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工程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7 12:35:0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水庫工程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水庫工程

水庫工程管理研究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在我國各個領域對于水庫的利用范圍逐漸廣泛,這就對水庫工程的管理要求逐漸增高,并且水庫工程在施工中存在的問題也逐漸暴露。文章通過對邱莊水庫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并通過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并希望我國水庫工程管理的工作能夠得到完善。

關鍵詞:邱莊水庫;工程管理;存在問題;解決措施

1工程概況

邱莊水庫位于唐山市豐潤區城北還鄉河出山口處,是此流域唯一的大型水庫,控制流域面積525km2,總庫容2.04億m3,是一座以防洪、供水為主的大型水庫。邱莊水庫于1960年8月15日竣工,包括均質土壩與放水洞兩項主體工程。1977年至1985年對水庫進行了擴建加固:在壩軸線上游5.125m處(原壩軸線下游2m處)建0.8m厚的混凝土防滲墻,底部嵌入基巖,擴建加固后壩頂高程77.0m,最大壩高28m,壩頂長度926m,總庫容2.04億m3。校核標準提高到5000a一遇,使水庫滲漏和防洪標準低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2水庫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

2.1庫區缺乏系統的建設。邱莊水庫目前信息中心和網絡機房建設不夠完善,缺少現代化管理設備。需要對水庫進行一系列自動監測系統的建設,目前庫區水質監測以定期人工巡測為主,缺乏自動監測手段,時效性低,其主要問題就是觀測手段落后,設備陳舊等。邱莊水庫作為一座具有防洪任務的大型水庫,目前水位監測設備性能落后,缺少水庫入庫流量和出庫流量的監測設備,視頻監測設備已嚴重老化,也需要對系統進行建設[1]。2.2缺乏入庫和出庫流量監測手段。邱莊水庫面積大,地形復雜,不能準確地對水庫入庫斷面水位進行監測,同時對于入庫流量變化情況也無法準確掌握,這就容易產生安全隱患。2.3管理信息化方面投資偏低。信息統計與主要包括信息統計管理、信息管理等功能。對于管理的信息投資主要包括管理綜合報表和各業務報表的生成等。這些報表中數據,是從系統中進行自動生成的,并通過統計,可以用來幫助用戶進行報表數據的編輯。但是目前邱莊水庫的相關管理部門,對于信息化方面的投資較低,信息的統計以及的相關設備較落后,沒有進行及時的更新換代。2.4水庫管理的硬件設施不完善。根據對水庫管理工作的調查,發現大部分的水庫管理缺乏用來應急搶險或者是水庫監測等相關的硬件設施。水庫工程本身對于壩體和壩基的建設就不是很完善,再加上對于水庫內部狀況的監測以及通訊等硬件設施都比較缺乏,使得對于水庫的管理水平較低。還有一些水庫雖然具備一定的硬件設施,但是對于水庫的監測只是關注主壩,仍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查看全文

