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護理管理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1 13:48:5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科室護理管理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醫學影像科室護理管理探討
醫學影像科室作為診斷患者病情的重要科室,加強對醫學影像科室的護理管理,確保提高科室護理人員水平具有必要性[1]。傳統醫院比較重視醫學影像科室的診斷價值,而忽略了該科室的護理服務質量,導致護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甚至可能引發醫患糾紛,因此需要加強對醫學影像科室護理管理水平的改善[2]。本次研究對醫學影像科室加強護理管理的有效措施及效果進行了探討,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本院醫學影像科室接收的128例患者作為觀察組研究對象,選擇2015年接收的128例患者作為對照組研究對象,兩組分別接受DR、增強CT、MRI等檢查。對照組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63例,年齡在22~78歲,平均年齡為(48.93±5.61)歲;觀察組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60例,年齡在22~79歲,平均年齡為(48.62±5.16)歲。兩組患者均具有主觀判斷能力,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管理方法
2015年醫學影像科室護理人員主要對患者進行檢查護理配合,即做好檢查前基本教育,介紹檢查的作用及目的等,并告知患者相應的注意事項。2016年醫學影像科室護理人員均接受人性化護理管理培訓工作,學習先進的護理理念和方法,接受護士長及醫生的監督,并盡量滿足和配合患者的合理需求等。首先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做好心理護理,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并專業解答患者的疑慮,消除顧慮,同時依據檢查控制患者的飲食,如介入檢查需要患者患者禁食。此外護理人員還需要做好患者狀態的評估,觀察患者的呼吸狀態和心跳狀態等,若患者出現不愿配合和其他不良狀態,必須及時進行處理,做好心理疏導。
醫院護士崗位分級管理研究
【摘要】目的以護士崗位分級管理及責任制整體護理為切入點,總結護士崗位分級管理的實施情況。方法制定醫院護士崗位分級管理實施辦法,根據崗位設置、人員配置、工作量、風險、技術難度等進行護士分層培訓、績效考核,對實施前、后的護理質量及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結果按照護理工作量及技術難度合理設置護士崗位置數、配比、績效考核,充分調動了護士工作積極性,穩定護理隊伍,促進優質護理服務的可持續發展,患者滿意度在95%以上;護士離職率<4%,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0.4%。結論實施護士崗位分級管理和護理單元分類管理,建立正向的激勵機制,有助于調動護士的工作積極性,提高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為建立優質護理服務長效機制奠定基礎。
【關鍵詞】護士;崗位管理;護理單元分類
建立完善的護士崗位分級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是護理管理者研究的重要課題。根據《實施醫院護士崗位管理的指導意見》,建立優質護理服務的長效工作機制,實施“以患者為中心”的責任制整體護理工作模式,在責任護士全面履行職責的基礎上,提高護理質量和服務水平[1]。我院自2014年開始進行護士崗位分級管理的嘗試,細化臨床護士崗位分級標準,完善崗位職責、任職資格、績效考核,以護士崗位分級管理為切入點,從崗位設置、護士配備、績效考核、崗位培訓等方面完善管理框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開展臨床科室護理工作評價調查、統計分類
1.1制定《臨床護理工作評價表》包括三個維度:(1)承擔夜班及急診護理工作;(2)護理工作風險系數;(3)護理工作量及強度。結合病案統計科提供的臨床科室部分統計指標進行評價打分。根據醫院病案統計室提供的各科室收住患者病種及各項統計指標情況,采用秩合比法進行統計處理,結果顯示:K=35,r=0.98,RSR=-0.959+0.29Y,F=711.509,P≤0.01。所求線性回歸方程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根據分值進行臨床科室護理單元分類分檔。見表1。1.2統計分類根據統計資料將護理單元分為五類,每類六檔(護士長,副護士長,N4、N3、N2、N1級護士),一類科室:2個科室。二類科室:7個科室。三類科室:17個科室。四類科室:8個科室。五類科室:9個科室。
2制定護士崗位分級管理實施辦法
