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8 13:08:0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舒曼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舒曼藝術歌曲研究

【摘要】舒曼(1810-1856)是一位偉大的音樂家、作曲家,在藝術領域而言,他是站在浪漫主義這一方的,也是浪漫主義一位杰出的代表,同時他還是一名評論家,有著很高的音樂評論水平,他也是舒伯特的一位典型門徒,繼承著舒伯特的特點并加以放大,對詩和音樂都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并可以將二者很好地結合在一起,他的創作可謂是層次更高、領域更廣。

【關鍵詞】藝術歌曲;影響因素;創作特點;美學思想;藝術價值

一、影響舒曼藝術歌曲創作的因素

(一)時代背景前輩鋪墊的影響

舒曼生活于一個關鍵時期,這個關鍵時期就是浪漫主義走向興盛和古典主義走向衰落,在這個風口上,舒曼等許多藝術家開始了富有浪漫情懷的創作,以體現民風民情,用浪漫的手法來歌頌自然,歌頌感性思想,反對理性。甚至到后來,舒曼把一切積極因素都用到音樂中,使得浪漫主義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二)藝術歌曲發展歷程的影響

查看全文

淺談怎樣演唱舒曼藝術歌曲

一、德國藝術歌曲(lied)

最初的德國藝術歌曲走的是一個探索的道路,緊接著走向成熟時期,輝煌時期。海頓的藝術歌曲表達了詩歌的意境美;莫扎特的藝術歌曲則更注重表現人物和劇情,而貝多芬的藝術歌曲剛剛探索到精神境界。舒伯特的藝術歌曲開創了藝術歌曲的新紀元,在詩歌中得到無情無盡的靈感。包含了包羅萬象的表現形式,來源不斷的曲調旋律,色彩斑斕的各種調性,以及伴奏中各式各樣的音樂形象和美的意境。緊接著舒曼的藝術歌曲,繼承了舒伯特的創作傳統。更追求高尚的境界,注重詩歌與音樂的完美結合,注重鋼琴伴奏中的節奏表現,使藝術歌曲更加完美。而勃拉姆斯在音樂的語言上也繼承了舒伯特的傳統,而沃爾夫則更偏于舒曼,更重視文學方面。詩詞的內容、語言和音樂三者結合,達到一種渾然一體的境界。之后還有馬勒、勛伯格、貝爾格,威伯恩等作曲家。他們為德奧藝術歌曲做出重大貢獻。這就是德國藝術歌曲的發展線索。

二、《愛之歌》作曲家

羅伯特•舒曼(RobertSchumann)19世紀的德國作曲家、音樂評論家。年僅46歲,一生創作240多首藝術歌曲。他足以代表浪漫主義音樂最純粹的本質。他的作品有豐富的感染力,有期待、有夢幻。他不是浪漫時期的產物,而是浪漫時期的推動者。他是與生俱來的浪漫主義者。他認為音樂是他感覺的精神語言,是一個巨大而無形的牽引線,統一著他的精神。他天生就是詩人也是音樂家。藝術歌曲的特點是將古典的結構和浪漫情感融為一體,既清新富有活力,又善于抒情。他細膩的寫出鋼琴伴奏聲部,與歌唱部分緊密相連,還能充分的表達出詩詞的意境,使詩意更加真實,明朗。他在詩歌、旋律、和聲、節奏上都有自己的特點,充滿了浪漫主義夢幻色彩,稱為“音樂詩人”。

