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基金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1 14:55:5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社會保障基金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社會保障基金監管思考
社會保障基金是一項特殊的公共基金。目前我省社會保障基金主要包括各項社會保險基金、企業年金、補充醫療保險基金以及通過其他合法渠道籌集的社會保障專項資金等。社會保障基金是社會保障制度的經濟基礎,社會保障制度的穩定運行,有賴于社會保險基金的支撐。基金管理好壞,監督工作是否得力,監督機制是否健全,直接關系基金的安全和完整,影響社會保障制度的順利實施,影響社會的穩定。黨中央、國務院對基金監管工作十分重視,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強化社會保險基金征繳、規范基金監管和確?;鸢踩拿鞔_要求。目前,我省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情況總體上是好的,為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及時支付醫療、失業等各項保險待遇提供了基金保障,省委省政府對此也給予了充分肯定。但我們應清醒地看到,我省社保基金監管還存在著不少問題,確保基金安全完整的任務還非常艱巨。為了做好我省社保基金的管理工作,我們對全省社保基金的管理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學習掌握了國家和我省社?;鸸芾矸矫娴姆ㄒ幒驼?,調查統計了全省的社保基金收、支、存情況,并赴有關市縣調研、召開座談會,對進一步做好社?;鸨O管工作進行了一些思考,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一、我省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的基本情況
(一)社會保障基金監管政策體系初步建立。
近幾年來,各項社會保障基金收支規模越來越大,加強管理和監督的任務也越來越重。勞動保障部會同有關部委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政策、規章來規范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運作,主要有:《社會保險基金財務制度》、《關于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管理中有關違紀問題處理意見的通知》、《社會保險基金行政監督辦法》和《社會保險基金監督舉報工作管理辦法》、《社會保障基金現場監督規則》、《關于加強社會保障基金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社會保險稽核辦法》和《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等。在此基礎上,我廳會同省財政廳制定了《浙江省社會保險基金財務制度實施細則》,并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細則規定了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納入單獨的社會保險基金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顚S?,任何地區、部門、單位和個人均不得擠占挪用,也不得相互擠占和調劑等,為規范我省社會保障基金監管提供了依據。同時我廳還聯合財政廳等有關部門,轉發了《關于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管理中有關違紀處理意見的通知》以及《關于加強社會保障基金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等,制定了《社會保險基金行政監督辦法實施意見》和《社會保險基金監督舉報工作管理辦法實施意見》。通過上述制度政策的實施,為我省社會保險基金監管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也為基金的規范管理創造了條件。
(二)社會保障基金財務會計制度執行比較規范。
各經辦機構能執行基金的財務、會計制度,在基金的籌集、使用上,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收入納入財政專戶,??顚S茫傮w上能按規定使用基金,按基金會計制度要求,分險種建帳,如實反映各險種的基金收支情況。
社會保障基金監管
一、社會保障基金監管的典型方式及其比較,
國際上通常將監管方式分為兩類:
(一)審慎型監管—
即根據審慎原則對基金進行監管。監督機構不對基金資產的具體安排做任何數量化的規定,但要求投資管理人的任何一個投資行為都要像一個“謹慎人”對待自己資產一樣考慮各種風險因素。有如下四個主要特點:一是強調基金管理者對基金持有人的誠信義務以及基金管理的透明度,打擊欺詐行為,保護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二是要求對基金資產進行多樣化的組合,避免風險過于集中;三是限制基金管理者進行自營業務;四是鼓勵競爭。在這種監督模式下監督機構較少干預基金的日?;顒?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審計師、精算師等市場中介組織對基金運營進行監管,只是在當事人提出要求或基金運營出現問題時才介入;這種監督模式給基金管理者依靠專業背景進行投資以很大的發揮空間。
(二)嚴格限量監管
即預先配置好各種資產在總資產中的比例,然后按照既定的比例投入資金。其主要特點:監督機構獨立性強,權力較大,除了要求基金達到最低的審慎性監管要求外,還對基金的結構,運作和績效等具體方面進行限制性的規定。監督機構根據這些規定,通過現場的和非現場的監管方式密切監控基金的日常運營。
我國社會保障基金審計探究
一、社會保障基金審計的理論基礎
(一)受托責任與社會保障基金審計。受托責任的概念來源于財產權。在社會經濟活動中,財產所有者將其擁有的財產托付給他人進行管理、計劃、決策時即產生了受托責任。受托責任關系一般涉及委托人和受托人兩個當事人。受托責任即為財產的受托人對財產的委托人承擔有解釋、說明其受托財產的保值、增值活動的義務。受托責任其責任主要表現在行為和報告這兩個方面,行為責任是指是否按要求管理受托經濟資源,報告責任則是指提供的財務信息是否合法。受托責任與任何審計活動都是相輔相成的。社會保障基金審計作為審計活動的一種,也與受托責任存在必然的聯系,投保者購買社會保障基金并非自己直接購買,通常是通過公司或其他機構代繳,這種代繳行為就是受托經濟關系,其審計活動也和受托責任息息相關。
