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Optics Letters
  • 創刊時間2003
  • 影響因子1.9
  • 發行周期月刊
  • 審稿周期1-3個月

Chinese Optics Letters雜志 SCI期刊 CSCD期刊 統計源期刊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國光學學會

《Chinese Optics Letters》是一本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國光學學會主辦的一本科學類雜志,該刊是SCI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主要刊載科學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2003年,出版周期月刊,影響因子為1.9。該期刊已被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EI 工程索引(美)、CA 化學文摘(美)、SCI 科學引文索引(美)、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文摘與引文數據庫收錄。

雜志介紹 征稿要求 聯系方式 常見問題 推薦期刊

Chinese Optics Letters雜志介紹

《Chinese Optics Letters》雜志的研究方向涵蓋了廣泛的光學和光電子學領域,包括光學器件與系統、光學成像與光學設計、激光技術與應用、光子學與光纖通信、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等。雜志的目標是發表高質量的原創性研究論文、綜述文章、通信快報和技術報告,并提供一個廣泛的學術交流平臺,促進學界和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和合作。發表的文章涉及到光學領域中的各個方面。研究領域包括光學器件的設計、模擬和制造、光學系統的分析和優化、激光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光纖通信技術的發展和創新、光電子材料的合成與性能等。它不僅關注光學理論與方法,還關注光學技術的工程應用和實踐。該雜志特別強調創新性和實際應用,推動光學領域的研究和工程技術的發展。

雜志采用同行評審制度來確保文章的學術質量和科學可靠性。該雜志歡迎國內外學者積極投稿,并通過嚴格的評審流程來評估論文的學術價值和可靠性。它為研究人員和工程實踐者提供了一個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學術觀點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平臺。它為光學學者、工程師、研究人員以及相關領域的學習者提供了一個了解該領域最新進展和學術成果的寶貴資源,推動了光學領域的創新和工程應用。通過發布高質量的研究論文和重要科研進展,該雜志推動了光學學科的發展和應用。同時,雜志的出版也加強了公眾對光學領域的認知和理解,推動了光學技術在信息技術、生物醫學、能源和環境等領域的創新和應用。

Chinese Optics Letters雜志征稿要求

1.來稿請附相關的內容摘要和關鍵詞。內容摘要在稿件正文之前,以100—300字為宜,簡介主題范圍、目的方法、內容梗概、創新之處、主要結論。

2.論文如果是基金項目、國家、省部級教育教學科研立項課題成果,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上述立項的成果,需在文章標題右上角插入腳注,并在腳注中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若文章無此項可省略)。

3.引用國際組織機構報告時,應標明機構名,報告名,編號,第幾頁或第幾段,但聯大決議和安理會決議等可略去機構名和報告名,直接在UN Doc.后標出文件編號。

4.計量單位與數字:遵照GB3100~3102-1993《量和單位》及GB/T15835-2011《出版物上數字用法規定》。阿拉伯數字使用應遵循得體與前后一致的原則。

5.主題范圍:涉及光學領域的研究成果和應用方面的內容??梢园ü鈱W材料、光學器件、光學測量、光學通信等方面的主題。請確保文章內容準確、客觀,并具有學術或實踐價值。

6.文字風格:學術規范、技術性。請使用準確的學術語言和術語,避免冗長的描述和過多的修辭。重點突出問題的提出、解決方法和結果,使文章易于理解和接受。

7.語言要求:規范、準確。請使用規范的中文或英文撰寫文章,并避免使用方言、俚語或網絡語言。

8.來稿論文應符合學術規范。凡參引他人觀點,一般應引用原文,以雙引號標出,并在注釋和參考文獻中詳細標明出處;使用他人整理發表的文獻、圖版和數據資料者,亦請在注釋和參考文獻中相應標明。

9.參考文獻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序號置于方括號內,同一文獻在文中被反復應用則用同一序號標識,凡屬著作均應在文中序號后加圓括號注明頁碼。

10.題名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短語,不用標點符號。一般不設副題名,確有必要時,用冒號將副題名與主題名分開。

Chinese Optics Letters雜志社聯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嘉定區清河路390號

郵編:201800

主編:徐至展

常見問題

免責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嘉定區清河路390號,郵編:201800。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