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地位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6 01:16:2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指導地位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歷史地位指導思考
黨的**大以來,黨中央繼承和發展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倳浫嫦到y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是我們黨從歷史和現實中得出的不可動搖的基本理論。在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科學發展觀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茖W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一脈相承的與時俱進的同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科學體系,是我們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在黨的十七大即將召開的時候,我們進一步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的認識,對于更好地學習、掌握、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更加自覺地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科學發展觀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歷史地位
偉大的實踐,呼喚并產生偉大的理論。80多年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先后產生了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理論成果。
作為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倡導者。他身體力行,親自指導和帶領全黨在革命和建設的長期實踐中,推進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立了具有中國特點的科學指導思想,即思想。思想既是中國革命經驗的科學總結,又是指導中國革命的行動指南,并且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軍隊建設、軍事戰略和國防建設,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外交工作和黨的建設等方面,以獨創性的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正因為有了思想的正確指導,中國共產黨人才找到了無產階級革命道路、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從而領導中國人民奪取了政權,締造了新中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展開了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
鄧小平是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在改革開放新時期,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努力實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取得了認識上的“第二次飛躍”,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開辟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鄧小平理論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系統地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繼承和發展了馬列主義、思想,把對科學社會主義的認識和實踐推進到新境界。鄧小平理論是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的思想旗幟。
以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面對20世紀90年代和世紀之交國際國內政治風云的變幻與演進,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總結概括新的實踐經驗,探索解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中遇到的新情況和新問題,以馬克思主義的巨大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繼續推進理論創新,用一系列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創造性地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叭齻€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面向21世紀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是新世紀新階段全黨和全國人民團結奮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共同思想基礎,是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指針。
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論文
我們已經跨入迎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世紀?;厥?0世紀,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猶如壯麗的日出,照耀著中國革命與建設的進程。瞻望新世紀,面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科技迅速進步的發展趨勢,面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面對我們黨和人民的三大歷史任務,要不要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鞏固和加強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是一個關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和命運的具有全局性戰略性意義的重大問題,必須正確認識、認真對待。
一面久經考驗的旗幟: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的指導地位不可動搖
我們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確立為自己的指導思想,80年來,黨領導人民取得的革命、建設、改革的每一個勝利,都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一切工作的行動指南,是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為振興中華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和精神動力,也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只有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全黨和全國人民才能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這是我們黨80年奮斗取得的一條基本經驗,也是我們黨和黨的事業歷經艱難曲折不斷發展壯大的一個根本保證。
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是個別人的也不是一個黨的主觀意志的產物,而是歷史的必然,實踐的選擇。這首先取決于馬克思主義自身的理論價值。馬克思主義是迄今為止最科學、最嚴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論體系。它把嚴格的科學性與高度的革命性有機地結合起來,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闡述了深刻的哲理,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和不容置辯的邏輯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為人類進步、社會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成為人類文明史上不朽的思想豐碑。