三、舒曼——Liebeslied《愛之歌》

1、作品介紹:作品號OP.51.NO.5;作詞歌德(JohannW.Goethe);G大調作品;4/4拍子;再現單三部曲式結構。2、歌詞:①DirzueröffnenmeinHerzverlangtmich音標:[di:r][tsu:][εrœfnən][main][hεrts][fεrlat][mi:Ç]渴望著你來打開我的心扉;德語解說:元音后沒有輔音或只有一個輔音時發“長元音”,例如:Dir[i:]。兩個相同輔音前面元音發“短元音”,例如:eröffnen[œ]。輔音字母“z”在詞首時或詞尾時發[ts]例如:zu[ts];Herz[ts]。輔音字母“v”在詞首時發[f].例如:verlangt[f].字母組合“ng”與拼音“eng”相似.字母組合“ei”發[ai].例如:mein[ai].②hörtichvondeinem,darnachverlangtmich音標:[hø:rt][i:Ç][fo:n][dainəm],[darna:x][fεrlaŋt][mi:Ç]渴望著聽到你的聲音;德語解說:字母組合“ch”在元音“i”后發[Ç].例如:ich[x];在元音“a”后發[x].例如:nach[x].③wieblicktsotraurigdieWeltmichan音標:[vi:][blikt][zo:][trauriÇ][di:][vεlt]正如世界如此悲傷地望著我。德語解說:字母組合“ck”發[k].例如:blickt[k].字母組合“au”發[au].字母組合“ig”在詞尾發[iÇ].traurig[au][iÇ].④InmeinemSinnewohnetmeinFreundnur音標:[i:n][mainəm][zinə][vo:nət][main][frɔint][nu:r]我的腦海中只有你的存在;德語解說:輔音字母“s”在詞首時發[z].“e”在詞尾發[ə].例如:Sinne[z][ə].輔音字母組合“eu”發[ɔi].字母“d”在詞尾發[t].例如:Freund[ɔi][t].⑤undsonstenkeinerundkeineFeindspur音標[unt][zɔnstən][kainr][unt][kainə][faint][ʃpu:r]再也沒有其他人占據我的心房。德語解說:字母組合“sp”詞首發[ʃp].⑥WieSonnenaufgangwardmireinVorsatz!音標:[vi:][zɔnənaufgaŋ][vart][mi:r][ain][fo:rzats]就像初升的太陽,我決心已定?、進einLebenwillichnurzumGeschäftevonseinerLiebemachen音標:[main][le:bə][vil][i:Ç][nu:r][ts:m][gəʃftə][fo:n][zainr][li:bə][maxən]對他的愛將是我的全部。德語解說:輔音字母組合“sch”發[ʃ].例如:Geschäfte[ʃ].⑧ichdenkeseiner,mirblutetdasHerz,Krafthab'ichkeine音標:[i:Ç][dεŋkə][zainr],[mi:r][blu:t][da:s][hεrts],[kraft][ha:biÇ][kainə]想到他,我便心血沸騰,耗盡心力。⑨alsihnzuliebensorechtimStillen;wassolldaswerden!音標:[als][i:n][ts:u][li:bən][zo:][rεÇt][i:m][stilən];[vas][zɔl][das][vεrdən]再也無法平靜;我該如何!德語解說:“ih”組合發長音“[i:]”.例如:ihn[i:].⑩Willihnumarmenundkannesnicht,undkannesnicht音標:[vil][i:n][umarmən][unt][kan][εs][ni:Çt],[unt][kan][εs][ni:Çt]多想擁抱他,卻又不能。3、歌曲處理:歌曲的伴奏織體是分解開放式的琶音奏法,左右手交替的十六分音符,演唱時要更加連貫,流暢,氣息要流動,注意樂句與樂句的連接,聲音要柔和柔美,旋律富有抒情性。旋律清晰抒情,優美動聽,流暢委婉,富有詩意。音樂表現上情感要細膩溫柔富有浪漫情調。演唱時表達情感所在,音樂起伏不大,層層推進的感覺,把控情感上的變化,節奏要平穩。不要拖,跟伴奏結合一起。在35小節到達高潮。這口腔位置不變,放松嘴唇和社,呼吸平穩。第4小節、24小節出現臨時變化音,注意音準。每個樂句弱起進入,要學會在空拍上進行換氣,才能把歌曲唱的連貫,完整。連續樂句的弱起帶給聽眾是一種緊迫感,在呼吸上容易造成快吸,急吸的演唱特點。氣息的流動形成聲音的活力,一般注意節奏上的把控。聲音要求飽滿,富有彈性,把聲音的強弱處理與音樂結合在一起,保持聲音的位置,不要因為音樂起伏而改變腔體的狀態,使聲音始終保持在一條線上流動。歌曲中有四分附點音符要唱的準確,清晰。

