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
  • 創刊時間1977
  • 影響因子0.36
  • 發行周期季刊
  •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四川地震雜志 省級期刊

主管單位:四川省地震局 主辦單位:四川省地震局

《四川地震》是一本由四川省地震局主辦的一本地質類雜志,該刊是省級期刊,主要刊載地質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77年,出版周期季刊,影響因子為0.36。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出版信息:
期刊類別:地質
出版地區:四川
出版語言:中文
紙張開本:A4
基本信息:
國內刊號:51-1163/P
國際刊號:1001-8115
郵發代號:51622-62
全年訂價:¥140.00
查看更多
雜志介紹 征稿要求 數據統計 文章選集 聯系方式 常見問題 推薦期刊

四川地震雜志介紹

本刊是四川省地震局和四川省地震學會共同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性刊物。本刊在突出科學性、實用性和地方性的同時兼顧趣味性、科普性。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震科學聯合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國地震局地震監測、預測、科研三結合課題、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中國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山西省地震局科研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地震行業科研專項。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090292)、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XH1022)、中國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計劃(XH-1022)、青年科技基金(QNJJPZ-YBB-1308)、安徽省地震局科研合同制課題項目(200813)、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6BAC01B04-02-01)、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6BAC13B04-03)、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6BAC01B02-01-01)、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2006KJ013A)、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5XZS013)。

四川地震雜志征稿要求

1.作者簡介放在首頁地腳,列出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籍貫、民族(漢族可略)、職稱、學位、研究方向等。

2.本刊已許可與其合作的多媒體平臺以數字化方式復制、匯編、發行、信息網絡傳播本刊全文,如不同意在多媒體平臺刊登,請在來稿時注明。

3.中文題名一般以20 個漢字以內為宜,最好不設副標題,一般不用標點符號,盡量不使用縮略語。

4.如系基金項目成果,須注明基金項目類別、名稱和編號。

5.在參考文獻表中:作者不超過3個的姓名都寫,超過3個的,余者寫“,等”或“,etal”。

四川地震雜志數據統計

歷年影響因子和發文量

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發文量 主要研究主題
四川省地震局 839 地震;前兆;地震活動;震前;強震
云南省地震局 46 地震;震前;前兆;地震前;地震前兆
成都理工大學 29 地震;震后;震源;地質;地質災害
中國地震局 24 地震;裂帶;斷裂帶;地震活動;地震帶
河北省地震局 17 地震;地磁;體應變;頻譜;前兆
安徽省地震局 16 地震;震前;地震前;臺網;臺站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13 地震;臺陣;M;地殼;地震臺
四川大學 11 地震;地震活動;漲落;地震活動性;地震活躍期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 11 地震;臺站;應用數據;應用數據庫;震前
西南交通大學 10 地震;裂帶;斷裂帶;M;ARCGIS

四川地震雜志文章選集

  • 高精度氫實驗臺網觀測數據淺析 梁宏; 陳學芬; 劉雪梅; 黃雪影; 趙天霞; 張永婕
  • 設定地震下重慶榮昌地區的震害預評估結果探討及應急處置建議 秦娟; 王贊軍; 董娣; 王宏超; 鐘德燕; 向世川
  • 蒙城臺虛擬子臺網不同臺站選擇對地震基本參數測定的影響 張明明; 謝石文; 陳俊; 曾憲軍; 汪繼林; 劉紅飛
  • 四川地區同一地震垂直向與水平向震級測量的差異性分析 顏利君; 魏婭玲; 黃春梅
  • 佘山臺IASPEI新震級與傳統震級對比分析 教聰聰; 鐘衛星; 張歡
  • 地震臺站前兆數據庫備份管理 裴紅云; 陳俊; 謝慶; 李發; 李罡風
  • 大橋水庫地震監測臺網系統實現 張正偉; 王登偉; 楊洪剛
  • 基于四川震情的市縣地震應急管理培訓工作體系研究 楊璐遙; 葉肇恒; 宴金旭; 劉楊
  • 屬地應急志愿者在地震應急中的作用與優勢分析——以九寨溝7.0級地震為例 宴金旭; 葉肇恒; 劉楊; 楊璐遙
  • 四川省地震月報目錄(M L≥3.0) 

四川地震雜志社聯系方式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3段29號

郵編:610041

主編:李廣俊

四川地震
四川地震雜志

價格:¥140.00元/1年 季刊 郵發代號:51622-62

主辦單位:四川省地震局

免責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3段29號,郵編:610041。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