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元素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6 03:05:3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文化元素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文化元素

議傳統文化元素隱喻之源

摘要:近年來,在論及我國當代動畫創作的時候,必定會涉及到傳統文化元素的借鑒問題。傳統文化的瑰寶在當代動畫創作者的創作中扮演何種“角色”?為何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會受到國外動畫創作者們的青睞并大獲成功?本文從民族文化自身特點,中華民族的人文氣質及當代社會的大文化背景等幾個方面入手,探討其中的原因。

關鍵詞:當代動畫;傳統文化元素;隱喻之源;文化尋根

近年來,國內外當代動畫創作中有相當數量的優秀作品紛紛借鑒了來自于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元素。美國動畫業不斷從中國文化中尋找動畫創作的素材,如前些年美國迪斯尼的《花木蘭》,以及近兩年夢工廠的《功夫熊貓》都是典型的范例。它使看我們看到好萊塢正在深化對中國文化的認知,這足以引起中國動畫業界人士的反思!《花木蘭》、《功夫熊貓》以及臺灣動畫片《媽祖的傳說》等作品,無論從題材的選擇到具體細節的表現,都采用了與中國傳統文化密切相關的元素,我們不得不深思這種現象的深層原因。為什么美國動畫設計師能夠從我們的文化資源中找到動畫基因,以西方人的思維方式闡釋中國的文化內涵,并取得重大的成功呢?從根本上講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重視本民族的文化,對我們自己的民族傳統文化缺少信心和重視。在中國大地上繁衍生息的五十六個民族中有著豐厚的傳統文化資源供我們挖掘、創作,這是我們得天獨厚的優勢。對各民族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進行深入研究并從中探尋到適合用于動畫創作的藝術語言符號,來進行動畫創作,才能使我們的動畫作品具有原創性和文化品位,才能使我們當代的動畫藝術走出國門,躋身于當代國際市場并占有重要地位。如果我們不從文化層面上去研究思考和、調整我國動畫產業的發展戰略,就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動畫業面臨的問題。當下雖然一些動畫創作者,尤其是一些思想活躍、思維觀點“超前”并以“反傳統”為己任的青年動畫創作者也開始祭出“傳統”這把“刀”,借鑒傳統文化元素來用于自己的動畫創作,然而單純“拿來主義”式的借鑒缺乏對民族文化元素的歷史淵源深入研究和分析,是無法體現動畫這種文化商品的文化品位、文化價值以及審美水準的,必然是空洞的、沒有生命力的。

一、傳統文化的缺失

近半個世紀以來,在以美國和日本為代表的商業動畫熱潮席卷全世界,我國大批的青少年觀眾群體亦在迷戀美日韓動畫之列。在這種形勢的壓力之下,我們國產的動畫片越來越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極少有優秀的動畫片能與美日抗衡。這看似是市場因素所致,但其根源則是我國當代動畫創作中傳統文化的缺失,是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缺失所造成的。目前,相當多的青少年常把當代動畫的逆“傳統性”提到一個相當的高度,甚至把外國的動畫形象融入自己的感情世界,而對中國本土的動畫語言符號產生排斥。這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動畫片沒有豐富的生活內涵,缺乏直抵人心的滲透力,缺乏創新。

不少動畫創作者輕視文化市場的文化價值內涵,盲目追求短期經濟利益,或盲目拷貝美日韓的動畫的外在形式,或忽視美日韓動漫在青少年這一代人內心深處所形成的文化影響,忽視青少年自身的審美需求和文化需求。

查看全文

動畫發展與文化元素

本文作者:吳清清汪卉工作單位:九江學院潯陽附中

本土文化元素品種繁多,很多典型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東西都可以進行圖形創意制作,直接或者間接性的再設計應用與動畫場景創作當中。由于各民族地域性文化的影響,很多本土文化元素形態都發生了諸多變化,但在文化信息的內涵和傳達性意義都沒有變。而場景設計師在動畫場景創作設計中要運用這些本土文化元素,必須要全面了解當地文化模式下的這些元素圖案中的內在和外在的意思,才能更好地區分詮釋這些本土文化元素寓意。根據本土文化元素在動畫場景創作中的藝術形式,動畫場景創作把使用最多、最具有代表性的本土民俗傳統紋樣元素和本土宗教文化元素兩大類的表現形式。