查看全文

舒曼藝術歌曲詩歌題材研究

【摘要】繼舒伯特之后,舒曼將藝術歌曲的創作發展到了新的高度。舒曼在藝術歌曲創作中對詩歌的選擇,滲透著其細膩的情感生活與內心世界,時代政治文化環境的影響與浪漫主義文學的發展也對舒曼創作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關鍵詞】舒曼;藝術歌曲;文學特征

一、社會與時代的環境因素

藝術歌曲在德國歌曲發展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藝術歌曲與其他歌曲有所不同,通常是指歐洲古典音樂的一種形式。隨著德國詩歌文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作曲家開始從詩歌文學中挑選素材進行創作。舒伯特將古典與浪漫結合,創作的藝術歌曲大多選用歌德、席勒等詩人的詩歌進行創作,如《冬之旅》《美麗模仿女》等。在舒曼的藝術歌曲中,鋼琴不僅僅只是作為伴奏而出現,在他的藝術歌曲中,鋼琴與人聲同樣重要,占有很高的地位。

二、愛情與生活的情感因素

舒曼的性格多愁善感、敏感與充滿幻想性。在文學方面,舒曼與他的父親相似,有著廣泛的興趣愛好和優秀的組織能力,有著為藝術而生的決心。浪漫主義文學對舒曼的性格有著很大的影響,其中德國小說家Jean•Paul②對舒曼的影響最為深刻。Jean•Paul的作品中充滿了現實與幻想的交融,他文學上的創作風格也影響著舒曼之后的音樂創作??死?#8226;舒曼在舒曼的音樂創作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死鍤q就開始跟隨父親學習鋼琴,是德國著名的女鋼琴家,他不僅僅為舒曼提供著創作上的靈感,還在生活上給予舒曼動力。舒曼家庭的沒落和練琴時留下的指傷導致克拉拉的父親強烈反對他們在一起,但是克拉拉卻始終深愛著舒曼,得不到家人認可對于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痛徹心扉的過程。聲樂套曲《詩人之戀》的創作開始于1840年5月24日,幾乎與他的另一部作品《聲樂套曲》(Liederkreis,op.39)同時進行,在創作《詩人之戀》的過程中,在舒曼的內心深處其實是痛苦的,戀情遭到反對甚至要使用法律的途徑來維護,當舒曼看到了海涅的《詩歌集》時,詩歌中用充滿文學性的詩句表達的痛苦絕望的情感遭遇與當時舒曼內心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在《詩人之戀》的創作過程中,海涅的詩歌深深地影響著舒曼,也是詩歌文學與音樂的一次碰撞。

查看全文

舒曼鋼琴作品特征綜述

羅伯特•亞歷山大•舒曼(RobertAlexanderSchumann,1810~1856)是德國作曲家、鋼琴家、音樂評論家。生于德國薩克遜洲茨維考小鎮的一個殷實的書商家庭,并且在貝多芬和舒柏特的音樂熏陶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綜合這兩個優勢其創作思想和實踐始終強調音樂情感表現的目的和意義,并且舒曼對讀書寫詩有莫大的興趣,并顯示出詩人般抒情與幻想的氣質。舒曼的創作具有19世紀30~50年代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他的創作和評論活動,對德國以至歐洲浪漫主義及民族樂派的音樂家有著深遠的影響。接下來主要淺析一下舒曼的鋼琴作品的特點。

舒曼是一個雙重性格的人,他的雙重性格是理解鋼琴作品的重要線索,他的雙重性格幾乎貫穿了所有的鋼琴作品。舒曼曾自稱自己為“耽于幻想的音樂家”,認為音樂即心靈的表現,感情的流露。舒曼要用音樂寫出自己對世間一切事物的體驗。他具有浪漫情懷鋼琴作品體現于30~40年代,如《阿貝格主題變奏曲》(Op.9,1834~1835),包含一組小品的《蝴蝶》(Op.2,1829~1831),兩組《帕格尼尼隨想主題音樂會練習曲》(Op.3,1832、Op.10,1833),《大衛同盟曲集》(Op.6,1837),《狂歡節》(Op.9,1834~1835),《童年情景》(Op.15,1838),《克萊斯勒偶記》(Op.16,1838),《C大調幻想曲》(Op.17,1836)等。舒曼的創作涉及交響曲、協奏曲、室內樂,但占舒曼作品很大比例的、有短小樂曲連成的鋼琴套曲以及歌曲則集中體現了舒曼的獨創性風格?!逗贰ⅰ洞笮l同盟曲集》、《狂歡節》、《克萊斯勒偶記》等作品,都是將各首形象各異、情緒迅速變換的獨立小曲編織在一起,成為舒柏特聲樂套曲式的鋼琴套曲。下面就綜合以上來進一步的淺析一下舒曼的鋼琴作品的創作特點。

