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習慣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2 01:11:4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寫作習慣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英語論文寫作問題論文
關鍵詞:論文寫作英語專業寫作分析
摘要:畢業論文的撰寫與指導是英語專業學生畢業前的一項重要的教學實踐活動。討論和分析論文寫作時存在的三個較為突出的具體問題,并探討了糾正錯誤的方法與對策,旨在促進指導老師和學生進一步思考和改進論文寫作。
畢業論文寫作是大學生在經過專業學習,掌握了專業的知識、理論和技能基礎上,獨立地并有創造性地解決理論和實際問題的一項活動。根據《高等院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2000)有關規定,畢業論文寫作與指導一是在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正確的治學態度和科學的研究方法;二是強調創新意識、鼓勵學生表達獨立見解。但部分學生認為論文寫作就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和過程;同時由于英語語言知識有限,英語表達不通順,語病很多,導致畢業論文整體寫作水平不高。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語言層次、思維方式以及格式規范等。本文試圖分析畢業論文寫作中出現的這三方面的問題,并探討了糾正和防止錯誤的方法與對策,旨在提高畢業論文的寫作水平,促進指導老師和學生進一步思考和改進論文寫作。
一、非語言層次方面的問題
(一)語篇結構松散語篇一般是指一段有意義、傳達一個完整信息、邏輯連貫、語言銜接、具有一定交際目的和功能的語言單位或交際事件。在同一主題下,英語和漢語的語篇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美國學者Kaplan(1966)對中美學生作文進行對比分析發現,英語為母語者的英語篇章的組織和發展是“直線型”,即英語語篇的展開模式通常是以一個主題句開頭,直接陳述主題,然后分別進行論述,分別論述的目的是對主題句的展開,并為中心思想的進一步發展作準備,所以整個語篇往往用明晰的連接手段銜接起來;而漢語為母語者采用反復而又發展的“螺旋型”的結構,在主題外“繞圈子”,先交代細節與舉例說明,最后總結結論;句子成分之間、句際之間沒有英語里那么多銜接手段。畢業論文作為議論文的一種特殊形式,部分學生忽視了論文段落組織的規律,不自覺地按照漢語的語篇及以語義為中心,以為只要語義相關,語篇就會自然連貫,忽視了英語習慣注重完整性和連貫性這一特點。因此,有些論文在整個語篇上沒有完全具備論文篇章的要求,句與句之間沒有合適的連接手段,因此整篇論文看不出意義的重心,邏輯思維的脈絡不清晰。除此之外,學生論文的語篇組織上,有的材料與主題直接相關,有的則可有可無,有的摸棱兩可,含糊不明確;有些論文論述時主題過于一般化或具體化,這些都影響了主題的表達。因此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指導教師要特別注意規范學生的語篇,尤其是論文的寫作規律和方法,并幫助學生了解一些典型的受漢語影響的語篇表達,使學生們意識到英語語篇的特點,并自覺運用到實際寫作過程中。
(二)漢語思維方式表達在英語論文寫作的過程中,應按照英語的思維方式來表達。但在實際中,很多學生采用了漢語表達習慣,使人很難讀懂文章的意思或是不符合英文的表達習慣。例如在一篇論文中有這樣一段話:例1:confidentinsomedegreetodrawsuchaconclusion.Butitmustpossesstwoconditions.Itisassumedthatthestudentshavethesameattitudetothetestastheothers.Theywerenotpunishedforlackofrelevantknowledgetheypossessed.原文顯然按照漢語的思維和表達方式逐個詞拼湊而成,不僅存在一些語法錯誤,也不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第一句中的副詞位置混亂,不符合英語的語法規則。最后兩句“能夠假定學生對測試的態度與其他人相同;他也沒有因為未掌握相關知識而扣分”為平行結構。按照修辭學的觀點,當一個句子中出現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句子成分起相同作用時,應當使他們平行。由于原文未采用平行結構,使得整個段落顯得凌亂,缺乏內在的邏輯聯系,表達意思令人費解。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先生曾經指出“就句子的結構而論,西洋語言是法治的,中國語言是人治的[3]”由于英語是“法治”的語言,即注重句子的形合,結構的緊密。因此在寫作中,應遵守英語的語言規則,必要時可將幾個短句合并。所以上文的句子可改為:Onthewholesuchaconclusioncanbedrawnwithacertaindegreeofconfidencebutonlyifthestudentscanbeassumedtohavehadthesameattitudetowardsthetestastheothers,andonlyiftheywerenotpunishedbylackofrelevantknowledgewhichtheyacquire.
