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風格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5 05:08:5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學習風格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英語教學學習風格論文
摘要:學生的學習風格有可能與教師的教學風格出現嚴重錯位而帶來不良后果。學生會因此產生厭倦情緒,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不理想,對學科失去信心甚至于放棄。有效的教學應面對所有的學生,而不是具體某種學習風格的學生,以與學生學習風格格格不入的教學方法去教學,很難使學生有效地學習.
關鍵詞:學習風格教學策略英語教學
學生們以不同的方式學習----或注重聽覺反應或偏好視覺印象,或思考或實踐,或邏輯推理或直接思考,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各有不同----或講授,或演示討論,或偏重規則,或側重實例,或強調記憶,或注重理解,學生在課堂上獲取知識的多少一方面取決于自身的能力和課前準備,另一方面則取決于所運用的學習方法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協調。
學生的學習風格有可能與教師的教學風格出現嚴重錯位而帶來不良后果。學生會因此產生厭倦情緒,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不理想,對學科失去信心甚至于放棄。
1.學習風格的定義
Keefe將學習風格定義為:獨特的認知,情感,及心里行為,是學習者在如何觀察、交流及對學習環境的反應中的一個比較穩定的因素,在反映學習者行為內在原因中一直起作用。Reid將學習風格定義為學習者所采用的吸收、處理和儲存新的信息,掌握新的技能的方式,這種技能是自然的和習慣的,不會因為教學方法或學習內容的不同而發生變化。
成人護理專業學習風格研究
學習風格是當今世界教育學界關注和探討的重要課題[1]。Kolb經驗學習理論及學習風格模型是應用較為廣泛學習風格理論之一。Kolb對學習周期進行了獨特分析,認為學習周期由4個相互聯系環節組成,即具體經驗(ConcreteExperience,CE)、抽象概括(AbstractConceptualization,AC)、省思觀察(ReflectiveObservation,RO)和主動實踐(ActiveExperimentation,AE)。其中,具體經驗階段強調體驗在學習中的作用,學習者開闊思路,適應變化,從“感受”中學習;省思觀察階段學習特點為重視細心觀察,多視角多維度地看待問題、理解學習內容;抽象概括階段則注重思考、客觀邏輯地分析問題,學習者運用已有知識開動腦筋、積極思考;主動實踐階段強調從做中學,學習者勇于探索,并采取具體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具體經驗和抽象概括屬于接收新信息維度,省思觀察和主動實踐屬于處理信息維度;2個維度因素交叉匹配形成4個象限,每個象限是一種學習風格,在2個維度上偏向于具體經驗和省思觀察的為發散型,偏向省思觀察和抽象概括的為吸收型,偏向抽象概括和主動實踐的為聚合型,偏向主動實踐和具體經驗的為調節型[2-4]。研究和教學實踐均表明,尊重學習風格并以此指導學習,可提升學生學習成效[5]。本文以本校成人護理??茖W生為例,應用Kolb學習風格量表了解學生學習風格分布情況,以期為開展以學生為中心教學和因材施教教學理念提供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研究對象為昆明醫科大學成人護理專業2015級專科學生,男女不限。共發放110份調查問卷,于生理學課程結束后作答并當場回收?;厥沼行柧?4份,回收率85.45%(94/110)。1.2研究方法。采用Kolb學習風格量表進行調查。該量表包含12個題目,每1個題目包含4種描述,分別對應具體經驗CE、抽象概括AC、省思觀察RO和主動實踐AE4種學習方式。被試回答時首先對各題項4種描述按其與自己學習情況符合程度排序,計算各學習方式序號總分。然后以CE減AC反映信息獲取維度具體或抽象偏好程度,以RO減AE反映信息處理維度反思或實踐偏好程度。最后在Kolb學習風格模型坐標中找到對應點,得出被試者學習過程偏好,并判斷學習風格類型是發散型、吸收型、聚合型還是調節型。該量表4個基本環節(CE、AC、RO和AE)各自的Cronbachα系數分別為0.82、0.73、0.83和0.78[2,6-8]。1.3統計學分析。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1.5軟件進行處理分析,統計處理使用χ2檢驗,P<0.05認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學生Kolb學習風格類型分布。