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生活》雜志是一本專注于科學技術和創新發展的綜合性期刊。該雜志旨在向讀者傳遞最新的科學知識和技術進展,幫助人們了解并應對不斷變化的科學領域。它的文章涵蓋了廣泛的科學領域和相關主題,包括但不限于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醫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空間科學等。雜志不僅著眼于學術研究,還關注實際應用和創新成果,涵蓋了科學在社會和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
該雜志的特點之一是與時俱進,及時報道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和前沿技術發展。讀者可以通過該雜志了解到最新的科學突破和實用的技術創新,如新藥研發、人工智能、基因編輯、太空探索等。這有助于讀者保持對科學領域的關注,并為他們的個人和職業發展提供有價值的信息。還注重深入解讀科學研究的背后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復雜的科學原理和概念,使讀者更容易理解和應用科學知識。無論讀者的背景如何,他們都能從中獲得有趣和有用的信息,并增加其對科學世界的了解和興趣。
除了文章,該雜志還提供了各種科學實驗和項目,以促進讀者的實踐能力和創造力。這些實驗和項目旨在讓讀者親身體驗科學的樂趣,并幫助他們培養解決問題和創新的能力。該雜志還定期邀請科學界的專家和知名學者撰寫專欄和評論,分享他們的觀點和見解。這為讀者提供了一個與專業人士交流和思考的平臺,進一步豐富了《科學新生活》雜志的內容。旨在向讀者傳遞最新的科學知識和技術進展。通過生動有趣的文章、實踐項目和專家觀點,該雜志將科學世界帶給讀者,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創造力。
1.來稿應層次清楚,結構嚴謹,文字簡練,邏輯性強,術語準確,數據可靠,標點規范,打印或書寫工整。來稿不退,請作者自留備稿。
2.題目:力求簡明、醒目,能準確反映文章主題。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符和代號等,如必須使用,應在文中第一次出現時,對其作出通俗易懂的說明。
3.作者簡介:應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職稱或學位、工作單位等內容;請一并附上作者的通訊地址、郵政編碼、E-mail、聯系電話等,并列于文末。
4.引用的圖表必須注明資料來源,格式參照參考文獻的格式。詳情見《GB/T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5.本書采取頁下注的方式(不是尾注),每頁的注重新編號。本刊注號為圓圈注號,即“①”,勿用其他注號
6.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不分段,非公知公認的符號或縮寫第一次出現時應寫全稱。摘要全文不超過400字。
7.正文一級標題為宋體,四號,加粗,居中,段前段后0行,固定值18磅。正文二級標題為宋體,小四,加粗,兩端對齊,首行縮進2字符,固定值18磅。正文三級標題按正文內容排版,僅加粗,不單獨成行。
8.圖表:文中盡量少用圖表,必須使用時,應簡潔、明了,少占篇幅,圖表均采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表上)、圖題(圖下),表中數字應注明資料來源。
9.圖中外文字母用斜體,單位符號應為正體。框圖中英文字母用正體。圖中法定計量單位用符號標出,不用單位中的中文名稱。
10.論文作者保證該論文沒有一稿多投。若編輯部發現論文作者將該論文一稿多投,編輯部有權追補論文作者由此給編輯部造成的損失。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一條乙三號
郵編:100190
主編:李鋼
我們不是科學 新生活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一條乙三號,郵編:100190。
科學 新生活雜志是一本部級期刊,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科學時報社主辦的一本文化類期刊。國內刊號:11-3710/G2,國際刊號:1671-2633。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一條乙三號,郵編: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