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風險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3 05:27:0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審計風險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試論審計風險
審計風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審計理論中,審計風險與審計重要性和審計證據等概念密切相關;在審計實務中,審計風險是審計人員在制定審計計劃、執行審計程序、出具審計報告等階段必須時時加以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筆者在此對審計風險概念作以下論述,以供參考。
一、審計風險的基本涵義
關于審計風險的涵義,目前國內外審計職業界還沒有形成一個完全一致的定義。國際審計準則第25號《重要性和審計風險》將審計風險定義為:“審計風險是指審計人員對實質上誤報的財務資料可能提供不適當意見的風險?!薄睹绹鴮徲嫓蕜t說明》第47號認為:“審計風險是審計人員無意地對含有重要錯報的財務報表沒有適當修正審計意見的風險?!蔽覈丢毩徲嬀唧w準則第9號———內部控制與審計風險》則將審計風險定義為:“審計風險,是指會計報表存在重大錯報或漏報,而注冊會計師審計后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币陨先齻€定義,雖然對誤報的界定范圍有所不同,如國際審計準則界定為“實質上”,我國獨立審計準則界定為“重大”,而美國審計準則界定為“無意”行為,而非有意為之;但是對審計風險基本涵義的表述是一致的,即審計風險是指審計人員對存有重大錯報和漏報的財務報表,審計后卻認為該重大錯報和漏報并不存在從而發表與事實不符的審計意見的風險。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審計風險由兩方面風險構成:一方面是財務報表本身存在重大錯報和漏報的風險,另一方面是審計人員審計后表示該報表并不存在重大錯報和漏報的風險。也就是說,審計風險是客觀的存在和主觀的努力的結合:客觀存在可以通過主觀努力去調節,但主觀努力又受成本效益原則的約束,因而審計風險具有下面三種具體表現形式。
二、審計風險的三種形式
1.評估審計風險。評估審計風險是指審計人員接受某審計項目后,在初步了解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的基礎上,采用一定的審計手段,所評估的該項目可能存在的審計風險。評估審計風險主要與被審計單位本身的各方面情況有關。被審計單位的規模越大、經營性質越復雜、內部控制越弱、管理當局的可信賴程度越低,則評估審計風險也就越高。評估審計風險是導致財務報表產生重大錯報和漏報的可能性,是客觀的存在,它不受審計人員的影響和控制。
2.可接受審計風險??山邮軐徲嬶L險是指審計項目完成后,審計人員或會計師事務所準備承擔或可以接受的審計風險??山邮軐徲嬶L險主要受以下三個因素控制:①會計師事務所的風險承受能力:會計師事務所的風險承受能力越強,可接受審計風險也就可以越高。會計師事務所的風險承受能力則主要取決于事務所的規模、經濟實力以及法律責任的承擔能力等。②財務報表和審計報告使用者的情況:財務報表和審計報告的使用者素質越高、范圍越廣,對財務報表和審計報告的利用程度越高,可接受審計風險就越低。③行業之間的競爭情況:會計師事務所之間的競爭越激烈,可接受審計風險也就越低??山邮軐徲嬶L險是審計人員或會計師事務所主觀確定的,其與評估審計風險的差異,即為需要主觀努力的程度,是決定審計項目取舍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
試論審計風險
審計風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審計理論中,審計風險與審計重要性和審計證據等概念密切相關;在審計實務中,審計風險是審計人員在制定審計計劃、執行審計程序、出具審計報告等階段必須時時加以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筆者在此對審計風險概念作以下論述,以供參考。
一、審計風險的基本涵義
關于審計風險的涵義,目前國內外審計職業界還沒有形成一個完全一致的定義。國際審計準則第25號《重要性和審計風險》將審計風險定義為:“審計風險是指審計人員對實質上誤報的財務資料可能提供不適當意見的風險?!薄睹绹鴮徲嫓蕜t說明》第47號認為:“審計風險是審計人員無意地對含有重要錯報的財務報表沒有適當修正審計意見的風險?!蔽覈丢毩徲嬀唧w準則第9號———內部控制與審計風險》則將審計風險定義為:“審計風險,是指會計報表存在重大錯報或漏報,而注冊會計師審計后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币陨先齻€定義,雖然對誤報的界定范圍有所不同,如國際審計準則界定為“實質上”,我國獨立審計準則界定為“重大”,而美國審計準則界定為“無意”行為,而非有意為之;但是對審計風險基本涵義的表述是一致的,即審計風險是指審計人員對存有重大錯報和漏報的財務報表,審計后卻認為該重大錯報和漏報并不存在從而發表與事實不符的審計意見的風險。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審計風險由兩方面風險構成:一方面是財務報表本身存在重大錯報和漏報的風險,另一方面是審計人員審計后表示該報表并不存在重大錯報和漏報的風險。也就是說,審計風險是客觀的存在和主觀的努力的結合:客觀存在可以通過主觀努力去調節,但主觀努力又受成本效益原則的約束,因而審計風險具有下面三種具體表現形式。
二、審計風險的三種形式
