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學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7 13:27:2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旅游管理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旅游管理學

旅游管理學生創業管理研究

摘要:電子商務的發展為應用型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的發展創造了一定的機遇,使旅游管理專業生能夠積極借助電子商務平臺參與到創業實踐中。所以結合電子商務背景下旅游管理大學生創業現狀,分析了應用型旅游管理學生創業的路徑以及從政府、學校和社會三方面提出創業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電子商務;應用型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創業

信息技術的發展促使我國電子商務經濟活動成為重要的經濟活動形式之一。在黨中央和國務院鼓勵“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的大背景下,創業逐漸成為我國高校大學生的重要選擇。為了適應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新經濟發展態勢,高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重視對學生專業能力和素質的強化,還需要引入電子商務創業教育,促進大學生創業能力的提高,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1、應用型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環境解析

相關調查研究顯示,現階段在應用型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嘗試探索電子商務創業活動的過程中,其創業環境涉及到多方面,并且不同方面對大學生創業產生著不同的影響。1.1資金環境。一般情況下,電子商務創業的起步資金都相對較少,但是對于尚不具備資金獲取能力的大學生而言仍然存在一定的壓力,大學生創業的資金來源主要為親朋好友和生活的結余等,部分大學生會申請銀行貸款。因此在大學生參與旅游電子商務創業活動的初期,希望能夠通過相應的平臺對市場進行全面的了解,把握市場信息,并捕捉創業機會。在這一過程中大學生會針對資金環境對創業資金的風險程度進行考察,因此為了有效規避風險,大學生在參與旅游電子商務創業的過程中往往會選擇資金需求量小、收益少但相對穩定的項目,能夠進一步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但是從另一個角度進行分析,也不利于大學生創業市場的穩定發展。1.2教育環境。大學生創業教育環境對大學生參與創業有著關鍵性的影響,要想促進應用型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取得成功,就應該從多角度探索多元化創業教育措施,希望能夠全面促進教育作用的發揮,為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強化和創業成功率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诖耍咝T卺槍眯吐糜喂芾韺I大學生實施教育指導的過程中,可以設立專門的創業教育培訓中心,并且聯合相關旅游企業對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創業教育輔導,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創業活動中遇到的各類型問題,對大學生創業做出正確的引領。這樣就能夠發揮出教育環境的影響作用,促進應用型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創業呈現出新的發展狀態,為高校大學生順利完成創業活動提供相應的保障。1.3市場環境。市場環境是應用型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參與到電子商務創業活動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創業要想取得理想的發展成效,也應該加強對社會環境建設的重視,促進大學生創業取得理想發展成果[1]。一方面,應該加強對社會創業環境氛圍的營造,提高大學生參與電子商務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電子商務創業活動的優化開展;另一方面,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有效激勵應用型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在發展過程中積極探索適應市場環境的措施,尋求更為高效的創業路徑,實現高效創業發展目標。

2、電子商務環境下應用型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創業具體路徑

查看全文

高職旅游管理學生專業認同研究

1研究背景

專業認同作為自我認同的一部分是透過參與互動的過程,內化專業價值觀、知識體系、倫理守則、專業行為,形成專業的自我意向,具有專業的職業人格,產生執著感的過程。從發展教育觀來看,學生只有認同自己所學專業,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學的專業,形成正確的專業價值觀,并將專業倫理付諸實踐,從而形成更多的專業投入和關懷。學生從進入專業、逐步成長到參與實踐,步入職業崗位,直至不斷提升,專業認同是一個不斷形成與發展的過程,專業認同也對學生個人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學生的專業認同情況也直接影響學生的職業選擇。

2調查方法

2.1樣本

調查選擇遼寧省內三所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二年級學生、三年級在崗實習學生及即將領取畢業證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進行數據處理,以期描繪高職院旅游管理學生專業認同的現狀;同時,作為專業認同調查的輔助材料,筆者對高職旅游管理學生進行了短暫的隨機訪談,以期解決或證實數據呈現的內容。