司法實踐能力下的法學本科論文
一、法學本科畢業論文選題導向的轉換
第一法科論文的寫作價值目標從立法建議導向到司法適用導向。所謂立法建議導向指論文的論述結論是建議法律的立改廢。由于我國法治建設的不斷推進法律體系基本完備,法律研究的主要問題已經從研究法律的立改廢進入研究法律的解釋適用規律應法建議導向的論文寫作,難有價值。第二法科論文的訓練能力目標從訓練學生的理論思辨能力到訓練學生的法律適用方法。從培養法律適用能力導向上看,司法適用中找法、解釋法律、事實辨認和法律說服能力等才是學生最為急缺進行系統訓練的能力。第三法科論文的成果形式從著書立說到案例研判。要求僅僅進行了四年法學初步訓練的法學本科生進行著書立說式的論文寫作不僅高估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更低估了法學研究的專業性和嚴肅性。要求學生進行案例研析式的寫作才更加符合法學本科畢業生的知識結構和培養目標。
二、法學本科畢業論文的寫作步驟
本文主張的案例研析型學術論文寫作訓練,是大陸法系法科學生的傳統做法德國、日本、韓國的法學本科教育中教授將具體案例交給學生由學生根據該案例寫出分析報告報告要求學生找法準確、解釋合理、論證深入、符合司法習慣并且要考慮案件解決的其他社會影響因素。因此,論文寫作不僅要求學生翻閱查找大量法律法規、學術文獻,還要求學生根據本案調查法官和律師的司法心理和判決習慣。本文主張在我國法學本科畢業論文訓練中引入這種培養方式并就該方式具體的運作流程設計如下。
1.第一個環節案例材料的選取。
案例材料應該盡量遵循實例原則在教師自己從業的判例中選取適例為佳,因為這種案例第一手材料最為豐富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案件的基本經過池能為學生提供案件的各種證據和訴訟文書肩利于訓練學生從最原始的材料中認定事實發現問題查找證據等能力。
古代文學論文書寫問題及策略
一、中國古代文學本科畢業論文寫作問題分析
目前,各高校中國古代文學本科畢業論文寫作水平普遍較差,“自己的開頭+偷來的主干+過渡語句+自編的結尾=畢業論文”成為大多畢業生信奉的論文創作模式。這種情況已形成惡性循環,幾乎影響到每屆畢業生,成為中文專業教師教學工作中尤為頭痛的事情。
梳理中國古代文學畢業論文寫作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一)選題隨意性較大。畢業論文寫作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選題,選題有沒有價值在整個論文寫作過程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而很多畢業生并未經過認真思考和嚴謹論證就隨便確定了論文題目。有些選題毫無新意,如“論《紅樓夢》中寶黛的愛情悲劇”、“論李白詩歌的藝術特色”等;有些選題過大,如“先秦諸子散文的藝術特色”、“唐宋詩審美趣味辨析”等,這些隨意性的選題本身價值就很小,為之后的寫作設置了障礙,直接影響到論文寫作的質量。
(二)論證缺乏邏輯性。學術研究要有理性思辨和邏輯推理。由于絕大多數畢業生在這方面能力的缺失,完成的畢業論文難免出現段落層次間前后難于銜接甚至重復和矛盾、顛三倒四、缺少自然的過渡而有明顯割裂感等現象。如《論宋詞的風格》一文認為晏殊、歐陽修、晏幾道等為婉約派,蘇軾、辛棄疾等為豪放派,周邦彥、姜夔、吳文英等為格律派。這種分法就出現了邏輯問題,因為,婉約和豪放是從風格上分類,而格律卻是從語言音律上著眼,二者并非同一邏輯。
(三)參考文獻欠豐富。論文寫作過程中,大多畢業生只會就事論事,不會使用關聯性材料,一篇幾千字的文章只有兩三個參考文獻,有的僅標某本教材,有的僅列《古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以《李白山水詩研究》為例,除搜集前人關于李白山水詩研究的論著材料、有關李白的生平概況、李白詩歌創作概況、李白山水詩的數量、寫作的時間和緣由等材料之外,唐代山水詩的總體發展狀況和唐代的文化氛圍也當列入資料搜集范圍。只有這樣,研究才可能深入,論文寫作才能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遺憾的是,學生并沒有做到這一點。
(四)語言表述失當。相當多的畢業生論文暴露出語言表述方面的缺陷。論文中錯別字多、詞不達意、搭配不當、語法有病、語句不暢等低級錯誤屢見不鮮。同時,由于學生沒有養成嚴肅的學術習慣,往往在中性的畢業論文中使用了許多具有渲染色彩的詞匯和夸張的用語,論文表達口語化、行文風格散文化的傾向比較嚴重,這不符合論文的學術要求。除上述問題外,中國古代文學畢業論文寫作中還普遍存在著論文格式不規范、標題書寫不醒目、注釋和參考文獻的數字序號混用、摘要寫作不精煉、關鍵詞標引不恰當等問題。畢業生的論文質量著實堪憂,畢業論文寫作能力亟待提高。
