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傳播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3 03:52:0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信息傳播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信息傳播

檔案信息傳播模式

一、傳播的一般模式

模式實際上是對現實事件的內在機制以及事件之間關系的直觀和簡潔的描述,它作為一種研究方法,既可以表現靜態的結構,又可以進行動態的描述,并且以一個獨立的系統而存在。

最早的傳播模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紀的亞里斯多德模式,它扼要地提出了傳播的五個基本要素:說話者、演講內容、聽眾、效果及場合。而在傳播學上具有奠基意義的傳播模式是1948年哈羅德·拉斯韋爾提出的五W模式:Who,SaysWhat,in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誰,說了什么,通過什么渠道,對誰,取得了什么效渠)。然而,五W模式忽略了傳播的反饋要素,僅是一個單向線性傳播圖式,事實上人類的傳播活動并不是一個被動直線過程,而是一個復雜的、動態的,具有主動性、創造性和繼承性的雙向互動過程。因此,此后很多學者在五W模式的基礎上提出了不少傳播模式,如1954年威爾伯·施拉姆提出的高度循環性的奧斯古德——施拉姆模式,1967年丹斯提出了著名的螺旋模式,為某些循環方式無法描述和解釋的傳播現象提供了最好的圖解。

由此可見,傳播模式有一個積累、深化和發展的過程,其演變經歷了一個從單向線性到雙向循環,由要素性到結構性,由靜態到動態,由簡單到復雜的進化過程。這個過程是我們分析檔案信息傳播過程與結構模式的基礎。

二、檔案信息傳播模式的構成

廣義的檔案信息傳播包括檔案館(室)的檔案信息傳播活動和私人檔案擁有者的檔案信息傳播活動。檔案館(室)的檔案信息傳播偏向于公共組織傳播,而私人檔案信息傳播則傾向于人際傳播。本文所討論的檔案信息傳播活動指的是檔案館的檔案信息的交流傳遞過程。

查看全文

淺談航空公司服務信息傳播

摘要:近年來,我國航空事業發展較快,同時,隨著信息化飛速發展,以及旅客服務意識不斷加強,旅客對航空服務信息數量和質量日趨加大。大部分航空公司日益重視旅客服務信息需求,完善硬件和軟件設施,滿足航空旅客的服務性信息需求,提高了服務性信息傳播的廣度和深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提高服務旅客信息傳播過程中,也暴露出信息傳播載體不廣、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本文從航空公司服務旅客信息傳播基本現狀、信息傳播存在問題、提高航空公司服務信息傳播質量建議等方面進行探討,以助航空公司提高服務旅客信息傳播,提高服務航空服務水平和質量。

關鍵詞:航空公司;服務信息;傳播

一、航空公司旅客服務信息傳播基本現狀

航空公司的服務信息是指航空公司為了幫助旅客在享受位移的運輸服務過程中減少不確定性而提供的一系列消息。[1]目前,我國所有航空公司服務信息的信源均WCDM系統的“信息集成系統”“中航信訂座系統(InventcoryControlSystem,簡稱ICS)”及航空公司“AOC(AirlinesOperationCenter)系統”為主。[2]這三大系統,功能相對齊全,各自有功能特點,又相互輔助配合,即可作為航空公司的服務信息源,又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發揮各自的功能優勢,保障航班正常運轉。航空公司服務旅客信息根據客戶需要和實際情況,傳播的方法和手段不盡一樣,但基本是通過客服電話、短信、候機樓顯示屏、告示牌、廣播以及新媒體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app等,為旅客提供航班查詢、機票購買、機票改簽等服務。