(二)公共受托責任與社會保障基金審計。相對于受托責任理論,公共受托責任理論是其發展的更高階段。社會公眾作為委托人,在信息優勢和所有權不對等的情況下,對公共受托責任產生了需求。因此國家財富的所有者———人民由于缺乏信息優勢,將國家財富委托給政府進行管理,使政府擁有管理國家各項事務的權力;同時政府在遵守各種法律規章制度的基礎上,避免權力的濫用,以保證這些財富的安全與完整,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并向社會公眾公開相關信息。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的運營采取的主要是管理的形式,社會保障部門并不是基金的所有者,而是委托經營者,這就表明在社會保障基金的運營上存在著公共受托經濟責任。同時我國社會保障基金審計主要依賴于政府行政機構,審計機關相當于是委托審計機構,其本質也是一種公共受托關系。因此,公共受托關系體現在社會保障基金的各個方面,這也體現了審計的重大意義,無論是運營部門還是審計部門對社會保障基金都具有公共受托責任。
二、我國社會保障基金審計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審計法律基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還沒有完整的社會保障方面的法律出現。由于沒有統一的法律規范,導致我國負責各個不同單位性質社會保障審計工作的政府部門,站在各自的立場,自行制定了相關政策,自成一派,這就使得社會保障體系變得混亂,使其權威性和強制性得不到保證。由于沒有強有力的法律,對社會保障機構的職責沒有構成約束,越來越多的基金運營者利用法律的空隙,非法套取社?;穑鴮徲嫴块T也由于沒有法律作為依據,審計監管形同虛設。
(二)基金擠占挪用現象突出,監督不到位。從審計署對企業進行的關于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的財務專項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企業財務中存在占用社會保障基金挪為他用的現象。
社會保障基金審計監督制度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社會保障基金的審計監督,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受益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對本市行政區域內社會保障基金繳納、征收、籌集、支付、保值增值、使用情況以及其他有關事項的真實、合法和效益進行的審計監督。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社會保障基金包括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基金;救濟、救災、扶貧等社會救濟基金;住房公積金和發展社會福利事業的社會福利基金,以及國家規定的其他社會保障基金。
第三條市審計機關負責本市社會保障基金的審計監督。縣(市、區)審計機關在職權范圍內或者根據市審計機關的授權進行審計監督。
財政、勞動保障、民政、房管等政府部門和殘聯等社會團體,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審計機關做好社會保障基金的審計監督工作。
第四條審計機關對社會保障基金的審計監督,可以進行全面審計或者專項審計,也可以進行審計調查。
社會保障基金審計監督制度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社會保障基金的審計監督,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受益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對本市行政區域內社會保障基金繳納、征收、籌集、支付、保值增值、使用情況以及其他有關事項的真實、合法和效益進行的審計監督。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社會保障基金包括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基金;救濟、救災、扶貧等社會救濟基金;住房公積金和發展社會福利事業的社會福利基金,以及國家規定的其他社會保障基金。
第三條市審計機關負責本市社會保障基金的審計監督。縣(市、區)審計機關在職權范圍內或者根據市審計機關的授權進行審計監督。
財政、勞動保障、民政、房管等政府部門和殘聯等社會團體,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審計機關做好社會保障基金的審計監督工作。
第四條審計機關對社會保障基金的審計監督,可以進行全面審計或者專項審計,也可以進行審計調查。
社會保障基金現場監督規則通知
各市、縣(市、區)勞動(人事勞動)保障局:
為貫徹實施勞動保障部《關于貫徹實施〈社會保障基金現場監督規則〉的通知》(勞社廳函〔**〕281號)和《社會保障基金現場監督規則》(勞動社部發〔**〕5號)文件精神,依法開展基金監督,不斷提高現場檢查質量,現結合我省實際,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頒布《社會保障基金現場監督規則》(以下簡稱《規則》)的重要意義
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充分認識《規則》的重要性,認真學習、準確掌握《規則》,增強依法實施基金監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兑巹t》是社會保障基金監管政策法規體系的重要內容?!兑巹t》的頒布實施不僅為建立基金監管制度基本框架充實了新的內容,而且為依法開展現場監督檢查提供了政策依據。各地要結合學習《規則》,積極開展基金監督業務培訓,組織監督檢查人員認真學習社會保障基金監督政策法規和相關專業知識,使其熟知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了解各項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業務流程,掌握金融、財務、會計和審計等知識,精通現場監督檢查程序和方式,不斷提高監督隊伍的專業素質和監管水平。
二、按照《規則》,積極開展現場監督檢查