2.2問卷編制

查看全文

旅游管理學生學習管理學當前狀態及研究

一、“管理學”在旅游管理專業中的地位與要求

1.核心基礎地位

我國1997年頒布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審核授予學位的學科、專業范圍劃分的依據。同時,學位授予單位按本目錄中各學科、專業所歸屬的學科門類,授予相應的學位。在目錄中,旅游管理是屬于管理學學科門類工商管理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因此,旅游管理專業的畢業生最后拿到的是管理學學位。

旅游管理在我國是一個年輕的學科,最早由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于1979年開設旅游專業,隨后,南開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等學校也相繼開設相關專業。時至今日,幾乎每個本科院校均開設了旅游學科的相關專業,旅游專業一度被看成熱門專業。但是,直到上世紀的90年代初,旅游專業名稱還不統一,全國各地出現了諸如:賓館管理、風景旅游、森林旅游、旅游歷史與文化等各種稱謂,畢業生最后拿到的是經濟學、文學、工學等學士學位,1998年以前畢業的旅游專業碩士拿到的是經濟學學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從1998年開始,把旅游學科統一劃歸到管理學門類,國內與旅游相關的專業開始重視“管理學”課程的開設,旅游管理專業碩士生與博士生入學考試幾乎都把“管理學”列為考試課程,因此,“管理學”受到旅游專業師生廣泛重視,而成為旅游學科的一門專業基礎必修課。

此外,從旅游管理專業本科教學計劃可以發現,四年制本科教育中開設的核心課程中屬于管理類的還有:“飯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景區管理”、“旅游市場營銷”等,即管理類的課程占得比重很大,因此,“管理學”在旅游學科中處于非常重要的核心地位,學好“管理學”對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顯得尤為重要。

2.開設目的與要求

查看全文

院校旅游管理學生的職業規劃探索

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人對其一生中所承擔職務相繼歷程的預期和計劃,其理論基礎是誕生于20世紀初的生涯發展理論。20世紀60年代以后,其內涵發生了變化,形成了由美國職業指導專家SuperD.E提出的“生涯”概念和EdgarH.Schein提出的“職業錨”理論而發展起來的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學說。對肇慶學院旅游管理本科生正處于職業生涯規劃的探索階段,對其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是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旅游管理本科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必要性

對我校2008屆旅游管理本科生就業情況調查發現,初次就業的79名畢業生直接從事旅游行業的有28人,占35.44%;其他分別是事業單位10人,占12.65%;公司企業38人,占48.10%,其中又以進出口貿易、百貨、房地產為主??傊瑥氖卤拘袠I工作的比例僅有三分之一左右,跨行業就業人數比例大。一方面,這說明旅游行業對旅游本科專業畢業生的吸引力低(這與旅游行業薪金較低、工作時間長、穩定性差和福利待遇較低有關);另一方面它也說明我們的畢業生不能充分滿足旅游企業的高要求。2009年7月通過對我校旅游管理本科54名畢業生中的42名訪談發現,他們并非絕對找不到工作,而是因為工資水平低,不愿意到酒店或旅行社工作。他們基本不考慮職業方向,只要是待遇好福利好的工作就行。這顯然與學生專業思想不牢固、對職業生涯缺乏深入思考有關,因此,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是極其必要的。

