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儲蓄機構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1 04:52:5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郵政儲蓄機構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郵政儲蓄機構

郵政儲蓄機構現狀及對策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郵政儲蓄機構;操作風險;風險防范機制

論文摘要:2006年5月,檢查組對天津市部分郵政儲蓄機構的內控狀況、現金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專項檢查,并對天津市郵政儲蓄機構的經營狀況進行了調查研究。本文就郵儲在機構、人員、內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防范風險特別是操作風險的政策建議。

一、天津市郵政儲蓄機構的基本情況

(一)業務開展情況

1.儲蓄基本情況。2006年9月末,全市郵政儲蓄存款余額達267.06億元,較年初新增儲蓄有款31.92億元,年增長率為13.57%;較去年同期新增儲蓄余額57.77億元,增長率為27.6%。其中,定期儲蓄存款224億元,占儲蓄余額的84.07%;活期儲蓄存款42.2億元,占儲蓄余額的15.83%;定活兩便儲蓄存款0.09億元,通知存款0.1億元。2006年9月末,郵儲存款余額市場占有率為9.76%,存款余額居全市第5位。

2.中間業務情況。目前,天津市郵政儲蓄機構開辦的中間業務有代收代付(工資、代收電信資費、養老金、失業保險金、代收水費電費等)、保險、國債和基金等業務。截至2006年9月末,中間業務收入0.57億元,占郵儲業務收入16.17%。其中保險業務量9.31億元,保險業務收入0.375億元,占中間業務收入的66.31%,市場占有率達到38.63%。目前,已與全市9家壽險公司、3家財險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的險種主要有壽險、家財險和意外險、機動車輛險等。

查看全文

郵政儲蓄機構現狀分析論文

一、天津市郵政儲蓄機構的基本情況

(一)業務開展情況

1.儲蓄基本情況。2006年9月末,全市郵政儲蓄存款余額達267.06億元,較年初新增儲蓄有款31.92億元,年增長率為13.57%;較去年同期新增儲蓄余額57.77億元,增長率為27.6%。其中,定期儲蓄存款224億元,占儲蓄余額的84.07%;活期儲蓄存款42.2億元,占儲蓄余額的15.83%;定活兩便儲蓄存款0.09億元,通知存款0.1億元。2006年9月末,郵儲存款余額市場占有率為9.76%,存款余額居全市第5位。

2.中間業務情況。目前,天津市郵政儲蓄機構開辦的中間業務有代收代付(工資、代收電信資費、養老金、失業保險金、代收水費電費等)、保險、國債和基金等業務。截至2006年9月末,中間業務收入0.57億元,占郵儲業務收入16.17%。其中保險業務量9.31億元,保險業務收入0.375億元,占中間業務收入的66.31%,市場占有率達到38.63%。目前,已與全市9家壽險公司、3家財險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的險種主要有壽險、家財險和意外險、機動車輛險等。

(二)機構設置情況

天津郵政儲匯局成立于1989年12月份,隸屬天津市郵政局,目前設置綜合辦公室、市場部、信貸業務部、儲匯業務部、會計核算部、稽查安保部、保險業務部、清算中心、儲蓄卡部等部門。

查看全文

建立郵政儲蓄銀行現代金融統計體系研究論文

新成立的郵儲銀行在全國范圍內開始開辦小額存單質押貸款,這是郵政儲蓄機構成立以來第一次開辦貸款業務。但據調查,由于整個郵儲銀行系統金融統計指標不健全,在某種程度上存在著漏報貸款余額的現象。為保證金融統計數據的及時、準確和完整,保障郵儲銀行持續穩健經營,有必要及時建立郵儲銀行現代金融統計體系。

目前郵政儲蓄銀行金融統計工作存在的問題

1.基層郵政儲蓄銀行沒有設置統計部門和統計崗位。長期以來,郵政儲匯局只是郵政局的一個內設部門,不是一個法人機構,郵政儲匯局的會計和統計數據都要并入郵政局的大賬當中,因此郵政儲匯局沒有專門的統計部門,也不設統計崗位,統計數據都是由會計人員兼職報送,但兼職人員無全科目上報金融統計數據的工作經驗,不具備必要的專業素質。

