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育教案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5 14:40:3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勞動教育教案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勞動教育教案

寵物醫學專業勞動教育與專業教育探討

摘要:根據寵物產業發展需求,在寵物醫學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積極開展勞動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探索,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將勞動教育納入寵物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加強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廣泛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搭建特色勞動教育實踐平臺,增強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和完善師生勞動教育評價機制,為同類院校專業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專業教育

國務院2020年3月頒布了《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1],高職院校應該根據學科專業的不同特點加強專業教育與勞動教育融合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著力解決好職業院校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重勞動輕教育、重專業技能學習輕勞動素質教育、重技能考核輕素養評審等問題[2],保障新時代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寵物科技學院根據寵物產業發展需求,在寵物醫學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積極開展勞動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探索,促進學生核心勞動技能養成和綜合勞動素質提升。

1勞動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目標

寵物醫學專業教育主要面向動物(寵物)疾病診療等行業企業,培養思想政治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國際視野和終身學習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寵物醫學人才。學生經過專業學習能夠掌握動物(寵物)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等專業知識和技能,具有團隊協作的職業素質、創新創業精神和工匠精神,畢業后從事寵物疾病診療技術和經營管理等崗位工作。畢業生經過3-5年的發展,能夠成為相關大中型企業的技術骨干或中小企業一線技術主管,達到主治寵物醫師水平。通過勞動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使培養的寵物醫學專業學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過程中能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具有必備的勞動能力,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品質,做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3]

2勞動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具體做法

查看全文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教育實習探討

[摘要]教育實習既是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時期勞動教育在教學領域的延續。在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時期,黑龍江大學校長王季愚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親自指導學生的教育實習,明確指導教師的責任。廣大師生共同努力,使參加教育實習的學生初步了解了中學教學的特點與方法,端正了教育態度,受到各教育實習單位贊揚,為新時代綜合性大學教育實習的開展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時期;王季愚;教育實習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十分重視基礎教育,但教師資源相對匱乏;20世紀60年代初,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鼓勵綜合大學展開教育實習,服務當地師范教育。此時,王季愚擔任黑龍江大學校長,積極響應國家政策。1963年春,學校派外語系俄語專業學生深入黑龍江省各地市中學進行教育實習。1964年3月9日至5月9日,數學、物理、中文、外語四系的應屆畢業生339人與教師43人,先后前往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阿城、雙城、寧安等七個市縣的十八所中學進行教育實習。

一、教育實習的指導思想

教育實習既是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時期勞動教育在教學領域的職業情感延續。教師職業情感決定教師的教學態度和行為,是達到教學目標的源動力。教學情感僅憑理論知識難以實現,需要在合適的場域有目的地培養和再造。教育實習搭建了職業信仰實踐平臺,便于學生對教師職業價值和職業技能進行深入的情感體驗。教育實習是教師培養的重要實踐環節,教育實習的質量直接影響區域基礎教育水平的優劣。通過教育實習,可以提高師生對中學教師工作的認識,檢驗各專業教學質量,摸索專業教學實習經驗。教學中注重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思想經典著作研讀,強調教學反思,有領導、有計劃、有步驟地在教學中開展對資產階級和修正主義的學術思想批判,使每位參加教育實習的學生深刻認識到“教師承擔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歷史使命,肩負著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時代重任,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1],為新時代培育紅色基因,書寫紅色家譜,傳播紅色聲音,傳遞紅色能量。

二、教育實習的基本情況

查看全文

供應鏈管理課程思政建設內容

摘要:“供應鏈管理”是物流管理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傳授知識的同時,需要對“供應鏈管理”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進行深入的挖掘與分析,將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供應鏈管理”的課程教學內容中。探索“供應鏈管理”課程思政教育的思路與方法,貫徹價值引領、能力培養、知識傳授的理念,構建“供應鏈管理”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課程思政;建設

