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4 04:34:1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爭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爭政策爭項目爭資金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林(墾殖、園藝)場,市政府各部門:
為搶抓當前國家集中力量實施一批大項目的重要機遇,爭取到國家、省對我市更多的支持和投入,確保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現就切實做好爭政策、爭項目、爭資金(以下簡稱“三爭”)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統一思想,充分認識“三爭”工作的重要性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黨中央、國務院近日作出決定,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出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條措施。中央對實施這些措施總的要求是“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到2010年底前投資4萬億元,加快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和災后重建等投入,提高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各部門、各單位要充分認識中央出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條措施,對于克服當前的困難和保持長遠的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同樣,對我市而言,在重大機遇面前,爭取到更多的政策扶持,更多的項目和資金投入,對進一步增強我市經濟發展后勁、確保我市繼續保持全省領先發展勢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也是貫徹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和具體體現。
二、抓住重點,扎實做好項目儲備和項目前期工作
據悉,國家正在研究2009年增發長期建設國債,大幅增加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新增中央政府投資主要用于八個方面:國家糧食安全工程(包括千億斤等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工程,以及種子工程、旱作農業、油糖料生產、農產品質量安全等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項目);重大農業基礎設施工程(包括重大水利樞紐和水源工程、大中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大型灌區節水改造、農村小水電建設等);農村民生工程(包括農村初中改造工程、農村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體系、農村文化設施、農村基層政權建設、農村公路等);重大環保生態和節能減排工程(包括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天然林資源保護、重點防護林工程、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循環經濟和重點工業污染治理等);重大能、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國家規劃內的重大鐵路建設項目、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廉租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工程(包括廉租房建設以及農村危房改造等);自主創新、結構調整項目、促進協調發展的重點項目(包括高等教育“211”工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急體系建設等)。各部門、各單位要緊緊圍繞中央投資重點,結合實際,及時推出一批重大建設項目,實做好項目的前期工作。一是抓好項目的開發儲備。各部門、各單位要落實專人和專經經費,圍繞國家和省確定的投資方向、圍繞規劃、圍繞現有產業優勢并結合產業政策、圍繞區位比較優勢、圍繞資源優勢和資源整合,抓緊開發和儲備一批重大項目,建立行業主管部門和各單位項目分庫,由市發改局建立全市項目庫,形成市、行業主管部門和各單位三級項目庫。二是加大項目前期工作力度。為做好爭取資金工作,對于符合國家投向、已進入規劃的項目或準備實施的項目,各項目單位一定要盡快做好可研、上報審批等前期工作,做到隨時可以按要求上報所需資料,以適應國家和省對項目審查的需要。三是盡快落實建設條件。力爭儲備一批短期內可開工建設的項目,以更好地爭取國家和省投資支持。
爭資爭項考評辦法
為用好財政積極政策,調動各部門爭資爭項積極性,形成“跑上”有效氛圍,抓好上級重點支持政策措施落地見效,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第一條總體目標
全面貫徹落實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研究國家、省、州政策,把準政策走向,精準施策,切實抓住用好中央積極支出政策、省“四化”及州出臺的系列政策措施,爭取更多上級資金和政策支持,為我縣經濟高質量發展、縣域經濟龍頭帶動作用提供強有力支撐。
第二條考核對象
(一)行政事業單位。
1.一類部門:
爭資爭項落實意見
一、貫徹意見情況
為切實落實好省政府2013年民生工作安排意見,結合落實縣人代會、縣政協會及縣“三干”會議精神,我局及時召開了局長辦公室,在會上進行專門研讀,對照民政工作職能,逐條梳理、細化、分解,并召開全局干職工大會傳達學習,做到人人有擔子,個個有任務,件件有落實,項項有人抓,以利做到“快、早、實”,爭取工作主動,把這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爭資爭項落實情況
