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棉辦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6 12:32:0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煙棉辦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煙棉辦轉正提管理方案
為切實解決辦公室廣大黨員干部在思想觀念、發展意識、工作作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按照縣委、縣政府要求,縣煙棉辦決定在基層黨支部和全體黨員干部中開展“轉方式、正風氣、提效能”主題活動,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開展“轉方式、正風氣、提效能”主題活動的重要意義
要全面理解“轉方式、正風氣、提效能”的深刻內涵。轉方式,就是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改進作風,努力轉變思維方式、領導方式、工作方式、發展方式。正風氣,就是全面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匡正黨風、政風、作風、民風、行風。提效能,就是要突出落實、突出實效,提高效率、效益、效能。轉方式是科學發展的根本途徑,正風氣是轉方式的前提和保證,提效能是轉方式、正風氣的成果體現。轉方式、正風氣、提效能是有機統一的整體。
開展“轉方式、正風氣、提效能”主題活動,是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四個重在”實踐要領和落實“四個著力”工作要求的政治任務;是實施生態立縣戰略、實現“十二五”良好開局的重要保證;是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提升縣域競爭力的迫切需要;是解決突出問題、滿足群眾愿望、提升干部隊伍整體素質的內在要求。煙棉辦各股室一定要從講政治的高度,以堅決的態度、有力的措施、扎實的工作,把這次主題活動抓出明顯成效。要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在轉方式、正風氣、提效能中的示范和帶動作用,不斷增強單位領導班子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為大力實施煙葉強縣戰略、加快生態文明和諧新方城建設提供堅強保證。
二、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轉方式、正風氣、提效能”為主題,以“學習動員、查擺問題、整改提高、鞏固成果”為主要形式,以著力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為重點,教育引導辦公室黨員干部不斷增強科學發展的創新力、服務發展的保障力和狠抓落實的執行力,努力實現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加快建設煙葉強縣步伐。
煙棉辦轉正提自查匯報
“轉方式、正風氣、提效能”主題教育活動開展以來,縣煙棉辦領導班子認真學習領會上級精神,采取“上級點、群眾提、自我查、互相幫”等辦法,深入查擺在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生活作風、領導作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不足,全面查找癥結、尋找病根,深刻剖析原因,初步制定整改措施,切實增強了班子和機關黨員干部解放思想、創新發展的自覺性、堅定性和針對性,查擺問題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整改提高階段明確了努力方向,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查擺出來的問題
