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陶藝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8 08:24:5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現代陶藝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現代陶藝

現代陶藝弊端

1嚴格來說,中國現代陶藝的發展起源于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具有豐厚而悠久的陶瓷文化歷史,并對世界文明進程產生過巨大的影響。我們不光有遼闊的疆土所提供的豐富的自然資源,也有上千年的制陶歷史所積累的豐富經驗,更有民族文化傳遞給我們的精神滋養,其中更為珍貴的是先民對陶瓷物質特性和人文品格的深透而獨特的理解與把握。這一切,為中國現代陶藝的發展以及人們接受這種發展提供了廣泛而深厚的基礎。同時,1999年以來,密集的展覽和活動使中外陶藝家有了更廣闊的交流和展示的平臺,大大提高了中國現代陶藝的總體水平。

盡管中國現代陶藝發展很快,并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也存在不少問題,這些都與中國的獨特國情密切相關,或者受傳統的因素影響過大。在此,筆者對中國現代陶藝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對中國現代陶藝的發展有所裨益。

2陶藝作品的風格仍不夠多樣化

陶瓷本體作為一種表現媒介,沒有什么不可表現的?,F代藝術中的種種風格、流派,如抽象表現主義、波普風格、超寫實主義、具象風格、裝置風格、極少主義、怪誕主義等,在陶藝領域都可以得到體現。有很多陶藝家仍然僅僅沿用原有的“實用”、“裝飾”手法,仍然沿用傳統陶瓷語言樣式,缺少對陶瓷造型的把握或理解,缺少從社會和文化的角度表達自我的感受。象在景德鎮,釉中、釉下、釉上是主流,現代陶藝仍然是以畫為主,有很多陶藝家只懂臨摹古董。有些人還沒有把陶藝作為現代藝術中獨有的語言與媒體,觀念仍然停留在產品設計上,盡管很多陶藝家已經有了現代設計的意識,但這一觀念終究不能取代現代藝術的觀念。在這方面,我們應該學習一下西方,在西方,無論是材質范圍﹑工藝手段﹑形式語言和個體精神,還是對材料非單純可視性和在公共環境中的運用等方面,都大大地超出了陶瓷藝術的中國經驗。中國的現代陶藝轉型較遲,所經歷時間較短,還沒有建立起較完整的觀念,而且沒有較現代的技術支持以及教學和社會審美的跟進。中國陶藝一貫提倡向傳統和民間學習,一直在傳統的邊緣徘徊,而這種對藝術傳統的過度崇拜,也壓抑了國人的思維和想象力。不過,我們從材質、工藝手段、形式語言等方面學習西方時,也不應該全部照搬西方,不然就會掉進別人成果的窠臼里。

真正的陶藝家必須親身實驗,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體驗,這樣才能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陶藝語言。一個有創造意識的陶藝家,只有善于用將來的眼光來審視傳統與現代的陶藝創作現象,這個陶藝家才富有創造性,才不會重復別人已經走過的路。

3國內陶藝缺乏創造性

查看全文

中國現代陶藝缺陷

1.中國現代陶藝介紹

嚴格來說,中國現代陶藝的發展起源于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具有豐厚而悠久的陶瓷文化歷史,并對世界文明進程產生過巨大的影響。我們不光有遼闊的疆土所提供的豐富的自然資源,也有上千年的制陶歷史所積累的豐富經驗,更有民族文化傳遞給我們的精神滋養,其中更為珍貴的是先民對陶瓷物質特性和人文品格的深透而獨特的理解與把握。這一切,為中國現代陶藝的發展以及人們接受這種發展提供了廣泛而深厚的基礎。同時,1999年以來,密集的展覽和活動使中外陶藝家有了更廣闊的交流和展示的平臺,大大提高了中國現代陶藝的總體水平。

盡管中國現代陶藝發展很快,并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也存在不少問題,這些都與中國的獨特國情密切相關,或者受傳統的因素影響過大。在此,筆者對中國現代陶藝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對中國現代陶藝的發展有所裨益。

