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光南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4 21:30:5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施光南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施光南歌曲創作分析論文
一、施光南歌曲創作內容的取材
1.施光南歌曲創作內容取材的最大特點是緊扣時代脈搏,反映時代主旋律
一首歌曲,只有與時代結合起來,反映時代的呼聲,體現大眾的心聲,才能引起廣泛的共鳴,即使時過境遷,只要回顧歷史,那熟悉的旋律總能把人們帶回熟悉的歲月。這也是他作品生命力、影響力、感染力之所在。具有代表性的是《祝酒歌》,這首歌曲創作于“”結束。歌曲以中國最傳統的喜悅表達方式——祝酒展開,旋律抒情優美,充滿熱情又不失活潑。充分表達了當時民眾鼓足干勁、力奔四化的喜悅之情和對未來美好前程的無比信心!歌曲一經歌唱家李光曦富有激情的演唱,立刻傳遍了大江南北。施光南是從“”中走出來的知識分子,有著對祖國美好明天的無限向往與渴望。深切的體會、激情的涌動使這位作曲家寫出了激勵無數中華兒女斗志昂揚的歌曲!時代的音符總能給時代帶來力量、帶來激情和無以比擬的動力!類似反映時代、與時代息息相關的歌曲還有《在希望的田野上》《高舉亞運會的火炬》《,你在哪里?》。
2.施光南歌曲內容取材的第二個特點是多側面的情感表達
作曲家的情感是豐富的,施光南更是如此。在他創作的歌曲中,歸納起來有如下幾種主要情感表達:一是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此類歌曲主要有《我的祖國媽媽》《把心兒貼著祖國》《多情的土地》《在希望的田野上》《黃土根》《家鄉有棵相思柳》等。作曲家對祖國、對家鄉、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然而,熱愛祖國、熱愛土地、熱愛家鄉,這樣的情感是豐富、廣袤的,同時又是抽象無形的。例如《多情的土地》,作曲家的歌詞選擇飽含深情,具體到翔實的、再熟悉不過的大地、田野、樹木、花草、路徑、洋槐、泥土等等,使情感有了最真實的依托。愛是無形的,表達愛就具體了,作曲家把對祖國的愛滲透到了祖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深情厚意,讓人感懷。二是表達渴望和平友誼、祖國統一的情感。表現和平友誼的歌曲有《潔白的羽毛寄深情》和《當牛皮鼓敲響的時候》,前者真摯地表達了亞洲各國健兒齊聚北京,老友會新友的喜悅之情,后者則熱情委婉地抒發了中緬兩國人民的友誼。渴望祖國統一的歌曲有《臺灣當歸謠》和《蝴蝶從臺灣島飛來》。前者以平實、舒緩的音調,借當歸喻“當歸”,表現渴望臺灣回歸的心情;后者采用二聲部(人聲與口哨相互模進),更豐富地表現了對祖國統一的渴盼。三是表達母愛的歌曲,如《母親》《我愛媽媽的眼睛》等。四是贊美老師的歌曲,如《忘不了你那一片深情》等。這些歌曲,從不同側面揭示了作曲家豐富的內心世界及對不同情感的不同表達。
二、施光南歌曲創作風格、領域及體裁的多樣性
施光南藝術歌曲創作特征
摘要:施光南先生是我國60年代后期著名的作曲家,一生創作了近千部聲樂、器樂作品。他的作品很多主要有:《打起手鼓唱起歌》、《潔白的羽毛寄深情》、《祝酒歌》、《,你在哪里》、《祝酒歌》等等,他的作品題材廣泛,形象豐富,意境雋永,民族風格濃郁,筆法凝練,雅俗共賞。其中聲樂最能集中體現他的藝術成就,也是最能展示他的創作風格。施光南先生的藝術歌曲創作能夠獲得如此巨大成功一方面跟他早年的音樂積累和獨特的創作風格有關,另外一方面,即他獨有的創作特征。
關鍵詞:施光南;創作特征
一、時代性與表現性相融合
一首歌曲,如何才能引起廣泛人民大眾的共鳴呢?必須要將歌曲的主題與時代相互融匯在一起,讓歌曲充分反映出來時代的呼聲,并能表達出人民群眾的心聲。這樣的話即便是時移世易,但只要回顧往昔,回憶過去,那熟悉的旋律總能讓人記憶猶新,把人們帶回那個熟悉的年代。就像施光南的大部分藝術歌曲,都具備鮮明的時代烙印。在他創作的大多數作品中都與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時代主題相互緊扣,在此之外施光南先生還完美的結合了音樂作品本身特有的表現性,用音樂旋律把當時人們藏于心中的情感表達出來。施光南的藝術歌曲創作時期是在中國文化最為黑暗的“”期間,那個時期也可以說是他平生以來最為困難的時候。