水庫工程設計考究

1壩型比選

根據工程推薦壩址的地形、地質條件,以黏土心墻砂礫石壩、瀝青混凝土心墻砂礫石壩、混凝土面板砂礫石壩三種壩型進行比選,最終選定瀝青混凝土心墻砂礫石壩為推薦壩型。1瀝青混凝土心墻砂礫石壩設計大壩壩型為瀝青混凝土心墻砂礫石壩,全長120m,壩頂高程1218.32m,壩頂寬5m,最大壩高565m。澆筑式瀝青心墻厚度為0.5m,采用等厚布置。大壩上游壩坡1∶0,下游壩坡1∶25,擬定大壩壩體與圍堰相結合,圍堰頂高程1195m,圍堰頂寬5m,圍堰上游壩坡1∶0,下壩坡為1∶0,采用砂礫石填筑。大壩部分投資2449.89萬元(含圍堰)。2黏土心墻砂礫石壩設計大壩壩型為黏土心墻砂礫石壩,大壩全長120m,壩頂高程1218.16m,壩頂寬5m,最大壩高55.63m。黏土心墻頂寬3m,上下游邊坡均為1∶0.25。大壩上游壩坡1∶25,下游壩坡1∶25,大壩壩體與圍堰相結合,圍堰頂高程1197m,圍堰頂寬5m,圍堰上游壩坡1∶25,下游壩坡為1∶0。圍堰也采用砂礫石填筑。壩體防滲體采用黏土心墻,心墻軸線位于壩軸線上游1.0m處,與壩軸線平行。心墻頂寬0m,最大底寬29.5m,心墻上下游側依次設水平寬度0m的反濾料、0m的砂礫料過渡層。心墻基座處的砂礫石全部清除,黏土心墻基座坐落在基巖強風化層底線上,黏土心墻底部澆筑C20混凝土基座,壩址處的基巖較發育,進行固結灌漿和帷幕灌漿處理,固結灌漿的深度為5m,帷幕灌漿深度按巖石透水率小于5Lu控制。大壩部分投資2690.19萬元(含圍堰)。3混凝土面板砂礫石壩設計大壩壩型為混凝土面板砂礫石壩,壩頂寬5m,壩長119m。壩頂高程1218.44m,最大壩高48.04m。大壩上游壩坡1∶1.6。采用C30F300W8混凝土面板,面板厚度為40cm。下游壩坡1∶1.6。在下游壩坡上設兩個馬道,馬道寬1.5m,高程分別為1205.00m、1195.00m。防滲混凝土面板砂礫石壩施工導流圍堰與壩體分離,在大壩壩腳上游85m處,修建導流圍堰,型式為砂礫石圍堰,圍堰頂高程1195m,堰頂寬5m,圍堰上游壩坡1∶5,下壩坡為1∶0,采用砂礫石填筑。根據地質條件左右岸趾板基礎將表層的砂礫石層全部清除,基巖開挖至強風化層下部,河床段基巖開挖至強風化層下部,然后澆筑混凝土趾板。趾板處基巖進行固結灌漿和帷幕灌漿處理。固結灌漿的深度為5m,帷幕深度按巖石透水率小于5Lu控制。大壩部分投資2050.16萬元,圍堰部分投資510.08萬元,合計總投資2560.24萬元。4比選結論通過綜合分析,在壩址處瀝青混凝土心墻砂礫石壩、黏土心墻砂礫石壩、混凝土面板砂礫石壩都有建壩的條件,但從基礎處理、施工條件、適應變形能力、投資等角度來看,瀝青混凝土心墻砂礫石壩基礎容易處理,施工方法、技術簡單;冬雨季都可以施工,瀝青混凝土心墻在壩體中間,適應變形能力較好,工期最短、投資最省,并且此壩型在塔城地區已建成多座并安全運行,擁有相對豐富的施工、管理經驗。黏土心墻砂礫石壩施工條件復雜(不利于冬雨季施工),機械化施工相互干擾大,工期相對較長,且投資明顯偏大?;炷撩姘迳暗[石壩投資也偏大,工期也比心墻壩多半年。綜合以上各方面分析、比較,瀝青混凝土心墻砂礫石壩的優越性較明顯,故推薦瀝青混凝土心墻砂礫石壩為設計壩型。

2工程布置

麥海因水庫由瀝青混凝土心墻砂礫石壩、導流放水涵洞、溢洪道等建筑物組成。瀝青混凝土心墻砂礫石壩壩軸線大致呈東西方向,東偏南2°14''''57″。導流放水涵洞布置在河床右岸一級階地上,其軸線與壩軸線斜交呈81.44°夾角。導流兼放水涵由進口引渠段、閘井段、無壓埋涵段、出口矩形槽段、出口消能防沖段等部分組成,系統總長252m。溢洪道為開敞式溢洪道,位于大壩右岸,溢洪道全長1906m,由進水渠段、溢流堰段、漸變段、陡槽段組成,堰頂高程1215.93m。