二、航空公司旅客服務信息傳播主要問題

大眾媒介的效果如何,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受眾對媒介的使用。[3]根據筆者對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中國東方航空公司等公司的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服務旅客信息媒體進行研究,發現目前我國航空公司在服務旅客信息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及時傳播航班相關信息,拓寬了服務旅客信息的渠道,提高服務信息的服務質量和水平。然而筆者通過調閱某些航空公司旅客信息傳播類投訴材料,也發現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服務旅客信息傳播媒體和渠道單一狹窄,信息傳播缺乏精準受眾、信息傳播缺乏及時性。一些航空公司尤其是小型、民營的國內航空公司由于資金、技術、人員不足等原因,在信息化高度發展的時代,服務旅客信息傳播方面,還是停留在利用傳統信息傳播媒體如LED信息牌、廣告牌、告示牌等傳播服務旅客信息,這種信息傳播媒體和渠道過于單一狹窄,服務信息無法及時、精準傳播到達信息需求者,一些航班動態信息、氣象服務信息、突發信息傳播不及時,加之傳播場景的固化,極大影響旅客出行。(二)服務信息傳播不全面、信息服務品質不高。一些國內航空公司微信公眾號、微博、APP等媒體有航班動態信息、氣象服務信息、行李托運信息,但未提供對旅客更為重要的值機信息、行李跟蹤信息、機上安全知識、目的地信息、交通出行信息、酒店住宿信息等,造成信息傳播不全面,降低信息服務質量,影響旅客的正常出行。(三)新媒體服務信息傳播渠道管理不到位,影響服務信息質量。筆者調查中發現,一些國內航空公司的網站、微信公眾號、手機APP等,缺乏專業的運營團隊及足夠的運營經費,在UI設計、交互體驗、數據服務等方面均普遍落后于科技行業水平。一些航司官網不能通過手機登錄,微信公眾號、手機APP更新航班動態信息、航線信息、優惠機票信息等信息不及時,有的微信公眾號、微博管理不到位,信息更細滯后,誤導旅客出行。一些微信公眾號、微博功能單一,不能實現實時查詢、信息互動等功能,不利于旅客使用。

查看全文

信息傳播對社會控制影響綜述

摘要:信息傳播具有強大的社會控制功能,它不僅為社會控制提供相關信息,而且為社會控制順利實施提供保障。但信息傳播障礙會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有時甚至造成社會泥亂等失控現象。文章分析了如何發揮信息傳播片社會控制的有利作用的可行措施。

關健詞:信息傳播社會控制大眾傳媒

從傳播學的角度看,信息是物質載體和精神內容的統一,是符號和意義的統一。傳播學通常把信息傳播分為人內傳播(個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體內部進行信息處理的活動,也稱自我傳播)、人際傳播(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傳播活動)、群體傳播(自然發生的一般非組織性群體所從事的信息傳播,包括群體外傳播和群體內傳播)、組織傳播(組織所從事的信息傳播,包括組織外傳播和組織內傳播)和大眾傳播(指專業化的媒介組織運用先進的傳播技術和產業化手段,以社會上一般大眾為對象而進行的大規模的信息生產和傳播活動)。在現實生活中,這5種類別的傳播總是同時存在和相互交織在一起。社會控制是指社會組織體系通過社會規范指導和約束社會成員的價值觀念和社會行為,調節和制約各種社會關系的過程。信息傳播的高度發展,把整個世界變成地球村。信息傳播不僅拓展了人們了解社會的空間,也拓展了國家社會控制的深度和廣度。

1信息傳播對社會控制的影響

1.1信息傳播是社會的血液循環和神經系統

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勘中把人與人相互之間的聯系稱為交往,并把交往放到與生產同等的范疇來看待,認為交往是實現生產和分工的保障。馬克思、恩格斯把生產分為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因而交往就分為物質交往和精神交往,認為當物質生產達到一定程度,精神生產和精神交往的發展狀況如何將成為制約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馬克思所說的精神交往正是人類信息傳播,他的論述最終被高度發達的信息產業所證實。信息已經成為繼物質、能源之后制約社會發展的又一個主要因素和資源。

查看全文

農科信息傳播過程媒介角色

農業科技信息是指與農業生產生活相關的科學技術信息,包括了農業科學信息、科普信息、農業技術信息。農業科技信息對于農村的致富和發展至關重要。農業科技信息是一類特殊的信息,這主要體現在信息有較強的針對性,專業技術含量較高,傳播對象主要以從事農業生產和涉農工作的人員為主,傳播渠道和方式多樣化,并且大部分情況下在農村傳播,遇到的傳播障礙較多。目前,國內農業科技信息傳播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以政府部門和社會團體為主導的組織傳播。如:政府農業部門和科技部門組織的農業科技培訓會、科技信息宣傳會等;以農戶間日常交流為主體的人際傳播;以電視、音像制品、手機等為傳播介質的大眾傳播;媒介是農業科技信息傳播的重要渠道。近幾年,為改善農村媒介條件和信息傳播狀況,國內先后實施了“村村通”工程、針對西部地區的“西新”工程、“農家書屋”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和“金農”工程等。農村信息傳播狀況得到改善,媒介在農村的影響力日益增加。目前,國內涉及媒介與農業科技信息傳播研究的學科較多,傳播學、農業推廣學、農村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都有所涉及。本文僅就近年相關論文進行了粗略梳理,查詢方式以在知網、百度文庫等論文數據庫,查詢直接包含關鍵詞“農業科技傳播”和“媒介”的相關論文,通過模糊查詢共查到相關論文120余篇[1],粗略整理發現有這樣幾個特點:其一,論文大多關注農業科技信息傳播過程中出現的障礙、問題、對策,研究方法多采用調查分析、案例分析。如,學者鄭威,黃晦蕾的《當前農村科技傳播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分析》;學者鄭彥平等人的《河北省農業科技信息傳播障礙因子分析》;其二,相關研究中涉及“媒介”與“媒體”一詞大多指電視、報紙、廣播、雜志等傳統的大眾傳媒,而對電話、手機、互聯網等關注不多[2];其三,以往的研究受研究方法、研究視角、目的等方面的影響,對媒介的短期傳播效果關注較多,對媒介的中長期傳播效果研究較少;本文認為媒介在農村的影響力日益增加,暫時拋開對媒介傳播效果的過分關注,從相對宏觀的視角來重新審視和“發現”媒介,有利于我們在農業科技信息傳播的過程中更好地發揮媒介的功效。

