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鈴商解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2 05:39:00
導語:雨霖鈴商解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
一、處“留戀處,蘭舟催發”,“處”字課本未注,大概因其淺易。不少人望文生義,講成“處所”“地方”,失之,這里的“處”相當于“時”“際”,全句謂:正當依戀不舍之時,船家催促說船要開了?!疤帯弊鳌皶r”解,詩、詞、曲中例甚多,茲各舉一例。楊萬里《兒啼索飯》詩:“何時最是思君處,月落斜窗滿寺鐘。”辛棄疾《踏莎行》詞:“最無聊處秋光到。”《漢宮秋》劇二:“太平時賣你宰相功勞,有事處把俺佳人遞流?!边@三例中的“處”只可作“時”講,否則不通。更能說明問題的還是異文資料?!傲魬偬帯保槐咀鳌胺搅魬偬帯?。“方”,時間副詞,“正在”;“處”字與之呼應,與處所無關。建議補注:“處,這里相當于‘時’‘際’,不是‘處所’。”
二、經年課本注為“一年”,可商。如果柳永確知自己離京南游一年即歸,那便是后會有期;而教材“思考和練習”第一題又說“從此難期再見”(此說無誤),顯然自相矛盾。《中國歷代著名文學家評傳》(山東教育出版社)第三卷21頁寫道:“柳永青壯年時代曾多次離開汴京到外地漫游,而且動轍經年?!薄岸摇本涞目跉馐菑娬{漂泊時間之長;但從當時的交通條件看,汴京到南方行程數千里,往返用一年時間相對而言不能算太長。大概正因為“經年”在古代一般作“一年”講,而柳永詞中用它又偏偏是強調分別時間之長、相見無期,所以有的注本便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態度:《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遜(上海古籍出版社)中編第二冊17頁注“經年”為“經過一年或若干年”;《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讀》(江西人民出版社)357頁注釋亦同:“經過一年或幾年”,并補充說明:“歸期難定,別離可能久長”。這一補充甚切詞意,但“一年或幾年”的說法失之含糊,有“和稀泥”的味道。
其實,“經年”就是“多年”,“經”有“長久”的意思。現代漢語中的“經久”實是古漢語詞匯的保留?!敖洝庇枴伴L”,當由“常”輾轉而來(參見《辭源》“經”字下第〈三〉義),“常”與“長”音同義通。如“經川”,即長久地流動著的河流,“別于季節性、間歇性川流”(《辭源》2434頁)。
一個詞語存在“多解”或“或解”,這是很正常的。問題在于能否細品文意,準確地給予解釋。故建議教材編者改注“經年”為:“多年,數年,強調難期再見。
- 上一篇:語文教材原作管理論文
- 下一篇:雪猴教材分析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