一、導言

高等院校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在教育過程中實現全員、全程、全課程的育人效應,深化教書育人內涵,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課程教學全過程①。培養符合供應管理崗位的思政要求人才,是國家產業競爭力提升的要求,是深化社會分工、提高集成創新能力的要求。伴隨直播浪潮的出現,企業的自傳統垂直管理轉向供應鏈管理模式,對供應鏈管理人才從采購、生產、銷售、售后及回收環節進行系統化的供應鏈重構和優化。因此,培養符合供應鏈管理崗位思政要求的人才,是企業發展變革的需要?!肮湽芾怼闭n程是物流管理專業、供應鏈管理等經濟管理類專業中重要的專業課程,應充分發揮其培養正確價值觀的職能。在“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對“供應鏈管理”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需要進行深入挖掘與分析,將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供應鏈管理”的課程教學內容中,探索“供應鏈管理”課程思政教育的思路與方法,貫徹價值引領、能力培養、知識傳授的理念,構建“供應鏈管理”課程思政教學體系②。

二、“供應鏈管理”課程思政建設思路

(一)培養宗旨和目標

查看全文

高專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摘要:人才培養方案是學校開展教學活動的綱領性文件,高專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應以《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和《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的核心理念為指引,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準確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優化課程體系,突出人才培養特色,實施全程化實踐教學,推動教學模式改革,提高學前教師教育質量,為社會提供更多有創新意識的優秀畢業生。

關鍵詞:高專;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方案

2019年,教育部頒布了《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教職成〔2019〕13號),黨和國家對職業院??茖W制(修)訂和實施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當前學前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這對于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既是機遇,更是挑戰。人才培養方案是職業院校落實國家關于人才培養總體要求,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安排教學任務的綱領性文件,是實施專業人才培養和開展質量評價的基本依據。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應準確把握時代的需求,及時優化、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切實提高學前教師教育質量,為黨和國家培養更多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幼兒園教師,是貫徹落實精神及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的部署,促進我國學前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鄭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以重點特色專業學前教育專業建設為契機,主動調整優化師范生培養方案,從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研究與探索,以期為高專學前教育專業制定及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提供參考。

一、加強頂層設計,明確工作思路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在制定及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時,隨意性較大,在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等方面缺乏基本保障,多以行政命定的方式強加于某幾個教師身上,就出現了抄襲或稍加修改的“拿來主義”行為,甚至照搬本科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其效果不言而喻[1]。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及修訂對學校來說,是個“一把手”工程,一定要注重頂層設計,深化認識,規范程序,提供保障,應成立校長任組長、主管教學副校長任副組長,教務處、系部、教研室等各部門負責人任成員的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小組,負責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的整體規劃、協調修訂工作中出現的難點和問題,做到“上下”同步齊動。同時,應重點學習研究國家相關教育政策法規,分析本地區經濟及社會發展水平和特點及本校學生的特點,還應邀請用人單位和實踐教學基地的在校學生、校友、教師參加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論證會,認真聽取行業專家對人才培養目標、規格、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優化的建議和意見,以科學求真、嚴謹務實的態度持續、扎實推進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及修訂工作。學前教育專業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及修訂的基本思路是:企業調研→分析人才需求和崗位能力→編寫人培方案→召開研討會審核→最終定稿。學校應在專業建設委員會的指導下,組織企業專家開展園校合作培養模式改革研討,抽調專業教師到幼兒園及幼兒教育機構,進行就業市場、幼兒園及學前教育機構需求調研,通過對知名幼兒教育專家的訪談、與畢業生進行座談等形式,探討學習學前教育專業建設的先進經驗,進行職業分析、崗位群分析、崗位職業能力分析,保證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和要求、培養模式的選擇、課程體系的構建、教學內容的組織、教學方法的運用等諸多環節科學、合理。

二、依據專業標準,準確定位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

查看全文

物理課教案設計中的德育滲透論文

摘要:很多老師在多年的教學中,往往會把德育從每節課的課堂教學中忽視,認為一堂課四十五分鐘教學都忙不過來,有何精神去考慮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呢?但其實不然,只要每節教案精心設計,可巧妙得把德育放入智育中,不僅可以使德育在教學中得以實施,而且德育還可作用于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榜樣;實事;實驗;理論聯系實際;升華