2.陶藝作品的風格仍不夠多樣化

陶瓷本體作為一種表現媒介,沒有什么不可表現的。現代藝術中的種種風格、流派,如抽象表現主義、波普風格、超寫實主義、具象風格、裝置風格、極少主義、怪誕主義等,在陶藝領域都可以得到體現。有很多陶藝家仍然僅僅沿用原有的“實用”、“裝飾”手法,仍然沿用傳統陶瓷語言樣式,缺少對陶瓷造型的把握或理解,缺少從社會和文化的角度表達自我的感受。象在景德鎮,釉中、釉下、釉上是主流,現代陶藝仍然是以畫為主,有很多陶藝家只懂臨摹古董。有些人還沒有把陶藝作為現代藝術中獨有的語言與媒體,觀念仍然停留在產品設計上,盡管很多陶藝家已經有了現代設計的意識,但這一觀念終究不能取代現代藝術的觀念。在這方面,我們應該學習一下西方,在西方,無論是材質范圍﹑工藝手段﹑形式語言和個體精神,還是對材料非單純可視性和在公共環境中的運用等方面,都大大地超出了陶瓷藝術的中國經驗。中國的現代陶藝轉型較遲,所經歷時間較短,還沒有建立起較完整的觀念,而且沒有較現代的技術支持以及教學和社會審美的跟進。中國陶藝一貫提倡向傳統和民間學習,一直在傳統的邊緣徘徊,而這種對藝術傳統的過度崇拜,也壓抑了國人的思維和想象力。不過,我們從材質、工藝手段、形式語言等方面學習西方時,也不應該全部照搬西方,不然就會掉進別人成果的窠臼里。

真正的陶藝家必須親身實驗,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體驗,這樣才能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陶藝語言。一個有創造意識的陶藝家,只有善于用將來的眼光來審視傳統與現代的陶藝創作現象,這個陶藝家才富有創造性,才不會重復別人已經走過的路。

查看全文

現代陶藝藝術研究論文

內容摘要:中國陶瓷藝術由于幾千年的深厚傳統模式導致現代陶藝起步較晚,而一些西方國家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便開始了近現代陶藝的發展。文章順著構成藝術的發展脈絡,探尋現代陶藝的變化,通過現代陶藝家的作品體味幾何抽象藝術滲透其間的魅力;以時間為線索,去窺探現代陶藝是怎樣于傳統到現代的過渡中接納和吸收了構成藝術。構成藝術的概念和語言逐漸滲透到陶藝的每一塊領域,始終是現代陶藝的精神土壤。

關鍵詞:構成藝術幾何抽象現代陶藝精神土壤

一、現代陶藝之概念

中國素來以“瓷國”著稱,具有悠久的陶瓷文化歷史,對世界的陶瓷藝術做出過杰出的貢獻。但正是由于這種極為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根植于國人心中的陶瓷審美模式拖延了中國現代陶藝的萌芽時間,忽略了世界范圍內新興的現代陶藝審美觀念,而一些西方國家,如英美和日本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便開始了近現代陶藝的起步和不斷發展。

現代陶藝以其內在的張力、實驗性、具象和非具象性的形式美感來承載當代文化精神,是現代人遠離城市的喧囂和冷漠、回歸自然的一種最好方式。就現代陶藝的觀點來看,陶和瓷都只是媒材,現代陶藝并不泛指所有的陶和瓷的藝術?,F代陶藝是藝術家借助陶瓷材料,或是以陶瓷材料為主要創作媒介,遠離傳統實用性質的觀照是,表現現代人的思想個性、情感、心理意識和審美價值的作品形式。它有最重要的兩點:一是作為精神性的表現媒體而存在,精神屬性是主要特征;二是表現手法技巧不拘一格,造成極豐富而隨機的視覺效果,超越傳統的技術標準,拓展全新的表現領域。

這些也正是構成藝術在現代陶藝中得以運用的契機。而且藝術本身無疆界,一種風格或主義的確立,必將影響當時一切與藝術相關的領域。正如抽象表現主義對建筑、服裝、平面設計等的沖擊。陶藝界也就不可避免地迎來了抽象藝術在其界內的發展,立體主義大師畢加索加入陶藝作品創作,從而開啟了抽象藝術運用之先河。

查看全文

現代陶藝幾何抽象藝術論文

摘要:中國陶瓷藝術由于幾千年的深厚傳統模式導致現代陶藝起步較晚,而一些西方國家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便開始了近現代陶藝的發展。文章順著構成藝術的發展脈絡,探尋現代陶藝的變化,通過現代陶藝家的作品體味幾何抽象藝術滲透其間的魅力;以時間為線索,去窺探現代陶藝是怎樣于傳統到現代的過渡中接納和吸收了構成藝術。構成藝術的概念和語言逐漸滲透到陶藝的每一塊領域,始終是現代陶藝的精神土壤。