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監控體系改革與實踐
摘要:本科畢業論文是高等院校在實踐教學環節中對人才培養方式、課程體系、教學管理模式和教師教學成果的有效檢驗手段。深入思考本科畢業論文存在的主要問題,并著力研究構建完善的畢業論文質量監控對公安院校教學質量改革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公安院校;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監控
一、引言
本科畢業論文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實踐教學環節,也是審定學生畢業與學士學位資格的重要依據,更是學生本科四年學習能力升華的重要體現。2018年10月,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參與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畢業論文質量作為一個重點考查要素直接關系到公安院校本科人才培養質量?!耙栽u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成為教學管理工作的新思路?,F以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在此次審核評估工作中的改革和實踐,分析當前公安畢業論文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畢業論文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提出改進措施,切實提高畢業論文寫作質量。
二、公安院校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下降的主要因素
(一)學生重視程度不足,寫作態度不認真
有關法學畢業生的論文寫作研究
近幾年,在法律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學員經常反映不知道如何寫作論文,本文針對近年來指導學員論文寫作的常見問題和不足,提出若干參考性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學員寫作法學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一)被動性學習所造成的被動性思維習慣。在這種消極思維習慣的影響下,學生總認為教科書是金科玉律,老師的觀點是天然正確的,失卻了懷疑和批判的精神,從而導致主動思維的動力不足。這樣一來,便很難實現論文的獨創性和創新性要求。解決之方法是,加強學習的主動性,對于教科書和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知識點,一定要知其然但同時也要知其所以然。
(二)知識積累不夠造成的只有感覺和判斷卻無法論證的困境。在學生中,學刑法一學年,從沒有讀過貝卡利亞的《犯罪與刑罰》的大有人在;學民法一學年,不知道羅馬法為何物的學生也不乏其人。學生去圖書館看書,也只是看看不同作者編寫的教科書或者做做習題而已,并沒有掌握知識的內涵與實質,導致為寫論文必須的專業知識儲備不夠。這樣一來,又容易陷入“要么不敢懷疑,要么亂懷疑”的困境之中。例如,或者將“殺人償命”視為天經地義和不可更改的律條,或者就認為“中國應該立即廢除死刑”等等。解決之方法是,多閱讀與課程相關的課外參考書,并養成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
(三)存在急于求成的浮躁,缺乏持久關注的耐心。學生對于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往往從自己對于某個教師個人的喜好程度或者一時興起的少年意氣等心理感覺出發去寫作,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想著如何去克服寫作上的困難,也不敢主動去請教老師,往往選擇換一個題目或者抄襲拼湊成文了事。解決之道是,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強迫自己深入思考問題并排除各種誘惑性因素,向專業課老師經常而耐心地請教,在請教中鞏固或者修正自己的興趣指向。
