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6 21:24:0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舞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音舞小品:報喜

時間:當代

地點:家中

人物:馬大寶-----男,45歲,工人,簡稱“父”

小寶媽-----女,45歲,廠長,簡稱“媽”

馬小寶-----男,17歲,學生,簡稱“馬”

布景:沙發,電話,茶幾,衣架等。

查看全文

透析歐美現代舞

19世紀末,古典芭蕾舞開始走向衰落,一成不變的動作傳統和陳規陋習使舞了鮮活的氣息和崇高的品味。人們也急欲打破中世紀以來對人體的束縛,無論是思想觀念上,還是行為規范,都需要一場革命來應和解放身體與追求自由的呼聲。在工業革命帶來的喧囂中,藝術家們熱衷于回歸自然,田園和古代文化,去尋找一種感性的真實和人性的力量。伊莎多拉.鄧肯的出現,掀起了20世紀一場波瀾壯闊的人體文化的復興。她拋卻了緊身胸衣和芭蕾舞鞋,穿上了圖尼克衫,赤足而舞,從大自然和古希臘文動的靈感。

她提出的“反芭蕾”的口號和靈魂肉體高度結合的宣言,是與當時人們內在需求和時代精神相一致的,鄧肯對自然的憧憬,是自然情感對社會習慣的勝利,反映了當時的時代精神。如果說鄧肯是不自覺、本能地反叛了芭蕾傳統,帶來了一場舞蹈革命,那么當德國的瑪麗.魏格曼、美國的瑪莎.格萊姆、多麗絲.韓芙麗出現時,她們就是在自覺地、有意識地創造和建立一種新的秩序。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舞,不僅僅作為一種身體的復興運動,而是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與觀點,它是以產生新的動作體系和動作理論,并逐漸成熟為標志,以人類精神的觀照為初衷,創造一種個性化、時代化的,以身體動作認知世界、表達情感的方式。舞者們穿著日常生活的裝束走出了劇場,在湖面、樓頂、街邊、美術館等熟悉的生活景象中創造出“陌生”的視覺環境和聽覺氛圍,同時也反映了當代舞者放松的心態與人格。后現代舞蹈的冷漠、躁亂,卻越來越真實地貼近了生活。德國現代舞不象美國那樣舞派繁多,隨心所欲,而是保留了內省的特質和思考的習慣。這種表現主義的舞蹈風格汲及到美國,對美國的現代舞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60年代,皮娜.鮑希的“舞蹈劇場”的出現,使德國現代舞內省張力達到一個高峰?!拔璧竸觥辈皇且环N風格,而是一種精神狀態,正如她自己所說“令我感興趣的不是人們的動作,而是動作的內涵。”不受羈絆的動作語匯冷靜地表述了真實的人性,使德國現代舞更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保持了永不落伍的姿態。20世紀是人類身體全面覺醒的世紀。現代舞從反芭蕾的自由的動作,到情感動機中挖掘動作,到純動作的實踐,到生活化動作的大量參與,歸還給人民,成為生活的舞蹈,扮演著一個喚醒身體的使者,而當工業文明對人的身體、心靈重新構成了抑制的無形桎梏時,現代舞成為了一種人的內在需要,它高度地宏揚了個體生命,人們可以用自己的身體,完成表現的權力、傾述的愿望,感受自我的存在。

