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體系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4 13:52:1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學科體系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新聞學學科體系分析
為什么要做如上建構呢?它的道理在哪里?下面擬從四個方面逐一論述。
一、概念體系
一門成熟的學科,一定要先有一組概念,這一點非常重要。概念是什么?如前所述,概念是定義,概念是設定,概念是一種約定,概念是共同討論問題的前提和依據。
我一直認為,數學與哲學是同宗同源。新聞學學科的概念和理念,完全可以從數學與哲學中借鑒一些東西。類比我們的新聞學學科,新聞學的諸多定義是什么?它有沒有“公設”,有沒有“公理”,如果有,它們又是什么呢?
每個學科的概念,都有其不同的形態和范疇。我認為,新聞學的概念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元”概念和“衍生”概念。
(一)關于“元”概念
新聞學學科體系研究論文
長期以來,業界、學界和一些其他學科的專家學者,大都認為“新聞無學”。以至于近年來,新聞教育在全國似乎出現從未有過的繁榮,新聞類的教學點已達到661個(據2005年底數字統計),似乎什么人都可以辦新聞教育,什么人都可以教新聞,什么人都可以學新聞,什么人都可以做新聞。那么,新聞到底有沒有“學”,“學”在哪里?
那么,如何建構當下我國新聞學的學科體系呢?我以為,必須建立一個比較科學的學科體系模型,特別要在理論新聞學方面做好基礎性的工作,因為理論體系是一個學科體系里面最重要的支撐內容。作為一個完整的學科,我以為至少應具備以下幾個主要內容:其一是概念體系,其二是方法體系,其三是價值體系,其四是效果評價體系。如果用一個表格來表示新聞學科的理論新聞學學體系,擬作出如下圖形:
為什么要做如上建構呢?它的道理在哪里?下面擬從四個方面逐一論述。
一、概念體系
一門成熟的學科,一定要先有一組概念,這一點非常重要。概念是什么?如前所述,概念是定義,概念是設定,概念是一種約定,概念是共同討論問題的前提和依據。
我一直認為,數學與哲學是同宗同源。新聞學學科的概念和理念,完全可以從數學與哲學中借鑒一些東西。類比我們的新聞學學科,新聞學的諸多定義是什么?它有沒有“公設”,有沒有“公理”,如果有,它們又是什么呢?
學科概念體系研究論文
當前,我們在秘書學的建設和教學中,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如何確立供本學科運用的一系列基本概念、一般概念和專門用語(術語),及其相互關聯的系統化的整體,即概念體系。本文就這個問題作些初步探討。
一、研究秘書學概念體系的迫切性
概念體系不僅是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建立某種理論體系的起點。
秘書學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近幾年來呈現出令人鼓舞的局面。但是,從總體來看,我認為秘書學的建設,目前尚處在它?quot;學前階段",即前科學時期。
目前,在秘書學概念體系的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概念體系的研究對象和范圍不確定。2.基本概念的研究沒有擺脫直觀感性經驗的趨向。3.某些概念的抽象不是采取邏輯的方法,沒有揭示其內涵和外延,以至出現恩格斯早已指出的"生命就是生命"的惡性循環的錯誤。4.借用日常概念和經驗概念較多,而且缺乏必要的揚棄。
由于秘書學一系列基本概念尚未進入科學體系,就給秘書學的教學帶來許多困難和不便。因此,我的第一個結論是:加強對秘書學概念體系的研究勢在必行!