安全文化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對安全文化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情況進行系統探討。方法從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手術室隨機選擇100例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為100例,對照組采取一般護理管理,研究組開展基于安全文化理念護理管理,對比兩組護理質量、滿意度及護理差錯發生率等。結果研究組護理質量、護理滿意度及護理差錯發生率均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結論開展安全文化的手術室護理管理,可有效改善和提升護理質量,建立和諧護患關系,減少護理差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安全文化;手術室;護理管理
安全文化在醫院管理中有著重要,是保證醫療管理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1]。手術室護理工作繁重,患者病情復雜多變,風險系數大,是發生醫療糾紛較多科室。所以,為改善和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減少醫療糾紛,開展安全文化理念護理管理極有必要。本文通分析100例手術室患者的臨床護理管理情況,探討安全文化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效用,報道正文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以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手術室隨機選擇的100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通過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50例)和研究組(50例)。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齡23~61歲,平均年齡(45.1±3.2)歲;內科手術34例,外科手術66例。該院手術室護士共24人,年齡22~43歲,平均年齡(25.7±2.4)歲;護士12人,護師7人,主管護師4人,副主任護師1人。兩組患者一般體征、手術方式、治療等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
1.2方法
等級評審在提高科室護理質量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討醫院等級評審對提高科室護理質量的效果。方法在醫院等級評審辦公室領導下,將工作責任落實到個人,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對科室護理質量、護理技術及護理教育綜合考評情況進行評價。比較和分析2013年和評審后2014年的護理質量,主要包括:護理安全、危重護理、專科護理、基礎護理、病區管理消毒隔離、健康宣教、在院文書、8h外查房、患者滿意度10個方面。結果與2013年相比,評審后科室護理質量的10個方面評分均有提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經過醫院等級評審,建設了一支較好的護理隊伍,明確了護理服務宗旨和行為目標,健全了權責分明的護理管理制度,其可發揮宏觀制度調控和微觀業務管理的雙重作用,使科室護理質量得到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等級評審;護理;質量
等級醫院評審是衡量一個醫院綜合實力與整體水平的有效策略,是全方位、多角度、涵蓋各層次的系統評價體系,是規范診療行為,提高診療技術的一個有效載體[1]。它涉及范圍廣,力度大,科學性強,還充分體現了依法執業和“以病人為中心”的優質護理服務內涵。本科在2014年迎接軍隊三級綜合醫院等級評審過程中,將《軍隊三級綜合醫院等級評審標準和細則》、《護士條例》、《軍隊護士執業管理規定》、??谱o理疾病常規、優質護理實施方案的落實很好地結合在一起,使本科護理理念、護理質量持續改進,護理繼續教育等各方面有了質的突破?,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科是泌尿外科,目前核定床位為40張,護理人員共18人,其中護師7人,護士13人;學歷:本科5人,大專13人。
醫院護理上半年工作總結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圍繞創建三級精神病專科醫院,積極開展工作;加強安全管理,確保病者安全;加強護理管理及深化護理服務意識;積極做好護理中期評估工作,加強組織管理,發揮團隊核心戰斗力;健全管理體系,強化科學管理,持續改進護理質量;注重教學,重視人才培養,提高護理隊伍的綜合實力;改進服務流程,改善服務態度,切實做到以病人為中心、注重護理文化建設、打造團隊核心凝聚力、護理人員出色完成各項護理工作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加大護理質量自查力度,認真落實整改措施,提高護理質量、加強護理人員應急能力、認真抓好各項護理文件的書寫質量、定期到各科室進行護理行政查房,查找安全隱患,督促改進、加強病區護理管理,提高護理質量、加大落實、督促、檢查力度,注意對護士操作流程質量的督查、對護理質控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各科室做好急救藥械的管理工作、加強護理文書質量管理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2009年,在院長的正確領導下,在各部門密切配合和支持下,護理部帶領全體護理人員團結一致,緊密圍繞創建三級精神病專科醫院為工作重點,結合護理部年初制訂的工作計劃和目標管理,帶領全院護理人員積極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一、圍繞創建三級精神病專科醫院,積極開展工作。
