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范文10篇
時間:2024-03-30 20:44:5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小作坊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調研小作坊食品安全
**市地處淮河流域,位于皖北,因古代盛產河蚌而得名,有“珍珠城”的美譽。**市轄懷遠、固鎮、五河三縣,龍子湖、蚌山、禹會、淮上四區和高新區、**經濟開發區兩個管委會,總面積5917平方公里,總人口349.33萬人,其中市區面積601.5平方公里,市區人口90.47萬人。
&n
bsp;**市是**省重要工業城市,2006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359.01億元,現有工業企業1258家,其中大中型企業66家。豐原生物化學(集團)有限公司、華潤集團(原圣泉啤酒)有限公司等食品企業是我市支柱企業之一,已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同行業的重點骨干企業。
截止2006年底,全市(含三縣)共有食品生產企業(戶)577家,10人以下企業436家,占總數的75.6%,10~100人企業129家,占總數的22.3%,100人以上企業12家,占總數的2.1%;食品經營(批發、零售)企業數8165戶;飲食服務業1504家,集體食堂201家,食品攤販451戶。食品行業從業人員(以衛生部門已發放健康證明為準,無證人員不包括在內)28923人。全市有23家食品企業通過ISO9000認證;有16個產品和22個產地通過無公害認定,8家企業8個產品獲得綠色食品認證,1家農場通過“有機食品”認證。懷遠縣小麥、固鎮縣花生成為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創建縣,我市“**省名牌農產品”總數達到12個。
一、食品企業基本狀況
(一)行業分布情況。我市(含三縣)共有各類證照基本齊全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577家,主要集中在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米面糧油制品、飲料和純凈水、炒貨、白酒、果酒、豆制品、調味品等相關食品,其中,米、面生產企業為287家,占企業總數的49.7%,飲料(純凈水)77家,豆制品35家,炒貨32家,調味品32家,酒類29家,其它食品企業85家。
食品生產小作坊專治會議講話材料
按照市食安委的要求,這次市質監局組織召開的全系統食品生產小作坊整頓工作現場會議,開的很及時,也很必要。剛才,大家現場觀摩了區的師傅藥膳雞店、豐泰長信豆業、愛拉屋蛋糕店等食品生產小作坊整頓工作情況;一會兒,區、質監局還要作典型發言;市質監局局長還要安排部署下一步食品生產小作坊監管工作,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抓好落實。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充分肯定成績,進一步堅定做好食品生產小作坊整頓工作的信心
今年以來,為了進一步細化和明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職責,杜絕推諉扯皮現象的發生,市政府在組織相關部門多次召開會議認真討論、反復研究的基礎上,印發了《市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實施意見》,從總體要求、主要任務、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18條具體意見,對于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指導性,特別是《實施意見》理順了食品安全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監管體制,明確劃分了各監管部門職責和今年集中整頓的時限要求。按照《實施意見》精神,在自治區政府出臺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監管辦法前,由質監部門負責商場、超市和集貿市場以外食品小作坊的監督管理。市質監局根據市政府的安排,下發了《食品加工小作坊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對政府授權新的監管領域進行了梳理、摸底、整頓。
從今年6月份以來,質監系統的同志們按照市政府的《實施意見》要求,積極開展食品生產小作坊摸底梳理、整頓規范、清理提高等工作,食品生產小作坊專項整頓工作穩步推進,逐步深入,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一是食品小作坊質量安全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通過監督抽查結果表明,食品小作坊產品合格率普遍提高了3至4個百分點。二是食品小作坊監管的有效性得到增強。通過推行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制度,初步建立了一套符合我市實際的食品小作坊監管制度。三是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有力地震懾了食品違法犯罪行為。四是全社會食品安全意識顯著提高。專項整頓期間強大的宣傳攻勢營造了“人人知道專項整頓,人人關心食品安全,人人參與質量振興”的良好氛圍。五是質監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管地位得到了較大地提高。值此,我謹代表市委、政府向奮戰在食品生產監管工作戰線上的同志們,表示親切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
二、著眼長遠,準確把握新形勢對食品生產監管工作的新要求
今年是我市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奮力崛起的重要一年,也是新一屆市委、市政府的開局之年,進一步抓好全市食品小作坊整頓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對于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同志們一定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做好新時期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
食品加工小作坊現狀調查報告
一、××縣食品小企業小作坊基本情況