一、媒介在農業科技信息傳播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本文所指的媒介不僅包括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傳統大眾傳媒,也包括了被譽為新媒體的手機、互聯網等媒體。近年來,伴隨媒介在農村的進一步普及,媒介在農業科技信息傳播的過程中扮演了如下角色。

(一)作為農業科技信息傳播工具的媒介

農業科技信息作為對農傳播信息的一種類型,通村擴散,而媒介作為信息傳播的重要工具承擔著信息溝通、信息展示和學習的功能。首先,作為農業科技信息交流的工具。媒介與通訊技術的結合使媒介在人的日常交流活動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農業科技信息的傳播同樣依賴于由媒介搭建的信息通路。這體現在:一是媒介是農民與科技工作者、專家溝通的重要工具;二是媒介是農民之間進行農業科技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三是媒介是農民對外進行農業科技信息咨詢的重要工具。以“12316熱線”為例,當農民遇到農業生產方面的問題時,只需要通過電話或手機撥打熱線咨詢相關專家就可以得到解答。吉林省于2006年在國內率先開通該熱線,據報道“2009年,熱線日均通話量平均1萬次,最高達到2萬次,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生活等問題比例達99%。專家除接聽電話外,還積極參與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和定期為報紙提供文章。通過熱線服務,為農民增加收入15億元?!盵3]類似的農業科技服務熱線遍布全國,因為方便了農民的信息咨詢需求而被戲稱為“農技110”。日前,在云南邊疆調研時發現,西雙版納景洪市城郊的“克木人”自然村,在國務院扶貧辦的協助下,于2008安裝了衛星視頻工具,即使遠在邊疆也可以和國務院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工作匯報和交流。其次,作為農業科技信息展現和演示的工具。以電視、電影和電腦為例,媒介具有多媒體信息展示的功能,能綜合影像、音效、動畫等手段進行信息展示。對于抽象的科技信息、技術操作還可以進行電腦模擬,使抽象的科技信息形象化,難度大的操作簡易化,枯燥的信息趣味化。如2010年5月17日晚,云南省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勐勐鎮千蚌村忙品的三個村民小組就在政府工作人員組織下觀看了科技影片。[4]與傳統的科技信息座談會和簡單的說教相比,觀看科技影片無疑豐富了科技信息演示的手段。最后,作為農業科技信息學習的工具。內容涵蓋豐富的農業科技書籍、報刊和雜志是學習農業科技的重要工具。2007年,由新聞出版總署會同中央文明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等部門在全國開展的“農家書屋”工程,“每一個農家書屋原則上可供借閱的實用圖書不少于1000冊,報刊不少于30種,電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種(張)”[5],筆者在西雙版納景洪市曼暖點自然村調研時發現,自從村里設立“農家書屋”之后,村民們可以借閱農業技術、自然科學、日常百科等方面書籍和音像制品,從借閱記錄來看,農業技術和日常百科的圖書音像資料最受村民歡迎。此外,現代媒介還提供了像遠程教育、手機科技報、互聯網農業科技專家系統等手段的遠程農業科技學習方式,豐富了農民的學習渠道和手段。而中國移動、聯通和電信則分別推出了內容涵蓋農業科技、農業氣象等方面的“農信通”、“金農通”、“信息田園”短信服務,使得農民可以不出家門而進行農業科技信息的學習。農業專家系統是一套針對農業生產的科技系統,用戶可以通過專家系統進行學習,或查詢信息解決農業生產過程遇到的相關問題。

