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 創刊時間1996
  • 影響因子1.3
  • 發行周期月刊
  • 審稿周期1-3個月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雜志 SCI期刊 CSCD期刊 統計源期刊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是一本由中國科學院主辦的一本科技類雜志,該刊是SCI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主要刊載科技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96年,出版周期月刊,影響因子為1.3。該期刊已被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EI 工程索引(美)、CA 化學文摘(美)、SA 科學文摘(英)、SCI 科學引文索引(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收錄。

出版信息:
期刊類別:科技
出版地區:北京
出版語言:英語
紙張開本:A4
基本信息:
國內刊號:11-5845/TH
國際刊號:1674-7321
郵發代號:80-209
查看更多
雜志介紹 征稿要求 聯系方式 常見問題 推薦期刊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雜志介紹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致力于發表各個工程領域的原創性研究、綜述、評論和通訊文章。其研究范圍廣泛,包括但不限于機械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能源與環境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該雜志在投稿、審稿和出版流程上強調學術的嚴謹性和公正性,通過嚴格的同行評審系統確保提供高質量、可信賴的研究成果。其編輯和審稿團隊由具有世界級研究背景和知名學術地位的專家組成,確保了文章質量的審核和提升。

不僅以發表杰出的原創性研究成果著稱,還提供機會給作者撰寫綜述、評論和通訊文章,以促進科學社區的討論和觀點交流。該期刊還積極引入和推廣國際前沿科技成果,促進國內外學術界的合作與交流,提高中國科技研究的國際影響力。除了在線版雜志外,SCI還提供印刷版雜志和在線訪問權限,以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同時,該雜志積極推動開放獲取政策,鼓勵作者充分分享研究成果,以推動全球科技創新的進展。以其嚴謹的學術態度、廣泛的研究范圍和高水平的出版質量,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寶貴的發表平臺,也為科學社區的學術交流和知識進步做出了積極貢獻。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雜志征稿要求

1.文章主題:文章應涉及技術科學領域的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工程技術、材料科學、能源與環境、信息與通信、生物與醫學工程等方面的內容。我們鼓勵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的研究。

2.格式要求:文章應使用英文撰寫,并按照A4紙、Times New Roman字體、1.5倍行距和頁邊距2.5厘米的規范進行排版。請在右上角標注頁碼。

3.結構要求:文章應包括標題、摘要、關鍵詞、引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等部分。請確保邏輯清晰、結構完整。

4.原創性要求:請確保您的文章為原創作品,未在其他媒體或期刊上發表過。如有引用他人作品,請按照學術規范標注出處。

5.審稿流程:我們將對每篇稿件進行同行評審,評審結果將在一個月內通知作者。如需要修改稿件,我們會聯系您進行溝通。

6.來稿應遵守學術規范,保證原創性、科學性;無涉違法違紀現象;作者署名須無爭議。本刊不接受在其他報刊雜志、專著、論文集等公開出版物上已發過的文章。

7.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按文獻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以不少于10條為宜。直接引用須標注具體頁碼,概述性引用可標注頁碼范圍。

8.題名與標題以最恰當、簡明的詞句反映論文、報告中的最重要的特定內容,題名應避免使用不常見的縮略語、首字母縮寫詞、字符、代號和公式等。

9.注釋:頁下注,采用Word腳注功能注加在頁面底端。腳注編號:①、②、③……基本格式:[國籍]作者:《書名》,出版社和出版年,頁碼。(中國國籍不用加注);電子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EB/OL].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10.通信地址須詳盡開列所在?。ㄊ?、區)、城市、街道、門牌號碼、郵編(郵寄樣刊);身份證號碼、聯系方法須注明手機號碼、QQ郵箱或其他電子郵箱。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雜志社聯系方式

地址:北京東黃城根北街16號

郵編:100717

主編:周光召

常見問題

免責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東黃城根北街16號,郵編:100717。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