我縣現有食品小企業小作坊67家,其中釀酒類32家、蛋糕面點18家、植物油坊3家、茶葉2家、面坊12家;在調查中發現,絕大部分食品小企業小作坊的食品原料來源都來自本地,產品大多也在各自鄉鎮銷售,生產工藝以傳統工藝為主,從業人員也是當地的居民、農民,有的食品小作坊已經經營了幾十年,食品小企業小作坊對糧食就地消化,增加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有重要意義,也是部分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是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8年,在對全縣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及小作坊生產的白酒、茶葉、純凈水、月餅糕點等產品抽樣檢驗的數據報告中,合格率不足85%。其中,白酒類存在雜醇、總酸超標、酒精度不足或過高問題,月餅糕點類存在蛋白質含量不足等問題。小作坊業主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均存在不按標準生產,原料采購把關不嚴,沒有食品質量安全意識是造成產品檢驗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針對這些問題,質監局先后召開兩次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及小作坊業主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產品生產標準、添加劑使用標準的宣貫、培訓會議,與各業主簽定食品安全生產責任書、承諾書,明確企業及小作坊對食品質量安全的第一責任。嚴厲打擊無證生產、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生產加工食品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行為。采取措施監督企業及小作坊嚴格按照執行標準嚴格原輔材料質量關、生產工藝控制關、添加物質關、出廠檢驗關,堅決杜絕不合格食品出廠。2009上半年,縣質監局共對釀造白酒、茶葉、純凈水等食品類產品抽樣檢驗42個,僅有2個不合格,檢驗合格率為95.24%,同比去年增長了10個百分點。抽樣結果顯示,通過業主自律和監管部門的監督檢查,食品安全質量將會有很大的提高。
二、農村食品小企業小作坊存在的主要問題
經過調查分析,我縣農村食品小作坊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呈現“小、散、低”的狀況?!靶 奔匆幠P?,有相當一部分面坊、糕點店固定資產不足一萬元,從業人員2-3名?!吧ⅰ奔捶植忌ⅲ称沸∑髽I小作坊80%分布在各鄉鎮和農村。“低”即生產技術水平低,目前絕大多數是粗放型傳統加工業,32家釀酒作坊中,全部是采用傳統工業釀造谷酒,設備簡陋,產品品質、生產效率都不高。
縣加強小企業小作坊監管指導建議
食品加工小企業、小作坊監管是實現食品安全長治久安的重點和難點,也是能否全面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的關鍵點。為進一步提高小企業、小作坊食品質量,推進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的順利實施,切實保障城鄉居民的健康安全,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年全國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4號)、國家質檢總局《關于加強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管的指導意見(試行)》的精神,結合浙江實際,現就加強全省食品加工小企業、小作坊監管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原則界定食品加工小企業小作坊充分認識加強監管的重要性
本意見所稱食品加工小企業包括根據現有條件不能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和質量不穩定的市場準入產品目錄外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食品加工小作坊是指持有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地處偏遠農村、用傳統工藝生產加工、產品為當地群眾生活所必需且無其他供給渠道的家庭式食品作坊。
食品加工小企業、小作坊的大量存在是食品消費對象的廣泛性、消費層次的多樣性和生產加工的簡易性所決定的。據年普查統計,全省4.8萬余家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作坊)中,10人以下的占87%,其中大多為家庭式作坊,分布在農村和城鄉結合部,“小、散、臟、差”問題普遍存在。如何加強對食品加工小企業、小作坊的監管,將直接關系到城鄉居民的身體健康,關系到建設平安浙江、構建和諧社會目標的實現,關系到全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強食品加工小企業、小作坊監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緊緊依靠當地政府,按照現行有關的法律法規和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的要求,探索既有利于提升傳統食品生產加工業,又有利于政府部門監管的新機制,切實解決食品加工小企業、小作坊存在的突出問題,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
食品加工小作坊整頓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辦事處),開發(名勝)區管委會,區政府有關部門:
為進一步改善我區小作坊加工環境,切實加強生產加工環節食品監管工作,從源頭上提高全區食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全區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的通知》、市政府食品安全整治的有關要求和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質量安全控制基本要求現場核查規范(試行)》(質監食函〔〕5號)等精神,按照《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營養強化劑使用衛生標準》(GB14880)及衛生部關于新資源食品、食藥兩用食品等公告,區政府決定,對全區食品加工小作坊進行整治,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標