1.旋律上。舒曼鋼琴作品的主要特色,仍在于其深度的個性化的詩意表現,而旋律是呈顯其特色的主要媒介。旋律的特點大致有如下幾個:①以相同的旋律語法,使用在不同的作品中,而成為特有的筆調。②偏愛以上拍開始的旋律。③絕少使用附加的裝飾音。④常以對位手法卡農或賦格處理旋律。這是舒曼孜孜鉆研巴哈作品所獲得的理念。⑤常以模進手法處理旋律。進而達到轉調、簡化或擴展的目的。

2.節奏上。舒曼的鋼琴作品在節奏上是多變的。他常用“赫米奧拉“(hemiola)節奏型,從而產生了“舒曼風節奏”所特有的飄逸性。這種飄逸性的不安定內涵,明顯地是經由重音的拖延所造成,而這種重音的不規律出現,大多來自切分音的大量使用,當節奏重音和拍子重音無法同時落下時,節奏韻律就失去了慣有的重量感,因而呈現出強烈的不安定個性。舒曼慣用的節奏規律,大體有以下幾種模式:等節奏、互補節奏、糾纏節奏以不等分節奏相互遇合的旋律與伴奏,在舒曼的鋼琴作品中,較常以2:3的形態出現于內斂的樂段。這種節奏或多或少呈顯了舒曼在現實與理想的沖突中,潛藏于靈魂深處的自我掙扎。

3.織體上。錯綜復雜的織體也是舒曼鋼琴作品的一大特色。舒曼的鋼琴作品之所以讓人目不暇接,與他織體創作的豐富多樣是分不開的,而他細膩善變的性格也注定了其音樂織體的復雜多變。舒曼鋼琴作品的織體厚重,具有交響性,幾乎涵蓋了浪漫派音樂中織體語言創作的所有類型,了解這些特點并掌握其演奏技巧對演奏19世紀浪漫派作品很有幫助。其實鋼琴音樂是舒曼最有創造性的地方。從剛剛講的舒曼鋼琴創作特點來看,也可以把它的特點做一個寬泛的總結:第一,注重心理的刻畫,其新穎的語言正來自于心里后動的表達。第二,各種情緒體驗是他用鋼琴躍匯所有描述的對象瞬間的幻想,主觀的情趣、意境的轉換這些使人能感受的到。他的鋼琴音樂細膩深刻以及多重性格和難以平衡的心理狀態又讓人難以把握。第三,套曲創作上的標題性構想,第一個將多個獨立的鋼琴小品組合成不可分割的藝術整體——套曲,如《童年情景》、《狂歡節》等。第四,常用性格變奏手法,注重和聲色彩變化。

舒曼音樂豐富的想象力、表達內心細膩情感和幻想的特征是他心靈的表現、感情的流露。這些個性化的語言同樣的體現在他的《新事曲》、《幻想曲》、《童年情景》、《林中草地》以及他那著名的《a小調協奏曲》等鋼琴作品中。

查看全文

舒曼藝術歌曲音樂特征分析

摘要:羅伯特•舒曼是德國著名的作曲家、鋼琴家和音樂評論家,它的音樂作品具有很大的藝術價值。羅伯特•舒曼也是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很多藝術歌曲中都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體驗,鑒于其作品的浪漫主義色彩,羅伯特•舒曼被人稱為“詩人音樂家”。

關鍵詞:舒曼藝術歌曲;音樂特征;分析

舒曼的藝術歌曲具有非常大的藝術價值,本文從舒曼的成長環境、婚姻生活及舒曼的性格等方面來對舒曼的藝術歌曲特征進行分析,讓我們了解到舒曼的藝術歌曲具有濃郁的文學性特征,且很多作品都是以愛情為主題,抒發了舒曼內心的感受,表達了他“正直”的音樂思想。