94名成人護理專科學生Kolb學習風格類型總體分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7.61,P<0.001),其中聚合型為29名,占30.85%;吸收型為25名,占26.60%;調節型為18名,占19.15%;發散型為11名,占11.70%;混合型(位于坐標軸上的點)為11名,占11.70%。見(表1)。2.2不同Kolb學習風格學生學習過程得分情況。不同Kolb學習風格學生各象限得分不同。發散型學習風格CE、AC、RO、AE四象限得分分別是(27.00±4.65)分、(30.36±4.46)分、(38.18±5.33)分和(24.73±3.26)分;吸收型學習風格四象限得分分別是(27.04±6.21)分、(30.88±6.84)分、(33.00±6.48)分和(28.36±5.28)分;聚合型學習風格四象限得分分別是(25.59±5.99)分、(30.93±5.32)分、(31.00±3.43)分和(32.62±2.93)分;調節型學習風格四象限得分分別是(26.44±4.67)分、(30.44±5.40)分、(29.83±3.13)分和(36.72±3.63)分;混合型學習風格四象限得分分別是(28.36±6.09)分、(26.55±5.38)分、(25.73±2.49)分和(39.09±3.11)分。見(表2)。
3討論
感知學習風格在英語詞匯教學的作用
摘要:詞匯是語言的基本組成部分,詞匯教學是英語語言教學的重要內容和基礎。學習風格是學習者一種特有的習慣性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傾向,被譽為“現代教學的真正基礎”。本文通過系統闡釋學習風格的概念、特點、研究現狀,揭示了學習風格對英語詞匯教學的重要作用,并由此提出英語詞匯教學的策略,以期對廣大英語學習者和教師有一定的啟示。
關鍵詞:感知學習風格;英語詞匯教學;啟示
1引言
任何一種語言,詞匯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詞匯教學自然就在語言教學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也受到教師和學生的重視。盡管如此,詞匯教學的效果卻差強人意。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詞匯教學過程中沒有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1954年Herbert.Thelen首次提出“學習風格”這一概念,學習風格作為影響學生學習的一種個別化要素,受到教育者們的關注。學習風格對于個體在學習方式上的差異有重要影響,這為教師因材施教提供了理論依據。
2感知學習風格概述
國內外學者對學習風格的概念各有獨特的解釋,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Dunn、Keefe等人從學習風格的構成要素的角度定義學習風格;Raneourt、Kolb等人,從類型角度描述學習風格;我國的譚頂良先生把學習風格界定為“學習風格是學習者習慣性的帶有個體特點的學習方法,是學習策略和學習傾向的總和”(易紅,閆麗萍,2009)。Reid在20世紀80年代,對感知學習風格理論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發現學習者是通過不同的感官來獲取學習經驗的,每個人都有他自己偏愛的學習感知渠道或獨特的學習方式。Reid(1987)認為感知學習風格是介紹學習者個體學習差異的一個重要的理論,是學習者個體組織、理解并記憶最終獲取學習經驗的感知渠道。學習者要采用多渠道地多感官地接受各類信息,只有通過這樣的方法才能更有效地感知并且內化所學的知識。據此理論,Reid研究并設計出了一組感知學習風格偏愛調查表,在調查表中他將學習風格分為以下幾種類型:視覺型、觸覺型、小組型、聽覺型、動覺型和個人型。有關學習風格與教學的研究表明,學習風格和教學是否匹配,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鄧恩夫婦研究發現,“以學習風格理論為基礎進行的教學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譚頂良(1994)認為要使學生的學習效果達到最佳,適應學生的學習風格、發揮學生學習風格的長處,還要使學生靈活調整其學習風格,減少或避免學習風格的不足。因此,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要多樣化、靈活化。
英語教學學習風格和教學策略論文
摘要:學生的學習風格有可能與教師的教學風格出現嚴重錯位而帶來不良后果。學生會因此產生厭倦情緒,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不理想,對學科失去信心甚至于放棄。有效的教學應面對所有的學生,而不是具體某種學習風格的學生,以與學生學習風格格格不入的教學方法去教學,很難使學生有效地學習.
