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海洋學報
  • 創刊時間1982
  • 影響因子0.83
  • 發行周期雙月刊
  • 審稿周期1-3個月

熱帶海洋學報雜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統計源期刊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熱帶海洋學報》是一本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主辦的一本地質類雜志,該刊是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主要刊載地質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82年,出版周期雙月刊,影響因子為0.83。該期刊已被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Pж(AJ) 文摘雜志(俄)、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雜志介紹 征稿要求 數據統計 文章選集 聯系方式 常見問題 推薦期刊

熱帶海洋學報雜志介紹

《熱帶海洋學報》是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海洋學綜合學術刊物,創刊于1982年,是我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之一,也是2001年中國期刊方陣入選期刊之一。

《熱帶海洋學報》為雙月刊,主要刊載南海及鄰近熱帶海洋學研究中有關海洋水文、海洋氣象、海洋物理、海洋化學、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海洋沉積、河口海岸、海洋生物、海洋污染與防治、海洋儀器與技術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學術論文以及反映最新學科前沿動態的綜述性文章。

近年來本刊刊發的文章絕大多數是國家和有關省、部委下達的重大科研項目的研究結果,其中包括國家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國家海洋863計劃項目,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項目,國家126專項,國家重大基礎性研究計劃項目(973)等等。

主要欄目:海洋水文、海洋氣象、海洋物理、海洋化學、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海洋沉積、河口海岸、海洋生物、海洋污染與防治、海洋儀器與技術等。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廣東省科技計劃工業攻關項目、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7CB81590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830852)、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G2000046702)、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6BAB19B03)、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KZCX2-YW-215)、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7CB411701)、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7CB411706)、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6CB20230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U0933006)、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200705026)。

熱帶海洋學報雜志征稿要求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文字簡練;不涉及政治問題和保密問題(請附上作者所在單位的保密審查意見)。第一作者需提供書面保證,對論文作者署名排序負責。

本刊為大16開本(A4)。正文之前應有200字以內的中文摘要、3—8個關鍵詞以及相應的英文摘要和英文關鍵詞。英文摘要可與中文摘要不同,以便更為詳盡地反映文章內容,但需同時提供對應的中譯文。

2.首頁腳注內容包括:①收稿日期:(空8格);修訂日期:②基金項目:(省、部級以上的基金課題或其它重點項目成果的論文,請注明課題類別及批準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③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研究方向。另外請提供聯系電話或E-mail地址。

3.層次標題分成3級,每個標題一般不超過15個字。

1小4宋左頂格,空1格后排標題,上下各空1行

1.15黑左頂格,空1格后排標題

1.1.15宋左頂格,空1格后排標題

4.英文摘要的作者姓名及中國人名、地名均采用漢語拼音,姓前名后分寫,姓全大寫,復姓連寫;名的首字母大寫,雙名中間加連字符,音節界限有混淆的可加隔音號“’”。

5.文中插圖要求內容準確、清晰,大小、繁簡適宜,精度足夠高(線條圓滑,不出現鋸齒狀,精度在600像素/英寸以上)。凡涉及南海及鄰近區域的圖件應采用地圖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版本作底圖。要求成圖后圖上的字母、數字及漢字均為6號(7.5磅),漢字用宋體,數字和字母用TimesNewRoman字體。文中表格均采用三線表。表名及圖名需中、英文對照。圖、表及其中英文題名均需插排在文中相應位置。

6.文中外文字母、符號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文字、字母、數碼和符號,其位置高低應區別明顯;中文應采用國家正式公布之簡化漢字。要嚴格使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對常用的計量單位,盡量使用單位符號。

7.參考文獻只列主要的,采用順序編碼制標注文獻,即按引用文獻出現的先后順序連續編碼,并將序碼并列于行文中或置于右上角。參考文獻的作者如是3名以內則全部列出;超過3名,則在第3名后加“等”或“etal”。西文文獻中的作者姓名,姓用全大寫,名縮寫并略縮寫點,全部作者均姓前名后著錄;東方人名的英文均用全稱,不能縮寫。

熱帶海洋學報雜志數據統計

歷年影響因子和發文量

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發文量 主要研究主題
中國科學院 989 南海北部;海域;珠江口;海底;沉積物
中國科學院大學 322 南海北部;浮游;基因;海底;珊瑚
中山大學 144 值模擬;數值模擬;海域;熱帶;珠江口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115 珠江口;盆地;海域;瓊東南盆地;東南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 99 珊瑚;熱帶;浮游;南海東北部;紅樹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 89 對蝦;養殖;魚類;凡納濱對蝦;南海北部
國家海洋局 80 珠江口;海域;南海北部;臺風;近海
廣東海洋大學 77 臺風;對蝦;基因;海域;凡納濱對蝦
中國海洋大學 70 熱帶;海表;ENSO;南海北部;次表層
廈門大學 59 海域;沉積物;水體;臺灣海峽;珠江口

熱帶海洋學報雜志文章選集

  • 南海次表層鹽度的低頻變化及與太平洋年代際振蕩的關系 王祥鵬; 張玉紅; 王愛梅; 趙瑋; 杜巖
  • 2015/2016年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基本特征及生成和消亡機制 鄭依玲; 陳澤生; 王海; 杜巖
  • 利用高分辨率水體反射地震資料研究呂宋海峽以東黑潮區混合 張哲; 經志友; 唐群署
  • 中國珊瑚藻的多樣性及分布研究現狀 雷新明; 黃暉; 練健生; MCCOOK; Laurence; J
  • 南海鳶烏賊中型群雄性個體肌肉和性腺組織能量積累及其分配 朱凱; 張立川; 陳新軍; 姚吉祥; 韓飛; 林東明
  • 大亞灣大型海藻叢的大角玻璃鉤蝦種群分布特征 王卉; 李恒翔; 李路; 嚴巖
  • 南海芋螺科一新記錄種(軟體動物門,腹足綱,新腹足目) 陳志云; 連喜平; 譚燁輝
  • 柳珊瑚Leptogorgia rigida中甾體類成分研究 肖細姬; 鄧蕓; 謝路鳳; 張琪; 韋霞; 于鑫; 張翠仙
  • 東南印度洋中脊(108°—134°E區域)斷層構造與巖漿活動關系 劉守金; 林間; 羅怡鳴
  • 跨南海西南次海盆OBS、多道地震與重力聯合調查 汪俊; 邱燕; 閻貧; DELESCLUSE; M; 王彥林; PUBELLIER; M; 聶鑫
  • 阿拉伯海鮐魚漁場時空分布及其與海洋環境的關系 楊勝龍; 范秀梅; 唐峰華; 程田飛; 樊偉

熱帶海洋學報雜志社聯系方式

地址:廣州市新港西路164號

郵編:510301

主編:龍麗娟

常見問題

熱帶海洋學報
熱帶海洋學報雜志

價格:¥460.00元/1年 雙月刊 郵發代號:82-8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免責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州市新港西路164號,郵編:510301。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