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土特產
  • 創刊時間1984
  • 發行周期雙月刊
  • 審稿周期1個月內

中國土特產雜志 部級期刊

主管單位:國內貿易部科技信息研究所 主辦單位:國內貿易部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國土特產》是一本由國內貿易部科技信息研究所主辦的一本農業類雜志,該刊是部級期刊,主要刊載農業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84年,出版周期雙月刊。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出版信息:
期刊類別:農業
出版地區:北京
出版語言:中文
紙張開本:A4
基本信息:
國內刊號:11-2324/TJ
國際刊號:1000-8985
郵發代號:82-219
查看更多
雜志介紹 征稿要求 聯系方式 常見問題 推薦期刊

中國土特產雜志介紹

《中國土特產雜志》是一本專注于中國土特產的刊物,致力于推廣、宣傳和推動中國土特產的發展與傳承。本雜志旨在展示中國獨特的地域特色、傳統工藝和優質產品,為讀者提供了解和購買中國土特產的綜合信息和指導。本雜志涵蓋廣泛的土特產領域,包括農產品、食品飲料、手工藝品、文化藝術品等。我們深入挖掘全國各地的優勢產區和特色產品,介紹土特產的種類、生產工藝、歷史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內容。同時,我們還關注土特產的品牌推廣、市場銷售和產業發展等重要議題,為土特產企業提供知識和經驗分享。

本雜志注重傳統與創新的結合。我們既關注傳統工藝和技藝的傳承與保護,也關注創新產品和創新方式的推出和應用。我們推出特色產品展示、工藝制作教學、品鑒評價等欄目,展示土特產的獨特性、精湛工藝和口碑評價,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和認識土特產的價值。注重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我們深入各地的產區,通過實地考察和采訪,探尋土特產背后的地域文化和故事。我們介紹地方特色的節日慶典、民俗習慣,推出相關的文化藝術作品和地方特色的旅游資源,為讀者提供了解中國各地特色文化的窗口。

本雜志重視學術質量和內容的實用性。所有文章都經過嚴格的編輯和專家評審,確保其學術性、可信度和實用性。我們鼓勵學界和業界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和從業人員積極投稿,分享土特產領域的研究成果、創新經驗和市場洞察。旨在促進土特產產業的發展和傳承,推動優質產品走向市場,提升土特產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我們將持續努力,為讀者提供高質量的專業資訊、產品介紹和市場導向,為中國土特產產業的繁榮和發展做出貢獻。

中國土特產雜志征稿要求

1.本刊自發表之日起,如無電子版、網絡版、有聲版等方面的特殊說明,即視作投稿者同意授權本刊電子版、網絡版、有聲版等的復制權、匯編權、翻譯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及其轉授權等專著權。

2.中文題名一般不允許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以加副標題。要求有作者署名,工作單位全稱及其所在?。ㄖ陛犑?、自治區)、市、縣,郵政編碼等信息。

3.來稿請注明作者及簡介,包括:姓名、單位、職務職稱、研究方向、通訊地址、郵編、電話號碼、電子郵箱,以便聯系。

4.參考文獻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5.注釋對正文特定內容的解釋與說明,以及未公開發表的資料和“轉引自”等類文獻的著錄,用圈碼標引,在頁下注文。

6.摘要應客觀地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須用第三人稱語氣表達,不宜使用評述性語言,20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可選3-5個。

7.正文格式和結構學術論文、研究報告類分為:引言、材料(對象)與方法、結果、討論4個部分。各層次的編號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

8.若稿件中含有數學公式、表格、曲線圖及其它圖表,請用計算機制作相關內容,并務必保證其中的符號、數字、文字、圖線清晰、規范,以便本刊排錄時直接按原樣掃描。

9.前言應交代本研究歷史背景、研究意義和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需要解決的問題,重點闡述本研究創新點。

10.來稿要觀點鮮明,數據準確,校對無誤。投稿前請您認真校對自己的文章,尤其是專業術語,以減少不必要的錯誤。

中國土特產雜志社聯系方式

地址:北京復興門內大街45號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

郵編:100801

常見問題

免責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復興門內大街45號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郵編:100801。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