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知識產權
  • 創刊時間1991
  • 影響因子1.02
  • 發行周期月刊
  • 審稿周期1個月內

電子知識產權雜志 部級期刊

主管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 主辦單位: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

《電子知識產權》是一本由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一本政法類雜志,該刊是部級期刊,主要刊載政法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91年,出版周期月刊,影響因子為1.02。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出版信息:
期刊類別:政法
出版地區:北京
出版語言:中文
紙張開本:B5
基本信息:
國內刊號:11-3226/D
國際刊號:1004-9517
郵發代號:2-738
全年訂價:¥436.00
查看更多
雜志介紹 征稿要求 數據統計 文章選集 聯系方式 常見問題 推薦期刊

電子知識產權雜志介紹

《電子知識產權》(月刊)創刊于1991年,由工業與信息化部科學技術司主管,信息產業部電子科技情報研究所、信息產業部電子知識產權咨詢服務中心主辦。本刊集理論性和實踐性為一體,是目前國內信息技術領域唯一的知識產權專業期刊。雜志全面介紹知識產權法律信息,提供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工作指導,探討解決現實中最新的知識產權問題,交流國內外最新知識產權理論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

《電子知識產權》以滿足企業知識產權工作需求為目標,建立了信息產業界與知識產權立法界、學術界以及司法界之間的橋梁,對推動國家和企業開展知識產權工作和促進中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國家知識產權局軟科學研究項目、國家留學基金、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7&ZD006)、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1AZD11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063300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0472060)、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3BFX124)、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10YJA820062)、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學科基金(J51104)、陜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2012KRM55)、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2009GXS5D107)、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2004DGQ3D118)。

電子知識產權雜志征稿要求

1、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煉。

2、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列應在投稿時確定。作者姓名、單位、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務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題目、作者及單位、郵編、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文章標題字符要求在20字以內。

4、文章中的圖表應具有典型性,盡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線表;圖要使用黑線圖,繪出的線條要光滑、流暢、粗細均勻;計量單位請以近期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不得采用非法定計量單位。

5、為縮短刊出周期和減少錯誤,來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請詳細注明本人詳細聯系方式。

6、編輯部對來稿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我刊同時被國內多家學術期刊數據庫收錄,不同意收錄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

電子知識產權雜志數據統計

歷年影響因子和發文量

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發文量 主要研究主題
華東政法大學 155 侵權;著作權;商標;知識產權;產權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149 知識產權;產權;著作權;版權;權法
國家知識產權局 122 知識產權;審查;專利權;利權;產權
北京大學 116 知識產權;產權;侵權;權法;著作權
中國人民大學 112 知識產權;產權;法律;著作權;侵權
華中科技大學 96 知識產權;產權;企業;侵權;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94 知識產權;產權;申請人;信息產業;申請量
上海大學 92 知識產權;產權;商標;侵權;版權
西南政法大學 91 知識產權;商標;侵權;著作權;產權
中國社會科學院 89 知識產權;產權;知識產權保護;計算機;計算機軟件

電子知識產權雜志文章選集

  • 為何“一次性”的發表權需要期限限制?——基于發表權的理論邏輯與權利框架的反思 李雨峰; 陳偉
  • 論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鄰接權保護--從立論質疑出發的證偽 陳虎
  • 涉政府信息披露中對商業秘密的法律保護--基于美國法的考察 藍純杰
  • MOOC教育模式下著作權合理使用問題研究 梁九業
  • 商標指示性使用問題之辨 張慧霞; 姚夢媛
  • 專利創造性中輔助判斷因素的價值分析及我國相關實踐 黃國群; 熊玲瀟
  • 從FTC v.Actavis案看美國“反向支付和解協議的反壟斷法律適用”的爭議 劉立春
  • 專利侵權判定中發明目的理解與適用的實證分析 馬云鵬
  • 論知識產權審判方式改革下審判權綜合運行機制的構建--以"三合一"審判模式的刑民并軌為主線 張璇; 覃波
  • 《電子知識產權》投稿須知 《電子知識產權》編輯部
  • 鄭重聲明 《電子知識產權》編輯部
  • 《電子知識產權》征稿啟事 

電子知識產權雜志社聯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魯谷路35號電科大廈8層

郵編:100040

主編:李新社

電子知識產權
電子知識產權雜志

價格:¥436.00元/1年 月刊 郵發代號:2-738

主辦單位: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

免責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魯谷路35號電科大廈8層,郵編:100040。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