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氣湯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9 12:27:4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益氣湯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益氣通腑湯治療婦科腹腔鏡術后的方法

摘要目的:觀察自擬益氣通腑湯治療婦科腹腔鏡術后氣虛血瘀型胃腸功能障礙的臨床療效。方法:將符合婦科腹腔鏡術后胃腸功能障礙診斷標準且證屬氣虛血瘀型的8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予常規術后抗感染、支持治療,不予其他干預;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益氣通腑湯中藥湯劑口服,連續服用3d。比較2組患者術后6h、24h、48h、72h癥狀程度總積分(腹脹、腹痛、惡心嘔吐癥狀積分之和)和術后肛門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以及入組時與治療3d后血清胃泌素(GAS)、生長抑素(SST)水平變化情況,比較2組患者頭暈、惡心加重等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術后48h、72h治療組患者癥狀程度總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01)。治療組術后肛門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01)。治療后治療組血清GAS水平較本組入組時明顯升高(P<0.05),SST水平較本組入組時明顯降低(P<0.05),且改善明顯優于同期對照組(P<0.05);對照組治療3d后血清GAS、SST水平與本組入組時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期間2組患者頭暈、惡心加重等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1.00)。結論:在常規抗感染、支持治療基礎上加用益氣通腑湯可顯著改善氣虛血瘀型婦科腹腔鏡術后胃腸功能障礙患者臨床癥狀,增強胃腸動力,加快胃腸功能恢復,且安全性高,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益氣通腑湯;婦科;腹腔鏡術后;胃腸功能障礙;胃泌素;生長抑素

胃腸功能的恢復作為婦科腹腔鏡術后機體恢復的一個重要環節,直接影響患者手術滿意度、術后生活質量及出院時間。隨著腹腔鏡技術的成熟和廣泛應用,經腹腹腔鏡手術逐漸取代傳統開腹手術,成為婦科最主要的手術方式[1]。胃腸道是腹腔鏡手術中最敏感、最易受損的器官之一,術后胃腸功能的恢復受麻醉藥物、二氧化碳氣腹、手術器械牽拉刺激、手術應激反應等諸多因素影響[2-3],若出現術后胃腸功能障礙可見胃腸蠕動減弱或消失、惡心、嘔吐、腹脹腹痛、呃逆、無自主排氣排便等癥狀[2-4]。隨著術后麻醉藥物的代謝以及脫離上述影響因素,胃腸功能障礙癥狀會逐漸緩解,但部分患者恢復時間較長,影響術后生活質量。目前西醫臨床主要采用的干預措施是常規補液以維持電解質平衡,避免胃腸道負擔加重,但因術后胃腸功能障礙的癥狀具有多樣性且程度不一,難以針對性治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醫認為,術后胃腸功能失調多責之于氣血失和致腸腑不通,治當益氣通腑、逐瘀止痛。益氣通腑湯是南京中醫藥大學南通附屬醫院婦科用于治療腹腔鏡術后胃腸功能障礙的自擬經驗方,已經過長期臨床驗證有效,其組方思路來自《傷寒論》之小承氣湯。本研究觀察了在常規術后抗感染、支持治療基礎上加用益氣通腑湯對婦科腹腔鏡術后氣虛血瘀型胃腸功能障礙患者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癥狀和肛門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及血清胃泌素(GAS)、生長抑素(SST)水平的影響,并與常規術后抗感染、支持治療的對照組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在南京中醫藥大學南通附屬醫院婦科接受腹腔鏡手術后出現胃腸功能障礙且辨證屬氣虛血瘀證的患者8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40例。2組患者術中均采用靜吸復合麻醉方式,且年齡、手術時長、腹腔鏡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本研究經南京中醫藥大學南通附屬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批件號:通中院〔2021〕字004)。

查看全文

益氣湯治療產后管理論文

補中益氣湯源于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東垣所著《脾胃論》,功效補中益氣,升陽舉陷,主治脾胃氣虛及氣虛下陷諸癥,如發熱、自汗出、渴熱喜飲、少氣懶言、體倦肢軟、面色白、大便稀薄、臟器脫垂等。筆者在多年的乳腺病臨床診治中,將補中益氣湯用于治療產后缺乳,取得奇效,現總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產后缺乳患者共60例,均系1998~2005年門診產后婦女,年齡22~39歲,其中初產婦53例,經產婦7例。病程最短2天,最長3個月,其中產后1周內23例,產后第2~3周25例,產后1個月余9例,3個月左右3例。