二、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與問題

對2005級至2008級旅游管理本科生的調查發現,2005級旅管學生,主要在大一時由輔導員進行過相關課程講座,部分學生參加過學校主辦的職業生涯設計大賽;2006級旅管學生,主要在大一學生填過就業計劃表,大三時安排過就業指導課程;2007級旅管學生,大一時填寫過職業生涯規劃表,但均未進行職業規劃培訓;2008級旅管學生,大一時組織填寫過職業生涯規劃表,安排過就業指導課程,并要求學生以作業的形式上交一份職業生涯計劃書。另外,通過對2006旅管專業26學生的訪談發現,明確知道如何進行規劃和熟悉職業生涯規劃方法的人只有3人,占11.54%。當問及學校是否有必要引導學生做職業生涯規劃時,大家均表示贊同。另外,對2006級、2007級學生的調查表明,2006級24名大三學生職業選擇和大一的職業規劃一致的僅僅4人,占15.38%,2007級28名大二學生則為7人,占25%??偟膩碇v,目前,旅游管理本科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比較簡單粗放,缺乏持續性,應將職業生涯規劃貫穿大學四年,作為就業方向引導學生學習,以解決目前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對未來職業選擇迷茫而又期待的狀況。

三、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方法與措施

查看全文

旅游管理學生實踐能力教學研究

摘要: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旅游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重要休閑方式,這也帶動了旅游經濟的發展,與此同時,旅游業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增長。在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需要高度重視本科旅游管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將其作為教學導向,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才能培養與旅游行業相接軌的應用型人才。而課堂情景教學,則為應用型本科旅游管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了一種科學的教學方法。鑒于此,本文便以提升應用型本科旅游管理學生實踐能力為導向,深入研究課堂情景教學在本科旅游管理專業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應用型;旅游管理;實踐能力;情景教學

現階段,旅游業的蓬勃發展,使其成為帶動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型產業,與此同時,旅游業對本科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也不斷擴大。我國旅游局在“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指出,要想促進旅游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就必須要從旅游人才的綜合素質入手,不斷提高旅游人才的實踐能力,使其能夠滿足新業態要求。不過,在本科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卻普遍存在重理論而輕實踐的現象,這也造成本科旅游管理學生在經過長期的學習后,往往會因實踐能力不足而無法有效適應新崗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要對現有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而對于旅游管理專業來說,其自身有著極強的情境性與實踐性,只有在具體情境的支持下,才能使旅游管理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有效培養。為此,以下便對課堂情景教學方法進行介紹,分析了該教學方法在提升應用型本科旅游管理學生實踐能力中的具體應用,最后針對該教學方法在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一、課堂情景教學方法介紹

情景教學法是教師在教學中為了實現某種目的而將某一具體情景引入其中,通過場景對知識進行直觀而形象的展現,使學生能夠通過感官體驗來對知識進行獲取與理解,進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心理機能,使其感受到情景氛圍中學習所帶來的樂趣。情景教學法需要應用到圖片、多媒體、音樂、故事以及身體語言等要素,并將其與課程內容進行結合起來,以此實現對教學情景的有效創設。通過情景教學,可使學生的形象思維得到有效啟發,進而使學生能夠更加容易地理解課程中較為抽象且專業的知識技能,使其在學習過程中實現情感、行為與表達之間的一致。在旅游管理專業中,情景教學法需要以教學內容為依據,以此引入相應的教學情景,這種情景是具有較強情緒色彩的,學生在該情景中能夠對導游帶團的場景進行直觀感受,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在具體情景中培養其對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及導游能力。在旅游管理專業中,通過情景教學法,能夠利用情景再現的方式來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其仿佛身臨其境般鍛煉其導游技能,此外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更加勇敢地對自身情感進行表達。

二、以提升應用型本科旅游管理學生實踐能力為導向的課堂情景教學研究

查看全文

旅游管理學生專業認同度調查分析

一、調查背景

專業認同作為自我認同的一部分,是指學生通過參與互動的過程,內化專業價值觀、知識體系、倫理守則和專業行為,形成專業的自我意向,具有專業的職業人格,產生執著感的過程。專業認同程度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信心、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對學生的個人發展產生影響,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就業方向的選擇。因此,調查了解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對專業的認同度對于專業教學、學生管理和就業工作都非常重要。