從現代舞的欣賞角度來說,適合采取寬容的心態,這也許是針對所有現、當代藝術的一種欣賞姿態。實驗性的離經叛道,嚴肅主題的沉重費解,會象一次過火的行為藝術和沒有標點的小說一樣令人難以接受。寬容,可以會容納一些偽藝術,但是寬容可以讓人們嘗試去接受和理解一個陌生人、一種新的形式。在現代舞中,觀眾可以領略新鮮怪異的動作形式的沖擊、快感,可以在動作與聽覺、視覺環境的關系中發現特殊的意識,可以大聲咳嗽、提前退場、現代舞讓你憤怒、快樂、感動、惡心,就是不能讓你無動于衷。請做出你的反應,你的動作。這里談及的現代舞是以歐美兩大發源地為主要對象,而現代舞的發展一直是一個世界性的話題。日本的“舞踏”、朝鮮、中國的“新舞蹈”、以色列、澳洲、非洲等獨具特色的現代舞在此都無法一一囊括,但有一點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些民族和國家的現代舞的存活、發展、壯大最終都是在自己的生活、時代、文化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身體語言和表達方式。目前當代舞的概念正在逐漸代替現代舞,當代舞比現代舞在時間上和舞種上有更大的寬容度,更加平易近人。現代舞已成為一種固有風格,新一代舞者需要叛逆、法”,現代舞者地都發現了“易”中蘊藏的現代舞審美標準之真義,“變”即是“?!保兓巧嬷?,是保持新鮮的秘訣,不斷地拋棄一些已有的東西,才能實現自我的超越?,F代舞在中國有著寬泛的定義和曲折的發展過程。如前所述,吳曉邦、戴愛蓮、賈作光等新舞蹈藝術的先驅們在自身的舞蹈啟蒙教育中,都曾尊名師學習過地道的西方現代舞。在他(她)們的藝術實踐中,葆有與現代舞相通的自由與創新的理念,同時更強烈的追求舞蹈的民族性與時代精神。其中,吳曉邦“和著時代的脈搏跳舞”的至理名言和以《義勇軍進行曲》《游擊隊員之歌》《饑火》等為代表的“20世紀經典”之作,應視為“中國現代舞”的珍貴精神財富。

50年代末~60年代初,吳曉邦創建了《天馬舞蹈藝術工作室》,系統的推行他所創建的——源于現代舞——的教學體系,為走出一條“中國現代舞”的路子,進行了多方面的創作實踐。這一時期的作品有:從古曲中獲得靈感,追求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十面埋伏》《梅花三弄》《平沙落雁》……;也有取材于現實生活的《牧童識字》《足球舞》《花蝴蝶》……等。他的藝術信念依舊,但上述作品的影響卻不及他抗戰時期的那些舞蹈。后來,隨著“天馬工作室”的中斷,現代舞在中國的探索勢漸衰微。

中國現代舞重新崛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而日益發展。初期的一批被群眾稱之為現代舞的作品如:《希望》《無聲的歌》《再見吧,媽媽》《刑場上的婚禮》《割不斷的琴弦》等。從構思到語言模式的突破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創新意識和較大的沖擊力。但是除了《希望》之外,大部分作品的表現手法仍未脫離具象化地反映具體事件中的具體人物。顯然,這并非嚴格意義的現代舞。此后,上海胡嘉祿推出自己的系列作品《理想的呼喚》《繩波》《血沉》《對弈隨想曲》《彼岸》《獨白》……從作品的創意到表現形式——語言栽體,似乎可以感覺到編導正向著他心目中的“現代舞”靠近。

查看全文

街舞比賽斗舞方法論文

摘要:上個世紀60年代,興起于美國黑人青少年的民間舞蹈———街舞逐漸被世界各地廣為流傳。隨著我國街舞運動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學生加入到街舞團體。這對我國的街舞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進作用。作為街舞比賽中的亮點和高潮———斗舞,是最吸引觀眾眼球的,也是最精彩的。本文試圖通過對街舞最常識的介紹結合總結以往的比賽經驗和教訓,從中感悟街舞的斗舞技巧。在此作一總結,供廣大街舞愛好者參考!