本土民俗傳統紋樣元素通常運用裝飾、寫實、夸張等手法創作出具有時代特色和民族風格的主題場景的動畫作品。下面根據象征行紋樣表現特點,對本土民俗傳統紋樣元素圖案形成闡述表達。表意性紋樣本土民俗傳統紋樣表意性大致包含為兩類,一類是綜合性表意紋樣,是通過動畫設計師根據特定的本土民俗傳統和特定的事情,挖掘出人們潛意識的東西,并通過多種意義的聯結構成新的場景意義的紋樣。如,本土戲曲藝術中的臉譜圖案對動畫場景創作的中的運用,動畫場景中多采用民間色彩體系,原始樸實,結合臉譜的形來達到寓形的設計手法,帶有強烈的裝飾意味。另一類是慣用性表意紋樣,是人們約定俗成的、表達著特定意義的圖案紋樣。如,黑為正、白為奸、紅為忠、黃為暴、藍草莽、金銀為神妖等;如圖5傳說中的鎮守四方的四靈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依據四神獸具有辟邪惡、調陰陽的寓意,從而以各個不同方位的鎮守含義而確定四靈獸具體的位置,如東方以“青龍”為代表、西方以“白虎”為代表、南方以“朱雀”為代表、北方以“玄武”為代表。因此,這些傳統文化元素中代表性的事物,都反映了本土區域內人們對生活情趣向往及追求安平生活的態度。

敘事性紋樣本土民俗傳統紋樣敘事性紋樣是基于語言敘事學的概念移植過來的。動畫的語言或文本具有敘述事情或場景的功能和意義,而圖案紋樣也可以作為文本和語言來敘述故事、場景事件或歷史,只是敘事性紋樣不具備語言的“直白”功能,只有特定的具體場景中,一系列具有相似意義的敘事性紋樣組合才能在動畫場景中發揮作用。如,以本土的世俗題材的敘事性紋樣圖案的畫面,表現出集市、農業和生活場景,畫面事物諸多、場面宏大。這都反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及追求。宗教是本土文化的一種載體和表現,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它的產生、流傳及其變化,與許多民族和社會的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構成了本土宗教文化的重要內容和特征。其元素深深傳入本土民俗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動畫形成、發展過程中影響深遠。動畫片《九色鹿》中運用了本土宗教文化元素中石窟壁畫圖案來進行動畫場景創作設計。石窟藝術是反映了中國魏晉南北朝及隋唐時期的佛教藝術,主要分布在黃河以北區域,主要題材是說法圖、佛傳故事、佛本生故事和譬喻故事等在壁畫圖案中體現,其最為獨特的表現形式是以佛本生故事畫為代表,均以單幅的形式表現一個故事內容,這種獨特的表現形式對敦煌早期的壁畫有一定的影響。在動畫場景創作設計中以敦煌莫高窟257窟北魏時期壁畫圖案為籃本,充分的把北魏壁畫的獨特風格表現出來,在各故事情節的場景創作圖中都是以精細線條勾勒并注重暈染的表現技法,并用敦煌莫高窟壁畫圖案裝飾襯底的形式,這些都使動畫場景表現得淋漓盡致,讓觀眾更容易理解一千多年前古代壁畫所說明的道理,是本土宗教文化元素通過現代動畫場景創作形式表現的典范。

查看全文

動漫設計中民族文化元素研究

摘要:我國動漫產業的發展時間較短,受國外動漫制作的影響,在整體內容的設計上向國際化靠攏。這需要設計者在宣傳國家文化的過程中,豐富我國動漫作品中的民族藝術元素,創造屬于我國本土的、具有鮮明民族性的動漫。動漫的主要受眾是兒童,傳統文化元素的添加能夠讓兒童在觀看過程中深刻體會到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培養兒童的文化認同感,以傳承、發揚我國的民族文化,這也是品牌戰略實施的重要基礎。

關鍵詞:動漫設計;民族文化;品牌戰略

相關調查顯示,多數熱愛動漫的觀眾,除了一些年紀尚小沒有接觸到國外動漫的特殊群體,都對國外的動漫感興趣。相比之下,國產動漫受關注度仍需提高。這就需要設計者在制作動漫的過程中,增加屬于我國國產動漫的趣味性和制作特色。很多國家在動漫的制作過程中都注重融入民族特色,在動漫作品中展現民族文化中的藝術元素,這已經成為動漫制作的一種潮流。隨著網絡技術在動漫制作過程中的應用,動漫作品中包含的民族元素得到充分的體現。

