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控制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4 20:01:4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施工控制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施工控制

深究混凝土裂縫施工控制要點

摘要:一直以來,混凝土裂縫是困擾建筑業多年的質量通病,如裂縫較多、較深,將直接影響結構安全。闡述了混凝土裂縫的類型,分析了裂縫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此上提出了預防措施。

關鍵詞:混凝土裂縫成因分析控制

近些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無論城市設施建設還是工業與民用建筑的建設,用的商品混凝土也越來越多,尤其是的,但施工中的混凝土溫度裂縫問題日顯突出,并成為具有相當普遍性的問題,給帶來了嚴重的安全隱患。因此,對混凝土裂縫的成因進行分析,并在材料、施工等方面提出了相對應的裂縫控制方法有很重大的實際工程意義。

一、混凝土裂縫原因分析

1、混凝土本身的影響。

主要是水泥水化熱過高,混凝土在澆筑振搗以后,水泥水化過程中產生一定的熱量,水化熱聚在結構內部不易散失,引起急劇升溫,在建筑工程中一般為20—30℃甚至更高。由于結構物在一個自然散熱條件中,實際混凝土內部的最高溫度多數發生在混凝土澆筑的最初3d—5d。隨著混凝土齡期的增長,彈性模量的增高,對混凝土內部降溫收縮的約束也就愈來愈大,以致產生很大的拉應力,當混凝土的抗拉強度不足以抵抗這種應力時,開始出現溫度裂縫。

查看全文

連續梁橋施工控制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字:大跨徑;連續梁橋;施工控制

論文摘要:我國在懸索橋、拱橋、連續剛構橋等方面的研究與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成果,但對大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的施工控制技術研究相對較少。因此研究和應用大跨預應力混凝上連續梁橋施工控制技術具有極現實的工程意義。本文首先分析了大跨橋梁影響施工控制的因素,其次對施工控制的內容及方法、施工控制的基本原理等進行了的闡述。

1序言

大跨度橋梁的施工要經過一個復雜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將受到許多確定和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導致橋梁結構的實際狀態偏離理論計算分析狀態。因此,橋梁施工控制的重點就是通過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偏差進行分析識別,發現問題并及時進行糾偏,同時對結構的后續階段進行預測,使施工系統始終處于控制之中。

2影響施工控制中的因素[1]

大跨徑連續梁橋施工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使施工實際狀態最大限度地與理想設計狀態(線形與受力)相吻合。要實現上述目標,就必須全面了解可能使施工狀態偏離理論設計狀態的所有因素,以便對施工實施有的放矢的有效控制。

查看全文

焊接鋼箱梁斜拉橋施工控制技術分析

[摘要]由于大跨度斜拉橋主要以高次超靜定結構為主,整體施工難度相對較高,實際施工存在一定誤差,為提升施工質量品質,所以做好施工監控是關鍵。文章將通過對大跨度焊接鋼箱梁斜拉橋施工控制特點的分析,對施工控制技術體系相對內容展開探討,會通過對實際案例的介紹,對施工控制技術應用方式展開深入性闡述,旨在提升大跨度焊接鋼箱梁斜拉橋施工控制技術水平,保證我國交通事業發展質量。

[關鍵詞]施工質量控制;梁體線型監控;大跨度焊接鋼箱梁斜拉橋;有限元模型

為滿足地方交通業的發展需求以及經濟發展需要,大跨度斜拉橋建設數量呈現出明顯增加的趨勢,相關施工技術以及施工控制技術也變得更加豐富。為達到最優化的大跨度斜拉橋建設施工效果,需要通過對施工存在誤差的合理控制,保證整體工程的施工質量,確??梢酝ㄟ^合理化調整,及時消除各項誤差,保證最終的橋梁應用效果。在對橋梁施工控制技術進行深度研究之前,需要先對橋梁施工控制特點展開分析,以便更好地對后續施工控制技術展開應用。

