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基礎模塊化課程思政的融入點

時間:2022-04-14 16:33:17

導語:管理會計基礎模塊化課程思政的融入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管理會計基礎模塊化課程思政的融入點

摘要:課程思政是高職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高職教育者應在專業課堂上構建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體系。文章對管理會計基礎模塊化課程思政融入點進行積極探索,深入挖掘課程中蘊藏的思政教育資源,將思政教育內容與專業課程授課內容融合,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推動課程思政課堂教學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關鍵詞:高職院校;管理會計基礎;模塊化;課程思政

1高職院校管理會計基礎課程思政建設背景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入挖掘專業課的德育內涵和思政因子,推進高職院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構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教育體系,高職院校基本都開設了管理會計基礎模式化課程,該課程是職業院校財經類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授課對象普遍為大學一年級學生,該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心智發展時期,還在試著接受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對專業知識充滿好奇心,渴望學習與成長。在互聯網時代,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增多,受到來自外界的各種影響與誘惑,如果沒有教師的正確引導,易導致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出現偏差,引發諸多問題。在課程思政背景下,專業課程的教學不僅需要傳授知識與技能,更要將思政教育貫穿教學始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與職業素養。換言之,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是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1]。*基金項目: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課程思政”課堂教學改革項目(湘信院〔2021〕39號)作者簡介:趙玉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管理會計。隨著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的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的賦能使管理會計的實踐應用更優化,企業管理會計工作如虎添翼,能為企業的長久發展提供良好的助力。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需要朝多層次、實用性方向發展,不僅要懂財務、懂業務、會管理,還需要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自身嚴謹務實、精益求精的職業素養,以作出基于管理會計的科學決策[2]。

2高職院校管理會計基礎課程思政存在的問題

2.1教師政治素養不高,全員育人意識不強

第一,專業課教師往往認為自己的本職工作是傳授專業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應該是思政教師或輔導員的事情,不屬于自身的職責范圍。第二,專業課教師缺乏系統的培訓,自身政治道德修養不高,將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類課程的教學能力還有待提高,課程思政育人工作難以有效地開展。第三,課程思政目標沒有納入教師職稱晉升或績效考核的標準中,導致專業課教師對思政教育不夠重視,缺乏積極性,全員育人意識不強[3]。

2.2課程思政融入不足,缺乏模塊化構建

第一,專業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大部分課時都用于對學生專業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存在重實踐輕思想的現象,忽視對學生的德育建設。第二,專業課教師對教材中隱含的思政教育資源挖掘不到位,思政內容與教學模塊的關聯度較低、融入方式生硬。第三,缺乏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思政教育多采用說教方式,這種單向灌輸模式導致學生的體驗感不強,難以達到專業課思政教育的培養目標。

3高職院校管理會計基礎模塊化課程思政的融入點

管理會計基礎課程著重培養學生的管理會計崗位綜合職業能力,從企業內部管理需求出發,使學生掌握預測、決策、計劃、控制和評價等管理能力的方法、程序與技能?;诋斍捌髽I對管理會計的需求,結合行業發展趨勢,融入管理會計新技術,將管理會計的理論體系緊密地嵌入企業實際經營情景中。根據職業院校財經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要求,以管理會計崗位工作任務為主線,對接“1+X”職業技能等級標準,重構“融-營-控-評”四層次、遞進式教學模塊。由課程教學團隊反復研討篩選素材,充分結合該課程的教學特點,瞄準學生思想共鳴點、情感觸發點,增設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領悟家國情懷、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創新創業等,讓新時代青年與祖國共成長。