(一)根據市衛生局制定的“三級精神病專科醫院”的評審標準要求,今年2月份,護理部組織全院護士長再次認真學習每一項的評審標準,要求各科室按照各項要求完成每一項工作。
(二)加大護理質量自查力度,認真落實整改措施,提高護理質量,護理部護長不定期檢查病區的各項護理質量,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通過檢查→整改→再檢查→整改的程序狠抓各項護理工作,使護理質量得到持續改進。
(三)加強護理人員應急能力,組織全院護理人員學習各項應急預案,并進行模擬練習,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應急水平。
骨科護理管理安全管理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護理安全管理用于骨科護理管理的效果。方法該院骨科于2016年1—12月間實施護理安全管理,隨機抽取該階段住院患者53例,與2015年1—12月間實施護理安全管理前的55例患者進行比較,評價實施管理前與實施管理后的患者對護理質量評分及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結果實施管理后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低(P<0.05)。實施管理后患者對科室護理質量指標評分均高于實施管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3.793、29.037、77.836、40.241,P<0.05)。結論骨科實施護理安全管理模式后可有效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提高科室護理質量。
[關鍵詞]護理安全;骨科;護理質量;風險因素
骨科常見收治的疾病包括骨折、頸椎病、骨質疏松、骨關節炎、骨腫瘤、腰肌勞損、肩周炎等,病程較長,患者需接受長期治療,部分患者需接受手術治療,術后需經歷一段時間的臥床休養,臥床期間患者喪失部分生活自理能力,骨折患者暫時存在活動障礙表現,住院期間如護理不當可能產生護理不良事件,從而引發護患糾紛[1]。因此在骨科加強管護理安全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義。安全管理是判斷科室護理服務質量的主要指標,與患者住院身心安全關系密切。文章分別選擇該院于2016年1—12月間與2015年1—12月間收治的骨科住院患者,評估護理安全管理實施前后的應用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6年1—12月間收治的住院患者53例,包括男性患者39例、女性14例,年齡范圍在16~75歲,平均為(45.8±9.1)歲,疾病類型:四肢骨折19例、骨關節炎15例、頸椎病10例、骨腫瘤9例。2015年1—12月間的55例患者,包括男性患者40例、女性15例,年齡范圍在18~76歲,平均為(46.5±9.0)歲,疾病類型:四肢骨折21例、骨關節炎14例、頸椎病11例、骨腫瘤9例。實施管理前。后患者疾病一般資料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方法實施管理后:①首先科室應加強對醫護人員進行安全管理知識培訓,護士長了解科室醫護人員對安全管理重視程度,每周一、周三、周五、周日進行知識培訓,培訓內容包括科室風險因素識別、預防及管理等。重點分析科室過往發生過的護理不良事件,了解多發人群特點及發生不良事件導致的后果,對科室護理環節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及時修改傳統護理管理模式,細化規章制度,打印成冊,發放給所有醫護人員。②護士長應重視對科室相關規章制度執行情況進行定期抽查,重點管理科室所有護理環節,包括交接班、夜間護理、用藥安全及治療等,護士長保證合理排班,將老中青資源合理分配,保證每個班次值班人員實力均衡,保證護理工作可順利實施。③保證骨科環境安全,在患者入院后護士早期采取跌倒、誤吸等多種評估手段,確定高危人群后重點管理;保證科室地面干燥,設置防滑標識,在病房及病區中增設安全輔助設施,如扶手等,提高病區環境安全系數[2]。④護士重視健康宣教,增加日常巡視次數,了解患者住院期間身心需求,積極滿足,重視用藥安全管理,用藥前嚴格堅持三查八對制度,用藥期間重視觀察患者體征變化,為患者提供用藥知識講解。加強護患溝通,聯合家屬共同參與治療及護理活動,積極查房,在高危患者床頭上設置標識,提高醫護人員警惕心,重視高危時段監督,如夜間、放假期間、交接班等。夜間巡視時及時拉起患者床欄,對骨科患者離床活動時,要求家屬全程陪伴,避免發生跌倒等情況;重視管道管理,做好導管固定工作,定時查看。實施管理前:一般入院后知識宣教、生活指導、用藥指導、護患交流等。1.3觀察指標??剖易灾谱o理質量評價表,觀察項目包括健康宣教、護患溝通、護理巡視、安全教育,每個項目為25分,得分較高者表示患者對護理質量評價較高。1.4統計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優質護理績效考核改革研究