1.2臨床表現

患者均為產后,乳汁量少,或擠壓后點滴而出,乳房脹痛或有或無,捫之柔軟或均勻脹硬,皮色多不變。

查看全文

溫宣益氣湯治療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病態竇房結綜合癥溫宣益氣湯

病態竇房結綜合癥,簡稱病竇綜合征,多由冠心病、高心病、風濕性心臟病及各種心肌疾病導致竇房結及其周圍組織病變,從而引起竇房傳導功能障礙,出現以竇性心動過緩、竇房阻滯、竇性停搏為主的心律失常,甚則出現暈厥和猝死。由于本病起病隱匿,進展緩慢,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確,故對本病的早期診斷及治療帶來一定的困難。其臨床主要脈癥,如嚴重之遲脈、心悸、胸悶,或遲——數脈交替出現等,似可歸屬于中醫學“遲脈證”或“寒厥”之范疇。臨床表現輕重不一,可呈間歇發作性。多以心率緩慢所致腦、心、腎等臟器供血不足尤其是腦血供不足癥狀為主。輕者乏力、頭昏、眼花、失眠、記憶力差、反應遲鈍或易激動等,易被誤診為神經官能癥,老年人還易被誤診為腦血管意外或衰老綜合征。嚴重者可引起短暫黑蒙、近乎暈厥、暈厥或阿斯綜合征發作。心電圖特征:①竇房傳導阻滯和(或)竇性靜止和(或)顯著竇性心動過緩;②逸搏、短陣或持續逸搏心律,逸搏奪獲二聯律,游走心律;③伴隨的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如頻發房性過早搏動。陣發或反復發作短陣心房顫動、心房撲動或房性心動過速,與緩慢的竇性心律形成所謂慢-快綜合征(bradycardia-tachycardiasyndrome)??焖傩穆墒СW詣油V购?,竇性心律常于長達2秒以上的間歇后出現;④房室交接處起搏和(或)傳導功能障礙,表現為延遲出現的房室交接處逸搏、過緩的房室交接處逸搏心律(逸搏周期>1.5s)或房室傳導阻滯,偶見合并束支傳導阻滯[1]。我科近4年來自擬溫宣益氣湯治療本病63例,療效顯著,現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63例中,男性25例,女性38例,年齡50歲至88歲不等,平均67歲,病史八個月至21年不等。中醫辨證為心脾氣虛者19例,心腎陽虛者44例。治療前均做心電圖及阿托品試驗,確診為病竇綜合征。

1.2治療方法

查看全文

補中益氣湯加味治療產后缺乳的臨床觀察

補中益氣湯源于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東垣所著《脾胃論》,功效補中益氣,升陽舉陷,主治脾胃氣虛及氣虛下陷諸癥,如發熱、自汗出、渴熱喜飲、少氣懶言、體倦肢軟、面色白、大便稀薄、臟器脫垂等。筆者在多年的乳腺病臨床診治中,將補中益氣湯用于治療產后缺乳,取得奇效,現總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產后缺乳患者共60例,均系1998~2005年門診產后婦女,年齡22~39歲,其中初產婦53例,經產婦7例。病程最短2天,最長3個月,其中產后1周內23例,產后第2~3周25例,產后1個月余9例,3個月左右3例。

1.2臨床表現

患者均為產后,乳汁量少,或擠壓后點滴而出,乳房脹痛或有或無,捫之柔軟或均勻脹硬,皮色多不變。

查看全文

李東垣婦科學術思想分析論文

1李東垣婦科學術思想

李東垣對婦人病的獨特見解和豐富經驗,載于《蘭室秘藏》一書。其在婦科學的重要成就,主要為建立了以脾虛氣陷、陰火乘土、濕熱下注為病機的婦科病證治模式。

1.1主要病機為氣虛有火脾胃氣虛則脾胃運化功能不足,影響臟腑氣血生化之源;脾胃氣虛,則運化失職,影響水谷精微不能充分傳輸至五臟六腑,致臟腑的生化代謝功能失調,而引起各種不同病因的婦科病證。