但是,在困難面前他沒有退縮,他勇于與現實的黑暗作斗爭,選擇用音樂作品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在經歷了“”這個黑暗的時期之后,施光南的創作靈感完全的被激發了出來,接二連三的創作出了《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等一系列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與此同時他在創作上把時代性與表現性特征交融統一在一起,表達出自己對于當代社會的思考、批判和認知,從而給人們一種強烈而又深刻的情感體驗。例如《在希望的田野上》展現出一幅帶有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典型特色的、積極向上的社會主義新型農村景象,表達了八十年代時期中國青年人對于家鄉的熱愛、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國家未來富強渴望和憧憬。這一主題引起那個時代人們的注意與共鳴,從而提高人們對歌曲的認可度和接受度。施光南聲樂創作一貫堅持融個人于大眾的感情旨歸,希望聲樂創作能抒發出更多普通民眾的心底感情。比如他創作的《打起手鼓唱起歌》這首歌曲,強烈的表達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唱出了人民大眾的心聲。其中采用的節奏音型以附點音符、十六分音符居多,速度設定也是一種輕松活潑,歡快明亮的,彰顯出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為人們譜寫出一幅描寫美好生活的生動畫卷,表現出人們熱愛家鄉、建設祖國的一片豪情壯志,歌唱出人們心中的喜悅與未來生活的憧憬,與千千萬萬人民的思想產生共鳴。
二、藝術性與形象性相結合
為了滿足人們精神上的情感以及文化需要而產生聲樂藝術作品這一特殊的精神產物。因此,一首聲樂作品的好與壞、成功與否,不僅僅是要看這個作品創作的如何好,更多的是要看它的創作和演唱是否能夠形成一種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關系,能后得到大眾的認可,得到性感上的肯定。聲樂作品的創作一般分為藝術體驗、藝術構思、藝術傳達三個環節,經過這三個過程后形成的作品被稱為一度創作。實現藝術鑒賞性、滿足審美需求的高超藝術表演則被稱為二度創作。一度與二度創作兩者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即二度創作是一度創作的演繹和闡釋,而二度創作要以一度創作的旋律和風格為依托在歌曲的情感表達上進行創作。施光南非常重視的是歌曲的創作風格、領域和體裁的多樣性,他在藝術歌曲的創作上,較為擅長的使用民族民間音樂元素來塑造作品形象,用這種手法來增強自己的聲樂藝術作品創作。他在聲樂作品創作上,充分展現了藝術表演家與音樂作品形象相互融合、密不可分的關系,并在挑選演唱者的時候都做到嚴格認真。歌唱家關牧村之所以被廣大觀眾熟悉和熱愛,正是因為演唱了施光南先生所創作的作品《吐魯番的葡萄熟了》,而施光南的作品也因為關牧村的精彩演繹而顯得非常完美和生動,深入人心。
施光南歌曲創作論文
摘要:施光南在歌曲創作中,注重內容取材緊扣時代脈搏,反映時代主旋律,擅長多側面的情感表達;注重創作風格、領域及體裁的多樣性,適合多種演唱風格,涉及不同歌曲領域;注重歌曲的抒情性、民族性和適應性。
關鍵詞:施光南歌曲創作特點
著名作曲家施光南一生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歌曲,整整影響了兩代人,有些歌曲至今仍久唱不衰,感人至深。他的歌曲究竟魅力何在?為何有如此大的感染力呢?人們在普遍研究他的歌曲創作時,僅僅限于幾首歌曲的探討,本文試就其整體創作特點作一概括性論述。
一、施光南歌曲創作內容的取材
1.施光南歌曲創作內容取材的最大特點是緊扣時代脈搏,反映時代主旋律
一首歌曲,只有與時代結合起來,反映時代的呼聲,體現大眾的心聲,才能引起廣泛的共鳴,即使時過境遷,只要回顧歷史,那熟悉的旋律總能把人們帶回熟悉的歲月。這也是他作品生命力、影響力、感染力之所在。具有代表性的是《祝酒歌》,這首歌曲創作于“”結束。歌曲以中國最傳統的喜悅表達方式——祝酒展開,旋律抒情優美,充滿熱情又不失活潑。充分表達了當時民眾鼓足干勁、力奔四化的喜悅之情和對未來美好前程的無比信心!歌曲一經歌唱家李光曦富有激情的演唱,立刻傳遍了大江南北。施光南是從“”中走出來的知識分子,有著對祖國美好明天的無限向往與渴望。深切的體會、激情的涌動使這位作曲家寫出了激勵無數中華兒女斗志昂揚的歌曲!時代的音符總能給時代帶來力量、帶來激情和無以比擬的動力!類似反映時代、與時代息息相關的歌曲還有《在希望的田野上》《高舉亞運會的火炬》《,你在哪里?》。