社會保障基金現場監督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積極探索社會保障基金現場監督檢查的規律,加強與當地財政、稅務、審計、銀行等部門的協調,不斷解決貫徹實施過程中的矛盾和問題。要認真總結過去工作的經驗,搞好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農村社會保險等各項基金管理的現場監督,主動開展社會保險費征繳、保險金支付和管理的監督,逐步加強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管理情況的監督,切實維護社會保障基金的安全完整。
社會保障基金監督管理通知
各自治區、直轄市勞動保障、財政、信息產業、審計、地方稅務、郵政廳(局),中國人民銀行各分行、營業管理部、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
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通過對社會保障基金收支管理的監督檢查,發現瞞報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少繳社會保險費、騙取或違規支付社會保險金等問題時有發生。為進一步加強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確?;鸢踩S護社會穩定,現就加強社會保障基金監督管理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加強社會保障基金監督管理的重要意義
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護廣大社會保障對象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的需要。加強社會保障基金監督管理,確?;鸢踩暾巧鐣U象w系正常運行的前提條件。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社會保障基金監督管理工作,要求建立健全監督管理機制,推動社會保障基金征繳、支付和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保證社會保障基金專款專用,嚴禁擠占挪用。
隨著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保障基金的規模逐步擴
大。由于各地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進展情況不同,有關法規政策不夠完善,社會保障基金監督管理制度還不健全,存在違紀違規等問題。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加強社會保障基金監督管理、確保基金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的重要性、緊迫性,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基金管理規章制度,規范管理運作行為,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查處擠占挪用或其他違規動用社會保障基金的行為,共同做好基金監督管理工作,切實防范和化解基金管理風險,保障基金的安全與完整。各地要加強社會保障基金監督機構和隊伍建設,選配必要的財會、金融、法律等專業人員,充實社會保障基金監督隊伍。
市社會保障基金監督制度
第一條(目的和依據)
為了加強對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保障受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定義)
本規定所稱的社會保障基金,是指由政府部門或者受政府委托的事業組織、社會團體(以下統稱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機構)管理的用于社會保障事業的各類基金和資金。
第三條(原則)
對社會保障基金進行審計監督,應當有利于促進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實現社會保障基金運作的規范化,有利于社會保障基金的收支和管理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
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研究思考
【摘要】本文從社會保障基金投資運營風險的產生出發,分析了我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運營在投資途徑和投資模式、投資運營水平、投資運營法規等幾方面存在的風險,最后從拓寬社會保障基金投資方式、加大社會保障基金投資規模、加強投資監管等幾方面提出了防范風險的建議。
【關鍵詞】社會保障基金投資運營風險
在社會保障基金的運行中,投資運營處于中間環節。現收現付制的社會保障基金,以實現當年的收支平衡、略有節余為基本原則。但是,從征收到支付通常都有一定的間隔時間,存在少量、短期的資金沉淀,需要加強對基金的運營管理,確?;鸬耐暾?、安全,并做好基金的計劃、預算和調劑等工作。對于完全積累制、部分積累制的社會保障基金而言,由于從征收到支付的時間跨度較長,沉淀資金的數額巨大,必須通過投資運營實現基金的保值增值。
社會保障基金在投資運營階段的風險體現為投資的實際收益率與預期收益率之間的差額,即投資收益率不確定性。從原因上看,客觀上有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利率風險等原因,主觀上有投資決策失誤、投資組合選擇不當等原因。
一、社會保障基金投資運營風險的表現
(一)社會保障基金投資途徑和模式單一
市社會保障基金監督制度
第一條(目的和依據)
為了加強對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保障受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定義)
本規定所稱的社會保障基金,是指由政府部門或者受政府委托的事業組織、社會團體(以下統稱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機構)管理的用于社會保障事業的各類基金和資金。
第三條(原則)
對社會保障基金進行審計監督,應當有利于促進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實現社會保障基金運作的規范化,有利于社會保障基金的收支和管理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