二、調查方法

此次調查以中華女子學院高職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主要運用了問卷調查、訪談調查、文獻調查等方法。此次調查通過學生班級微信群和實習微信群等共發放問卷114份,收回有效問卷107份。問卷從專業選擇、教學滿意度、學習狀態、就業意向等幾個模塊進行設計,共設計了32個封閉式問題和1個開放性問題,希望充分了解學生的專業認同態度。調查過程中的訪談部分主要在班主任工作和指導學生實習工作等過程中展開。

三、調查結果統計

1.專業選擇調查結果統計。在“報考旅游管理專業的原因”方面,調查顯示“個人興趣主動填報”的人數比例占48.25%;“服從調劑”的人數比例占26.32%;“父母朋友影響”的人數比例占9.65%;“認可就業前景”的人數比例占9.65%,其他因素如“意外選取”“分不夠報其他專業”“隨意選取”等人數比例占6.17%。在“入學前對旅游管理專業的興趣”方面,“很感興趣”的人數比例占26.32%;“有點興趣”的人數比例占55.26%;“不太感興趣”和“完全沒興趣”的人數比例占18.42%??梢钥闯?,入學前對該專業很感興趣的學生占比較少。在“如果再有選擇的機會,您還會選擇本專業嗎?”問題中,選擇“會”的人數占26.32%;選擇“不會”和“不一定”的人數分別占19.3%和占54.39%。數據表明,愿意再次選擇本專業的學生人數不足1/3。2.教學滿意度調查結果統計。在“對本專業的總體滿意程度”方面,“大體符合預想、較滿意”的比例占56.14%;“符合預想、很滿意”的比例占14.91%;而“不太符合預想、一般”和“完全不符合預想、失望”的比例分別占26.32%和2.63%。在“您認為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整體學習氛圍”方面,認為“非常好”和“好”的比例分別占7.89%和35.09%;認為“一般”的比例占51.75%,認為“不好”和“很差”的比例共占5.26%。在“您認為學習氛圍不好的原因”方面,比例最高的四個選項依次是“學習熱情普遍較低”“對未來很迷茫”“班級凝聚力不強”和“課程枯燥無味”。在“對專業課程教師的教學滿意度”方面,認為“很滿意”和“比較滿意”的比例分別占25.44%和45.61%;認為“一般”的比例占26.32%,認為“不太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比例共占2.63%。在“您最希望專業課程在哪些方面進行改善和提升”調查中,比例最高的選項是“講解的趣味性”,占到76.32%;其次是“內容的豐富性”比例占到56.14%;再次是“課程的互動交流”“學生的參與性”和“課下與學生交流”比例均占到35%左右。在“您最希望班主任和輔導員在哪些方面給予更多的指導”方面,“專業技能”和“就業前景”選項比例最高,均占到42%左右;其次是“求職技能”和“社會經驗”比例分別占到38%左右;而“職業規劃”“專業知識”“學習方法”均占比達25%左右。3.學習狀態調查結果與分析。在“是否清楚自己的學習目標”方面,“很清楚,有長遠目標”占比9.65%;“比較清楚,有大致方向”占比59.65%;“僅有模糊方向”占比26.32%;“沒有明確目標,很迷茫”占比4.39%。在“您覺得自己的學習狀態怎么樣”方面,7%的學生認為自己學習狀態“非常好”,36.84%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學習狀態“比較好”,51.75%的學生認為自己學習狀態一般,其他不足5%的學生認為自己學習狀態“不太好”或“很不好”。在“學習狀態不好的原因”方面,比例最高的是“學習動力不足”,占到了59.38%;其次是“難以持之以恒”和“對未來充滿迷?!狈謩e占到了53.13%和40.63%;再次是“學習氛圍不好”占到32.81%;比例最低的是“對專業沒有興趣”,占到20.31%?!霸趯W習過程中存在哪些困惑”方面,42%的學生認為自己學歷低將來沒有競爭力和對未來充滿迷茫;38.6%的學生不知道如何進行專業學習;34.21%的學生存在自我管理的不足;28%的學生沒有明確的興趣愛好;19.3%的學生認為專業不好就業;15.79%的學生認為高考失利影響了心態。在“上課睡覺、玩手機的原因”方面,認為“對課程不感興趣”“自制力不夠”的人數最多,達到60%左右;認為“老師的授課方式讓學生提不起精神”的人數占到44%;認為“手機內容比上課所講更有吸引力”的人數占到39%。同時還有18%的學生因為晚上睡覺太晚、睡眠不足導致上課沒精神?!霸谡n下是否有對自己的專業進行了解或資料查詢”方面,有80%的學生表示“偶爾”會了解或查詢;14%的學生表示“經?!睍私饣虿樵?7%的學生表示“從不”了解或查詢。在“是否有主動進行一些專業相關的實踐活動”方面,62%的學生表示有過類似的實踐;38%的學生表示沒有主動進行專業實踐。從訪談中了解到,一部分學生會認為通過實踐增進了對專業的了解,增長了見識和技能;也有部分學生會覺得通過實踐了解到這個行業的許多負面信息,打擊了專業信心。4.就業意向調查結果與分析。在“認可旅游管理專業就業前景”方面,61%的調查對象認為前景“一般”,18%的調查對象認為前景“很好”,其他21%的學生認為前景“不好”或“不太清楚”。在“畢業后的就業意向”方面,準備在酒店行業就業的人數占26%;準備在旅行社就業的人數占19%;而準備在“非旅游管理行業”就業的比例占29%;剩下25%的學生對于就業意向較迷茫。在調查中,有56%的學生準備繼續提升學歷,其中希望通過“學校專升本”的學生占68%;希望通過自學考試提高學歷的人數占45%;希望出國學習提高學歷的占20%。在“提升學歷的原因”方面,58%的學生認為高學歷社會認可度高;50%的學生認為高學歷會增加自信;45%的學生認為高學歷好就業;37%的學生希望通過提升學歷轉到自己另外喜歡的專業;只有23%的學生因為喜歡旅游管理專業而想繼續深造。