1、機關內務建設滯后,制度執行不夠好,分工不夠明確,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水平還比較低;
2、機關全員的工作能力和素質還不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改革創新的意識不夠強,干大事創大業的激情不夠旺盛,工作能力和素質亟待提高;
3、面對煙葉產業發展的新形勢、新特點,缺乏行之有效的創新組織管理辦法。在發展理念、組織辦法、發展機制方面研究、探索、創新的還不夠,推進煙葉產業科學發展的水平還比較低;煙葉面積與規模年際間變化大,與縣委、縣政府的要求還有不小差距;制約煙葉產業發展的因素依然存在,打造全省煙葉強縣的目標任務還很艱巨。
4、人浮于事現象依然存在,主要是激勵獎懲機制不健全,干好與干壞一個樣,尤其在工作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上督查力度不夠。
農業研究機構分析論文
整理說明:胡先骕(1894-1968),字步曾,號懺庵,贛之新建人。中國現代植物學研究事業的奠基者,著名植物分類學家。胡先骕雖以科學名世,而于國學亦有頗深造詣,屬于較為鮮見的文理兼通的大家。其在從事研究之余,也留意收集其所從事之學科史料,所著《植物分類學簡編》(上海技術出版社,1958年)一書,即有“關于中國植物分類的研究工作”的歷史論述,分別介紹歐美植物學家和中國植物學家對中國植物分類的研究成績;在后人編輯出版的《胡先骕文存》(江西高教出版社,1996年)中,也有不少此類文字。今春搜討史料于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得胡先骕未完成《近世中國農業機構概況》手稿,該文原未署篇名,此系據文意所加。
該文作于1950年,其時作者任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研究所研究員。文分八個部分,主要介紹浙江、江西、華北等三所農業研究機構和中山、金陵、嶺南、南京、西北等五所大學之農學院,于各機構之創建始末、發展沿革、隸屬變更、研究成果等皆作簡明之記述。諸多情形,今多已失記,可視為中國現代農學史和各校校史之材料,因商之于中國科學院植物所和胡先骕之哲嗣,得允予以整理刊出。作者未寫完之處,在文中注明;其衍文以[]示之。錯誤之處,恐為難免,懇請讀者指正。
一、浙江省農業改進所
浙江省農業向稱發達,兼以交通便利,文化水準較高,故以科學改進農業之運動,亦較之他省發生為早,遠在前清光緒二十三年,杭州即有蠶學館之創設,至宣統三年勸業道即在杭郊筧橋設立農事試驗場,至一九一五年設立原蠶種制造所,一九一九年設立棉種試驗場,一九二四年設立昆蟲局與造林場,一九二七年設立蠶業試驗場,一九二八年設立水利局,一九二九年設立杭州繅絲場,一九三O年設立稻麥改良場,一九三二年設立化學肥料管理處,一九三六年設立園藝場、家畜保育所與土壤調查所,一九三七年設立茶葉改良場,一九三八年設立農業改進所,將各農業機關合而為一,改進機構,至一九四O年蠶業推廣部分復行劃出,成立蠶絲管理委員會,一九四二年又劃出農田水利部門于建設廳內成立水利處,一九四九年五月杭州解放后本所改組,除一面歸并與農業有關各機關外,內部力求簡化,只設立農藝、農藝化學、植物病蟲害、森林、畜牧獸醫、農業推廣等系,其后省府加強領導農業生產,擴大各種生產有關的專業機構,本所原有推廣、造林、治蟲防疫等工作,在實業廳成立專業部門負責進行,農業推廣系與森林系取消,西湖林場湘湖繁殖場劃歸實業廳直接指導,三界茶場劃歸中茶公司杭州分公司,牟山湖繁殖場劃歸余姚縣人民政府,另接辦黃巖園藝場及海寧豬種繁殖場歸并入硤石綿羊場,再度改組后本所現有農藝、農藝理化、植物病蟲害、及畜牧獸醫各系,下設稻麥場、蕭山棉場、黃龍洞農場、黃巖柑桔場、硤石種畜場。
農業改進所業務狀況
(一)稻麥浙省稻麥改進工[作]開始于一九三O年創設之稻麥改良場,歷年以來工作方針,始終一貫,一九三三年以后稻麥改進設備,日趨完善,一九三六年美國育種專家海斯博士來華考察,譽為國內最完備之育種機關。
農業機構概況研究管理論文