(二)作為農業科技信息傳播載體的媒介

查看全文

商代貞人與信息傳播透析

關鍵詞:商代;貞人;信息;傳播

摘要:商代貞人大約在百住以上,他們大多數人為部族首領,擁有自己的屬地和經濟力量,也為商王朝擔任貞人之職,并力圖通過神權左右殷商王朝的軍政大事。貞人在占卜活動中,主要負責占龜,領悟神意,傳達神諭,實際上是通過占卜預測獲取信息和傳播信息,是占卜活動的中心人物。貞人不僅是商王朝政治集團的中流砥柱,而且是商代信息傳播事業的中堅力量,為商代信息傳播事業做出了獨特而重大的貢獻。

《禮記·表記》說:“殷人尊神,先鬼而后禮,率民而事神?!痹谏倘诵哪恐?,鬼神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影響著人間的吉兇福禍,與商人政治生活息息相關。為了乞福于神靈,趨吉避兇,商人幾乎無日不占、無事不卜,占卜成為商人國家生活中的重要內容。與此相適應,商王朝出現了一個專門從事占卜事務的龐大的占卜集團,由卜人、貞人、占人(多指時王)三類主要人員構成,負責商王朝的占卜事務。占卜集團的首領就是商代時王,商王有時集卜人、貞人、占人三種角色于一身,但商王參與具體的占卜事務的機會不是很多,絕大多數情況下,占卜活動由卜人與貞人共同完成。一般情況下,卜人只負責命龜與灼龜取兆,而貞人則全權負責視兆占龜,接受神諭,神令,常常代表商王行使主導者權利,是整個占卜活動的中心人物。1q甲骨卜辭絕大部分內容都是貞人的貞測之言,恰恰證明了這一點。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我們對貞人的研究主要限于殷商前期(武丁至糜辛)貞人,而對殷商后期(康丁至帝辛)貞人則略微提及。

一、貞人來源及其政治地位

在甲骨卜辭中存在大量貞人,貞人署名于卜辭“貞”字之前。1933年董作賓發表《甲骨文斷代研究例》,提出“貞人說”,統計出貞人33名。1965年董作賓著述《甲骨學六十年》,統計貞人已達73名。其后,陳夢家和島邦男也分別對貞人作了系統的統計與研究,陳夢家認定有120名,島邦男認定有I10人。對貞人作最細致深人研究的當屬饒宗頤,饒氏于1959年出版《殷代貞卜人物通考》,對甲骨文中貞人資料作了詳盡梳理,共得貞人142位。盡管各家統計數字有異,但整個殷商時代貞人在一百人以上已成共識。如此眾多的貞人從事占卜預測工作,學術界稱之為“貞人集團”。甲骨卜辭中有五位貞人同版占卜例(11546),有四位貞人同版占卜例(667正、3297正),也有三位貞人同版占卜例(15515正、11274正),還有兩位貞人同條卜辭例(3755.3756.3610),這說明殷商確實存在過這樣的“貞卜集團”。因此貞人來源身份及其政治地位問題確有研究的必要。

殷商王朝是以子姓為核心的許多部族的聯合體,貞人則是諸部族勢力在王朝中的代表之一。貞人具有溝通神與人的特殊察賦和能力,是神權的體現者。貞人集團中已經與商融合的部族的貞人是少數,多數貞人仍屬于那些尚未與商融合卻又臣屬于殷的部族。在卜辭中有不少貞人名同時又是地名、部族名。}5}以“亙”為例頗能說明間題:例1、己亥卜,爭貞:令弗其獲執亙。(6952)例玄、亙人十。(9289)例3.癸卯卜,亙貞:我受年。(9951)例4、壬辰卜,貞:亙無禍。(10184)

查看全文

農村信息傳播缺失原因及策略思考

摘要:當前,城市成了媒介關注的焦點和傳播的主要市場;而對于占全國人口比例56%的農村,媒介無論是在覆蓋率和傳播內容上,其成了“弱勢”群體。本文試圖從農村經濟發展,媒體在利益驅動下的不作為,以及廣大農民對自身被“放逐”身份的不自覺幾方面來尋求問題的解決途徑。