1.評估審計風險。評估審計風險是指審計人員接受某審計項目后,在初步了解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的基礎上,采用一定的審計手段,所評估的該項目可能存在的審計風險。評估審計風險主要與被審計單位本身的各方面情況有關。被審計單位的規模越大、經營性質越復雜、內部控制越弱、管理當局的可信賴程度越低,則評估審計風險也就越高。評估審計風險是導致財務報表產生重大錯報和漏報的可能性,是客觀的存在,它不受審計人員的影響和控制。
2.可接受審計風險??山邮軐徲嬶L險是指審計項目完成后,審計人員或會計師事務所準備承擔或可以接受的審計風險??山邮軐徲嬶L險主要受以下三個因素控制:①會計師事務所的風險承受能力:會計師事務所的風險承受能力越強,可接受審計風險也就可以越高。會計師事務所的風險承受能力則主要取決于事務所的規模、經濟實力以及法律責任的承擔能力等。②財務報表和審計報告使用者的情況:財務報表和審計報告的使用者素質越高、范圍越廣,對財務報表和審計報告的利用程度越高,可接受審計風險就越低。③行業之間的競爭情況:會計師事務所之間的競爭越激烈,可接受審計風險也就越低??山邮軐徲嬶L險是審計人員或會計師事務所主觀確定的,其與評估審計風險的差異,即為需要主觀努力的程度,是決定審計項目取舍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
綜述審計風險防治
一、清理改制中遺留下來的問順,強化杜會審計的獨立性
我國的會計師事務所成立時,大多是由一個或多個以上的國家機關,事業組織或大專院校發起設立,長期以來,會計師事務所“掛靠”再發起單位之下,顯然其能否做到獨立就令人十分懷疑,更難以表明其所持立場的客觀公正性.這種傳統管理體制嚴重阻礙了事務所功能的正常發揮,所以,國家規定所有的事務所在98年底要與原掛靠單位脫鉤,向合伙制或有限責任制發展。性質轉變了,但其中遺留的問題卻很多,因此,我們要隨著向市場經濟的過渡,將審計推向市場,在行業協會的管理和指導下,樹立風險管理的觀念,使其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法人主體。
二、審慎選擇被審計單位
大量的審計訴訟案例說明,被審計單位的經營背景對審計風險的形成有重要影響。被審計單位的經營環境,業務狀況,內控制度及管理人員的素質,管理方式等都會帶來審計風險。因此,注冊會計師在接受委從以下幾方面來考慮委托業務的可接受性。
(一)客戶品行端正,信譽良好??蛻艟哂姓钡钠犯?,則出現差錯和舞弊行為的可能性就小,固有風險就低;反之,固有風險就很高,即使擴大審計測試的規模,審計人員也難以使總體審計風險降低到社會可接受的水平內。
(二)應盡可能詳細了解委托單位的業務狀況。注冊會計師面臨著許多形形色色的行業,每個行業都有其經營特點,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業務越復雜,審計的相對風險就越大,有時既使注冊會計師能搜集到很多有說服力的審計證據,但也很難揭示經濟業務的實質,因此,在承接業務時,注冊會計師應充分估計這一風險,采取相應的措施防患于未然。
會計風險與審計風險差異思索
風險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普遍存在于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在人類的會計活動和審計活動之中,同樣無時無刻不面臨著會計風險與審計風險。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生活的日益復雜,會計風險與審計風險的影響與日俱增。本文試圖就兩者之間的關系作一比較,研究它們的關系,探索它們的本質,以正確區分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盡可能地防范、減少、規避風險,更好地保護財會、審計人員的利益。
一、會計風險與審計風險
風險與不確定性密切相關。不確定性是指人們對未來事項的結果所持的懷疑態度。由于人類認識能力的局限性和客觀世界的復雜性,風險是客觀存在的,而且,風險具有不確定性。關于會計風險的研究,理論界鮮有涉及,但會計風險卻在時刻影響和制約著財會人員的行為。一般認為,會計是根據會計準則或制度的規定對有關的經營信息進行確認、計量和披露,以及利用其對經濟活動進行監控的過程,取得有助于經濟決策的信息。會計工作的最終成果表現為財務會計報告,真實、理想的財務會計報告應能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真實信息。然而,由于主客觀因素的限制,這種信息不可避免地存在著與現實的差異,從而誤導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我們把這種由于錯報、漏報會計信息,使會計報表反映失實乃至誤導報表使用者而給其帶來損失的風險,稱為會計風險。審計風險的研究較為成熟。國際審計準則第6號《風險評估和內部控制》指出“審計風險是指審計師對含有重要錯誤的財務報表表示不恰當審計意見的風險?!敝袊詴嫀焻f會在《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9號———內部控制和審計風險》中將審計風險定義為“審計風險,是指會計報表存在重大錯報或漏報,而審計人員審計后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p>
二、會計風險與審計風險的聯系
會計風險與審計風險都是風險,因而有其共同的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一)會計風險與審計風險的客觀性
審計風險成因研究論文
摘要:隨著我國審計的不斷發展,審計風險越來越受到審計理論界與實務界的高度關注。但對于審計風險的概念、審計風險的成因及審計風險的控制方法卻存在著不同的見解。
關鍵詞:審計風險;形成原因
一、審計風險的基本涵義
