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控制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7 13:02:0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污染控制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污染控制

市揚塵污染控制通知

**縣、各區人民政府,**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市屬各委、局、辦,各相關單位:

為進一步改善首府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有效控制非采暖期揚塵污染,市人民政府決定對全市揚塵污染進行全面整治,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切實采取措施,控制揚塵污染

(一)規范市政、房屋建設及拆遷施工管理。

1.各房屋建筑、道路工程施工現場必須進行圍擋、遮蓋,同時采取濕法作業,定時對開挖的裸露地面進行噴淋。管線工程施工堆土應當采取邊挖、邊裝、邊運等揚塵污染防治措施。

2.堆放水泥、灰、土、砂石等易產生揚塵污染物料,應當在料堆周圍設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封閉性硬質圍擋。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在48小時內不能完成清運的,應當在施工工地內設置圍擋、覆蓋防塵的臨時堆放場。

查看全文

燃料燃燒與污染控制課程建設及思考

一、課程建設的總體思路

課程建設的目的是提高教學質量,而在課程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學思想要與現代科學技術、社會經濟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全面培養和提高相一致,因此,應該首先確定先進的教學思想。“燃料燃燒與污染控制”課程建設與改革的指導思想主要基于以下兩點:一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深化學生對燃燒基本理論及污染的認識,為以后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叭剂吓c燃燒學”及“熱動力裝置污染與控制”原為兩門獨立開設的課程,分設在不同的學期,且課程內容有很大關聯,“燃料與燃燒學”為考試課,2.5學分40學時,開設于第五學期,由于是考試課學生往往比較重視;“熱動力裝置污染與控制”為考查課,1.5學分24學時,開設于第六學期,作為考查課學生往往容易忽視,使得很多理論知識掌握的不理想,針對這一問題,將兩門課程進行合理整合,即整合為“燃料燃燒與污染控制”一門課程,設為考試課,3學分48學時,開設于第五學期。根據幾年來的教學經驗優化教學內容,重新編寫和大綱,不斷地豐富和完善“燃料燃燒與污染控制”課程的多媒體教學課件,使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對理論應用的認識和理解。本文主要將主要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建設和考核方式等六個方面來介紹“燃料燃燒與污染控制”課程建設的具體情況。

二、課程建設的具體內容

(一)優化教學內容

“燃燒與燃燒學”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燃燒理論的研究,如燃料的著火、熄火、火焰傳播及火焰穩定、預混火焰、擴散火焰、層流和湍流燃燒、液滴燃燒、碳粒燃燒、燃燒產物的形成等過程的機理;另一方面是燃燒技術,如對現有燃燒方法進行分析和改進,對新的燃燒方法進行探索和實踐,提高燃料利用范圍和利用效率,實現對燃燒過程的控制,控制燃燒過程中污染物質的生成和排放等等[3-4]。“熱動力裝置污染與控制”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燃燒污染物的形成與分類、燃燒時污染物的產生與分解,鍋爐、內燃機及燃氣渦輪發動機的排氣污染與控制,以及噪聲污染及控制等等。從兩門課程的主要研究內容可以清晰地看出,“燃燒與燃燒學”主要講述理論知識與應用,而“熱動力裝置污染與控制”課程是講述上述理論與應用后產生環境污染問題的控制與治理;二者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將“燃燒與燃燒學”與“熱動力裝置污染與控制”的有機地整合為“燃料燃燒與污染控制”一門課程,必然要涵蓋兩門課的主要內容,不僅在精簡學時,還要通過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充分地掌握燃料燃燒及污染與控制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優化整合后的“燃料燃燒與污染控制”課程主要內容包括:能源的分類與現狀,三大石化燃料的特性,燃燒基本理論,燃燒基本方法,燃燒過程中污染物的形成與控制等。在氣體燃料、液體燃料和固體燃料,在這一模塊中,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增加了許多燃燒實踐方面的內容,如氣體燃料燃燒方面的本生燈火焰、家用燃氣灶和蠟燭火焰等;液體燃料燃燒方面的有柴油機、燃油鍋爐和燃氣輪機等;固體燃料燃燒方面的燃煤鍋爐、垃圾焚燒等。同時結合當前學科研前沿發展,及時地補充一些前沿的學科知識,譬如微尺度燃燒技術、微重力燃燒技術等。并對不同燃料在不同燃燒狀態下污染物的形成及控制進行細致講解,包括鍋爐、內燃機等的排放標準,污染物的控制等等,從而增加學生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認識[5]。課程事例前后的具體教學內容設置與學時分配詳見表1、表2、表3。