關鍵詞:街舞;斗舞;技巧

一、了解街舞的發展概況

1.1了解街舞的起源街舞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末,發展成今天我們所見的街舞形式經歷了舊派嘻哈舞蹈(OldSchoolHip-Hop)和新派嘻哈舞蹈(NewSchoolHip-Hop)兩個階段。街舞源頭是美國街頭黑人文化,包括音樂、舞蹈、涂鴉、刺青和衣著。美國紐約的黑人社區BRONX于是成為Hip-Hop文化的源頭。HIPHOP是源自美國紐約的黑人社區BRONX,由于美國黑人的地位低下,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他們在街頭、廣角通過舞動自己的身體作為展現自己和發泄情緒的場所,逐漸地不經意間他們將生活上的娛樂發展成為現今多樣的HIP-HOP文化,發揮黑人獨有的特質,如節奏感及歌聲進而舒緩情緒和消遣。

1.2我國的街舞發展街舞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傳入中國,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街舞在中國內地以廣州、上海、北京三個城市為中心,逐步傳播開來。

廣州的街舞及嘻哈文化出現較早,并且迅速在全省普及。

查看全文

古典舞身韻在古典舞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中國古典舞是在我國傳統舞蹈藝術的基礎上,以戲曲藝術為基礎,進行創造性轉化建立的一個新學科,中國古典舞自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起步,如今已經形成一套日趨成熟的舞蹈體系?!吧眄崱备拍畛霈F于20世紀80年代,體現了中國古典舞蹈的精神與樣式,也體現了現代人對歷史的理解以及對情感表現方式的理解?!吧眄崱痹谥袊诺湮柚邪l揮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中國古典舞身韻;中國古典舞;作用

一、中國古典舞概述

“中國古典舞”這一名詞是1950年歐陽予倩先生提出的,當時,這一概念是指京劇、昆曲中的舞蹈,后來,吳曉邦同志在其主持的舞蹈干部運動訓練班結業后成立了兩個研究組,正式采用了這個概念,從此,“中國古典舞”這個名詞就被沿用下來了,它的發展凝結了老一輩舞蹈家的心血,他們在繼承本民族傳統的基礎上,借鑒外來藝術豐富了中國古典舞的內涵。葉寧、李正一先后借鑒外來藝術經驗整理古典舞教材,為中國古典舞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中國古典舞”這個概念有廣義與狹義兩個層面,從廣義層面來看,“中國古典舞”指所有被古典化過程“化”過了的中國舞蹈;而狹義的“中國古典舞”則指被中國舞蹈界所承認并達成共識的我們今天稱為“中國古典舞”的特定舞種。中國古典舞不是從古代直接傳衍下來的,但毫無疑問,它是古代舞蹈精粹的集中體現,唐滿城先生曾說,說起古典舞,最好不要直接和古代題材、古代生活畫等號,應該把二者作為在民族文化發展長河中有淵源關系的事物來看待。由此可見,中國古典舞有比較深厚的歷史積淀,經過了漫長的發展演變,其動作方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濃郁的民族風味。

二、中國古典舞身韻的產生與發展

在中國古典舞的建設發展階段,“身韻”這一名詞就已經出現,早期開設的身韻課程稱為“身段”課,“身段”一詞源于戲曲,它強調身體動作的美感,善于模仿戲曲表演中的舞蹈片段,強調認識身體三面兩軸的運動關系。后來,身韻課程被稱為“身法”課,“身法”體現了武術中的身體運動原理,強調認知空間運動的規律和特征。后來,“身韻”這一名詞出現在報道中,李正一、唐滿城老師高度贊同使用這一名詞,并將曾經用過的“身段”與“身法”一詞改為“身韻”。此后,以戲曲與武術為動作基因的“身韻”一詞成為對中國古典舞身體語言進行建構和標示的代名詞?!吧眄崱笔菍蚯璧浮⒅袊湫g的動作樣式和動作審美的繼承,是中國古典舞動作語言與風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古典舞動作體系的核心?!吧怼笔侵干矸?,“韻”是指情趣、韻致、風格等?!吧眄崱笔巧眢w的韻味、氣質和風格,是中國古典舞身法與韻律的總稱。總之,從“身段”“身法”到“身韻”的概念的遞進發展,反映了中國古典舞在發展中尋找獨立空間的過程。