物流學科體系構建論文
摘要:本文首先從物流學學科發展、物流教育和物流實踐等不同角度,論述了明確物流學學科體系的必要性,進而用兩種方法對物流學學科體系的構建進行了設計,并對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和物流經濟三個子學科分別進行了闡述,最后提出了物流學學科建設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物流學學科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經濟
1引言
物流學是一門綜合學科,物流產業是一個新興聚合型產業,它的理論與實踐必然在中國形成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被稱為"第三利潤源"的現代物流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正在世界范圍內蓬勃興起。競爭的國際化、需求的多樣化、市場的一體化使現代物流的發展進入了一個高級階段。許多專家指出,現代經濟的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物流的水平。物流實踐的發展,需要對物流學理論更深入、更規范的研究,需要更多的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型物流人才,這就迫切需要建立和不斷完善物流學學科體系,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要求、適應我國物流發展的要求、適應物流學理論研究和物流人才培養的要求。本文提出關于對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兩種設計方法,望引起各界同仁們的爭鳴和共同探討。
2.構建物流學學科體系的必要性
從二十世紀初,美國人提出物流這一概念開始,就有許多爭論,并逐步深化與發展,到目前為止,各國對物流的定義也不完全一致,但大同小異。物流業已成為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一個重要產業,已是既成的事實,物流業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已無可質疑。物流作為一門科學,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各國研究的成果越來越引起人們的興趣。但是,物流尚未作為一個學科屹立于眾多成熟的學科之林,這個學科就是“物流學”。直至目前,物流學還是一個沒有進行充分研究的新學科,建立和不斷完善這樣一個學科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能?這個學科下面又應該包含哪些子學科、其學科體系究竟如何?這是長期致力于物流實踐、物流理論研究、物流教育和培訓的專家們共同關心的問題。
醫院管理會計學科體系研究
摘要:隨著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醫療事業也需要進行必要的改革迎合社會需求,這也要求醫院的服務和發展要具備一套完善的管理體制,醫院的管理會計學,綜合當前醫院管理會計學和中國先進的醫療改革經驗進行完善,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當前一種全新的邊緣學科。醫院在實際工作中采取恰當的醫院改革方式,是我國醫院組織實行科學管理的重點工作。醫院在進行會計體系建立的過程中應該適當站在管理的角度上進行研究,通過此種方式建立更為完善的學科體系。隨著當前我國醫院管理會計學科的實際發展,醫院管理會計學也逐漸建立起具備中國特色的醫院管理會計學。針對這種情況,下文中筆者就將對這一問題展開研究,希望對這項工作的開展提供更為積極的影響和意義。
關鍵詞:醫院;管理會計體系;構建
管理會計是當前我國會計行業中十分關注的學科之一,特別是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無論是在社會發展還是在經濟建設上都得到了十分全面的發展,這也使得醫院的管理體系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為了對當前我國醫院資源進行科學和合理的配置,進一步提升我國醫療保健行業的工作效率,不論是在衛生經濟還是在醫療行為中,醫院的都應該建立起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和制度。中國的醫療事業在外部環境上正在經歷著巨大的轉變,這種轉變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原本的壟斷情況,大大增加了醫院的經營壓力,因此醫院不僅要對醫療技術水平進行提升,還應該實現對自身市場觀念的加強,在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理念的同時,實現對自身發展水平的全面提升。下文中筆者就將對當前醫院管理會計學科體系展開研究,進一步探索構建方案,希望對醫療事業的發展提供有效幫助。
一、當前醫院管理會計現狀