省政府2013年民生工程安排意見,著重圍繞八個方面,集中辦好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60件實事,其中涉及民政的有11件。
1、提高城鄉低保對象補助標準。
目前,我縣城市低保對象有2440戶,6336人,按照月人均補差標準增加15元,由140元提高到155元核算,我縣全年可新增城市低保資金10萬元;全縣農村低保對象有7057戶,18965人,按照月人均補差標準增加10元,由55元提高到65元,我縣全年可新增農村低保資金19萬元。該兩項新增資金已取到省民政廳,市民政局確認,待正常下撥。城市低??h財政需配套113萬元,農村低??h財政需配套119萬元,合計需配套232萬元,請縣財政列支。
雙爭活動報告
縣民政局將“雙爭”活動作為推進班子建設、履行民政職能、樹立良好形象的有效載體,按照“一個宗旨、兩個目標、三個確?!钡墓ぷ魉悸?,將“雙爭”活動與民政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切實使“雙爭”活動成為促進工作、為民解憂的動力源。
牢記一個宗旨。“雙爭”活動中,縣民政局始終把“以民為本、為民解困”作為開展民政工作的根本宗旨,將一切工作的著力點放在改善和保障民生上。按照保障范圍適度、保障標準提高、審批程序規范、資金發放社會化的要求,縣民政局將10170名農村貧困群眾納入了保障范圍,僅今年上半年,發放農村低保金394萬元,發放城鎮低保金1346萬元,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明確兩個目標??h民政局將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和完善社會福利服務體系作為開展“雙爭”活動目標,制定了詳實、具體、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按照“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對分管工作負責,業務科室對具體工作負責的責任體系,“一把手”同班子副職、班子副職同具體分管科室簽訂了崗位目標責任狀,切實將任務逐層分解到班子成員,逐項落實到每個科室、每名干部,確保了工作的圓滿完成。兩節期間,民政局積極協調各方資金,為城鎮低保對象發放兩節生活補助155.2萬元、大米338噸、電視機1317臺、冬令救災補助款35.1萬元,對50戶城鄉低保戶實施了大病醫療救助,發放補助金12.4萬元;針對困難群眾住房條件差的實際情況,縣民政局協調爭取資金69萬元,用于對閑置的農村敬老院、村級小學校進行改造,解決了80戶分散五保戶和農村低保重點戶的建房問題。
做到三個確保。為增強“雙爭”活動實際效果,縣民政局努力提高全體機關干部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確保運用積極的態度、良好的素質、政策的落實服務群眾,收到了良好效果。面對上半年我縣發生的“4.30”火災、5月6日風災及7月份的洪澇災害,民政局協調爭取救災資金75萬元,并及時發送到受災群眾手中,保證了受災群眾得到救助;在貫徹落實五保戶供養政策上,民政局深入基層,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在全縣范圍內確定了626名五保對象,并做到了供養資金足額到位;在服務基層工作中,民政局選派業務能力高、責任心強、群眾基礎好的同志,指導基層順利完成了第七屆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依法選舉產生了13位社區居委會主任。
環保局爭資爭項工作匯報
為切實做好2015年爭資爭項工作,我局領導高度重視,尹局長2015年1月下旬,3月12日兩次到省對接項目?,F將爭資爭項情況匯報如下:
一、工作進展情況:
1、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項目:
局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科學、認真地代縣政府編制好考核的自查資料,充分征求了縣財政局、城管局、林業局等部門的意見建議,注重平衡好各部門數據,多次與省環保廳監測處、生態處溝通,2月已將2015年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工作材料報省廳。
2、農村環境整治項目:
已到市局、省廳對接,正在收集完善編制材料。
石爭平----生命放歌
石爭平,一位平凡的女檢察官,1995年5月13日,在一場突發事故中離我們而去,年僅44歲。殉職前任江蘇省無錫市人民檢察院刑檢處副處長。
偉大出自平凡,短暫孕育永恒。石爭平走的是條樸實無華的人生路。1951年,石爭平出生于一個干部家庭。1968年,初中剛畢業的石爭平響應國家“上山下鄉”號召,下放到江蘇濱??h農村的一家林果場。從沒干過農活的她,憑著一股子不服輸的勁,和當地農民一起挖坑、挑土、種樹、施肥……很快就樣樣在行。
種棉花是最磨人的。從種到摘,大半年都要打藥。夏天正午,太陽毒辣辣地烤著大地,空氣中沒有一絲風,這時打藥最頂用。一望無際的棉田,齊腰高的株,把四周圍得密不透風。石爭平背著20多公斤重的藥桶打藥,一趟下來,全身濕得像從水里撈出來的。瘦小的她再也支持不住,昏倒在棉田里。別人把她扶回宿舍時,發現她全身都腫了,這是典型的農藥中毒。她硬是咬著牙熬過去了。后來,她母親從一個熟人那兒聽說這件事,心疼得直掉眼淚。石爭平卻笑著安慰道:“媽媽,別哭。別人能過我也能過?!?/p>
海風吹,日頭曬,重擔壓,把石爭平鍛煉成了一個鄉下丫頭。人長得壯壯實實的,臉曬得黑里透紅,當她挑著一副擔子來探親時,父母楞是半天都沒認出自己的女兒。下鄉時,媽媽給她的一件嶄新的絲絨棉襖,肩膀上都磨破了,打上了大大的補丁,這都是挑擔磨出來的。望著淚眼婆娑的父母,石爭平拿出擔子里的蘋果、紅薯,笑呵呵地說:“爸、媽,這些都是我自己種的,是勞動的果實,帶給你們嘗嘗?!?/p>
石爭平告訴父母,自己參加了當地的文藝隊。勞動之余,經常到各個隊唱歌跳舞,演樣板戲。臨別時,她還自豪地告訴家里:“我現在賺20個工分,不要你們寄飯錢了?!?/p>
這次回家探親,石爭平從沒對家人說過一個苦字。
細說創與爭
