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學
  • 創刊時間1986
  • 影響因子2.07
  • 發行周期季刊
  • 審稿周期1-3個月

災害學雜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統計源期刊

主管單位:陜西省地震局 主辦單位:陜西省地震局

《災害學》是一本由陜西省地震局主辦的一本地質類雜志,該刊是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主要刊載地質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86年,出版周期季刊,影響因子為2.07。該期刊已被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雜志介紹 征稿要求 數據統計 文章選集 聯系方式 常見問題 推薦期刊

災害學雜志介紹

《災害學》雜志是在知名學者和社會名流(錢學森、于光遠等)的關注下、把災害問題作為一門科學在我國最早(1986年)創辦的科技期刊?!稙暮W》雜志旨在對各種災害(自然災害和人文災害)進行綜合系統地探討研究;通過對各種災害事件的分析討論,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廣泛交流災害科學的學術思想、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報導國內外關于災害問題的研究動態和防災抗災對策;提示和探索各種災害發生深化的客觀規律;目的是提高人類抗御災害的科技水平和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免災害損失。

設有理論·思路與爭鳴、預測·防治與對策、實例·經驗與教訓、資料·信息與報道、雜談·未來與展望等欄目。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公益性行業(氣象)科研專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地震行業科研專項。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PAPD)、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730526)、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3BAK05B02)、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2011GXQ4B02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0202007)、全球變化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2012CB955402)、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學科基金(J50402)、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7BAC29B04)、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10CB95110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271002)。

災害學雜志征稿要求

1.篇首頁下注請附作者簡介,含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籍貫、職稱(務)及主要研究方向。同時提供方便聯系的電話、Email等。并附該文受何種基金項目(編號)資助。

2.文章應包括:標題、作者、作者單位、摘要、關健詞、引言、正文、結語、參考文獻和英文摘要。字號不小于5號字。

3.來稿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文字精煉,數據準確。學術論文、綜述文章9000字左右(包括圖表),其中插圖以不超過6幅為宜;科技報導、簡介等一般不超過3000字,其中插圖以不超過3幅為宜。

4.中文摘要不少于250字,應含文章主旨、所用方法和主要結論。關健詞3-6個。另需附英文摘要,并與中文摘要相對應。

5.圖表要求

(1)圖、表須有名稱和編號,其內容要與正文中的編號和解釋一致;圖幅不超過A4。圖件需保證圖內線條和字符清晰。表格用三線表。

(2)有坐標系的插圖,縱橫坐標上均要有適宜的刻度、對應的數據,并注明其所代表的物理量和單位。

(3)涉及國界的圖件須以正式出版的地圖為底圖繪制,并注出底圖的出處、比例尺。

6.文稿中的計量單位一律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量和單位》中頒布的法定計量單位,變量的符號用斜體,常量及單位的符號用正體。

7.參考文獻應列全,最少不少于6條。凡在正文中引用的公開發表的著作、論文,必須在參考文獻中列出;參考文獻的序號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以阿拉伯數字標注,用方括號括起置于正文引用處右上角。未公開發表的論文或資料則以腳注方式排列于當頁下部,并在正文引用位置用園括號右上角碼注明序號。參考文獻中請保留3位作者姓名,從第4位作者起,用“等”來代替。

災害學雜志數據統計

歷年影響因子和發文量

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發文量 主要研究主題
中國科學院 263 災害;石流;泥石;泥石流;地震
北京師范大學 201 災害;自然災害;地震;旱災;洪澇
長安大學 123 地質;地質災害;滑坡;黃土;地震
同濟大學 122 災害;城市;地震;建筑;防災
陜西省地震局 100 地震;災害;震災;地震災害;震害
中國地震局 100 地震;震災;地震災害;災害;地震應急
中南大學 91 隧道;火災;災害;公路;應急
成都理工大學 85 地震;滑坡;石流;泥石;泥石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78 災害;暴雨;風險評估;臺風;澇災
中國氣象局 60 災害;氣候;氣候變化;氣象;暴雨

災害學雜志文章選集

  • 基于灰色關聯度和聯系數耦合的農業旱災脆弱性評價和診斷研究 金菊良; 張浩宇; 陳夢璐; 崔毅; 寧少尉
  • 城市韌性:內涵與評價體系研究 劉嚴萍; 王慧飛; 錢洪偉; 王勇
  • 考慮自然災害約束的城市規劃模型 戚嬋
  • 基于RES-云模型的采空區穩定性評價研究 高峰; 高宇旭; 周科平
  • 基于BP神經網絡和VSM的臺風災害經濟損失評估 林江豪; 陽愛民
  •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常見運維災害及對策研究 郭佳奇; 錢源; 王珍珍; 頓志林; 劉希亮
  • 地震新聞報道中中國地震死亡人數時間序列特征研究 吳新燕; 吳昊昱; 路堯; 郎從
  • 局部高強度降雨的地質災害特征分析 馬秀梅; 劉曉燕; 代青措; 馬瓊
  • 軟弱巖土突發地質災害風險評估模型 代德富; 夏安付; 胡趙興; 擺超標
  • 地震災害中的高壓電氣設備響應與易損性分析 羅金盛; 張振
  • 長江沿海地區霧的特征及影響因子分析 田小毅; 張志薇
  • 南京城市住區居民洪澇脆弱性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 陳軼; 陳睿山; 葛怡; 宋叢超; 尹俊超; 李子豪; 陳文珺
  • 東南地區引發地質災害降水分型及閾值分析 狄靖月; 許鳳雯; 李宇梅; 楊寅; 徐成鵬
  • 基于組合賦權理論的泥石流孕災因子分析 郎秋玲; 張以晨; 張繼權; 楊揚
  • 基于信息擴散的東南沿海臺風災害風險評估 于小兵; 俞顯瑞; 吉中會; 盧逸群

災害學雜志社聯系方式

地址: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邊家村水文巷4號

郵編:710068

主編:呂弋培

災害學
災害學雜志

價格:¥300.00元/1年 季刊 郵發代號:52-47

主辦單位:陜西省地震局

免責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邊家村水文巷4號,郵編:710068。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