通過檢查整治,食品生產經營秩序明顯好轉,食品生產生產小作坊質量安全意識進一步增強,逐步解決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存在的突出問題和食品安全隱患。
通過檢查整治,應達到以下基本要求:一是摸清我區食品加工小作坊的底數和基本情況;二是使食品加工小作坊業主接受一次深刻教育;三是對加工環境特別惡劣以及濫用食品添加劑等的小作坊進行嚴肅查處,并予以取締;五是對有一定規模的小作坊要積極引導和規范,使其發展壯大。
二、整治對象
食品小作坊規范提升行動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按照“整治一批、規范一批、提升一批”的總體思路,力爭通過規范提升行動,實現食品小作坊規范化生產,有效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通過示范點創建,打造出生產過程管控嚴格、食品安全有效保障的標桿單位,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小作坊示范典型,基本形成一點帶一片的良好示范帶動格局,推動小作坊由“小散低”向“精特美”轉型升級,引導和推動全縣小作坊規范生產、健康發展。爭取2021年底前,發證食品小作坊監管覆蓋率100%,從業者食品安全必備知識知曉率100%,建立監管檔案率100%,對食品小作坊監督抽檢覆蓋率達到50%;到2021年底,全縣打造1-2個小作坊示范點。
二、主要任務
(一)規范提升標準。督促食品小作坊按照省地方標準《食品小作坊生產加工規范》(DB37/T3841-2019)組織生產,全面落實亮證經營、安全承諾、場所清潔、原料查驗、單據留存、操作規范、檢驗驗證、標簽合規“八項要求”。食品小作坊對所生產銷售的食品安全負責,保證所生產銷售的食品衛生、無毒、無害,符合安全標準要求。
(二)完善督導檔案。各鎮(街)市場監管所要集中時段、集中力量,組織開展本轄區食品小作坊全面普查摸底工作并建立檔案,詳細記錄食品小作坊名稱、生產地址、業主姓名等身份信息、生產加工食品品種、使用的食品原料及添加劑、產品包裝形式、銷售區域、存在的主要問題等,實行動態管理,做好日常監管。
(三)實行區域整治??h局組織開展食品小作坊生產經營集中區域的整治工作,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列出風險隱患清單,制定有針對性的整治方案,確保整治工作責任落實到位,風險隱患及時化解,實現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常態化,嚴防區域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
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整治意見
一、高度重視,增強做好食品小作坊整治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我市食品小作坊占全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總數的78.7%,大部分生產條件簡陋,生產工藝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產品質量不高,存在安全隱患。食品質量安全關系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各縣(市、區)、各鎮(鄉)政府和市級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強食品小作坊整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進一步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確保小作坊整治工作目標任務的圓滿完成。要通過集中整治,使小作坊全部簽訂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幫扶一批具備一定條件的小作坊取得生產許可證,促進一批證照不全的小作坊取得合法經營證照,勸退和關閉一批經限期整改仍然達不到生產條件要求的小作坊,打擊一批制售假冒偽劣食品、使用非食品用原料的黑窩點。逐步建立對小作坊監管的長效機制,徹底解決無證照生產加工的問題,促進我市食品小作坊產品質量穩步提高,確保食品質量安全。
二、加強領導,落實責任,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做好食品小作坊整治工作
(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對本地區的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負總責,統一領導、組織協調本地區食品小作坊整治工作,要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嚴格把關、各方聯合行動、企業積極配合、整治幫扶并舉”的原則,明確本地區食品小作坊整治任務、目標和責任,研究制定具體措施,并將食品小作坊整治、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小作坊業主培訓等專項整治經費納入本級財政年度預算。各級政府主要領導要親自抓食品小作坊整治工作,分管領導具體組織實施,建立督查責任制,做到責任到人,加強督查督辦。
(二)鎮(鄉)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是做好食品小作坊整治的重要基礎,在上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領導下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負總責。要在村社、社區建立食品小作坊監管隊伍,指定鎮(鄉、街道)和村社工作人員為協管員、信息員,在監管部門的具體指導下開展食品小作坊的普查和統計工作,并按相關要求進行分類治理。對具有合法證照和符合食品安全基本條件的,應督促其向鎮(鄉、街道)作出質量安全公開承諾;對具有合法證照但不具備食品安全基本條件的要進行幫扶,使其盡快滿足食品安全基本條件并進行質量安全公開承諾;對證照不全和拒絕承諾的要堅決依法取締。協管員、信息員應對本轄區的食品小作坊進行定期或不定期巡查,及時將新開工食品小作坊及食品小作坊開、歇業情況,食品小作坊日常生產狀況及食品生產違法、違規行為等向上級政府和監管部門報告,并配合監管部門做好相關工作。
鎮(鄉)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建立舉報獎勵制度,發動群眾參與食品小作坊監管,任何組織和個人對食品小作坊的違法行為都有權舉報,受理舉報的部門要為舉報人保密,經調查屬實的,受理部門要對舉報人進行適當獎勵,同時對舉報對象及時進行查處。
食品生產小作坊現狀調查報告