(二)改進教學方法

查看全文

建設工程水污染控制研究

[摘要]滯洪區建設工程屬于生態類水利建設工程,特點是涉及面積廣、工程點分散、主要環境污染產生于施工期等。本文以淮河流域重點滯洪區建設工程黃墩湖滯洪區調整與建設工程宿遷市境內工程為例,通過對施工期水污染源產生情況的分析,提出了滯洪區施工過程中水污染控制措施,并對水污染控制措施的應用效果進行了評價分析,以此給后續工程及其他類似項目的水污染控制提供借鑒和經驗。

[關鍵詞]滯洪區建設;水污染;控制措施;應用效果

歷史上我國淮河流域洪澇災害頻頻發生,淮河流域的沂沭泗水系因排水不暢,洪水出路少,洪澇災害更頻繁[1]。黃墩湖滯洪區位于沂沭泗水系駱馬湖西側,是為確保駱馬湖防洪安全,保護駱馬湖下游耕地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而設立的。滯洪區作為流域防洪減災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起到分蓄超額洪水、削減洪峰的作用,在防御流域大洪水、保障中下游重要城市和重要防洪地區的安全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時滯洪區又是區內居民賴以生存的場所[2][3]。因此,黃墩湖滯洪區的建設對于防御流域洪水、保障流域防洪安全、改善區內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1.工程基本情況

黃墩湖滯洪區為2009年《全國蓄滯洪區建設與管理規劃》淮河流域確定的21個滯洪區之一[4],界于黃、淮之間,位于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駱馬湖西側,本文以黃墩湖滯洪區調整與建設工程宿遷市境內段工程為例,闡述了滯洪區建設過程中水污染控制措施及應用。宿遷市境內工程位于宿遷市湖濱新區,位于皂河鎮和黃墩鎮,涉及河流主要包括中運河、邳洪河、黃墩小河等,重點保護區為中運河(宿豫區)清水通道維護區,主導生態功能為水源水質保護,水質保護目標為Ⅲ類。本工程的特點包括:涉及區域面積大較大;以線性工程為主,施工戰線長;分段施工、各道工序相互交叉,建筑物和撤退道路較多,各個工程點十分分散[5]。據此,對該類工程的水污染控制,應在充分調查和了解項目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制定和采取具有針對性、操作性、經濟性的處理處置措施[6]~[7]。

2.工程建設內容

查看全文

水污染控制分析論文

1我國水污染的狀況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僅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并且時空分布不均衡,開發利用難度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用水的要求會更高,缺水威脅還可能加重。加之,水污染的問題日益突出,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

(1)地表水體污染。我國污水的年排放總量已達600多億噸,其中80%以上是沒有經過任何處理就直接排入水域的污水。污水排放量的加快,使地表水體環境質量急劇惡化,江河湖海普遍受到污染,全國7大河流經過的主要大城市的河段,大部分水質污染嚴重,75%的湖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有的已經不適宜作為飲用水源。尤其是2007后6月,無錫太湖水源地藍藻暴發,引發水質污染,導致自來水發臭,給當地城鄉居民飲用水造成了嚴重影響。

(2)地下水體污染。地下水污染的特點“三氮”污染,硬度升高,酚、氰化物、砷、汞、鉻、氟等有毒有害物質含量升高。這類物質不易分解,不易沉淀,并且容易被生物體富集轉化成毒性更強的有機化合物,對人體健康有嚴重危害。同時,在遷移循環過程中遍布水體、土壤和作物,污染環境,危害生態。