1大跨度斜拉橋施工控制特點分析

大跨度斜拉橋施工控制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誤差來源相對較多。在進行斜拉橋施工過程中,可能會造成誤差的原因相對較多,計算誤差、施工操作誤差以及測量誤差等,都可能會對工程施工造成不良影響,需要做好誤差調整影響,而這也是施工控制分析關鍵點;②施工控制目標多元化。因為斜拉橋焊接施工的誤差產生原因相對較為多元,所以相應的控制目標也較為多樣,需要做好內力、線型以及施工等各類目標的控制,而控制目標之間也存在著相互影響與相互制約的關系,需要按照施工計劃,有重點地對控制內容進行合理管控;③施工控制手段存在局限性。在進行鋼箱梁斜拉橋主梁施工時,會通過和混凝土斜拉橋立模標高進行對比,由于箱梁拼裝無法像混凝土澆筑,實現主梁和梁段無應力轉角,所以需要進行懸臂端標高調整,如果標高調整存在誤差,會因為轉角誤差的累積效應而產生負面影響,整體的施工操作難度相對較大;④溫度效應控制顯著。構件溫度以及環境溫度場分布等各項因素存在差異問題,因為差異因素的干擾導致施工計算以及施工操作受到不良影響,需要采取限制手段對溫度效應進行控制,在斜拉橋主跨合龍階段,需要做好溫度觀測以及梁長測定工作,確定合龍最佳時機以及最佳梁長。

2大跨度斜拉橋施工控制技術體系

查看全文

房屋工程施工控制技術研究

[摘要]城市的發展給建筑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對于房屋建筑的需要也不斷增加,城市中的房屋建筑工程的數量和規模不斷增加,房屋建筑關系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房屋安全和質量問題備受關注。地基基礎工程是房屋建筑結構的基礎,只有做好基礎施工,為上層建筑奠定好堅實地基基礎,才能確保房屋建筑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就此,本文簡要分析了地基基礎工程施工中應用到的施工技術,重點探討了施工控制技術應用。

[關鍵詞]房屋建筑結構;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控制技術

1房屋建筑結構地基基礎工程施工中應用的施工技術

1.1工程勘察技術。任何一項工程施工項目的開展都離不開數據的支持,房屋建筑結構地基基礎施工也不例外,勘察人員利用GPS技術、GIS技術等測繪勘察技術對施工現場開展詳細的勘察工作,可以對施工現場的土層結構、土壤狀況等有充分的了解,并通過科學的計算方法得出勘察數據,并編制出相應的勘察報告,為設計人員提供與施工設計相關的各項信息,使地基基礎工程施工的開展更加科學、規范。1.2土方開挖技術。土方開挖需要在充分了解勘察報告各項數據之后才能進行,并對施工現場做進一步的調查,根據施工經驗,對開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測,制定出恰當的土方開挖施工方案,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結合建設要求,合理選用施工工藝和機械設備。土方開挖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孔位探孔深度等內容,如果開挖深度出現問題,需要及時結合其要求進行對應的深挖和回填,當發現土層的土質情況等發生變化時,要及時調整開挖方式,確定合理的土方開挖坡度,適當調整土方的工作面,確保土方開挖施工的順利進行。1.3深基坑支護技術。隨著建筑施工技術的發展與進步,房屋建筑工程也逐漸開始向高層建筑類型發展,房屋建筑高度的不斷增加,也使得建筑物的埋深不斷增大,地基深度不斷加大,也提升了地基基礎施工的難度,這就需要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支持??茖W合理地使用深基坑支護技術,不僅可以保證建筑物更加安全、可靠,也能降低建筑工程對周邊環境的不良影響。常見的深基坑支護技術有錨桿支護、土釘支護、深層攪拌支護以及鋼板樁支護等等,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支護技術。1.4軟土地基處理技術。軟土地基是房屋建筑結構地基基礎施工過程中,常遇到的一種問題。軟土地基具有滲水性能差、承載能力不佳等問題,會出現變形和沉降問題,極易引發安全問題,使建筑出現開裂、傾斜等問題,降低房屋建筑工程的使用壽命,這就需要根據軟土地基的實際情況,根據建筑工程建設要求,合理應用軟土地基處理技術,控制變形和沉降帶來的不良結果。常見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有排水固結法、換土墊層法、加載預壓法以及深層攪拌法等等,這些處理技術各具優勢,可以綜合使用多種方法,提升處理效果。