有這樣一節物理公開課,內容是“壓強”,目的要說明“壓力作用在表面上產生的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老師舉了很多例子,最后特別精選了一個,說的是紅軍戰士在過草地時,由于草地很松軟,當戰士踩上去時草地承受不了這個壓強很容易下陷,就會使戰士前進困難,甚至犧牲了生命,問:如果你是一位紅軍戰士會如何做去減小這個危險呢?讓學生圍繞這個例子應用所學的知識展開討論,從而對知識得到鞏固及深入理解。這節課上下來達到了預想的效果,也得到了各位聽課老師的好評,最后有一位老師的評語是這樣的:“紅軍戰士例子的應用對學生進行了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呀,為什么其它老師沒有想到這一層的評價呢?也許上課的老師引用這個例子,只是為了它的新穎,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放松一下,根本沒往愛國主義教育上去想。這番評價應該讓我們老師有所觸動,這些年的教學中是否少了點什么,把一些重要的東西忽略了。

很多老師在教學中,逐漸無意識的把德育與智育分開進行,認為德育一般是在學生行為有錯時才進行,在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校會、班會等政治性活動時進行,一堂課四十五分鐘,教學都忙不過來,又有何時間去考慮德育呢?而且也不太好在教學中進行德育呀。就是有這種思想使得老師們忘了,忘了“教學活動”是學校教育的主要組縱形式,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它不僅是實施全面發展教育的主要途徑,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基本、最經常、最有效的途徑。通過各科教學進行德育,從各學科的性質和教材內容的特點出發,理論聯系實際,深挖其內在的思想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學習態度的教育,培養學生對祖國和人民的責任感和義務感,養成勤奮刻苦的學習習慣和嚴謹的治學態度等等……

通過這節課,可以給物理老師們一個啟示,對以往的每節備課、設計的每一篇教案,好好反思,斟酌著如何把德育放入其中,如何讓德育在物理的每一個教學環節中貫徹,如何發揮物理特有的特點去實施德育。下面是幾點粗略的做法:

第一,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多多介紹些相關的物理學科的發展史和古今中外物理科學家探究科學的故事,給學生樹立“榜樣”,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激勵和引導他們的責任感,形成正確的理想和追求,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查看全文

教育科技體育局中小學教學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全縣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保障學校正常教學秩序,充分調動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見》《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省義務教育學校課程與教學管理指南》等文件精神,修訂完善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全縣中小學校。各中小學校在不違反上級有關要求及本管理辦法的基礎上,可結合實際制定完善相應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h職教中心、全縣幼兒園參照本辦法制定教學常規管理辦法報縣教研室備案后執行。

第二章課程管理

第三條編制學校課程建設整體方案,加強學校課程建設。嚴格落實國家課程,規范執行地方課程,合理開發校本課程,嚴禁用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取代國家課程。

第四條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改變難度、調整進度。尤其要嚴格執行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小學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實驗教學等《意見》,確保課程的規定課時。

查看全文

談高職英語課堂教學路徑

摘要:高職院校是培養精英人才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場所,將課程思政教育工作融入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不僅可以提升英語課堂教學質量,還可以幫助學生構建思想政治理論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文章結合教學實踐,在探討課程思政內涵和重要性的基礎上,對課程思政融入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路徑進行探索。

關鍵詞:課程思政;高職院校;英語課堂;路徑;探索

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任務。作為高職院校英語教師,更加有責任、有義務探索課程思政融入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路徑,從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在探討課程思政內涵和重要性的基礎上,對課程思政融入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路徑進行探索。

一、課程思政的內涵和重要性

1.課程思政的內涵“課程思政”是一種育人理念,是指“課程承載思政”或“思政寓于課程”?!罢n程思政”是一個育人過程,是一個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知識傳播或實踐活動中的過程。它注重課堂教學、實踐運用、品格塑造的統一,是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統一,其實質是“化理論為德性”“化理論為方法”。那么,到底什么是“課程思政”呢?“課程思政”是指高校教師在傳授課程知識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內在品德,轉化為學生精神系統的有機構成,轉化為學生的素養或能力,即一種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和方法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高校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課程思政建設,將思政教育融入各學科教學過程中,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2.課程思政的重要性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期,課程思政是提升我國綜合國力的關鍵因素。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強調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切實落實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高校課程思政不但要融入教學改革,還要作為課程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落實到課程設計、教材教案編寫等方面,貫穿于課堂教學、教研實習等環節??梢?,英語教師將課程思政融入英語課堂教學勢在必行。