(3)降水酸化日趨突出。全國已有不少地區降落酸雨,并呈由北向南擴展之勢。近年來,全國降水年平均PH值低于5.6,導致酸雨地區城市地下水的PH值也明顯下降。水質酸化造成地下水總硬度增加、重金屬污染和有機物污染加劇。

(4)飲用水安全問題日益凸顯。按照國家衛生部頒布的《生活飲用水水質規范》和國家建設部頒布的行業標準《城市供水水質標準》,我國有近一半的城市居民在使用不合格的飲用水。飲用水安全問題嚴重威脅到居民身體健康,成為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

查看全文

水污染控制思考論文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進程的加快,隨之而來的水污染問題也日益突出,并已成為社會關注的重要環境問題。在分析水污染的現狀和危害的基礎上,就控制水污染進行了探討思考。

關鍵詞:供水安全;水污染;污染控制;環境保護

水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的經濟資源,對維系人類生存、保障經濟建設和維護社會發展及生態環境平衡具有中心作用和綜合作用。然而隨著工業化、城市化加快,水資源短缺、污染嚴重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在我國,也面臨著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水環境持續惡化與改善城市人居環境,保證安全供水,提高公共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的矛盾。水的問題對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限制、對人民健康和社會穩定的潛在威脅越來越明顯。

1我國水污染的狀況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僅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并且時空分布不均衡,開發利用難度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用水的要求會更高,缺水威脅還可能加重。加之,水污染的問題日益突出,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

(1)地表水體污染。我國污水的年排放總量已達600多億噸,其中80%以上是沒有經過任何處理就直接排入水域的污水。污水排放量的加快,使地表水體環境質量急劇惡化,江河湖海普遍受到污染,全國7大河流經過的主要大城市的河段,大部分水質污染嚴重,75%的湖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有的已經不適宜作為飲用水源。尤其是2007后6月,無錫太湖水源地藍藻暴發,引發水質污染,導致自來水發臭,給當地城鄉居民飲用水造成了嚴重影響。

查看全文

區環保系統年度污染控制計劃

為全面完成省環保廳確定的年我市環境質量改善目標,按照《市區環保局工作要點》要求,經研究,制定我區年污染控制計劃如下:

一、年污染控制目標

(一)按照省環保廳確定的“十一五”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年我區3個監測點位環境空氣質量良好天數要在年的基礎上爭取提高10%以上。轄區內河支流斷面的COD、氨氮濃度在年上半年要分別控制在70毫克/升和8毫克/升以下,年下半年要分別控制在60毫克/升和6毫克/升以下。

(二)建立應對突發污染事故的處置、監管防控體系,做好危險廢物、劇毒物質和輻射環境監督管理工作,確保環境安全。

二、具體污染控制計劃

(一)大氣污染防治

查看全文

揚塵污染控制復查工作通知

為鞏固本鎮“揚塵污染控制鎮”創建工作成果,推進揚塵污染防治的長效管理進程,突破顆粒物污染影響上海大氣環境的瓶頸,不斷提高本市大氣環境質量的優良率,現將做好迎接市、區兩級對本鎮鞏固“揚塵污染控制鎮”創建工作開展復查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復查范圍

本鎮行政管轄范圍內所有房屋建設施工工地、道路和管線施工工地、房屋拆除施工工地、碼頭、堆場、露天倉庫、道路保潔的揚塵污染控制情況。

二、復查方法

(一)現場檢查。復查直接進行現場檢查,現場檢點為房屋建設工地,道路和管線工地,拆房工地,堆場、碼頭、露天倉庫,道路保潔揚塵污染防治等5項重點。

(二)暗查。復查事先不告知被抽查(街道、鎮、工業區)及相關企業單位,按規定本鎮為上級提供當年在建工地名單,年內分兩次報送:上半年4月25日以前報送,下半年8月1日以前報送,以供暗查工作使用。

查看全文

水污染控制研究論文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進程的加快,隨之而來的水污染問題也日益突出,并已成為社會關注的重要環境問題。在分析水污染的現狀和危害的基礎上,就控制水污染進行了探討思考。