關鍵詞:構成藝術幾何抽象現代陶藝精神土壤

一、現代陶藝之概念

中國素來以“瓷國”著稱,具有悠久的陶瓷文化歷史,對世界的陶瓷藝術做出過杰出的貢獻。但正是由于這種極為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根植于國人心中的陶瓷審美模式拖延了中國現代陶藝的萌芽時間,忽略了世界范圍內新興的現代陶藝審美觀念,而一些西方國家,如英美和日本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便開始了近現代陶藝的起步和不斷發展。

現代陶藝以其內在的張力、實驗性、具象和非具象性的形式美感來承載當代文化精神,是現代人遠離城市的喧囂和冷漠、回歸自然的一種最好方式。就現代陶藝的觀點來看,陶和瓷都只是媒材,現代陶藝并不泛指所有的陶和瓷的藝術?,F代陶藝是藝術家借助陶瓷材料,或是以陶瓷材料為主要創作媒介,遠離傳統實用性質的觀照是,表現現代人的思想個性、情感、心理意識和審美價值的作品形式。它有最重要的兩點:一是作為精神性的表現媒體而存在,精神屬性是主要特征;二是表現手法技巧不拘一格,造成極豐富而隨機的視覺效果,超越傳統的技術標準,拓展全新的表現領域。

這些也正是構成藝術在現代陶藝中得以運用的契機。而且藝術本身無疆界,一種風格或主義的確立,必將影響當時一切與藝術相關的領域。正如抽象表現主義對建筑、服裝、平面設計等的沖擊。陶藝界也就不可避免地迎來了抽象藝術在其界內的發展,立體主義大師畢加索加入陶藝作品創作,從而開啟了抽象藝術運用之先河。

查看全文

現代陶藝幾何抽象藝術論文

摘要:中國陶瓷藝術由于幾千年的深厚傳統模式導致現代陶藝起步較晚,而一些西方國家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便開始了近現代陶藝的發展。文章順著構成藝術的發展脈絡,探尋現代陶藝的變化,通過現代陶藝家的作品體味幾何抽象藝術滲透其間的魅力;以時間為線索,去窺探現代陶藝是怎樣于傳統到現代的過渡中接納和吸收了構成藝術。構成藝術的概念和語言逐漸滲透到陶藝的每一塊領域,始終是現代陶藝的精神土壤。

關鍵詞:構成藝術幾何抽象現代陶藝精神土壤

一、現代陶藝之概念

中國素來以“瓷國”著稱,具有悠久的陶瓷文化歷史,對世界的陶瓷藝術做出過杰出的貢獻。但正是由于這種極為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根植于國人心中的陶瓷審美模式拖延了中國現代陶藝的萌芽時間,忽略了世界范圍內新興的現代陶藝審美觀念,而一些西方國家,如英美和日本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便開始了近現代陶藝的起步和不斷發展。

現代陶藝以其內在的張力、實驗性、具象和非具象性的形式美感來承載當代文化精神,是現代人遠離城市的喧囂和冷漠、回歸自然的一種最好方式。就現代陶藝的觀點來看,陶和瓷都只是媒材,現代陶藝并不泛指所有的陶和瓷的藝術?,F代陶藝是藝術家借助陶瓷材料,或是以陶瓷材料為主要創作媒介,遠離傳統實用性質的觀照是,表現現代人的思想個性、情感、心理意識和審美價值的作品形式。它有最重要的兩點:一是作為精神性的表現媒體而存在,精神屬性是主要特征;二是表現手法技巧不拘一格,造成極豐富而隨機的視覺效果,超越傳統的技術標準,拓展全新的表現領域。

這些也正是構成藝術在現代陶藝中得以運用的契機。而且藝術本身無疆界,一種風格或主義的確立,必將影響當時一切與藝術相關的領域。正如抽象表現主義對建筑、服裝、平面設計等的沖擊。陶藝界也就不可避免地迎來了抽象藝術在其界內的發展,立體主義大師畢加索加入陶藝作品創作,從而開啟了抽象藝術運用之先河。

