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古文知識
  • 創刊時間1984
  • 影響因子0.5
  • 發行周期雙月刊
  • 審稿周期1個月內

醫古文知識雜志 省級期刊

主管單位: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主辦單位:上海中醫藥大學;中華中醫藥學會

《醫古文知識》是一本由上海中醫藥大學;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的一本醫學類雜志,該刊是省級期刊,主要刊載醫學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84年,出版周期雙月刊,影響因子為0.5。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出版信息:
期刊類別:醫學
出版地區:上海
出版語言:中文
紙張開本:A4
基本信息:
國內刊號:31-1971/R
國際刊號:1673-6281
郵發代號:4-449
全年訂價:¥220.00
查看更多
雜志介紹 征稿要求 聯系方式 常見問題 推薦期刊

醫古文知識雜志介紹

《醫古文知識》現已更名為《中醫藥文化》。

《中醫藥文化》作為一本專注于中醫藥領域文化傳承與學術交流的刊物,其獨特的定位在于將醫古文的學習與研究深深植根于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這不僅是對中醫藥這一古老智慧的致敬,更是對中醫藥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深刻體現。本刊致力于成為連接古代智慧與現代實踐的橋梁,通過深入挖掘醫古文的精髓,弘揚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讓這一瑰寶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醫古文,作為中醫藥學的語言載體,承載著千年的醫學智慧與實踐經驗。它不僅記錄了古代醫家對疾病的深刻認識與治療方法,還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人文情懷與養生之道。本刊以此為切入點,通過精心編排的文章與欄目,如“醫古文獻解讀”、“經典醫案分析”、“古代醫家思想探析”等,旨在普及中醫藥古代文獻知識,讓讀者在領略古代醫學魅力的同時,提升對中醫藥理論的理解與運用能力。

在弘揚中醫藥文化的同時,雜志也注重拓展視野,從不同角度促進中醫藥工作者的能力提升。本刊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就中醫藥研究的最新進展、跨學科融合的探索、以及中醫藥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傳播與發展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這些內容不僅為中醫藥工作者提供了寶貴的學術資源,也激發了他們在新時代背景下對中醫藥古籍研究的新思考與新實踐。

醫古文知識雜志征稿要求

1.本刊不再接受打印稿,所有稿件請通過本刊采編平臺投送電子版。

2.稿件須為原創,杜絕學術不端行為,查重率≤15%,全文字數8000-15000字為宜,優秀內容可放寬至不少于6000字,論點明確,文字精煉,層次清楚。

3. 文題應簡明扼要,突出重點。15個漢字之內,盡量不用縮略語。

4.稿件應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項目來源應按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書寫。

5.作者原則上不超過3人。來稿時應注明作者性別、學位、職稱、主要研究方向、工作單位及部門、郵編。并請著明通信作者學術職務、電子郵箱。

6.須附中英文摘要、關鍵詞。簡明扼要,字數150-300字,3-8個關鍵詞。

7.參考文獻為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格式,尾注,順序編號,用[1]、[2]、[3]標注。文中參考文獻角碼也用[1]、[2]、[3]上標標出。中文期刊用全稱,外文期刊名縮寫以Index Medicus格式為準。

8.文中注釋可用腳注形式,使用帶圈阿拉伯數字上標編號,每頁編號從①開始。

9.正文( 含圖表) 中的物理量和計量單位必須使用法定計量單位。

10.凡屬部級、省部級或其它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請在文稿首頁地腳標明基金名稱及基金項目編號。

醫古文知識雜志社聯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蔡倫路1200號圖書館811室

郵編:201203

主編:劉紅寧

常見問題

醫古文知識
醫古文知識雜志

價格:¥220.00元/1年 雙月刊 郵發代號:4-449

主辦單位:上海中醫藥大學;中華中醫藥學會

免責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蔡倫路1200號圖書館811室,郵編:201203。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

友情鏈接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