婦人月經病及分娩半產亡血,東垣認為多與脾胃虛及陰火有關。治療大抵以補氣升提或補血瀉火為主。如對于閉經的形成,東垣指出:二陽之病乃"婦人脾胃久虛,或形嬴,氣血俱衰,而致經水斷絕不行。或病中消,胃熱,善食漸瘦,津液不生。夫經者,血脈津液所化,津液既絕,為熱所爍,肌肉消瘦,時見渴燥,血??萁?,病名曰血枯經絕"[3]202;伏瘕乃小腸移熱于大腸所致,癥見"心包脈洪數躁作時見,大便秘澀,小便雖清不利,而經水閉絕不行"[3]202;胞脈閉乃"……因勞心,心火上行,月事不來"[3]203。簡而言之,經閉一因胃熱灼津,導致血海干枯;二因包絡之火蘊結于沖任而導致血少經涸;三因勞心,心火上行迫肺,心氣不得下通而胞脈閉??傊?,經閉多由火煉血枯而致。

婦人崩漏,其病理變化總的來說是氣虛有火,即《內經》所謂"陰虛陽搏謂之崩"[4]。而陰虛陽搏的病理變化,東垣解釋為內傷脾胃,氣虛不能攝血,而濕熱相火(即陰火)反盛,又迫血為崩為漏。東垣所治崩漏分為5種證型:(1)飲食勞倦,心氣不足;(2)腎水陰虛,相火妄行;(3)下焦久脫,寒濕大勝;(4)脾胃虛損,血脫氣陷;(5)命門火衰,陰躁陽脫。此5種證型所表現的癥狀都與脾虛陰火有關,只是輕重不同而已。

婦人帶下病,亦多與脾胃氣虛及陰火有關,臨床以濕熱下注的方式呈現帶下久治不愈。造成濕熱下注的主要病機,為脾胃氣虛,水濕運化無權,濕邪與陰火交結,下注于下焦肝腎所致。東垣所治帶下證,由于氣陷日久,陰火多寒化轉為寒證,故臨床所見帶下證多已演變成虛損、虛寒,或為滑脫之證。虛損帶下由崩中日久,脾陽下陷引起;虛寒帶下由三焦陽氣俱虛所致;帶下滑脫由脾之陽氣陷于下焦,導致子宮寒濕。崩漏和帶下病,總以脾胃虛損,中氣下陷,相火濕熱迫血(或帶下)妄行為主要病機。

查看全文

痿證治療研究論文

摘要:痿證是臨床常見疾病之一,早在《內經》中對其病因病機就有詳細論述,而獨取陽明被許多醫家推崇為治痿之重要原則,但片面地理解其含義并非《內經》治痿之宗旨,筆者認為治痿要掌握辨證論治,充分發揮“治痿獨取陽明”在治療痿證中的獨到之處,運用中藥、針灸予以施治。

關鍵詞:痿證;陽明;辨證論治

痿病,《內經》稱之“痿”,是泛指肢體筋脈弛緩,軟弱無力,日久痿廢,手不攝物,足不任地,甚則肌肉萎縮的一類疾病?!秲冉洝分袑︷舨〉牟∫虿C歸納起來有五種:肺熱熏灼、五臟氣熱、感受濕邪、脾胃氣虛和肝腎虧虛。對于痿病的治療古有“治痿者,獨取陽明”之說。養陰學派代表人朱丹溪認為:治痿只宜補養為主。而張景岳認為:治痿獨取陽明者,治在陽明之火邪。他們片面地解釋了原文之意,非《內經》治痿之宗旨[1]。首先“獨”字在此僅為一個語氣助詞,其義同“其”,作用在于強調,如果用現代詞語解釋,“獨取”有兩層含義:一是“需取”,二是“須取”。“陽明”乃統指倉廩之本,是營血谷氣化源之處[2]。故治痿重在陽明,而又要辨證論治,如清代葉桂論治痿證密切結合病證實際,“酌寒熱之淺深,審虛實之緩急,以施治療”,他治痿分型雖多,均不離陽明脈空這一總綱,精妙之處實竊《內經》治痿之要旨[3]。近代內外科名醫余聽鴻先生將痿證因肉之削與不削,肌膚潤與不潤分為干濕兩型,提出濕痿當以“利濕祛風行氣”,干痿當以“養血潤燥舒筋”之法,簡潔明快,又不失經義,指導意義深遠,當引起重視[4]。