查看全文

論民間藝術在現代陶藝的作用

一、民間藝術在現代陶藝表現手法中的運用

1.造型裝飾

造型裝飾主要區別于繪畫的二維平面,在三維空間內體現出作品更為立體的造型特點。相對于繪畫裝飾,造型裝飾更為生動、形象、具體,同時在細節上也較之更為豐富。對于現代陶藝而言,造型裝飾往往比繪畫裝飾有著更為豐富的表現渠道,表達空間更為廣泛;同時,基于點、線、面三位一體的創作途徑在表達效果上也更為優秀。因而,造型裝飾手法常被用于現代陶藝的跨界元素表現中。不僅僅是民間藝術元素,甚至是其他如書法、油畫、雕塑等等不同特質的文化元素,均能通過造型裝飾的合理布局展現于陶藝作品之中。(如圖1)而對于陶藝家來說,由于現代陶藝越來越多地注重造型表現,因而,造型裝飾手法也比繪畫裝飾更加符合藝術創作需要。由于傳統民間藝術的辨識度一般比較高,觀者往往能夠從其中某些特征性細節而聯想到其藝術本體。因而,以造型裝飾手法對民間藝術元素進行表達的途徑便是采取“觀物取象”的辦法。從陶藝設計角度來看,造型裝飾的重點在于對作品整體結構的把握。合理表現造型的整體與細節,背景與畫面主體之間的關系,并且以統一、個性的手法和方式進行視覺表達。運用這種思維在處理民間藝術元素與現代陶藝之間的文化關系時,便能夠發掘作品最具靈性的特征。

2.繪畫裝飾

除了常規的采用多種手法及工藝進行綜合創新的方式之外,現代陶藝對民間藝術文化元素的體現還表現出對文化存在狀態的思考。比如在題材上,一些原本屬于冷門的文化性素材開始進入藝術家視野,這種文化性往往同時涉及民族性與世界性。如朱樂耕這一時期的作品,開始將目光投向本土文化與民族風情,將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符號寓于自身的創作中。同時采用更具創意性的表現手法及陶藝語言予以表現,在強調形色之美的形式感基礎上,通過某些時代性的裝飾手法,實現另一種思維的表達,(如圖2)作品往往同時具有工藝美、形態美、裝飾美、結構美的審美構成。除此之外,當代青花對于工藝性、技術性、藝術性三者的單獨表現亦產生一定的延伸作用,即其三者的范疇中出現了更多形式及渠道的表現和發揮②。譬如,通過科學主義方法,對料色中各種成分配比的精細化分析與掌控,使得更多色彩與肌理的釉色被創造出來,實現了工藝性更為豐富的表現形態;而在技術性方面,通過某些創新的手法轉換,(如圖3)使得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能夠更為細致地對料色流量的多少采取更為精準的控制。例如當下青花創作中的噴涂技法,通過噴槍的作用,將青花料色霧化之后均勻噴涂于胎體表面,進而能夠產生更具濃淡漸變效果的表達水準,山色朦朧,煙波浩渺,使得畫面的寫實感更加強烈,也更顯意境。

3.色彩運用

查看全文

現代陶藝裝飾中的綜合材料論文

1天然裝飾材料

(1)木質材料的介入

木質材料的選擇范圍較為廣泛,因為木材本身的花紋肌理就具有裝飾效果。木材可以制作出細膩、精致的感覺,并且色彩的種類也具有多樣性,因而選擇的空間范圍也就相應擴大。木材介入到現代陶藝有鉚、榫以及拼接等手法,這種木質材料的運用不僅僅局限在單一木材和簡單的制作工藝上,使很多陶瓷不能燒成的想法變為可能。喬阿諾曾說過:“木材常使其本身成為生命的、沖突的、喧擾的表現,它那種細致柔和的感覺,清新的木質香味,總能有一種想去親近的感覺,似乎它本身擁有強大的親和力?!本拖瘳F代陶藝和木質材料的搭配,就是陶藝家對陶器、瓷器就情感和觀念在整體表達的需要,也是現代藝術影響的必然結果。在一些作品當中,因為擺放效果的不同會呈現不同的作品空間,所以陳設的位置和排列組合的方式都是藝術家在創作的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問題。由HannaEhlers設計的家居裝飾品APU,是木制(胡桃木、橡木、白蠟木)底座和陶瓷容器構成。Apu在視覺上極具禪意,并且能夠實現托盤、花瓶等器物所具有的功能。這里的木質材料帶給人一種溫暖的心理效果,和瓷器的素美效果相映成趣。由EladKashi設計的餐桌,酷似一只大盤子分成了六份鑲嵌在桌子上,盤子的形狀初看起來給人一種怪異的感受,但這件作品卻是木質鑲嵌的經典案例,在創作的過程中可以任意進行六份或多份的分割組合排列。選擇符合陶瓷材質和色彩、器質的木質材料對于現代陶藝能夠起到很好的裝飾效果。藝術家要選擇適合陶瓷作品的木質材料,并盡可能使用火燒、切割、拼接等多種手法,找到適合于陶藝作品的裝飾手法。