施光南歌曲創作特點研究論文
內容摘要:施光南在歌曲創作中,注重內容取材緊扣時代脈搏,反映時代主旋律,擅長多側面的情感表達;注重創作風格、領域及體裁的多樣性,適合多種演唱風格,涉及不同歌曲領域;注重歌曲的抒情性、民族性和適應性。
關鍵詞:施光南歌曲創作特點
著名作曲家施光南一生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歌曲,整整影響了兩代人,有些歌曲至今仍久唱不衰,感人至深。他的歌曲究竟魅力何在?為何有如此大的感染力呢?人們在普遍研究他的歌曲創作時,僅僅限于幾首歌曲的探討,本文試就其整體創作特點作一概括性論述。
一、施光南歌曲創作內容的取材
1.施光南歌曲創作內容取材的最大特點是緊扣時代脈搏,反映時代主旋律
一首歌曲,只有與時代結合起來,反映時代的呼聲,體現大眾的心聲,才能引起廣泛的共鳴,即使時過境遷,只要回顧歷史,那熟悉的旋律總能把人們帶回熟悉的歲月。這也是他作品生命力、影響力、感染力之所在。具有代表性的是《祝酒歌》,這首歌曲創作于“”結束。歌曲以中國最傳統的喜悅表達方式——祝酒展開,旋律抒情優美,充滿熱情又不失活潑。充分表達了當時民眾鼓足干勁、力奔四化的喜悅之情和對未來美好前程的無比信心!歌曲一經歌唱家李光曦富有激情的演唱,立刻傳遍了大江南北。施光南是從“”中走出來的知識分子,有著對祖國美好明天的無限向往與渴望。深切的體會、激情的涌動使這位作曲家寫出了激勵無數中華兒女斗志昂揚的歌曲!時代的音符總能給時代帶來力量、帶來激情和無以比擬的動力!類似反映時代、與時代息息相關的歌曲還有《在希望的田野上》《高舉亞運會的火炬》《,你在哪里?》。
觀光農業發展機會與競爭
海南是我國唯一一個熱帶海島城市,這里長夏無冬,溫度適宜,雨水充沛,為農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氣候條件。同時優美的熱帶自然風光和海浪沙灘也是旅游者向往的旅游勝地。鑒于海南獨特的地理條件和氣候條件,旅游業和農業至今仍是海南的兩大支柱產業。隨著旅游業的不斷擴大,旅游理念的不斷更新,觀光農業作為農業與旅游業的交叉產業也在海南逐步興起并不斷發展。觀光農業是以農事活動為基礎,以農業生產經營為特色,利用田園景觀和農村自然環境吸引游客前來觀賞、品嘗、購物、習作、體驗、休閑、度假的一種新型經營模式[1]。觀光農業的本質是“在充分利用現有農業資源的基礎上,通過規劃、設計、施工,把農業建設、科學管理、產品生產、藝術加工及其價值和游客動手融為一體,供游客領略在其他風景名勝地欣賞不到的大自然濃厚意趣和現代化的新興農業藝術?!庇^光農業除具有常規的農業功能外,還具有傳統農業不可替代的旅游功能:如:觀娛性、參與性、文化性、農游合一性、市場定勢性等。觀光農業按第一產業屬性,可分為觀光種植業、觀光林業、觀光牧業、觀光漁業、觀光副業和觀光生態農業[2]。
1海南有其獨特的自然條件和熱帶景觀,發展觀光農業機遇眾多
1.1海南發展觀光農業有其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海南島地屬熱帶,入春早,升溫快,日溫差大,全年無霜凍,冬季溫暖,稻可三熟,菜滿四季,是我國南繁育種的理想基地。海南生物資源十分豐富,素有“綠色寶庫”之稱,是我國最大的熱帶自然博物館、最豐富的物種基因庫。海南的植被生長快,植物繁多,是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的原生地。到目前為止,海南島有維管束植物4000多種,約占全國總數的1/7,其中630多種為海南所特有。海南島生長著豐富多彩的熱帶林木、熱帶花卉、熱帶水果和天然藥材。海南的花梨、坡壘、青梅、子京、母生等均為名貴珍稀樹種。熱帶水果椰子、菠蘿蜜、荔枝、桂圓、火龍果、紅毛丹、芭蕉、鳳梨、榴蓮等均受廣大游客的青睞。四大南藥檳榔、益智、砂仁、巴戟最為著名。海南獨特的氣候條件、豐富的生物資源和特色的植物資源,使海南比全國其他區域更適合發展觀光農業,更能吸引游客前來觀光旅游。2009年4月,總理在海南考察時曾指出:海南要發揮熱帶農業的優勢,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和觀光農業[3]。近年來海南觀光農業得到發展。目前已開發的有:以觀光采摘為主的海南農墾萬家果農莊;以興隆熱帶植物園、文昌椰子大觀園等為主的農業高科技園;以五指山黎苗族民俗為主的民俗觀光園,以及以??诨鹕焦珗@為主的森林游。
1.2海南發展觀光農業不受季節性影響,旅游時間長,收益高
海南的熱帶海洋氣候使海南長夏無冬,作物、林木、花卉皆可一年四季生長。觀光農業不會受到季節因素的影響,觀光采摘園、觀光生態園等一年四季皆可接待游客,管理成本低,經濟收益高。