關鍵詞:學習風格教學策略英語教學
學生們以不同的方式學習----或注重聽覺反應或偏好視覺印象,或思考或實踐,或邏輯推理或直接思考,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各有不同----或講授,或演示討論,或偏重規則,或側重實例,或強調記憶,或注重理解,學生在課堂上獲取知識的多少一方面取決于自身的能力和課前準備,另一方面則取決于所運用的學習方法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協調。
學生的學習風格有可能與教師的教學風格出現嚴重錯位而帶來不良后果。學生會因此產生厭倦情緒,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不理想,對學科失去信心甚至于放棄。
1.學習風格的定義
Keefe將學習風格定義為:獨特的認知,情感,及心里行為,是學習者在如何觀察、交流及對學習環境的反應中的一個比較穩定的因素,在反映學習者行為內在原因中一直起作用。Reid將學習風格定義為學習者所采用的吸收、處理和儲存新的信息,掌握新的技能的方式,這種技能是自然的和習慣的,不會因為教學方法或學習內容的不同而發生變化。
英語教學學習風格和教學策略論文
摘要:學生的學習風格有可能與教師的教學風格出現嚴重錯位而帶來不良后果。學生會因此產生厭倦情緒,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不理想,對學科失去信心甚至于放棄。有效的教學應面對所有的學生,而不是具體某種學習風格的學生,以與學生學習風格格格不入的教學方法去教學,很難使學生有效地學習.
關鍵詞:學習風格教學策略英語教學
學生們以不同的方式學習----或注重聽覺反應或偏好視覺印象,或思考或實踐,或邏輯推理或直接思考,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各有不同----或講授,或演示討論,或偏重規則,或側重實例,或強調記憶,或注重理解,學生在課堂上獲取知識的多少一方面取決于自身的能力和課前準備,另一方面則取決于所運用的學習方法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協調。
學生的學習風格有可能與教師的教學風格出現嚴重錯位而帶來不良后果。學生會因此產生厭倦情緒,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不理想,對學科失去信心甚至于放棄。
1.學習風格的定義
Keefe將學習風格定義為:獨特的認知,情感,及心里行為,是學習者在如何觀察、交流及對學習環境的反應中的一個比較穩定的因素,在反映學習者行為內在原因中一直起作用。Reid將學習風格定義為學習者所采用的吸收、處理和儲存新的信息,掌握新的技能的方式,這種技能是自然的和習慣的,不會因為教學方法或學習內容的不同而發生變化。
中國風格鋼琴作品民族文化傳承探究
摘要:鋼琴這門樂器在中國歷經了百年發展,已經形成了中國特有風格的藝術文化類型。這種藝術風格是中國和西方文化融合的結晶,同時也具有對中國民族文化的傳承功能。為此,需要針對中國風格鋼琴作品中所蘊藏的民族文化進行分析,有利于在進行中國民族特色鋼琴作品訓練時,真正起到民族文化傳承的作用。
關鍵詞:中國風格;鋼琴作品;民族文化
傳承中國風格鋼琴作品的創作,有效促進了我國鋼琴音樂民族化的發展。中國音樂風格鋼琴作品,不僅強調的是演奏技巧,還包含了許多中華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特征。同時,還需要演奏者對我國地區音樂風格特色進行了解,并能夠掌握當前我國社會音樂的發展情況,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演繹出中國風格鋼琴作品的精髓。目前,中國風格鋼琴作品已經逐漸成為了一種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號,并在世界鋼琴舞臺上大放異彩,成為代表東方音樂的文化。本文對中國風格鋼琴作用的民族文化傳承功能進行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中國風格鋼琴作品蘊藏的民族文化
