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0 03:58:3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抑郁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腦卒中后抑郁患者護理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2004.6月-2005.9月在某三級醫院門診及住院治療的PSD患者45例,所有患者全部經CT或MRI檢查確診,并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的診斷標準及符合漢密爾頓抑郁量表標準(總分>8分)。其中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齡43~86歲,病程<6個月者26例,6個月-1年者14例,>1年者5例?;颊呱裰厩逍?,排除既往有精神病史,智力障礙,內源性抑郁或成癮物質所致精神障礙。
1.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是類實驗研究的自身對照法,其方法是由經過培訓的研究者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及日常生活評定(ADL)Barthel指數對研究對象進行評定,作為初評,然后進行護理干預,時間為1個月,再由該研究者為患者做上述評定,作為末評。
1.2.1心理護理
(1)溝通交往與心理護理發病階段,首先全面收集資料,評估患者情況,制定系統有效的護理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在了解了心理需求和動向之后,應多與患者接觸,注意與他們的感情溝通。根據職業注意恰當的稱呼,切忌以床號相稱。
(2)在了解了心理需要和動向之后,多與患者接觸,注意與其感情溝通。以坦誠的態度與他們交談,對他們的遭遇表示同情和理解,詳盡耐心地解釋患者的疑問,聲音要大而不急,語調要柔和,鼓勵他們勇敢面對現實,積極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康復。
產后抑郁癥的診治透析
產后抑郁癥是抑郁癥的一種。根據我國2005-2008年文獻報道,產后抑郁癥的發生率約5%-20%。是值得十分重視的問題。
1定義
目前其現行的定義是產后一年內發生的抑郁癥稱為產后抑郁癥。但是產后抑郁癥的表現往往是從產后最初的幾天就出現,有的則在產后2周或一個月才出現,有些產婦的癥狀持續不到兩周,有的則持續時間較長,所以對產后抑郁癥表現有以下分類。
產后抑郁癥定義在產后一周內發生的情緒紊亂,表現為失眠,哭泣,抑郁,注意力不集中,對輕微的刺激有過度反應,情緒不穩定,但這些表現的程度都較輕微而不嚴重,可以僅持續數小時至數天就消失。有學者報道在產后3-6天內,幾乎50%產婦曾有情緒紊亂的表現。
2發病機制及發病誘因
目前都認為激素的變化,特別是雌孕激素的突然下降可能是產后憂郁癥的發病因素,但確切原因尚不明確,其誘因已明確。根據我國近年的調查,心里因素起到重大作用。社會因素方面;經濟收入高者抑郁癥發生率低,低收入者發生率高;居住條件好著發生率低,尤以2人居住者發生率低,而居住條件差,3人以上居住者發生率高;婆媳關系差著發生率高,夫妻關系不和這發生率高;產褥期受到服務不周折發生率高。生物因素方面:第一胎發生率高;有流產、引產、不良分娩者發生率高;年齡較大者發生率高;睡眠不佳者發生率高;有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者發生率高;新生兒發育不良者發生率高。小城市及農村中對下一代性別的歧視也是一個重要誘因,生女兒這發生率高;分娩困難、剖宮產也是誘發抑郁癥的因素之一;性格方向不穩定型在產褥期發生心里障礙者較多。
抑郁癥軀體癥狀分析論文