筆者認為對“治痿獨取陽明”的理解應遵葉桂之解,可采用針灸或藥物治療,在藥物治療方面,主要是調理胃腸功能。調理胃腸之法,并非專用補益后天或清瀉陽明之火,而是辨證施治,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或補或瀉,或補瀉并用,視臨床而定?,F就筆者臨床收治病例予以討論。

1個案分析

例1,患者,男,43歲,工人。2004年6月初診?;颊哂?年前雙下肢時覺麻木,用手揉按后即有好轉,兩個月前雙下肢痿軟無力并逐漸加重,伴疲勞,乏力,大便溏稀,食納不香等癥。查體:形體消瘦,雙下肢肌肉無萎縮,感覺存在,膝反射正常。舌淡、苔白。證屬脾胃虛弱,宗筋弛緩。予以參苓白術散作湯劑煎服,每日1劑,連服10劑。配商丘、公孫、血海、陰陵泉、三陰交針灸并用。二診:食欲好轉,大便成形,精神較好,雙下肢較前稍有好轉,舌淡、苔薄白。改用補中益氣湯去升麻、陳皮,加補血活血之牛膝、川芎。連服半月后雙下肢基本恢復正常,其余諸癥好轉。按:本例平素脾胃虛弱,受納運化功能失常,清陽不升,氣血生化之源不足。脾主四肢肌肉,脾病而四肢不用,患者所兼各癥皆屬脾胃虛弱之癥。初診見便溏腹瀉,故投益氣健脾、滲濕止瀉之參苓白術散;脾虛濕盛,故配用足太陰脾經穴位平補平瀉。二診腹瀉已止,食欲正常,改用補中益氣湯加牛膝、川芎等補血活血藥,意在補氣健脾,氣血雙補。