一、動漫角色設計中民族文化元素品牌戰略的實施

一部優秀的動漫作品要包含豐富的動漫人物和動漫場景,這是動漫制作的重點。很多個性鮮明的動漫角色甚至能掀起一股潮流,促進動漫事業的發展,創造巨大的商業價值。這就需要設計者在創造動漫人物的過程中,將自身的想象力結合藝術元素,確立人物形象。通常情況下,動漫故事需要交代清楚故事發生的背景,設計者可根據不同時代人物的形象特征,結合我國的民族藝術元素進行設計,我國的動漫制作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如,《秦時明月》以秦漢時期作為故事的主要時代背景,作品中的人物刻畫具有鮮明的個性,設計者結合很多秦漢時期的藝術元素,如服飾、餐飲、建筑等,充分展現出我國秦漢時期的文化。這種具有一定藝術性的表現手法,受到了廣大動漫受眾的認可。通過這部優秀的動漫,人們進一步領略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痘咎m》這部作品在國際上擁有很高的聲譽,雖然是出自國外的動漫制作公司之手,但整個動漫劇情仍然保留了大量的中國元素,將我們口耳相傳的木蘭替父從軍的經典故事展現給世界。《花木蘭》的成功使世界逐漸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元素,這也是動漫帶動的品牌效應,其不僅能夠提升經濟效益,還能夠讓世界了解中國?!痘咎m》中軍旅生活的部分以及各種戰爭場面,在為人們帶來感官刺激的同時,也體現了我國的傳統文化習俗。整部動漫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有優點,也存在不足,但其造型和語言表述都體現了我國古代軍旅生活。

二、動漫場景設計中民族文化元素品牌戰略的實施

查看全文

動畫創作民族文化元素綜述

影視動畫創作中的民族文化元素包括民族文化題材的選擇、民族精神的體現、民族化的造型元素及特有的民族藝術元素等?,F在僅就這幾個常見方面做一個淺析。

一、民族文化題材的選擇

縱觀市場上的中外動畫,有相當比例都是取材于民間傳說、民謠、神話或寓言故事。創作者們從這些題材中吸取精華,加以改編,成為我們看到的影視動畫作品的文本。如《寶蓮燈》是中國民間神話“劈山救母”的改編版,《神筆》《孔雀公主》《過猴山》《阿凡提的故事》《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都是取材于民間文學,《龍貓》是宮崎駿小時候聽到大人們講的傳說……就連美國的迪斯尼出品的《花木蘭》也是從中國的《木蘭辭》、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中提煉的。

二、民族精神的體現

影視動畫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元素,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體現了鮮明的民族精神:民族價值體系、民族審美習慣、民族道德倫理等。中國人受儒家、道家、佛家哲學影響比較深厚,幾千年的文化積淀形成了中國人特有的民族心理。《大鬧天宮》就體現了很鮮明的儒家“中和”觀——孫悟空可謂是受盡磨難,但創作者在結尾還是讓他大鬧天宮,好好的反叛了一把,讓觀眾都長出了一口氣。這種對悲劇的中和符合中國人和諧為貴的儒家思想,“哀而不傷”的創作也符合觀眾的審美習慣。而在水墨動畫《牧笛》中,我們又可以在淺淡的敘事與輕柔的節奏中找到道家文化“簡潔、恬淡”的意境之美——甚至所有的水墨動畫片,另如《小蝌蚪找媽媽》,都可以感受道家的“無為、虛無”的思想。日本大和民族受中華文明影響頗深,其傳統的民族精神和中華精神一脈同宗。日本人也崇尚禪宗、重視儒道文化。而且大和民族深切的危機意識與奮斗意識也無一不反映在影視動畫作品中,成為其獨有的特色??慈毡緞赢嫷拇怼猦力工作室的作品就可見一斑。“《千與千尋》中的女孩千尋,在宮崎駿創作之初,她在劇中都還只是一個平凡不起眼的日本女孩,扎著一個馬尾辮,普通的服飾衣著。她長相普通,也沒有特別之處,但隨著劇情的演進,千尋為了拯救雙親,在神靈的世界中經歷友愛、成長、修行的冒險,她終于在尋找‘回歸’的途中發現自身存在的價值?!痹诶Ь持袑W會了生存,并且變得獨立、堅強、勇敢,成為人性美的濃縮。其中,我們不難體會到日本人所崇尚的拼搏精神及追求的價值觀。美國人天生不愛被束縛,其樂觀和崇尚自由的個性在影片中得以彰顯,對于傳統和權威的置疑和反叛也是美國動畫影片精神特質的一個重要體現,這也反映了美國動畫所具有的后現代文化特征?!缎●R王》中的小馬王,似乎就是美國精神的代表。他不屈服于強勢,自信、堅定,敢于拼搏奮斗,樂于展現自己。另外,美國的動畫片常以幽默的動作及語言給觀眾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也是因為美國人天性幽默樂觀的緣故。

