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設施建設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5 23:31:3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文化設施建設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文化設施建設

文化設施建設和文化遺產保護意見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文化不僅展示著城市的價值品位,決定著一個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同時也是城市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體現。隨著城市“三年大變樣”工作的持續推進,我們的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如何做到大拆大建大變樣中留住城市的記憶,如何做到在重視物質環境改善的同時,統籌兼顧文化內涵的培養和提升,如何精心打造“繁華舒適、現代一流”的省會城市,愈來愈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經市政府常務會研究,現就加強省會文化設施建設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統籌整合省會文化資源,努力實現共建共享

資源整合意識,是省會意識的具體體現。文化資源的整合與共享,縱向包括省、市、區三個層面,橫向涵蓋轄區不同行業及企事業單位。省會文化資源的整合與共享,要著眼于文化體制改革的要求和文化事業長遠發展的需要,著眼于文化資源的合理布局、有效利用和優勢互補,著眼于避免重復建設和無序競爭,著力抓好以下四項工作:

(一)抓好《省會文化設施專項規劃》(以下簡稱《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作為省會城市,我市一直沒有專門的文化設施專項規劃,這也是造成文化設施布局不合理,功能缺失的重要原因。為改變這一狀況,市政府已批準編制《專項規劃》,組建由市發改、規劃、國土、文化等部門參加的專門班子,盡快啟動,力爭年底完成?!秾m椧巹潯返木幹埔c新調整的城市總體規劃相銜接,對主城區和各組團不同層級和方面的文化設施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完善功能,共建共享。在編制過程中,要主動征求省直相關部門的意見。

(二)加強區級文化館、圖書館建設。區級“兩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國文明城市評選的必備條件之一。而區級“兩館”的缺失恰是我市的一個“短板”。因此,推進區級“兩館”建設勢在必行。各區政府作為區級“兩館”建設的責任主體,要把此項工作列入日程,加大力度,力爭用兩年時間,完成“兩館”建設任務。在實際操作中,可與省、市相關設施統籌考慮,確定位置和規模。

(三)規劃建設市少兒圖書館。目前,我市沒有專門的少兒圖書館,僅在市圖書館內開設了兒童閱覽室,無法滿足需求。要抓緊規劃建設少兒圖書館。由于少兒館的讀者群大都是中小學生,文化部門要與教育部門積極溝通,合作共建。市直相關部門、橋西區政府要盡快籌劃,積極推進,力爭兩年內完成項目建設。

查看全文

文化設施建設實施意見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提出的“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的精神,進一步加強我區基層文化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健全和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充分發揮鎮、村兩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在豐富社區(農村)群眾文化生活、提高市民文明素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積極作用,更好地滿足廣大群眾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中辦發[20*]21號)、《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中辦發[20*]27號)和《*市人民政府關于完善社區服務促進社區建設實施意見》(滬府發〔20*〕19號)等有關文件的精神,結合本區實際,就加強我區基層文化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切實加強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和管理,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基本文化權益問題,加強對全區基層文化陣地、文化隊伍、文化活動及其內容和方式的管理和創新,為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我區社會經濟既好又快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二)總體目標:按照結構合理、發展均衡、網絡健全、運行有效、惠及百姓的原則,政府主導、以塊為主、條塊結合、社會支持、群眾參與,努力建設以公共文化設施健全、文化產品供給、組織支撐、資金保障、運行規范為框架的覆蓋全區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形成基層文化設施完備、文化活動活躍、隊伍健康發展、機制運行有效的良性運作格局。到20*年,全區各街鎮(*工業區)建成符合標準規范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各村(居)委會擁有設施配置相對統一的多功能文化活動室;到2010年,全區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和管理的主要指標達到全市中上水平,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在促進全區經濟發展、生活寬裕、民風文明、市容整潔、管理民主等方面切實發揮重要作用。

二、加強基層兩級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措施

(三)要把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納入城鄉總體規劃。各鎮人民政府、石化街道辦事處、*工業區管委會應當將本區域內的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納入城鎮總體規劃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落實到詳細規劃與村域規劃中。文化設施的規劃、建設、維修等,要嚴格按照《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執行,從規劃、立項、資金、征地等方面提供保證和支持,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維修、管理資金,必須列入各街鎮(*工業區)基本建設投資計劃和財政預算?;鶎觾杉壩幕O施的建設規模以及布局,應當根據各街鎮(*工業區)和村(居)委會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人口結構、環境條件以及當地群眾對文化生活的實際需要,統籌兼顧,優化配置?;鶎庸参幕O施規劃建設選址,應當符合人口集中、交通便利、便民利民的原則,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就近、經常和有選擇地參加文化活動需要。