(四)方法論的缺乏導致視角和實證嚴重不足。只知道沿襲固定的寫作方法和寫作模式,完全按照“寫作價值———存在的問題———產生問題的原因———例證———解決問題的方法———結論”的簡單模式去寫作,從概念到概念、從命題到命題地進行寫作上的循環運動,重復前人所走過的老路,結果越走越狹窄,最終發現自己只是原地踏步而已。解決之道是,開闊自己的知識面,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知識,并注意知識的關聯性,培養聯想式思維方法。另外,建議大家特別重視社會法制實踐中的各種調查報告和統計數字,在一切的論證方法中,實證和數字統計分析的方法是最有說服力的寫作方法。
高中語文議論文寫作指導探析
摘要:繼初中階段記敘文的寫作訓練之后,在以契合并培育學生理性思辨能力為主的高中語文教學中,議論文作為一種嶄新的文體成為此階段學科寫作指導的主要對象。但鑒于學生尚未成熟而略顯薄弱的判斷力、思維力、邏輯力及語言運用能力,對此文體的寫作指導便成為一項重點而且需教師持續進行探究和落實的任務?;诖?,本文從明確的觀點、深入的思維、清晰的邏輯、精準的語言四個方面來分析高中語文議論文寫作指導的方法。
關鍵詞:高中語文;議論文寫作;指導要義
一、以教材經典議論文為參照
對一種優秀文體文篇的塑造需要主體對其應具備特點的明確與掌握,以及對其可呈現形態的了解與借鑒,因此在議論文寫作指導與學生寫作實踐中,教師和學生對具象化議論文實例的參考是必不可少的。高中語文教材中有經典的議論文,以這些文章為參照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實現教材資源價值的最大化,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議論文的效率。下面筆者以此為基礎,對議論文的論點、思維、邏輯和語言的四維指導要義進行詳細的述說。
二、教材議論文參照下的議論文寫作指導要義
(一)明確的觀點——中心論點具有清晰性。議論文必得有一個中心論點,而后才能展開敘述,而敘述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心論點的明確性,即觀點明確,論證才有可能緊密圍繞其展開,進而形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議論文本[2]。因此,“明確的觀點”是議論文寫作指導的第一要義。例如,為了讓學生明晰“何為中心論點”“論點該如何明確”等問題,筆者以魯迅的《拿來主義》一文為范例進行了比對剖析?!赌脕碇髁x》一文先論說了“閉關主義”“送去主義”“送來主義”,突出了“拿來主義”的正確性;而后對“如何拿來”進行論述,列舉窮青年對得到的大宅子的處理方法,他看見魚翅、鴉片、煙槍、煙燈、姨太太等的處理方法等,將“拿來主義”的含義、正確性與執行方法做了全面的論述。接下來,筆者向學生提問: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這時,學生都能夠得出“拿來主義”的結論。筆者說道:“這便是一篇議論文的中心論點所應具有的形態,即明確醒目。之后,筆者利用多媒體分別向學生展示了兩篇議論文,一篇具有鮮明論點,另一篇論點模糊,讓學生更進一步地知道鮮明論點的重要性,進而使他們在自己創作的過程中形成強烈的論點意識。(二)深入的思維——思想觀念具有價值性。文章思想性是除中心論點之外需重點關注的第二大議論文指導要義。因為文篇觀點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才會有可敘述論證的內容,才有將其展開為一篇獨立的議論文的價值。而鍛煉學生深入思想思維的方式除了平常的閱讀累積、善于思考習慣的養成之外,教師還應逐步引導學生將其思維進行“后推”,即向“根”處挖掘[3]。例如,在對學生進這個要義的指導中,筆者先引入了《寡人之于國也》一文中梁惠王與孟子的故事:梁惠王認為自己“于河內兇時,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已經算是對民用心而可期求“國內之民加多”了,但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的事例引出了真正的“仁政”與“王道”之理,即“養生喪死無憾乃王道之始,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數口之家可以無饑,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這是對梁惠王“保民”思想的進一步深入,是對人民需求的深層挖掘,即從養生喪死至“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需求的漸次滿足。