三、有民族感的造型元素

查看全文

敦煌之戀民族文化元素分析

摘要:《敦煌之戀》作為中國歌劇民族化道路上的探索之作,以古代絲綢之路及絲路文化重鎮的敦煌為背景,在助推了“一帶一路”建設的同時,還把歌劇藝術形式帶入了大眾的視野。該劇從題材選取、演唱形式、唱腔植入、樂隊編配等諸方面立足于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在歌劇舞臺中植入中國傳統文化及音樂元素,為我國現代歌劇的發展進行了富有民族文化的大膽開拓,也為中國歌劇走向世界做出了貢獻。

關鍵詞:敦煌之戀;民族歌劇;民族文化;音樂元素

隨著我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順利推進,一部以古代絲綢之路及絲路文化為背景的歌劇進入人們的視野。2016年11月13日,由指揮家彭家鵬擔任總策劃、指揮,作曲家劉長遠作曲,歌劇學者王景彬編劇、導演的大型歌劇《敦煌之戀》在北京中國國家大劇院隆重上演。該劇系國家“四個一批”人才資助項目中國大歌劇《絲綢之路》四部曲之第一部,由中國廣播藝術團主辦,中國廣播民族樂團、青島大學音樂學院、山東理工大學音樂學院以及敦煌之戀合唱團共同參演。本次演出只是該劇的第一幕和第三幕,但一亮相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當演出結束,音樂家上臺謝幕時,全場觀眾集體起立,以熱烈的掌聲向藝術家和他們的藝術精品致以崇高的敬意。2017年1月22日,《敦煌之戀》全部四幕在海南省歌舞劇院完整上演,再次引起強烈反響。歌劇將敦煌恢弘厚重的歷史和燦爛多彩的文化以及濃郁的西域風情展現于南國,為“一帶一路”建設發揮了很好的宣傳作用。誠如有評論所言,《敦煌之戀》的上演,不僅對國內和國際歌劇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也將成為中國文化的使者和名片,助力“一帶一路”建設。①《敦煌之戀》的創作,有意識地讓中國歌劇與世界接軌,使中國民族器樂和中國風格歌唱藝術走向世界的。歌劇通過敦煌壁畫的繪制、絲綢之路的商貿、劇中人物的愛情等情節,在描繪古代文明的輝煌和西域風情的同時,也寄寓了人們對純真愛情的堅貞不渝、對戰爭的控訴、對和平的向往,以及國家興衰與個人命運緊密相關等多重內涵。而從藝術的角度,《敦煌之戀》的成功,更主要在于中華民族文化和音樂元素的大量介入,為中國歌劇走向世界進行了大膽的開拓。