關鍵詞:農村信息缺失成因對策

當前,中國的國民經濟有著突出的二元結構特點,城市和農村發展不平衡。從傳播的角度來研究,中國媒介市場的這種“二元”結構更典型。由于城市經濟發達,市民收入高,文化傳播機構也主要分布在城市,所以,城市理所當然地就成了媒介關注的焦點和傳播的主要市場;而對于占全國人口比例56%的農村,媒介無論是在覆蓋率和傳播內容上,其成了“弱勢”群體。

我們在思考農村經濟發展滯后、教育水平不高、媒體入戶率低等諸因素的同時,也應當檢視“二元”媒介市場結構下媒體在利益因素下的不作為,還有廣大農民受眾對自身“被放逐”身份的不自覺。本文試圖對這些問題加以研究,以尋求解決的路徑。

一、農村信息傳播現狀

以2000-2005年《當代傳播》《新聞界》《新聞大學》以及《新聞記者》這四家新聞學術于物為參照,它們關于傳媒三農報道的研究內容、深度以及力度等方面,一定程度可以反觀新聞傳播學界對農村信息傳播問題的關注。

查看全文

剖析食品安全信息傳播規律

【摘要】食品安全與人民群眾的利益乃至生命關系密切,涉及社會安定、國家形象和國際關系。文章認為,食品安全信息報道是媒體社會監測功能的重要內容,并探討了食品安全信息傳播的基本規律。

【關鍵詞】食品安全;新聞信息;傳播功能和技巧

2008年的世界糧荒引起了不少國家經濟政策和舉措的變化,韓國的牛肉風波導致政治風波。在國內,“大頭娃娃”劣質奶粉事件過后,三鹿奶粉造成的“結石寶寶”又一次揪人心肺……

近年來,國內外因食品安全引發的事件對消費者生活、心理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因此一次又一次成為輿論的熱點和焦點,甚至成為涉及國家制度、國際關系的重要問題。任何政府和媒體,不能不面對這個問題,新聞與傳播的理論研究也無法回避這個課題。

一、食品安全情況信息傳播的特點

食品安全信息的流通一般具有下列特點:

查看全文

探索商代信息傳播和占卜權的關聯

摘要:商代貞人與殷商諸王針對占卜權的爭奪,其實是貞人代表的神權與商代諸王代表的王權斗爭的集中表現。神權與王權的斗爭在政治上表現為占卜權的爭奪。隨著神權與王權勢力的此消彼長,貞人集團與商代諸王所擁有的占卜權也隨之逐漸被削弱或得到強化,商王最終完全取得了占卜權。

關鍵詞:商代;商王;貞人;占卜權

商代是一個以神為本的神權統治時代。神權在商人的國家政治與社會生活中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商人對神權的頂禮膜拜主要通過輪番祭祀與甲骨占卜的方式來實現。商代周祭制度的形成與實行,表明商人對祭祀的高度重視,其目的就是加強商王與諸神的感情交流與信息溝通,祈望諸神為商王朝賜授福佑和提供保護。而商王及其王室、貴族日復一日地進行占卜活動,其目的就是上窺神意,下傳神諭,力圖在諸神的名義下治國理政,保持殷商王朝政權的合法性與權威性。在商人的觀念中,商人諸神不僅是萬事萬物之源,而且是萬千信息之源,是各類事件與信息的制造者與傳播者。商代占卜集團通過占卜活動,領悟諸神的意志愿望、拜受諸神神諭神命,預測商王朝未來發展結果,其實是一種信息傳播活動。

一、商代占卜權分析

在殷商時代,事奉鬼神是商王室的首要任務,而甲骨占卜是溝通鬼神與商王關系的重要手段。從甲骨卜辭看,商王朝每天的大事小情都要向上帝祖先鬼神請示匯報,根據上帝祖先的意志來決定事情可否實行,對上帝祖先鬼神唯命是聽而且惟命是從。甲骨占卜的真正目的其實就是通過占卜拜受與宣示上帝祖先鬼神神諭神命以實施神權政治。占卜權主要指參與甲骨占卜活動人員所擁有的問辭權、命辭權、商王占辭質疑權、占辭權、一事多卜決定權、習卜選卜選擇權等幾種。

一般認為,商代占卜制度較為系統完備,形成了龐大的占卜集團。從甲骨卜辭“卜”、“貞”、“占”三字相次使用與敘辭、命辭、占辭依次排列反映出商代占卜是井然有序、環環相扣的系統工程,這種連續性極強的占卜活動反映出一個程序規范,又頗具理性色彩的內在邏輯進程。商代占卜集團由卜人、貞人、占人(多為商王)三類主要人員組成,卜人司“卜”,貞人司“貞”,占人司“占”,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相互制約,共同完成占卜活動與信息傳播活動。