(一)中國儒家文化。中國儒家文化強調的是“天人合一”,其思想中所反映出的是道家思想中與大自然及宇宙相接近的藝術觀,是我國民族文化精的一種典型代表。這樣的民族文化,在傳統民族樂器中得到了體現。比如:在制作中國民族文化樂器時,主要是以自然本色材料為主。比如:蕭、笛、笙、箏、三弦、琵琶、二胡等等。這些樂器都是選材于大自然中的木、竹、石等。這也讓中國民族音樂具有了個性化與自由性的特征。這些元素在中國風格鋼琴作品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在這些作品中表現出了中國儒家文化“天人合一”表達對大自然的情況。比如我國著名鋼琴音樂家陳培勛先生所創作的《平極之湖秋月》這部作品,將大自然風景與簫聲、鼓聲形成了一種多層次的描繪景致。其作品帶給聽眾一種較為舒服的情感體驗。再比如,黎英海所創作的《夕陽簫鼓》等類型的鋼琴協奏作品,都是以一種濃墨重彩的方式,對大自然景色的描繪。還有許多具有中國風格的鋼琴作品體現的正是中國儒家文化中“情景相融,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內涵。(二)具有較強的意象性特點。這里所提及的意象性,顧名思義是立象以盡意的意義。其特點在音樂中,主要是反映出作者或演奏者自身的情感思維,通過音樂來對某個對象進行描繪,起到了兩者相融合的目的。在這類型風格的作品中,會產生一定“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或者“時空合一”的音樂體驗。這也是具有中國民族文化特色傳統音樂的思維表現方式之一。這種類型的音樂作品,并不會通過先驗理想和揭示事物本質為目的,而通過現實體驗過程或以一種體驗悟化的方式來表現其作品的藝術價值。在欣賞這類作品過程中,會在聽眾中產生相應的音樂語匯,并形成較為抽象的音樂符號,并以此來為聽眾提供遐想的空間。比如,陳銘志創作的《鋼琴小品八首》,主要是以現代十二音詞匯來進行創作,整個音樂作品采用了序列音樂縱橫法、序列分割及序列重疊法等創作文獻。這樣給其所創作的音樂形成了一種無規律性,聽眾在欣賞中則會產生一種與音樂織體錯綜的感覺。這種創作風格,與西方鋼琴作品中的具象特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通過中國民族文化的融入,讓其音樂具有了民族音型與旋律,形成了一種全新的無調性新結構的音樂形式。加上在其作品中采用了復調技法,并與民族特色的和聲語匯形成了融合,讓這部鋼琴作品更加具有了形象生動的特征,并能夠讓聽眾清晰地感受到各個聲部,增強了音樂織體的透明度。(三)具有線形思維特點。線形思維能夠讓音樂中表現思維的元素,形成一種連綿不斷且可以傳遞思維的作用。中國風格音樂主要是以橫向線條為主要方式的旋律思維,在其作品創作過程中強調整體線條的流暢并形成連貫。比如,知名的中國風格鋼琴曲《夕陽簫鼓》這部作品中,主要是借助與引用了同名古曲的旋律。在融入其主題旋律之后,讓這部中國風格鋼琴曲產生了古樸清新的風格。加上在創作過程中,融入了多元化的裝飾旋律技法,給人們呈現出了一種強烈的旋律線條,可以從其作品中感受到非常明顯的節奏感。這也是中國風格鋼琴作品中,具有抑揚頓挫曲調的經典之作。通過這種曲調的表現方式,能夠讓整個作品更具古曲性。聽眾在聆聽此類中國風格鋼琴曲時,則能夠深切地感受其作品中突出的線形旋律。
二、以中國風格鋼琴練習曲傳承民族文化
高校鋼琴教學模式探析
摘要:中國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但是在中國的歷史上,沒有鋼琴這個樂器的存在,因為鋼琴是西方國家傳入到中國來的,中國的經濟發展,帶動了中國科技文化的進步,使得鋼琴成為了中國方面的一個樂器。
關鍵詞:中國風格鋼琴作品;高校鋼琴教學;教學模式;研究
在中國的高校中開始進行鋼琴的教學,教學模式的改革使得鋼琴可以更好的陶冶學生們的情操,讓學生可以更好的進行鋼琴的學習,把中國風滲透到鋼琴的教學中去,可以讓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所以,本文就闡述了中國風格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的意義與作用,中國風格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的特點或者是原則,提升中國風格鋼琴在高校鋼琴教學的教學模式的途徑。中國是一個大的國家,更應該要吸取其他國家的優秀的傳統文化,讓中國的學生跟上時展的步伐,可以讓學生進行鋼琴學習,把中國風格帶入到鋼琴的教學中去,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讓學生可以在鋼琴中找到中國存在的價值,所以,本文闡述了中國風格鋼琴進入到鋼琴教學的一些方面,以便讓中國學生可以更好的學習鋼琴。
一、中國風格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的意義與作用