整理說明:胡先骕(1894-1968),字步曾,號懺庵,贛之新建人。中國現代植物學研究事業的奠基者,著名植物分類學家。胡先骕雖以科學名世,而于國學亦有頗深造詣,屬于較為鮮見的文理兼通的大家。其在從事研究之余,也留意收集其所從事之學科史料,所著《植物分類學簡編》(上海技術出版社,1958年)一書,即有“關于中國植物分類的研究工作”的歷史論述,分別介紹歐美植物學家和中國植物學家對中國植物分類的研究成績;在后人編輯出版的《胡先骕文存》(江西高教出版社,1996年)中,也有不少此類文字。今春搜討史料于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得胡先骕未完成《近世中國農業機構概況》手稿,該文原未署篇名,此系據文意所加。
該文作于1950年,其時作者任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研究所研究員。文分八個部分,主要介紹浙江、江西、華北等三所農業研究機構和中山、金陵、嶺南、南京、西北等五所大學之農學院,于各機構之創建始末、發展沿革、隸屬變更、研究成果等皆作簡明之記述。諸多情形,今多已失記,可視為中國現代農學史和各校校史之材料,因商之于中國科學院植物所和胡先骕之哲嗣,得允予以整理刊出。作者未寫完之處,在文中注明;其衍文以[]示之。錯誤之處,恐為難免,懇請讀者指正。
一、浙江省農業改進所
浙江省農業向稱發達,兼以交通便利,文化水準較高,故以科學改進農業之運動,亦較之他省發生為早,遠在前清光緒二十三年,杭州即有蠶學館之創設,至宣統三年勸業道即在杭郊筧橋設立農事試驗場,至一九一五年設立原蠶種制造所,一九一九年設立棉種試驗場,一九二四年設立昆蟲局與造林場,一九二七年設立蠶業試驗場,一九二八年設立水利局,一九二九年設立杭州繅絲場,一九三O年設立稻麥改良場,一九三二年設立化學肥料管理處,一九三六年設立園藝場、家畜保育所與土壤調查所,一九三七年設立茶葉改良場,一九三八年設立農業改進所,將各農業機關合而為一,改進機構,至一九四O年蠶業推廣部分復行劃出,成立蠶絲管理委員會,一九四二年又劃出農田水利部門于建設廳內成立水利處,一九四九年五月杭州解放后本所改組,除一面歸并與農業有關各機關外,內部力求簡化,只設立農藝、農藝化學、植物病蟲害、森林、畜牧獸醫、農業推廣等系,其后省府加強領導農業生產,擴大各種生產有關的專業機構,本所原有推廣、造林、治蟲防疫等工作,在實業廳成立專業部門負責進行,農業推廣系與森林系取消,西湖林場湘湖繁殖場劃歸實業廳直接指導,三界茶場劃歸中茶公司杭州分公司,牟山湖繁殖場劃歸余姚縣人民政府,另接辦黃巖園藝場及海寧豬種繁殖場歸并入硤石綿羊場,再度改組后本所現有農藝、農藝理化、植物病蟲害、及畜牧獸醫各系,下設稻麥場、蕭山棉場、黃龍洞農場、黃巖柑桔場、硤石種畜場。
農業改進所業務狀況
(一)稻麥浙省稻麥改進工[作]開始于一九三O年創設之稻麥改良場,歷年以來工作方針,始終一貫,一九三三年以后稻麥改進設備,日趨完善,一九三六年美國育種專家海斯博士來華考察,譽為國內最完備之育種機關。
整頓市場經濟秩序通知
各州、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直各委、辦、廳、局:
《20****年****省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要點》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年****省整頓和規范市場
經濟秩序工作要點
20****年,全省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突出重點、明確責任、標本兼治、著力治本”的原則,把整頓與培育、規范與引導有機結合起來,緊緊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與群眾利益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和影響全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點領域,圍繞省委、省政府的中心任務和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繼續深入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推動建立長效機制,促進市場經濟秩序繼續好轉,為****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創造良好的經濟運行環境。