一、創作題材的民族文化意義

《敦煌之戀》一上演就備受觀眾喜愛,首先得益于具有深厚民族文化的題材選擇。歌劇以絲綢之路為背景,以敦煌莫高窟壁畫為題材,圍繞畫師李工和粟特人蜜兒在唐朝安史之亂時期一段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用小人物展現大事件,不僅再現了唐朝時期敦煌人的普通生活,對敦煌壁畫的繪制過程、古代絲綢之路的商貿活動以及西域獨特的歌舞藝術都進行了展示。公元8世紀,大唐帝國以其強盛的氣象和遼闊的疆域雄踞于世界東方,自先秦便已開通的絲綢之路在唐代更是得到長足的發展,成為連接東西方經濟文化及各民族交往的一條繁榮的通道。而敦煌,則以其不可替代的地理位置擔負著樞紐的角色,各民族經濟貿易與文化藝術于此交匯。舉世聞名的莫高窟,更是世界文明的一件瑰寶。《敦煌之戀》以壁畫大師與畫師供養者粟特人的特殊關系和生活經歷演繹故事,對敦煌壁畫以及制作過程都做了濃墨重彩的展示,再一次向世界推出中華民族的奇珍異寶,其文化意義不言而喻。在敦煌的石窟藝術和歷史文獻中,有關音樂和舞蹈的資料也是一筆厚重的文化遺產,《敦煌之戀》以歌劇的形式加以舞蹈的配合反映敦煌,在內容與形式上找到了一個天然的切合點,對古老民族文化的借鑒和推衍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抖鼗椭畱佟返呐魅斯珵樗谔厝?。這個從祁連山西遷至中亞定居的古老民族,素以善于經商聞名,自先秦以來便行走于絲綢之路,無愧為這條商貿通道的最初開拓者,經歷朝歷代的發展,他們幾乎成了這條路上的商貿壟斷者。在魏晉南北朝到唐朝這段時期,大量粟特人在他們的經商之路上定居下來,沿著絲綢之路及周邊的于闐、樓蘭、高昌、敦煌、武威、長安、洛陽等大大小小城市里,興起了一個個粟特人的移民聚落。遷往內地的粟特人逐漸與其他民族融合,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個構成來源。盛唐時期,由于帝國的強大和經貿的繁榮,粟特人以其驕人的商業成就,加大了向中原滲透的步伐,不僅在經濟領域,包括高層政治領域亦出現了他們的身影,甚至于左右帝國的命運,如作為《敦煌之戀》情節背景的安史之亂,其罪魁禍首安祿山、史思明便都是粟特人后裔。唐朝時候將他們統稱為“胡人”。被統稱為“胡人”的粟特人也將他們獨特的文化帶到了中原,在中華文化的融合過程中發揮了很大的影響。作為一個在中亞特定地域發展起來的民族,粟特人不僅長于經商,在藝術文化領域如其繪畫、音樂、舞蹈也相當發達。早在南北朝時期,來自中亞曹國(今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一帶)的粟特人曹仲達,曾任北齊朝散大夫,工于繪畫尤其擅長于人物、肖像和佛教圖像,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多有提及,并于卷八專列“曹仲達”條。與張彥遠同時代的釋道宣則在《集神州三寶感通錄》中寫道:“時有北齊畫工曹仲達者,本曹國人,善于丹青,妙盡梵跡,傳摩西瑞,京邑所推,故今寺壁正陽皆其真范?!雹诳梢娋驮谔拼?粟特人便以其繪畫藝術在中原享有盛譽,其擅畫佛像的專長尤其令人稱善,而這正是敦煌壁畫的重要領域。在音樂方面,粟特人無論器樂還是聲樂都給中原人帶來驚喜。粟特琵琶高手曹婆羅門、曹僧奴、曹明達祖孫三代相繼在西魏、北齊、隋三朝做官,均以彈奏琵琶而名聞天下。到唐朝,粟特人康昆侖彈奏琵琶時人號稱“長安第一手”,受到唐德宗召見;《新唐書.禮樂志》還有康昆侖用琵琶彈奏改編《涼州曲》的記載。聲樂上,粟特人在唐代也十分風光。著名詩人劉禹錫的好友、粟特人米嘉榮在憲宗、穆宗、敬宗三代都擔任朝廷供奉,也就是宮廷樂官,史稱“三朝供奉”。劉禹錫在《與歌者米嘉榮》一詩中贊嘆道:“唱得涼州意外聲,舊人唯數米嘉榮?!闭f明米嘉榮歌聲的西域色彩,能給人“意外”的感受。至于粟特人的舞蹈,不能不提到胡旋舞。胡旋舞據史書記載,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原的西域舞蹈。胡旋舞出自何處有多種說法,但諸說都不出一個范圍,即由昭武九姓所掌控的中亞粟特地區。在唐開元天寶年間,昭武九姓粟特人所建立的城邦制國家中的康國、米國、石國、史國等都多次向唐王朝進貢跳胡旋舞的女子,因為康國處于昭武九姓的中心,唐高宗永徽時在這里設置康居都督府,故康國進貢的人次會多一些。白居易在其《新樂府.胡旋女》中說“胡旋女,出康居,徒勞東來萬里余”,此康居應包括康居都督府所管轄的整個粟特人區域。胡旋舞一經進入中原,其熱烈歡快的節奏和優美的舞姿與大唐強盛樂觀的氣象十分吻合,迅速受到中原人的歡迎和喜愛,一時間成為宮廷內外熱情追捧的時尚舞蹈。唐玄宗便對胡旋舞欣賞有加,寵妃楊玉環亦投其所好,即如李白詩所言:“……臣妾人人學圜轉。中有太真外祿山,二人最道能胡旋?!倍頌樗谔厝撕笠岬暮税驳撋?則以其天生的舞蹈稟賦,將胡旋舞跳得出神入化,以此獲得玄宗的寵幸?!抖鼗椭畱佟芬园驳撋桨l動的安史之亂為重要的情節元素,劇中亦穿插大段的胡旋舞,這既是內容與形式的契合,也是對古老民族文化的藝術再現。正是由于以上所述題材選取的獨特視角,《敦煌之戀》不僅展示了舉世矚目的敦煌文化,其以絲路開拓者和建設者的粟特人為情節主人公,對于絲綢之路的歷史再現,中華民族的多元融合,以及文化藝術的傳承流變,都具有極其深刻的符號意義。