查看全文

秋燥的療補

秋燥的臟器療法中醫認為,燥為秋季的主氣,燥邪干澀,易傷津液,損耗肺陰,故當生津潤燥,養陰益肺為治,現介紹幾則臟器藥膳食療方,供選用。1、川貝雪梨燉豬肺:川貝母10克,雪梨2個,豬肺250克,冰糖少許。將雪梨去皮、核,切片;豬肺洗凈,切塊,焯水,納入川貝、雪梨,同燉至豬肺爛熟后,調入冰糖服食。可養陰潤肺,止咳化痰。2、三汁沾豬肺:雪梨、蓮藕、蘿卜各500克,豬肺1具。將前三味去皮,洗凈,榨汁備用。豬肺洗凈,切塊,文火燉至爛熟后,取豬肺塊沾三汁服食??汕宸勿B陰,寧絡止血。3、蘿卜豬肺湯:蘿卜200克,豬肺250克,杏仁10克,調料適量。將蘿卜洗凈,去皮,切塊;豬肺洗凈,切塊,同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煮至豬肺爛熟后,加食鹽、味精等調味服食??裳a肺益氣養陰。4、銀合蓮肺湯:銀耳10克,蓮米15克,百合30克,豬肺500克,冰糖適量。將銀耳、蓮米發開,洗凈;豬肺洗凈,切塊,同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至豬肺爛熟后,冰糖調味服食??勺剃幰鏆?,潤肺生津。5、冬蟲夏草燕窩豬肺湯:蟲草5克,燕窩10克,豬肺250克,調料適量。燕窩發開洗凈;將豬肺洗凈,切塊,加清水適量煮沸后,去浮沫,納入蟲草、燕窩,煮至豬肺爛熟后,加食鹽、味精等調味服食??绅B陰潤肺,益氣生津。秋燥養陰粥為佳秋日天高氣。爽,氣候干燥,人們易出現燥傷肺陰的癥狀,表現為口鼻咽干,皮膚干燥,眼目干澀,口渴多飲,干咳少痰,痰黃粘稠,胸口隱痛,小便短黃,大便秘結等,當以養陰生津,潤肺補液為治,而秋燥養陰當以藥粥為佳,其既有米粥的養護作用,又有藥物的治療作用,現介紹幾則藥粥方,供選用。1、百合銀耳粥:百合30克,銀耳10克,大米50克,冰糖適量。凈銀耳發開洗凈,同大米、百合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文火煮至粥熟后,冰糖調服,每日1劑??绅B陰潤肺,健脾益氣。2、豬肺蓮米粥:豬肺150克,蓮米15克,大米50克,調料適量。將豬肺洗凈,切塊,焯水,加清水適量煮沸后,去浮沫,下二米,煮至粥熟后,調味服食,每日1劑。可益肺生津,養陰止咳。3、蟲草燕窩粥:冬蟲夏草3克,燕窩5克,大米50克,冰糖適量。將燕窩發開,洗凈;大米加清水適量煮沸后,下冬蟲夏草、燕窩,煮至粥熟后調入冰糖,再煮一二分鐘,即可服食,每日1劑??梢鏆怵B陰,潤肺生津,化痰止咳。4、沙參麥冬粥:沙參、麥冬各15克,大米50克,冰糖適量。將沙參、麥冬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為稀粥,冰糖調服,每日1劑。可益氣養陰,潤肺生津,化痰止咳。5、生地石斛粥:生地15克,石斛30克,大米50克,冰糖適量。將生地、石斛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為稀粥,待熟時冰糖調服,每日1劑??汕鍩釠鲅B陰生津,潤肺止咳。6、洋參牛乳粥:西洋參2克,牛乳150毫升,大米50克,冰糖適量。將洋參研為細末備用;先取大米加清水適量煮沸后,下洋參、牛乳,煮至粥熟,冰糖調味服食。可益氣養陰,生津止渴。秋燥咳嗽食療有方中醫認為,燥主秋令,燥邪為患,易傷津損肺,耗傷陰液,從而出現肺燥干咳,咽喉干癢諸癥,當以潤燥清肺為治,飲食療法有明顯的治療效果。1、川貝燉冰糖:川貝母10克,研為細末,放入鍋中,加冰糖及清水適量,燉沸即可,每日1劑??蓾櫡沃箍?,化痰散結。2、雪梨川貝飲:雪梨1個,洗凈,切碎;川貝母10克,研為細末,同放鍋中,放入冰糖,加清水適量煮沸,頻頻飲服,每日1劑??蓾櫡紊?,化痰止咳。3、銀耳燉冰糖:銀耳5克,發開洗凈,放入鍋中,加入冰糖及清水適量,燉至銀耳爛熟服食。每日1劑,可養陰潤肺,生津止咳。4、羅漢果瘦肉湯:羅漢果1個,洗凈切碎;陳皮10克,切絲;豬瘦肉100克,切絲。加水同燉至豬肉爛熟后,去羅漢果、陳皮,飲湯食肉,每日1劑??衫須饣?,潤肺止咳。5、雪梨黑豆湯:雪梨1個,洗凈切碎;黑豆30克,同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燉煮半小時以后,去渣取汁,頻頻飲服,每日1劑??勺剃帩櫡?,化痰止咳。6、蔗汁蜜糖飲:甘蔗適量,榨汁約100毫升,與蜂蜜適量拌勻,頻頻飲服,每日1劑??蓾櫾锘?,養陰止咳。7、百合豬肺湯:豬肺250克,洗凈切細。百合30克,同放鍋中,加清水適量,文火燉至豬肺爛熟后,調味服食,每日1劑。可潤肺燥,止咳嗽。

查看全文

心房顫動的中醫針灸治療方法論文

【摘要】中醫治療對緩解房顫的癥狀,控制心律和心率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房顫治療在西醫治療的同時,通過中醫辨證論治,聯合使用中藥、中成藥、針灸,既豐富了房顫治療的手段,同時又提高了療效。