2.基層郵政儲蓄銀行仍然處于手工報表狀態,沒有自己的金融統計程序和數據傳輸網絡。從1986年開始,郵政儲蓄機構一直處于手工填報、手工匯總和手工上報的狀態,即使是2004年起建立了郵政儲蓄“全科目”報送統計制度,這種狀況也沒有根本改觀。再者,從數據報送方式上看,基層郵政儲蓄機構由于沒有建立與上級機構和與人民銀行的縱向和橫向統計數據傳輸網絡,統計數據只能通過電話和傳真等原始的報送方式報送。

3.郵政儲蓄銀行會計、信貸等部門信息系統滯后,無法滿足“全科目”報送統計制度要求。金融統計是以會計科目和信貸等各類賬戶信息為基礎的全面統計,在此基礎上形成各類統計報表。在郵政儲蓄機構一直沒有根據“全科目”統計報送制度建立相應的會計科目和信貸等相關的各類賬戶信息,使得郵政儲蓄統計無法獲得全面完整的各類相關信息,這也是郵政儲蓄“全科目”統計報送無法順利開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4.信貸“全科目”上報統計指標體系不完整,不能全面真實地反映郵儲機構的信貸業務開展情況。郵政儲蓄銀行成立之初,優先開展穩健經營低風險資產業務,并逐步開展各項資產負債業務。但目前,郵政儲蓄銀行信貸“全科目”統計指標中只對儲蓄、同業存款和應收款項等少數幾個指標有所反映,其他業務都通過“其他流動資產項目”軋平,不能全面反映郵政儲蓄銀行的各項業務?,F以各基層郵政儲蓄銀行已經開展的小額質押貸款業務為例,據調查,基層郵政儲蓄機構報送統計數據時將其歸入“其他流動資產”科目,而沒有按照貸款用途歸入農戶貸款、個人消費貸款等貸款科目,從而造成地區貸款統計數據缺失。

查看全文

郵政儲蓄銀行現代金融統計體系論文

3月20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以下簡稱郵儲銀行)正式掛牌,同時作為商業銀行的標志性業務,新成立的郵儲銀行在全國范圍內開始開辦小額存單質押貸款,這是郵政儲蓄機構成立以來第一次開辦貸款業務。但據調查,由于整個郵儲銀行系統金融統計指標不健全,在某種程度上存在著漏報貸款余額的現象。為保證金融統計數據的及時、準確和完整,保障郵儲銀行持續穩健經營,有必要及時建立郵儲銀行現代金融統計體系。

目前郵政儲蓄銀行金融統計工作存在的問題

1.基層郵政儲蓄銀行沒有設置統計部門和統計崗位。長期以來,郵政儲匯局只是郵政局的一個內設部門,不是一個法人機構,郵政儲匯局的會計和統計數據都要并入郵政局的大賬當中,因此郵政儲匯局沒有專門的統計部門,也不設統計崗位,統計數據都是由會計人員兼職報送,但兼職人員無全科目上報金融統計數據的工作經驗,不具備必要的專業素質。

2.基層郵政儲蓄銀行仍然處于手工報表狀態,沒有自己的金融統計程序和數據傳輸網絡。從1986年開始,郵政儲蓄機構一直處于手工填報、手工匯總和手工上報的狀態,即使是2004年起建立了郵政儲蓄“全科目”報送統計制度,這種狀況也沒有根本改觀。再者,從數據報送方式上看,基層郵政儲蓄機構由于沒有建立與上級機構和與人民銀行的縱向和橫向統計數據傳輸網絡,統計數據只能通過電話和傳真等原始的報送方式報送。