二、演唱方式的戲曲化植入

查看全文

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再設計研究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中國博物館的文創產品的現狀、困境及未來,結合現代美學、創新性設計等方面探討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運用調查研究的方法,研究國內外優秀的文創產品案例,分析中國博物館文創產品現狀、困境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得到博物館文創產品的未來設計思路。該研究對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文化創意設計;再設計;傳統文化

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經濟與綜合國力有了顯著提升,文化的全球影響力越來越強,為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提供了契機。中國五千年的積淀給予后人一座巨大的文化寶庫,利用好這些資源,創新與發展中國傳統文化,使其在文化市場中呈現出令人新奇的面貌。而中國博物館作為中國文化保存與傳承的重要機構應利用好時代的契機,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上有所建樹。

一、中國博物館文化創意設計的啟蒙與發展

博物館文化創意設計我們可以理解為博物館利用館藏資源,挖掘具有自身特征的文化語言及符號,通過與創意產業結合,設計并生產出具有博物館獨特文化氣質的創意產品。改革開放以前,中國博物館系統以收藏、展示和文化研究為主要功能,強調以物為主,通過教誨式的方式向國人傳達信息。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尤其是80年代新博物館學理論傳入中國,使中國的博物館開始逐漸塑造以人為中心的展覽環境,注重觀眾的參觀體驗,盡可能地使用科技的手段讓觀眾參與,給觀眾以啟發與激勵[1]。中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推出的,但當時主要以博物館的旅游紀念品為主,還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創意產品。并且在探索早期還未形成完整的產品開發體系,僅對現有館藏內容進行簡單的復制。例如西安的兵馬俑博物館對兵馬俑形象進行等比例的復制,故宮博物院對傳統建筑的等比例呈現等簡單的創作方式,還沒有真正形成現代的、符合大眾美學形態和利于推廣的文化創意產品。隨著中國博物館旅游文化的發展,尤其是受到西方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的影響。無論是英國的大英博物館、法國的盧浮宮博物館,還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均不斷推出具有自身特點的文化衍生品,不僅成為推廣博物館的重要渠道,還為博物館運營提供了重要的資金支持。改革開放使國人推求高品質生活的訴求越來越強烈,而以前簡單、缺乏獨創性的旅游紀念品早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隨著像故宮博物院等機構結合自身館藏特點推出了一系列的文化創意產品,一時間風靡全球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時尚。2016年5月文化部等四部委聯合《關于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中指出“深入發掘文化文物單位館藏文化資源,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開發文化創意產品,弘揚中國優秀文化,傳承中華文明,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提升國家軟實力”[2]。隨著中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機構加入到產品研發的隊伍中來,使越來越多優秀的創意產品呈現在世人面前。

二、館藏品的文創再設計

查看全文

傳統文化元素在木雕藝術創作的應用

【摘要】文章論述了傳統文化元素在木雕藝術創作中運用的意義,從直接搬用、提煉概括、解構重構、轉換創新四個方面介紹了傳統文化元素在木雕藝術創作中的應用方式,以期在挖掘、傳承和創新發展傳統文化元素的同時,為木雕藝術開辟更加廣闊的創作之路。

【關鍵詞】傳統文化元素;木雕藝術創作;應用

隨著工藝品市場需求的發展,面對文化多元化背景,木雕藝術創作者必須融入傳統文化元素,給消費者提供功能性、實用性、藝術性和文化性的多重體驗,從而提升藝術品位,形成獨特的個性作品。

一、傳統文化元素概述

(一)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筆者認為,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經演變積淀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集中體現中華民族世代相傳、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思想、觀念形態的文化,主要種類有思想、文字、語言,表現形式有宗教哲學、民間工藝、傳統文學等。(二)傳統文化元素。傳統文化元素是傳統文化的基本組成部分,表現為極具特色的事物、概念、圖案和藝術造型等物質或非物質的承載,具有一定的文化延續性和傳承性,主要包括價值觀念、宗教信仰、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有著強大的生命力與吸引力。

二、傳統文化元素運用在木雕藝術創作中的意義

查看全文

傳統文化元素在室內設計的應用

[摘要]目前室內設計行業不斷發展,國內各大城市室內設計展與室內設計論壇等多元化活動層出不窮,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融合到室內設計中,既可以傳承與保護民族文化,又可以增強室內設計文化內涵與藝術魅力,具有實際意義。基于此,本文將圍繞傳統文化元素在室內設計中的實踐應用展開系統探究。

