下裝及橫條紋或大方格衣服,而應采用單色、明度對比不大的調和色。瘦長苗條的姑娘宜穿紅色、黃、橙等暖色服裝,因為明亮的暖色可使人顯得豐滿。身材高大的女青年,服裝不宜采用大面積的鮮艷色彩,不宜穿上下一色的套裝,要以一個基本色調為主,加以適當的色彩點綴,不宜穿豎條紋的衣服。

來源:中國公關禮儀網首先,服裝配色要與年齡、體型相協調不同年齡的人,在穿著打扮上應各有特點。少年兒童天真爛漫、稚嫩可愛,在穿著上就要避免成人化。其服裝的配色宜花哨自由,色彩鮮艷濃厚、對比強烈、明亮歡快。如大紅、粉紅、天藍、嫩綠、明黃、象牙白等色彩適于童裝。青年人朝氣蓬勃、風華正茂。在服飾上應穿出自己的色彩,并突出青春美。一般來講,青年人的服裝用色應力求明快、鮮艷,宜選擇彩度較純的黃色、綠色以及海藍、銀灰、雪青、洋紅等色。

身材矮胖的青年,不要穿色彩對比強烈的上下裝及橫條紋或大方格衣服,而應采用單色、明度對比不大的調和色。瘦長苗條的姑娘宜穿紅色、黃、橙等暖色服裝,因為明亮的暖色可使人顯得豐滿。身材高大的女青年,服裝不宜采用大面積的鮮艷色彩,不宜穿上下一色的套裝,要以一個基本色調為主,加以適當的色彩點綴,不宜穿豎條紋的衣服。

查看全文

同一色配色在服裝設計中的表現技巧

1服裝配色影響因素

1.1人

為了更好地對服裝設計的人文特性進行體現,在開展服裝配色工作時,需要對穿著者膚色、體型以及年齡進行充分考慮。人的體型不僅具有胖瘦之分,且會隨著年齡的變化而產生一定的差異。通過合理配色方式的應用,能夠對人的身形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與缺陷進行彌補。例如,較胖體型人可以設計深色服裝,較瘦體型人可以設計淺色服裝等。此外,在實際配色時,也需要具有良好的針對性,即根據人的特點對一個合適的主色調進行選擇,并以此為基礎對其他顏色進行搭配,以起到調和、彌補的作用。

1.2面料

目前,可以被應用到服裝設計中的材料類型越來越多。材料類型的不同,其在色彩、光桿以及質地等方面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對此,在實際進行服裝配色時,需要對不同服裝面料所產生的不同效果進行充分考慮,并根據面料特征在服裝樣式確定后對服裝的紋理以及顏色進行考慮,以達到最佳的效果。例如,毛料具有光澤以及彈性的特點,將其染成灰色調顏色,能夠體現出高貴大方的特點;絲綢具有質地輕薄的特點,輔以明快顏色的應用,更能夠使人感受到活力。此外,很多面料以及紡織物在經過工藝處理后能夠獲得不同類型紡織品的外觀效果。通過對顏色同質地間關系的科學把握,能夠使服裝本色具有更為統一、協調的特征。

1.3環境

查看全文

計算機測色與配色課程教學分析

【摘要】闡述了《計算機測色與配色》課程定義、課程教材選用與教學標準,分析了本課程原理、儀器使用及操作指南,指出了計算機測色與配色儀在教育教學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認為課程應充分利用高校實驗實訓場地和各地行業企業相關資源,為學生提供階段性實訓實驗操作,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計算機測色與配色;淺析;課程

《計算機測色與配色》課程主要是介紹顏色科學基本原理和計算機測色和配色基礎,讓高等院校學生掌握儀器測色配色原理和紡織印染有關的顏色科學應用領域基礎問題,主要是染色布面色差評價、顏色分類及管理和白度等。學習內容包括:顏色光學簡介及測色、配色原理、測色配色儀器及其計算機配色在紡織印染中的應用。國際照明委員會(InternationalCommissiononil-lumination,簡寫為CIE)是一個非盈利性國際標準化組織,在很久以前就推出了一系列國際化色彩、視覺和照明標準,包括全世界正在廣泛使用的色度學規定和測色方法[1~3]、計算機測色與配色儀器使用及操作指南和在使用過程中注意事項等。通過對《計算機測色與配色》課程的學習,一方面要讓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對計算機測色與配色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同時要求掌握計算機測色與配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觀點;另一方面要使得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能夠熟練運用計算機測色與配色軟件,真正掌握相應的技術要領,以期達到熟練操作計算機測色與配色系統目的。