3.郵政儲蓄銀行會計、信貸等部門信息系統滯后,無法滿足“全科目”報送統計制度要求。金融統計是以會計科目和信貸等各類賬戶信息為基礎的全面統計,在此基礎上形成各類統計報表。在郵政儲蓄機構一直沒有根據“全科目”統計報送制度建立相應的會計科目和信貸等相關的各類賬戶信息,使得郵政儲蓄統計無法獲得全面完整的各類相關信息,這也是郵政儲蓄“全科目”統計報送無法順利開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4.信貸“全科目”上報統計指標體系不完整,不能全面真實地反映郵儲機構的信貸業務開展情況。郵政儲蓄銀行成立之初,優先開展穩健經營低風險資產業務,并逐步開展各項資產負債業務。但目前,郵政儲蓄銀行信貸“全科目”統計指標中只對儲蓄、同業存款和應收款項等少數幾個指標有所反映,其他業務都通過“其他流動資產項目”軋平,不能全面反映郵政儲蓄銀行的各項業務?,F以各基層郵政儲蓄銀行已經開展的小額質押貸款業務為例,據調查,基層郵政儲蓄機構報送統計數據時將其歸入“其他流動資產”科目,而沒有按照貸款用途歸入農戶貸款、個人消費貸款等貸款科目,從而造成地區貸款統計數據缺失。

查看全文

淺析郵政金融統計

3月20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以下簡稱郵儲銀行)正式掛牌,同時作為商業銀行的標志性業務,新成立的郵儲銀行在全國范圍內開始開辦小額存單質押貸款,這是郵政儲蓄機構成立以來第一次開辦貸款業務。但據調查,由于整個郵儲銀行系統金融統計指標不健全,在某種程度上存在著漏報貸款余額的現象。為保證金融統計數據的及時、準確和完整,保障郵儲銀行持續穩健經營,有必要及時建立郵儲銀行現代金融統計體系。

目前郵政儲蓄銀行金融統計工作存在的問題

1.基層郵政儲蓄銀行沒有設置統計部門和統計崗位。長期以來,郵政儲匯局只是郵政局的一個內設部門,不是一個法人機構,郵政儲匯局的會計和統計數據都要并入郵政局的大賬當中,因此郵政儲匯局沒有專門的統計部門,也不設統計崗位,統計數據都是由會計人員兼職報送,但兼職人員無全科目上報金融統計數據的工作經驗,不具備必要的專業素質。

2.基層郵政儲蓄銀行仍然處于手工報表狀態,沒有自己的金融統計程序和數據傳輸網絡。從1986年開始,郵政儲蓄機構一直處于手工填報、手工匯總和手工上報的狀態,即使是2004年起建立了郵政儲蓄“全科目”報送統計制度,這種狀況也沒有根本改觀。再者,從數據報送方式上看,基層郵政儲蓄機構由于沒有建立與上級機構和與人民銀行的縱向和橫向統計數據傳輸網絡,統計數據只能通過電話和傳真等原始的報送方式報送。

3.郵政儲蓄銀行會計、信貸等部門信息系統滯后,無法滿足“全科目”報送統計制度要求。金融統計是以會計科目和信貸等各類賬戶信息為基礎的全面統計,在此基礎上形成各類統計報表。在郵政儲蓄機構一直沒有根據“全科目”統計報送制度建立相應的會計科目和信貸等相關的各類賬戶信息,使得郵政儲蓄統計無法獲得全面完整的各類相關信息,這也是郵政儲蓄“全科目”統計報送無法順利開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4.信貸“全科目”上報統計指標體系不完整,不能全面真實地反映郵儲機構的信貸業務開展情況。郵政儲蓄銀行成立之初,優先開展穩健經營低風險資產業務,并逐步開展各項資產負債業務。但目前,郵政儲蓄銀行信貸“全科目”統計指標中只對儲蓄、同業存款和應收款項等少數幾個指標有所反映,其他業務都通過“其他流動資產項目”軋平,不能全面反映郵政儲蓄銀行的各項業務?,F以各基層郵政儲蓄銀行已經開展的小額質押貸款業務為例,據調查,基層郵政儲蓄機構報送統計數據時將其歸入“其他流動資產”科目,而沒有按照貸款用途歸入農戶貸款、個人消費貸款等貸款科目,從而造成地區貸款統計數據缺失。

查看全文

淺析郵政儲蓄農村市場

目前中國正致力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解決好“三農”問題,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促進農民增收是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的一項重要工作。

郵政儲蓄銀行只有植根農村市場,才能綻放出真正的光彩。從政策面看,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擴大郵政儲蓄資金的自主運用范圍,引導郵政儲蓄資金返還農村。自06年3月以來,福建、湖北、陜西3個試點省郵儲部門開展了小額質押貸款試點工作,截至06年8月27日,一共審批放款9214筆,金額達2.82億元;貸款結余3866筆,金額突破了1億元,由于手續簡單、利率低在農村區深受老百姓歡迎,這只是郵政儲蓄經營資產類業務的開始,隨著政府支持三農力度的不斷加大,在政策上會進一步引導郵政銀行向農村傾斜。