摘要:隨著我國醫療技術改革項目的不斷推進,傳統的護理績效考核制度已經不能適應現代護理工作的發展需求,而通過成立優質護理績效管理委員會的方式進行優質護理績效考核方案的項目改革,提升了護理人員工作熱情,采用合理的績效考核改革方案,使護理人員的工作價值能夠在護理績效上得到體現。
關鍵詞:績效管理委員會;護理績效考核;作用
在科室中成立護理績效管理委員會,可以更加深入性實施優質護理績效考核改革工作,在探究績效管理委員會在優質護理績效考核改革當中的作用時了解到做好管理委員會的工作能夠更好地提升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使優質護理績效考核的數據更加具有真實性和準確性,協調各科室間護理人員之間的關系,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感。
1護理績效管理委員會的成立原則
我科優質護理績效管理委員會的成立會采取面向全科號召一些愿意熱心專研的護士來參與,由5名護士人員組成,本次論文研究將選取我科的護理績效管理委員會為研究對象,其中5名護士成員中有1名護士長,1名N4級護士,1名N3級護士,1名N2級護士,1名N1級護士,都是通過舉手表決的方式選取護士長為管理委員會的會長,由其他護士負責優質績效考核工作的文字整理以及材料收集,同時還要擔當優質護理績效考核項目顧問,解決護理考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走動式管理”的方式讓績效考核工作可以順利落實[1]。而績效管理委員會的成立原則主要是指在優質護理績效考核項目改革的初期階段,對科室上下進行護理知識的培訓,學習到先進的護理技術和護理手段,并且在護理績效考核時配合醫院的日常工作,確??己俗饔每梢缘玫接行Оl揮,創建科學的績效溝通機制,在評價護理績效考核結果的時候,可以綜合所有護士人員提出的建議,能夠創新改革出新的績效方案。
2護理績效管理委員會的日常工作任務
醫院護理科工作思路
一、加強護士在職教育,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一)、按護士規范化培訓及護士在職繼續教育實施方案抓好護士的“三基”及??萍寄苡柧毰c考核工作
1、重點加強對新入院護士、聘用護士、低年資護士的考核,強化她們的學習意識,護理部計劃上半年以強化基礎護理知識為主,增加考核次數,直至達標。
2、加強??萍寄艿呐嘤枺焊骺浦贫ǔ鲋芷趦葘?评碚撆c技能的培訓與考核計劃,每年組織考試、考核2—3次,理論考試要有試卷并由護士長組織進行閉卷考試,要求講究實效,不流于形式,為培養??谱o士打下扎實的基礎。
3、基本技能考核:屬于規范化培訓對象的護士,在年內16項基本技能必須全部達標,考核要求在實際工作中抽考。其他層次的護士計劃安排操作考試一次,理論考試二次。
4、強化相關知識的學習掌握,組織進行一次規章制度的實際考核,理論考試與臨床應用相結合,檢查遵章守規的執行情況。
骨科護理質量管理實踐與成效
摘要:目的:探討全員參與骨科護理質量管理的實踐與成效。方法:選取2017年1~4月骨科收治的患者6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應用常規的管理方法,觀察組應用全員參與骨科護理質量管理方法,比較兩組的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對危重患者護理、基礎護理、靜脈置管護理、病區管理、護理隔離巡視等方面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低于觀察組(P>0.05)。結論:在骨科護理質量管理的實踐過程當中,全員參與的護理管理效果理想,可以提高骨科護理管理質量及患者的滿意度。
關鍵詞:全員參與;骨科;護理質量;管理護理
質量是指提供優秀的服務及技術,科室護理質量的高低決定著科室名譽的好壞,控制護理質量是護理管理中的核心內容[1]。護理質量管理主要由護理部質量控制委員會、護士長、病區質控員這三級質控組成,骨科為提高患者滿意度及護理質量,引進全員參與質控的護理管理體系。醫院在骨科護理質量管理的實踐過程當中,應用全員參與的護理管理,取得滿意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4月骨科收治的患者6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應用常規的管理方法,觀察組應用全員參與骨科護理質量管理方法。骨科醫護人員中,年齡為21~36歲;護理人員11人,包括主管護師2人,護師6人,護士3人;大專6人,本科及以上5人。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1.2方法。對照組應用常規的管理方法,觀察組應用全員參與骨科護理質量管理方法。(1)成立小組。護理質量的管理以小組為單位,護士長通過調查醫護人員的意見,結合各醫護人員的能力確定骨科的參與管理人員及醫護人員的工作任務和內容[2]。護士需要明確護理目標,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護士長在日常的決策中需要與護士進行有效溝通,采納合理有效的建議??剖抑薪⒁庖娤洌o士長需要鼓勵護士積極提出意見,收集并采納合理的意見。(2)制定管理制度。全員參與骨科護理質量管理制度由護士長和有高級職稱的護士制定,將骨科全體護理人員分為A、B級質量控制人員,對各項目級別的重要程度進行評定,優化護理管理流程,有利于護士明確職責[3]。護士長需要定期組織骨科醫護人員培訓,并制定行為規范來規范護士的行為,不斷提高護士的專業技能水平,提高護理質量。(3)質量評估、監控。