休閑觀光農業促進鄉村旅游發展研究
摘要:隨著我國大眾化旅游時代的不期而至,人們對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長。而休閑觀光農業與鄉村旅游是農業與旅游業之間的交叉性產業,近年來蓬勃發展。本文以三亞中廖村休閑觀光農業促進鄉村旅游發展的策略研究為題,通過查閱休閑觀光農業與鄉村旅游相關文獻以及多次對中廖村的實地考察,在了解三亞中廖村休閑觀光農業發展概況、三亞中廖村鄉村旅游發展概況的基礎上,論述了三亞中廖村休閑觀光農業對鄉村旅游發展的獨特作用。運用SWOT分析法分析以休閑觀光農業為特色的三亞中廖村鄉村旅游發展現狀,以期為三亞中廖村休閑觀光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提供相關對策,為海南省更多美麗鄉村建設帶來經驗借鑒。
關鍵詞:休閑觀光農業;鄉村旅游;三亞中廖村;發展現狀;發展策略
一、緒論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義。1.研究目的。從2018年中國城鄉結構看,城鎮常住人口8313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90萬人;鄉村常住人口56401萬人,減少1260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1]。隨著城鎮人口的不斷增多,農村人口的的不斷減少,未來城市居民對休閑觀光農業的鄉村旅游的需求會更加旺盛。本文研究目的是:分析三亞中廖村休閑觀光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發展現狀,總結經驗,探究三亞中廖村休閑觀光農業促進鄉村旅游發展的策略。2.研究意義。我國的政策對于三農問題歷年來都非常重視,201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近年來,中廖村的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也是在不斷發展,使中廖村的農業旅游資源、農村自然環境、農業生產內容、鄉土文化等得到充分利用,能夠有效的促進該村的農業和旅游業的產業擴展,提升鄉村居民的農業收入和農民工資性收入,促進農業轉型升級,進而帶動中廖村的鄉村旅游發展。(二)國內外研究綜述。1.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的概念。休閑觀光農業是一種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的新型生態旅游業,是把農業與旅游業結合在一起,利用農業景觀和農村空間吸引游客前來觀賞、游覽、品嘗、休閑、體驗、購物的一種新型農業經營形態。狹義的鄉村旅游是指在鄉村地區,以具有鄉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體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動。鄉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是發生在鄉村地區;二是以鄉村性作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2]。2.國外研究綜述。瀏覽相關國外文獻發現,外國關于休閑觀光農業與鄉村旅游的文章有提到經營管理、政策影響等。比如,學者Sharple(2002)在對地中海島國塞浦路斯鄉村旅游發展進行研究的基礎上,得出結論,如果旅游業要發揮有效的農村發展作用,長期的財政和技術支持是必不可少的[4]。學者Romeiro(2010)認為:“從經營管理的角度看,鄉村旅游面臨著諸多障礙,使其作為旅游產品的競爭力更加復雜?!盵5]學者Kutay(2017)對歐盟旅游政策進行總結,指出:鄉村旅游由于其社會、文化、經濟、空間和環境等功能,以及對農村地區的鄉土建筑行業積極作用,在所有歐盟國家都得到了支持[6]。3.國內研究綜述。瀏覽相關國內文獻發現,我國關于休閑觀光農業與鄉村旅游的文獻大多還停留在基礎研究和行業指導上,以及研究一個區域的成功經驗,來帶動整片地區的發展。但這樣研究難免會出現這片地區休閑觀光農業與鄉村旅游同質化發展。截止到2019年1月1日,在中國知網上以鄉村旅游并含休閑觀光農業為篇名,檢索到5篇相關文獻。