創先爭優,一個“創”字,一個“爭”字,含義深刻。
“創”,就是創造,是行動,是實踐,是一個能動的過程,是要真抓實干去努力達到預期的目標。要想做到“創”,就是要勇于創新,敢于擔當。這就要求不墨守成規、不故步自封,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后,毅然走上大亮山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0多年,然后把價值3億多元的林場無償移交政府,可謂是“創”的典范。
“爭”,就是競爭。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就沒有前進。無論一個人,還是一級黨組織或一個團體,要有所成,就必須有一股爭的熱情、爭的勁頭,只有敢于拼搏、敢于挑戰,才能保持昂揚的士氣,打造一流業績。密林中的青松所以長得又高又直,就在于它們處在競爭的環境。山林中的虎豹何以能勇猛無比?因為它時時都處在激烈的競爭之中。在當今百舸爭流的時代,唯有勇于競爭,方能快速挺進,邁向科學發展新天地;善于競爭,保持前進的動力,才能在各種困難和挑戰面前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創先爭優,關鍵在“創”,目標在“先”,核心在“爭”,標準在“優”。一切創新行為,目的都是圍繞發展大局,推動中心工作,服務廣大群眾,切不能華而不實搞創新,轟轟烈烈走過場。基層黨組織和黨員要奮勇爭先,爭當一流?!盃帯钡耐緩胶头椒ê芏啵籂幹W習、爭著下基層、爭著干工作、爭著幫民富……但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把“爭”字理解偏了,他們爭著邀功諉過,爭著攬權卸責,在“爭”中敗壞了風氣,搞散了班子,貽誤了發展時機。我們要端正“創”、“爭”的目的,在提高學習能力、服務水平上去爭去拼,爭群眾口碑,拼工作效率;在“優”字上下功夫,著眼于提升個人素質,強化基層組織建設,推動事業發展。
“創”、“爭”重在實干。一切先進和優秀都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實實在在干出來的;不是自封的,而要讓群眾認可。每一名黨員干部要立足本職工作,努力學習,掌握政策,鉆研業務,提高技能,用實實在在的行動,用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體現先進、展示優秀。要認真聽取群眾意見,實行公開承諾,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主動接受群眾評議,使創先爭優活動成為群眾滿意工程。
水利局爭資爭項工作方案
根據縣委、縣政府的工作安排,我局被列為爭資爭項工作重點考核單位。為切實做好我局2013年的爭資爭項工作,確保全面完成工作任務,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搶抓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重大機遇,科學編制水利建設項目,積極向上級爭資爭項,加快民生水利工程建設,促進我縣水利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為蘇區振興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工作目標
2013年,計劃爭取上級項目資金7000萬元,較2012年完成數增加1314萬元,增長22%,力爭評為爭資爭項工作先進單位。
三、工作措施
上半年爭資爭項工作總結
根據縣委、縣政府《關于2013年度爭資爭項及項目開發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今年上半年在爭資爭項工作方面進一步開拓思路,做細工作,做實項目申報工作,爭資爭項工作取得了一定得進展,現將工作小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年初,經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確定了2013年全年350個爭資爭項項目開發任務和13億元的爭資爭項任務。
截止5月底,全縣累計開發爭資項目409個(2013年結轉項目147個,2013年新增項目262個),其中:政策型項目106個,個性型項目303個,完成(按新增項目258個計)全年目標的74.9%,同比增長77.3%。
截止到5月底,已爭取各類上級補助資金5.56億元,同比增長124%。已到位資金4.12億元,同比增長172.4%。(其中:中央轉移支付、民政救濟、勞動保障、扶貧等政策性資金2.9259億元,占已到位資金70.9%),完成全年任務13億元的32%,距全年任務還差8.9億元;2013年1-5月全縣增量資金2.63億元(包括新增項目到位資金),目前用地指標已到位1894畝。完成年度目標的80%以上有4個責任單位,分別是縣發改委、財政局、民政局、國土局;完成了25%-79%任務時序的有10個單位,分別是縣林業局、科技局、扶貧和移民辦、水利局、農機局、供電公司、鎮、煙草局、商務局、水保局;完成了1-24%進度的有10個單位。
需引起重視的是,截止5月底,還有27個單位爭資額為“零”;有5個單位未上報任何材料。
加強爭資金爭項目指導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縣十六次黨代會精神,進一步加大爭資金爭項目工作力度,加快“跑部進廳”步伐,促進我縣經濟社會趕超發展,現就進一步加強爭資金爭項目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緊緊抓住國家實施生態經濟區規劃和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及貧困地區發展的政策機遇,圍繞惠民補助、投資建設、財力性補助等方面,充分調動全縣上下爭資金爭項目的積極性。加強與上級部門的溝通聯系,積極爭資金、跑項目,努力形成“包裝一批、儲備一批、爭取一批、實施一批”的爭資金爭項目良性循環工作機制,為我縣經濟社會趕超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二、目標和范圍
(一)范圍
1、爭取中央、省、市的無償撥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