一、進一步加強食品藥品整治,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安全
鐵路的興建經營與影響
一、鐵路的經營及對中原經濟的影響
(一)鐵路管理及經濟效益
今天,值得我們借鑒的是中國鐵路的管理方法,這個方法主要是國內旅客和貨物聯運。其具體辦法是:統一會計、編列統計和勤用車輛。當時“美國有某鐵路家常與人言,中國之車輛,其每年中被用之次數,較他國之車輛多數十倍。至編列統計之法,早為外國人所稱道。印度皇家鐵路公司,近日且有兩至交通部,索取統計樣本及編列法,以為印度鐵路局編列統計之模范。而中國駐倫敦羅總領事亦有函致外交部,索取此項統計,因英國人多有往該事署索取者,其饒有價值可知。至統一會計法,則始自民國四年,行之頗有成效,各路營業狀況,乃得會籍互較,而知其營拙之數,則又法至善者也”[5]。而國內客貨聯運的具體情況,可從下面材料中詳知。道清鐵路于民國10年3月1日起,與京漢、津浦、京奉、京綏、滬寧、滬杭甬6路開始旅客聯運,12年4月1日,正太路加入聯運,8月1日,隴海、膠濟兩路加入聯運,共計國內10路?!稗k理以來,旅客咸稱便利,聯運業務日趨發達……至聯運帳目,系由各路將聯運報單,造送鐵道部聯運處清算股,按月匯結,互撥現款?!保?]197除此而外,還有貨物聯運?!懊駠拍?,第八次國內聯運會議議決,辦理國內貨物聯運,并規定互通車輛辦法,加入者為京漢、京奉、京綏、津浦、滬寧、滬杭甬、道清等路,定于民國十年二月一日實行,民國十一年八月一日,正太路加入聯運;十四年八月,隴海路加入聯運,共計國內九路”,聯運貨物“辦理以來,商民稱便”[3]197??傊?,旅客及貨物聯運,打破了條塊分割,簡化了手續,加強了橫向聯系和協作,此法行之有效,于民方便。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中原鐵路的經濟效益總體上較好。京漢鐵路自通車之日起便盈利豐厚,與京奉鐵路相媲美,時稱中國兩條富路。1910年,京奉與京漢獲利最大,前者收入1100萬兩,后者收入960萬兩,除兩路經費之外,尚余利900萬兩①。8年后,京漢收入迅速膨脹,1918年高達2380多萬元,次年又高達2630多萬元,年增長率為11%[5]。汴洛鐵路在清朝末年平均月收入5萬元,但起伏不定,偶有虧損,如1910年就虧損了60萬兩。直到民國3年汴洛鐵路平均月收入上漲,可達七八萬元,才扭轉了虧損局面。到民國4年開-徐段、洛-觀段通車后,月收入大增,可高達12萬元,1917年4月,“竟達十六萬元有奇(其雜項進款,約有數萬尚未計算在內)”①。由于道清鐵路路短貨少,該路時有虧損。因此,英商福公司乃于1905年請求將道清作價,最后賣給了清政府,但該路實權仍在英國人手里。道清鐵路“自贖回國有以來,營業進款,年有增益,尤以民國十四年為最,計達二百二十余萬元,試與民國四年作十年比較,計增收百伍拾余萬”[3]217??傊?,民國成立后,尤其是第1次世界大戰發生前后,中國的鐵路事業有蒸蒸日上的趨勢,國有鐵路在民國8年的總收入比前1年增加了539萬多元,而與民國4年相比,在此5年中其營業進款則增加了44%,平均每年增長11%。當時有人推算,我國鐵路進款每隔10年將增加1倍??墒呛镁安婚L,歐戰結束后不久,中國內亂迭起,極大地破壞了中國鐵路事業的順利發展。
(二)軍閥混戰對鐵路的破壞及工人的罷工斗爭