以此讓學生明晰深刻思想的“進一步挖掘”的形態。之后,筆者和學生一起總結了“在論述方向確立之后問問自己還有沒有進一步后推的可能,如在論證‘是什么’時有沒有觸及事物本質,在論證‘為什么’時有沒有觸及事物根源,在論證‘怎么做’時有沒有觸及根本方法”等。這樣,學生深入思考的意識、習慣與能力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三)清晰的邏輯——邏輯思路具有聯系性。議論文最本質的特征當屬其邏輯性,即前后論證思路當具有密切的聯系性。但有的師生對此有較大的誤解,將邏輯性詮釋為指向一個論點的對多個論據的平等性羅列,以此來“證明”自身觀點的可行性與可成立性。事實上,邏輯性應是“對中心論點全方位的論證,以使其無懈可擊”而非論據羅列的多或少。仍以魯迅的《拿來主義》一文為例,筆者先引導學生對文章的論證邏輯進行分析。作者在論述“送去”時,用古董、古畫、新畫送去歐洲,來表達對“送去主義”的不滿。在此,學生可能會困惑:“‘送去’不盡然皆是弊端,如若沒有送去,本國形象與藝術亦得不到宣傳?!睂Υ耍髡咴谥笥小爱斎?,能夠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壞事情……”的補充。所以這篇文章的論述邏輯是極其嚴密甚至無懈可擊的。(四)精準的語言——用字用詞具有適切性。除去論點、思想與邏輯,語言作為傳遞這些內容的載體,具有壓軸性的對文本質量的決定作用。議論文是一種強調理性思辨的文體,語言需要具有理性化的特征,但應區別于文學文篇華麗型的風格。文言文的語言理性體現在“指向重點而無多余潤色修飾”的要求之上,也即精準且精練。這的確需要學生具有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但在高中階段我們可以將目標定為“適切”。例如,在此要義的指導中,筆者采用了文學文本與議論文本對比的模式,即將魯迅的《拿來主義》與《記念劉和珍君》進行對比。筆者先讓學生閱讀這兩篇文章,然后讓他們去提煉這兩篇文章的用語特點并舉例。在此過程中,學生便會發現前者多用“總之”“但是”“當然”“所以”“譬如”“然而”等邏輯思辨色彩濃厚且明確表示文章內容轉向的詞,而無任何冗長的修飾與主觀情緒情感的寄予,顯得干凈利索;而后者卻有諸如“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等主觀情感的釋放與慨嘆。通過對比,學生就可以明白議論文的語言應當契合其文體特征,并具有相應的語言特點和語言風格。
音樂表演本科畢業論文寫作探討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獨立學院音樂表演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寫作,針對其過程中存在的幾點問題進行探討,以期在畢業論文寫作的過程中,能更好的進行指導,使得學生能順利的完成論文的寫作。
關鍵詞:獨立學院;音樂表演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思考
本科畢業論文的寫作是該階段學習過程中最后的重要環節之一,近年來本科院校也都十分重視畢業論文的質量問題作為高校的教師,在面臨畢業論文指導這一環節時,總感覺力不從心。對于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而言,寫論文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習慣于在舞臺上表演,對于如何用文字來表述音樂則較為困難。結合教學實踐中遇到的情況,針對音樂表演專業畢業生在論文寫作中面對的問題,對畢業論文指導有幾點思考。
一、明確寫作目標的重要性