2房屋建筑結構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控制技術要點

2.1充分做好準備工作。在地基基礎工程施工前,要對施工圖紙進行審核,深入到施工現場,對施工現場展開全面、細致的調查,充分了解施工現場的地形、地質等基礎內容,并分析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相應的預案控制,降低施工安全事故的危害。在綜合考慮施工現場狀況后,對各種施工技術、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設備進行合理地選擇,做好技術交底工作,使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更好更快地開展。2.2加強地基基礎工程設計。設計工作可以為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提供指導作用。建設單位需要將擬建建筑地質情況、地質勘察報告等資料及數據提供給設計人員,設計人員要根據這些資料及數據,并深入到施工現場,進行擬建項目的實地勘察,對施工場地進行全面、細致地研究、分析之后,在充分了解施工場地的土質特性、地質條件、水文情況等之后,才能開展地基基礎方案設計。同時,在后續施工過程中,設計人員要加強跟蹤檢查,設計與實際有不一致的情況出現時,要及時糾正,確保施工的正常開展。2.3地基基礎處理措施的選擇。地基基礎具有銜接建筑地下部分與地上建筑物的作用,不僅需要承受自身帶來的重量,還要承受整個建筑的重量。為了發揮出地基基礎的重要作用,需要根據房屋建筑工程的實際需要,根據處理措施的特點、適用范圍等內容,合理應用地基基礎處理措施,本文介紹了幾種常用的基礎形式,如表1所示。2.4規范施工技術操作。在根據房屋建筑施工要求及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選擇完施工技術后,還要根據相關規章制度,規范施工技術操作,防止出現不必要的施工問題。在施工技術操作中,施工材料是基礎,要從施工材料的采購入手,根據整體施工情況科學制定材料采購計劃,選擇資質過硬、信信譽良好、產品達標的供應商,并要確保材料具備質檢報告。在材料入場前做好檢驗檢測工作,避免不合格的材料進入、使用到施工中去,還要做好材料保管工作,確保材料的正常供應。地基基礎施工不可避免的會影響到施工區域內的環境,需要提前制定保護措施,將對環境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查看全文

GPS測量在施工控制網的價值

1GPS施工控制網的布設

蓋孜水電站位于新疆省南疆某地,屬于以發電為主的中型水電站。根據施工要求,蓋孜水電站施工控制網設計為三等GPS網,共布設了25個GPS控制點,并對其中23個點進行三等水準高程聯測。為了和測區原有的測量產品實現成果共享,本控制網設計為掛靠1954年北京坐標系的獨立控制網,并將坐標投影至測區平均高程面。作業時執行標準為DL/T5173-2003水電水利工程施工測量規范。1.1GPS控制點的選點與造埋根據實際地形進行選點和造埋,具體要求如下:1)點位選在質地堅硬、穩固可靠的地方,以便于保存和使用;2)點位附近沒有大功率發射臺或高壓線;3)各GPS點為具有強制對中盤,澆筑有混凝土的鋼管墩標,墩標保持鉛直;對中盤安放水平,水平誤差小于4s。1.2GPS控制網的觀測GPS控制網觀測前首先下載衛星星歷文件,合理安排觀測時間,制定GPS網觀測計劃,將三等GPS施工控制網與設計階段三個已知點進行聯測。根據DL/T5173-2003水電水利工程施工測量規范要求,三等GPS點平均觀測時段數不小于2,每個觀測時段均大于90min。GPS測量使用四臺Trimble5700雙頻GPS接收機(標稱精度:5mm+0.5ppm×D)。

2GPS數據處理

蓋孜水電站三等施工控制網以測區中心點GZ14為投影中心,以GZ14~GZ05的方位角為方向,邊長投影至測區平均高程面上。GPS基線采用《TrimbleTotalControl》軟件解算,在基線解算完成后,須剔除誤差較大基線(數據剔除率小于10%),以便得到較高質量的基線解,最后將基線解導出為Trimble數據交換格式(*.asc)。網平差采用武漢大學所編的《科傻GPS數據處理系統》進行。GPS數據處理輸出結果包括:基線處理報告(包括基線的比率、RMS值、參考變量等);復測基線檢測報告(包括每組復測基線的差值和限差等);環閉合差報告(包括檢驗的閉合環數目,最佳、最差閉合環信息、標準差的計算,最大環閉合差限差);三維平差結果(包括三維基線向量,三維基線向量殘差及殘差限差,控制點平差后的大地坐標及高斯平面坐標,點位中誤差);二維平差報告(包括二維基線向量、二維基線向量殘差;各點平面坐標的平差值及點位中誤差,各點的誤差橢圓元素,誤差橢圓長半徑,短、長半徑方位角;各邊的方位角、邊長值的改正數及中誤差,各邊長的相對中誤差)。