查看全文

旅游管理學生外語能力提高對策

1制約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外語應用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1.1課程體系重理論、輕實踐,未能學以致用

旅游教育是基礎教育與實踐教育的統一,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旅游管理專業外語教學應重視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突出實踐性教學環節,將語言的實際運用貫串其中,建立課堂教學、模擬教學和實習之間相互銜接補充的多層次、多元化的教學體系,增加更多的語言實踐環境和機會,以進一步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譯的外語應用能力。然而,目前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中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仍然十分嚴重。教學安排上,過于強調學生語言的規范性,提高學生外語語言能力方面占據了大部分時間,缺乏足夠的外語語言實踐過程。盡管課程體系中也安排了一些實訓課,但多流于形式。即便開展了外語實踐活動,也很少圍繞旅游業務話題而展開,這樣就很難使學生在校期間能學到適應涉外旅游崗位需要的技能。

1.2教學方式和手段單一化

長期以來,由于受傳統外語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影響,旅游管理專業的外語教學方式和手段較單一,重講授、輕實踐,重語法、輕口語。目前,在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外語教學中普遍采用閱讀和翻譯相結合的方法,外語語法和詞匯講解成為教學重點,學生課程鍛煉機會較少,過于注重傳授知識而忽視了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的外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并且,課堂組織方式以老師為中心遠遠多于以學生為中心,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多學生修完課程后學到的是“聾子、啞巴”專業外語,很難勝任需要用外語進行口頭交流的工作。

1.3師資隊伍建設滯后,雙語教學開展乏力

查看全文

中職旅游管理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

一、旅游職業素質的基本內涵

旅游職業素質是以快速發展的旅游業為基礎,以旅游組織人員的的職業道德體系為標準的道德指標的衡量。旅游業的發展需要為其工作的旅游組織人員和旅游管理人員,對于工作人員來說,其專業為第一首要因素,專業知識的高低決定服務質量、客戶滿意度的高低。在為客戶服務過程中要求工作人員具備相應的職業素質。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是其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充分體現,同時也是旅游公司品牌樹立的關鍵。對于接待外國游客而言,良好的職業素質也是樹立我國良好國際形象的關鍵。