全員參與護理質量管理的質控員,應對自己所屬的工作進行評估、監控,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上報并記錄在案,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及時反饋各項目的情況[4]。對于存在問題的項目負責人進行專門培訓,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及監控水平。護士長每月定期對護理質量管理進行總結,賞罰分明,對存在的質量問題提出合理的整改方案,不斷完善質量管理。(4)建立獎懲機制??剖抑贫ㄟm宜的獎勵制度,有利于全員參與骨科護理質量管理,對于在護理工作中表現優秀的成員可以給予獎勵,激勵護士認真對待工作,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5]。對于能在規定時間內改進護理質量問題的醫護人員可不處罰,對于在規定時間內未改進護理質量問題的醫護人員予以處罰,對于存在問題的責任人及護理人員應記錄在案并扣除獎金。護士長每月組織評選,進行業績的評比,不斷增強護士對于護理管理工作的熱情,激發醫護人員的榮譽感,推動科室奮發向上[6]。1.3觀察指標。(1)護理質量。科室應用全員參與骨科護理質量管理,比較實施前后的護理質量,主要內容包括危重患者護理、基礎護理、靜脈置管護理、病區管理、分級護理巡視、總分數等。醫護人員詳細記錄相關數據,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護理質量越好。(2)護理滿意度:科室自行設計護理滿意度的調查問卷,醫護人員發放調查問卷,調查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統計患者的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問卷滿分100分,其中滿意:90~100分;基本滿意:60~90分;不滿意:60分以下[7]。1.4統計學方法數據統計應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計數計量資料應用χ2及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護理管理在預防骨科病房感染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管理在預防骨科病房感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2年1~12月規范化護理管理前住院患者8566例為對照組,2013年1~12月實施規范化護理管理后全年住院患者8884例為觀察組,比較規范化護理管理實施前后醫院感染情況、病房室內空氣、醫護人員手表面、消毒滅菌物品采樣檢測結果以及患者滿意度調查結果。結果:2013年醫院感染發生率為1.78%,明顯低于未開展規范化護理管理的2012年醫院感染發生率5.63%;消毒滅菌物品檢測合格率為97.42%,護理人員手表面合格率為96.30%,室內空氣檢測合格率為97.93%,均顯著高于未實施護理管理(2012年)的各項指標(P<0.05);患者滿意率為96.77%,明顯高于2012年未實施規范化護理管理時的84.62%(P<0.05)。結論:護理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內容,加強醫院護理管理可以有效預防和控制患者發生醫院感染,有利于保障患者和醫務人員的身體健康,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關鍵詞】護理管理;骨科;醫院感染;預防控制
醫院感染主要指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以及在醫院內獲得但出院后才發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存在或者入院時已處于潛伏期的感染,醫院感染不僅影響住院患者的及時康復,還給患者帶來生理、心理的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同時也會增加醫療負擔[1]。醫院感染的控制能力直接體現醫院的管理水平和護理質量的高低,成為醫院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防止醫療糾紛的重要環節[2-3]。骨科由于患者多為年老體弱或外傷引發骨折的人群,特別是開放性傷口患者較多,人群機體免疫能力下降,加之骨科無菌手術多數是修復性手術或重建手術,大部分患者需要置入內固定物,發生醫院感染的風險進一步加大,因此,預防醫院感染一直以來是骨科病房工作重點,受到各方的關注[4]。有研究發現,每年有30%~50%的醫院感染與護理人員的工作失誤存在直接關系,因此,在器械消毒、病房護理、患者日常護理等過程中強化護理管理是有效預防醫院感染的重要措施[5]。我院于2012年1月開始進一步加強規范化護理管理,有效控制醫院感染,效果滿意?,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2年1~12月規范化護理管理前住院患者8566例為對照組,男5022例,女3544例,年齡0~78(35.50±15.20)歲;2013年1~12月實施規范化護理管理后全年住院患者8884例為觀察組,男5102例、女3782例,年齡0~75(36.70±13.50)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種類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