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研究與新技術
  • 創刊時間2012
  • 影響因子0.75
  • 發行周期季刊
  •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外科研究與新技術雜志 部級期刊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單位:同濟大學

《外科研究與新技術》是一本由同濟大學主辦的一本醫學類雜志,該刊是部級期刊,主要刊載醫學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2012年,出版周期季刊,影響因子為0.75。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出版信息:
期刊類別:醫學
出版地區:上海
出版語言:中文
紙張開本:A4
基本信息:
國內刊號:31-2073/R
國際刊號:2095-378X
郵發代號:4-773
全年訂價:¥140.00
查看更多
雜志介紹 征稿要求 聯系方式 常見問題 推薦期刊

外科研究與新技術雜志介紹

《外科研究與新技術》雜志是一個致力于外科領域研究和新技術發展的學術期刊。本雜志旨在提供一個交流平臺,促進外科研究的進展,并推動外科醫生和研究人員之間的合作。本雜志涵蓋了眾多外科學科,包括但不限于普通外科、心胸外科、神經外科、骨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兒科外科等。我們歡迎各種類型的原創研究論文,包括實驗研究、臨床研究、轉化研究等,并對技術創新、新技術應用等感興趣。它的目標是促進外科學的發展,并推動外科手術和治療方法的創新。我們鼓勵研究人員提交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前景的研究成果,以及對外科領域現有技術的改進和優化的研究。

本雜志的重點領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個方面:新技術應用:介紹外科領域的新技術和新設備的應用,探討其在臨床實踐中的價值和應用前景。手術技術和規范:介紹外科手術中的新技術和操作規范,包括微創手術、機器人輔助手術等,以及手術技術的培訓和標準化問題。疾病治療與管理:報道各種疾病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治療、藥物治療、放射治療等,強調治療效果和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臨床試驗與轉化研究:報道在外科領域進行的臨床試驗和轉化研究,探索新的治療方法和策略。教育培訓和質量控制:討論外科教育培訓的方法和策略,促進醫生和醫療機構的質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外科研究與新技術雜志征稿要求

1.確保投稿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無爭議等事項,若因保密原因不便公開的內容,應向編輯部說明。作者需嚴格遵守學術規范,文責自負。

2.一級標題用編號一、二、三、,二級標題用(一)、(二)、(三)、,三級標題用1.、2.、3.,四級標題用(1)、(2)、(3)。一級標題居中,二級左對齊,三級標題左縮進兩格。

3.作者簡介格式:姓名,性別,出生年,職稱,最終學歷或學位;現從事工作/職務。詳細通信地址。電話。E-mail等。

4.參考文獻時應在括號內按姓名、年份的順序注明該文獻,如(科斯,1946)。如同一年份中有一個以上文獻,可在年份后加a、b、c…如正文中已有作者名字,括號內可以僅注明年份。

5.本刊統一采用頁底腳注的形式,每頁注釋重新編號,注釋序號用①,②……標識。注碼置于引文結束的標點符號之后右上方。

6.關鍵詞是表述論文中心內容且具有實質意義的詞匯,一般為3~8個,以分號分隔.盡量采用《漢語牛題詞表》或各專業豐題詞表提供的規范詞。

7.引用資料非來自原始出處時,應注明“轉引自”。轉引文獻時,應先注明原始作品之相關信息,再注明轉引所據之文獻。

8.圖、表力求簡明清晰,墨色要黑,線條要勻,圖中文字、符號、坐標中的標值必須寫清,并與正文一致。照片要求圖像清晰,層次分明;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圖、表中出現的數值都應標有明確的量與單位。

9.凡屬國家、省部級以上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和重點攻關課題項目文稿,請提供基金名稱和編號,附在文題后。

10.稿件一般應包括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等部分。1個月后若未收到采用通知,可以自行處理。請勿一稿多投。

外科研究與新技術雜志社聯系方式

地址:上海新村路389號

郵編:200065

主編:王永武

外科研究與新技術
外科研究與新技術雜志

價格:¥140.00元/1年 季刊 郵發代號:4-773

主辦單位:同濟大學

免責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上海新村路389號,郵編:200065。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