1《計算機測色與配色》課程及課程教材選用與教學標準

《計算機測色與配色》課程以計算機輔助測色與配色為主線,對培養方案、選用教材、教師安排、教學標準、教學體系、授課學時和實踐教學環節等進行了重構,增加了計算機測色與配色企業和行業實踐實操等教學內容,把《計算機測色與配色》相關知識體系、職業技能、方式方法等融入到各個教學項目之中,有效地實現了教中學,學中做、做中學和教學做合一,很好地解決了全國輕工化工類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學以致用、學好善用的問題?!队嬎銠C測色與配色》課程采用以項目為導向,以任務為驅動,以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為主線,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職業教育的特點[4]。《計算機測色與配色》課程教材選取原則:注重課程的知識系統結構,貫徹以培養計算機測色與配色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同時要以滿足輕工化工相關專業自身需求為目標,突出動手實踐的工作過程、強調計算機測色與配色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技術技能和專業素養相結合、理論實踐一體化的職業教育教材。因此,近年來選用了中國紡織出版社的“十一五”“十二五”部委級規劃教材,其主要有:董振禮主編,測色與計算機配色,中國紡織出版社,2007年版[5];參考的教材和教學資料主要有:徐海松主編,《計算機測色與配色新技術》,中國紡織出版社,1997年版;金遠同主編,《測色配色CAD應用手冊》,中國紡織出版社,2001年版;楊曉紅主編,《測色配色應用技術》,中國紡織出版社,2010年版[6~8];同時還參考了三明醫學科技職業學院染整技術專業制定《計算機測色與配色》課程標準以及相關必修課程標準、學習情境設計表、顏色科學和相關的外文書籍和期刊、教學課件、教學視頻、企業標準和項目評價表等。

2《計算機測色與配色》原理、儀器使用及操作指南

查看全文

服裝配色的基本方法

服裝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色彩。人們經常根據配色的優劣來決定對服裝的取舍,來評價穿著者的文化藝術修養。所以服裝配色,是衣著美的重要一環。服裝色彩搭配得當,可使人顯得端莊優雅、風姿卓著;搭配不當,則使人顯得不倫不類、俗不可耐。要巧妙地利用服裝色彩神奇的魔力,得體地打扮自己,就要掌握服裝配色的基本原理。

服裝色彩的搭配,一般來說,有3種方法。

一是同種色相配。這是一種簡而易行的配色方法。即:把同一色相,明度接近的色彩搭配起來。如深紅與淺紅、深綠與淺綠、深灰與淺灰等。這樣搭配的上下衣,可以產生一種和諧、自然的色彩美。

二是鄰近色相配。把色譜上相近的色彩搭配起來,易收到調和的效果。如紅與黃、橙與黃、藍與綠等色的配合。這樣搭配時,兩個顏色的明度與純度最好錯開。例如用深一點的藍和淺一點的綠相配或中橙和淡黃相配,都能顯出調和中的變化,起到一定的對比作用。

三是主色調相配。以一種主色調為基礎色,再配上一二種或幾種次要色,使整個服飾的色彩主次分明、相得益彰。這是常用的配色方法。采用這種配色方法需要注意:用色不要太繁雜、零亂,盡量少用、巧用。一般來說,男性服裝不易有過多的顏色變化,以不超過3種顏色為好。女子常用的各種花型面料,色彩也不要過于堆砌,色彩過多,顯得太浮艷、俗氣。

不同色彩相配,常采用對比手法。在不同色相中,紅與綠、黃與紫、藍與橙、白與黑都是對比色。對比的色彩,既有互相對抗的一面,又有互相依存的一面,在吸引人或刺激人的視覺感官的同時,產生出強烈的審美效果。因此,鮮艷的色彩對比,也能給人和諧的感覺。如紅色與綠色是強烈的對比色,配搭不當,就會顯得過于醒目、艷麗。若在紅與綠衣裙間適當添一點白色、黑色或含灰色的飾物,使對比逐漸過渡,就能取得協調。或者紅、綠雙方都加以白色,使之成為淺紅與淺綠,看起來就不那么刺眼了。