在當前的實際發展該過程中,我國醫院的內部管理始終都受到了計劃經濟的影響,這種情況使得當前醫院的管理理念相對比較落后,在實際工作中也無法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從筆者對當前醫院服務和實際發展上來說,各個醫院在發展中并不能樹立起正確的市場競爭意識和觀念。甚至一些醫院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過程中仍然保留著傳統的報賬型工作方式,財務工作人員也不能以一個獨立管理者的身份參與到醫院的實際發展和管理工作中。大部分財務工作人員還保留著傳統的記賬和算賬形式上,在工作中沒有對財務工作進行必要的研究與分析,這些問題都直接造成了我國應用管理水平受到了明顯的影響。
二、醫院管理會計的特點
醫院管理會計學科體系探討
摘要:隨著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醫療事業也需要進行必要的改革迎合社會需求,這也要求醫院的服務和發展要具備一套完善的管理體制,醫院的管理會計學,綜合當前醫院管理會計學和中國先進的醫療改革經驗進行完善,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當前一種全新的邊緣學科。醫院在實際工作中采取恰當的醫院改革方式,是我國醫院組織實行科學管理的重點工作。醫院在進行會計體系建立的過程中應該適當站在管理的角度上進行研究,通過此種方式建立更為完善的學科體系。隨著當前我國醫院管理會計學科的實際發展,醫院管理會計學也逐漸建立起具備中國特色的醫院管理會計學。針對這種情況,下文中筆者就將對這一問題展開研究,希望對這項工作的開展提供更為積極的影響和意義。
關鍵詞:醫院;管理會計體系;構建管理
會計是當前我國會計行業中十分關注的學科之一,特別是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無論是在社會發展還是在經濟建設上都得到了十分全面的發展,這也使得醫院的管理體系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為了對當前我國醫院資源進行科學和合理的配置,進一步提升我國醫療保健行業的工作效率,不論是在衛生經濟還是在醫療行為中,醫院的都應該建立起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和制度。中國的醫療事業在外部環境上正在經歷著巨大的轉變,這種轉變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原本的壟斷情況,大大增加了醫院的經營壓力,因此醫院不僅要對醫療技術水平進行提升,還應該實現對自身市場觀念的加強,在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理念的同時,實現對自身發展水平的全面提升。下文中筆者就將對當前醫院管理會計學科體系展開研究,進一步探索構建方案,希望對醫療事業的發展提供有效幫助。
一、當前醫院管理會計現狀
在當前的實際發展該過程中,我國醫院的內部管理始終都受到了計劃經濟的影響,這種情況使得當前醫院的管理理念相對比較落后,在實際工作中也無法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從筆者對當前醫院服務和實際發展上來說,各個醫院在發展中并不能樹立起正確的市場競爭意識和觀念。甚至一些醫院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過程中仍然保留著傳統的報賬型工作方式,財務工作人員也不能以一個獨立管理者的身份參與到醫院的實際發展和管理工作中。大部分財務工作人員還保留著傳統的記賬和算賬形式上,在工作中沒有對財務工作進行必要的研究與分析,這些問題都直接造成了我國應用管理水平受到了明顯的影響。
二、醫院管理會計的特點
新聞與傳播學科新體系構建
摘要:目前我國新聞學與傳播學的學科門類和一級學科、二級學科設置,已大大落后于數字化傳播和信息化社會的發展??蓪⑵涮嵘秊閷W科門類,下設三個一級學科,包含理論新聞與傳播學、應用新聞與傳播學,以及現在被歸為管理學,但屬于大傳播范疇的信息與情報、圖書館與文獻檔案。二級學科中,新聞與傳播也不宜完全分離,在數字化、移動傳播時代更要進一步交叉融合,還當增加傳播的比重,將傳播倫理與法規、數字化新媒介傳播等納入二級學科。傳播學與新聞學的研究范圍、內容、方法都有差異,然而兩者又有很大程度的交叉與互動。關于新聞媒介、公共關系、新聞傳播的受眾和效果,關于新聞事業、傳媒產業的經營管理和社會控制等等,都需要新聞學與傳播學的綜合研究。北美的學科群名稱中傳播在前,新聞在后,但在學科群、學科和專業名稱中都有新聞學。在中國,新聞傳播特別重要,但其他傳播的理論、實踐和社會影響已大大擴展,在學科設置中也需有所體現。日本學界把研究范圍和重心發展到社會信息,也值得我們借鑒。
關鍵詞:新聞;傳播;信息;學科;馬克思主義
傳播數字化、社會信息化的迅速發展,已使新聞與傳播學科體系明顯落伍,學科設置中存在的不合理設置也給教學和研究帶來了迷茫。需重新設置新聞與傳播學的學科門類、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形成新體系,適應理論與實踐、教學與研究的新需要。
一、問題的提出