食品安全關乎國家的穩定,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食品小作坊以其數量多、規模小、分布散、條件差等特點,一直是監管的難點和薄弱環節,食品小企業小作坊的監管已經成為規范食品生產加工領域生產經營秩序難以逾越的障礙,也已成為提高食品安全整體水平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瓶頸之一。為做好食品加工小作坊專項整治工作,縣質監局對食品加工小企業進行了全面摸底,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我縣食品加工小企業小作坊的現狀進行了歸納分析。
一、××縣食品小企業小作坊基本情況
我縣現有食品小企業小作坊67家,其中釀酒類32家、蛋糕面點18家、植物油坊3家、茶葉2家、面坊12家;在調查中發現,絕大部分食品小企業小作坊的食品原料來源都來自本地,產品大多也在各自鄉鎮銷售,生產工藝以傳統工藝為主,從業人員也是當地的居民、農民,有的食品小作坊已經經營了幾十年,食品小企業小作坊對糧食就地消化,增加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有重要意義,也是部分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是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8年,在對全縣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及小作坊生產的白酒、茶葉、純凈水、月餅糕點等產品抽樣檢驗的數據報告中,合格率不足85%。其中,白酒類存在雜醇、總酸超標、酒精度不足或過高問題,月餅糕點類存在蛋白質含量不足等問題。小作坊業主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均存在不按標準生產,原料采購把關不嚴,沒有食品質量安全意識是造成產品檢驗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針對這些問題,質監局先后召開兩次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及小作坊業主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產品生產標準、添加劑使用標準的宣貫、培訓會議,與各業主簽定食品安全生產責任書、承諾書,明確企業及小作坊對食品質量安全的第一責任。嚴厲打擊無證生產、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生產加工食品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行為。采取措施監督企業及小作坊嚴格按照執行標準嚴格原輔材料質量關、生產工藝控制關、添加物質關、出廠檢驗關,堅決杜絕不合格食品出廠。2009上半年,縣質監局共對釀造白酒、茶葉、純凈水等食品類產品抽樣檢驗42個,僅有2個不合格,檢驗合格率為95.24%,同比去年增長了10個百分點。抽樣結果顯示,通過業主自律和監管部門的監督檢查,食品安全質量將會有很大的提高。
二、農村食品小企業小作坊存在的主要問題
經過調查分析,我縣農村食品小作坊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管工作意見
為認真貫徹《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管工作的意見》(蘇政辦發[2007]135號)精神,全面落實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各項措施,切實加強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管工作,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結合食品產業發展現狀,切實加強對全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的監管,開展專項整治,扶優治劣,科學管理,引導、推動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走規范發展、特色發展、品牌發展之路,進一步提高我市食品質量安全水平,為群眾安全、放心、方便消費提供保障。
二、工作目標
加大引導、扶持、監管和整治工作力度,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使用非食品用原料和回收食品生產加工食品、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小作坊,積極幫扶具備一定條件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取得證照,整合做大具有區域性集中加工特點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堅決取締無衛生許可證、無營業執照、無食品生產許可證等違法違規生產加工企業。通過整治,確保全市證照齊全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100%簽訂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使我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的質量安全控制能力明顯增強,食品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高,生產加工假冒偽劣、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止。力爭到2012年,基本消除無證照生產加工食品的現象。
三、主要任務
小磚窯小礦山小作坊非法用工整頓辦法
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整治非法用工打擊違法犯罪專項行動的通知》(政辦電〔2012〕94號)和《關于開展勞動用工情況監督檢查的通知》(勞社發〔2012〕49號)精神,市人民政府決定,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小磚窯、小礦山、小作坊非法用工大檢查,現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檢查范圍
全市所有小磚窯、小礦山、小作坊等場所。
二、檢查內容
用人單位遵守各項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情況,重點是:
㈠依法領取證照的情況,包括工商登記、稅務登記及資源許可、生產許可、安全許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