3.1融:業財稅融合與大數據模塊—職業素養·四個自信

該模塊教學以理論為主,授課要點為管理會計的產生與發展、管理會計的概念與特征、管理會計的職能與目標、管理會計的基本內容等。首先,在介紹管理會計的產生與發展時,通過講述中國管理會計奠基人—余緒纓教授的故事,激發學生對管理會計的學習興趣,將“發白不墜青云志,人文精神薪火傳”的理念傳遞給學生,引導學生以余老先生為榜樣,深刻理解并自覺實踐管理會計行業職業精神。然后,通過對《管理會計基本指引》《會計改革與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等文件內容的學習,結合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和財務機器人等新技術在管理會計領域的應用,讓學生了解管理會計的改革方向及未來發展趨勢,以及新時代對管理會計應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培養學生的職業自豪感。最后,以“你眼中的管理會計與職業精神”為主題,引導學生發表學習感悟與體會,將國家行業的發展需求與個人的職業素養緊密結合在一起[4]。該模塊通過回顧歷史、立足現狀、展望未來,在知識傳授、能力培養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課程思政潤物細無聲地傳達給學生,培養學生牢固樹立四個自信,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與規劃奠定堅實的基礎。

3.2營:營運管理與預測分析模塊—降本增利·科學預測

該模塊教學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授課要點為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保本點和保利點的含義及計算、營運安全程度的評價指標、繪制動態本量利關系圖,以及銷售預測、利潤預測、成本預測、資金需要量預測的意義及分析方法等。首先,采用案例教學法,教師播放服裝企業2020年公共衛生事件期間“跨界”轉產口罩的視頻。口罩成了緊缺物資,一批服裝企業緊急申請審批資質,改造生產線,跨界轉產口罩。企業不計得失的轉產,營造了擔當互助的氛圍,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感與家國情懷,體現了中國人的創新意識和勞動精神,讓學生明白,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只有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才能共渡難關。然后,引導學生對企業轉產口罩的實際案例進行保本分析,在助力企業保本的前提下,進一步為企業尋求降本增利、實現目標利潤的方法,幫助企業全面復工復產。最后,借用《禮記·中庸》中“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道理,教師講授預測分析對企業經營的意義,并指導學生運用預測分析的專業知識,為轉產企業預測口罩未來的銷售情況,達到以銷定產的目的[5]。該模塊通過融入企業轉產口罩的案例,引導學生運用專業知識為企業降本增利、為社會貢獻力量,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使命感、家國情懷與勞動精神,鼓勵學生找好定位、做好本職工作,形成精益求精的職業素養。

3.3控:成本管控與經營決策模塊—創新創業·鄉村振興

該模塊的學習內容具有一定的難度,重點在于專業知識與大數據技術的結合應用。授課要點為成本性態分析、變動成本法、貢獻式利潤表與職能式利潤表的結構及編制、企業經營決策分析、運用大數據Py-thon進行數據分析并呈現可視化圖表等。在該模塊授課前,教師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去到了大學畢業生小劉回鄉創立的茶廠,學生跟隨學姐小劉從采茶、制茶、品茶再到銷售茶葉,全面了解茶廠的經營流程。在創業過程中,小劉遇到了一些問題,目前茶廠正值采茶制茶的高峰期,但這段時間茶廠的運營費用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茶廠的人工費和燃料費。小劉想咨詢,如何在不降低茶農收入的情況下,又能更好地降低茶廠的成本。在教學過程中,圍繞小劉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對茶葉的各類成本進行分類,運用大數據Python,為茶廠的產品進行成本性態分析與經營決策分析,呈現出可視化圖表,并為茶廠出具科學的決策咨詢報告。在授課結束后,引導學生制作社會實踐成果小冊,鼓勵學生更多地參與社會服務第二課堂,運用自身所學的專業知識,幫助茶廠解決經營過程中的實際問題[6]。該模塊以新時代鄉村振興為背景,通過大學生小劉畢業后回到自己的家鄉創業,帶領茶農辛勤勞作,以茶興業、以茶富民的故事,讓學生認識到,一片小小的葉子能致富一方百姓,成為茶農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通過茶廠的社會實踐,學生體驗到了勞動的艱辛與收獲的喜悅,將創新創業、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等融入學習過程,同時把學生的社會實踐成果作為增值評價的考核內容,實現“控成本·優決策·鑄匠心”的培養目標。