袁世凱病死以后,北洋軍閥分裂日劇,混戰不息。為了打仗,他們肆意干涉路務,扣車截款,毀路拆橋,使交通事故屢屢發生。每當此時,中國鐵路事業便岌岌可危。北洋軍閥對中原鐵路的破壞,始于1917年。這年5月,河南督軍趙倜宣布河南獨立,他們“自宣告脫離中央后,即與京漢鐵路派隊梭巡防護……河洛磁各站站款,則由軍人要求扣留,不許寄京。奉樂至信陽各站進款,亦由軍隊函致張段長,令其匯解鄭州,以備軍需”。趙倜等“同時又有電通行豫境,令將所有站款,均存車站,以備軍隊借用”②。此后政局漸趨不穩,路局日益不定,給我國鐵路事業造成極大危害。下面我們就以京漢鐵路為例來說明之。軍閥吳佩孚盤踞中原之時,曾派人將京漢路“鄭州至漢口各站每日收入,掃數提用”③。在1926年的北伐戰爭中,吳軍連連敗北,他們在潰逃過程中將京漢路所能掌握的車頭、車輛盡行挾去,致使“京漢路廣水以南,無車可通”④?!熬h路鄭州以南各站,秩序混亂……由郾城南下車輛,均作為兵營,無法疏通……即鄭州以北交通,亦未見佳,可駛之車頭十余輛,空車亦只百余輛”⑤。而客車則為兵隊所占,“車內無坐位,乘客都以自己行李為坐位,兵士在車中,則皆有坐位,乘客以能在車中站立為幸福,因許多人購票后,袛可在車外攀援以行”⑥。各地軍閥只顧興兵作戰,根本無視鐵路的基本建設,“自軍興以來,京漢路往來各車,常發生越軌相撞等事,一般人士,皆以為行車鐘點參差不一所致,殊不知該路年久失修,材料業已朽壞,在勢不得不然也。茲據該路工程師法人某氏云,該路全線枕木,已腐爛十分之七,每逢火車行過,枕木軋軋有聲,故車中乘客,甚覺不似從前以平坦”。另外,“該路機車,原有三百余輛,歷年既久,現時合用者,不過六七十輛,其余免強使用,然馬力不足,常常誤事”⑦。正因如此,中原鐵路經常不能正常運行,鐵路收入大減,債臺高筑,到1924年底,中原鐵路無力償還的債務已達139214011.02元[1]249-250。中原鐵路在第1次世界大戰前后良好的發展趨勢,被封建軍閥白白斷送了。我們從中得到的經驗教訓是:政局的安定,乃是國民經濟發展、振興的最基本前提,穩定壓倒一切。北洋軍閥在帝國主義支持下,干戈不息,烽火連天,這不僅極大破壞了中原鐵路的正常發展,同時也嚴重破壞了中原鐵路工人的正常生活。當時“所謂工人保險,以及養老及恤金之制均未仿行,以故有因老或病而亡故者,其家屬僅得領三個月或半載恤金”[6]。而這點少得可憐的恤金,也可能隨時被軍閥和列強無故取消。例如在隴海鐵路,“向章工人有病故者,公司發給恤薪三月,以資葬埋,乃經伊(筆者注:若里總管)免去”,“向章因公受傷者,照常發給工資,以資調養,乃經伊取消”[7]。另據1926年統計,中原鐵路工廠的工人工資,最低者為每天1角8分,計每月工資5元4角。最高者為每天2元2角,而這部分乃是入廠20余年技術非常好的工人,人數很少[6]。除此以外,工人們在政治上也遭受虐待,他們稍有不滿即遭軍閥鎮壓、殺害,真是“循至莽莽神州,盡復為軍閥官僚游民出沒之場,而神圣勞工永沉地獄,不能自拔矣”①。面對如此處境,中原的鐵路工人便在中共領導下,先后發動了隴海罷工和京漢罷工,充分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的反帝反封建的斗爭精神。隴海鐵路大罷工爆發于1921年11月,在以洛陽為中心的千里鐵道線上,工人斗爭了近10天,最后以勝利而結束。罷工后,觀音堂、洛陽、鄭州、開封、商丘、徐州和連云港等地相繼建立了黨支部和共青團組織。京漢鐵路大罷工爆發于1923年2月,這是中國歷史上第1次工人運動的最高潮。2月1日,京漢鐵路總工會在鄭州召開成立大會,軍閥肆意破壞,工人忍無可忍。從2月4日起開始罷工,京漢鐵路全線癱瘓。2月7日,吳佩孚在帝國主義支持下,在漢口、鄭州、長辛店等地進行血腥鎮壓,工人斗爭失敗。此后不久,中原鐵路工人又在黨的領導下積極支援農民運動、“五卅”運動和北伐戰爭,為打倒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作出了貢獻。
(三)鐵路對中原地區商業、農業和工業的影響
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長征頌•好歌大家唱”激情廣場主持詞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駐煙廣大官兵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帶著豐收的憧憬,迎著十月的秋高氣爽。第20期好歌大家唱激情廣場又和大家見面了。
大家從我們的后背景上可以知道,本次激情廣場的主題是。
“長征頌!”
