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國際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1 15:01:2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走向國際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走向國際

一帶一路國際貿易走向探討

摘要:“一帶一路”政策的提出對我國社會經濟建設具有較強的推動作用,同時,對我國的多個發展領域都具有積極促進作用,是我國新時期一項非常重要的國家戰略。同時,在“一帶一路”的導向下,國際貿易的走向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良好的國際貿易環境使得我國的經濟得到了更好的發展,貿易環境的廣闊性更高,同時,使得我們國家的質檢、物流等領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創設了經濟融合、政治互信以及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但是,國際貿易爭端也越來越多,這就需要有關部門不斷的努力,以解決相關的問題,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本文闡述了“一帶一路”相關概述,針對目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現狀以及其對國際貿易的影響進行了分析,探討了基于“一帶一路”導向的國際貿易走向,以饗讀者。

關鍵詞:一帶一路;國際貿易;走向;國際貿易便利化;區域經濟一體化

“一帶一路”主要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敖z綢之路經濟帶”貫穿了我國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經濟圈以及亞太經濟圈,途徑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家,最終抵達波羅的海、地中海以及印度洋沿岸?!?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為中國東南沿海,途徑東南亞、南亞以及西亞等國家,終點為非洲,是一條瓷器之路、茶葉之路、香藥之路?!耙粠б宦贰笔鞘澜缟峡缍茸畲蟮慕洕呃?,經過孟中印緬、中巴等經濟走廊[1]?!耙粠б宦贰睉鹇缘膶嵤┩苿恿搜鼐€50多個亞歐國家的經濟轉型升級,提升了區域國際貿易的活力,促進了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

1“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現狀

1.1國際貿易規模不斷增大。自我國大力實施“一帶一路”政策以來,我國與沿線國家之間的雙邊貿易規模正在不斷的擴大,沿線國家具有豐富的天然氣、石油等資源,而我國的輕工業、制造業商品以及資本的出口量較大,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越來越密切,實現了各國關系、經濟等方面的和諧發展[2]。1.2出口商品結構升級。我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往來的主要商品結構集中在制造業產品和機械設備方面,特別是對于西亞,在機械設備方面的出口量非??捎^,同時,對于出口的原料制造品的占比正在逐年下降,出口商品的結構正在不斷升級,產品的附加值和技術含量等也在明顯增加。1.3進口商品結構穩定。中國進口“一帶一路”戰略沿線國家的主要商品包括能源、燃料以及化石等方面,原油進口占比達到80%,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對于沿線國家的進口商品結構比較穩定,種類單一[3]。

2“一帶一路”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查看全文

制造型企業走向國際分析論文

內容提要:深度嵌入國際供應鏈作為中國制造業企業國際化理論中的一種新的戰略型思維,已經在國內許多制造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實踐中顯示出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從杠桿和逆杠桿理論入手,對深度嵌入國際供應鏈的概念及其實現途徑與方式進行了界定和初步探討。

關鍵詞:杠桿效應逆杠桿效應深度嵌入國際供應鏈逆杠桿操作

一、逆杠桿效應與深度嵌入國際供應鏈

(一)杠桿效應(LeverageEffect)

在企業管理中,所謂杠桿是指利用公司的外部資源如自然資源、廉價勞動力等作為公司產品的一種輸入,輸出高附加值產品以形成競爭優勢即為杠桿效應??鐕緦M庵苯油顿Y的目的就是要啟動東道國的杠桿以撬動自身的優勢和市場的開拓。以香港Li&Fung公司為例,在為歐洲市場提供服裝的過程中,公司在朝鮮購買布匹原料,在臺灣地區印染,在孟加拉裁剪,在泰國裝上日本制造的拉鏈,進行包裝,最后運往歐洲。公司雖然不擁有任何加工設備和工具,但是卻利用自己在價值鏈中的核心地位,行業中的影響力、產品開發能力、商譽,啟動了從原料到最終產品運輸中的多個杠桿,在給予杠桿國企業一定的利益的同時,更多地實現了產品的高附加值。