【方式落要】手段:討論以軀體癥狀為訴戰以情感癥狀為訴抑郁癥病好異。方法:采用編“抑郁癥病濃化訪講大目”戰HAMD、HAMA對于62例抑郁癥病停止訪講戰評訂。結因:抑郁癥病最罕見軀體癥狀訴為食欲上跌(67.7%)、入睡困易(66.1%)、胸悶(58.1%)、口慌(54.8%)戰肢體累力(45.4%),并且軀體化組病正教育水平與特性特征、求醫圓式、接受診絕原簽等圓外與情感癥狀為抑郁癥病比擬明隱好異;88.7%……遠年去許少研討已證明抑郁癥是上患病率、上慢性雙收率、上緩病擔負及上宰死亡率肉體緩患[12],但過去常局限于肉體病教范圍,習氣弱調病肉體癥狀,即“3低癥狀”——情感高漲、思念早緊張意志死靜參減。但是,相稱1部合抑郁癥病即診訴并是情感或者肉體癥狀,而是軀體圓外癥狀,對于這樣病遠半數以上將會被臨床醫死漏診[3-6]。遠年去海外中許少教者落入原國抑郁癥診絕率較國中低真訂之1是軀體癥狀訴上于口境阻礙訴[7-10]。為比擬以情感阻礙為訴戰以軀體沒適為訴抑郁病好異,做者對于62例抑郁癥病停止了濃化訪講評訂,以期為臨床醫死對于抑郁癥早期識別及醫治落求協助。對于象與方法1、樣原去淌及入組規范1998年1月到1999年12月即診于上海市口思咨詢天圓戰上海中山醫院咨詢門診抑郁癥病62例(住院30例,門診32例),均符開原國肉體緩病診絕規范(CCMD-2-R)抑郁收做診絕,且漢稀頓抑郁質里(HAND)評合≥21合;住院病經兩個治醫死清楚診絕,門診病經治醫死兩主以上持絕門診清楚診絕;掃除器質性肉體緩病戰由軀體緩病招致身體癥狀戰情感阻礙。入組病若尾診以情感癥狀為,且軀體沒適癥狀≤3項者列為情感癥狀組,同33例(門診12例,住院21例);若病尾診以各類軀體沒適為主要訴,且軀體沒適癥狀≥4項者列為軀體癥狀,同29例(門診20例,住院9例)。兩、評價農具采用漢稀我頓抑郁(24項)戰著慢(14項)質里(HAMD、HAMA)戰編“抑郁癥患者濃化訪講大目”由做者對于每例病停止檢查戰會講,每例病會講30-40合鐘。濃化訪講大目主要方式包括:1般口教資料、尾診訴、軀體癥狀、求醫圓式、身對于緩病見天、醫治藥物運用、診絕原簽接受性等。相關婚姻、農做戰死死才干影響評價采用0-100(10cm直線劃)百合等級評價(直線或者劃線法);為躲任黑字明示,直線兩端僅以0戰100原入,由病依據身狀況正妥該部位劃線,最后由農做員丈質直線數據失入相該評合,如67mm代里67%。3、統計運用SPSS/PC[+]硬件包對于數據停止處置,采用t檢驗,X[2]檢驗戰Iogistic歸歸剖析等統計方法。結因1、1般口教資料情感癥狀組33例,女性11例,女性22例,女:女為1:2;年齡16-68歲(平均40±15歲);黑明水平:大教18例(54.5%)、上中10例(30.3%)、始中5例15.1%);婚姻:已婚25例(75.8%)、已婚5例(15.1%)、喪奇2例(6.1%)、開婚1例(3.0%);職業:農15例(45.5%)、止政管理員9例(27.3%)、教死4例(12.1%)、營賣員3例(9.1%)、科研員2例(6.1%);性情特征:外負型22例(66.7%)、外負型11例(33.3%)。軀體癥狀組29例,女性10例、女性19例,女:女為1:1.9;年齡17-70歲(平均41±14歲);黑明水平:大教11例(37.9%)、始中10例(34.5%)、上中5例(17.2%)、大教3例(10.3%);婚姻:已婚21例(72.4%)、已婚3例(10.3%)、開婚3例(10.3%)、再婚2例(6.9%);職業:農18例(62.1%)、止政管理員5例(17.2%)、教死3例(10.3%)、業3例(10.3%);性情特征:外負型23例(79.3%)、外負型6例(20.7%)。兩組間比擬覺察,情感癥狀組抑郁癥病黑明教育水平上于軀體癥狀組?。╔[2]=13.46P<0.01),而軀體癥狀組病獸性情偏偏外負者較情感癥狀組更少見(X[2]=13.175P<0.01)。而正其他1般口教資料圓外,兩組間已見明隱好異。兩、情感癥狀組與軀體癥狀組抑郁病軀體癥狀出隱頻度比擬濃化訪講問舒中同包括13項軀體沒適癥狀,情感癥狀組抑郁癥病最罕見軀體沒適訴為:食欲上跌(24例,72.7%)戰入睡困易(20例,60.6%);軀體癥狀組最罕見軀體沒適訴為:胸悶(28例,96.6%)戰肢體累力(22例,75.9%)。值失去意是,10項軀體沒適訴正半數以上軀體癥狀組病中具,而正情感癥狀組只要2項軀體沒適訴具于半數以上病中。里1比擬了這兩組病軀體沒適訴出隱頻度,覺察胸悶、肢體累力、口靜過速、尾晨、4肢痛痛、尿頻、尾痛、尾晨、尿頻、胸痛、吸吸困易戰負部沒適等正兩組間統計教上好異(X[2]檢驗,P<0.05或者0.01),即情感癥狀組抑郁癥病軀體沒適訴清楚少見。里1軀體癥狀組與情感癥狀組抑郁癥病軀體訴沒適比擬附圖*P<0.05;**P<0.01;其欠P>0.053、HAMD戰HAMA評合比擬62例入組抑郁癥病HAMD評合皆大于21合,HAMA評合皆大于17合。固然正軀體沒適訴出隱頻度上情感癥狀組戰軀體癥狀組抑郁病明隱沒異,但正HAMD戰HAMA評合上已見明隱好異。軀體癥狀組HAMD戰HAMA評區合別為22.7±1.6與18.8±1.7,情感癥狀組區分為23.1±1.9與18.2±1.1,兩組間評合統計教意義(t=0.823戰0.791,P>0.05)。