3主要建筑物設計

1大壩設計1.1壩體輪廓設計大壩壩型為瀝青混凝土心墻砂礫石壩,大壩全長120m,壩頂高程1218.32m,壩頂寬5m,大壩最大壩高565m。防浪墻頂高程1219.32m,防浪墻高7m,高出壩頂1.0m,采用鋼筋混凝土現澆。澆筑式瀝青心墻與防浪墻底部相連,心墻寬0.5m。大壩上游壩坡1∶0,采用15cm厚C20F200現澆混凝土護坡,下游壩坡1∶25,采用6cm厚混凝土預制六棱塊護坡。大壩壩體與圍堰相結合,圍堰頂高程1195m,圍堰頂寬5m,圍堰上游壩坡1∶0,下壩坡為1∶0。圍堰也采用砂礫石填筑。1.2壩體分區此次設計大壩分為五個區,從上游到下游分別為圍堰砂礫石區、大壩砂礫石區、過渡料區、下游堆石區、瀝青混凝土心墻。a.圍堰砂礫石區。采用大壩清基料填筑,砂礫石相對密度Dr≥0.80。b.大壩砂礫石區。采用S3料場北部范圍的砂礫石料填筑,砂礫石相對密度Dr≥0.80。c.過渡料區。過渡料設于心墻兩側,水平寬度0m,采用級配連續,最大粒徑為80mm,小于5mm的粒徑含量為25%~40%左右的砂礫料,含泥量(粒徑小于0.075mm的顆粒)小于5%,滲透系數不應小于1×10-3cm/s,過渡料區從混凝土骨料場篩分制備。d.下游堆石區。下游堆石區采用溢洪道爆破料填筑,堆石區頂高程1207m,頂寬15m,底高程1192m,上游坡度1∶0.75,下游坡度1∶1.5,最大粒徑600mm,小于0.075mm的顆粒小于5%,堆石區設計孔隙率不大于23%。e.瀝青混凝土心墻。壩體防滲采用澆筑式瀝青混凝土心墻,心墻軸線位于壩軸線上游1.9m處,與壩軸線平行。澆筑式瀝青心墻與防浪墻底部相連,心墻厚度為0.5m,采用等厚布置,瀝青占瀝青混凝土混合料總重的10%~15%,填料占礦料總重的12%~18%,骨料的最大粒徑為20mm,級配指數0.35。瀝青采用A-100甲道路石油瀝青。瀝青混凝土要求孔隙率小于3%,滲透系數不大于1×10-8cm/s,水穩定系數不小于0.90。1.3基礎處理壩址處兩岸基巖裸露,左壩肩岸巖體可能形成大的坍滑體全部清除,其余部分清除0.5m厚的表層風化巖石;混凝土基座坐落在基巖面以下5m。由于右壩肩壩基處只清除0.5m厚的表層風化巖石,混凝土基座坐落在基巖面以下5m。主河床段心墻基座處的砂礫石全部清除,在主河床處混凝土基座坐落在基巖以下5m,河床其余段壩基砂礫石清除4m厚,清基完成后,沿瀝青心墻軸線方向開挖基巖槽,然后澆筑C20混凝土基座,以封閉巖石裂隙,并可作為基礎灌漿的蓋板。該壩址處的基巖較發育,應進行固結灌漿,固結深度為5m。帷幕灌漿帷幕深度按巖石透水率小于5Lu控制。兩岸最大帷幕灌漿處理深度為397m,帷幕灌漿總進尺2307.91m。2導流放水涵洞設計導流放水涵洞由進口引渠段、閘井段、無壓埋涵段、出口矩形槽段、出口消能防沖段等部分組成,系統總長252m。進口引水渠長40m,進口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整體式矩形槽,底板高程1188.77m,底寬1.5m,襯砌厚度為0.8~0.3m。閘井順水流方向長8m,采用岸塔式進水口,布置在壩軸線上游約38m處,與上游護坡結合,底板高程1188.77m,底寬1.5m,底板厚0m,邊墻厚0m。閘井高程1199.87m以下部位埋于上游壩殼料之中,1199.87m以上露出壩面。閘井后接無壓埋涵段,長130m,縱坡0.02,埋涵迎水面為城門洞形斷面,背水面為矩形。底寬1.5m,直墻高1.05m,頂拱為半徑0.75m的半圓,襯砌厚度為0.5m的鋼筋混凝土。出口矩形槽段,長16m,縱坡0.02,為矩形斷面,底寬1.5m,墻高1.2m,采用鋼筋混凝土襯砌,厚0.4m。出口消力池段主要布置57.56m長陡坡段和13m消力池段,為矩形斷面,底寬1.5m,墻高1.2~3m,采用鋼筋混凝土襯砌,厚0.4~0.6m。該段大部分巖石屬于較破碎強風化巖石,基礎承載力標準值為0.5MPa。3溢洪道設計溢洪道為開敞式,位于大壩右岸,全長171m,由進水渠段、溢流堰段、漸變段、陡槽段組成。進水渠段長6.6m,邊墻為C25F200混凝土八字墻,寬0.5m。溢流堰段長6m,采用無坎寬頂堰,堰寬20m,堰頂高程1215.93m,邊墻為C25F200混凝土現澆重力式擋土墻,墻高8m,頂寬1m,底寬59m。漸變段總長30m,底坡0.033,始端寬20m,末端寬15m,單側收縮角6°。陡槽段全長130.5m,底寬15m,底坡0.01。溢洪道底板及邊墻均采用C25F200混凝土現澆,巖石開挖邊坡為1∶0.5。溢洪道開挖高度小于10m處只噴5cm厚混凝土,高度大于10m處進行噴錨處理,錨筋間距1.5m,拉筋間距0.3m,然后噴10cm厚混凝土。