查看全文

服裝配色要與膚色相協調

膚色白皙的人,在服色的選擇上受限制較少,宜選擇的顏色范圍較寬,不論穿淺色衣服還是深色衣服都較為適宜,穿上淺色衣服顯得瑩潔、柔和、素雅;穿上深色服裝則與白皙的皮膚形成對比,會使膚色顯得更白凈。膚色較黑的人,一般不適宜穿黑色服裝及素雅的冷色調和深暗色調的服裝,如墨綠、絳紫、深棕、深藍等色。因為穿著深色衣服,會顯得黑粗、老相。應選用色彩濃艷的亮色,如橙色、明黃色等,即可襯托出黝黑肌膚富有健美感?;蜻x用海藍、翠綠、玫紅、米色等淺色調的服裝,可增添明朗感。膚色偏黃的人,不宜選擇檸檬黃、白色、黑綠色、黑色及深灰色等,以避免臉色更焦黃,增加“病態”感。應該穿紅色、粉紅、米色或棕色服裝。

查看全文

色彩構成教學模式論文

摘要: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很多弊病,阻礙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對色彩構成教學模式,從配色能力培養、設計用色、采用高科技手段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關鍵詞:色彩構成教學模式色彩設計

l色彩構成的概念

在藝術設計專業造型基礎教學中,論文其構成教學包括平面構成、色彩構成和立體構成,即所謂三大構成。而色彩構成是繼寫生等架上繪畫訓練之后又一個比較系統和完整的認識色彩理論,掌握色彩形式法則的藝術設計專業獨立的基礎科目。它是探討色彩物理、生理和心理特征,通過調整色彩關系(對比、調和、統一等)以獲得良好色彩組合的學說。是具有方法論意義的構成體系之一。

色彩構成還能夠豐富學生的設計思維,提高審美的判斷能力和倡導創新的變革精神。色彩構成的學習和掌握直接關系到今后設計作品中色彩修養和創意水平的高低。

2傳統色彩構成教學模式及存在問題

查看全文

中職公共藝術教學思考

通過色彩了解事物是人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中職公共基礎必修課《公共藝術(美術篇)》拓展模塊第六單元第二節“色彩構成”,旨在引導學生掌握色彩構成的基礎知識,感受不同色彩構成給人的不同體驗,提升學生對色彩的敏感度和審美能力,教學對象為非工藝美術專業的學生。但色彩構成不像繪畫、雕塑、建筑等知識是具象存在的,對中職學生而言,學習難度較大。怎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是筆者一直思考的問題。

一、教學難點分析

1.概念多且不易理解。“色彩構成”的概念多且不易理解,由“色彩基礎”知識和“構成設計”知識組成,共十幾個要點:色彩的產生、色彩3要素(色相、明度、純度)、色彩的混合(加法混合、減法混合、中性混合)、色彩的冷暖、色彩的輕重、色彩的前進后退感、色彩的象征、色彩的對比、色彩的調和(同一調和、分割調和、面積調和)與色調等。而學習“色彩的混合”“色彩的調和”等知識時,又需要建立在理解、掌握“色彩的產生”“色彩3要素”的基礎上,它們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增加了學習難度。一旦學生前期學習不扎實,就容易混淆知識點,阻礙后續學習。2.手繪提高了學生的學習門檻?!耙允掷L的方式繪制24色色相環及色彩構成設計圖”是傳統“色彩構成”教學中常見的環節。雖然手繪有讓學生鍛煉繪畫功底、感受真實筆觸等優勢,但也存在不足。如,學生無法自由地修改作品,畫錯一筆可能導致整張畫紙作廢,重畫耗時并且對積極性打擊較大。又如,“擠出多少黃色顏料與藍色顏料,混合后才能成為想要的綠色”“如何畫出漸變的顏色”等技巧需要多次練習才能熟練掌握。這使有些原本愿意學習的學生產生畏難心理。因此,手繪并非總是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時反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門檻。3.學生練習的形式單一學生練習的形式單一,主要是賞析、手繪色彩構成設計圖。學生對色彩構成設計圖缺乏直觀認識和情感體驗,賞析其用色方法和意義時,容易導致答案千篇一律、生搬硬套;手繪色彩構成設計圖難度較大,學生往往無從下手。最終,不少學生以“旁觀者”身份勉強完成學習,審美能力提升有限。