國際審計準則第25號《重要性和審計風險》將審計風險定義為:“審計風險是指審計人員對實質上誤報的財務資料可能提供不適當意見的風險”。我國《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9號———內部控制與審計風險》則將審計風險定義為:“審計風險,是指會計報表存在重大錯報或漏報,而注冊會計師審計后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p>
二、審計風險的二種形式
1、評估審計風險
審計風險試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審計風險產生原因控制和防范
論文摘要:隨著近幾年來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之后,經濟活動逐漸成為國人乃至世界各國關注的熱點。與此同時,審計在經濟活動中所發揮的作用也日趨重要,但因為審計職業在我國現階段仍處于發展和完善的階段,審計環境日益復雜化,審計過程中的審計風險仍然時有發生。文章通過對審計風險的概念、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控制和防范審計風險的對策三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和分析,認為審計風險的概念雖有多種定義,但具代表性的有《國際審計準則》、美國的《審計準則說明書》和我國的《獨立審計準則》;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有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兩個方面;控制和防范審計風險的對策主要有加強內控測評、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強化審計質量三個方面。最終的目地是為了達到預防和控制審計風險。
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于不斷受到訴訟的威脅,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民間審計已發展到了通過評價審計風險制定審計戰略計劃的風險基礎審計階段。在中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審計環境的日益復雜化,審計風險也逐漸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只有對此進行全面、系統地認識,才能最終達到有效防范和控制審計風險的目地。
一、審計風險的概念
審計風險概念最早起源于民間審計領域。自1931年美國厄特雷•馬歇爾公司案件開始,到1938年的麥可森•羅賓斯
公司破產案,再到1960年至70年代針對八大會計公司的300多起訴訟案,在民間審計領域刮起了一股訴訟浪潮,被世人稱作“訴訟爆炸”,從而引發了人們對審計風險問題的重視和研究。民間審計的審計風險有許多定義,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國際審計準則》、美國《審計準則說明書》和我國《獨立審計準則》的定義?!秶H審計準則》認為:“審計風險是指審計師對含有重要錯誤的財務報表表示不恰當審計意見的風險?!泵绹秾徲嫓蕜t說明書》對審計風險的定義為:“審計風險是審計師無意地對含有重要錯報的財務報表發表沒有適當修正的審計意見的風險?!蔽覈丢毩徲嫓蕜t》將審計風險定義為:“審計風險是指會計報表存在重大錯誤或漏報,而注冊會計師審計后發表不恰當意見的可能性?!?/p>
深究審計風險的防范與控制
摘要:在瞬息萬變的今天,風險無處不在,從審計的發展過程中看,審計風險又是無法避免。本文就審計風險形成的原因進行研究,分析審計風險可能存在的環節,最后提出從審計人員、被審單位、審計方法以及國家法律法規等方面入手制定風險應對策略,以便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盡可能地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審計質量。
關鍵詞:審計風險成因控制措施
隨著國家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的制定和實施,審計環境必將面臨著較大的變化,同時也會不斷涌現出新的現象,而這些新事物的出現勢必會增加審計的難度。所以我們有必要對審計風險進行再研究,以便于將審計風險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一、審計風險及其成因
(一)審計風險的定義。
我國《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9號——內部控制與審計風險》
審計風險試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審計風險產生原因控制和防范
論文摘要:隨著近幾年來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之后,經濟活動逐漸成為國人乃至世界各國關注的熱點。與此同時,審計在經濟活動中所發揮的作用也日趨重要,但因為審計職業在我國現階段仍處于發展和完善的階段,審計環境日益復雜化,審計過程中的審計風險仍然時有發生。文章通過對審計風險的概念、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控制和防范審計風險的對策三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和分析,認為審計風險的概念雖有多種定義,但具代表性的有《國際審計準則》、美國的《審計準則說明書》和我國的《獨立審計準則》;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有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兩個方面;控制和防范審計風險的對策主要有加強內控測評、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強化審計質量三個方面。最終的目地是為了達到預防和控制審計風險。