中國風格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與作用,可以讓學生更好的進行鋼琴的學習,所以,接下來就談談中國風格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的意義與作用。(一)中國風格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中進行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愛國的情懷對于高校的學生來說,他們進行學習的方式就是在課堂上,無論是對于理論知識,還是對于實踐課堂,都需要學習。中國風格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中進行應用,可以讓學生更好的了解中國的文化,使得學生可以培養自己的愛國情懷,更好的進行中國風格鋼琴的學習,讓鋼琴的學習可以成為中國學生獨特的學習風格。(二)中國風格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進行教學,有利于更好的提升學生對于鋼琴學習的興趣對于西方的音樂的學習來說,對于中國學生來說非常的困難,這是因為他們之間的差別非常的大,不容易讓學生進行理解和學習。所以,對于中國學生來說,讓他們進行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應用中國風格鋼琴作品就可以有利于提升學生對于鋼琴學習的興趣,讓他們激發自己學習的興趣,從而提升自己的學習興趣。
二、中國風格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的特點或者是原則
英語教學策略與學習方式思考
摘要:學生的學習風格有可能與教師的教學風格出現嚴重錯位而帶來不良后果。學生會因此產生厭倦情緒,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不理想,對學科失去信心甚至于放棄。有效的教學應面對所有的學生,而不是具體某種學習風格的學生,以與學生學習風格格格不入的教學方法去教學,很難使學生有效地學習.
關鍵詞:學習風格教學策略英語教學
學生們以不同的方式學習----或注重聽覺反應或偏好視覺印象,或思考或實踐,或邏輯推理或直接思考,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各有不同----或講授,或演示討論,或偏重規則,或側重實例,或強調記憶,或注重理解,學生在課堂上獲取知識的多少一方面取決于自身的能力和課前準備,另一方面則取決于所運用的學習方法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協調。
學生的學習風格有可能與教師的教學風格出現嚴重錯位而帶來不良后果。學生會因此產生厭倦情緒,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不理想,對學科失去信心甚至于放棄。
1.學習風格的定義
Keefe將學習風格定義為:獨特的認知,情感,及心里行為,是學習者在如何觀察、交流及對學習環境的反應中的一個比較穩定的因素,在反映學習者行為內在原因中一直起作用。Reid將學習風格定義為學習者所采用的吸收、處理和儲存新的信息,掌握新的技能的方式,這種技能是自然的和習慣的,不會因為教學方法或學習內容的不同而發生變化。
學生認知風格高中數學教學思考
認知風格實際上是對個體一種比較穩定的心理傾向的認定,這種在認知活動中形成的心理傾向實際上是個體對一定信息加工方式所表現出的一種偏愛,一般包含個體在知覺與學習中處理信息的方式與個體對認知作出反應而使用的各種策略這兩個方面的內容,認知風格在個體的學習活動中往往能起到很好的實踐指導意義.筆者結合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實際對學生認知風格在數學學習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索與思考.
一、提出問題
不同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往往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偏好而導致數學成績的優劣.事實上,除了學生的智力因素、努力程度、學習方法這些內容會影響其數學學習以外,學生認知風格上的差異也會對其數學學習造成極大的影響.
二、認知風格的各種類型
認知風格一般包含視覺型、聽覺型、動手型、操作型、群體型、獨立型這六種類型.筆者根據認知風格的各種類型進行了一定的調查與統計,根據學生在各種風格的“偏愛”“較少”“幾乎沒有”這三種不同程度上的表現進行了數據統計,具體情況如下表:由表中數據可知,很多學生對于聽覺型、動手型與操作型的認知風格還是比較偏愛的,然后是群體型與獨立型,對于視覺性認知風格較為偏愛的學生相對比較少.不僅如此,我們從表中數據還可觀察出大多學生的認知風格都是綜合型的.