縣委辦秘書工作者先進事跡
青春在奉獻中閃光
——記××同志的先進事跡
×同志于年調入××縣委辦工作,先后任副科級秘書、縣委政研室副主任和主任,現任縣委辦副主任。幾年來,他立足本職,無私奉獻,把自己的青春融入了黨的事業,在各個崗位上都取得了驕人業績,贏得了組織和同事們的高度贊譽。他從事秘書工作的時間雖不很長,但卻處處留下了閃光的足跡。他多次被授予全縣秘書工作先進個人、全市辦公室系統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連續四年被評為國家優秀公務員。
“干一行,就要愛一行,就要干好一行”
×同志是一個對工作極端負責任的人。他常說:“一個人干一行,就要愛一行,就要干好一行?!闭菓{著強烈的敬業精神,才使他無論從事什么工作,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務,無論分管什么工作,都能做出卓有成效的貢獻。
年月,他由教育部門調入縣委政研室,負責調研工作。面隊這一全新崗位,他自我加壓,刻苦鉆研業務知識,虛心向同事們學習,迅速完成了角色轉換,當年就出色地完成了建整扶貧、兩系棉開發、轉變干部作風等多個課題的調研任務,撰寫的調研報告得到了領導的高度評價。
05年鎮工作總結
2005年度1~9月份工作總結
XX鎮黨委、政府
(2005年10月)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鎮堅持以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縣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實現“三三一一”工作目標,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抓住省委“突破菏澤”和XX縣“工業興縣、工業強縣”的機遇,大力實施開放帶動和工業興鎮戰略,深入開展工業建設年活動。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的,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不斷強化農村基層組織、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鎮農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穩步發展。
1~9月份,實現工商稅收210萬元,占年度任務的102%,比上年增加42.4%;完成固定資產投入1.2億元,占年度任務的84%,比上年增長62%;地方財政收入達到420萬元,比上年增長16%;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2260元,比上年增長40%;勞務輸出達到7800人,比上年增長42%;新增二三產業人員1639人,比上年增長33%;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
一、黨建工作扎實有效,農村基層組織、民主政治建設進一步加強。
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工作情況落實情況的匯報材料
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工作情況及“一號文件”貫徹落實情況匯報
去年以來,鄧州市大力宣傳貫徹兩個“中央一號”文件和××年“省委一號”、“市委一號”文件精神,狠抓了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工作。緊緊圍繞一個目標(建設經濟強市、文化名市、現代化中等城市),“三抓”帶動(抓優勢農戶、抓經濟能人、抓企業家)、“四輪”驅動(中小企業、城鎮建設、市場流通、特色農業),走好“三條路子”(工農互動,走農區工業化路子;城鄉互動,走城鎮化路子;經濟生態互動,走可持續發展路子),實現了縣域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痢聊?,全市完成生產總值億元,同比增長,其中農業總產值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元,同比增長,糧食面積萬畝,總產達萬噸,創歷史最高水平,跨入全省強,全國強縣市行列?,F就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工作和“中央、省、市一號”文件貫徹落實情況匯報如下
一、鄧州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工作
我市是一個農業大市,轄個鄉(鎮、辦),個行政村,總面積平方公里,耕地萬畝,人口萬人,其中農業人口萬人。農村勞動力資源萬,按現有土地承載能力計算,農村需要勞動力約萬人,除去現有萬外出打工人員,尚有近萬人亟待轉移。去年以來,鄧州市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作為發展勞務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按照“政府推動、學校主辦、部門監督、農民受益”的原則,突出培訓,狠抓輸出,打造品牌,從而使我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痢聊晡沂谐袚瓣柟夤こ獭表椖颗嘤柸蝿彰?,實際培訓農村勞動力名,轉移人,培訓轉移率達?!痢聊晡沂谐袚瓣柟夤こ獭奔寄芘嘤柸?,引導性培訓人,目前已召開會議,對培訓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已認定的家培訓機構正在填寫上報項目申請書,項目招投標工作將在近日舉行。預計月上旬可全面啟動今年的“陽光工程”工作。
(一)主要做法
⒈加強領導,健全機構。鄧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成立了“陽光工程”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農業局;市政府分管副市長親自抓。農業局一名副局長和專職工作人員負責辦公室的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