【關鍵詞】心房顫動;辨證分型;中醫藥治療

房顫(AF)是最常見的心律紊亂,其患病率隨著人群年齡的增長而升高,且可導致心功能不全、缺血性腦卒中及周圍血管栓塞等并發癥。本文就房顫的辨證分型和中醫治療等方面做一綜述。

一、古代經典對房顫的認識

古人認為房顫的病機多以本虛為主,《傷寒論》177條謂“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以方測證,這里的“心動悸”當屬心之陰陽氣血俱虛,心失所養,鼓動無力所致。宋·嚴用和在《濟生方·驚悸》中謂:“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蓋心主于血,血乃心之主,心乃形之君,血富則心君自安矣?!泵鞔_指出怔忡因心血不足所致。唐·孫思邀在《千金方·心臟》謂:“…病苦悸恐不樂,心腹痛難以言,心如寒,恍惚,名曰心虛寒也”。又云:“陽氣外擊,陰氣內傷,傷則寒,寒則虛,虛則驚掣心悸,定心湯主之”。均指出心陽虛衰可致驚悸。此外,痰瘀內阻亦可導致房顫的發生,《丹溪心法·驚悸怔忡》提出驚悸病本為心虛,在驚為痰,在悸為飲,認為心悸與痰擾心神有關。王清任則明確指出血瘀可致心悸,《醫林改錯·血府逐瘀湯所治證目》謂“心跳、心悸,用歸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法百發百中?!本J為血行不暢,瘀血內阻,可形成心悸怔忡。

二、辨證分型

查看全文

醫學畢業論文:半夏在方劑配伍中的作用

【關鍵詞】半夏

半夏首載于《神農本草經》,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enlliaternate(thunb)breit]的塊莖,后人將其性味、功用、歸經總結為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1]的作用。然而在臨床實踐運用中,半夏通過巧妙配伍,可以發揮多種作用,茲就其在代表方劑中的配伍作用總結并闡述如下。

1降逆止嘔

半夏其性主降,《神農本草經》謂之“下氣”;《別錄》說其能止“嘔逆”,可知半夏具有降胃氣而止嘔吐之功,為臨床止嘔要藥。各種原因的嘔吐,皆可隨證配伍應用,尤常與生姜配伍善療寒飲(痰)之嘔吐。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藿香正氣散,主治外感風寒,內傷濕滯之惡心嘔吐;《金匱要略》小半夏湯,主治痰飲犯胃之惡心嘔吐;如《金匱要略》半夏干姜散,主治胃寒干嘔,吐涎沫;另如《傷寒論》干姜人參半夏丸,與干姜、人參等配伍可治中虛胃寒嘔吐。半夏與他藥合理配伍,可治各種原因之嘔吐:與黃連、橘皮、竹茹同用,可治痰熱犯胃,或胃熱嘔吐,如《溫熱經緯》黃連橘皮竹茹半夏湯;半夏與黃芩、黃連配伍,可治胃熱嘔吐,如《金匱要略》黃芩加半夏生姜湯;與梔子、黃連、蘆根配伍,可治濕熱霍亂之嘔吐,如《霍亂論》中的連樸飲;與竹茹、竹瀝、膽南星配伍,可治痰熱嘔吐;與人參、大棗等配伍,可治胃虛嘔吐,如《金匱要略》大半夏湯;與大黃、枳實、厚樸配伍,可治陽明腑實之嘔吐,如《傷寒論》大柴胡湯;與茯苓、橘皮、旋覆花等配伍,可治妊娠惡阻之嘔吐,如《備急千金要方》半夏茯苓湯;而治余熱未清,氣津兩傷,胃氣上逆之“氣逆欲嘔”,又可與竹葉、石膏、麥冬等相伍,清熱生津,和胃止嘔,如《傷寒論》竹葉石膏湯。