從Li&Fung公司的例子當中可以看出,跨國公司利用杠桿效應主要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

查看全文

論人民幣走向國際化對策選擇

摘要:

伴隨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人民幣匯率的持續穩定,以及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人民幣的國際聲譽大大提高,人民幣已在周邊國家或地區廣泛流通,開始了它的國際化進程。筆者認為,人民幣在走向國際化的戰略選擇上,應根據中國的國情并借鑒其他各種貨幣國際化的途徑來設計具體的方案,以漸進方式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一、人民幣國際化的現狀

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長期的戰略。人民幣作為支付和結算貨幣已被許多國家所接受,事實上,人民幣在東南亞的許多國家或地區已經成為硬通貨。從近幾年人民幣在周邊國家流通情況及使用范圍可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韓國等國家。人民幣的流通使用主要是伴隨旅游業的興起而得到發展的。我國每年都有大批旅游者到這些國家觀光旅游,因而在這些國家可以用人民幣購買商品的購物店越來越多,可以用人民幣兌換本國貨幣的兌換店和銀行也開始出現。筆者赴韓國考察發現,在韓國比較知名的購物商場、酒店、賓館等每日都公布人民幣與本地貨幣、本地貨幣與美元的比價。人民幣同本地貨幣和美元一樣,可以用于支付和結算。在韓國幾乎所有的商業銀行都辦理人民幣與韓幣、人民幣與美元的兌換業務,也可以隨時用人民幣兌換歐元、日元、英鎊等所有的硬通貨。尤其在去年12月29日,中國銀聯宣布,從2005年1月10日起正式開通"銀聯卡"在韓國、泰國、新加坡的受理業務。使持卡人在韓國、泰國和新加坡可以使用"銀聯卡"進行購物消費、也可以在這些國家的取款機上支取一定限額的本國貨幣。從2005年12月開始又在德國、法國、西班牙、比利時、和盧森堡五國率先開通了中國銀聯卡ATM受理業務。這一切,都表明人民幣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而且使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得到進一步推進論文。

第二種,在中越、中俄、中朝、中緬、中老等邊境地區。人民幣的流通使用主要是伴隨著邊境貿易、邊民互市貿易、民間貿易和邊境旅游業的發展而得到發展的。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支付貨幣已經在這些國家中大量使用,并能夠同這些國家的貨幣自由兌換,在一定程度上說,人民幣已經成為一種事實上的區域性貨幣。在朝鮮羅津-先峰自由經濟貿易區的集市貿易市場上,當地的攤主們無論是銷售中國的商品還是朝鮮的地方產品,大都習慣于用人民幣計價結算。人民幣在朝鮮幾乎所有的邊境城市甚至在全境,已經成為人們結算貨款、進行商品交易、當作硬通貨儲備的貨幣之一。在越南、俄羅斯、朝鮮、緬甸等國家大多與旅游有關的行業、部門以及商品零售業均受理人民幣。并且逐日公布人民幣與本國貨幣的比價。隨著我國與周邊國家、地區經貿往來的進一步擴大以及旅游業的不斷發展,人民幣的流通和使用范圍也越來越廣,人民幣區域化的范圍也必將進一步擴大,區域性貨幣的地位也將日益鞏固,盡而推進人民幣走向國際化。

查看全文

一帶一路導向國際貿易走向分析

【摘要】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們的國家根據實際的發展情況,進行全新的發展策略的制定。像是國家在2015年推行的一帶一路戰略發展政策。根據原有的絲綢發展之路,高舉和平發展、共同發展旗幟與其他國家進行新的國際貿易。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也為我們國家的國際貿易提供了全新的發展走向,對此本文基于一帶一路導向作用進行國際貿易走向分析。

【關鍵詞】一帶一路;國際貿易;走向分析

在一帶一路全新戰略思想帶動下,我國的沿海地區對外貿易不斷發展。沿海地區的很多省份在對外貿易中得到的紅利。很多企業快速發展,不僅推動了當地的經濟進步也使企業自身得到發展。這也使我們意識到國家戰略發展的重要性,在當今的發展中要緊緊依靠國家的發展戰略進行企業發展,使企業有持續的發展力,從整體提高國內經濟發展。