(2)石質材質的介入

由礦物集合而成的石頭,是構成地殼的堅硬物質,其石質質感也是不同的。根據其質地、硬度和密度分為不同的石材,如大理石的質地細膩、潤澤、色彩純凈,給人恬靜的感覺;花崗巖堅硬、密度較大,則給人粗獷、豪放、樸實的印象。同樣作為硬質材料的石質材料,與陶瓷的結合就顯得有些生硬。在現代陶瓷的創作中,利用陶瓷釉質的細膩和光滑與石材的粗獷質感相對比,石質材料不同于木質材料,一般不能進行隨意的組合切割,主要是作為配飾使用。石材的自然形式感,和經過思想加工過的陶藝相加組合形成一種美妙的搭配。石材的鑿痕其本身就具有自然的肌理效果,這種材質的美感可以達到整體效果上的統一,作品主題是“停止回憶”,一只粘土做的手仿佛是在拒絕象征著大門的石材,而兩邊的粘土裝飾則是大門的裝飾,心門被上了鎖,拒絕一切的誘惑和不快,顏色也很是統一。圖4中石材被刻意割開來,石材的體量感刻意給人一種穩定、厚實的感覺。紅色的釉面也是和烏黑的石面相對比,形成一種反差感。這種組合只適合于進行概念重置的介入,所以一定要考慮好內容以及形式感,不然很容易做得粗糙或者介入得不成功。

2人工裝飾材料

查看全文

現代高等藝術院校陶藝教學分析

一、現代高等藝術院校陶藝教學存在的問題

教師的價值觀念、知識儲備等會在無形中影響學生?,F代高等藝術院校陶藝專業教師的教學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陶藝專業教師進行專門指導教學;第二,材料研究專業教師與陶瓷理論學者進行指導教學;第三,陶瓷生產的專業教師直接開展現場指導。這些教學方法有著不同的優缺點。通過對比這些教學模式的效果與特征不難發現,為了提升我國現代高等藝術院校陶藝教學的專業層次,陶藝教師應將不同教學模式相結合。然而,就現狀而言,一些陶藝專業的教師在教學中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未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學形式比較陳舊、單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陶藝相關知識的掌握,難以提升學生的陶藝專業水平,進而影響了學生的進一步發展。陶藝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受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陶藝在某段歷史時期發展相對緩慢,在一定程度上難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和物質需求。當前,在社會需求不斷增長和相關政策的推動下,高等藝術院校紛紛開設陶藝課程,以滿足社會對陶藝產品的需求。陶藝產品的制作流程較為復雜,對制作人員的技術要求相對較高。制作人員既要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又要掌握施釉、配置釉的方法,其涉及內容相對廣泛,如徒手捏制陶藝作品、手工制作泥塑等。古代的優秀陶藝作品與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系密切,這些作品在展現陶藝匠人高超的制作工藝之余,還承載了一定的文化內涵。通過學習陶藝課程,學生可以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和制作技能。然而,部分學生的美術基礎相對薄弱,對陶藝專業興趣淡薄,參與陶藝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在實際教學中,個別教師未能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未循序漸進地教授學生相關的陶藝制作技巧和相關知識,導致部分學生對陶藝的認識相對淺顯,動手能力也相對欠缺,制作出的陶藝作品觀賞性不足。陶藝作品應兼具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教師應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陶藝作品的真正意義,不能只追求陶藝作品的形式,忽視其藝術價值的體現。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為,現代高等藝術院校應著力于解決陶藝專業教師教學觀念陳舊、教學形式單一,學生對陶藝相關內容的學習興趣不高、動手能力欠缺等問題,以此助力現代高等藝術院校陶藝專業的發展,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陶藝人才。