畢業論文寫作是本科生順利完成整個學業的重要環節在準備寫論文的前期,應該做好相關音樂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專業知識儲備。針對音樂表演專業,前期應該開設有相關的音樂理論課程,如音樂史、音樂欣賞、音樂論文寫作等課程這樣能夠使得學生在學習階段就明確知道論文是什么,以便更好地把音樂表演實踐和音樂理論知識融合貫通,且具有相互轉化的能力。在開始構思論文寫作的時候,選題是面臨的首要問題。如何選題?選什么題目?是論文寫作開始階段聽到最多的問題。音樂表演專業由于專業學習的原因,大部分時間都在進行音樂技能或技巧的訓練,一段時期面對的大部分都是某幾首或幾部音樂作品,因為有大量的練習要完成,又要應對舞臺表演的實踐,學習的重心都集中在表演上,而對于文字性的表述,或書面理論則沒有側重留意去進行太多的思考一旦面對論文寫作,開始進行選題時,就會比較茫然,不知道如何進行選題,也不知道選擇什么題目合適。因此,明確寫作的目標,有的放矢,在選題時就顯現出它的重要性。首先要明確寫作的目的,對音樂表演專業而言畢業論文的寫作是對專業學習的總結和升華,是對把音樂表演實踐和理論相結合能力的考察。其次,找準寫作的方向切中專業核心,把音樂表演專業學習和論文寫作結合起來把專業學習中的思考、問題和體會用論文的方式闡釋出來則是寫作的切入點。以學院2016級音樂表演班的幾位同學的論文選題為例具體選題如下表:從表1論文選題可看出,其中6篇論文選題都是以一個音樂作品為中心,主要論述其音樂特性及演奏技巧,兩篇論文是關于鋼琴教育教學方面的探討。從選題的深度和廣度上來看,基本是符合本科畢業論文要求的,但從選題的切入點上來看,表述的卻不夠清晰,選題的目的和意義性不強。大部分的學生在選題時,并不能解釋為什么要選擇這一部音樂作品為論題,以及圍繞這一部音樂作品需要展開論述的核心論點是什么。因此,在論文寫作構思中,不能夠很好的深入總結和思考這部音樂作品的意義何在,以及這部作品與其他音樂作品的關系,論文寫作基本框架就定位在平鋪直訴的介紹作曲家、作品背景、作品結構,以及簡單歸納作品的特點及存在的演奏技巧。
二、正確理解文獻綜述的地位
中文標題英譯原則論文
關鍵詞:畢業論文中文標題英譯原則方法
摘要:論文標題是以最合理、最精煉的詞語反映論文主要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的邏輯組合,有其獨特的語言表達形式及寫作規范。本文結合筆者的實踐教學經驗,以高校英語專業畢業論文為例,闡述了中文標題英譯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及方法,以此提高學生論文寫作水平。
一、引言
畢業論文(thesis)是每個大學生在畢業之前的一項重要學習任務。論文的撰寫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也需遵循科研論文規范的寫作方法及語言表達形式。學生在英譯中文標題時應本著一條總的原則:準確反映文章實質,遵循英語表達習慣,貴在簡潔,突出醒目,使之起到“以小見大”的作用。具體原則及要求如下。
二、英譯畢業論文中文標題的基本原則
2.1準確一致(Accuracy)論文標題應能準確反映文章主要內容,恰當體現所研究的范圍和深度,既不能過于寬泛,也不宜過于繁瑣。中英文標題在內容上應保持一致,但不代表詞語的完全對應。將中文標題譯成英文時,要注意語序的調整,不能死套中文的詞序,以免造成英文意思模糊不清。在多數情況下,個別非實質性的詞可以省略或變動。如果有些標題過于籠統、抽象,難于按字面意思直譯,可以通過“意譯”原標題或另擬新標題加以整理,以使“名”符其“實”。2.2規范得體(Standardization)標題中單詞的大小寫。標題單詞字母的大小寫通常有以下三種寫作格式:全部字母大寫;每個詞的首字母大寫,但三個或四個字母以下的冠詞、連詞、介詞全部小寫;標題第一個詞的首字母大寫,其余字母均小寫。對于專有名詞首字母、首字母縮略詞、德語名詞首字母、句點(.)后任何單詞的首字母均應大寫。標點符號、斜體的使用。英漢論文標題中,標點符號的不對應是由兩種語言標點類別不同造成的。破折號、冒號、問號、引號、逗號、感嘆號、斜線均可使用,頓號、書名號僅用于中文學術論文標題;分號、省略號只用于英語學術論文標題。如,為使標題精煉,英文標題常用冒號或破折號代替標題中的介詞短語或判斷陳述句標題中的tobe。另外,標題中的概念與次要成分應用符號分隔,從而突出中心概念。英文書名用斜體表示,中文書名置于書名號內??s寫詞。除各國通用的縮寫詞和特殊符號外,標題內不得使用縮寫詞和特殊符號。因此,論文標題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詞、字符、代號,盡量不要出現數學公式和化學式。標題中應慎重使用縮略語,尤其對于有多個解釋的縮略語應嚴加限制,必要時應在括號中注明全稱,只有那些全稱較長、縮寫后不易引起歧義且已得到本專業領域公認的縮略語才可使用。
作文教學改革探討論文
《中語參》發起語文教學突破性改革的討論以來,吳心田、陳鐘梁、顧黃初諸先生先后發表了全面而精辟的見解,讀后很受啟發。我僅就作文教學改革談兩點看法,與同仁們切磋。