3.4評:流程管控與業績考評模塊—科技自立·大國工匠

該模塊教學知識要點為認識標準成本系統與標準成本系統的計算與分析、成本差異的賬務處理、責任會計的概念、責任中心的業績考核、責任報告的編制、內部轉移價格的制定和作業成本法的實施與評價等。該模塊授課內容以“華為的科技創新之路”為案例,揭示華為如何從一家小型通信設備制造企業逐步走向世界500強。結合中美貿易戰的背景,華為居安思危、未雨綢繆,以其自主創新研發的手機芯片和操作系統頂住壓力,使美國企圖遏制中國科技產業發展的計謀落空。華為不僅有先進的研發技術,還構建了智能化的財務系統,運用管理會計的方法,收集與分析生產業務的各項數據,實現準確的流程管控與業績考核,為消除“浪費”提供了良好的管理手段和工具。在該模塊教學中,學生通過仿真模擬平臺進行技能實訓,完成各項實操任務,在實踐中強化了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培養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扎實的專業技能和愛崗敬業的職業操守。同時運用角色扮演法,將學生按部門進行分組,在角色輪換中,教師指導學生明確技能要求和崗位職責,培養學生良好的溝通意識與團隊協作能力[7]。該模塊通過引入華為案例,融入大學生關心的社會熱點,形成富有深意的思政教學。培養學生艱苦奮斗的精神、科技自立的民族自豪感。

4高職院校管理會計基礎課程思政融入的成效與思考

課程思政的關鍵在于教師,需要進一步構建職業院校大思政教育體系,強化專業課教師對全員育人的理解和認識,提高教師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8]。在管理會計基礎課程的資源建設上,通過建設與改革體現“課程思政”教學思路的課程標準、電子教案、教學設計、課程實施方案、教學案例庫、PPT課件、在線課程等教學資源,將理論層面的文件精神轉化為可應用的教學資源。同時與企業共建“1+X”課證融通思政創新示范課程,積極探索專業課程中的思政融入點,形成一套完整的專業教學資源體系。在教學方法上,采用BOPPPS教學模式,融合案例教學法、視頻演示法、分組協作法、角色扮演法、翻轉課堂教學法、競賽式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運用信息化技術與平臺,將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成果為導向,開展教學活動,避免“滿堂灌”,增強學生的情感認同,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習、做事、創造,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導向,實現傳授知識與育人高度融合的培養目標。

5結束語

德為先、技為重,在專業人才培育過程中,職業院校要將職業道德與職業精神作為培養內容,將立德樹人落到實處,以積極向上的姿態引導學生堅定地走技能成才之路。目前,高職院校管理會計基礎的課程思政建設需要進一步探索,持續挖掘課程思政教學資源、不斷更新教學內容、豐富課程思政案例庫、完善構建課程思政育人教學體系、促進課程思政改革與創新發展,為國家戰略、區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全面推動職業教育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柳楠.旅游管理專業本科課程思政的教學模式建構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21.

[2]楊轉玲.高職院校管理會計教學改革探討:以財務共享服務視角[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29(4):139-142.

[3]李艷娜.“課程思政”視域下中職數學教學設計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21.

[4]楊詠梅,楊俏文,彭文華.課程思政在資本市場運作課程中的實踐探索[J].投資與合作,2021(10):185-186.

[5]閆馨.中職學校《經濟學基礎》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研究[D].長春:長春師范大學,2021.

[6]朱丹丹.課程思政理念下中職計算機課程資源設計與開發[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1.

[7]趙紅英.課程思政視角下高職管理會計教學改革探討[J].職業教育中旬刊),2021,20(7):19-22.

[8]周建珊.課程思政視域下的高職管理會計教學改革[J].工程技術研究,2021,6(16):163-164,210.

作者:趙玉婷 單位: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