嚴力蛟、徐奐等人(2008)的《休閑觀光農業與鄉村旅游、生態旅游》[7],太原市副市長毋青松(2012)《突出特色對標一流——努力做好我市休閑觀光農業及鄉村旅游發展工作》[8],學者管鳳枝的(2013)《河南新縣生態休閑觀光農業與鄉村旅游的思考》[9],學者袁圣菊(2016)的《追江趕海看啟東——啟東加快發展休閑觀光農業與鄉村旅游》[10],學者吳金水(2018)的《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服務松陽鄉村旅游》[11]。(三)研究方法與研究思路。1.研究方法。(1)文獻研究法。借助百度學術、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圖書館等渠道,查找研究鄉村旅游和休閑觀光農業的文章,從中汲取有用的理論和方法。(2)實地考察法。通過多次去中廖村實地進行直觀的、局部重點詳細的調查,在考察過程中,對中廖村能夠發展休閑觀光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具體旅游資源等做出必要的記錄。(3)歸納總結法。結合文獻中汲取的理論和方法,以及實地考察中獲得的相關資料,對以休閑觀光農業為特色的中廖村鄉村旅游發展狀況作出總結和概括。探討出相應的發展對策。2.研究思路本文主要運用SWOT分析法,通過對中廖村旅游發展的實地考察和歸納總結,找出中廖村發展休閑觀光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在這些因素中各選取兩條最重要的,進行組合分析,得出相應的發展策略。
二、三亞中廖村休閑觀光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概況
(一)三亞中廖村休閑觀光農業發展概況。1.村莊生態文明建設。中廖村的建設堅持以“雙修”“雙城”、海綿化建設的標準和要求,以發展以休閑觀光農業為主導產業,不砍樹、不拆房、不占地、不填塘、不貪大、不求洋,只做減法、不做加法,在環境改善上下工夫,為綠色發展、特色發展、共享發展搭好平臺[11]。中廖村村民已承包種植花海,共計31畝,以格桑花和小菊花為主。中廖村中和湖已修建環湖棧道。在中廖村內休閑觀光,感受那逶迤于群山之間、風光旖旎的山水人家。沿途中,有聳立的椰林,茂盛的香蕉樹,蔥蘢的芒果林、火龍果林和百香果園;可以在湖邊棧道游玩,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沿途欣賞玫瑰花基地、黃秋葵基地,莊稼、樹木、河流、牲畜都是樸素鄉野的生活元素,一派樸實、自在、生態的田園風光、鄉村美景。2.規劃五帶五區。中廖村按照《海南省特色風情小鎮(村)建設總體規劃》和《海南省美麗鄉村建設指導意見(2014-2020)》要求,規劃“五帶五區”。五帶民族工藝品加工生產帶、鄉村觀光生產帶、農業觀光生產帶、生態農業體驗生產帶、休閑體現農業生產帶;五區:入口服務區、自駕車觀光區、果林采摘區、山地果林種植區、農業科普區,將休閑觀光農業與鄉村旅游融入美麗鄉村建設[12]。(二)三亞中廖村鄉村旅游發展概況。1.村莊旅游資源開發情況。2014年,中廖村入選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2015年10月,中廖村的村莊旅游資源開始得到開發,2017年2月底村子的基礎設施建設大體竣工。中廖村的人居環境和生活環境的質量都得到質的提升。主要建設內容包括主入口的修建,村主干道路面硬化及配套人行道鋪裝、海綿化邊溝工程,綠化景觀提升工程,8個自然村的路燈亮化及文化室的升級改造工程(含修建籃球場6個),修繕一個榕樹廣場(含公廁),建設2635米長的環湖木棧道及亭子13個、臨時停車場1個、農家樂1個、民俗休閑園1個、小賣部1個,黎族特色民居外立面及庭院改造100戶。2.與華僑城合作。2017年4月7日,雙方達成合作意向。華僑城不拋棄、不輕視中廖村的風土人情,運用共建、共享、共治的互惠模式,注重提高老百姓經濟收入和精神文化水平。華僑城用文化、演藝、親子娛樂、戶外拓展、特色餐飲住宿、農業教育等多種業態把中廖村打造成美麗、時尚新鄉村的示范點。2017年4月30日,市民、游客期盼已久的中廖村示范段正式啟動。據三亞市旅游發展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18年國慶長假三亞主要鄉村旅游點共接待游客5.17萬人次,同比增長83.92%,中廖村就接待了2.14萬人次[13]。(三)休閑觀光農業對鄉村旅游發展的獨特作用。1.休閑觀光農業拓展鄉村旅游收入來源。近幾年,中廖村發展休閑觀光農業,種植熱帶經濟作物,不僅提升了種植規模,而且種植的種類變得更加多樣化。目前中廖村的“五區五帶”能夠實現農產品的產銷結合,把產品直接銷售給旅游者。這些園區成為鄉村旅游的吸引物,旅游者進去觀光游覽的同時,又帶動了周邊的旅游消費。