三、案例分析
民族音樂風格視唱在音樂教育的運用
【摘要】高職階段的音樂教育,要求教師要能和教育改革發展相結合,以專業化人才培養為目標,采用創新的教育方式,提高教學質量。高職音樂教育采用的傳統教學方式,已經不利于學生學習專業素養提升,只有創新優化,才能真正為實現既定的教育目標打下堅實基礎?;诖耍疚木透呗氁魳方逃哪繕艘约敖逃械膯栴}進行闡述,詳細探究了高職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風格視唱的特點以及措施,希冀能借此研究為高職音樂教育工作的良好推進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高職音樂;民族音樂風格視唱;音樂教育;民族音樂;音樂審美
新的教育改革要求高職音樂教育工作的實際落實當中,要充分注重從多角度出發進行積極優化,從整體上提升音樂教育的質量水平。傳統的音樂教育模式已經和當前學生音樂知識學習的需求不相符,教師只有融入創新的教育觀念,才能真正有助于提升教育的質量水平,通過民族音樂風格視唱的科學運用下,創新音樂教育的觀念和形式,從而為實現音樂教育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一、高職音樂教育的目標以及教育中的問題
(一)高職音樂教育的目標。高職階段音樂教育工作中教師要明確教育的目標,以目標為主導開展音樂教育活動,才能真正有助于提升課堂教育的質量,從以下幾點教育目標層面加強重視。1.以提高學生音樂審美為目標。音樂教育活動的開展。教師要注重以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為目標,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參與音樂知識技能學習的主動積極性,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音樂審美能力[1]。視唱練耳課程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旋律節奏視唱,更要注重學生音樂風格特色的準確把握以及運用,對學生音樂審美能力進行積極培養。這樣有助于提升學生音樂素養,為學生可持續學習發展打下堅實基礎。2.以學生音樂思維培養為目標。高職階段音樂教育工作的開展當中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是比較重要的,注重以學生的音樂思維的培養為目標,尤其是結構性音樂思維的培養,這是提高學生音樂綜合素養的重要條件,只有從此得到強化,才能真正為學生音樂知識良好學習起到積極促進作用。教師明確了學生結構性音樂思維培養的目標后,應從多角度出發進行教學優化,創新教學方法,真正對學生良好的學習發展起到促進作用[2]。3.以拓展學生音樂的視野為目標音樂教育過程中,教師在教學目標的設定方面,要充分注重將拓展學生音樂視野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從整體上提升學生音樂知識學習的主動積極性,為學生豐富音樂知識,提高音樂素養水平積極促進。音樂課程教學中涉及到的內容廣泛,教材中的內容仍然比較有限,教師要充分豐富教學的內容,拓展學生音樂視野,讓學生能接觸更多的音樂知識,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二)高職音樂教育中的問題。從現階段高職音樂教育的現狀來看,存在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1.音樂教育模式單調。音樂教育工作中教師要對融入創新的方法方面加強重視,這是提高音樂課程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在實際教育工作的開展當中,結合新教育的要求,創新音樂教育的模式,才能有助于調動學生音樂知識學習的主動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3]。在實際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教育模式的應用方面比較單調,沒有融入創新的觀念,必然會影響音樂教育質量提升,不利于學生音樂知識學習興趣激發,如何這一教育工作方面進行優化,必然會影響最終的教育效果。2.缺乏民族音樂風格的融入。音樂教育中為提高教育的質量,融入傳統民族音樂風格顯得比較重要,視唱練耳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借鑒為主,應注意和我國音樂教育的理念以及內容相結合,將民族音樂的風格融入到教育活動中,豐富學生音樂知識學習的內容和方式,如此才能真正有助于提升學生音樂知識學習的主動積極性,為學生良好學習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但在實際的音樂教育中,教師對民族音樂風格的融入仍沒有加強重視,造成音樂教育質量低下,不利于學生專業知識學習效果良好呈現出來。3.學生缺乏民族音樂學習熱情音樂教育中,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學習熱情不高,缺乏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時展中,流行音樂成為學生喜歡的音樂類型,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學習興趣不高,缺乏對民族音樂的了解認識,這是影響音樂教育質量提升的重要因素[4]。
二、高職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風格視唱運用特點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