查看全文

廣場舞服裝設計研究

【摘要】隨著廣場舞在我國各地大范圍地流行,全國參與廣場舞的人數已經超過1億。其中以中高齡人數居多,但中高齡廣場舞服裝現狀卻不盡如人意。為此,針對中高齡廣場舞現狀特點分析。從服裝的風格、款式、色彩、面料和搭配等方面,研究中高齡廣場舞服裝的時尚化設計,力求為中高齡廣場舞服裝設計實施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中高齡;廣場舞服裝;設計

2016年11月8日,我國14城共50085人同跳廣場舞,創最大規模排舞(多場地)吉尼斯世界紀錄。2017年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增設了群眾比賽項目,自此,廣場舞正式成為全運會比賽項目?!督洕鷮W人》于2017年初的《中國開賽———崛起中的中國體育健身產業》研究報告中顯示,目前我國廣場舞人數約為8000萬至1億人。有觀點認為,從人數來講,廣場舞已經成為“中國第一運動”。

1中高齡廣場舞

1.1中老年人為主力軍。有數據顯示,參與廣場舞的人群以中老年人士居多。其中30歲以下的人占23.2%。30~50歲的占53.3%,50歲以上的占23.2%。中老年人通過廣場舞活動,達到強身健體、愉悅身心,尋求自我價值和打發閑暇時光的目的。同時,廣場舞有著龐大的參與人群,是中老年人體驗集體感的新形式,是開展社交活動的新平臺,它反映了中老年人群在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對于健康、審美和自身形象重塑的美好追求。1.2帶動銀發經濟的新趨勢。隨著我國老齡化步伐的加快,被稱為“銀發經濟”的老年產業呈現蓬勃發展之勢。中高齡人群廣場舞的盛行,帶動了從廣場舞服裝、飾品、化妝品、便攜音響和餐飲等一系列特殊的消費需求,成為銀發經濟的新趨勢。對于中高齡廣場舞服裝設計研究,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與實踐意義。

2中高齡廣場舞的定義與特點

查看全文

面具舞儺舞源流分析論文

一、儺面具文化的發生

1.面具的起源

中國是世界上面具歷史最悠久、流傳最廣泛、內容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面具是一種全球性的古老文化現象,是一種具有特殊意義性質的象征符號。面具是人類思維意識發展和宗教情感的產物,是在史前人類獨特的心理和特定的社會條件下孕育誕生的。它起源于原始巫教和圖騰崇拜,同時,原始社會的狩獵活動、部落戰爭也是促使面具萌芽的重要因素。

中國是一個民族眾多的文明古國,面具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可以說是各民族普遍存在的,也可以說是各民族文化的一種本能體現。中國的面具藝術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和造型特點,遠古的人類出于對神靈鬼怪和大自然的敬畏,模仿性地制作了動物、妖魔等種種面具戴在臉上,主要的功能是為了保護自己。在其形成和發展的漫長歲月里,與原始樂舞、巫術、圖騰崇拜以及民間歌舞、戲曲等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相互滲透,從各個角度形象而鮮明地反映了中華民族的觀念信仰、風俗習慣、生活理想與審美趣味,并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物質和精神追求。

延續到今日,在平日的民俗活動中、舞臺上和兒童游戲中,依然能看到制作得更加精美的面具,那純粹是娛樂了。

2.儺面具的出現

查看全文

現代舞時代創作淺論

【摘要】現代舞蹈的生成是藝術家迫于時代的壓力對生命有了基本的重視。首先西方舞蹈藝術家掀起一股以舞蹈向自我與社會不斷提問的浪潮。西方舞蹈界以打倒偶像崇拜千人千面為創作邏輯。出現反叛逆向性舞蹈技術。這股熱浪逐漸滲透和影響著中國一些舞蹈藝術先驅們的思想。于是,現代舞的創作就有了可借鑒的技術基礎,中國現代舞自然具備了它發展創作的意義。