關鍵詞:供水安全;水污染;污染控制;環境保護

水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的經濟資源,對維系人類生存、保障經濟建設和維護社會發展及生態環境平衡具有中心作用和綜合作用。然而隨著工業化、城市化加快,水資源短缺、污染嚴重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在我國,也面臨著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水環境持續惡化與改善城市人居環境,保證安全供水,提高公共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的矛盾。水的問題對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限制、對人民健康和社會穩定的潛在威脅越來越明顯。

1我國水污染的狀況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僅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并且時空分布不均衡,開發利用難度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用水的要求會更高,缺水威脅還可能加重。加之,水污染的問題日益突出,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

(1)地表水體污染。我國污水的年排放總量已達600多億噸,其中80%以上是沒有經過任何處理就直接排入水域的污水。污水排放量的加快,使地表水體環境質量急劇惡化,江河湖海普遍受到污染,全國7大河流經過的主要大城市的河段,大部分水質污染嚴重,75%的湖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有的已經不適宜作為飲用水源。尤其是2007后6月,無錫太湖水源地藍藻暴發,引發水質污染,導致自來水發臭,給當地城鄉居民飲用水造成了嚴重影響。

查看全文

餐飲服務業污染控制調研報告

為解決餐飲服務業污染擾民這一頑疾,環保部門采取了多種措施,其中以創建餐飲服務業污染控制示范街(以下簡稱“創建”)效果最為明顯。從20*年開始,我區提出了每年“創建”一條示范街的奮斗目標,并將其納入區長環保工作目標考核內容。通過對餐飲服務業相對集中的街區進行專項整治,使每個經營戶守法經營、污染物處理設施正常運行、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擾民現象,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本文通過對餐飲服務業污染擾民特征的分析,結合近幾年我區“創建”工作的實際情況,提出了進一步搞好“創建”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一、餐飲服務業污染擾民的特征

通過對近幾年群眾環境投訴處理件的分析,我們得知有關餐飲業污染擾民的投訴有以下特征:一是油煙擾民最多,接近95%的群眾投訴都是針對油煙污染的;二是被投訴的小餐飲為最多,這些小餐飲由于規模小、投資小,大多聚集在居民樓下,加上油煙污染治理設施不完善,油煙排污管道未高空排放;有的甚至沒有油煙治理設施,直接低空排放;三是集體投訴呈上升趨勢,往往一處污染同時被幾家甚至整棟樓居民集體投訴。

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一是餐飲服務業規劃、布局不合理。集中的消費場所少,一般都零散地分布在居民區附近,而上檔次、上規模的更少,污染治理難度更大。二是從業人員素質偏低,經營理念滯后,由此帶來的擾民投訴必然較多。

二、對“創建”工作的基本評價

查看全文

餐飲油煙污染控制及管理機制研究

摘要:文章從法規標準制定和管理機制創新方面,梳理了國家及上海市關于餐飲油煙污染控制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體系;對上海市餐飲油煙在線監控、第三方治理模式以及餐飲集聚區的統一監管等的現狀和問題進行分析,并從完善法規規范和管理機制、建立統一監管平臺以及推進社會化治理等方面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餐飲油煙;污染控制;管理機制;第三方治理;社會化治理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多元的生活方式帶來了消費結構升級。人們生活方式的巨大改變導致了外出就餐的頻率增大,城市餐飲服務業迅猛發展,已成為中國消費新動能[1]。截至2018年底,上海市共發放餐飲服務經營許可證93695張。其中,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餐飲企業分別為159、3532、15769、58925和15310家[2]。從數據中可明顯看出,上海市餐飲業以中、小、微型企業為主。城市餐飲業規模的迅速膨脹帶來的是日趨嚴重的餐飲油煙污染問題。餐飲源的污染物排放包括大量氣、液、固態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醛、酮、烴、脂肪酸、醇、芳香化合物、脂類和雜環化合物等,同時其在空氣中會凝結成細顆粒物,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空氣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3−4]。上海市餐飲業量大、面廣,中心城區的餐飲企業密度高、集中度高[3]。餐飲油煙污染排放與居民的關系緊密度高,一直以來是居民投訴的焦點,據統計,2018年上海市油煙信訪投訴占大氣污染問題投訴的比例達36%,且在中心城區尤為嚴重。餐飲擾民問題按輕重程度分類依次為噪聲、油煙和氣味,其中,被投訴企業多為小、微型企業,主要投訴類型為中餐,尤其是川、湘菜系。上海市很早就開始關注餐飲油煙污染對城市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在技術支撐、標準規范和管理機制方面均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果。本文主要從法規標準和管理機制方面對上海市餐飲油煙污染控制措施進行分析和思考,梳理上海市餐飲油煙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思路,為其他地區餐飲油煙治理及上海市下一步油煙治理工作提供參考。