1.一帶一路戰略提出的背景

在金融危機過后,國際的經濟形勢發生動蕩。很多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不斷提高,像是一些國家對中國的關稅提高,本身是出于保護本國市場的目的,但是隨意的進行改變很容易對其他國家造成影響。這種發展狀態也需要一個全新的發展動力。中國的一帶一路就是在這一發展背景中被提出來,在一帶一路的戰略帶領下,國內的對外貿易不斷的發展。使各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更暢通無阻,可以營造一個良好的國際市場發展氛圍,從而創造出更好的政治環境。在與沿線國家的貿易合作中,不斷提升多邊國際貿易結構。在國際的政策以及資金的支持下,對于沿線國家進行資金上的投入,及幫助其他國家發展也可以使我們國內經濟迅速發展。加強沿線國家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發揮出沿線國家的優勢。

2.一帶一路國際貿易走向的分析

查看全文

透析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策略

下摘要:伴隨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人民幣匯率的持續穩定,以及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人民幣的國際聲譽大大提高,人民幣已在周邊國家或地區廣泛流通,開始了它的國際化進程。筆者認為,人民幣在走向國際化的戰略選擇上,應根據中國的國情并借鑒其他各種貨幣國際化的途徑來設計具體的方案,以漸進方式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一、人民幣國際化的現狀

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長期的戰略。人民幣作為支付和結算貨幣已被許多國家所接受,事實上,人民幣在東南亞的許多國家或地區已經成為硬通貨。從近幾年人民幣在周邊國家流通情況及使用范圍可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韓國等國家人民幣的流通使用主要是伴隨旅游業的興起而得到發展的

我國每年都有大批旅游者到這些國家觀光旅游,因而在這些國家可以用人民幣購買商品的購物店越來越多,可以用人民幣兌換本國貨幣的兌換店和銀行也開始出現。筆者赴韓國考察發現,在韓國比較知名的購物商場、酒店、賓館等每日都公布人民幣與本地貨幣、本地貨幣與美元的比價。人民幣同本地貨幣和美元一樣,可以用于支付和結算。在韓國幾乎所有的商業銀行都辦理人民幣與韓幣、人民幣與美元的兌換業務,也可以隨時用人民幣兌換歐元、日元、英鎊等所有的硬通貨。尤其在去年12月29日,中國銀聯宣布,從2005年1月10日起正式開通"銀聯卡"在韓國、泰國、新加坡的受理業務。使持卡人在韓國、泰國和新加坡可以使用"銀聯卡"進行購物消費、也可以在這些國家的取款機上支取一定限額的本國貨幣。從2005年12月開始又在德國、法國、西班牙、比利時、和盧森堡五國率先開通了中國銀聯卡ATM受理業務。這一切,都表明人民幣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而且使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得到進一步推進。

第二種,在中越、中俄、中朝、中緬、中老等邊境地區

查看全文

剖析人民幣走向國際化論文

摘要:伴隨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人民幣匯率的持續穩定,以及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人民幣的國際聲譽大大提高,人民幣已在周邊國家或地區廣泛流通,開始了它的國際化進程。筆者認為,人民幣在走向國際化的戰略選擇上,應根據中國的國情并借鑒其他各種貨幣國際化的途徑來設計具體的方案,以漸進方式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一、人民幣國際化的現狀