一、具有濃郁的文學性特征

舒曼的父親是一個書商,因此受其父親的影響,舒曼也極其熱愛文學,讀過很多著名詩人的作品,例如摩生、海涅、歌德等,因此舒曼具有很高的文學修養。舒曼所創造的歌曲中也充分體現了舒曼的文學性。由他創作出來的歌曲大多都是帶有詩意的,可以讓人身臨其境。在舒曼的筆下,歌曲與文學是分不開的,這在舒曼的很多作品中都有所體現。其中最能體現舒曼作品的文學性的是舒曼鋼琴音樂創作的標題性。舒曼鋼琴音樂創作的標題與其他作曲家創作的標題不同,舒曼會把幾個小曲組成一個套曲,然后為每個小曲都起一個具有鮮明個性的標題,最后再用一個具有文學性的題目把他們串聯起來。例如在鋼琴曲《蝴蝶》中,這個曲子總共有十二支短曲,每個短曲都有一個描述性的標題,都具有獨特的創作手法,對這個曲子進行描述。最后再用一個具有文學性的標題把這些短曲都聯系起來,使這系列的曲子都具有連貫性。最后把曲子中假舞會上的紙醉金迷和五彩繽紛的情景有效的表達出來,讓觀眾聽了仿佛身臨其境。

二、藝術歌曲的主題以愛情為主

查看全文

舒曼藝術歌曲音樂特征

摘要:舒曼是十九世紀歐洲偉大的作曲家,他的藝術歌曲浪漫帶有詩意。本文主要從舒曼藝術歌曲的文學性、主要題材、鋼琴伴奏以及舒曼的“正直”音樂思想幾個角度論述舒曼藝術歌曲的音樂特征。

關鍵詞:舒曼;藝術歌曲;音樂特征

羅伯特•亞歷山大•舒曼是十九世紀歐洲偉大的作曲家、音樂評論家。作為浪漫主義的代表之一,他將對文學的熱愛融入到他的音樂作品和音樂評論之中。他對自己的評價是“耽于幻想的音樂家”,他用音樂表述著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一、音樂融于詩歌,文學性強

舒曼出生于一個殷實的書商家庭,舒曼受他父親的影響,熱愛文學。極高的文學修養使他對于詩歌的選材眼界開闊而又嚴苛。艾亨多爾夫、摩生、海涅、歌德等作家的詩歌作品都受過他的青睞。舒曼的創作帶有有一種神奇的魔力,讓人置身于他想表達的情感環境中。他譜寫的歌曲帶有著詩意,旋律的進行仿佛是詩句的展開。在舒曼的筆下,詩歌與音樂似乎是不可分割的,兩者在他的手里靈動起來。舒曼通過旋律的曲折和音響的暗示,用音樂塑造歌曲環境,意境深邃。舒曼本身性格的細膩浪漫和深厚的文學修養使他在為詩歌譜曲時,更加側重歌曲的意境,音樂更準確地傳達出歌詞中想表達的內容,而不是表面理解詩歌的音調。為了更準確的表達詩句,他在歌曲旋律中加入朗誦,創造出一種朗誦的情緒。歌曲《兩個禁衛兵》中的對話部分、《詩人之戀》中的“我曾在夢中哭泣”等等。

二、傾向愛情主題

查看全文

舒曼藝術歌曲特點與演唱研究

[摘要]舒曼是偉大的音樂家,其藝術歌曲在創作上極具浪漫主義的詩意美,鋼琴伴奏極具特色,歌曲音調、調性特色鮮明。在演唱過程中要以輕聲為主,表達歌曲中展現的意境,做到要充分理解歌詞與音樂中的律動,且把握演奏過程中的語言特征,以充分展示舒曼藝術歌曲的特色。

[關鍵詞]舒曼;歌曲特點;歌曲演唱

舒曼所創造的藝術歌曲,擅長將個人的內在情感細膩地表達出來,擅長人物性格的刻畫與塑造,且在歌曲的聲部和旋律性方面表現力較強,聲部與旋律豐富多彩,與音樂中的伴奏相互搭配,使整個歌曲顯得更加細膩精致。舒曼在歌曲伴奏當中十分注重運用鋼琴和和聲進一步豐富伴奏本身的張力,使整首歌曲更具音樂藝術魅力,更加浪漫華美、富有詩意。舒曼歌曲的這些特點,要求演唱者在演唱的過程中,要采用舒緩的聲音與優雅的演唱方式。