二、制約中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培養職業素質的因素

(一)知識教學體系不合理

旅游職業素質的培養需要中職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師擁有廣泛的旅游專業知識體系,對旅游文化如數家珍,對各地的旅游景點了如指掌,在具體教學中將自身知識完整的傳授給學生,促進學生建立自身的知識體系。而現今的中職學校中學校制定的教學計劃缺乏完整的教育體系,忽略學生的整體教育和全面教育。導致學生在三年的學習中對旅游知識與文化知識產生厭倦心理,對課堂知識產生厭學現象,使其自身知識體系難以建立。

(二)缺少相應的教師資源

查看全文

現代旅游監管學科構建解析

一、現代旅游管理學科的特點

1.綜合性?,F代旅游的發展不僅是一種經濟的發展,更是一種文化的發展、文明的提升。

2.應用性。學科的發展更多的是立足于行業現狀和現代教育體制的靈活性和實用性。

3.公共性?,F代旅游管理學科的公共性除了表現在教學師資、教學設備、專業設置、課程設置等資源的共享性之外,還表現在旅游涉及的酒店、交通、通信、旅行社等部門和行業的公共資源的管理和利用性。

4.國際性。旅游發展的國際化,影響了不同地域上人們的思想意識。

5.邊緣性?,F代旅游管理學科屬于邊緣學科和交叉學科,有其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地理學等內容,同時又有其自身的研究核心內容如旅游規劃學、旅游市場營銷學等,但這些都還較為模糊,因此其學科歸屬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查看全文

旅游管理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

摘要:在全球化經濟不斷深入發展的形勢下,人們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升,而且精神需求也在逐漸的擴大,使得旅游行業成為近些年來迅猛發展的行業之一,占據了有力的地位。當前,旅游業已經在地方經濟發展中成為關鍵的力量,對于旅游管理學科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斷激增。高校對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的培養提升了更高的要求標準,不僅僅要培養高素質的旅游管理人才,而且還應該遵循現下旅游業發展行業對于人才的實際需求,為社會輸送優秀的高素質旅游管理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旅游管理;人才培養;產業需求;策略

當前,旅游行業在全球經濟中已經屬于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較大規模的產業之一,不僅能夠拉動城市經濟的增長,而且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實現各個地區的經濟文化良好的交流。我國幅員遼闊,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而且我國重視對外開放,積極的采取社會資源投資建設旅游項目,為旅游業成為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支柱創造更好的條件。鑒于此,高校應該與時俱進,對于旅游管理學科人才的培養模式不斷的改進,并健全完善培養模式,推動更加規范化的發展,滿足產業發展需求。

1旅游管理人才培養的現狀分析

在過去的十年期間,國內旅游管理本專科和碩士生培養工作已經獲得到非常顯著的成效,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根據國家旅游局統計的數據結果顯示,一直到2015年以后,全國招收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學校一共是2447所,并且不包含港澳臺地區,具有普通高等院校、高職高專院校、中等職業院校分別是583所、1075所和789所。而且旅游管理專業在不斷的擴大招生的規模,全國本科旅游管理類專業招生人數達到了55611人。另外,招收旅游管理碩士研究生的院校包括156所高校或者科研機構,招收旅游管理碩士研究生的一共具有72所高校。在旅游相關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在校一共是947人,以及畢業人數是201人。在人才培養旅游管理博士研究生方面上,具有多學科涌入情況。一直到2017年底,我國招收相關于旅游專業的博士研究生的高?;蛘呖蒲袡C構一共超過了50所。而且在管理學門類中,管理學門類中設置了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兩個一級學科。同時,在其他的學科門類中(農學、歷史學、工學和經濟學)都設置了高校招收同旅游領域有關的博士研究生。

2旅游管理人才需求預測情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