查看全文

水利工程中病險水庫加固工程技術

摘要:現階段病險水庫工程除險與加固過程還有一定的問題和不足,這對加固工程的工期產生一定影響,需要采取適當的對策來應對,有效提升加固工程效果和工程質量。文章對病險水庫工程加固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進行詳盡分析,隨后在這個基礎上,給出科學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水利工程;病險;加固;工程技術

由于多種因素的制約,國內現階段存在大量的具有一定病險問題的水庫工程,因為當年的工程修建質量相對比較差、抗洪泄洪水平不達標或因為年代久遠等情況的存在,造成相關的水庫工程不但無法充分體現其應有的功能和效果,還嚴重威脅到了庫區周圍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以及財產方面的安全,因此對于此類存在病害的水庫工程,必須盡早實施行之有效的措施來對其進行有效地加固,最大限度地防止其可能發生的嚴重危害。

1現階段病險水庫工程除險與加固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各類問題

1.1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前期準備工作不充分

水利工程相關部門對于具有病險問題的水庫工程實施相關安全鑒定的過程中,某些庫區工作的相關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沒能借助有關鑒定機構的幫助,對于水庫工程的實際病險情況和問題實施深入地探查,僅僅是粗淺地對水庫工程的情況進行了表面上觀測,進而比較盲目地對相關問題下了結論,造成相關的病險水庫工程在實施加固操作的過程中,無法做到準確地做好各類工作,增加了項目工程的工作量與任務開展過程中的難度,嚴重制約了相關病險水庫工程的加固效果。與此同時,對于庫區相關資源的長久利用方面并沒有同步進行相應的規劃和設計,沒能確保水庫工程的加固過程和庫區周邊改善工程協調一致。某些水庫工程由于修建的時間相對比較早,水庫的容量也比較小,防汛抗洪的能力相對薄弱,在對病險問題實施加固操作之前,需要全方位考慮到相關水庫工程完善方面的相關工作,用來確保相應的加固操作過程可以實現一步到位,有效防止工程施工作業過程中反復加固操作給水庫工程使用帶來的各類麻煩[1]。病險水庫加固施工作業如圖1所示。