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最重要的是取決于它的實踐價值。俄國革命、中國革命和其他許多國家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都證明了這一點。盡管社會主義運動在取得震撼世界的偉大勝利之后,20世紀80年代末遭遇了嚴重挫折,蘇東劇變后,一些反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家和理論家濫言馬克思主義“死亡”了。但是,客觀地公正地分析這一社會現象,人們得出的是相反的結論。蘇東劇變恰恰是因為沒有遵循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真理。它從反面說明,違背了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就要遭受挫折。
上世紀下半葉,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穩定發展,國內社會矛盾趨于緩和,管理行為得到認可。這種變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資本主義國家吸取歷史的教訓,借鑒社會主義的一些做法,積極對資本主義進行修補的結果。正如西方資產階級學者所坦白的:《資本論》把資本主義描繪得千瘡百孔,我們正是按照《資本論》的描繪來修補資本主義這條船,才使它沒有沉沒,照樣在航行。但不論航行多久,最終是要沉沒的。因為這是馬克思主義揭示的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
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容動搖
●我國目前的文化是一種多元文化。但在這種多元文化中,必須保證指導思想的一元化,而決不能搞指導思想的多元化,這個指導思想就是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是這種多元文化的主心骨。有了這個主心骨,就能保證我國文化的社會主義性質,保證我國文化始終沿著進步的方向前進;就能調動不同類型的文化為我國兩個文明建設服務;就能既唱響主旋律,又滿足人民群眾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有了這個主心骨,即使意識形態領域出現一些與主旋律格格不入的雜音和噪音,我們照樣可以“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在當代中國,堅持和鞏固鄧小平理論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就是真正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決不能因為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是一脈相承的,而不著重強調鄧小平理論今天在我國社會生活和意識形態領域的特殊重要性。
***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边@一論斷為我國的意識形態工作指明了正確方向。
為什么必須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分析當前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形勢。
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形勢,總的來看是好的。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在領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同時,十分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十分重視意識形態工作。近年來,全黨開展的學習鄧小平理論的活動,在縣處級以上干部中開展的“三講”教育,最近圍繞***同志關于“三個代表”重要論述開展的學習和宣傳,以及不久前召開的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等,都充分發揮了我們黨在政治上的強大優勢,有力地保證了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意識形態領域也存在著一些復雜情況,如果我們不加以注意,不能及時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就會影響甚至削弱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鞏固和加強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我們已經跨入迎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世紀?;厥?0世紀,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猶如壯麗的日出,照耀著中國革命與建設的進程。瞻望新世紀,面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科技迅速進步的發展趨勢,面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面對我們黨和人民的三大歷史任務,要不要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鞏固和加強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是一個關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和命運的具有全局性戰略性意義的重大問題,必須正確認識、認真對待。
一面久經考驗的旗幟: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的指導地位不可動搖
我們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確立為自己的指導思想,80年來,黨領導人民取得的革命、建設、改革的每一個勝利,都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一切工作的行動指南,是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為振興中華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和精神動力,也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只有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全黨和全國人民才能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這是我們黨80年奮斗取得的一條基本經驗,也是我們黨和黨的事業歷經艱難曲折不斷發展壯大的一個根本保證。
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是個別人的也不是一個黨的主觀意志的產物,而是歷史的必然,實踐的選擇。這首先取決于馬克思主義自身的理論價值。馬克思主義是迄今為止最科學、最嚴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論體系。它把嚴格的科學性與高度的革命性有機地結合起來,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闡述了深刻的哲理,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和不容置辯的邏輯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為人類進步、社會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成為人類文明史上不朽的思想豐碑。
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最重要的是取決于它的實踐價值。俄國革命、中國革命和其他許多國家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都證明了這一點。盡管社會主義運動在取得震撼世界的偉大勝利之后,20世紀80年代末遭遇了嚴重挫折,蘇東劇變后,一些反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家和理論家濫言馬克思主義“死亡”了。但是,客觀地公正地分析這一社會現象,人們得出的是相反的結論。蘇東劇變恰恰是因為沒有遵循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真理。它從反面說明,違背了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就要遭受挫折。