1法規標準

目前,我國餐飲油煙污染控制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體系已日趨完善。國家層面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對餐飲服務業的選址設置、油煙凈化等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并設置相應的罰則;《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18483—2001》[5]、《飲食業環境保護技術規范:HJ554—2010》[6]和《飲食業油煙凈化設備技術要求及檢測技術規范(試行):HJ/T62—2001》[7]等標準規范的實施為落實餐飲油煙污染控制提供了依據和技術支撐。全國眾多省市相繼出臺了關于餐飲油煙污染物排放的地方標準,根據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從增加控制指標、收嚴排放限值、加強運行管理要求及優化監測效率等方面對油煙污染控制提供有力支撐。北京市于2018年出臺了《餐飲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11/1488—2018》[8],在國標的基礎上增加了顆粒物和非甲烷總烴2個指標,并且將油煙的排放限值收嚴至國標的50%;深圳市《飲食業油煙排放控制規范:SZDB/Z254—2017》[9]將油煙的排放限值收嚴至國標的50%的同時還增加了非甲烷總烴和臭氣的排放限值要求,并且提出采用粒子集合光散射法作為油煙現場和在線監測的等效測試方法和大型餐飲企業應安裝在線監測裝置的要求;河南省《餐飲業油煙污染物排放標準:DB41/1604—2018》[10]增加了非甲烷總烴的排放限值以及無組織排放的臭氣濃度(異味)限值要求,同時對于大型餐飲企業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油煙去除效率≥95%以及安裝自動監控裝置。上海市自2004年起了一系列關于餐飲油煙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國家及上海市現行餐飲油煙污染管理政策的匯總見表1。2004年1月上海市施行《上海市飲食服務業環境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為飲食服務業環境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礎,之后,為配套執行《辦法》中的相關要求,2004年9月出臺了《飲食業環境保護設計規程(DGJ08-110-2004)》[11],細化了飲食服務企業項目選址、環保設施配備等方面的要求;2014年10月,《上海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進一步明確要求飲食服務企業除安裝和使用油煙凈化設施外,還應安裝異味處理設施及在線監控設施。2015年5月1日上海市《餐飲業油煙排放標準:DB31/844—2014》[12]正式實施,相比國標《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GB18483—2001》[5],上海市的油煙排放濃度指標收嚴一倍,新建企業的油煙凈化器去除效率收嚴至90%及以上,并增加了對環境敏感目標造成影響時臭氣濃度的排放指標;此外,地標中還增加了現場油煙污染排放控制監管的要求,并對餐飲油煙凈化設施的安裝使用和運行維護以及保留相關臺賬備查也提出了相應要求。2017年9月,《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將餐飲業納入備案制管理。2018年9月,《餐飲業油煙污染控制技術規范(試行)》,對《上海市餐飲業油煙排放標準:DB31/844—2014》[12]的各項要求予以細化規定,明確了油煙高效捕集及凈化技術要求、不同類型凈化設備的清洗保養頻次要求、清洗維保臺賬記錄要求等,提高了地標執行的可操作性。2019年2月,《上海市不納入建設項目環評管理的項目類型(2019年版)》對部分不產生油煙異味的餐飲企業納入豁免環評的名錄中。

2管理機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