查看全文

水庫移民與水利工程研究

摘要:水庫移民對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文章首先對以綏中縣為基礎的水庫移民和水利工程的背景進行了簡要分析。對現有的效益共享安置模式指出其局限性,并提出相關的策略。而后通過理論依據的具體意義進行剖析,對水庫移民與水利工程效益共享安置模式進行深入的了解和具體的分析。最后,從實踐方法中對效益共享模式的原則進行了一定的論述,并得出效益共享安置模式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的結論。

關鍵詞:水庫移民;水利工程;效益共享安置模式;綏中縣

隨著現在水利工程建設的數量增多、規模擴大,針對水庫移民在水利工程的建設中的問題也隨之增多,我國水庫移民工作存在一定的問題,其對我國水利工程的經濟和發展有著一定的影響。據統計顯示,在過去的10a之中,因為水利工程的建設造成的移民總數約為400萬之多。在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我國因水利工程的移民總數就已經達到了一千萬的數字。在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如何處理水庫移民與水利工程的關系是我國目前必須要進行的研究[1]。

1水庫移民與水利工程效益的研究背景

基于綏中縣的水庫移民與其水利工程的效益進行研究,綏中縣的水庫移民主要來自龍屯和大風口水庫,其移民總數達到一萬人,但是因為其自身的移民安置區并沒有形成相應的產業規模,且種植業和畜牧業的普及程度較低,這就導致了在綏中縣的水庫移民過程中出現了一定的矛盾。據2010年綏中縣對移民統計資料顯示,水庫移民的生產生活沒有基本的保障,人均收入僅為4715元,并且絕大多數綏中縣的安置區移民人均收入不能達到之前的收入水平。并且綏中縣的移民補償標準和扶持力度較弱,使縣里的移民區和非移民區之間在經濟發展中產生了巨大的差異。這使得因為水庫導致的移民人口心理出現不平衡,并且對綏中縣的社會穩定也出現了一定的問題[2]。

2水庫移民與水利工程效益共享安置模式的局限性及策略

查看全文

水庫水文工程設計論文

1工程水文在水利工程設計中的任務

工程水文是水利工程設計中必需的重要基礎資料,并貫穿了水利工程設計規劃、項目建議書、可研、初設各階段。在水利工程設計前期必須編制工程水文分析計算報告,而且必須通過水文水資源局主管部門審查通過。工程水文的任務是為水利工程設計提供以下各方面相關資料:河流水系概況、氣象、水文基本資料、徑流、洪水、泥沙、冰情、水質及水面蒸發等,這基本涵蓋了工程水文所涉及的所有內容,尤其是泥沙、徑流及洪水資料在確定水利工程規模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水庫工程是較典型水利工程,以下就泥沙、徑流、洪水資料在某水庫工程設計中的應用作為論述。

2工程水文在水庫工程設計中的運用

2.1水庫基本概況

該水庫為山區水庫,主要任務是以工業、城鎮生活供水和灌溉為主,兼顧防洪。要求灌溉服從工業和城鎮生活用水。水庫所在河流上游2.5km處有國家基本水文站,具有1962~2010年49年完整的、經審編的實測水文資料,主要觀測項目有水位、流量、懸移質輸沙率、水溫、降水、水面蒸發、氣溫、水質監測等。

2.2泥沙資料在水庫工程設計中的運用

查看全文

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水土保持措施

摘要:本文通過對托卡依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設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56.76hm2,可減少水土流失量18057t,工程建設引起的水土流失可以得到有效治理,將產生明顯的保水、保土效益,能有效防止新增水土流失。

關鍵詞:水庫;除險加固;水土保持

1項目區概況

托卡依水庫是格達良鄉唯一地表灌溉水源。格達良鄉位于阿圖什市以東42km,是阿圖什市主要鄉鎮之一。全鄉共有7個村、74個生產隊。全鄉總人口1.92萬人(3473戶)。全鄉播種面積2866.67hm2,主要以種植小麥、玉米、棉花、果類、林帶為主。托卡依水庫是該鄉農業經濟的命脈性工程,控制灌溉面積2866.67hm2,對該鄉的農業經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托卡依水庫具有防洪、灌溉等綜合用途。水庫設計洪水位為1239.0m,對應總庫容2458.79×104m3,灌溉面積2533.33hm2,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1](SL252-2017)規范規定,確定本工程規模為中型工程,工程等別為Ⅲ等,壩體、放水涵洞、底孔沖砂泄洪洞、渠首等主要建筑物為3級,其他建筑物為4級,臨時建筑物為5級。