[關鍵詞]室內設計;傳統文化元素;文化內涵;實踐應用

1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室內設計中的價值

1.1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藝術價值。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源自于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在潛移默化間形成特有的藝術表達形式,具有自然性、本真性的基本特征。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融合到現代室內設計中,首要前提是深度探究傳統文化元素的視覺美感與藝術內涵。在現代室內設計中,整合應用傳統文化元素是順應主流審美的必然結果,這也對室內設計師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室內設計師不僅要了解傳統文化元素的內涵,更需客觀認知文化元素所代表的美學觀念,進而形成具有個人特征的室內設計體系。伴隨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跨領域文化的水乳交融,公眾的審美觀念逐步改變,而室內設計師應當準確掌控主流審美趨勢,提煉與借鑒傳統文化元素,彰顯了現代室內設計的藝術魅力。1.2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人文價值。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不單純是視覺性的符號,其預示著時代精神與社會文明。在現代室內設計中,設計師需充分考量公眾對美好事物的憧憬與希冀,融合象征吉祥安泰、平安喜樂的圖案,如鯉魚、喜鵲或鳳凰等。在室內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作為一類別具一格的設計語言而存在,可以激發受眾的情感共鳴,例如,喜鵲象征喜事臨門、仙鶴象征長壽安康、鯉魚象征富貴有余等。由此可見,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為現代室內設計提供了多元化的視覺表現手段,有助于增強整體設計的藝術魅力。1.3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社會價值。在現代室內設計中,融合傳統文化元素,有助于傳承與保護民族文化。隨著市場經濟的繁榮發展與社會文明的進步,傳統文化元素受到公眾的青睞與推崇。由于人們推崇平和與重德的生活方式,故而中式室內設計風格更能激發情感共鳴。為此,室內設計師應明確業主方的文化背景與心理訴求,保證設計作品得到認可。各民族文化的內涵不同,公眾的心理審美也各不相同,室內設計師肩負著保護民族文化多樣性的重任,例如,龍鳳呈祥,是權利的象征;梅蘭竹菊,是高貴品格的象征;牡丹,是富貴的象征。只有將市場經濟與審美意識有機整合,才能創造出最大的社會價值。

2在現代室內設計中,傳承與創新傳統文化元素

2.1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實踐應用。在現代室內設計中,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主要體現在傳統元素符號、功能空間分隔方式、傳統元素圖案與家具陳設等方面,與現代設計技術的協調配合,可確保整體設計的協調性,營造兼具現代感與古樸感的室內環境。2.1.1融合多樣化傳統元素符號。在現代室內設計中,融合傳統文化元素已成為常見的裝飾方法。通常,室內設計多以龍鳳、牡丹、荷花與仙鶴等圖案為主,預示著吉祥、富貴與安泰,利用這些極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符號,有助于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提升整體室內設計的檔次。室內設計師應當對傳統文化元素進行抽象化處理。需要格外注意的是,設計師可改變傳統圖案的樣式,但要保留其內在韻味,以免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2.1.2沿用傳統室內設計的功能空間分隔方式。眾所周知,隔斷是傳統室內設計中分隔空間的主要方式。隔斷強調的是“隔而不斷”,因此,這也對室內設計師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體現“隔而不斷”是現代室內設計師致力研討的新課題之一。在室內設計中,碧紗櫥、屏風與博古架等作為傳統文化元素的典型代表,可充分表達“隔而不斷”的設計理念。伴隨室內設計行業的發展與公眾審美的轉變,將小橋流水、人工瀑布等室外景觀引入室內的設計案例越來越多。其不僅可以充分展現出傳統文化精神所追求的返璞歸真、閑情逸趣,也將“隔而不斷”的設計理念表達的淋漓盡致。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要綜合考量功能空間規模、構造等關鍵要素,確保整體設計的協調性。2.2應用豐富的傳統元素圖案。通常,在室內設計中融合傳統元素圖案的主要表達手法如下:其一,利用傳統元素圖案裝飾整個室內空間,在各個角落鑲嵌變化多端的傳統裝飾圖案;其二,在室內空間的局部位置使用傳統元素圖案,如門把手、窗沿及室內陳設物品等。傳統元素圖案與現代設計技術的相互整合,可傳承與保護民族文化。例如,業主方若不想直觀化采納傳統元素圖案,但又對室內空間的復古特征有特殊要求,設計師可以使用大面積、大塊狀的局部造型,以簡約化的表達方式營造復古氣息,在提升觀賞性的基礎上,增強視覺沖擊力,滿足業主方的實際需求。2.3調整古風家具的陳設方式。在室內空間中,家具兼具裝飾性與功能性特征。家具陳設可營造傳統文化氛圍,同時,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整體氛圍。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絕大多數業主方習慣于通過調整傳統家具的陳設方式營造氛圍。為此,設計師需結合整體設計風格選購家具,并按照空間布局特征,調整家具陳設方式,加強整體設計的協調性。在現代室內設計中,傳統家具的使用數量有增無減,這得益于傳統家具的古樸氣質,有助于舒緩快節奏的生活,體現出人們對寧靜致遠的文化精神的渴求。2.4簡析中國傳統元素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發展趨勢在現代室內設計中,提倡傳統裝飾元素與西方設計理念有機整合的設計風格,通過突破常規思維模式,提煉與應用傳統文化元素,傳承與保護民族文化,強化整體設計效果。隨著現代工業的快。速發展,室內設計的實用性與功能性不斷提升,各類不銹鋼、丙烯樹脂及復合型玻璃等材料層出不窮,這也使傳統元素的提煉與融合更加科學合理化。另外,在現代室內設計中,應通過對比材質、仿造空間布局、協調色彩搭配,進一步強化了整體設計效果,讓整體設計兼具現代感與古韻味,滿足了公眾的多元化需求。