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于不斷受到訴訟的威脅,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民間審計已發展到了通過評價審計風險制定審計戰略計劃的風險基礎審計階段。在中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審計環境的日益復雜化,審計風險也逐漸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只有對此進行全面、系統地認識,才能最終達到有效防范和控制審計風險的目地。
一、審計風險的概念
審計風險概念最早起源于民間審計領域。自1931年美國厄特雷•馬歇爾公司案件開始,到1938年的麥可森•羅賓斯
公司破產案,再到1960年至70年代針對八大會計公司的300多起訴訟案,在民間審計領域刮起了一股訴訟浪潮,被世人稱作“訴訟爆炸”,從而引發了人們對審計風險問題的重視和研究。民間審計的審計風險有許多定義,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國際審計準則》、美國《審計準則說明書》和我國《獨立審計準則》的定義?!秶H審計準則》認為:“審計風險是指審計師對含有重要錯誤的財務報表表示不恰當審計意見的風險?!泵绹秾徲嫓蕜t說明書》對審計風險的定義為:“審計風險是審計師無意地對含有重要錯報的財務報表發表沒有適當修正的審計意見的風險?!蔽覈丢毩徲嫓蕜t》將審計風險定義為:“審計風險是指會計報表存在重大錯誤或漏報,而注冊會計師審計后發表不恰當意見的可能性?!?/p>
審計風險的防范與控制透析
【摘要】在瞬息萬變的今天,風險無處不在,從審計的發展過程中看,審計風險又是無法避免。本文就審計風險形成的原因進行研究,分析審計風險可能存在的環節,最后提出從審計人員、被審單位、審計方法以及國家法律法規等方面入手制定風險應對策略,以便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盡可能地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審計質量。
【關鍵詞】審計風險;成因;控制措施。
隨著國家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的制定和實施,審計環境必將面臨著較大的變化,同時也會不斷涌現出新的現象,而這些新事物的出現勢必會增加審計的難度。所以我們有必要對審計風險進行再研究,以便于將審計風險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一、審計風險及其成因。
(一)審計風險的定義。
我國《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9號——內部控制與審計風險》
審計風險涵義論文
本世紀80年代以來,由于不斷受到訴訟的威脅,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民間審計已發展到了通過評價審計風險制定審計戰略計劃的風險基礎審計階段。風險基礎審計的實施,關鍵在于對審計風險概念有一正確理解。本文擬就民間審計風險的涵義、特征、成因等方面的內容加以探討。
一、審計風險的涵義
對審計風險的涵義,國內外有許多學者作了積極探索,最終使審計風險模型被會計師職業界(如AICPA,CICA)認可,并成為審計過程的核心內容。盡管審計風險模型已達成共識,但審計風險的涵義是什么?不同的人由于所站的角度不一樣,結論也并非完全一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加拿大特許會計師協會(CICA)、國際審計實務委員會(IAFC)以及著名審計學家阿倫斯(A·A·Arens)等都對審計風險的涵義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這些有關審計風險的概念,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認為審計風險是指財務報表沒有公允地揭示而審計人員認為已公允地揭示的風險。我們認為,這種定義方法只是為了給實務中的具體操作提供可行的指南,而不是從一般的理論意義上探討,因而只能說明審計風險的表面現象,而未觸及審計風險最本質的東西。我們認為,將審計風險概括地表示為示能察覺出重大錯誤的風險,只是最狹義的審計風險,而審計風險本身具有更廣泛的涵義,我們可以從三個層次上來說明:
(一)未能察覺出重大錯誤的風險:最狹義的審計風險
一般來說,審計人員對審計風險的理解就是如此,包括國際審計準則在內的大多數的國家的審計準則也是這樣理解的。原因在于審計實踐中大量產生的是這一類審計風險,因而成為人們研究的重點。從最狹義的角度來理解,或錯誤地估計和判斷了審計事項,乃至發表了與事實相悖的審計報告,使重大錯誤或舞弊行為未能揭示出來,而受到有關關系人指控并遭受某種損失的可能性。
從最狹義的角度來理解審計風險,為審計人員分析和尋找審計活動所可能招致的風險及其直接因素開辟了蹊徑,在實務中使審計人員容易尋找到對付的辦法,這也是大多審計人員這樣理解審計風險的原因所在。但是,我們認為上述關于審計風險的定義并沒有完全表達審計活動的風險,僅是針對把錯誤的判斷為準確,即財務報表存在重大差錯而發表了無保留意見而言的報告。因而,當我們對審計活動結果的可能性進行考察時,其結果不僅存在把錯誤判斷為正確的情況,還存在把正確判斷為錯誤的情況,因而審計風險的含義應有更廣泛的內容。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5審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