從監管面看,銀監會4月正式成立銀行監管四部,在加強對郵政儲蓄機構等金融機構監管的同時,積極引導郵政儲蓄機構在業務拓展上向農村地區傾斜,支持郵政儲蓄資金擴大自主平穩運用。

從市場方面看,農村金融市場多年來處于萎縮、凋敝狀態,農村信用社呆壞賬問題嚴重,農民貸款難,手續繁雜,并且由于缺乏競爭農信社將貸款利息一浮到頂,又增加了農民的貸款成本,造成非法集資盛行、私人借貸嚴重,市場也需求全國性銀行機構來提供現代化金融服務。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紛紛撤并農村網點,將業務重心轉向城市。郵政儲蓄是國內網點數量最多的金融機構,營業網點已超過35000個,其中縣及縣以下農村網點占2/3以上,郵政儲蓄開展農村金融業務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一是地域優勢。一方面農村郵政部門網點多面廣,另一方面商業銀行為提高經營效益,紛紛撤離或撤并縣、鄉鎮級營業機構,這為農村郵政儲蓄拓展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為農村郵政儲蓄業務快速發展提供地域條件。

二是政策優勢。國家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力度,推進新農村建設,必將推動農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同時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金融機構收縮基層營業網點,這都給農村郵政儲蓄發展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查看全文

郵政儲蓄銀行立足農村市場分析認

目前中國正致力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解決好“三農”問題,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促進農民增收是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的一項重要工作。

郵政儲蓄銀行只有植根農村市場,才能綻放出真正的光彩。從政策面看,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擴大郵政儲蓄資金的自主運用范圍,引導郵政儲蓄資金返還農村。自06年3月以來,福建、湖北、陜西3個試點省郵儲部門開展了小額質押貸款試點工作,截至06年8月27日,一共審批放款9214筆,金額達2.82億元;貸款結余3866筆,金額突破了1億元,由于手續簡單、利率低在農村區深受老百姓歡迎,這只是郵政儲蓄經營資產類業務的開始,隨著政府支持三農力度的不斷加大,在政策上會進一步引導郵政銀行向農村傾斜。

從監管面看,銀監會4月正式成立銀行監管四部,在加強對郵政儲蓄機構等金融機構監管的同時,積極引導郵政儲蓄機構在業務拓展上向農村地區傾斜,支持郵政儲蓄資金擴大自主平穩運用。

從市場方面看,農村金融市場多年來處于萎縮、凋敝狀態,農村信用社呆壞賬問題嚴重,農民貸款難,手續繁雜,并且由于缺乏競爭農信社將貸款利息一浮到頂,又增加了農民的貸款成本,造成非法集資盛行、私人借貸嚴重,市場也需求全國性銀行機構來提供現代化金融服務。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紛紛撤并農村網點,將業務重心轉向城市。郵政儲蓄是國內網點數量最多的金融機構,營業網點已超過35000個,其中縣及縣以下農村網點占2/3以上,郵政儲蓄開展農村金融業務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一是地域優勢。一方面農村郵政部門網點多面廣,另一方面商業銀行為提高經營效益,紛紛撤離或撤并縣、鄉鎮級營業機構,這為農村郵政儲蓄拓展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為農村郵政儲蓄業務快速發展提供地域條件。

二是政策優勢。國家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力度,推進新農村建設,必將推動農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同時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金融機構收縮基層營業網點,這都給農村郵政儲蓄發展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查看全文

郵儲資金農村新渠道論文

內容摘要:存單質押貸款開辟了郵儲資金回流農村的新渠道,增強了農村金融市場的競爭,提高了郵政儲蓄機構的盈利能力、綜合競爭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制約郵儲存單質押貸款業務的主要問題是:業務開辦范圍狹窄;質押方式單一;信貸業務品種單一。改進建議是:擴大業務覆蓋范圍;擴大基層網點信貸員的質押貸款審批權;開發部分抵押和無抵押信貸產品等。

