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遺產
  • 創刊時間1980
  • 影響因子0.45
  • 發行周期雙月刊
  • 審稿周期1-3個月

文學遺產雜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統計源期刊

主管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文學遺產》是一本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主辦的一本文學類雜志,該刊是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主要刊載文學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80年,出版周期雙月刊,影響因子為0.45。該期刊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擴展版)、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出版信息:
期刊類別:文學
出版地區:北京
出版語言:中文
紙張開本:A4
基本信息:
國內刊號:11-1009/I
國際刊號:0257-5914
郵發代號:18-266
全年訂價:¥400.00
查看更多
雜志介紹 征稿要求 數據統計 文章選集 聯系方式 常見問題 推薦期刊

文學遺產雜志介紹

《文學遺產》創刊于1954年,是全國唯一的古典文學研究專業學術刊物,本學科研究的許多新成果都藉本刊得以發表和確認,它代表了我國古典文學研究的最高水平,在國際漢學界也具有不容忽視的學術權威性。

本刊的主要內容有:有關古典文學理論、各時代作家作品、各文學流派、各種文體的研究,以及中國古典文學與現當代文學的貫通,與外國文學的比較研究論文。還有古典文學文獻資料的考據及研究整理,有關學科建設的探討,對有關研究著作的評論,國內外學術信息,等等。本刊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導方針,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時代性、科學性、建設性原則,提倡嚴謹求實的學風、生動活潑的文風。本刊不僅為專業人士研究、教學工作所必需,而且適合于一般古典文學愛好者閱讀。

本刊對學科前沿問題特別予以關注。半個世紀以來,本刊曾討論過學界普遍感興趣的諸多問題,通過爭鳴討論,形成學術熱點,推進學科向深廣發展,提高研究的總體水平。近年本刊又著重對20世紀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來的學科發展作多方面多層次的回顧研究,深入總結百年來古典文學研究的成就和不足,并對新世紀學科的前景作了有意義的展望。

在半個世紀的歷程中,《文學遺產》與幾代學者共同前進,許多老一輩古典文學專家都視本刊為最可靠的朋友,常將他們的得意之作首先投給本刊;而年輕一代優秀學者,也以在本刊發表其處女作而倍感光榮。本刊將繼續加強與老中青學者和廣大讀者的學術交流與聯系。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學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8BZW03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ZD158)、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1BZW074)、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6BZW035)、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0BZW07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7CZW016)、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7CZW017)、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NCET-11-0902)、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學科基金(B404)、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0909094)。

文學遺產雜志征稿要求

1、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煉。

2、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列應在投稿時確定。作者姓名、單位、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務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題目、作者及單位、郵編、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文章標題字符要求在20字以內。

4、文章中的圖表應具有典型性,盡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線表;圖要使用黑線圖,繪出的線條要光滑、流暢、粗細均勻;計量單位請以近期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不得采用非法定計量單位。

5、為縮短刊出周期和減少錯誤,來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請詳細注明本人詳細聯系方式。

6、編輯部對來稿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我刊同時被國內多家學術期刊數據庫收錄,不同意收錄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

文學遺產雜志數據統計

歷年影響因子和發文量

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發文量 主要研究主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 370 文學;文化;文學研究;代文;古典
北京大學 208 文學;小說;詩歌;文學研究;代文
南京大學 146 文學;文化;詩歌;代文;文學研究
復旦大學 139 文學;代文;文學研究;詩歌;文化
中山大學 131 文學;文體;戲曲;考論;文體學
北京師范大學 114 文學;小說;詩歌;代文;戲曲
南開大學 98 文學;代文;文學研究;詞學;文學思想
浙江大學 89 文學;生平;考論;墓志;詩歌
華東師范大學 84 小說;文學;詩歌;文體;代文
首都師范大學 80 文學;代文;古代文學;詩歌;中國古代文學

文學遺產雜志文章選集

  • 以人民為中心提升中華傳統文藝研究學術站位 劉方喜
  • 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學思想史研究體系 左東嶺
  • 文化自信與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范式的重構 姜榮剛
  • 漢魏六朝“詩賦”整體論抉隱 錢志熙
  • 劉向《詩》學思想平議 張峰屹
  • 《詩經》經解用漢賦章句考論 王思豪
  • 漢代符命類文章與王命書寫 張奕琳
  • 圓與奇正:南朝至唐一組詩學觀念的展開 付佳奧
  • “顏謝”“鮑謝”與“陶謝”——唐人元嘉詩史觀的考察 李泊汀
  • 鈔本《全唐文目》考釋 夏婧
  • 論宋記對詞學理論批評的建構——以對李煜、柳永、蘇軾的評價為中心 丁放
  • 從“以文存園”到“紙上造園”——明清園林的特殊文學形態 文韜
  • 明代八股文發展分期的差異與折衷 鄭雄
  • 清初詩學思想與程朱理學 代亮
  • 論博學鴻詞科對王士禛的詩學影響 張立敏

文學遺產雜志社聯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建國門內大街5號

郵編:100732

主編:劉躍進

文學遺產
文學遺產雜志

價格:¥400.00元/1年 雙月刊 郵發代號:18-266

主辦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免責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建國門內大街5號,郵編:100732。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