實踐證明,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每增加1個就業機會,就能帶動整個產業鏈增加5個就業機會[14]。中廖村休閑觀光農業的發展為旅游者提供了鄉村旅游的吸引物,倒逼鄉村旅游相關產業的布局和完善,村民就業崗位的增多,也就意味著多了一條致富之路。2.休閑觀光農業為鄉村旅游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中廖村休閑觀光農業的發展建設是以環境優美、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為特點。它要求加大對中廖村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完善道路、住宿、餐飲、通訊、廁所、水電等硬件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廖村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改變了中廖村長期存在的臟、亂、差等不衛生現象,促使中廖村村容村貌發生極大的變化。同時,休閑觀光農業的發展帶來先進農業生產技術和管理方法,指引村子里的村民積極學習和駕馭現代農業生產知識、經營管理知識,提升了當地村民的文化素養,并對中廖村村民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生活觀念帶來一定的沖擊和較大改變,推動了鄉村文明程度的提高。
深究光皮樹的種植技術
摘要:闡述了光皮樹生物學特性及其種植的戰略意義,并總結了光皮樹種植與管理技術,以為于都縣光皮樹的種植管理提供借鑒。
關鍵詞:光皮樹生物學特性戰略意義種植管理
于都縣位于江西省南部,贛州市東部,貢水中游,東經115°11′~115°49.85′,北緯25°35.80′~26°20.88′。據1971~2003年30年資料統計,于都縣年均氣溫19.6℃,最高氣溫41℃,最低氣溫-5.0℃,年均降水量1578.7mm,年均日照1693.9h,全年日照百分率18%,霜日數17.1d,平均相對濕度27%。全縣土地總面積28.89萬hm2,其中林業用地面積21.03萬hm2,平均海拔177.5m。贛龍鐵路、贛瑞高速以及319、323國道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無霜期長,自然條件十分適宜光皮樹生長。光皮樹較易受霜凍災害影響,據以上資料可知,于都縣霜凍災害對光皮樹種植影響不大,3月展葉期需根據氣候預測稍作防范。
一、光皮樹生物學特性
光皮樹(Cornuswisoniana),山茱萸科梾木屬,別名光皮梾木、斑皮抽水樹,為高產木本、多用途油料樹種,集中分布于長江流域至西南各地的石灰巖區,以湖南、江西、湖北等省最多(據湖南、江西、廣東、廣西的不完全統計,石灰巖山地總面積有2200萬hm2,按10%面積栽植光皮樹,可年產光皮樹油3000萬t),垂直分布在海拔1000m以下[1]。喜深厚、排水良好、肥沃而濕潤的土壤,深根性,萌芽力強,喜光,耐寒(一般可忍受-25~-18℃低溫),耐旱,在酸性土(pH值5.5~7.5之間)及石灰巖土生長良好(微鹽、堿性的砂壤土和富含石灰質的粘土中均能正常生長),抗病蟲害能力強。花果長在以二年生長枝為基礎的一年生枝條頂端。因此,在采果和修剪時注意保護好沒有結果的長枝,即第2年的結果枝,能提高產量。一年生育周期中,一般2月芽萌動,3月為展葉期,4月下旬至5月中旬為開花期,果實10月開始成熟,11月為成熟盛期,11月上旬至翌年1月為落葉期。
在20~25℃條件下,1個月可出苗。播種后50d左右開始發芽出土。光皮樹當年播種苗高可達0.8~1.2m,二年生高1.3~1.6m,1.0~1.5m時開始分枝,栽后5~7年開始結果(嫁接苗一般2~3年始果,樹體矮化,結果早產量高),20年左右進入盛果期,盛果期后,高、粗生長明顯下降,結果期100年以上,壽命可超過200年以上。果實千粒重大于70g,其果實(帶果皮)含油率33%~36%,盛果期平均每株產果40kg以上(肥沃地平均每株產果100kg以上),平均每株產油15kg以上(高者可達30kg)。
光皮樹發展管理論文
摘要:本文從光皮樹的生物學、生態和經濟價值,發展的潛力與優勢,結合贛南實際資源培育、開發利用的可行性和導向性等進行了分析,并就其發展的途徑與技術作了初步的探索與論述。
關鍵詞:光皮樹木本油料植物鄉土樹種
光皮樹(CornusWilsonianawanaer)又稱花皮樹、馬光林、枸骨木、樹籽樹等,是我市常見的鄉土樹種和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之一,也是我市目前現有的極具潛力的燃料油植物。大力發展光皮樹,對于未來燃料油產業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發展光皮樹的價值和意義