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長期的戰略。人民幣作為支付和結算貨幣已被許多國家所接受,事實上,人民幣在東南亞的許多國家或地區已經成為硬通貨。從近幾年人民幣在周邊國家流通情況及使用范圍可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韓國等國家。人民幣的流通使用主要是伴隨旅游業的興起而得到發展的。我國每年都有大批旅游者到這些國家觀光旅游,因而在這些國家可以用人民幣購買商品的購物店越來越多,可以用人民幣兌換本國貨幣的兌換店和銀行也開始出現。筆者赴韓國考察發現,在韓國比較知名的購物商場、酒店、賓館等每日都公布人民幣與本地貨幣、本地貨幣與美元的比價。人民幣同本地貨幣和美元一樣,可以用于支付和結算。在韓國幾乎所有的商業銀行都辦理人民幣與韓幣、人民幣與美元的兌換業務,也可以隨時用人民幣兌換歐元、日元、英鎊等所有的硬通貨。尤其在去年12月29日,中國銀聯宣布,從2005年1月10日起正式開通"銀聯卡"在韓國、泰國、新加坡的受理業務。使持卡人在韓國、泰國和新加坡可以使用"銀聯卡"進行購物消費、也可以在這些國家的取款機上支取一定限額的本國貨幣。從2005年12月開始又在德國、法國、西班牙、比利時、和盧森堡五國率先開通了中國銀聯卡ATM受理業務。這一切,都表明人民幣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而且使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得到進一步推進。

第二種,在中越、中俄、中朝、中緬、中老等邊境地區。人民幣的流通使用主要是伴隨著邊境貿易、邊民互市貿易、民間貿易和邊境旅游業的發展而得到發展的。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支付貨幣已經在這些國家中大量使用,并能夠同這些國家的貨幣自由兌換,在一定程度上說,人民幣已經成為一種事實上的區域性貨幣。在朝鮮羅津-先峰自由經濟貿易區的集市貿易市場上,當地的攤主們無論是銷售中國的商品還是朝鮮的地方產品,大都習慣于用人民幣計價結算。人民幣在朝鮮幾乎所有的邊境城市甚至在全境,已經成為人們結算貨款、進行商品交易、當作硬通貨儲備的貨幣之一。在越南、俄羅斯、朝鮮、緬甸等國家大多與旅游有關的行業、部門以及商品零售業均受理人民幣。并且逐日公布人民幣與本國貨幣的比價。隨著我國與周邊國家、地區經貿往來的進一步擴大以及旅游業的不斷發展,人民幣的流通和使用范圍也越來越廣,人民幣區域化的范圍也必將進一步擴大,區域性貨幣的地位也將日益鞏固,盡而推進人民幣走向國際化。

第三種,在我國的香港和澳門地區。由于內地和港澳地區存在著密切的經濟聯系,每年相互探親和旅游人數日益增多,人民幣的兌換和使用相當普遍。資料顯示,目前在香港已有100多家貨幣兌換店和近20家銀行開辦了人民幣兌換業務。很多賓館、購物商場、尤其是游人的購物點都報出人民幣與港幣的匯率并直接受理人民幣。由于港幣可以隨時兌換成美元,實際上人民幣也可以隨時通過港幣這個中介兌換成美元。據專家估算,目前在香港流通的人民幣已達700多億元,成為僅次于港幣的流通貨幣,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研究人員調查統計,人民幣每年跨境的流量大約有1000億元,在境外的存量大約是200億元。我國人民幣供給量(M2)約為20000億元,這意味著境外人民幣大約是人民幣總量的1%。由此可見,人民幣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被我國周邊國家或地區廣泛接受,人民幣國際化處于漸進發展的階段。

查看全文

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研究論文

一、人民幣國際化的現狀

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長期的戰略。人民幣作為支付和結算貨幣已被許多國家所接受,事實上,人民幣在東南亞的許多國家或地區已經成為硬通貨。從近幾年人民幣在周邊國家流通情況及使用范圍可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韓國等國家。人民幣的流通使用主要是伴隨旅游業的興起而得到發展的。我國每年都有大批旅游者到這些國家觀光旅游,因而在這些國家可以用人民幣購買商品的購物店越來越多,可以用人民幣兌換本國貨幣的兌換店和銀行也開始出現。筆者赴韓國考察發現,在韓國比較知名的購物商場、酒店、賓館等每日都公布人民幣與本地貨幣、本地貨幣與美元的比價。人民幣同本地貨幣和美元一樣,可以用于支付和結算。在韓國幾乎所有的商業銀行都辦理人民幣與韓幣、人民幣與美元的兌換業務,也可以隨時用人民幣兌換歐元、日元、英鎊等所有的硬通貨。尤其在去年12月29日,中國銀聯宣布,從2005年1月10日起正式開通"銀聯卡"在韓國、泰國、新加坡的受理業務。使持卡人在韓國、泰國和新加坡可以使用"銀聯卡"進行購物消費、也可以在這些國家的取款機上支取一定限額的本國貨幣。從2005年12月開始又在德國、法國、西班牙、比利時、和盧森堡五國率先開通了中國銀聯卡ATM受理業務。這一切,都表明人民幣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而且使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得到進一步推進。