二、現代高等藝術院校陶藝教學改革的有效措施

1.注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現代高等藝術院校陶藝專業教師應避免使用單一的教學模式,重視陶瓷專業的推廣,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在陶藝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為學生安排實訓項目,讓學生動手操作,而且要細化一些繁瑣、復雜的課程,如提煉生產原料、配比釉等。陶藝專業教師可以定期開展演示教學,讓學生在演示教學中了解陶藝作品的制作流程,掌握相關知識。同時,現代高等藝術院校還可以邀請一些經驗豐富的陶藝匠人進入課堂授課、舉辦講座、進行現場指導等,以此讓學生直觀地了解陶藝的相關內容與技法,進而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學校和教師應多組織相關的陶藝社會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靈活運用掌握的知識與技能,整體把握陶藝作品的制作流程,以此鞏固所學知識,提升陶藝制作水平(圖1)。2.創新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當前,針對陶藝專業存在的問題,高等藝術院校應該通過開展多樣化的課外實踐活動等予以解決。在陶藝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創新陶藝教學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積極引入微課、多媒體資源等,讓學生直觀地掌握陶藝專業的相關知識,并不斷提高實踐能力。同時,教師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融入陶藝教學,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校和教師應及時更新教育理念與教學設備,以滿足學生的陶藝學習需求,更好地實現陶藝教學的長遠發展。3.構建產、學、研模式。高等藝術院校陶藝專業教學內容相對龐雜,包含產品造型與雕塑等專業的內容。在教學中,教師應避免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進行授課,要結合陶藝專業的特殊性,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陶藝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教師應引導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參與陶藝創作實踐。為此,教師應在課堂上為學生留足動手創作的時間,讓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的創作活動中,并在實踐活動中檢驗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高等藝術院校應牢牢把握陶藝市場的發展動向,制訂與陶藝市場需求相符的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計劃,以使學生的培養與陶藝行業的發展接軌。高等藝術院??梢耘c有關企業或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定期組織學生進入企業和公司實習、見習,讓學生掌握陶藝行業的最新動向,進而為之后的就業做好準備。除此之外,教師可以鼓勵優秀畢業生自主創業,開辦陶藝工作室,為學生創業提供支持和幫助。高等藝術院校應努力構建產、學、研結合的陶藝教學模式,以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4.重視模仿教學。在高等藝術院校陶藝教學中,陶藝教師要將技術課程與理論課程相結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讓學生把握陶藝的基本藝術內涵,又要讓學生掌握具體的陶藝制作方式。在制作陶藝作品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認真觀察,邊制作邊向學生講解相關制作要點,以便讓學生掌握陶藝作品的制作技巧。教師應鼓勵學生邊模仿邊學習,掌握陶藝制作技巧,進而讓學生獨立構思、完成陶藝作品。教師先為學生示范陶藝作品的制作方法,在示范的同時講解相關要點,重點介紹陶藝作品制作的主要技法,讓學生通過觀看教師的制作過程掌握陶藝作品制作的主要手法。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制作手法和創作技能后,教師再引導學生自主創作。在學生創作的過程中,教師要仔細觀察,在旁指導,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順利地創作出滿意的陶藝作品(圖2)。5.突出課堂教學的互動。為了創新現代高等藝術院校的陶藝教學方式,教師要重點應用互動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互動教學法,重視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以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陶藝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相對寬松的課堂教學環境,努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多與學生溝通。教師要學會換位思考,多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以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同時選取學生感興趣、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內容融入教學,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不斷優化教學模式,以此更好地促進高等藝術院校陶藝教學的發展。6.成立學習小組。陶藝制作過程復雜,為此,教師應將陶藝制作與學生的個人體驗相結合,使陶藝作品具有全新的內涵。學生創作的陶藝作品充分體現了他們對事物的認知,反映了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因此,在高等藝術院校陶藝教學中,教師需要發展學生的個性,留出足夠的空間讓學生自由創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創作陶藝作品,以此激發學生的創作潛力,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應在教授學生制作技法的同時引導學生交流創作心得,突出陶藝作品的表現主題,讓學生結合個人的興趣愛好制作陶藝作品,在合作過程中逐個突破學習難點,進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現代高等藝術院校陶藝教學應根據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將陶藝與人們的實際生活相融合,向人們展示現代陶藝之美。陶藝教學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教師要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結合學生不同階段的學習要求,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以此不斷提高陶藝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查看全文