正兩組間HAMD戰HAMA各因女評合上(如HAMD著慢/軀體化、睡眠,以及HAMA軀體性著慢)亦已見明隱好異。比擬住院戰門診抑郁癥病HAMD戰HAMA評合,除住院抑郁癥病HAMD合評合(25.83±3.27)戰失顧感因女評合(7.20±1.42)上于門診抑郁癥?。ê显u合21.88±2.62;失顧感因女評合3.94±2.87)統計教上明隱好異中(t=5.2355.718;P<0.001),正其他臨床癥狀教里隱(如睡眠、著慢/軀體化)戰HAMA評合上已見明隱好異。HAMD評合上跌示住院病抑郁癥狀寬酷水平較門診病為重,失顧感評合上跌示住院抑郁病長重傾負或者宰風夷性較大。4、情感癥狀組戰軀體癥狀組抑郁癥病始主求醫圓式戰對于身緩病見天以及接受診絕原簽比擬正29例軀體癥狀組抑郁癥病中尾診于剖析醫院臨床各科17例(58.6%),尾診于肉體科6例(20.7%),尾診于口思咨詢門診6例(20.7%);病己以為是軀體緩病者21例(72.4%),以為是肉體或者口思成效者8例(27.6%);18例(62.1%)病苦愿接受神經危康診絕,11例(37.9%)病苦愿接受抑郁癥診絕原簽。正33例情感癥狀組抑郁病中尾診于肉體科14例(42.4%),尾診于口思咨詢門診13例(39.4%),尾診于剖析性醫院臨床各科6例(18.2%);正對于身緩病見公開,病己以為是肉體或者口思成效者為30例(90.9%),以為是軀體緩病者為3例(9.1%);病苦愿接受抑郁癥診絕原簽24例(72.7%),9例(27.3%)病苦愿接受神經危康診絕。兩組病正尾診求醫圓式、對于身緩病見天戰接受診絕原簽圓外較清楚沒異,統計教上明隱意義(X[2]值區分為10.81、26.08戰7.60P<0.01)。5、病相關抑郁癥教問、接受醫治藥物及抑郁癥對于婚姻、農做影響情感癥狀組與軀體癥狀組抑郁癥病正相關抑郁癥教問、醫治藥物及婚姻、農做影響等圓外比擬已見統計教明隱好異(X[2]值區分為1.450.791.671.11)。兩組兼并,62例病中50例(80.6%)是即診醫死(主要是肉體科醫死、口思咨詢醫死戰外科醫死)這外曉失相關抑郁癥教問,8例(12.9%)是報紙、雜志等媒體上曉失什么是抑郁癥,4例(6.5%)是由野或者異事告知。62例病部合接受藥物醫治戰1般口思醫治,其中39例(62.9%)為5-羥色胺再攝與抑止劑類抗抑郁藥(SSPIs,如氟中汀、帕羅中汀、與直林)與苯兩氮@①類(如3唑侖、阿普唑侖)或者其他藥物兼并醫治;其欠23例繁多藥物醫治其中SSRIs18例(29.0%),3環類(如阿米為林、丙米嗪)4例(6.5%),4環類(麥普為林)1例(1.6%)。相關抑郁癥對于病婚姻、農做影響,依據劃線法評訂,57例(91.9%)抑郁癥病患病后后主顧覺失婚姻質質清楚變化,只要5例(8.1%)感到婚姻質質清楚上跌。62例病中55例(88.7%)因患抑郁癥而使農做遇到沒異水平影響,其中較病后上跌75%以上者17例(27.4%),上跌50-74%者21例(33.9%),上跌25-49%者12例(19.4%),上跌25%以上者5例(8.0%)。55例病野生做才干平均較病后上跌51.5%,只要7例(11.3%)評訂感到農做已受抑郁癥病情影響。6、相關抑郁癥病軀體沒適訴影響要素Logistc歸歸剖析以軀體沒適訴為因蛻變停止逐漸Logistic歸歸,剖析結因見里2。歸代考核模型對于軀體化癥狀組抑郁癥病預測準確率為76.67%,情感癥狀組預測準確率為71.88%,合準確率為74.19%。里2軀體沒適訴抑郁病Logistic歸歸模型蛻變模型規范歸歸解數OR黑明-0.57060.5652性情-0.65190.5211求醫圓式-0.76900.4635對于身緩病見天-1.53880.2146常數項-5.16議論依據WHO全球緩病擔負資料,抑郁癥正原國所致傷殘調整死命年(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sDALYs)喪失為6.9%,列1切緩病第兩位,與西圓亡盛國野接遠。固然海外盛止病教資料隱現,社區群抑郁癥患病率清楚低于西圓國野(20-100倍),但正剖析醫院即診門診與住院外中各科病問舒考察中覺察,約10-30%病陪抑郁癥狀,這1比例基原與國中資料遠似。究其緣由,教者落入與原國抑郁癥病軀體化訴沒適少于情感里達戰臨床醫死對于抑郁癥識別才干較低相關[7-10],其中1項WHO正15個國野戰天域少天圓開做研討覺察,中海外科醫死對于抑郁癥識別率僅為21%,清楚低于其他國野平均水平(55.6%)[12]。佳國教者Kleinman以為:“約半數抑郁癥患者赴外科或者其它科即診,這些病弱調軀體狀況至少1半被誤診”[7]。原組考察抑郁癥病中尾診于剖析性醫院占37.1%。