2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

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為1945.00hm2,其中永久占地1934.72hm2,臨時占地10.28hm2。屬于阿圖什市管轄,防治責任主體為阿圖什市托卡依水庫管理站。本工程為點狀工程,位于平原區,因此一級分區為平原區;二級分區根據項目組成劃分為樞紐工程區、引水工程區、管理區、道路區、輸電線路區、供水管線區、施工生產生活區、料場區、棄渣場和淹沒區,共計10個二級區。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分區見表1。

查看全文

小型水庫及水利工程預防保護研究

1防護工程主要措施

A、筑防護堤或防洪墻;

B、排除地表和土埌中的水,控制地下水位;

C、挖高填低;

D、岸邊坡的改善和加固;

E、其它工程措施等。

查看全文

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施工探索

摘要:建設單位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制定并不斷完善施工質量管理方面的制度和措施,層層落實管理責任,加強施工前預防,施工過程中控制,并不斷糾偏,按照相關合同進行投資控制,及時處理施工過程中質量方面的變更和索賠等問題,施工完工后進行質量檢測,是確保工程施工質量符合設計文件和相關施工規范要求的重要舉措。本文通過對信邑溝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單位在施工質量管理體系、質量控制及質量控制措施幾個方面的闡述,以期達到說明建設單位在工程建設過程進行施工質量管理重要性的目的,以供同仁參考。

關鍵詞:工程施工;質量管理;質量控制

信邑溝水庫是寶雞峽灌區渠庫結合工程之一,位于寶雞峽塬上總干渠117+300處,地處扶風縣城東北7.5km的美陽河上,是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養殖等綜合效益于一體的中型水利工程。該工程控制集雨面積220km2,水庫樞紐由大壩、充庫進水渠、放水洞、壩后抽水站等四部分組成,大壩為均質碾壓式土壩,壩高58m,長376m,總庫容3290萬m3,興利庫容1308萬m3,控制下游9縣(區)86個鄉(鎮)的灌溉面積160.78萬畝。除險加固建設內容有:大壩培厚加固、新建溢洪道、放水洞放水塔加固、進水閘進水渠改造、新增干渠節制閘、壩體防滲處理、防汛道路改建及管理設施改造等。

1質量管理體系

為了保證信邑溝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質量,寶雞峽引渭灌溉管理局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項目建設辦公室作為業主單位積極推行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項目法人負責制[1]、建設監理監督制、招標投標制、施工企業保證制的管理模式。圍繞這一管理模式,信邑溝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項目部(信邑溝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是寶雞峽管理局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項目建設辦公室管理的單位工程之一)及工程參建各方項目部分別組建了相應的質量管理組織機構,建立了相應的質量管理制度,健全了質量保證體系[2],并結合各自項目部的實際情況,制訂了詳細的管理辦法,在工程建設中為保證工程質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1質量管理機構

查看全文

水庫工程施工導截流技術研究

摘要:梁河水庫工程采用均質土壩施工,永久建筑物布置有泄洪洞并兼作施工導流洞,由于導流洞進口底板調和較高(2160.00m),溝道底高程2151~2153.5m,相對高差較大(6.5~9.0m),且導流洞進口距大壩上游坡腳線距離很近,單獨布設擋水圍堰對壩體施工干擾大,采用河道斷流圍堰擋水,壩外泄洪洞泄流(兼導流)的導流方式;圍堰與壩體、導流洞與永久泄洪洞相結合,可有效降低臨建投資,且對壩體建筑無影響,施工期內遇突發洪水時,應變能力較強,施工風險較小。