一、舒曼藝術歌曲產生的背景

舒曼進行藝術歌曲創作的時代處于19世紀初,這一時期歐洲等國受文藝復興運動的巨大影響,在文化、思想、科學、藝術領域都產生了巨大變革,德奧浪漫主義歌曲也在這一時期迅速產生并發展。[1]傳統的古典音樂在歌曲創作方面崇尚形式與結構的演進,在歌詞的表達上注重邏輯性與合理性,從整體方面注重比例的協調與完美,以理性為引導,循規蹈矩地進行音樂創作。而浪漫主義風格的歌曲在創作上更加靈活,在歌曲的情感表達上更加優美且富有詩意,歌曲的內容也多以愛情故事、社會故事等寄托創作者的美好憧憬。當時嚴苛、理性、蔑視人性的以基督教為主的政治統治,以貴族為尊致使階級差距巨大,社會環境黑暗。浪漫主義風格的興起,對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進行了強烈反抗,更對浪漫美好的社會制度進行了歌頌與幻想,由此大受歡迎。且在歐洲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發展領域,例如在英國主要反映在詩歌、小說等領域,在德奧地區則以浪漫主義歌曲為主。

二、舒曼藝術歌曲的形成

查看全文

舒曼鋼琴變奏曲研究論文

在19世紀歐洲浪漫派作曲家中,最具幻想力,最善于描繪人的心理,最具詩人氣質的莫過于德國音樂家羅伯特·舒曼(RobertSchumann1810—1856)。舒曼非凡的才華突出表現在鋼琴音樂創作領域。他以特有的音樂思維和創作手法,使其鋼琴音樂在嚴謹邏輯中體現著生命的激情和深邃的詩意。在舒曼創作的鋼琴作品中,變奏曲占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鋼琴變奏曲不僅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而且影響了他的整個鋼琴音樂創作。

一、舒曼鋼琴變奏曲的藝術價值

舒曼最初創作變奏曲是基于時代的要求。歐洲19世紀二三十年代,變奏曲曾風靡一時,但在很多作曲者手中卻變得極為庸俗和空洞。1836年,舒曼在評論沙龍中的鋼琴變奏曲時指出:佩德先生的作品“沒有絲毫情感的波瀾,沒有一星靈魂的火光”;克勒勃斯的音樂則是“虛張聲勢,故作艱深”;海爾茨的變奏更是“無力地耷拉著腦袋,垂頭喪氣”;卡爾·松克的作品顯得“矯揉造作”“空洞、膚淺而輕浮”。①在華麗技巧的炫耀中,變奏曲這一古老的體裁失去了原有的靈性,其貧乏膚淺的程度讓舒曼無法容忍。

年輕的舒曼研究了巴赫、貝多芬等人的變奏作品,深深感受到變奏曲獨特的音樂魅力。他堅信,好的音樂“所需要的乃是新鮮的想象力、思想、樂曲的內在聯系、富有詩意的完整的音樂形象,這些才是可以垂存久遠的”。②化腐朽為神奇的想法激發了舒曼最初的創作熱情,并積極投身到他敬仰的大師們所涉獵的變奏體裁中。舒曼第一號鋼琴作品——《阿貝格變奏曲》正是這樣應運而生。值得注意的是,舒曼的第一部以及留給世人的最后遺作均為鋼琴變奏曲,這足以說明作曲家一生對變奏曲這一體裁的偏愛。

在音樂史上,舒曼創作了一批優秀的鋼琴變奏曲,其中包括五首獨立的變奏曲和兩個變奏樂章:《阿貝格變奏曲》OP.1(1830年)、《克拉拉主題即興曲》OP.5(1833年)、《交響練習曲》OP.13(1834年)、《f小調奏鳴曲》OP.14第三變奏樂章(1836年)、《行板與變奏》(雙鋼琴)OP.46(1843年)、《三首少年奏鳴曲》OP.118第一首的第二變奏樂章(1853年)、《降E大調主題變奏曲》遺作(1854年)。