3精度分析

為了驗證GPS測量和蓋孜水電站工程坐標系的可靠度,對測區內的平面控制點用LeicaTCR402全站儀按三等邊測量技術要求進行檢核,并將全站儀所測的邊長與GPS所測的邊長進行了比較。由此可以看出GPS邊長與全站儀觀測邊長比較差值很小,也驗證了GPS測量成果的可靠性。

查看全文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控制技術分析

摘要:結合鐵路隧道施工狀況,對下穿既有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術進行研究,結合工程施工的基本特點,認識到影響工程施工的相關因素,旨在通過限制問題分析構建針對性的施工技術,以提高隧道施工的整體質量,為行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鐵路隧道;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術

1引言

伴隨社會的運行,交通行業的發展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通過交通行業道路的合理規劃,可以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由于新型道路工程建設的不斷投入,鐵路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交通規劃中得到了運用,這種工程項目的施工難度相對較大、基礎復雜,而且施工中面臨著較多不安全因素,如對既有公路的影響、對既有線路的影響以及交通運輸的影響等。因此,在鐵路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為了實現工程項目的穩步進行,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應該進行工程項目的合理規劃,結合施工的特點進行鐵路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控制技術的確定,以提高隧道施工的整體質量,促進交通行業的穩步發展。

2工程概況及面臨問題

2.1工程概況。對某鐵路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狀況進行分析,該工程地貌為中低地貌,鐵路隧道主要以高速鐵路隧道,隧道的正洞以及導洞施工完成,在公路隧道與鐵路隧道的交叉位置中,鐵路隧道正洞、導洞的凈距離為12.50m,中心距離為19.35m。在鐵路隧道施工中,工程項目的評價標準包括:第一,檢查鋼筋銹蝕的程度;第二,深度檢查襯砌混泥土炭化現象;第三,檢查襯砌混泥土的氯離子參數;第四,檢查隧道襯砌厚度的施工狀況,第三,結合建筑工程的施工特點,對既有高速公路隧道較差端以及整體結構的標準進行確定。2.2施工中面臨的問題。在鐵路隧道施工中,當下穿既有高速公路隧道時,不僅會對公路的路基造成破壞,而且也會影響路面的穩定性。整個工程項目施工的過程中,由于路基受到影響,會使路基發生形變,嚴重的會的造成路面破碎,為原有公路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施工中對既有鐵路帶來的影響,結合鐵路隧道施工的狀況,在對既有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會對列車的運行、鐵路線路帶來影響。隧道施工中,若存在施工技術不合理、施工人員操作失誤等問題,會造成路基下沉,嚴重影響鐵路的排水系統[1]。

查看全文

水泥深層攪拌樁施工控制論文

1.深層水泥攪拌樁是利用水泥作為固化劑的樁體,通過配有專用鉆頭的深層攪拌機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將軟土和固化劑強制拌和,使一定范圍的軟土硬結而提高整體地基的復合強度。這種方法適用于處理軟土,處理效果顯著,特別是處理橋頭跳車、工后沉降、高填土路基的側向位移等,處理后可很快投入使用。如何根據不同地基成分做到有目的、有效地控制深層水泥攪拌樁的成樁質量,確保軟基處理的效果是我們在工程實踐中探索的一個課題。

2.試樁

2.1深層攪拌水泥樁適用于處理淤泥、淤泥質土、泥炭土和粉土。當用于處理泥炭土或地下水具有侵蝕性時,應通過試驗確定其適用性。應注意冬季施工時低溫和雨季施工時雨水等外部環境因素對樁體成樁質量的影響。