光皮樹是我市優良的鄉土樹種。其枝葉茂密、樹皮光滑美觀、樹姿優美、樹冠舒展,是植樹造林和新農村建設的優良品種,可用作庭蔭樹,行道樹,且孤植或叢植也能自然成景。同時光皮樹具有喜鈣耐堿、耐干旱瘠薄、萌芽力強等適生特性,可成為造林綠化難度大的石灰巖山地造林綠化理想新樹種[1]。光皮樹也是重要的生物質資源。利用果實作為原料冷榨或浸提制取料油,成本低廉,得油率高。干全果含油率33%~36%,油脂主要含C16和C18脂肪酸,其中亞油酸含量近50%,亞油酸有顯著降低低膽固醇,防治血管硬化和預防冠心病的作用[2]。同時原料油也可用于生物柴油生產,所生產的生物柴油理化性質優,是一種安全、潔凈的生物質燃料油。它與傳統的柴油相比,具有潤滑性能好,儲仔、運輸、使用安全、抗暴性好、燃燒充分等優良性能。經華中理工大學的測試結果證明能100%替代0#石油柴油,能滿足柴油發動機力需要而且不影響其動力性;能減少柴油發動機排氣污染,可滿足嚴格的歐洲3號標準。光皮樹作為重要的生物柴油原料,近年來得到國家重視,光皮樹已成為“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農林生物質工程”中篩選的重要樹種之一,其應用前景廣闊。
發展光皮樹,也有利于我市生態建設和經濟建設。生物柴油生產使用的光皮樹植物還可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物固化在土壤中,因此,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在適宜的地區種植光皮樹,可保護生態,減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將沙化地、提水灌溉地、坡地、低產農田、宜林山地等建成可再生的綠色能源寶庫,在收獲永不枯蝎的能源資源的同時保持水土、調節氣候、凈化空氣、綠化家園、保護環境、實現林農業產業化。另外,在光皮樹種子榨出生物柴油基礎的同時,還能得到油餅作為生物肥料或飼料,幫助農民發展畜牧水產業,促進農林牧副全面發展。有利于就地產銷生物柴油,實現農村能源自給;有利于生物柴油產業化,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和區域經濟發展,推進小康進程。同時,在我市發展光皮樹產業,可以顯著提高農林生物質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改善生態環境和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利于發展和建立農林生物質產業化示范工程,為規模化生產生物質資源產業的發展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夯實基礎。
發展光皮樹思考
光皮樹(CornusWilsonianawanaer)又稱花皮樹、馬光林、枸骨木、樹籽樹等,是我市常見的鄉土樹種和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之一,也是我市目前現有的極具潛力的燃料油植物。大力發展光皮樹,對于未來燃料油產業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發展光皮樹的價值和意義
光皮樹是我市優良的鄉土樹種。其枝葉茂密、樹皮光滑美觀、樹姿優美、樹冠舒展,是植樹造林和新農村建設的優良品種,可用作庭蔭樹,行道樹,且孤植或叢植也能自然成景。同時光皮樹具有喜鈣耐堿、耐干旱瘠薄、萌芽力強等適生特性,可成為造林綠化難度大的石灰巖山地造林綠化理想新樹種[1]。光皮樹也是重要的生物質資源。利用果實作為原料冷榨或浸提制取料油,成本低廉,得油率高。干全果含油率33%~36%,油脂主要含C16和C18脂肪酸,其中亞油酸含量近50%,亞油酸有顯著降低低膽固醇,防治血管硬化和預防冠心病的作用[2]。同時原料油也可用于生物柴油生產,所生產的生物柴油理化性質優,是一種安全、潔凈的生物質燃料油。它與傳統的柴油相比,具有潤滑性能好,儲仔、運輸、使用安全、抗暴性好、燃燒充分等優良性能。經華中理工大學的測試結果證明能100%替代0#石油柴油,能滿足柴油發動機力需要而且不影響其動力性;能減少柴油發動機排氣污染,可滿足嚴格的歐洲3號標準。光皮樹作為重要的生物柴油原料,近年來得到國家重視,光皮樹已成為“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農林生物質工程”中篩選的重要樹種之一,其應用前景廣闊。