現已進入信息時代,新媒體時代,媒介社會化、社會媒介化時代,新聞學在中國又有特殊的重要性,近年來數字化傳播又繼續突飛猛進、影響大增,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聞與傳播學科。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是2009年6月的,同年8月,新浪網推出微博服務,標志著社交媒介在我國也開始規模化興起,新聞與傳播業界和學界的格局由此大大改變,許多大學的有關院系把教學和研究重心也轉向了數字化新媒介。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傳播的發展,已把新聞傳播與其它傳播,大眾媒介與人際傳播、群體傳播媒介都融合在了一起。圖書館、情報與文獻領域也屬于大傳播范疇,現在也廣泛采用數字化、新媒體傳播。而我們現在的學科分類中,新聞學、傳播學與信息情報、圖書文獻學等在一級學科就完全分開了,新聞學和傳播學在二級學科也是完全分開的。且傳播學只是二級學科,傳播理論、傳播倫理與法規、傳媒經濟與管理、數字化新媒介傳播等只能歸為三級學科,公共關系學還被擠到社會學去作為二級學科了[1]。此外,我們是按學科門類授予學位的,在我國現行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中,新聞與傳播學沒有獨立的門類,只能被歸在文學類,被授予文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2]。然而新聞的最基本特質和要求是真實,文學則基本是虛構的,要求富于聯想和想象;新聞作品要淺顯樸實,文學則要妙筆生花;新聞學本質上屬于社會科學,文學則屬于人文學科。人文學科是研究人的文化生命(研究人的自然生命和自然環境屬于自然科學),探討人的文化生命存在和活動,如語言、詩歌、藝術等,形成語言學、文學、藝術學等學科。社會科學是研究人的社會環境和人與社會的關系,如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學、教育學、民族學、宗教學等學科。前者總結和指導的實踐較多地采用形象思維,也較多地受感性的影響,而后者總結和指導的實踐則較多地采用抽象思維,較多地受理性的控制。新聞傳播(包括接收)是人的生命存在和活動的一部分,新聞學應富有人文情懷,因而新聞學當有很強的人文科學色彩,然而新聞傳播不是主觀思維的表達,而是客觀信息的流通,雖然也要通過人,但要盡可能避免人為地偏離客觀性。新聞學重點探索新聞傳播的要求和方法、新聞活動與社會環境的互動、新聞傳播事業和傳媒產業的發展,這些都關乎人的社會環境和人與社會的聯系,并較多地依賴于抽象思維??傊杼嵘侣勁c傳播學科在教學和科研中的學科級別,充實和調整學科內容與結構,同時解決其學科門類歸屬問題。2017年8月,筆者在同仁微信群中發起討論本學科體系建設的問題,引起眾多反響,本文加上新的研究與思考,再次拋磚引玉。
二、基本構架
獨家原創:經濟學科體系研究論文
[摘要]:內容提要:本文在分析**經濟學科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對明確**經濟學科的研究對象,歸納**經濟學科的基本理論,完善**經濟學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拓展**經濟學的應用領域,構建新的**經濟學科體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關鍵字]:經常管理學
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經濟實體,其經濟行為與經濟利益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追求利益最大化成為企業的最終目標。同時、市場經濟更是一種法治經濟。依法納稅是企業(納稅人)的應盡義務。稅收的無償性決定了稅款的支付是企業資金的凈流出。為了減輕稅負,企業自然就會想方設法少繳稅、免繳稅或延緩繳稅。正是在這種直接經濟利益的驅動下,稅收籌劃應運而生。
在市場機制相對較完善的西方國家,稅收籌劃是一種普遍的經濟現象。不僅投資者和納稅人在決定投資、經營前,對各種方案進行比較選擇,以尋求獲取稅后利潤最大化的最佳納稅方案,而且正當合理的稅收籌劃也得到政府的認可甚至鼓勵。在我國,稅收籌劃尚處于起步階段,還沒有受到廣大納稅人和投資者的重視。稅收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企業生產經營每個環節的實現都伴隨著稅收的影子。企業經營管理者進行經營決策時,如果無視稅收的存在,則可能要為此付出更大的代價。企業的納稅行為涉及企業和國家兩個主體,如伺使企業的納稅行為在遵守稅法的前提下,使企業和政府雙方都受益,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促進國家法治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稅收籌劃的涵義和特點
一般而言,企業要想減少稅收負擔有三種方式:逃稅,避稅和節稅。
政治學與科學學科體系分析論文
摘要:政治學既是一門歷史悠久的社會科學基礎學科,又是一門以研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的應用性學科,對一個國家乃至整個人類政治文明的發展有重大價值。因此,政治學在社會科學學科體系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位置,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實際上,在歐美各國,政治學已發展成一門理論成熟、體系完整的獨立學科。
就現代中國而言,本世紀前40年曾開展過以引進和介紹西方政治理論為中心的研究工作,但彼時的政治學畢竟未能擺脫西方政治學的窠臼,嚴格來說,學科性質的中國政治學并未形成。而新中國建立后的相當一段時間,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政治學更一度被取消,政治學的教學和研究也隨之而中斷。直到20年前政治學在改革開放這一大的時代前景下才得以重建并得到迅速發展,其研究成果燦然可睹。本文擬對這20年中政治學的發展成就及不足作一簡要總結,著重對其未來發展提出若干建設性意見,以推動中國政治學和中國政治的跨世紀發展。