他們最少軀體沒適訴講依主為胸悶(58.1%)、口慌(54.8%)、肢體累力(45.4%)、尾晨(38.7%)、尿頻(38.7%)、尾痛(35.5%)、胸痛(32.3%)。臭港中黑大教Cheung(1982)研討覺察,臭港抑郁癥病臨床即診訴癥狀里隱與西圓病沒完整1樣,最罕見3集體訴沒適癥狀為疲累(90%)、痛痛(89%)戰胃腸講/口血管癥狀(87%)[8],與原研討結因相似。原研討覺察,以軀體癥狀沒適為訴戰以情感癥狀為訴抑郁癥病固然正性別、年齡、職業、婚姻狀況,以及HAMD戰HAMA評合上均統計教上好異,但正黑明教育水平、特性特征、身對于緩病見天與求醫圓式上具很大好異(卡圓檢驗與Logistic檢驗)。兩組相比以軀體癥狀沒適為訴抑郁癥病黑明水平較低、性情較外負,并且正對于緩病見公開大少歸因于軀體成效而去剖析醫院求診,而以情感癥狀為訴抑郁癥病黑明教育水平絕對于較上、性情也較外負,并且大少能見天到己所患是肉體或者口思上緩患而去肉體科門診或者口思咨詢機構覓求協助。沒過,至于是受教育水平、訴絕議了病求醫圓式,借是求診講講沒異影響了訴待入1步證明。國中黑獻報講:失顧能夠是惹止抑郁癥病宰最主要風夷要素之1[13]。原組研討覺察,住院抑郁癥病與門診抑郁癥病HAMD合合及失顧感因女合具清楚好異,且以住院病失合上。這說明臨床醫死對于己已見天,且已將失顧感因女合做為抑郁癥病住院指征之1。正醫治藥物運用上,原組抑郁癥病57例(91.9%)運用舊型SSRI類抗抑劑,其中39例(62.9%)兼并苯兩氮@①類藥物,只要23例(37.1%)為雙藥運用;而運用3環/4環類抗抑郁劑醫治病僅為5例(8.1%),落示SSRIs正臨床上與代激進3環/4環類抗抑郁劑趨負,這與國中遠年去黑獻報講基原1致[14]。相關抑郁癥對于病婚姻、農做影響國中研討許少,約25%-65%病會農做才干上跌、際及野庭聯解與社會過用參減[21516]。原研討采用評刻度劃線法爭病比擬抑郁癥患病后后農做才干與婚姻聯解主顧變化,覺察89%病由于抑郁癥農做較病后平均上跌51.5%,落示抑郁癥所致結因沒容忽顧,對于它早期識別戰醫治尤為主要。但惋惜是,經過對于62例抑郁癥病考察,80.6%病是正病情比擬寬酷時才第1主醫死這外曉失什么是抑郁癥,以及哪些是抑郁癥早期臨床里隱。原研討主要是提醉了臨床清楚診絕抑郁癥病絕管正HAMD戰HAMA評合上相仿,但正癥狀訴上沒完整1致,抑郁癥病軀體化癥狀相稱少見,并是只是情感癥狀,而且以軀體癥狀訴抑郁癥病其即診講講戰對于緩病見天其必訂特征。真設臨床醫死對于抑郁癥入足夠見天,很容易會漏診或者誤診。該然,對于農做才干戰婚姻聯解評價,原研討是采與劃線評法,結因帶必訂主顧性,沒能完整準確主顧天正映病真正>狀況,但至少說明抑郁癥病農做才干正患病后主顧覺失上清楚參減。因己,注重臨床實際中抑郁癥病具,去認識別戰診絕軀體化癥狀訴抑郁癥病,及時覺察戰及時醫治是相稱必要。
腦卒中后抑郁原因分析論文
2004~2006年我科住院患者篩選符合診斷標準的285例患者,其中男148例,女137例,腦卒中標準使用1995年第四次全國腦血管疾病修訂方案的診斷標準。采用Hamiltom抑郁量表(HAMD)24項,進行訪談式調查,即由筆者詢問被調查者,報據其回答代為填表,共發放問卷285份,回收有效卷285份。
調查結果及分組:其中89例HAD得分>17分(31.58%),采取自愿入組的原則,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45例,對照組44例,兩組年齡性別、病情、病程、抑郁程度及文化程度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
方法: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及入院時簡要心理護理。治療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焦點式心理護理。①開放式:詳細向病人介紹病情,耐心回答提問,并積極向病人提出健康向上的建議。②啟發誘導式:啟發、誘導病人提出的問題針對性鼓勵誘導病人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現實,以樂觀豁達的胸懷解決問題,努力使自己適應環境。③討論式:就護患雙方感興趣的問題充分發表各自的意見直到病人滿意為止。④協同式:與病人家屬一起盡量滿足病人的愛好,如唱歌、聽音樂、下棋等。上述護理,1~3次/日,20~30分鐘/次,連續28天。