第二種,在中越、中俄、中朝、中緬、中老等邊境地區。人民幣的流通使用主要是伴隨著邊境貿易、邊民互市貿易、民間貿易和邊境旅游業的發展而得到發展的。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支付貨幣已經在這些國家中大量使用,并能夠同這些國家的貨幣自由兌換,在一定程度上說,人民幣已經成為一種事實上的區域性貨幣。在朝鮮羅津-先峰自由經濟貿易區的集市貿易市場上,當地的攤主們無論是銷售中國的商品還是朝鮮的地方產品,大都習慣于用人民幣計價結算。人民幣在朝鮮幾乎所有的邊境城市甚至在全境,已經成為人們結算貨款、進行商品交易、當作硬通貨儲備的貨幣之一。在越南、俄羅斯、朝鮮、緬甸等國家大多與旅游有關的行業、部門以及商品零售業均受理人民幣。并且逐日公布人民幣與本國貨幣的比價。隨著我國與周邊國家、地區經貿往來的進一步擴大以及旅游業的不斷發展,人民幣的流通和使用范圍也越來越廣,人民幣區域化的范圍也必將進一步擴大,區域性貨幣的地位也將日益鞏固,盡而推進人民幣走向國際化。

第三種,在我國的香港和澳門地區。由于內地和港澳地區存在著密切的經濟聯系,每年相互探親和旅游人數日益增多,人民幣的兌換和使用相當普遍。資料顯示,目前在香港已有100多家貨幣兌換店和近20家銀行開辦了人民幣兌換業務。很多賓館、購物商場、尤其是游人的購物點都報出人民幣與港幣的匯率并直接受理人民幣。由于港幣可以隨時兌換成美元,實際上人民幣也可以隨時通過港幣這個中介兌換成美元。據專家估算,目前在香港流通的人民幣已達700多億元,成為僅次于港幣的流通貨幣,

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研究人員調查統計,人民幣每年跨境的流量大約有1000億元,在境外的存量大約是200億元。我國人民幣供給量(M2)約為20000億元,這意味著境外人民幣大約是人民幣總量的1%。由此可見,人民幣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被我國周邊國家或地區廣泛接受,人民幣國際化處于漸進發展的階段。

查看全文

西方國際法發展走向研究論文

內容提要

本文在總結當代西方國際法的基礎上,認為當代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系是以"二元論"為基礎的,國際法調整國家間關系的這個本質仍然沒有變。當代西方國際法的三大主題是國際維和與武裝沖突、發展與環境、民主與人權。顯然,在民主與人權的理解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有著不同的認識。圍繞著這三大主題的,則是國際合作、對話與改革三大主旋律。此外,在研究當代西方國際法時,應當重視歐洲大陸的國際法與美英國際法思想間的微妙差異。

Abstracts

Thispaper,startingfromanintroductiontomodernwesternpublicinternationallaw,holdsthattherelationshipbetweenpublicinternationallawandlawofstatesstillbasesonthetheoryofdualism.Themaintopicsofmodernpublicinternationallawareinternationalpeacekeepingandarmedconflicts,thedilemmabetweendevelopmentandenvironmentprotection,democracyandhumanrights.Ofcourse,theindustrialcountriesandthedevelopingcountrieshavedifferentvaluesregardingtheconceptionofdemocracyandhumanrights.Themainobjectsofmodernpublicinternationallawareinternationalcooperation,dialogueandreform.ThedifferencebetweenthecontinentalEuropeandAnglo-Americancountriesshouldnotbeomittedbystudyingwesternpublicinternationallaw.