查看全文

文化設施建設實施意見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提出的“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的精神,進一步加強我區基層文化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健全和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充分發揮鎮、村兩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在豐富社區(農村)群眾文化生活、提高市民文明素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積極作用,更好地滿足廣大群眾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中辦發[20*]21號)、《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中辦發[20*]27號)和《*市人民政府關于完善社區服務促進社區建設實施意見》(滬府發〔20*〕19號)等有關文件的精神,結合本區實際,就加強我區基層文化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切實加強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和管理,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基本文化權益問題,加強對全區基層文化陣地、文化隊伍、文化活動及其內容和方式的管理和創新,為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我區社會經濟既好又快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二)總體目標:按照結構合理、發展均衡、網絡健全、運行有效、惠及百姓的原則,政府主導、以塊為主、條塊結合、社會支持、群眾參與,努力建設以公共文化設施健全、文化產品供給、組織支撐、資金保障、運行規范為框架的覆蓋全區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形成基層文化設施完備、文化活動活躍、隊伍健康發展、機制運行有效的良性運作格局。到20*年,全區各街鎮(*工業區)建成符合標準規范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各村(居)委會擁有設施配置相對統一的多功能文化活動室;到2010年,全區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和管理的主要指標達到全市中上水平,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在促進全區經濟發展、生活寬裕、民風文明、市容整潔、管理民主等方面切實發揮重要作用。

二、加強基層兩級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措施

(三)要把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納入城鄉總體規劃。各鎮人民政府、石化街道辦事處、*工業區管委會應當將本區域內的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納入城鎮總體規劃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落實到詳細規劃與村域規劃中。文化設施的規劃、建設、維修等,要嚴格按照《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執行,從規劃、立項、資金、征地等方面提供保證和支持,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維修、管理資金,必須列入各街鎮(*工業區)基本建設投資計劃和財政預算?;鶎觾杉壩幕O施的建設規模以及布局,應當根據各街鎮(*工業區)和村(居)委會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人口結構、環境條件以及當地群眾對文化生活的實際需要,統籌兼顧,優化配置?;鶎庸参幕O施規劃建設選址,應當符合人口集中、交通便利、便民利民的原則,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就近、經常和有選擇地參加文化活動需要。

查看全文

城市文化設施建設實施計劃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實施《關于加快推進“文化興縣”戰略若干問題的意見》,進一步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大力推進文化產業發展,廣泛開展群眾樂與參與、便與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著力構建全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努力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苦干三年,打造嶄新提供強有力的文化支撐。

年,重點做好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抓好文化設施建設

1、加強鄉鎮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一是加大推動力度,年底完成18個鄉鎮文體活動中心建設,并力爭投入使用。二是在完善提升農家書屋建設的基礎上,大力推進村文化活動室建設,年內在全縣有條件的行政村建成220個村級文化活動室。三是進一步加強縣文化信息資源分中心建設,年內建成18個鄉鎮基層文化信息資源服務中心。

2、加快建設和改造縣城公共文化設施。一是積極推動落實文化活動中心建設規劃。二是提升“兩館一院”服務水平。按照國家縣級一級館標準,加強圖書館環境、設施、技術裝備建設,建設擁有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多種服務功能的現代化圖書館;加強縣文化館建設,使其成為我縣群眾文化活動中心、輔導培訓中心、創作研究中心、文物保護中心;加強書畫院建設,建設集書畫展銷、研究創作、鑒賞交流、培訓輔導為一體的書畫藝術中心。三是建設娛樂休閑城。改造縣電影公司,規劃建設一座集電影放映廳、小劇場、娛樂茶館、休閑健身和商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元化的娛樂休閑城。

二、精心組織群眾樂與參與、便與參與的文化活動

查看全文

農村文化設施建設與管理論文

摘要:農村文化設施建設不僅是農村經濟與社會正常運轉和發展的保障,也是統籌農村經濟發展、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使農民對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善原有的農村文化設施已成為迫切的現實需要。本文將從農村文化設施建設作用和意義、建設現狀、管理機制等方面對已有的相關知識做一些梳理,以期給有關部門提供改善農村文化建設供給的可能思路,同時也指出下一步畢業論文的寫作的方向。

關鍵詞:農村文化;文化設施;管理

經濟是文化積累的結果,文化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表現形式,而農村文化設施在中國農村文化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經濟發展的可持續基礎,也是農村社會穩定的保障。因此,農村文化設施發展的走向和走勢,對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意義十分巨大。認識農村文化設施發展的現狀,了解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出建立和諧社會的文化發展政策,推動農村文化健康、穩定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文化設施的界定