關鍵詞:存單質押貸款,郵政儲蓄,山東省

隨著電子信息、通信等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廣泛使用,世界各國郵政儲蓄進行了適應性調整,中國也不例外。2005年12月,銀監會批準郵政儲蓄在福建、湖北、陜西等三省首批開辦定期存單小額質押貸款業務試點(即郵政儲蓄機構向借款人發放以未到期整存整取定期人民幣儲蓄存單為質押擔保且到期一次性收回本息的貸款。)(簡稱存單質押貸款),福建省于2006年3月18日開辦了存單質押貸款,湖北和陜西于同年3月29日也開辦了此項業務,郵政儲蓄從此告別了“只存不貸”的歷史。2006年8月25日,銀監會批準郵政儲蓄在北京、天津、山東等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辦存單質押貸款。2007年2月2日,銀監會批準郵政儲蓄機構在全國范圍內開辦存單質押貸款。郵政儲蓄機構進行存單質押貸款試點,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一年來,郵政儲蓄存單質押貸款開展的情況到底怎么樣?取得了哪些成效?還有哪些不足?如何改進?帶著這些問題,筆者于2007年3月14~16日先后到山東省的濟南市、章丘市、臨沂市、河東區和沂水縣進行了調研。

一、山東省郵政儲匯局存單質押貸款業務開展情況

2006年9月13日,經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郵政儲匯局授權,山東省郵政儲匯局在淄博、煙臺、德州、臨沂四個市局共48個網點正式試點開辦存單質押貸款。2006年12月29日,山東省郵政儲匯局擴大試點范圍,在全部17個地市的100個網點開辦了存單質押貸款。截至2007年3月20日,山東省郵儲累計發放貸款4217筆,累計放款11359.40萬元,平均每筆貸款金額為2.69萬元;節余2496筆,貸款余額6088.82萬元,每個網點平均貸款余額為60.89萬元。

(一)組織體系及人員配備

查看全文

淺析郵政儲蓄體制改革

一、為什么郵政儲蓄必須與郵政體制聯動改革

1.郵政儲蓄和郵政體制都需要改革

郵政業務自1986年恢復開辦以來得到了長足的。至2002年末,郵政儲蓄存款余額達到7369億元,市場占有率為8.48%,僅次于四家國有商業銀行居第五位;郵政儲蓄機構網點31704個,僅次于農行居第二位;代辦保險、發放工資、代收稅費等各項業務合計達到1600多億元。

但是隨著郵政金融業務的發展,一些過去沒有暴露出來的和矛盾逐漸突出。郵政儲蓄的問題集中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現行郵政儲蓄機構吸收儲蓄存款再轉存中央銀行、獲取高額轉存款利息(目前郵政儲蓄的轉存款利率為4.131%,而在中央銀行連續降低利率之后,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利率已降為1.89%,兩者相差近2.24個百分點)的做法,使郵政儲蓄享受了“超國民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不公平競爭,并引發了一些基層機構的違規操作;

第二,因郵政儲蓄未納入金融監管體系,有關監管部門對基層郵儲機構的違規行為難以監管;

查看全文

郵政儲蓄體制聯動改革證券投資論文

一、為什么郵政儲蓄必須與郵政體制聯動改革

1.郵政儲蓄和郵政體制都需要改革

中國郵政金融業務自1986年恢復開辦以來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至2002年末,郵政儲蓄存款余額達到7369億元,市場占有率為8.48%,僅次于四家國有商業銀行居第五位;郵政儲蓄機構網點31704個,僅次于農行居第二位;代辦保險、發放工資、代收稅費等各項業務合計達到1600多億元。

但是隨著郵政金融業務的發展,一些過去沒有暴露出來的問題和矛盾逐漸突出。目前郵政儲蓄的問題集中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現行郵政儲蓄機構吸收儲蓄存款再轉存中央銀行、獲取高額轉存款利息(目前郵政儲蓄的轉存款利率為4.131%,而在中央銀行連續降低利率之后,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利率已降為1.89%,兩者相差近2.24個百分點)的做法,使郵政儲蓄享受了“超國民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不公平競爭,并引發了一些基層機構的違規操作;

第二,因郵政儲蓄未納入金融監管體系,有關監管部門對基層郵儲機構的違規行為難以監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