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國氣象局 主辦單位: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北京市氣象局;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
《氣象科技》是一本由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北京市氣象局;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主辦的一本環境類雜志,該刊是統計源期刊,主要刊載環境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73年,出版周期雙月刊,影響因子為1.33。該期刊已被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氣象科技》創刊于1973年,由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北京市氣象局、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及國家氣象信息中心聯合主辦。報道大氣科學和相關科學各領域的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術,也刊載反映大氣科學各領域發展水平的綜合評述。報道內容包括:預報理論與方法、天氣與氣候分析、氣候與全球變化、大氣物理與大氣化學、應用氣象(城市與環境氣象、人工影響天氣、農業與生態氣象等)、探測技術、信息技術及應用、防災減災等。
主要欄目:動力氣象與天氣預報、氣候分析與預測、遙感與探測、信息技術及應用、城市與環境氣象、農業與生態氣象、人工影響天氣、雷電防護,應用與服務等。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公益性行業(氣象)科研專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中國氣象局氣象新技術推廣項目、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國家社會公益研究專項計劃、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專項、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GYHY200806014)、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PAPD)、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6BAC12B0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275006)、公益性行業(氣象)科研專項(GYHY200906040)、天津市科技攻關項目(033122011)、“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2001BA610A-06)、“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項目(03220602D)、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133721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575012)。
1.來稿務必論點明確,文字精練,數據可靠,圖表清晰。每篇論文(含圖表)不超過2000~6000字,包括:題目(盡量控制在20字之內)、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城市名、郵政編碼、中文摘要、關鍵詞(3~8個)、正文、參考文獻、英文題目、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作者和單位英文名稱,請單面打印。
2.摘要請交待清楚研究的目的、對象、方法、結果和結論(不得少于200字,但不多于400字),并提供相應英文提要(包括英文文題、姓名、單位)。
3.量和單位及數字用法等應符合國家標準。變量符號請用單個斜體西文字母表示,可帶下標或其他說明性記號,不要用英文首字母縮寫當作變量符號。所有表示矢量或矩陣的符號請特別標注。公式、正文中第一次出現的非常用物理量應交待含義。
4.圖、表中的物理量(橫、豎軸)應給出名稱、單位。分布圖應標注經緯度。曲線圖中不同的線條用不同形狀和粗細的線條區分開,等值線要與地形或網格線區分開,線條平滑清晰,不斷線或呈“鋸齒”狀。插圖請放在文稿中相應位置(先見文,后見圖)。
5.引用他人成果應注明出處,尚未公開發表的資料請勿引用。參考文獻按在文中出現的順序編號:期刊格式:作者(外文姓前名后,需給出前三位,三位以上加“等”或“etal.”).題名[J].期刊名,年份,卷號(期號):頁碼.專著格式:作者.書名[M].版次(初版不寫).出版地:出版單位,出版年.頁碼.
6.來稿第1頁地腳附注該文屬何種基金資助(基金號)和作者簡介,包括作者姓名、性別、出生年、學位、職稱、主要研究方向、電話號碼、Email地址等。
7.《氣象科技》為全國性刊物,請注意避免地域性太強,注意成果的可推廣性。
8.編輯部對來稿有權進行刪改處理,不同意本刊修刪者請書面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并請作者自留底稿,投稿后6個月未接本刊用稿通知,請自行處理。本刊對所刊發稿件收取發表費,并致稿酬。
10.《氣象科技》已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和《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維普資訊)等數字化出版物收錄,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光盤版稿酬和刊物內容上網服務報酬,不再另付。作者若不同意將其稿件納入上述版本進行交流,請事先書面聲明,本刊另做處理。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氣象局 | 431 | 雷達;氣象;天氣雷達;降水;衛星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303 | 降水;氣象;雷達;氣候;雷電 |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 290 | 氣象;雷達;降水;氣候;中尺度 |
國家氣象信息中心 | 136 | 氣象;數據庫;氣象數據;網絡;衛星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 115 | 雷達;降水;天氣雷達;氣象;青藏 |
山東省氣象局 | 101 | 氣象;雷達;降水;氣候;感器 |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 79 | 衛星;氣象;氣象衛星;遙感;反演 |
北京市氣象局 | 72 | 氣象;污染;氣象條件;雷達;降水 |
北京大學 | 67 | 氣候;氣候診斷;氣象;降水;氣候變化 |
陜西省氣象局 | 65 | 降水;氣象;中尺度;氣溫;暴雨 |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46號
郵編:100081
主編:徐祥德;李良序
我們不是氣象科技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46號,郵編:100081。
氣象科技雜志是一本統計源期刊,是由中國氣象局主管,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北京市氣象局;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主辦的一本環境類期刊。國內刊號:11-2374/P,國際刊號:1671-6345。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46號,郵編: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