關鍵詞

國際法、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系、國際維和與武裝沖突、發展與環境、民主與人權國際合作、對話與改革

查看全文

自衛權國際法原則與實踐走向

美國國防部2010年4月公布《核態勢報告》,宣布美國將削減核武器、停止發展新核武、承諾不對遵守《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但并未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從這里可看出美國一貫秉持的先發制人的策略不變。關于自衛權的國際法問題,是晚近以來國際社會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其中涉及自衛權行使的最典型的實例,就是2003年美國對伊拉克發動的先發制人的軍事打擊。這場戰爭是新世紀美國首次明目張膽地繞開安理會,以莫須有的罪名(其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無論是在戰前還是戰后都沒有找到)肆意侵略主權國家的事件,在國際上激起了強烈的反對。這場戰爭所引發的爭議的關鍵之處,就在于美國所實施的先發制人的軍事打擊是否符合國際法?如果不是,那么美國的這種行為是否打破并改變了原有關于自衛權的國際法?本文擬圍繞這一實例,就自衛權的國際法問題做一分析。

一、美國“先發制人”口號下的真實意圖

“9·11事件”之后,美國多次提出要以先發制人的方式實行自衛,其真實意圖遠非如此?!睹绹鴩野踩珣鹇浴穲蟾骐m然聲稱,“為了保衛我們自己,必要時美國將采取先發制人行動”,但實際上該報告所主張的,乃是一種在無任何受到攻擊或即將受到攻擊的證據下對被視為潛在對手的國家采取先發制人行動的權利。也就是說,美國所想要做的,已經遠遠超出先發制人的預先性自衛的范疇。正如薩皮羅所指出的,雖然布什政府將其所采取的手段稱作“先發制人”,但是更準確地說,它是一種“預防性”的自衛,它不是針對特定的和迫在眉睫的威脅采取先發制人行動,其目的是為了防止一種更為一般性的威脅的形成。預防性自衛是一個難以捉摸的概念,它的標準模糊,更具有主觀的隨意性和潛在的危險性。斯莊蒙塞斯也評價說,布什政府所說的先發制人行動超出了預先性自衛的范疇,后者是回應迫近的攻擊的一種武力手段。其實,不管采用何種概念,美國的真實意圖都是昭然若揭的。

那就是,它決不僅僅主張預先的自衛權,而是主張單方面設定條件的、先下手為強的軍事打擊權。顯然,這種權利要求是絕對不符合、也不可能符合國際法的。以預防為借口任意使用武力,乃是與公平原則完全背道而馳的。而我們已經多次提到過,關于使用武力,已經存在系統的實在國際法規范?!堵摵蠂鴳椪隆方故褂梦淞蛲{使用武力,自衛以及安理會的授權是合法的例外。這些規則是符合自然國際法的,而且已經成為普遍性的條約法與國際習慣法。專門為研究國際和平與安全面臨的挑戰及聯合國改革而成立的聯合國“威脅、挑戰和改革高級別小組”,也在其報告中指出,對付迫近威脅的先發制人行動是合法的,而單方面的預防性行動則是非法的。此次美國對伊拉克的“預防性”侵略行動,既違反了禁止使用武力的國際法一般原則,也沒有得到安理會的授權(當然也根本不可能得到授權),唯一可以拿來說事兒的就只剩下“自衛”了。其實,美國之所以心里想著“預防性行動”,口中卻只喊出“先發制人”、“預先性自衛”的口號,說明它自己也清楚,前一項主張無論如何得不到國際法的支持,只有后面的主張才有符合國際法的可能。

二、先發制人的合法性撇開其真實意圖不談,美國所主張的先發制人的自衛權是否符合國際法呢?如果是的話,那么美國在伊拉克的行動是否符合先發制人的條件呢?