二、教學改進建議

1.增強教學趣味。針對“色彩構成”概念多且不易理解的問題,教師要增強教學趣味。教學“色彩基礎”類知識時,教師要多提供直觀體驗,注重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理解概念。如,教學“色彩的產生”“色彩3要素”時,可重疊三色透明紙、排列彩色光束、展示色相環等進行。又如,教學“色彩的輕重”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現場體驗色彩的輕重對比———用卡紙制作兩個邊長20cm的正立方體紙盒,一個涂成白色,一個涂成黑色,同時放置在講臺上,先讓學生猜兩個盒子哪個輕、哪個重,多數學生會說:“白色的輕?!痹僬垖W生到講臺上,通過手提感受盒子的重量。當他們為最初的回答所困惑,懷疑兩個盒子是否一樣重時,教師再用電子秤稱量,證明兩個盒子一樣重,最后得出結論:“不同的色彩給人不同的視覺感受,它讓黑色盒子看起來比白色盒子‘重’,這就是‘色彩的輕重’?!逼鋵?,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應用了“色彩基礎”知識的案例,有助于讓學生直觀感受并理解色彩的概念。如,快遞包裝紙盒通常選用淺棕色,除成本因素,還考慮到淺棕色包裝盒會使快遞員在送貨時感覺輕一些;室內燈光照明多用青白色白熾燈,而不是暖色燈,原因在于青白色光使人感覺時間過得快、不煩躁,有利于持續工作和學習。教學“構成設計”類知識時,教師要結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進行。如,教學“面積調和”時,可展示蒙德里安的作品《紅、藍、黃、構圖》;教學“同一調和”時,可展示梵高的作品《向日葵》……一個知識點對應一個作品,方便學生識記,又使學生覺得“構成”易學易懂,對“色彩”有更深的理解。2.運用信息技術降低學習門檻。教師要運用信息技術降低學習門檻,讓學生把精力集中于選擇色彩和探索配色方案,提高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如,Windows系統自帶的畫圖工具或Photoshop都是不錯的選擇。借助它們,學生能夠自由地選取顏色,免去手繪調色的煩惱;能直觀地看到RGB、HSB的具體數值,通過增減數值使顏色變化,更好地理解色彩理論知識;學生可以反復修改配色直至滿意,節約了時間,也節約了顏料、畫筆、紙張等畫材;還可以尋找現成的照片或圖片資源,吸取喜歡的顏色,記住數值后直接使用。當然,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用專業軟件輔助學習,如在線顏色配色器ColorSchemeDesigner。學生可以點擊軟件中色環的任意一處,選定一個顏色作為主色,接著選擇色環上方的配色類型標簽“單色搭配”“互補色搭配”“三角形搭配”“矩形搭配”“類似色搭配”“類似色搭配互補色”中任意一種,由配色器根據所選配色類型,自動生成3個輔助色或互補色,與主色一起構成一組4色配色方案,并顯示每種顏色的RGB值,軟件下方還能自動生成配色預覽及這套配色在網頁設計中的應用效果。相比于Windows自帶的畫圖工具,ColorSchemeDesigner更直觀、更專業。不僅能訓練學生選擇顏色的能力,讓學生在反復操作中不斷鞏固“配色類型”等概念,還能拓寬他們的思路。3.豐富學生練習的形式。教師要豐富學生練習的形式,或布置貼近學生生活的色彩構成設計作業,或引導學生討論“生活中有哪些應用色彩構成知識的例子”,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于筆者而言,通過在線裝修配色器和手機APP布置練習是最常用、高效的兩種形式。在線裝修配色器提供了樣板房、功能區的效果圖,學生可以點擊工具欄中的“墻壁”“地板”“燈光”等標簽,針對性選擇顏色、材質完成裝修配色。學習任務具體、直觀,學生容易上手。如,“色溫低于3000K的光源容易使人放松,適合作為閱讀光,搭配原木色地板、淺綠色沙發、白色書架,適合營造溫馨氛圍”“色彩不夠活潑時,將沙發、茶幾等家具的顏色換成深綠、深藍或深紅色,能讓色彩靈動”等知識,學生容易掌握。當然,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操作、自由配色,等學生完成自己的方案,再總結提升,使學生的操作過程,成為加深理解、實際應用“色彩構成”知識的過程。服裝色彩搭配是色彩構成知識在學生身上應用的直接體現,也是學生審美水平的外在表現。通過APP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APP上動手搭配服裝,不僅學生喜歡,還能把手機變成學生學習的工具。第一種是面料設計類APP。它有各種穿著無色服裝的模特圖,學生可選擇不同色板和底紋給服裝上色,還可調節色彩明度、縮放底紋大小、調整底紋位置完成個性化設計。第二種是服裝搭配類APP。它有衣柜、試衣間、網友作品展示等功能區,相比面料設計類APP,它側重成品服飾搭配,更貼近生活需求。學生甚至可以導入自己的照片,把自己作為模特;或添加工作場景、旅游場景、酒店場景等,根據不同場景選擇不同的服裝配色,十分有趣,練習效果好。