【關鍵詞】現代舞;時代;創作意義

顧名思義,所謂現代直譯便是——現在進行時代,驅于過去和未來之間的時間代名詞。那么,現代舞指的是現在流行的動感街舞嗎?回答絕對不是。那現代舞究竟是什么?眾說紛紜。就其本質而言,我們贊同這樣的論點:現代舞是一種觀點它是場運動。是不斷地以肉體的叛逆去爭取人性崇高的自由和民主的藝術動態。

自現代舞不論是訓練技術還是創作理念早期被中國舞蹈家帶入我國以來。我國舞蹈技術方面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舞蹈理念上對于創作和欣賞都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我國舞蹈界張開了自由的翅膀,不拘謹不小氣。當然,對于我們學習和借鑒的視角是每一個舞者應該思考的。中國有自己的文化、宗教、歷史、環境、人文、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內容。我們的現代舞也就必然基于它們之上。著眼看過來現代舞形式在中國的出現豐滿了中國舞蹈的形式,在內容表達上更加直接和通透了。不言而喻,這些都驅動于先驅們視現代舞創作為生命的意義,不論西方的還是中國的。

提到中國現代舞的發展創作不得不從西方現代舞先驅的創作的偉大意義說起……

現代舞起源于法、美、英等西方國家,它們有著從先驅者—奠基人—繼承人—新先鋒派—新生族最后到世紀末人這樣一個階段性歷史的發展。它們并非類型化、程式化而是另辟出新、千人千面的發展。這些舞蹈家們成功的踩著時代的腳印再步前輩的后塵搞著打倒偶像崇拜的舞蹈藝術?,F代藝術具有階段探索和實驗性的特征,現代舞更是如此。也就是說現代舞的歷史是個性話的歷史,存在著藝術家個人獨立色彩。具有舞者真實揭示某種基本真理的功能。

查看全文

萍鄉儺舞評析論文

【摘要】萍鄉儺舞的宗教訴求是為了娛神祈福、驅邪納吉,但客觀上,萍鄉儺舞又體現了以健身為目的的體育文化元素,對人們身心健康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關鍵詞】儺文化;萍鄉儺舞;宗教訴求;健身價值

江西萍鄉儺舞是世界儺文化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戴著面具跳舞的儺舞被譽為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社會歷史價值和文化藝術價值。多年來,專家學者們已從宗教學、民俗學、人類學、歷史學、戲曲藝術學等多個方面對萍鄉儺舞等儺文化活動進行了研究、發掘和整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過進一步調查研究,本文認為,隨著時代的發展,萍鄉儺舞的宗教色彩已不斷淡化,由古代專門的宗教祭祀逐漸演變成既娛神又娛人,甚至已衍變成了娛人為主、娛神為輔的民間藝術和民俗體育活動。如果撇開其祭祀宗教成分,萍鄉儺舞本身所蘊涵的民俗體育健身價值更值得深入研究和發掘。

一、萍鄉儺舞的宗教訴求是為了娛神祈福、驅邪納吉,但客觀上,其表現手段卻體現了以健身為目的的體育文化

萍鄉儺屬軍儺,與其它地方的儺相比較,儺戲與儺技的成分并不多,但“武”味很濃。萍鄉儺舞多用刀槍劍戟,列隊作戰的形式。萍鄉儺舞歷來是“泥腳舞”,即由農民業余表演,動作并不復雜。雖然據萍鄉老儺藝人介紹和現有儺隊的表演情況看,由于歷史的變遷和分化,萍鄉各地儺舞的表演形式和節目有所不同,但都包括旋轉、踢腳、探身、翻身、劈叉、圓場等身體動作或戳槍、舉槍、抱刀、拖刀、砍、削、刺、掃、劈等具有明顯武術器械運動特征的動作。表演時配合各種音樂或節奏進行,套路清晰,組織嚴密,動作輕重緩急有序,身體節奏快慢強弱得體。