現代陶藝傳統中求變求新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現代陶瓷材質的運用及發展;現代陶藝的個性與內涵;現代陶藝在創作中的形式美追求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現代陶藝越來越顯示出與傳統陶藝分道揚鐮的發展態勢、現代陶藝更重視作者的創作個性、審美認知和思想觀念、體現的是一個新的文化現象和行為方式,其綜合性的表現能力和審美取向、在陶瓷藝術作品中,材料的運用可謂至關重要、在現代陶藝的制作中,原料的取材是不拘一格的、不同的材質產生的不同顏色和質地使作品變化豐富、現代陶藝創作,特別強調主體精神的自由與個性、現代陶藝是現代社會文明發展的產物,是現代藝術運動的產物、作品的意義不再是確定的和現成的等,具體請詳見。

論文摘要:現代陶瓷藝術有著鮮明的現代藝術特征,與傳統陶瓷藝術相比,它更重視作者的創作個性、審美認知和思想觀念,具有更多現代文化的精本文從現代陶藝材質的運用及發展、個性與內涵、形式美追求、多元化創作風格這四個方面談論了從傳統中求變、求新的中國現代陶瓷藝。

論文關鍵詞:陶瓷藝術現代性轉變張堯陶藝

世界上恐怕還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這樣擁有廣博深厚而絢爛多彩的陶瓷文化,并對其文化傳統和日常生活產生如此普遍而深刻的影響。我們有質樸純凈而蘊涵勃勃生機的原始陶器,古樸而沉穩的魏晉青瓷,富貴雍容而清雅俊秀的唐宋瓷器,溫文爾雅而精美絕倫的明清青花,等等?;厥字袊沾晒に嚰疤沾伤囆g的發展史,仿佛能感悟到歷史的厚重與悠遠。今天,陶瓷藝術又被置入到一個新的歷史環境中,并逐漸賦予其新的涵義和氣象。

在世界性的現代藝術運動的推動下,現代陶藝越來越顯示出與傳統陶藝分道揚鐮的發展態勢。也越來越顯示出其特有的、鮮明的現代藝術特征。與傳統陶瓷藝術相比,現代陶藝更重視作者的創作個性、審美認知和思想觀念,具有更多的現代文化的精神內涵,并突破了傳統陶藝守成趨同的表現模式,以新材料、新手法、新觀念不斷開拓新的創作理路,呈現出千姿百態的個人化、風格化的藝術特色?,F代陶藝作為現代藝術的一部分,它所體現的是一個新的文化現象和行為方式,其綜合性的表現能力和審美取向,早已超出傳統意義上的視覺和造型習慣,而更多表現的是陶瓷語言與人的精神關系?,F代陶藝有效地拓寬了陶瓷藝術創造領域,使其藝術流派和造型手段更趨豐富多彩。

一、現代陶瓷材質的運用及發展

查看全文

全球化語境現代陶藝發展論文

摘要:中國陶藝起步較晚,20世紀90年代初才開始,但十幾年的發展已同世界陶藝主流相結合。文章通過對現代陶藝的介紹,將之與傳統陶藝相比較,深入分析現代陶藝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從而證實中國陶瓷文化藝術有著最純真、最本體的表這方式和語言,中國現代陶藝的風貌既是嶄新的,又是傳統文化的延續,是科技和文化交融發展的結果。中國現代陶藝從感覺泥性,到超越泥性,到演繹泥性,逐漸走向成熟,而且中國文化有著強盛的生命力,百年來數代藝術家都曾面對的中西文化交流和碰撞問題,將在一種新的文化語境、新的歷史高度上展開。

關鍵詞:現代陶藝;傳統陶藝;傳統文化;新語境

中國社會進入了一個大轉折的時期,經濟結構與社會急速發展變化,國際資訊的暢通和文化交流的擴展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呈現在我們面前,中國現代陶藝將如何自處?陶藝媒介的語言問題歸根結底在于如何獲得既能和當代藝術生活體驗相適應,又同時具備東方氣質和傳統文脈的意義。

現代陶藝的創作必須挖掘民族本身的形式語言與創作觀念,因為中國現代陶藝存在西化的誤區,使中國的現代陶藝離我們本民族的文化越來越遠。并且只有回歸到民族文化與當代生活的現實中,才是全球化語境下中國現代陶藝的出路。

1現代陶藝概述

1.1現代陶藝的概念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