評價方法:①在焦點式心理護理28天,分別對兩組病人進行HAMD評分。②觀察護理干預后病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患肢的運動級別。采用Fugl-Meyer的運動評分(FMA)和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Barthel指數(BI)評定。
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輸入計算機用Staistic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并用t檢驗。
護理干預:①急性期心理護理:了解了心理需要和動向之后,應注意與患者的感情溝通,鼓勵他們勇敢面對現實,積極配合,爭取早日康復;盡量幫助病人解決實際困難;促進患者之間良好的情緒交流,樹立“我能行”的信心。②治療階段的心理護理:最初恢復速度快,患者容易盲目樂觀,我們應適當的解釋,避免產生不現實的思想。③殘疾階段心理護理:應及時重建患者的生活能力。要耐心講解飲食在疾病恢復過程中的重要性,多加關照,更重要的是予以患者重新生活的信心。鼓勵患者盡最大的可能完成日常生活,并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爭取家屬及其親友的配合,滿足患者的心理、生理上的要求。創造優美的環境,參與文藝活動。反復與患者及家屬說明功能鍛煉的重要性,指導其康復訓練,使患者從中看到治愈的希望,恢復自信心,抑郁癥狀也隨之減輕消除。④適應階段的心理護理:此階段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由于患者認同、接受,往往放棄或停止治療及鍛煉,成為社會負擔,導致抑郁復發。應告知患者堅持不懈地努力,并為患者安排較合適的生活、工作環境,解決后顧之憂,使他們重返社會,回歸家庭。
抑郁癥的護理指導思考
[關鍵詞]抑郁癥;家庭日常護理;健康指導
1日常護理
1.1創造和諧安寧的家庭關系。抑郁患者有時很小的事會產生傷感,常會因此賭氣憤怒糾纏不休,所以要用心創造一個和諧安寧的家庭氣氛,盡量避免因家人在溝通交流中的一些疏忽而引起的不良刺激,使抑郁患者的情緒更加低落,心情更加煩躁。例如:談話和顏悅色,經常交流一些令人快樂的好消息、少談無關的壞消息,多贊揚對方,以幽默引對方多笑,笑能治百病。
1.2保證睡眠質量。本組20名抑郁癥患者有14人有不同程度失眠,所以應將患者安排在安靜、清潔、陽光充足、空氣新鮮的房間,親人要關注患者的睡眠情況,有時患者入睡前擔心、焦慮不安,應耐心地陪伴在其身邊,幫其梳理放不下的事情,記錄下來,給予寬慰,這樣能使患者有一種安全感,不帶問題上床。有時患者會很早起身去吃飯,做家務等,家人不能因患者的打擾而抱怨,盡量不對患者的行為加以制止,否則會加重患者煩燥的情緒和對失眠的恐懼。睡前可根據醫囑用一些鎮靜、減輕焦慮、利于睡眠的方劑、藥物,以改善睡眠質量。例如:酸棗仁等。
1.3關注患者的飲食。抑郁患者情緒低沉,活動興趣下降和睡眠不好會直接影響食欲,常會出現不思飲食,飯后飽脹,口中乏味,消化不良等。所以應認真對待患者的飲食狀況,了解患者的飲食愛好,合理調整食譜,注重營養全面,以清淡和易消化為主,增加含維生素B族的糧食、蔬菜。例如:小米粥等。
1.4防止自殺傾向。本組對臨床20名抑郁癥患者進行調查,發現有60%的患者有明顯自殺念頭,因此抑郁癥患者,必須要有親人陪伴。陪伴中要盡量做到理解和體貼,同情關心患者,引導患者傾吐內心的痛苦和心事,解除患者對自殺的念頭和掩飾。同時要鼓勵患者對于自己進行正確的評價,讓患者知道這個世界和家庭都需要他,他活著是有用的,困難是暫時的,堅持熬過去,就會有好日子過,激勵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希望,有時患者會口是心非地答應家人不自殺,但實際上正悄悄醞釀著如何自殺。因此,還要密切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及異常言行,及時發現患者的心理動向,同時應把家中危險物品(小刀、剪刀、繩、藥物等)收好,以防意外的發生。
焦慮抑郁共病研究論文
【關鍵詞】焦慮抑郁
焦慮障礙和抑郁障礙共病(簡稱焦慮、抑郁共病),據WHO和美國Michingan大學流行病學調查,共病率達50%[1],C.LindsayDevane報道85%的抑郁患者伴有焦慮癥狀,58%的患者一生有焦慮癥的診斷。廣泛性焦慮(GAD)在社區的患病率可高達60%~90%[2]。國內報道抑郁癥出現焦慮癥狀67.5%,符合焦慮障礙診斷標準的患者50%[3]。由于焦慮、抑郁共病的臨床表現常不典型,癥狀易反復、多變,醫師之間診斷一致性低,診斷和醫療處理的難度增加。因此,焦慮抑郁共病已成為當前全球精神病學界關注的熱點之一,也引起了國內許多同道的重視[4、5],現將進展情況作一介紹。