2化痰止咳

半夏味辛性溫而燥,善化痰消飲,適用于寒痰、濕痰犯肺所致的咳喘諸證。正如《醫學啟源》所載:“半夏治寒痰及形寒飲冷傷肺而咳”。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治療濕痰咳嗽的二陳湯,方中以半夏與陳皮相伍,佐以茯苓、甘草,共奏燥濕化痰,理氣止咳之功?!秱摗分兄委煴砗镲嬛悼人缘男∏帻垳胂呐c干姜、細辛、五味子合用,以溫肺蠲飲,化痰止咳平喘。然而配伍恰當,半夏可用于治療多種痰證咳嗽,配膽南星、黃芩、瓜蔞仁可治熱痰咳嗽,如《醫方考》中的清氣化痰丸;配茯苓、枳實、天南星等治痰飲留積不散,胸膈痞塞,脅肋脹痛,喘急咳嗽,如《嚴氏濟生方》導痰湯。

查看全文

中醫藥治療糖尿病研究論文

【關鍵詞】糖尿病腎病中醫藥療法氣陰兩虛肝虛不足

糖尿病腎病(DN)是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變,是糖尿病嚴重并發癥之一。在糖尿病中的發病率達47.66%[1],是引起慢性腎功能衰竭和死亡的常見原因,占糖尿病患者死亡率的60%[2]。筆者就中醫藥對DN研究進行歸納,報道如下。

1病因病機

耿嘉等[3]明確地將DN的病因病機概括為“奇恒柔弱,內熱熏蒸,傷津耗氣,血稠液濃,蓄濁失精”,并強調氣陰兩虛是DM及DN的基本病機,瘀濁阻滯貫穿DN始終,是導致DN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南征[4]認為,DN的發生是疾病遷延,氣陰兩傷,陰損及陽,漸致血脈瘀阻,邪毒內生,損傷腎絡而成,毒損腎絡為病機核心。陳翠蘭等[5]認為DN是在氣陰兩虛,陰虛燥熱的基礎上發展而來。陳以平等[6]認為虛、瘀、濕、濁是DN之基本病機,四者中虛是導致DN的始動因素,瘀是構成DN的病理基礎,而濕、濁是加重DN不可忽視的方面。呂仁和等[7]認為DN是消渴病久治不愈,傷陰耗氣,痰熱郁瘀互結,阻于絡脈,形成微形瘕,由瘕聚漸成積的過程。瘕的形成與發展是DN的成因和病變發展的關鍵。樸春麗等[8]認為,毒損腎絡是主要病機,邪阻腎絡,深滯于浮絡、孫絡是其病情纏綿久治不愈的根本原因。

2臨床研究

2.1辨證論治楊永銘[9]將DN分為燥熱陰虛、氣陰兩虛、脾腎氣(陽)虛、陽虛濕濁瘀阻4型與DN的改變的各期相對應,共觀察248例,早期以氣陰兩虛為主,臨床期以陰陽兩虛為主,終末期以陽衰濕濁瘀阻為主,各期中醫辨證均有側重,治療結果顯示西醫分期、中醫辨證相結合的診治模式是可取的。張耿良[10]把DN分為氣陰兩虛;脾腎陽虛;心腎陽虛;陰陽兩虛;濁毒內阻5型。分別治以益氣養陰活血;溫腎健脾,利水活血;益氣養心,瀉肺利水;調補陰陽,益氣固腎;清熱解毒,降濁和胃。蓋靈芝[11]辨證分為:氣陰兩虛,肝腎不足型,治當益氣養陰,予參芪地黃湯合生脈飲加減;脾腎兩虛,瘀血阻絡型,治當健脾補腎,活血通絡,予四君子湯合六味地黃湯加減;陽虛血瘀,水氣凌心型,治當溫陽利水,化濁祛瘀,逐毒降逆,予大黃附子湯加減。葉任高教授[12]提出4型:肝腎陰虛型,方用六味地黃湯加減;氣陰兩虛型,方用生脈散加味;陰陽兩虛型,方用金匱腎氣湯加減;陽虛水泛型,方用真武湯加味。時振聲教授[13]將本病分為4型:氣陰兩虛型,方選參芪地黃湯,偏氣虛用五子衍宗丸加減,偏陰虛用大補元煎加減;脾腎氣虛型,方用水陸二仙丹合芡實合劑加減,亦可用補中益氣湯加減;陰虛型,方選歸芍地黃湯、六味地黃湯合二至丸加減;陰陽兩虛型,方選桂附地黃湯、濟生腎氣丸、大補元煎加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