查看全文

論傳統文化元素在服裝設計的應用

摘要:當下社會經濟環境下,人們在著裝過程中,更加注重個性化的表現,這使服裝設計得到了迅猛地發展。在服裝設計過程中,傳統文化元素與服裝設計進行了緊密結合,增添了服裝特色,突出富有文化內涵的美感。本文立足于服裝設計,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傳統文化元素;服裝設計;應用分析

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強大的文化底蘊和內涵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得到了一定的體現。就以服裝設計為例,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服裝設計中進行了一定的應用,體現出了濃濃的“中國風”。在文化多元化發展的背景下,服裝設計中如何對中國傳統元素進行有效利用,增添服裝設計的民族韻味,對于我國服裝行業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結合當下我國服裝設計行業發展現狀,探討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1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對服裝設計的影響分析

1.1激發設計靈感。在進行服裝設計過程中,設計師獨特的審美靈感賦予了一件服裝獨特的內涵,能否將靈感與服裝的美進行結合,需要設計師發揮強大的想象力,把握人們的審美共同點,突出人人接受的“美感”。在服裝設計過程中,美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蘊來支撐。而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融合了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內涵,將傳統文化元素在服裝設計中進行應用,能夠激發設計師的創作靈感,增添服裝的藝術美、內涵美、底蘊美。1.2突出個性化特點。一個民族發展過程中,其歷史文化底蘊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將傳統文化元素在服裝設計中進行應用,能夠突出服裝設計的個性化特征,使服裝具有獨一無二之美。傳統文化元素是一個民族所特有的,是與其他民族不同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符號。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到服裝設計當中,可以更好地突出服裝的個性化特點,展現出服裝的個性之美。1.3豐富設計元素。傳統文化元素是服裝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元素,將傳統文化元素與服裝設計工作進行緊密結合,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服裝設計的元素,使服裝設計選材更加廣闊,增添了服裝設計的相關要素。在服裝設計中對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使設計更加多樣,增添了服裝的樣式和種類,使服裝設計變得更加豐富多樣。

2服裝設計中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

查看全文

徽文化元素在酒類包裝設計的運用

徽文化歷史悠久,廣博深邃,是極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中國傳統文化之一,與藏文化、敦煌文化并稱為我國的三大地域文化。其多樣的藝術形式及豐富的文化內涵,使其在歷史的發展長河中大放光彩。地域文化元素在產品包裝設計中的運用,不僅可以很好的實現商品的價值,其對地域文化的宣傳作用更是不容忽視的。本文注重對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和歸納,立足于徽文化的內涵精髓,結合酒類包裝設計對其進行新的詮釋。

1.徽文化的元素提取

(1)馬頭墻

馬頭墻又名封火墻,隨著歷史的變遷,它逐漸成為了徽派建筑中最典型的特征之一。馬頭墻高低錯落的邊界線,勾勒出簡潔大方又讓人回味無窮的建筑形態。

(2)牌坊門

徽州牌坊是徽州建筑的又一典型代表,它們高大巍峨、氣勢雄偉,呈左右對稱的結構?;罩菖品欢嘁郧嗍癁樵?,其天然的紋理結構和簡約的青灰色調,造就了牌坊沉穩大氣、氣宇軒昂的建筑風格,不用一釘一鉚就可以將石料完美銜接,我想這也是徽州人民智慧的結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