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制度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3 12:18:3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信息制度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企業信息報備制度
第一條根據《直銷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直銷企業應建立完備的信息報備和披露制度,并接受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管檢查和社會公眾的監督。
第三條商務部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工商總局)直銷行業管理網站向社會公布下列內容:
(一)有關法律、法規及規章;
(二)直銷產品范圍公告;
(三)直銷企業名單及其直銷產品名錄;
信息公開審查制度
第一條為確保公開信息的真實、準確、嚴密性,防止泄密和失密現象發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要求,結合我局實際,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在公開政府信息前,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對擬公開的政務信息進行審查。
第三條局各股室對擬公開的政務信息的準確性、必要性負責。局政務信息公開辦公室對擬公開的政務信息的保密性及合法性分別進行審查。擬公開特別重大的、敏感的政務信息,需報局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審批。
第四條不得公開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但是,經權利人同意公開或者本行政機關認為不公開可能對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響的涉及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可以予以公開。
第五條認為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涉及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公開后可能損害第三方合法權益的,應當書面征求第三方的意見;第三方不同意公開的,不得公開。但是,不公開可能對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響的,應當予以公開,并將決定公開的政府信息內容和理由書面通知第三方。
第六條對政府信息不能確定是否可以公開時,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報上級主管部門或者同級保密工作部門確定。
政府信息公開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獲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進依法行政,充分發揮政府信息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經濟社會活動的服務作用,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制作或者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信息。
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
國務院辦公廳是全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全國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辦公廳(室)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本行政區域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檔案信息調研宣傳制度
為加大檔案工作宣傳力度,促進檔案事業科學發展,展示檔案隊伍良好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一、堅持全員搞宣傳、調研、信息制。檔案工作的宣傳、調研、信息反饋是全局每位干部職工的重要職責之一,各股室確定1人為所在股室兼職信息宣傳聯絡員,經常與辦公室聯系,提供有關信息線索和材料。全局干部職工都應重視信息工作,尤其是對重要信息應認真收集、整理,及時上報。各股室、中心平均每月報送信息不少于1篇,全年被采用信息不少于4篇;辦公室平均每月報送信息不少于2篇,全年被采用信息不少于12篇,其中國家級報刊、網絡采用不少于4篇,省級采用不少于8篇。市信息報送按要求落實。
二、注重質量、報送及時。各股室、中心人員加強業務學習,拓寬宣傳渠道,靈活宣傳手法,著力提高稿件質量和媒體采用率。搜集篩選素材要客觀真實,上報材料及時迅速。
三、認真審核。局內各股室對上報上級檔案宣傳媒體、政府門戶網站或向外的動態性、一般性信息,由股室負責人把關后,到辦公室統一登記上報,重要信息還須經分管領導審定報局長同意后再登記上報,防止錯報、漏報,杜絕報送虛假信息。
四、局領導及各股室負責人應經常深入基層和服務對象調查研究,做到對職責范圍內的工作情況熟悉,心中有數。各股室每年完成1—2個調研課題。
五、加強對本單位檔案信息網站的管理更新。辦公室負責“工作動態”的更新,業務股負責對“政策法規、業務規范”的更新,館務股負責對“征集利用、民生檔案”的更新。
農業局信息制度
為提高我局信息的質量,防止失密和泄密現象發生,特制定達縣農業局信息審核制度。
一、在達縣人民政府外網的信息必須符合國家法律和法規,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1、違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
2、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破壞國家統一;
3、損害國家的榮譽和利益;
4、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
政府信息保密審查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證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獲取政府信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安徽省政府信息保密審查暫行辦法的通知》(皖政辦〔2008〕11號)以及其他相關法規和國家政策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行政機關對擬公開政府信息的保密審查。
第三條行政機關在公開政府信息前,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國家政策有關規定對擬公開的政府信息進行保密審查。
政府信息保密審查按照部門管理、統一的要求,堅持“誰公開、誰負責”的原則,實行逐級把關、一把手總負責制。
第四條依法公開政府信息的行政機關,應根據工作需要成立政府信息保密審查機構或指定機構、人員負責政府信息保密審查工作。
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制度
隨著我市社會經濟全面快速發展,氣象災害影響的敏感度也日益增強,加強氣象災害應急管理,開展突發性災害天氣預警工作是防災減災、減少人民生命財產損失的重要措施。為了在突發性氣象災害發生前或發生過程中,能在第一時間告知社會公眾,立即采取積極有效的針對性措施防災減災,氣象部門將通過電視、廣播、短信、網站等媒體突發性氣象災害預警信息,以避免或減少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F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和中國氣象局《氣象預報與刊播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特制訂本暫行規定。
一、突發性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定義
突發性氣象災害是指突發性強,生成發展移動快,破壞性大的短時暴雨、大風、龍卷風、冰雹、強降雪等所造成的災害。突發性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指上述災害性天氣可能發生時的氣象警示信息。
二、信息管理、、播發單位及其職責
(一)信息管理部門。**市氣象局負責本市突發性氣象災害天氣預警信息和播發的管理工作,制訂信息標準和確定信息播發媒體,市級新聞宣傳、通信等相關管理部門協助做好播發管理工作。
(二)信息單位。**市氣象臺負責各類突發性氣象災害信息的。建立突發性天氣預警系統,規范預警的內容、標準和流程,如發現突發性災害天氣即將發生或發展時,立即啟動預警系統,并預警信息并迅速傳遞給播發單位。根據天氣變化,實時更新突發性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或者解除信息。
衛生疫情監測信息報告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工作,提供及時、科學的防治決策信息,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以下簡稱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以下簡稱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傳染病防治法、應急條例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中規定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工作。
第三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堅持依法管理,分級負責,快速準確,安全高效的原則。
第四條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對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實施監督管理。
干部監督信息制度
為了切實加強干部監督工作,進一步明確干部監督職能部門的職責,充分應用執紀執法等部門工作成果,及時、準確、全面地了解領導干部有關問題信息,進一步提高干部監督工作質量,結合實際,建立本制度。
一、干部監督信息交流的對象
市委管理的各縣區、市直部門、市屬企事業單位副縣處級以上干部和協管單位副縣處級以上干部(以下統稱領導干部)。
二、干部監督信息交流的內容
1、紀檢(監察)機關就擬提拔干部的廉政情況;對領導干部的立案通知書、有關問題的審查結論和處分決定;經初核初查確有問題但構不成立案條件的領導干部情況;在查辦案件等工作中發現的領導干部違反《干部任用條例》的問題;在接待群眾來信來訪及其它工作中,收到反映領導干部在思想、工作、生活作風以及在組織人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對其進行核查或談話誡勉的情況。
2、政法委(市綜治辦)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一票否決”或“黃牌警告”的縣區、市直部門和企事單位的有關情況,以及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履行職責的有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