1.先發制人并不符合現有的實在國際法。事實上,在《聯合國憲章》出現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先發制人的自衛都是符合國際法的。早在國際法剛剛產生不久的17世紀,著名國際法學者普芬道夫就指出,在有明確證據證實某人有意對我實施某種傷害的情況下,即便其尚未對此作出任何公開的嘗試,那些生活在自然狀態下的主體(而國家正是生活在這種狀態下的)也應當被立即允許采取先發制人的武力自衛措施;自衛并不要求國家首先遭受打擊或者只能躲避將要降臨的打擊,相反國家有權主張對正在計劃實施侵害的人采取先發制人的自衛行動。而19世紀早期著名的“加羅林宣言”表明,在迫在眉睫、壓倒一切、沒有其他選擇辦法和沒有時間來考慮的情形下,可以行使自衛權。從當時各國對上述規則的無異議、而僅就英國的行為是否符合有關條件進行辯論的情況來看,“加羅林宣言”可以說是一種對當時的國際習慣的正確闡述。然而,在《聯合國憲章》出現之后,舊有的國際法(包括條約法與習慣法)被徹底更改,“加羅林宣言”所闡述的規則成為過時的東西。

查看全文

醫療保障國際化走向分析

省委書記沈曉明一語中的地提出,海南要創造性地落實好黨中央要求,把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交匯點。省委副書記、代省長馮飛在近期講話中也表示,海南將對標國際,制定可量化的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標的指標體系。作為重大民生工程,醫療保障事業如何牢牢把握“十四五”重要發展機遇期,切實踐行“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基本要求,在堅持“?;尽薄翱沙掷m”的原則下,充分發揮黨中央支持海南自貿港先行先試的特殊政策優勢,積極探索應對更加開放格局,實施盡可能國際化的醫保新思路、新對策,是海南應該未雨綢繆提前謀劃的重要任務。

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索:《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到2035年要“實現貿易自由便利、投資自由便利、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人員進出自由便利、運輸來往自由便利和數據安全有序流動”“成為我國開放型經濟新高地”。自由便利帶來的直接影響之一,將是自貿港內外人員的進出與往來常態化、高頻化,以及與之相關的各種跨境民生需求,醫療保障也在其中。現行的《社會保險法》《海南省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險條例》及《海南省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暫行辦法》,均對參保人在境外就醫產生的費用作出了不予支付的規定。目前國際上對他國入境公民比較通用的做法是實行“簽證保險”,即在簽證時就要求出國申請人購買一份最低額度(多為3萬歐元左右)的保險,從意外、疾病等方面進行保障。盡管海南現行基本醫療保險排除境外就醫的規定符合當前國情和省情,但若放眼未來5-10年,海南自貿港人員進出常態化,要更好地滿足必要的境外醫療保障基本需求,海南可以嘗試適度放開基本醫療保險有關限制,在確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有條件地對一定范圍內的境外就醫費用給予支付。

一是嚴格限制簽證類別。為了適應自貿港建設以商貿往來、公務往來、外事往來為主基調的特征,并考慮到這類人員出境頻率高、入境地范圍廣、臨時任務多、單地停留時間不長等因素,可將出國簽證類別限制為公務簽證、外交簽證,并排除旅游、探親、工作、留學等事由的普通簽證。二是嚴格限制停留期間??紤]到境外停留時間越長發生必需醫療行為或者有意進行國外就醫可能性越大的實際,可鼓勵長時間境外駐留人員盡量購買商保,明確只對境外一個國家或地區單次簽證時間不超過1個月期間內產生的醫療費用進行報銷。三是嚴格限制診療情形。考慮到國外藥品器械使用和醫療服務行為及其價格與國內的差別,以及診療范圍過廣導致基本醫保基金支出壓力過大等現實因素,建議將診療情形限定于境外突發的急診急救,并要求在報銷時提供權威可信證明。四是嚴格限制報銷范圍。首先對個人境內境外年度基本醫保報銷總額進行控制;其次嚴格限定境外就醫報銷病種,單病種比照我省基本醫療保險同病種支付標準進行付費;最后明確對已購買就醫境外所在地政府(社會)醫療保險或者商業保險,并已給予報銷的費用不予二次報銷。支持醫院開展國際先進的醫療服務項目醫保對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項目和價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引導、影響著醫院開展新型醫療服務項目的力度和方向。與國內外經濟發達地方相比,海南醫療服務整體水平相對落后,有些項目因為技術限制沒有條件開展,有些出于風險管控沒有機會開展。因此,我省有必要加快研究制訂開展新型醫療服務項目的醫保激勵政策,通過市場自主和政府引導雙軌驅動,推動代表國際先進水平的醫療服務項目快速引進、蓬勃發展。