語文教學效率不高最顯眼的例證,也是我們經常受到的指責是:中學生不會寫文章。個中原因很多,我認為從作文教學自身看,一是寫作訓練重點不對,重文體訓練輕基本能力訓練;二是寫作訓練思路不順,忽視打牢基礎而熱衷于臨陣磨槍,陷在惡性循環的怪圈之中。
訓練重點:寫作基本能力
從1902年清政府頒布《欽定中學堂章程》,即語文單獨設科算起,90多年來,中學寫作訓練的安排大致是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直到1990年國家教委制訂、目前初三年級和高中還在執行的《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修訂本),基本如此。有人戲稱為“三級跳”、“兩循環”。這種本末倒置的安排可以說是寫作訓練的誤區,因為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中學寫作訓練的重點,都應該是寫作基本能力。
一、社會應用:看重寫作基本能力
現代社會需要中學生具備的,是寫作各類文體都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呂叔湘先生曾把“文藝文”(文學作品)以外的文章統稱為“應用文”,并指出文學作品作者想寫就寫,沒有人逼你寫;而應用文“叫你寫就得寫”。確實,一個中學生走向社會后,不會寫詩歌、小說、散文、劇本,無人指責;也沒有誰要求他寫什么“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因為這三個概念并不實指某種具體的文章樣式,不過是為了教學方便對一類文章的統稱,應該叫做“教學文體”。社會要求的,是寫書信、消息、計劃、總結、產品說明書、廣告詞等等針對性很強的應用文章。可以說社會最歡迎的是:需要寫什么就能寫什么,該怎么寫就能怎么寫,不管寫什么都能寫得像樣的全方位的“筆桿子”。社會最需要、最看重的,是正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寫作基本能力,而普通教育能達此目的即可。至于專業寫作能力,則是高等教育的任務。
作文教學改革管理論文
《中語參》發起語文教學突破性改革的討論以來,吳心田、陳鐘梁、顧黃初諸先生先后發表了全面而精辟的見解,讀后很受啟發。我僅就作文教學改革談兩點看法,與同仁們切磋。
語文教學效率不高最顯眼的例證,也是我們經常受到的指責是:中學生不會寫文章。個中原因很多,我認為從作文教學自身看,一是寫作訓練重點不對,重文體訓練輕基本能力訓練;二是寫作訓練思路不順,忽視打牢基礎而熱衷于臨陣磨槍,陷在惡性循環的怪圈之中。
訓練重點:寫作基本能力
從1902年清政府頒布《欽定中學堂章程》,即語文單獨設科算起,90多年來,中學寫作訓練的安排大致是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直到1990年國家教委制訂、目前初三年級和高中還在執行的《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修訂本),基本如此。有人戲稱為“三級跳”、“兩循環”。這種本末倒置的安排可以說是寫作訓練的誤區,因為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中學寫作訓練的重點,都應該是寫作基本能力。
一、社會應用:看重寫作基本能力
現代社會需要中學生具備的,是寫作各類文體都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呂叔湘先生曾把“文藝文”(文學作品)以外的文章統稱為“應用文”,并指出文學作品作者想寫就寫,沒有人逼你寫;而應用文“叫你寫就得寫”。確實,一個中學生走向社會后,不會寫詩歌、小說、散文、劇本,無人指責;也沒有誰要求他寫什么“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因為這三個概念并不實指某種具體的文章樣式,不過是為了教學方便對一類文章的統稱,應該叫做“教學文體”。社會要求的,是寫書信、消息、計劃、總結、產品說明書、廣告詞等等針對性很強的應用文章。可以說社會最歡迎的是:需要寫什么就能寫什么,該怎么寫就能怎么寫,不管寫什么都能寫得像樣的全方位的“筆桿子”。社會最需要、最看重的,是正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寫作基本能力,而普通教育能達此目的即可。至于專業寫作能力,則是高等教育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