舒曼賦予變奏詩意般的幻想色彩,將人們內心復雜、細膩的情感變化與變奏緊密結合在一起,故勃拉姆斯稱其變奏為“幻想變奏”。③可以說,舒曼將變奏帶入幻想的領域,使之呈現詩意的色彩,在變奏曲的歷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藝術價值。

查看全文

舒曼的音樂美學思想探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音樂美學;舒曼;感情論

【論文摘要】:羅伯特·舒曼在失去了成為一名鋼琴家的機會之后,他并沒有因此而放棄音樂,更沒有因此而影響他對音樂的貢獻。音樂美學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是美學與音樂學相結合的一門交叉學科,是具有哲學性質的音樂基礎理論學科。舒曼則主張"感情論"具有特定的美學內容,帶有浪漫主義思潮的深刻烙印。

音樂是一種善于表現人對現實生活的心理感受,尤其是情感態度的藝術。19世紀音樂藝術在浪漫注意思潮的影響下進入了“情感美學”,這個時代由崇尚理性轉向崇尚情感。舒曼以一句格言概括了這個時代的普遍心理:“理智有時會錯誤——感情卻不會錯誤”。

一、音樂美的特殊規律—音樂美學

“科學意義上的美學和音樂學,是隨著近代人文及社會科學的發展,在18世紀下半葉才開始出現的,而作為它們下屬分支的音樂美學這門學科的建立當然是在此之后。”音樂美學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是美學與音樂學相結合的一門交叉學科,是具有哲學性質的音樂基礎理論學科。1750年,德國的哲學家亞歷山大·鮑姆加敦出版了以“美學”為名的美學專著第一卷,這是他首次以“美學”為名出版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書。1784年,德國音樂學者丹尼兒·舒巴爾特首次將“音樂”和“美學”這兩個概念結合起來,自此產生了“音樂美學”這個術語。

自從音樂美學這個學科被獨立起來,由于人們對此的認識角度和研究角度不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觀點。雖然人們各執一端,但是這些研究成果都從各個角度豐富了關于音樂美學的理論,為我們能夠更好的認識音樂美學提供了重要的基石。在西德摩塞爾的《音樂百科詞典》中這樣表述過音樂美學這門學科的屬性:“音樂美學是一般美學的一個部分……可以按其來源,將音樂美學分為主要兩派:哲學家的音樂米學,他們從中的思索出發,也探求音樂;音樂家的音樂美學,他們從他們的音樂出發,力圖達到一個總的思索—這是由于本身不同的立場區別所形成的結果……”而日本的神保常彥在《標準音樂詞典》里又曾這樣表述過音樂美學的屬性:“音樂美學,作為關于音樂的美學方面的研究,與一般美學相對而言,可以算是一種特殊的美學。另一方面,當人們把音樂學按體系和歷史進行劃分時,則又可以將音樂美學看做是按體系劃分的音樂學中的美學部門。”雖然上述的對音樂美學的解釋不盡相同,但對屬性的認識卻是一致的,強調了它作為音樂藝術的特殊性。

查看全文

美學追求論文:舒曼美學追求思索

本文作者:肖丹丹單位: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學院

《詩人之戀》的文學、美學思潮背景之探究

浪漫主義的精神實質就是要強調“人”,突出“個人”是情感和情緒的重點,幻想主體的中心。企望革新的作曲家們,力圖突破音樂自身的界限,尋求與其他藝術的融合,用音樂來抒發內心的激情。事實上,這種情緒來源于作曲家自身,希望更進一步個性的解放,在精神上尋求更多的自由。社會不滿和仇恨使作曲家寄情于大自然,將內心感受與自然風光緊密相連,以滿足內心對音樂的渴望。為了滿足新內容的需要,作曲家從民間音樂中提取素材,將豐富的和聲與多彩的調性運用于創作中,重視音樂與相關藝術門類的交融,尤其是音樂和詩歌的融合,更是浪漫唯美理想的化身。浪漫主義文學在19世紀的繁榮和抒情詩人的出現,為藝術歌曲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素材。浪漫主義作家用詩歌來體現內心的感受,作曲家則以形象的音樂表達詩歌的深刻內涵。他們對文學的陶醉到達狂熱的地步,致力于提高音樂的廣度和思想深度的表達,藝術創作手法的使用多種多樣,表現形式不拘一格,以獨特的藝術語言準確生動地傳達作者的情感,使藝術歌曲更具魅力。早期浪漫主義藝術歌曲大師舒伯特,促進了德國藝術歌曲的發展,將詩歌在音樂中的作用大大地提升。到了浪漫主義中期,在繼承舒伯特藝術歌曲創作風格的基礎上,舒曼、沃爾夫等人將藝術歌曲進一步地完善與提高,在藝術歌曲的領域開創出另一番新景象。