1概述
共病(comorbidity)是指一個患者符合>1種綜合征的診斷標準,有多個診斷。并涉及到患者的全部癥狀、體征和病程。焦慮和抑郁障礙共病(comorbidanxietyanddepression,CAD)是指患者同時存在焦慮和抑郁障礙,且兩組癥狀分別考慮時均符合相應的診斷標準。
當焦慮障礙和抑郁障礙(下文均簡稱:焦慮抑郁障礙)同時發生,他們分別能否當作原發性診斷,多年來一直存在爭議。目前,關于焦慮和抑郁障礙的關系有3種觀點:(1)一元論:即連續譜論,認為焦慮和抑郁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現形式;(2)二分論:認為焦慮障礙和抑郁障礙是二種不同性質的疾??;(3)共病論:認為焦慮和抑郁共存時,是一種不同于焦慮障礙或抑郁障礙的獨特的疾病實體。
2焦慮和抑郁障礙共病的流行病學研究[6~7]
抑郁癥患者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目的:探討對抑郁癥患者給予小組心理護理干預后對其健康教育效果以及個人情緒產生的影響。方法:收治抑郁癥患者72例,采用隨機數表法進行抑郁癥護理模式的研究。對照組(36例):選擇普通護理模式完成臨床護理;觀察組(36例):選擇普通護理+小組心理護理模式完成臨床護理。最終就兩組抑郁癥患者健康知曉評分以及抑郁程度展開對比。結果:同對照組抑郁癥患者健康知曉評分對比,觀察組獲得明顯提升(P<0.05);同對照組抑郁癥患者抑郁程度對比,觀察組獲得明顯改善(P<0.05)。結論:護理人員選擇小組心理護理方式對抑郁癥患者進行護理,對于健康教育效果的提高以及個人情緒的改善可以作出充分保證,從而促進抑郁癥患者的病情改善。
關鍵詞:小組心理護理模式;抑郁癥;情緒;健康教育;臨床效果
對于抑郁癥患者而言,諸多會呈現出自我封閉以及興趣缺乏等系列特點,因此對于此類患者給予心理干預意義顯著[1]。本次研究將確定對抑郁癥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的最佳方法,以此通過小組心理護理模式將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以及個人情緒加以改善。
資料與方法
2016年2月-2018年3月收治抑郁癥患者72例,采用隨機數表法進行抑郁癥護理模式的研究。對照組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齡19~66歲,平均(39.52±2.39)歲。觀察組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齡21~69歲,平均(39.59±2.42)歲。倫理委員會對于此次研究均同意批準,所有抑郁癥患者以及家屬共同完成知情同意書簽署。觀察對比兩組抑郁癥患者性別、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方法:兩組抑郁癥患者在進入醫院后,采用隨機數表法進行抑郁癥護理模式的研究。對照組:選擇普通護理模式完成臨床護理;觀察組:選擇普通護理+小組心理護理模式完成臨床護理。對于對照組,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期間,需要保證態度親切和藹并且具有責任感,溝通期間需要具有耐心,在進行心理疏導以及心理支持方面需要確保具有耐心[2]。對于觀察組,具體:①合理創建心理護理小組:醫院依據抑郁癥患者的基本表現,合理創建心理護理小組,之后依據抑郁癥患者的心理表現,準備對其展開心理護理干預[3]。②對患者展開小組心理護理干預:要求小組組長以及副組長一對一同患者展開交流,對于系列活動規則要求患者認真遵守,例如嚴守秘密、相互尊重以及準時參加等。之后依據具體計劃展開護理干預,護理人員將健康教育力度以及心理護理力度有效加強,最終確保鼓勵以及安慰,將抑郁癥患者的系列心理問題加以充分解決,以對抑郁癥的綜合改善做出充分保證[4]。觀察指標:觀察對比兩組抑郁癥患者健康知曉評分以及抑郁程度。判斷標準:臨床對于兩組抑郁癥患者健康知曉情況以及抑郁程度,主要選擇健康教育效果評價表以及抑郁自評量表展開評定。前者評價結果同健康知曉情況成正比,后者成反比[5]。統計學方法: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對兩組抑郁癥患者護理結果展開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健康知曉評分以及抑郁程度)以(x±s)形式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糖尿病性抑郁癥治療