2.2深層攪拌樁施工是藉攪拌頭將水泥漿和軟土強制拌和,攪拌次數越多,拌和越均勻,水泥土的強度也超高。但是攪拌次數越多,施工時間也越長,工效也越低。試樁的目的是為了尋求最佳的攪拌次數、確定水泥漿的水灰比、泵送時間、泵送壓力、攪拌機提升速度、下鉆速度以及復攪深度等參數,以指導下一步水泥攪拌樁的大規模施工。

2.3每個標段的試樁不少于5根,且必須待試樁成功后方可進行水泥攪拌樁的正式施工。試樁檢驗可采取7天后直接開挖取出,或至少14天后取芯,以檢驗水泥攪拌樁的攪拌均勻程度和水泥土強度,最后通過單樁承載力和復合地基承載力來檢驗是否達到設計效果。

3.施工準備

查看全文

水泥深層攪拌樁施工控制論文

摘要水泥深層攪拌樁是進行軟基處理的一種有效形式。本文介紹了水泥深層攪拌樁施工中試樁、施工準備、施工工藝流程、設計參數及要求、施工控制、質量檢驗等控制環節。

關鍵詞軟基處理水泥深層攪拌樁施工控制

1前言

深層水泥攪拌樁是利用水泥作為固化劑的主劑,通過特制的深層攪拌機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將軟土和固化劑強制拌和,使軟土硬結而提高地基強度。這種方法適用于處理軟土,處理效果顯著,處理后可很快投入使用。如何有效地控制深層水泥攪拌樁的成樁質量,確保軟基處理的效果是我們在工程實踐中探索的一個課題。

2試樁

21深層攪拌水泥樁適用于處理淤泥、淤泥質土、泥炭土和粉土。當用于處理泥炭土或地下水具有侵蝕性時,應通過試驗確定其適用性。冬季施工時應注意低溫對處理效果的影響。

查看全文

預應力施工控制管理論文

摘要:本文對后張法預應力施工技術進行了總結,并對施工中常遇到的問題做了淺析。

關鍵詞:后張法波紋管鋼絞線

1、工程概述

橫坑大橋位于珠海市斗門區橫坑渡口下游約150m處,全橋橋跨布置為20×25+86+160+86+20×25=1332m,其中主橋為86+160+86=332m三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引橋均為25m預應力混凝土T梁。道路等級為平原微丘二級公路,設計時速60Km/h,橋面寬10.5m,設計荷載為汽車-20級,掛車-100,地震設計烈度7度,通航標準為一級航道。主橋縱向預應力鋼束設置了頂板束(懸臂束)、邊跨端部頂板束、中跨底板束、邊跨腹板束和預留束共五種。頂板束(懸臂束)采用15-12、15-15兩種,邊跨端部頂板束采用15-15、15-22兩種,中跨底板束采用15-12,邊跨腹板束采用15-22,預留束采用15-12。錨具采用OHM15-12、15、22型錨具,其設計張拉噸位分別為2346、2932、4301KN,兩端對稱張拉。本文以主橋縱向預應力張拉施工為例淺談后張法預應力施工控制。

2、施工簡介

2.1波紋管

查看全文

園林綠化工程施工控制措施

[摘要]為了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和追求美好生活,本文以加強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工作為重點,分析了建設園林綠化工程的難點,之后研究當代生態環保理念的要求,最后探討了建設園林綠化工程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園林綠化;工程管理;全過程管理;控制分析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得以不斷提升。當下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比較強烈的,園林綠化一方面能夠改善人們的生活幸福指數,另一方面能夠改善環境的質量。本文主要針對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存在的問題、施工原則以及園林綠化工程的全過程管理與控制的策略這三個方面進行深入闡述。

1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特點

1.1把握施工對象的生物性

在目前所開展的園林綠化工程當中,有很多施工管理的具體對象都是具有生命的活體,只有參考在不同季節情況下這些植物的形態特征,還有色澤不一樣的花卉,包括草皮以及喬桂木等等進行合理的搭配,充分發揮出他們各自所具有的功能,才可以真正實現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的作用,也能夠達到營造美好生活環境這一主要目標。除此以外,在種植植物的時候還需要考慮到植物的季節性以及不同區域土壤的具體條件,這些自然的條件對于施工管理所產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對于施工質量的控制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困難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