一、中國政治學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特別是1979年小平同志明確提出“政治學要補課”以來,短短的20年中,中國政治學就經歷了恢復和發展這兩個歷史階段,其間雖多有曲折甚至反復,但成就十分顯著:
首先,開展了政治學理論的研究,初步建立了中國政治學的學科體系。中國政治學在恢復之初,很大程度上是以傳統的馬克思主義政治教育學科體系特別是科學社會主義學科體系為起點,甚至為基本框架的,這使得80年代前、中期出版的一些“政治學原理”教材與科學社會主義的原理沒有多少區別,缺乏鮮明的學科特色。為改變這一狀況,政治學界付出了艱苦的努力,80年代后期一些政治學者開始以政治學的理論邏輯和范疇體系思考政治學問題,出現了一批以《權力政治學》(李景鵬,1993)、《政治學基礎》(王浦劬等,1995)、《政治學原理》(汪錫奎等,1997)等為代表的政治學力作。中國政治學開始形成相當獨立、自成體系的范疇體系。政治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社會科學的學科地位已經無可動搖地確立下來,社會科學界已經普遍認同政治學具有自己獨特的范疇、理論和方法,具有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作用和價值。
其次,大量引進國外特別是西方政治學理論與方法。西方政治學發展的歷史和社會基礎決定了西方政治學在世界政治學發展中處于領先地位,對處于初建階段的中國政治學而言,西方政治學中無疑包含許多值得借鑒之處。有鑒于此,中國政治學界80年代以來翻譯了大量西方政治學名著名篇,并對西方特別是現代西方政治學理論、方法如政治結構功能主義、政治系統理論、政治團體理論、政治精英理論、政治溝通理論和政治文化、政治發展等理論與方法以及政治自由主義、保守主義、多元主義、社群主義、法團主義等政治思潮作了初步的整理、分析與研究。這些工作為初創時期的中國政治學學科建設提供了重要的學術營養和推動力量,也為其進一步繁榮發展奠定了必要基礎。
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兩種設計方法
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兩種設計方法摘要:本文首先從物流學學科發展、物流教育和物流實踐等不同角度,論述了明確物流學學科體系的必要性,進而用兩種方法對物流學學科體系的構建進行了設計,并對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和物流經濟三個子學科分別進行了闡述,最后提出了物流學學科建設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物流學學科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經濟
1引言
物流學是一門綜合學科,物流產業是一個新興聚合型產業,它的理論與實踐必然在中國形成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被稱為"第三利潤源"的現代物流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正在世界范圍內蓬勃興起。競爭的國際化、需求的多樣化、市場的一體化使現代物流的發展進入了一個高級階段。許多專家指出,現代經濟的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物流的水平。物流實踐的發展,需要對物流學理論更深入、更規范的研究,需要更多的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型物流人才,這就迫切需要建立和不斷完善物流學學科體系,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要求、適應我國物流發展的要求、適應物流學理論研究和物流人才培養的要求。本文提出關于對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兩種設計方法,望引起各界同仁們的爭鳴和共同探討。
2.構建物流學學科體系的必要性
從二十世紀初,美國人提出物流這一概念開始,就有許多爭論,并逐步深化與發展,到目前為止,各國對物流的定義也不完全一致,但大同小異。物流業已成為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一個重要產業,已是既成的事實,物流業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已無可質疑。物流作為一門科學,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各國研究的成果越來越引起人們的興趣。但是,物流尚未作為一個學科屹立于眾多成熟的學科之林,這個學科就是“物流學”。直至目前,物流學還是一個沒有進行充分研究的新學科,建立和不斷完善這樣一個學科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能?這個學科下面又應該包含哪些子學科、其學科體系究竟如何?這是長期致力于物流實踐、物流理論研究、物流教育和培訓的專家們共同關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