上世紀下半葉,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穩定發展,國內社會矛盾趨于緩和,管理行為得到認可。這種變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資本主義國家吸取歷史的教訓,借鑒社會主義的一些做法,積極對資本主義進行修補的結果。正如西方資產階級學者所坦白的:《資本論》把資本主義描繪得千瘡百孔,我們正是按照《資本論》的描繪來修補資本主義這條船,才使它沒有沉沒,照樣在航行。但不論航行多久,最終是要沉沒的。因為這是馬克思主義揭示的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
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研究論文
內容提要:
●我國目前的文化是一種多元文化。但在這種多元文化中,必須保證指導思想的一元化,而決不能搞指導思想的多元化,這個指導思想就是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是這種多元文化的主心骨。有了這個主心骨,就能保證我國文化的社會主義性質,保證我國文化始終沿著進步的方向前進;就能調動不同類型的文化為我國兩個文明建設服務;就能既唱響主旋律,又滿足人民群眾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有了這個主心骨,即使意識形態領域出現一些與主旋律格格不入的雜音和噪音,我們照樣可以“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在當代中國,堅持和鞏固鄧小平理論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就是真正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決不能因為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是一脈相承的,而不著重強調鄧小平理論今天在我國社會生活和意識形態領域的特殊重要性。
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边@一論斷為我國的意識形態工作指明了正確方向。
為什么必須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分析當前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形勢。
論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正文】
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這是保證全黨和全國人民加強團結、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根本思想基礎?!痹谶@里,同志既否定了意識形態可以淡化的論調,強調了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性;又否定了對各種意識形態可以同等對待的看法,指出了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對我國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決定性意義。
一
意識形態是系統地、自覺地反映社會經濟形態和政治制度的思想體系,但就嚴格意義上說,它專指國家承認和倡導的思想體系。它的作用是幫助分散的社會成員組成共同體,以共同的方式看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指引他們進行有效的政治活動。意識形態的領域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學藝術、宗教、哲學和其他社會科學等,它與非意識形態的其他社會意識形式,如自然科學、語言學、形式邏輯等,既相聯系又有區別。通過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意識形態給社會意識整體以重大影響。意識形態的重要意義可以從一般和特殊兩個方面來認識:
(一)一般意義
馬克思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把經濟狀況看成是社會發展最終的決定因素,但是他和恩格斯決沒有因此而忽略意識形態的作用,相反,一貫與曲解他們的學說、過分看重經濟的庸俗化傾向作斗爭。恩格斯在1890年致約·布洛赫的信中指出:“根據唯物史觀,歷史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歸根到底是現實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無論馬克思或我都從來沒有肯定過比這更多的東西。如果有人在這里加以歪曲,說經濟因素是唯一決定性因素,那么他就是把這個命題變成毫無內容的、抽象的、荒誕無稽的空話。經濟狀況是基礎,但是對歷史斗爭的進程發生影響并且在許多情況下主要是決定著這一斗爭的形式的,還有上層建筑的各種因素”(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477頁。)。恩格斯在1894年致符·博爾吉烏斯的信中又指出:“政治、法律、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的發展是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但是,它們又都互相影響并對經濟基礎發生影響。并不是只有經濟狀況才是原因,才是積極的,而其余一切不過是消極的結果?!保ㄗⅲ骸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507頁。)
長期堅持“三個代表”的指導思想地位
黨的十六大把“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作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充分反映了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共同意志,是中國共產黨保持活力的根本保證。
新世紀的中國共產黨,要有自已的根本指導思想。這個根本的指導思想就是同志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總結我們黨的八十多年歷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經驗,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科學理論的指導,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茖W的理論,必須是中國自已的、發展著的理論。相對于外國來說,是中國的;相對于“老祖宗”來說,是當代的。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根本經驗就是首先在理論上與時俱進和開拓創新。明末清初的偉大思想家王船山說,“讀古人書,欲學之,而不因時以立義,鮮不失矣?!?/p>
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以時間和空間為轉移的。社會實踐不斷發展,思想認識也應不斷前進。勇于和善于根據實踐的要求進行理論創新,形成與時代相適應并能指導實踐發展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歷史賦予我黨的神圣職責。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沒有自已的理論,就沒有思想和時代的豐功偉績;沒有鄧小平自已的理論,就沒有鄧小平理論和鄧小平時代的輝煌業績。進行黨的理論創新,不僅在于馬克思已去世一百多年,已去世二十多年,鄧小平也去世五、六年,而在于我黨所面對的環境,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文化,無論是內政還是外交,都與馬克思時代、時代和鄧小平時代有顯著的不同。