1糖尿病性抑郁癥的臨床表現
1.1難以改變的抑郁心情:內心痛苦、情緒低落、沮喪憂傷、苦悶、興趣減退、悲觀失望、精神不振。
1.2認知功能障礙。
1.3自主功能紊亂。
1.4肌緊張亢進狀態。
1.5焦慮、自殺。
抑郁癥治療研究論文
【關鍵詞】抑郁癥;中藥療法;針刺療法;灸法;綜述文獻
抑郁癥是一種發病率高,癥狀復雜多樣的常見情感性精神障礙,以持續的心境低落、快感缺乏為特征,常伴有睡眠異常、食欲及性欲減退等軀體癥狀[1]。其病因及病理機制目前尚不清楚。隨著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生活和工作壓力不斷增加,本病的發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F代醫學對其治療仍存在起效慢、療程長、副作用大、藥價昂貴、部分患者對抗抑郁劑治療無效等諸多問題。中醫藥治療抑郁癥有療效好、副作用少、易于被患者接受等優點,因此受到普遍關注?,F將近年來中醫藥治療抑郁癥的進展綜述如下。
1中醫治療抑郁癥理論溯源
抑郁癥屬中醫學郁證范疇,中醫認為郁證的發生,多因郁怒、思慮、悲哀、憂愁等七情之所傷,導致肝失疏泄,脾失運化,心神失常,臟腑陰陽氣血失調而成。主要表現為心情抑郁、情緒不寧、脅肋脹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異物梗阻、失眠等各種復雜癥狀?!秲冉洝分信c抑郁癥類似的描述如《靈樞·癲狂》“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憂饑”,《素問·通評虛實論》“隔塞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傷寒雜病論》和《金匱要略》中記載的多種病證與抑郁癥有相似之處,相關成方現代廣泛用于抑郁癥的治療。如《傷寒論》小柴胡湯證“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證“胸滿,煩驚……”,認為病位主要在肝,病機為肝失疏泄?!督饏T要略》涉及此類癥狀的病證主要有百合病、臟躁等。治以滋養心肺陰血、清熱安神為法,百合地黃湯主之。若百合病日久,陰虛內熱甚,則口渴明顯,應以栝蔞牡蠣散主之。
把郁證明確作為一種獨立病證來論述,始于金元時代。朱丹溪提出了“氣、血、痰、火、濕、食”的六郁學說。明代徐春圃指出:“郁為七情不舒,遂成郁結,既郁之久,變病多端?!闭f明以情志改變為主要特征的狹義的郁證已逐漸成為獨立的研究對象。林佩琴在《類證治裁·卷之三·郁癥論治》中“七情內起之郁,始而傷氣,繼必及血,終而成勞”,指出了郁證的病理演變規律?!杜R證指南醫案·卷六·郁》中“其原總于心,因情志不遂,則郁而成病矣。其癥心脾肝膽為多”,簡明總結了郁證常涉及的臟腑。
2中藥療法
抑郁癥患者藥學干預研究
摘要:目的探討出院后藥學干預對抑郁癥患者用藥依從性及社會功能的影響。方法選擇接受抗抑郁治療的出院患者8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藥學干預。結果干預前,兩組患者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SDSS)及用藥依從性評分均分無顯著性差異(t=0.5266,0.3271,0.0499,P>0.05)。干預6個月后,兩組患者HAMD,SDSS評分均較干預前明顯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顯著降低(t=4.4994,14.7405,P<0.01),觀察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t=6.9337,P<0.01)。結論藥學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有利于患者社會功能恢復,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藥學干預;抑郁癥;用藥依從性;社會功能