過去,巫師企求通過這種手舞足蹈的身體舞動作為通神的基本語匯以達到娛神納吉、驅鬼逐疫的目的。現在,跳儺人通過儺舞不僅傳承著古老的宗教文化,更是一種娛神且娛人娛己的民俗體育活動形式。一舉一動、一招一試,實質上都是一種體育練習,客觀上體現了以健身活動為目的的體育文化。并且,用現代體育理論來分析,跳儺者在通過儺舞這種運動形式企圖為人們除災降福的同時,也有效地促進和改善了自身的心血管系統的功能、鍛煉了自己的心肺功能??傊?,跳儺者通過自身的身體舞蹈活動,客觀上起到了鍛煉身體的作用。

查看全文

我國民間舞研究論文

一談起舞蹈技巧,有些人認為這應該是搞古典舞的人去研究的課題,與民間舞無關,因而不屑一談;有些人則認為中國民間舞的技巧等同于中國古典舞技術技巧,無外乎那一套“跳轉翻騰”,因而不值一談。這兩種說法讓我感到有些尷尬,同時也激發了我的思索欲望。作為一名從事中國舞教育的人,我覺得有必要將關于民間舞技巧的一些問題弄清楚,談明白。

一、中國民間舞到底有沒有自己的技巧

我們可以從中國民間舞的根源——各民族原生態,民間舞蹈來分析和尋找答案。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十六個民族的大家庭,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間舞蹈,每個民族的民間舞蹈又都有自己獨特的舞蹈技巧。在此,我不做全面地分析和介紹,只想著重地分析一下已被舞蹈學院納入必修教材的漢、藏、蒙、維、朝五大民族的原生態民間舞中的技藝性舞蹈。

1.漢族

自古以來,漢族各種民間舞蹈多是在新年、祭祖、廟會、迎神廟會中表演的。表演者在斗妙爭能中,各出新招,以博得稱贊。漢族民間舞蹈正是在這種技藝求精中不斷發展的。

(1)安徽花鼓燈。花鼓燈中的“盤鼓”部分,就是最富特色的技巧表演部分。它分為上盤鼓、中盤鼓、地盤鼓。上盤鼓是蘭花在鼓架子肩上或腰部搭擺成各種姿態的技巧表演。中盤鼓是蘭花在鼓架子腰部、腿上、手上的雙人武功表演。地盤鼓是鼓架子單人表演技巧,如“燕子三抄水”、“倒爬城”、“滿地抓”、“豚跳”等。藝人們在展現技巧的同時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專長。他們常常在變幻莫測的拐彎和罕見的技巧中,洋溢著過人的才華和能力。例如懷遠的石敬禮(藝名“石猴子”、洪云(藝名“小水子”)、鳳臺的武佩軒(藝名“氣死猴”),從他們的藝名就可以看出他們技巧之精湛和身手之矯健。

查看全文

古典舞身韻特征研究論文

一、形

1.形的概念

形指外在直觀的體態或動作,它表現為萬千的體態和變化的動作以及之間的連接?!靶巍笔撬囆g表現形式最基本的特征,沒有“形”就失去了表現藝術特征最直接的媒介。所以“形”在身韻當中的作用是基礎也是最原始的。

2.形的特征

(1)“形”的藝術特征在于“擰、傾、圓、曲”的基本形態和舞形姿態

不管是造型或者是動作都是在“擰、傾、圓、曲”的基本形態和舞形舞姿下完成的,所以是這些細小的特征給“形”增添了豐富多彩的“表情”。平時我們所做的造型基本上都是通過身體各部分的擰傾,形成不同角度的配合,從而形成一個層次分明、立體感強的造型。身韻當中的動作軌跡大多以劃圓為主,人體的運動路線都是以呈現圓或圓弧,強調以腰為軸的“平圓、立圓、八字圓”運動路線;而身韻的“形、神、勁、律”四大核心特征中的“形”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身韻中“形”的特征,一是指“平圓、立圓、八字圓”的運動軌跡;二是指動作呈現“擰傾圓曲”的外部形態特征。另外,舞蹈的生命力不單單只是停留在靜止的“形”上,而是在于運動的過程上定位為“圓”的藝術,“形”離不開運動中的“圓”和“游”這兩個特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