關鍵詞:水庫;導截流技術;莊浪縣

1工程概況

莊浪縣梁河水庫工程位于通化鎮梁河村東北1km處,地處北緯35°23′30″、東經106°13′,壩址距縣城約30km,距通化鎮13km。設計總庫容為165.4萬m3。依據《防洪標準》(GB50201-94)及《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本工程等別為Ⅳ等,工程規模小(1)型;主要建筑物按4級設計,次要及臨時建筑物按5級設計。大壩為均質土壩、泄洪建筑物等主要建筑物按30年一遇(P=3.33%)洪水設計,300年一遇(P=0.33%)洪水校核,相應洪峰流量分別為:設計60.1m3/s,校核146m3/s。消能防沖建筑物洪水標準按20年一遇(P=5%)洪水設計,相應的洪峰流量為48.2m3/s。

1.1氣象

擬建的梁河水庫工程位于北洛河一級支流梁河上,梁河發源于通化梁河村關山正峽溝和雄溝,梁河上游二條支溝呈樹枝狀向關山內延伸,河流水主要為涵養林補給水,流域面積14.7km2。項目區地處大陸腹地,遠離海洋,屬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全年大部分時間受高空西風環流影響,冬季盛行西北風,夏季盛行東南風。據莊浪縣氣象資料統計,多年平均氣溫為8.2℃,極端最高氣溫為34.9℃,極端最低氣溫為-23.5℃,多年平均降水量為494.3mm,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298.9mm,蒸發量為降水量的2.6倍,年平均風速1.7m/s,最大積雪深度15cm,最大凍土深度84cm[1]。

查看全文

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設計探討

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龐大的人口基數,讓水資源面臨著越來越緊缺的局面,我國水利工程重點工作內容是合理開發和利用水資源。對于目前小型病險水庫來說,水庫的調節能力較低,大部分的病險水庫都存在著滲透問題,造成水資源的嚴重浪費,甚至能嚴重危害到水庫大壩自身的安全。另外,在實際使用中水庫的設計灌溉面積都遠遠地大于實際有效灌溉面積,使得灌溉渠道的水量使用率較低。當遇到干旱的季節,水資源短缺時,會出現水庫供水能力嚴重不足的現象。水庫下游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水庫大壩存在的安全隱患息息相關。近年來,洪澇災害的頻發、超標準的洪水不斷出現等一系列問題都使病險水庫的安全問題異常突出;因此,對小型病險水庫進行除險加固工程合理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

1小型病險水庫工程現狀

目前,針對我國多數的小型病險水庫來說,大多數的水庫修建的時間較長,與科技發達的現在對比有一定時間上的差距,受限于當時的技術水平、人力、物力等因素的影響,當時的水庫工程項目多是實行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的“三邊”工程。絕大部分是當地的居民提供勞力建設而成,從水庫工程建設的施工程序上來看,由于受當地區域經濟水平的限制,資金投入的力度不夠、沒有先進的技術支撐,施工作業不夠規范。一部分的水庫大壩通常都存在清基不徹底的問題,對水庫大壩基礎處理工作不到位、壩體填筑材料質量不高等,多數的水庫一直以來都處在帶病運作的狀態中;再加上相關的運行管理部門對水庫的管理不完善,長期以來都不能充分發揮水庫的經濟效益,針對水庫大壩存在的諸多安全隱患問題,也加劇了水庫中水資源在不同程度上的浪費,使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設計工作陷入困境。

2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設計的原則

目前,在我國水庫大壩中數據比例最大的是土石壩,在水壩中危險程度最高的也是土石壩。由于水庫工程建設狀況較為復雜、施工技術以及建筑材料的選擇條件極容易發生改變,并不是所有的除險加固技術都是通用的,每一種除險加固技術都有一定的范圍適用性。因而,在對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設計時,應遵循以下的施工原則:一方面,要分析水庫的病險情況,全方位的考慮各種水庫的加固要求,要對加固的指標、加固的進度、加固范圍進行綜合考量。另一方面,對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要擬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根據水庫工程相應的工程造價、施工期限、施工難度、進度等進行全面的對比,找出最合適的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設計方案。

3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設計的注意事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