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諭性公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3-30 13:58:2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曉諭性公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曉諭性公文

曉諭性公文的寫作通告及范例

一、通告的含義和特點

(一)通告的含義

通告是行政公文的主要文種之一。《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把通告的功能定義為:

適用于公布社會有關方面應當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項。

黨的機關公文中沒有通告這一文體。

通告和公告二者有一些相似之處,也有一些不同之處。

查看全文

曉諭性公文的寫作公報及范例

一、公報的含義和特點

(一)公報的含義

公報是黨的機關公文中的一個主要文種,《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為其所下的定義是:

用于公開重要決定或者重大事件。

行政公文的主要文種中沒有提到公報,但公報作為行政公文出現的情況卻并不鮮見。

公報作為黨的機關公文出現時,主要是黨的中央機關用于重要決策。例如,《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向全社會宣布了全黨全國的工作重點將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這一決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直到現在,人們在談到改革開放時,還頻繁地使用“三中全會以來”的說法。還有,《中國共產黨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公開宣布了中央關于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若干問題的決定,這是實踐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一步,對于當代中國也是具有里程牌意義的一個文件。

查看全文

公文八種基本寫法

一:批示

1、批示的概念

批示,是除批復之外的一種答復性文書,其作用與批復相同,常常用于轉發或者批轉下級機關送來的一些對全局有普遍意義的報告、工作總結或者請求批轉下發的請示。

批示具有批復作用,不僅可以主送請示單位,而且還可以主送給其他應該遵照執行、辦理的各有關單位和部門。

2、批示的寫法

批示應針對轉發或批轉的文件內容,表明肯定性的態度,然后希望各有關單位和部門執行或參照執行。除肯定性的意見外,還可強調有關問題的典型意義,指出貫徹執行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或者扼要的重復來文的重點以引起受文者的重視。

查看全文

農業改良研究管理論文

摘要:晚清末年是湖北傳統農業向近代農業轉變的重要階段,側重發展生物技術,大力發展農業教育,成為這一時期湖北農業改良方面的顯著特點。在張之洞等人的積極倡導和推動下,隨著西方農學思想逐步傳播和商品性農業較快的發展,湖北農業無論在農作物的良種選育、推廣,以及發展農業教育和傳播農業知識等方面,都有了比較明顯的進步,且在許多方面開風氣之先。同時也為近代湖北植棉業和棉紡織業確立在國內的領先地位創造了條件。通過張之洞等人的多方努力,使處在人口不斷增長和嚴重水患壓力下的湖北農業,仍有緩慢的增長。

關鍵詞:晚清末年;湖北;農業改良

19世紀末葉是中國傳統農業向近代農業轉變的重要時期,推廣良種和其它生物技術是這一轉變過程中的主要內容。由于張之洞等人的積極倡導,這一時期的湖北農業在引入西方農學和新的作物品種,發展農業教育和傳播農業知識方面,都有了比較明顯的進步,并對湖北農業后來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然而近年來有關這方面的研究著述卻很少,人們的視線更多的集中在清末湖北工商進步和張之洞學術思想研究方面。本文僅就張之洞督鄂期間的湖北農業改良進程及局限試作論述,以就正于方家。

一、引進陸地棉種

農業是中國經濟的基礎,又是封建社會最基本的生產部門。由于近代中國工業的主要原料和市場均依賴于本國農業,傳統農業向近代農業演進的速度,就成為近代中國工業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決定著整個社會近代化的步幅。與此同時,近代工業的興起又必定反作用于農業,推動著農產商品化和近代農業技術革新的進程。機器棉紡織業是近代民族工業中產生較早,發展最快的部門,適應國內棉紡織工業的興起,棉花成為近代中國農作物育種歷史上最早被大量引種的農作物,首先大批引進美國陸地棉種的就是張之洞。

1889年,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后,將他在兩廣總督任內所定購的英國紡織機器移設武昌。“銷湖北之土貨,養湖北之貧民。”[1]1892年,湖北織布官局試車投產,張之洞又著手興辦官紗局。二廠年用棉量在10萬擔以上。機器紡織業的大舉興辦,沖擊著傳統的紡織原料產銷結構,鄂棉品極與機器棉紡織工業之間不相適應的矛盾日漸暴露。到十九世紀末葉,湖北植棉雖有近七百年的歷史,但由于棉紡織始終末能超出家庭手工業的范圍,對于棉花品質的要求一直很低。“鄉農栽種者,只供日常需要?!盵2]棉產多為土種粗絨,品種雜劣,花株矮小,纖維質硬短粗,衣分僅在32%左右,不能滿足機器紡織,特別是紡織細紗的需要。官布局投產之初,由于配棉等技術問題未能解決,每年不得不從南通等地購棉數萬擔。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