一是堅持鼓勵創新和使用適宜技術相結合的原則,加大對國際領先的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的支持力度,縮短專家論證時限、提高集中受理審核頻次,不斷精簡優化程序,并逐步將有關受理審核權力下放到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下稱樂城先行區)等重點園區,促進新技術新項目盡早開展。二是在爭取國家醫療保障局支持的前提下,試點一定程度放開部分人員技術力量強、管理理念先進的公立醫院提供特需醫療服務,比例不超過全部醫療服務的10%,鼓勵其引進高端尤其是國際化的醫療服務形式,最大程度滿足高品質、高收人人群醫療需求。三是通過不斷總結臨床實踐效果和評價,逐步穩妥地將一些療效良好、價格適中、使用成熟、醫?;鹉艹惺艿膰H領先醫療服務項目納人省級醫保支付范圍,以醫?;馂楦軛U,撬動我省醫療服務能力與水平的整體快速提升,并讓全島參保人享受到自貿港建設帶來的醫保紅利。爭取特藥進醫保藥品目錄的調整權限2019年8月,國家醫療保障局、人社部下發了《關于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的通知》,基本統一了全國醫保藥品目錄,對地方增補或調整目錄內藥品及其支付范圍權限作了嚴格限制。正在建設中國特色自貿港的海南今后能否爭取特定范圍的特殊調整權限,值得認真研究。

一是先放開一定的醫保藥品目錄調整權限。將在樂城先行區使用得比較成熟、患者評價較高、治療效果好、需求迫切且量大、價格合理且基金能夠承受的新特藥和治療性器械,謹慎納人省級醫保藥品目錄,制訂科學合理的支付價格,按照國家要求將使用范圍限定在樂城先行區內。二是逐步將新特藥和器械使用范圍擴大至全島。全島封關運作后,將更有條件把納人醫保目錄但限定在樂城先行區內的新特藥和器械使用擴展至全島,為今后該類藥品全面納人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提供更加可靠、翔實的基礎,也讓海南自貿港建設國際化特性得到充分釋放。提升醫保服務國際化程度醫療保障由待遇保障和服務保障組成,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響,任何一方的短缺都勢必造成參保人醫療保障感不足、醫保幸福指數降低,因此在建立自貿港醫保制度時,既要千方百計提升政策效能,也要不遺余力優化服務保障。一是樹立與國際接軌的經辦服務理念,盡量精簡經辦規程,建立適應自貿港極簡審批要求的容缺辦理機制,逐步推行審查、備案事項“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普及醫保服務自動化、智能化。二是實行線下服務標記標識雙語化,如醫保經辦場所、醫療機構結算場所的引導指示標識、服務手冊、紙質結算單等均使用中英兩文。增加線上服務語言選擇功能,如線上掛號、診療問詢、處方和電子醫保憑證、電子社保卡等均需增加多種國際通用語言的選擇功能。三是開展窗口人員素質化建設,優先選用會英文交流的人員,定期對其開展國際常用禮儀應知應會的培訓。四是推進定點醫療機構盡快實現基本醫療保險與國際商業保險在醫院的一站式結算。五是落實《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要求,建立與國際商業保險付費體系相銜接的商業性醫療保險服務,支持保險業金融機構與境外機構合作,多樣化開發跨境醫療保險產品。

作者:周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