總之,教學“色彩構成”時,教師要根據非工藝美術專業學生的特點,而不是直接套用工藝美術專業學生的學習標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色彩構成知識,達到掌握審美方法、提高審美能力的目的。

查看全文

居室設計色彩管理論文

前言

家,對于人們而言再熟悉不過了;顏色,生活中無處不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趨提高,人們在居家設計方面也越來越發費心思,人們巧用各種外力來裝扮生活的港灣。而色彩卻可以賦予家居奇妙的表情。單純的色彩源自大地,能展露出表情的居室顏色卻是發自內心的。不同的顏色能給人們不同的感受,而相同的顏色也能帶給人們不同的感受。色彩能表達自我、展現個性,我們應善于發現色彩,利用色彩的不同屬性,利用色彩的不同搭配效果來喚出層次,喚出不同的生活情調,裝點精彩的家。

淺談居室設計的色彩運用

隨著社會的日益繁榮,隨著個人的經濟能力成長到一定的程度,更好的居家生活品質成為隨之而至的生活目標。“執子之手,與子攜老”,當人們經歷了追逐、拼搏、浪漫和收獲之后,在穿越時空的濃濃情緣牽引下,家便成為了溫馨的港灣。

家,也有表情。他無一例外地隱藏在鋼筋混凝土的都市里,也無一例外地通過清一色“四白落地”的格局構成了四方空間,我們的的確確感受到的是怎樣的表情?最佳的室內設計是形狀、空間、冷暖、質地和色彩的和諧搭配,而色彩是每項設計所不可缺的基本組成部分。色彩對人類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色彩無處不在,人們獲取的外界信息中80%是通過視覺完成的,75%—90%的人體活動是由視覺引起的。從色彩的實驗可以證明,在正常狀態下觀察物體時,首先引起視覺反應的就是色彩,其次才是形狀、質感等①。居室空間中的色彩時常意味著居住者情感的宣泄或流露,同時色彩也影響著居住者的情緒,甚至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當居住者選擇了某種屬于自己的色彩并將自己融入這個特定的環境中,他就和這個色彩空間一樣,擁有了自己的專屬表情。

所有的色彩都有三種重要的屬性:色相、明度和純度,被稱之為色彩立體。紅、黃、藍是減色法的三原色,所有其他色彩都是這三種色的衍生色。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波長,可綜合分為12個色系:給人漂亮感覺的亮粉紅色、奶油色,這些色令人覺得可愛、天真;黃色、橙色,這些色令人覺得輕松、快活;紅色充滿生氣,令人覺得強烈、大膽;柔和的粉紅色系讓人們覺得羅曼蒂克;米色系體現著暖和和自然,這些色令人覺得溫柔、樸素;玫瑰色、淡紫色令人覺得雅致、優美;清爽、自然的嫩草色,令人覺得淡雅、爽快;褐色系、藍色令人覺得素雅、漂亮,不乏一種時髦的氣息;典雅的深咖啡色、深橄欖色令人覺得穩重、沉著;清澈的淡藍色系令人覺得樸素、爽快;清爽、輕快的藍色、綠色令人覺得輕松、舒爽;而深藍、黑色則是摩登的代表。同時我們也可以用配色法將這些顏色搭配使用,會創造出各種不同的效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