進入新世紀,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國際局勢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在曲折中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在這種環境下,堅持馬克思主義而決不搞指導思想多元化,發展馬克思主義而決不搞教條主義,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而決不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而決不照抄照搬,就只有一切從實際出發,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使我們的思想和行動更加符合客觀實際,更加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和時展的要求,形成中國的、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爸袊钡鸟R克思主義既是馬克思主義的又是中國的,就它的基本原理說是馬克思主義的,就它的實踐經驗和文化傳統來說,又是中國的,是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改革經驗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優秀思想和文化的結晶?!鞍l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既是歷史的又是現時的、當代的,它的理論淵源是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它的實際內容是當代的、現時的實踐經驗的理論概括。這一系列的觀點說明,處于新世紀的中國共產黨,必須有自已的科學的理論作為自已的根本指導思想。這個根本的指導思想就是同志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三個代表”之所以能夠作為我們黨的根本指導思想:
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管理論文
內容提要:
●我國目前的文化是一種多元文化。但在這種多元文化中,必須保證指導思想的一元化,而決不能搞指導思想的多元化,這個指導思想就是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是這種多元文化的主心骨。有了這個主心骨,就能保證我國文化的社會主義性質,保證我國文化始終沿著進步的方向前進;就能調動不同類型的文化為我國兩個文明建設服務;就能既唱響主旋律,又滿足人民群眾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有了這個主心骨,即使意識形態領域出現一些與主旋律格格不入的雜音和噪音,我們照樣可以“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在當代中國,堅持和鞏固鄧小平理論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就是真正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決不能因為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是一脈相承的,而不著重強調鄧小平理論今天在我國社會生活和意識形態領域的特殊重要性。
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边@一論斷為我國的意識形態工作指明了正確方向。
為什么必須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分析當前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形勢。
鞏固和加強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正文】
我們已經跨入迎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世紀?;厥?0世紀,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猶如壯麗的日出,照耀著中國革命與建設的進程。瞻望新世紀,面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科技迅速進步的發展趨勢,面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面對我們黨和人民的三大歷史任務,要不要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鞏固和加強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是一個關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和命運的具有全局性戰略性意義的重大問題,必須正確認識、認真對待。
一面久經考驗的旗幟: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的指導地位不可動搖
我們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確立為自己的指導思想,80年來,黨領導人民取得的革命、建設、改革的每一個勝利,都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一切工作的行動指南,是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為振興中華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和精神動力,也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只有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全黨和全國人民才能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這是我們黨80年奮斗取得的一條基本經驗,也是我們黨和黨的事業歷經艱難曲折不斷發展壯大的一個根本保證。
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是個別人的也不是一個黨的主觀意志的產物,而是歷史的必然,實踐的選擇。這首先取決于馬克思主義自身的理論價值。馬克思主義是迄今為止最科學、最嚴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論體系。它把嚴格的科學性與高度的革命性有機地結合起來,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闡述了深刻的哲理,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和不容置辯的邏輯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為人類進步、社會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成為人類文明史上不朽的思想豐碑。
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最重要的是取決于它的實踐價值。俄國革命、中國革命和其他許多國家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都證明了這一點。盡管社會主義運動在取得震撼世界的偉大勝利之后,20世紀80年代末遭遇了嚴重挫折,蘇東劇變后,一些反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家和理論家濫言馬克思主義“死亡”了。但是,客觀地公正地分析這一社會現象,人們得出的是相反的結論。蘇東劇變恰恰是因為沒有遵循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真理。它從反面說明,違背了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就要遭受挫折。
思想:科學概念的形成和指導地位的確立
【正文】
回顧我們黨80年的光輝歷史,思想的形成和指導地位的確立,是一件意義重大而深遠的大事。
歷史上,由于我們黨正確地理解和堅持思想的指導,使中國革命取得了勝利。在某些時候,由于對思想離開了科學態度,就使我們的事業發生了曲折,甚至吃了很大的苦頭。列寧曾說,馬克思主義并不是什么神圣不可侵犯的東西。但是,我們卻發生了把思想當作某種神學的東西、把領袖當作神看待的不正?,F象,留下了極為深刻的教訓。發生這種現象,在思想理論上是怎樣失足的,有哪些觀點沒有把握好;制度和體制上,有哪些關節點沒有把握住,留下了漏洞?這些,都有待于深入地進行科學總結。鄧小平說:“歷史上成功的經驗是寶貴財富,錯誤的經驗、失敗的經驗也是寶貴財富?!保ㄗⅲ骸多囆∑轿倪x》第三卷,第235頁。)在某種意義上說,錯誤的經驗、失敗的經驗是更為寶貴的財富。但是,經驗要成為財富,必須要經過一個環節,這就是科學總結,要敢于實事求是地進行總結。成功的經驗如果不能科學地總結,還可能變成包袱而導致錯誤;錯誤的、失敗的經驗如果不能科學地總結,深刻地吸取教訓,則很容易重犯。這兩個方面的實例都不難找。我們要非常嚴肅地對待黨的歷史。本文僅就幾個方面的問題,回顧一些歷史情況,并略陳己見。
思想科學概念的形成
思想的形成是一個過程,人們對思想的認識是一個過程,思想科學概念的形成和確立也是一個過程。
思想于20年代后期開始形成,在30年代有了重大發展,并在中國革命實踐中顯示其真理性和強大生命力,30年代末、40年代初,以《〈共產黨人〉發刊詞》、《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等著作為主要標志,形成了科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