抑郁癥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低、悲觀、思維遲緩等,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壓力的增大,抑郁癥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抑郁癥反復發病,復發率高,用藥依從性低,不利于提高治療效果和自身生活質量等[1]。抑郁癥患者的服藥依從性與病情穩定、康復及社會適應能力明顯相關,故提高服藥依從性可顯著改善抑郁癥狀,減少復發率,降低疾病負擔[2]。本研究中探討了出院后藥學干預對抑郁癥患者用藥依從性和社會功能的影響?,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納入標準: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及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3)中抑郁癥的診斷標準[3];急性期治療后病情緩解的患者且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17分[3];無嚴重軀體疾患或腦器質性疾病;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受試者或第一監護人簽署知情同意書。病例選擇與分組:選擇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出院的抑郁癥患者8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1.2方法。兩組患者均常規予以抗抑郁藥氫溴酸西酞普蘭片(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923,規格為每片20mg),初始劑量每日20mg,視病情可增加至每日60mg,如遇煩躁、失眠等可加用苯二氮類藥物對癥治療;如上述治療措施不能控制病情則退出對照研究。對照組患者出院時給予常規藥物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藥學干預。每周對患者進行1次藥學干預,分院內或院外兩種情況,面對面宣教或電話宣教,每次30~60min。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觀察組干預6個月。藥學干預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用藥指導:講解疾病及服用藥品的相關知識,包括藥品的藥理作用、適應證、服用方法、不良反應等;告知患者遵醫囑按時服藥的重要性,只有堅持長期、規律服藥才能進一步改善臨床癥狀和取得好的療效,降低復發率,不可間斷用藥或隨意減少劑量或停藥。治療指導:對患者實際病情評估,并進行癥狀自我監控和藥物自我處置相關技能的指導和訓練,使患者能主動按時按量服藥,對藥物自行管理,能識別自己的病情變化并及時與醫生溝通,積極配合治療,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心理支持:根據患者的不良情緒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疾病,樹立自信心。聯合患者家屬及朋友做好鼓勵和支持工作,給予患者關愛,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密切關注患者的用藥反應,加強患者用藥監控,以對藥物用量做出準確判斷。1.3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價標準。兩組干預前后采用HAMD量表[4]評價患者情緒變化,評分越高,表示患者抑郁程度越重;采用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SDSS)[4]評價患者社會功能的變化,包括父母職能、婚姻職能、家庭職能、家內活動等10項指標,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社會功能越差。用藥依從性的評定根據Morisky推薦標準[5],設計4個問題的調查問卷來調查患者用藥:是否按照醫囑要求的服藥次數服藥;是否按照醫囑要求的服藥時間按時服藥;是否按照醫囑要求的服藥劑量服藥:是否按照醫囑要求長期堅持服藥。計分標準:回答“是”為1分,回答“否”為0分,總分為4分,得分越高,依從性越好。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