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傳播
  • 創刊時間1979
  • 影響因子1.01
  • 發行周期月刊
  • 審稿周期1-3個月

現代傳播雜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統計源期刊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國和教育部 主辦單位:中國傳媒大學

《現代傳播》是一本由中國傳媒大學主辦的一本社會類雜志,該刊是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主要刊載社會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79年,出版周期月刊,影響因子為1.01。該期刊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擴展版)、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出版信息:
期刊類別:社會
出版地區:北京
出版語言:中文
紙張開本:A4
基本信息:
國內刊號:11-5363/G2
國際刊號:1007-8770
郵發代號:2-753
全年訂價:¥460.00
查看更多
雜志介紹 征稿要求 數據統計 文章選集 聯系方式 常見問題 推薦期刊

現代傳播雜志介紹

該刊是以廣播電視為中心的傳媒學術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該刊以學術性、時代性、思想性為追求,視野開闊,理論超前,思想活躍,觀點新穎。在高校學報中,它突破了傳統學科研究領域相對穩定的規范,站在時代的潮頭和理論的前沿,密切關注變動著的以廣播電視為中心的大眾傳播事業的新問題、新現象、新觀念,為理論研究注入了強大的動力與活力,使研究充滿時代精神和前瞻意識。在新聞傳播類學術刊物中,它超越了一般此類刊物重業務、重應用的傾向,從整個社會文化大背景對傳播現象進行全方位、綜合性的理論研究,并緊緊追蹤國內外理論研究的最新動向和學科前沿,從而營造出更高層次的學術理論和文化品味,被譽為廣播電視期刊中“學院派”的代表。

《現代傳播》成為中國廣播電視基礎理論研究最重要的學術陣地,大眾傳播領域引人注目的一面旗幟,與世界傳媒事業接軌的橋梁和紐帶。

《現代傳播》的讀者主要為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專業人士,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新聞傳播院校的學生,訂戶遍及中國大陸、香港、臺灣以及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是反映我國新聞傳播學術研究和媒介動向的重要窗口之一。

《現代傳播》現已更名為《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國家廣電總局部級社科研究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育部“211”工程。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1ZD024)、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3AXW00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IZD075)、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3BXW02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9ZD013)、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13XJA860001)、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09YJA740101)、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07JZD0032)、浙江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項目(2011R50019)。

現代傳播雜志征稿要求

1、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煉。

2、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列應在投稿時確定。作者姓名、單位、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務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題目、作者及單位、郵編、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文章標題字符要求在20字以內。

4、文章中的圖表應具有典型性,盡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線表;圖要使用黑線圖,繪出的線條要光滑、流暢、粗細均勻;計量單位請以近期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不得采用非法定計量單位。

5、注釋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或直接引用的文獻。

6、編輯部對來稿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我刊同時被國內多家學術期刊數據庫收錄,不同意收錄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

現代傳播雜志數據統計

歷年影響因子和發文量

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發文量 主要研究主題
中國傳媒大學 2686 電視;媒體;新聞;媒介;文化
北京廣播學院 623 電視;廣播;新聞;節目;文化
中國人民大學 294 新聞;媒介;媒體;電視;傳媒
中央電視臺 280 電視;新聞;紀錄片;節目;媒體
北京師范大學 237 電影;文化;中國電影;媒體;媒介
復旦大學 218 新聞;媒介;媒體;電視;文化
華中科技大學 205 媒體;媒介;新聞;電視;新媒體
暨南大學 189 新聞;電視;媒體;媒介;傳媒
清華大學 180 媒體;新聞;媒介;文化;電視
武漢大學 169 新聞;媒介;媒體;文化;傳媒

現代傳播雜志文章選集

  • 新媒體壟斷競爭的溢出效應與規制路徑 陳信凌; 鄧年生
  • 電視媒體的發展空間:基于社交屬性的思考 李嶺濤; 李揚
  • 網絡與數字傳播:增強中華文化全球影響力的有效途徑 童清艷; 劉璐
  • 留守兒童媒介形象的差異化建構——基于新聞、評論文本的分析 王宇榮; 項國雄
  • 虛擬世界主義:理論緣起與現實進路 李鯉
  • 從“學習強國”看媒體融合時代政治傳播的新路徑 強月新; 劉亞
  • 健康傳播中的虛假信息擴散機制與網絡治理研究 曾祥敏; 王孜
  • 我國主流媒體Twitter賬號對外傳播的對話問題分析 周翔; 戶廬霞
  • 晚清、民國期刊中近代自由觀念的呈現研究 王冠群; 許堃
  • 近十年來我國臺灣地區網絡流行語的演化規律及特點——兼談與大陸網絡流行語的互動傳播 袁偉; 楊锎翔
  • 記者和算法誰更值得信任:“機器人新聞”可信度的影響因素探析 鄭越; 楊帆
  • “共識”與“共識的程度”:國家形象認知的別種維度 張昆; 張鐵云
  • 金磚國家重構全球傳播秩序:歷史依據與現實路徑 龍小農
  • 電子競技的原動力:虛擬現實的情感體驗與藝術期待 戴志強; 齊衛穎
  • 方言類電視節目的演進歷程與文化思考:活態生存和價值共生 周怡帆; 喬全生

現代傳播雜志社聯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定福莊東街1號

郵編:100024

主編:胡智鋒

常見問題

現代傳播
現代傳播雜志

價格:¥460.00元/1年 月刊 郵發代號:2-753

主辦單位:中國傳媒大學

免責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定福莊東街1號,郵編:100024。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