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提高,也對文化設施提出了更的要求。怎樣對文化設施的概念進行界定?不同的時期專家和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觀點。

郭麗春在2001年的《百家論壇》期刊中的《淺談文化設施建設》對文化設施進行了闡述,文章認為:文化設施是文化傳播的物質載體,是文化事業的一大要素,文化活動的主要場所,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一個地域文明程度的象征。

查看全文

社區文化設施建設情況調查

我市現有個街道,個社區,其中大武口區個,惠農區個,平羅縣個。近年來,在社區文化設施建設方面,組織部門結合社區陣地規范化建設,多方籌措資金,加大投入,新建了一批社區活動陣地,并為社區配備了電教設施,建設了部分社區黨校,有力地促進了社區文化建設。

一是著力建設文化活動陣地。200年以來,市委組織部協調有關部門,采取財政撥款、基層組織建設經費補助、黨費補助、無償化轉政府和國有企業管理的閑置資產、社會捐助等措施,多方籌措建設資金。根據社區的人口、規模和社區發展的實際情況,加快社區辦公活動陣地建設步伐。結合舊城改造,采取新建、購買、置換等方法,先后新建(購買)了個社區陣地,解決無辦公場所或場所狹小的問題。中心城市區社區新建和改造的社區基本上配齊了“四室一校一場”,即社區辦公室、文化活動室,綜合服務室、社區黨校和室外活動場所。目前,全市社區辦公活動陣地平均面積達到了200平方米以上,其中面積最大的1300平方米,極大地改善了社區文化設施面貌。

二是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市委組織部為一些社區配備了電腦、電視、音響、VCD、投影儀、圖書等設施,進一步改善了社區黨員學習和群眾文化活動條件。為進一步提高社區工作信息化程度,市委組織部結合建設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為110個社區配備寬帶網絡,建設了7個配有多媒體教育網絡的社區黨校,利用石嘴山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和石嘴山黨建網開展社區黨員教育和社區文化活動,豐富了社區文化生活,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社區文化活動條件差、活動場所狹小、設施簡陋的狀況。

三是大力開展文化活動。社區文化設施建設的加強,為社區開展文化活動奠定了堅實基礎。一些社區積極組織文化娛樂、體育健身隊伍等,形成了以中老年人為主體的秧歌隊、文藝演出隊、合唱隊、健身隊、曲藝班、書畫班等活動隊伍,積極組織社區群眾開展周末廣場大家唱、健身秧歌大賽、文藝匯演、家庭才藝展示等活動,豐富了社區文化。組織各類志愿者隊伍,深入開展科教、文體、法律、衛生“四進社區”活動、文明社區創建活動和公益性的服務項目等服務,各類社區文化活動蓬勃開展。自2003年以來,組織全市社區開展了“特色社區”創建創建活動,各社區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居民,突出社色,著力開展面向居民文化活動,形成了一批不同類型、特色突出的文化活動型社區。大武口區人民路街道工人街社區建立居民文化娛樂之家,積極開展各種群眾性文化活動,被評為自治區文化工作先進集體。

存在的問題:一是文化設施相對落后??傮w看來,我市社區文化設施和文化活動陣地相對落后,目前仍有20多個社區租(借)活動場地,與構建和諧社區的形勢不相適應。二是投入機制不完善。社區建設是一項政治性、綜合性很強的系統工程,涉及黨委、政府及各有關部門,但是,當前一些行政部門和單位向社區攤派工作任務,但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管理要求不予落實,形成“社區是個筐、啥都往里裝”的情形,對社區文化設施建設缺乏相應的資金和物力支持,在社區建設中主要有組織部門、民政、體育等部門投入,其他部門則投入相對較少。

查看全文

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調研報告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十八大會議精神明確提出大力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公共文化設施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是展示文化建設成果、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陣地。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和管理水平,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實現和文化發展成果的共享程度。

根據市文化局《關于開展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管理使用情況專題調研的通知》要求,今年3月底、4月初區文體局對轄區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與管理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調研組通過平時工作掌握的情況,組織召開專題座談會以及實地考察走訪等形式,對轄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和管理狀況作了較為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分析?,F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管理基本情況

區轄區內設有區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全民健身中心,共有基層綜合文化站8個、社區文化活動室68個,村文化活動室9個。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悉心指導下,我區按照“文化”建設的總體部署,堅持把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作為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任務來抓,不斷深入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布局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保障能力顯著增強。

(一)實施精品文化社區創建提升公共服務檔次。

查看全文

城市文化設施建設工作計劃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實施《關于加快推進“文化興縣”戰略若干問題的意見》,進一步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大力推進文化產業發展,廣泛開展群眾樂與參與、便與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著力構建全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努力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苦干三年,打造嶄新提供強有力的文化支撐。