《詩人之戀》美學追求的兩大特色

由于深受19世紀浪漫主義運動的影響,舒曼的藝術歌曲以其獨特的思想情感和創造風格成為反映舒曼美學追求的標志性作品。舒曼的音樂充滿了浪漫主義的不安與騷動,它顯示了舒曼所追求的美已不再是浪漫主義時期之前古典主義音樂所倡導的理智客觀、靜穆的美。舒曼美學思想中更為可貴的是,他并沒被浪漫主義在某些方面的消極因素所束縛,而是以個性化的音樂語言,不拘一格的表現形式,精確生動地在作品中傳達著自己的美學追求。

(一)作品以樂傳情之展現《詩人之戀》“以樂傳情”通過抒情性、文學性、自傳性、民族性四個方面來傳遞情感。舒曼是典型的浪漫主義時期的情感論美學思想的實踐者,他非常強調情感在音樂中的意義,認為“理智有時會錯誤,情感卻不會錯誤”,“沒有熱情,就不可能創作出任何真正的藝術作品”,認為音樂是“心靈的流露”,持有“以情為主、以樂傳情”的美學觀點,視情感為音樂的靈魂,并將情感作為個人或是群體的某種精神生活的映射。他將與妻子克拉拉之間的愛情體驗融入了《詩人之戀》的創作中,把海涅詩歌中的內容升華,用最感性、最真摯的音樂語言,使其得以完美呈現。舒曼在《詩人之戀》中雖沒展現雄偉的氣魄,卻以沁人心脾的感召力引領我們走入他所創造的音樂世界。他的情感完完全全地融于作品中,一切都為了情感的表現而服務,毫無一絲矯揉造作。舒曼被稱為“詩人音樂家”,他以詩歌體現音樂的性質,音樂則呈現詩歌的特點,作品充滿了詩意的幻境。他以深厚的文學修養深入詩歌作品,了解其中深層次的內涵。在他的藝術歌曲中,對詩詞的闡釋,營造詩意的氛圍,以夢幻的想象力刻畫人物情緒,從文學作品中吸取養分,著力將音樂與文學相交融,使作品具有濃厚的人文氣息,這在《詩人之戀》中呈現得尤為突出?!对娙酥畱佟啡∽杂诤D摹对姼杓?,海涅較舒曼年長十多歲,兩人同于1856年辭世,處于同一歷史背景,兩人都經歷了波折起伏的愛情。正是緣于此,舒曼被海涅詩歌中強烈的感情色彩所吸引,舒曼的音樂語言又與海涅詩歌的韻律尤為契合。雖然《詩人之戀》的詩歌飽含了海涅的愛情心路歷程,具有海涅愛情自傳的性質,但舒曼將他個人的情感融于作品中,這部作品就像是舒曼當面向克拉拉作內心世界的表白,是舒曼強烈愛戀克拉拉這一史實的反映,所以這些優美的歌曲不可能與他和克拉拉曲折的感情經歷分開來看,而我們從“歌”聲中聽出海涅的“詩”意,并在“詩”意中感受舒曼的“歌”情。19世紀是民族主義的世紀。隨著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和音樂色彩感的不斷增強,音樂家們比以往任何時代更注重民族性。舒曼雖然很少直接將德國民歌的曲調用于創作中,但他以民歌的變化形式巧妙地融于作品中。這樣一種源自民歌,但超于民歌風格的形成不僅僅是對德國“利德”風格的繼承和發揚,而更重要的還是受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風格及“以情為主、以樂傳情”的情感論音樂美學思想的影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