發展光皮樹,也有利于我市生態建設和經濟建設。生物柴油生產使用的光皮樹植物還可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物固化在土壤中,因此,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在適宜的地區種植光皮樹,可保護生態,減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將沙化地、提水灌溉地、坡地、低產農田、宜林山地等建成可再生的綠色能源寶庫,在收獲永不枯蝎的能源資源的同時保持水土、調節氣候、凈化空氣、綠化家園、保護環境、實現林農業產業化。另外,在光皮樹種子榨出生物柴油基礎的同時,還能得到油餅作為生物肥料或飼料,幫助農民發展畜牧水產業,促進農林牧副全面發展。有利于就地產銷生物柴油,實現農村能源自給;有利于生物柴油產業化,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和區域經濟發展,推進小康進程。同時,在我市發展光皮樹產業,可以顯著提高農林生物質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改善生態環境和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利于發展和建立農林生物質產業化示范工程,為規模化生產生物質資源產業的發展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夯實基礎。
2贛南光皮樹資源的現狀和基礎
光皮樹原分布于長江流域至西南各地的石灰巖區,黃河及以南流域也有分布。據了解,我市于都、瑞金等部分鄉鎮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特別是70年代光皮樹在我市不少縣曾有過大量發展的過程,其主要目的在于解決或緩解人們食用油問題。當時,光皮樹種實壓榨油曾是我市部分區域作為當地群眾的主要食用油之一,產區市場有售,自產自銷,國家收購不多。目前,贛南現存光皮樹資源豐富,其中集中分布于于都縣的寬田等地,其它地區多為零星分布。據不完全統計,僅于都縣寬田鄉光皮樹就有近40000株,其中盛果期光皮樹有21600株,常年產鮮果16萬公斤。光皮樹主要分布在農田、河堤、房屋等四旁地帶和石灰巖質山地,生長良好。由于我市是全省光皮樹資源分布最多的地區域,蘊藏著巨大的資源優勢,早在1981年江西省電視臺就專程到寬田鄉攝制科教片,以此宣傳和發展光皮樹。1970年以來,湖南、福建、廣東、廣西和浙江等省,曾先后多次來我市于都等地考察和引種栽培,為我國南方發展光皮樹作出了重大貢獻。
市城市夜景燈光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城市夜景燈光規劃、建設和管理,美化城市夜景,改善城市環境,根據國務院《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和《*市市容管理條例》,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本市市區范圍內的城市夜景燈光規劃、建設和管理。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城市夜景燈光,是指為亮化、美化城市夜景而設置的裝飾性燈光。
第四條*市市容管理局是本市城市夜景燈光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市容主管部門)。區市容主管部門按照規定的職責,負責轄區內夜景燈光管理工作。建設、規劃、市政公用、園林、房管、建工、交通、電力、旅游、商貿、質量技術監督、工商、公安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協同做好城市夜景燈光管理工作。
第五條夜景燈光規劃和建設應當遵循統一規劃、分步實施、政府扶持、社會參與的原則。
第六條鼓勵單位和個人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光源和低能耗產品設置夜景燈光設施。在夜景燈光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和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由市、區人民政府或者市容主管部門給予表彰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