年,重點做好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抓好文化設施建設

1、加強鄉鎮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一是加大推動力度,年底完成18個鄉鎮文體活動中心建設,并力爭投入使用。二是在完善提升農家書屋建設的基礎上,大力推進村文化活動室建設,年內在全縣有條件的行政村建成220個村級文化活動室。三是進一步加強縣文化信息資源分中心建設,年內建成18個鄉鎮基層文化信息資源服務中心。

2、加快建設和改造縣城公共文化設施。一是積極推動落實文化活動中心建設規劃。二是提升“兩館一院”服務水平。按照國家縣級一級館標準,加強圖書館環境、設施、技術裝備建設,建設擁有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多種服務功能的現代化圖書館;加強縣文化館建設,使其成為我縣群眾文化活動中心、輔導培訓中心、創作研究中心、文物保護中心;加強書畫院建設,建設集書畫展銷、研究創作、鑒賞交流、培訓輔導為一體的書畫藝術中心。三是建設娛樂休閑城。改造縣電影公司,規劃建設一座集電影放映廳、小劇場、娛樂茶館、休閑健身和商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元化的娛樂休閑城。

二、精心組織群眾樂與參與、便與參與的文化活動

查看全文

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調研報告

20*年11月,應廣東可園博物館的邀請,筆者參加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部分)第十八次業務研討會。會議期間,參觀了可園博物館、東莞展覽館、鴉片戰爭博物館和嶺南畫院等,我感到東莞不僅經濟發達,而且文化建設更是遙遙領先。

東莞位于廣東省中南部,珠江口東岸,是一座有著1250年建城史和20年建市史的現代制造業名城。東莞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而*是一座有著1331年建城史(從公元477年建清苑縣起)和300年直隸(河北)省會都城史。*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與東莞相比,經濟和文化建設確實有很大差距。*建設文化大市,必須加快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一、應盡快建立一座展覽館

東莞展覽館位于東莞市中心廣場,占地面積3.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63萬平方米,展示面積1.0萬平方米,總投資2億元,是東莞市標志性的文化設施,形象地再現了東莞發展歷程、發展成就和發展圖景,濃縮了東莞過去、現在、未來精華,集宣傳、教育、咨詢、娛樂功能于一體,讓外地來東莞的人走進它,就能了解東莞的全貌。

目前,我們*還是一個空白。*市博物館建筑面積小,不能進行綜合展覽,只能接納一些小型的展覽。如何讓外地來*的人了解*的歷史、現在和將來,必須建立一個平臺----*展覽館,像東莞展覽館一樣,讓外地來的人一目了然,了解、認識這個城市。

二、應盡快建立一座文物收藏博物館

查看全文

商貿文化設施建設工作匯報

從12月6日在*市舉行的*市12月重大項目開竣工儀式上獲悉,*年12月*市新開竣工的重大建設項目共137個,計劃總投資416.97億元。在這批項目中,新開工項目74個,計劃投資373.2億元。其中不少*市市民關心的基礎設施項目、社會事業項目和宅、房地產項目,*市的社會公益項目。這批新開工的重大項目將對*市市民的生活和經濟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

新建1056套廉租住房

12月15日開工的*市友誼路廉租房項目,計劃*年內基本完成主體工程建設。項目地處新塘橋路,項目占地面積40685平方米,凈用地面積33333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5.79萬平方米,容積率為1.74,綠地率41.54%,建筑密度29.23%。項目總投資約9500萬。共建17棟6層住宅樓,總戶數1056套,其中,一房一廳336套,每套面積約40平方米;二房一廳720套,每套面積約50平方米。

民生看點:*市友誼路廉租住房工程的開工建設,是*市繼“龍翔苑”、“惠民安居·金橋苑”之后的第三個廉租住房小區,基本完成*市廉租住房“開工1000套、竣工600套”為民辦實事任務。*市“龍翔苑小區”共700套廉租住房已投入使用多年,位于三塘鎮的“惠民安居·金橋苑”632套廉租住房已竣工并即將投入使用,友誼路廉租房項目的開工,使得*市廉租住房小區布局日趨合理,對進一步完善*市的住房保障體系和建設和諧*具有重要意義,并且對實現*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應保盡?!钡哪繕?,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象新區文化設施配套齊全

據有關部門介紹,五象新區市民中心項目地址位于*市五象新區核心區,西北側為已建成通車的五象大道,西南側為正在建設的平樂大道,東側為已開工建設的五象新區核心區2號路。項目總占地面積為1129.46畝,總建筑面積為353450平方米,總投資估算為303583萬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