二、課程思政融入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路徑

查看全文

學校德育評價指標管理論文

德育,尤其是中小學德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占有主導地位。但如何評價一所學校的德育實績,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這是推動學校德育現代化的一項極為重要的措施,因此,我們在接受國家教委重點課題的基礎上,成立課題組,在多次實驗實踐的過程中,嘗試制定一個較完整的德育評估指標體系。

對學校來說,評價指標實際上就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導向儀,是學校德育水平的測量儀,是發揚成績、糾正偏差的校正儀。可見,德育評價指標體系是一個政策性很強的指導方案。

因此,設計制定學校德育評價指標是一件責任重大、十分嚴肅的工作,需要有科學的方法和嚴謹的態度。既要遵循德育的規律,依據教育的理論,使指標體系建立在科學的教育理論基礎上,又要考慮本地區教育的特殊情況。所以,我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共中央關于改革和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通知》、國家教委《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中學德育大綱》、《小學德育綱要》、《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以及《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有關精神,制定學校德育評價指標體系,努力把握德育評價中諸指標因素的內涵、作用、結構及相關關系。

一、指標要素構成

我們把中小學德育要素分為五大類25種,簡列如下:

(一)決策因素┌德育目標

查看全文

學校德育評價指標論文

德育,尤其是中小學德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占有主導地位。但如何評價一所學校的德育實績,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這是推動學校德育現代化的一項極為重要的措施,因此,我們在接受國家教委重點課題的基礎上,成立課題組,在多次實驗實踐的過程中,嘗試制定一個較完整的德育評估指標體系。

對學校來說,評價指標實際上就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導向儀,是學校德育水平的測量儀,是發揚成績、糾正偏差的校正儀??梢姡掠u價指標體系是一個政策性很強的指導方案。

因此,設計制定學校德育評價指標是一件責任重大、十分嚴肅的工作,需要有科學的方法和嚴謹的態度。既要遵循德育的規律,依據教育的理論,使指標體系建立在科學的教育理論基礎上,又要考慮本地區教育的特殊情況。所以,我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共中央關于改革和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通知》、國家教委《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中學德育大綱》、《小學德育綱要》、《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以及《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有關精神,制定學校德育評價指標體系,努力把握德育評價中諸指標因素的內涵、作用、結構及相關關系。

一、指標要素構成

我們把中小學德育要素分為五大類25種,簡列如下:

(一)決策因素┌德育目標

查看全文

學校2004-第一學期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十六屆四中全會和國家、省、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實施“科教興市”、“科教興鎮”戰略,加大改革力度,把依法治教、素質教育、推進教育信息化擺在重要位置,突出規范化管理和科研興教兩個重點,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以鞏固提高“兩基”為前提,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率,力爭使我校教育發展的整體水平有明顯提高,增強教育主動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服務功能,為提高海棠灣鎮的教育事業做出新貢獻。

二、關于德育工作:

1、繼續組織全體師生學習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并把精神全面貫徹到學校的各項工作中去,要求各職能部門和各科組找準各自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的工作著力點和落腳點,進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結合本部門、本科組的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2、根據形式的發展,繼續完善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嚴格校風、教風、學風,從嚴治校。學校各職能部門相互配合,協調一致,形成合力,搞好學校各項工作。

3、認真抓好初一、高一年級學生的校紀校規教育。繼續堅持德育為首的方針,進一步加大德育工作力度,抓好課堂德育教育主渠道作用,積極探究德育工作的新方法,努力促進我校德育工作再上新臺階。

4、開展校園文明活動大討論,師生共同查找校園內的不文明行為,并進行整改。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開展多種形式的勞動教育和社會實踐,形成德育的良好氛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