查看全文

從眾行為與信息傳播透析

摘要:目前,很多的理論和實證研究發現,從眾現象是導致金融市場劇烈波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認識從眾行為的演變發展過程,分析產生從眾現象的原因,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是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從眾現象非常復雜,從信息傳播的角度分析從眾行為。

關鍵詞:從眾行為;信息;投資者

20世紀80年代以來,對于曾被傳統的?金融學認為是非理性的、不科學的從眾行為(HerdBehavior)的研究受到越來越大的重視。特別最近十年來,隨著人們對于金融市場本質不斷深入的認識,加上頻頻爆發的金融危機,使得金融市場中市場參與者的互聯互動特征(從眾效應)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從眾行為的研究成為一個極富挑戰性的現實意義的方向。金融市場的從眾行為是一種非理性的行為,對于投資者的效用和整個市場的穩定都產生消極的影響。無論對于個體還是對整個市場而言,非理性從眾行為的存在都是不利的。為了控制這種非理性的行為,有必要研究從眾行為形成的原因。只有對于從眾行為的成因有了深刻的認識和了解之后,才可能對癥下藥,找到相應的控制方法。

從眾是指市場參與者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與大多數參與者的行為趨于一致的現象。從眾行為發生時,大部分股民不顧及自己的私人信息,而盲目追隨他人,這會導致市場信息傳遞鏈的中斷。如果被模仿的行為指向市場效率優化的方向,從眾行為會強化這一指向,從而出現有效率的格局,但由于股民的不理性將破壞這種有效率的局面:不知道如何把握度,導致股票價格的變化超過預期合理水平,即過度反應。比方說,某只個股的價格有上漲的預期,市場上存在對這只股票的“買”行為的從眾,當價格已經上漲到合理水平時,由于從眾的盲目性,仍會有很多的買方,最終出現價格超出合理水平的現象,產生正泡沫。然而,如果被模仿者的行為是指向市場效率下降的方向,從眾行為只會加重效率的下降。

目前已有一些對于中國金融市場中從眾行為的實證檢驗。宋軍、吳沖鋒[1]對1998年9月至2000年9月期間中國的基金進行研究,發現中國基金存在從眾現象。施東暉[2]對1999年第一季度至2000年第三季度中國基金進行分組研究,發現中國基金從整體上存在明顯的從眾現象,投資理念趨同,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股價的波動。

一、從眾行為的演變發展過程

查看全文

分析信息傳播片社會控制的可行性措施

摘要:信息傳播具有強大的社會控制功能,它不僅為社會控制提供相關信息,而且為社會控制順利實施提供保障。但信息傳播障礙會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有時甚至造成社會泥亂等失控現象。文章分析了如何發揮信息傳播片社會控制的有利作用的可行措施。

關健詞:信息傳播社會控制大眾傳媒

從傳播學的角度看,信息是物質載體和精神內容的統一,是符號和意義的統一。傳播學通常把信息傳播分為人內傳播(個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體內部進行信息處理的活動,也稱自我傳播)、人際傳播(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傳播活動)、群體傳播(自然發生的一般非組織性群體所從事的信息傳播,包括群體外傳播和群體內傳播)、組織傳播(組織所從事的信息傳播,包括組織外傳播和組織內傳播)和大眾傳播(指專業化的媒介組織運用先進的傳播技術和產業化手段,以社會上一般大眾為對象而進行的大規模的信息生產和傳播活動)。在現實生活中,這5種類別的傳播總是同時存在和相互交織在一起。社會控制是指社會組織體系通過社會規范指導和約束社會成員的價值觀念和社會行為,調節和制約各種社會關系的過程。信息傳播的高度發展,把整個世界變成地球村。信息傳播不僅拓展了人們了解社會的空間,也拓展了國家社會控制的深度和廣度。

一、信息傳播對社會控制的影響

1.1信息傳播是社會的血液循環和神經系統

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勘中把人與人相互之間的聯系稱為交往,并把交往放到與生產同等的范疇來看待,認為交往是實現生產和分工的保障。馬克思、恩格斯把生產分為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因而交往就分為物質交往和精神交往,認為當物質生產達到一定程度,精神生產和精神交往的發展狀況如何將成為制約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馬克思所說的精神交往正是人類信息傳播,他的論述最終被高度發達的信息產業所證實。信息已經成為繼物質、能源之后制約社會發展的又一個主要因素和資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